CN105684477A -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4477A
CN105684477A CN201480059794.7A CN201480059794A CN105684477A CN 105684477 A CN105684477 A CN 105684477A CN 201480059794 A CN201480059794 A CN 201480059794A CN 105684477 A CN105684477 A CN 105684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gth structure
subframe
user terminal
base station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97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4477B (zh
Inventor
原田浩树
曾勇波
赵群
张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684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4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4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4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4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er for adjusting OFDM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transmission tim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进行终端间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减轻终端间发现信号的延迟所引起的码元间干扰的影响。本发明的无线通通信方法用于各用户终端在预定周期的发送期间中发送终端间发现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决定在所述发送期间中使用的循环前缀(CP)长度结构,发送表示所述CP长度结构的循环前缀(CP)长度结构信息。各用户终端基于所述CP长度结构信息,发送所述终端间发现信号。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终端间通信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LTE(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成为标准化(非专利文献1)。
在该LTE、LTE的后继系统(例如,也称为LTEAdvanced、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RadioAccess))、4G等)中,还研究支持终端间通信(设备对设备(D2D:Device-to-Device))的无线通信系统。在终端间通信中,用户终端之间不经由无线基站而(直接)发现(discovery)其他的用户终端,与该其他的用户终端进行通信。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TR36.814“E-UTRAFurtheradvancementsforE-UTRAphysicallayeraspects”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进行终端间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正在研究各用户终端通过在预定周期的发送期间中发送终端间发现信号(discoverysignal),进行不经由无线基站而(直接)发现其他的用户终端的终端间发现(D2Ddiscovery)。
在该终端间发现中,存在根据传播延迟或定时误差等而终端间发现信号的到达定时延迟,从而产生码元间干扰的顾虑。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进行终端间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减轻终端间发现信号的延迟所引起的码元间干扰的影响的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用于各用户终端在预定周期的发送期间中发送终端间发现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无线基站中,决定在所述发送期间中使用的循环前缀(CP)长度结构的步骤;在无线基站中,发送表示所述CP长度结构的循环前缀(CP)长度结构信息的步骤;以及在所述各用户终端中,基于所述CP长度结构信息,发送所述终端间发现信号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进行终端间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减轻终端间发现信号的延迟所引起的码元间干扰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进行终端间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是终端间发现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3是普通CP和扩展CP的说明图。
图4是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中使用的CP长度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中使用的CP长度结构信息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详细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图。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图。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进行终端间通信(D2D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说明图。如图1A所示,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基站(eNB:eNodeB)和由无线基站所形成的小区内的用户终端(UE:UserEquipment)#1-#3而构成。另外,在图1A中,无线基站可以是多个,用户终端数也不限定于3。
在图1A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基站对用户终端#1-#3通知表示DS发送期间的信息(例如,子帧偏移(Offset)、该DS发送期间的周期、该DS发送期间的子帧数等)。另外,该通知例如使用SIB(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Block))信令、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信令、广播信道(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BroadcastChannel))等来进行。
在此,DS发送期间是预定周期的发现信号的发送期间。例如,如图1B所示,DS发送期间(用于D2D发现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UplinkresourceallocationforD2Ddiscovery)、D2D发现资源(D2Ddiscoveryresource))作为上行资源以预定周期来配置,例如由多个子帧构成。
此外,发现信号是在用户终端#1-#3间用于发现对方的终端间发现信号。发现信号例如由104比特构成,被分配给将DS发送期间进行了频分(FDM)和/或时分(TDM)的预定的资源单位(例如,至少一个PRB(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Block))对)。
各用户终端在从无线基站被通知的DS发送期间内的资源单位(例如,至少一个PRB对)中,发送发现信号。另外,该资源单位可以是在DS发送期间内随机地选择的资源单位(类型-1、冲突型),也可以是按每个用户终端从无线基站被指定的资源单位(类型-2、非冲突型)。
各用户终端检测在DS发送期间内从其他的用户终端发送的发现信号,发现(识别)其他的用户终端。另外,各用户终端在DS发送期间外的上行资源中,进行与无线基站的上行通信。
参照图2详细叙述DS发送期间中的终端间发现(D2D发现(D2DDiscovery))。图2是终端间发现的一例的说明图。在图2中,设从无线基站对用户终端#1-#3通知了DS发送期间的开始定时(定时T1)、时间长度(定时T1至T6的时间长度)以及周期。此外,在图2中,设DS发送期间由3个子帧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如图2所示,考虑用户终端#1在子帧(SF)1中发送发现信号,用户终端#2在子帧(SF)2中发送发现信号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来自用户终端#1的发现信号因为用户终端#1以及#3间的传播延迟或定时误差而在从子帧1的开始定时T1延迟了预定时间的定时T2到达用户终端#3。
这样,在子帧1的开始定时T1和用户终端#3中的来自用户终端#1的发现信号的到达定时T2之间,产生时间差(定时偏移(TO1))。因为该TO1,用户终端#3以一部分与子帧2重叠的方式接收来自用户终端#1的发现信号。
同样地,在子帧2的开始定时T3和用户终端#3中的来自用户终端#2的发现信号的到达定时T4之间,产生时间差(定时偏移(TO2))。在此,由于用户终端#2以及#3间的距离比用户终端#1以及#3间的距离更短,所以TO2比TO1更短。因此,若用户终端#3想要在定时T4中接收来自用户终端#2的发现信号,则在定时T4和T5之间,受到来自用户终端#1的发现信号所引起的干扰(码元间干扰)。
作为减轻这样的定时偏移的方法,还考虑使用从无线基站被通知的定时提前(TA:TimingAdvance)的方法。TA是指,为了使上行信号在期望的定时到达,指定追溯上行信号的发送定时的时间。
但是,TA虽然对连接(Connected)状态的用户终端从无线基站被通知,但对空闲(Idle)状态的用户终端不被通知。因此,在用户终端#1以及#2为空闲状态的情况下,存在无法避免上述的TO1以及TO2的顾虑。此外,由于TA是基于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之间的传播延迟的校正值,所以存在无法充分避免因用户终端间的传播延迟而产生的TO1以及TO2的顾虑。
另外,DS发送期间例如由多个子帧构成,各子帧由包括循环前缀(CP:CyclicPrefix)(也称为保护间隔)的多个OFDM码元构成。循环前缀是复制冗余信号、具体而言OFDM码元的后半部的一定时间量,并附加到OFDM码元的开头的部分。
例如,在图2中,用户终端#3作为来自用户终端#2的发现信号的开头OFDM码元,从到达定时T4起舍去其长度相当于CP长度的信号,检测剩余的部分。因此,在图2中,若来自用户终端#1的发现信号和来自用户终端#2的发现信号的重复时间(即,定时T4和T5之间的时间长度)比CP长度更短,则能够去除上述的码元间干扰。
参照图3详细叙述循环前缀(CP)。图3是普通CP(NormalCP)和扩展CP(ExtendedCP)的说明图。如图3所示,1个子帧由2个时隙构成,1个子帧是1ms,1个时隙是0.5ms。各时隙由多个OFDM码元构成,在各OFDM码元的开头中,附加有CP。另外,图3所示的CP长度、OFDM码元长度、OFDM码元数只不过是一例,并不限定于这些。
在普通CP的情况下,在1个时隙中配置有7个OFDM码元,第一OFDM码元的CP长度为5.1μs,第二OFDM码元以后的CP长度为4.7μs。另一方面,在扩展CP的情况下,在1个时隙中配置有6个OFDM码元,各OFDM码元的CP长度为比普通CP更长的16.7μs。
在扩展CP中,CP长度比普通CP更长。因此,即使是在延迟时间大的状况下,只要与来自紧跟前的子帧的延迟信号的重复时间(例如,图2中的定时T4以及T5间的时间长度)比扩展CP的CP长度更短,就能够去除该延迟信号所引起的码元干扰。
另一方面,在扩展CP中,由于CP长度比普通CP更长,所以开销量增加。因此,与来自紧跟前的子帧的延迟信号的重复时间比普通CP的CP长度更短的话,期望使用普通CP。
因此,本发明人们想到了通过应用与终端间发现(D2D发现(D2DDiscovery))中的各种情景或请求条件相应的CP长度,从而允许与情景或请求条件相应的开销量的同时去除码元间干扰,达到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用于各用户终端在预定周期的DS发送期间中发送发现信号(终端间发现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中,无线基站决定在DS发送期间中使用的CP长度结构,发送表示所决定的CP长度结构的CP长度结构信息。各用户终端基于CP长度结构信息,发送发现信号。
(CP长度结构)
参照图4说明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中使用的CP长度结构。根据CP长度结构,确定DS发送期间由哪个CP长度的OFDM码元的子帧构成。具体而言,CP长度结构根据DS发送期间是否由普通CP子帧或/扩展CP子帧构成而被区分。
在此,普通CP子帧(第一子帧)是由被插入普通CP(第一CP)的OFDM码元构成的子帧(参照图3)。此外,扩展CP子帧(第二子帧)是由被插入比普通CP更长的扩展CP(第二CP)的OFDM码元构成的子帧(参照图3)。
图4是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中使用的CP长度结构的说明图。如图4A所示,在CP长度结构1(第一CP长度结构)中,DS发送期间包括多个普通CP子帧(即,以子帧集)而构成。具体而言,各DS发送期间由多个普通CP子帧(例如,在图4A中,5个普通CP子帧)构成。在CP长度结构1中,被附加了普通CP的发现信号从用户终端发送。由于普通CP的CP长度相对短,所以适合室内等短距离的终端间发现。
此外,如图4B所示,在CP长度结构2(第二CP长度结构)中,DS发送期间包括多个扩展CP子帧(即,以子帧集)而构成。具体而言,在CP长度结构2中,各DS发送期间由多个扩展CP子帧(例如,在图4B中,5个扩展CP子帧)构成。在CP长度结构2中,被附加了扩展CP的发现信号从用户终端发送。由于扩展CP的CP长度比普通CP更长,所以适合不同的小区的终端间发现、长距离的终端间发现。
此外,如图4C以及4D所示,在CP长度结构3(第三CP长度结构)中,DS发送期间包括普通CP子帧和扩展CP子帧的双方而构成。CP长度结构3也可以包括如图4C所示在各DS发送期间被分配普通CP子帧和扩展CP子帧的CP长度结构3-1(第一结构)、和如图4D所示被分配由普通CP子帧构成的第一DS发送期间(第一发送期间)以及由扩展CP子帧构成的第二DS发送期间(第二发送期间)的CP长度结构3-2(第二结构)。
如图4C所示,在CP长度结构3-1中,各DS发送期间由3个普通CP子帧和2个扩展CP子帧构成。另外,在各DS发送期间中包含的普通CP子帧和扩展CP子帧的数目并不限定于图4C所示。
此外,如图4D所示,在CP长度结构3-2中,第一DS发送期间和第二DS发送期间被交替地设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一DS发送期间和第二DS发送期间也可以以1对n或者n对1(n≥2)的比例来设置。
(CP长度结构信息)
由无线基站决定要使用如图4A-图4D所示的CP长度结构中的哪一个,且表示所决定的CP长度结构的CP长度结构信息被通知给用户终端。参照图5详细叙述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中使用的CP长度结构信息。图5是表示CP长度结构信息的一例的图。如图5所示,CP长度结构信息可以是模式(Pattern)识别符(图5A),也可以包括结构类型识别符和尺寸结构识别符(图5B)。
图5A是作为CP长度结构信息的模式识别符的说明图。模式识别符是识别CP长度结构1、2、3(包括3-1、3-2)中的普通CP子帧和/或扩展CP子帧的分配模式的识别符。
如图5A所示,模式识别符例如由3比特构成。在图5A中,“000”表示CP长度结构1(图4A),“001”表示CP长度结构2(图4B),“010”~“111”表示CP长度结构3(包括图4C、图4D的CP长度结构3-1、3-2)。在CP长度结构3中,根据普通CP子帧和扩展CP子帧的分配而设想多个分配模式。因此,确保了多个值“010”~“111”,以便能够识别CP长度结构3的多个分配模式。
图5B是作为CP长度结构信息的结构类型识别符和尺寸识别符的说明图。结构类型识别符是识别CP长度结构1、2、3(包括3-1、3-2)的识别符。尺寸结构识别符(分配识别符)是在结构类型识别符表示CP长度结构3的情况下识别普通CP子帧以及扩展CP子帧的分配模式(尺寸)的识别符。尺寸结构识别符(分配识别符)也可以被称为资源分配信息(resourceallocationinformation)、资源分配识别符等。
如图5B所示,结构类型识别符例如由2比特构成。在图5B中,“00”表示CP长度结构1(图4A),“01”表示CP长度结构2(图4B),“10”表示CP长度结构3-1(图4C),“11”表示CP长度结构3-2(图4D)。
此外,尺寸结构识别符例如由2比特构成。在结构类型识别符表示CP长度结构3-1(是“10”)的情况下,尺寸结构识别符可以是在各DS发送期间中包含的普通CP子帧或者扩展CP子帧的数目的识别符。例如,在图4C的情况下,根据尺寸结构识别符,识别出3个普通CP子帧和2个扩展CP子帧的组合。
另一方面,在结构类型识别符表示CP长度结构3-2(是“11”)的情况下,尺寸结构识别符可以是由普通CP子帧构成的第一DS发送期间和由扩展CP子帧构成的第二DS发送期间的配置(周期)的识别符。例如,在图4D的情况下,根据尺寸结构识别符,识别出第一DS发送期间和第二DS发送期间被交替地设置。
另外,尺寸结构识别符可以只有在结构类型识别符表示CP长度结构3(开头比特为“1”)的情况下,被设置或者成为有效(valid)。这是因为在CP长度结构1、2的情况下不需要普通CP子帧以及扩展CP子帧的分配模式的识别。
(无线通信方法)
参照图6说明使用以上的CP长度结构和CP长度结构信息的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详细动作。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也能够应用于由多个用户终端形成了簇的情况。在形成了簇的情况下,也可以由特定的用户终端(簇头(ClusterHead))代替无线基站来控制其他的用户终端。以下,将包括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作为一例来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说明图。参照图6A说明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中的无线基站的动作。另外,在形成了上述的簇的情况下,该无线基站的动作可以由特定的用户终端(簇头(ClusterHead))来进行。
如图6A所示,无线基站基于来自用户终端的测量报告、定时偏移信息、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决定CP长度结构(步骤S101)。
在此,在测量报告中,包括DS发送期间中的来自其他的用户终端的信号的接收质量、接收功率(接收强度)、发现信号的检测成功率(失败率)等。此外,在测量报告中,也可以包括来自无线基站的参考信号(例如,小区固有参考信号(CRS:Cell-specificReference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han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的接收质量或者接收功率(接收强度)等。此外,定时偏移信息是表示DS发送期间中的各子帧的开始定时和来自其他的用户终端的发现信号的到达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定时差)的信息。此外,位置信息是表示用户终端的位置的信息,例如也可以是基于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的定位位置。
具体而言,无线基站也可以基于在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接收质量或者接收功率(接收强度),决定CP长度结构。例如,无线基站也可以在接收质量或者接收功率(接收强度)比预定的阈值更好的情况下,决定使用普通CP的CP长度结构1(图4A)。此外,无线基站也可以在接收质量或者接收功率(接收强度)比预定的阈值更差的情况下,决定使用扩展CP的CP长度结构2(图4B)。此外,无线基站也可以在接收质量或者接收功率(接收强度)比预定的阈值更好的用户终端和更差的用户终端混合存在的情况下,决定使用普通CP和扩展CP的双方的CP长度结构3(图4C、4D)。另外,如上所述,该接收质量或者接收功率(接收强度)可以是来自其他的用户终端的发现信号的接收质量或者接收功率(接收强度),也可以是来自无线基站的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或者接收功率(接收强度)。
此外,无线基站也可以基于发现信号的检测成功率(或者失败率),决定CP长度结构。例如,无线基站也可以在检测成功率比预定的阈值更高的情况下,决定使用普通CP的CP长度结构1(图4A)。此外,无线基站也可以在检测成功率比预定的阈值更低的情况下,决定使用扩展CP的CP长度结构2(图4B)。此外,无线基站也可以在检测成功率比预定的阈值更高的用户终端和更低的用户终端混合存在的情况下,决定使用普通CP和扩展CP的双方的CP长度结构3(图4C、4D)。
此外,无线基站也可以基于定时偏移信息,决定CP长度结构。例如,无线基站也可以在定时偏移比普通CP更短的情况下,决定使用普通CP的CP长度结构1(图4A)。此外,无线基站也可以在定时偏移比普通CP更长的情况下,决定使用扩展CP的CP长度结构2(图4B)。此外,无线基站也可以在定时偏移比普通CP更短的用户终端和更长的用户终端混合存在的情况下,决定使用普通CP和扩展CP的双方的CP长度结构3(图4C、4D)。
此外,无线基站也可以根据基于位置信息来计算的用户终端间的距离,决定CP长度结构。例如,无线基站也可以在用户终端间的距离比预定的阈值更小的情况下,决定使用普通CP的CP长度结构1(图4A)。此外,无线基站也可以在用户终端间的距离比预定的阈值更大的情况下,决定使用扩展CP的CP长度结构2(图4B)。此外,无线基站也可以在与某用户终端的距离比预定的阈值更小的用户终端和更大的用户终端混合存在的情况下,决定使用普通CP和扩展CP的双方的CP长度结构3(图4C、4D)。
无线基站使用SIB(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Block))而广播表示如以上那样决定的CP长度结构的CP长度结构信息(步骤S102)。另外,CP长度结构信息也可以使用RRC信令或PBCH等而被通知。此外,如上所述,CP长度结构信息可以是模式识别符(图5A),也可以包括结构类型识别符和尺寸结构识别符(分配识别符)(图5B)。
接着,参照图6B说明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中的用户终端的动作。另外,在图6B中,设用户终端接收表示DS发送期间的信息(例如,子帧偏移、该DS发送期间的周期、该DS发送期间的子帧数等),并基于该信息而确定DS发送期间。
如图6B所示,用户终端接收(取得)从无线基站使用SIB而被广播的CP长度结构信息(步骤S201)。
用户终端判定来自无线基站的CP长度结构信息是否表示使用普通CP和扩展CP的双方的CP长度结构3(步骤S202)。例如,也可以在CP长度结构信息为模式识别符的情况下(图5A),用户终端判定模式识别符是否为“010”~“111”。此外,也可以在CP长度结构信息包括结构类型识别符和尺寸结构识别符(分配识别符)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判定结构类型识别符的第1比特是否为“1”。
在CP长度结构信息不表示CP长度结构3(表示CP长度结构1或者2)的情况下,本动作进入步骤S204。另一方面,在CP长度结构信息表示CP长度结构3的情况下,用户终端根据本终端的请求条件,决定在普通CP子帧或者扩展CP子帧中的哪一个中发送发现信号(步骤S203)。另外,请求条件是例如是否让更远的用户终端发现本终端等。
用户终端基于普通CP子帧或者扩展CP子帧的决定结果,发送发现信号(步骤S204)。
此外,用户终端也可以以基于来自无线基站的CP长度结构信息来决定的发送功率,发送发现信号。具体而言,用户终端也可以在普通CP子帧中发送发现信号的情况下,使用相对低的发送功率。此外,用户终端也可以在扩展CP子帧中发送发现信号的情况下,使用比普通CP子帧更大的发送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无线基站决定CP长度结构,发送表示该CP长度结构的CP长度结构信息,各用户终端基于该CP长度结构信息来发送发现信号。因此,即使是在因传播延迟或定时误差等而发现信号延迟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该延迟所引起的码元间干扰的影响。具体而言,与来自紧跟前的子帧的延迟信号的重复时间(例如,图2中的定时T4以及T5间的时间长度)比所决定的CP长度结构的CP长度更短的话,能够去除该延迟信号所引起的码元干扰。
(无线通信系统)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上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包括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不包括无线基站而由多个用户终端形成了簇的无线通信系统。以下,作为一例,说明包括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如图7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包括形成小区C的无线基站10、用户终端20以及无线基站10所连接的核心网络30而构成。另外,无线基站10、用户终端20的数目并不限定于图7所示。
无线基站10是具有预定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另外,无线基站10可以是具有相对宽的覆盖范围的宏基站(eNodeB、宏基站、汇集节点、发送点、发送接收点),也可以是具有局部的覆盖范围的小型基站(小型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HeNB(家庭eNodeB(HomeeNodeB))、RRH(远程无线头(RemoteRadioHead))、微型基站、发送点、发送接收点)。
用户终端20是支持LTE、LTE-A、FRA等的各种通信方式的终端,可以不仅包括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固定通信终端。用户终端20与无线基站10进行下行/上行通信,且与其他的用户终端20进行终端间(D2D)通信/检测
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下行链路的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EPDCCH: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广播信道(PBCH)等。通过PDSCH,传输用户数据、上位层控制信息、预定的SIB(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Block))。通过PDCCH、EPDCCH,传输下行控制信息(DCI)。
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上行链路的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等。通过PUSCH,传输用户数据、上位层控制信息。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在用户终端20间用于发现对方的发现信号(终端间发现信号)。
参照图8以及9说明无线基站10、用户终端20的整体结构。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10的整体结构图。如图8所示,无线基站10具备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103(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呼叫处理单元105和传输路径接口106。
在下行链路中,从无线基站10发送给用户终端20的用户数据从核心网络30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进行PDCP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等的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重发控制、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CP插入处理等,并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103。此外,关于下行控制信号(包括参考信号、同步信号、广播信号等),也进行信道编码或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等的发送处理,并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103。
各发送接收单元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按每个天线进行预编码而输出的下行信号变换为无线频率。放大器单元102对进行了频率变换的无线频率信号进行放大后由发送接收天线101发送。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信号,在各发送接收天线101中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在放大器单元102中放大,在各发送接收单元103中进行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对在被输入的上行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CP去除处理、FFT处理、IDFT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PDCP层的接收处理,并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转发给核心网络30。呼叫处理单元1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或释放等的呼叫处理、无线基站10的状态管理、无线资源的管理。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20的整体结构图。用户终端20具备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203(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和应用单元205。另外,用户终端20可以通过1个接收电路(RF电路)来切换接收频率,也可以具有多个接收电路。
关于下行信号,在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中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在放大器单元202中放大,在发送接收单元203中进行频率变换并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CP去除处理、FFT处理、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在该下行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转发给应用单元205。应用单元205进行与比物理层或MAC层上位的层有关的处理等。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数据中,广播信息也转发给应用单元205。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从应用单元205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重发控制(H-ARQ(混合ARQ(HybridARQ)))的发送处理、信道编码、预编码、DFT处理、IFFT处理、CP插入处理等,并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203。发送接收单元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率。之后,放大器单元202将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发送接收天线201而发送。
接着,参照图10以及11说明无线基站10、用户终端20的功能结构。图10所示的无线基站10的功能结构主要由图8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构成。此外,图11所示的用户终端20的功能结构主要由图9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构成。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10的功能结构图。另外,在由多个用户终端20形成了簇的情况下,也可以由特定的用户终端20(簇头(ClusterHead))具备以下的无线基站10的功能结构。如图10所示,无线基站10具备CP长度结构决定单元(决定单元)301和CP长度结构信息生成单元302。
CP长度结构决定单元301决定在DS发送期间使用的CP长度结构。具体而言,CP长度结构决定单元301将CP长度结构决定为如图4A所示那样DS发送期间包括多个普通CP子帧(第一子帧)而构成的CP长度结构1(第一CP长度结构)、如图4B所示那样DS发送期间包括多个扩展CP子帧(第二子帧)而构成的CP长度结构2(第二CP长度结构)、DS发送期间包括普通CP子帧和扩展CP子帧的双方而构成的CP长度结构3(第三CP长度结构)中的任一个。
另外,CP长度结构3也可以包括如图4C所示那样在各发送期间被分配普通CP子帧以及扩展CP子帧的CP长度结构3-1(第一结构)、和如图4D所示那样被分配由普通CP子帧构成的第一DS发送期间(第一发送期间)和由扩展CP子帧构成的第二DS发送期间(第二发送期间)的CP长度结构3-2(第二结构)。
此外,CP长度结构决定单元301也可以基于来自用户终端20的测量报告、定时偏移信息、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决定CP长度结构。另外,使用了测量报告、定时偏移信息、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的CP长度结构的决定的细节如图6的步骤S101中所述。
CP长度结构信息生成单元302生成表示如以上那样决定的CP长度结构的CP长度结构信息。如上所述,CP长度结构信息可以是模式识别符(图5A),也可以包括结构类型识别符和尺寸结构识别符(分配识别符)(图5B)。所生成的CP长度结构信息也可以从发送接收单元103使用SIB而被广播。或者,CP长度结构信息也可以使用RRC信令或PBCH等而从发送接收单元103通知给用户终端20。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20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1所示,用户终端20具备DS发送期间确定单元401、CP长度决定单元(决定单元)402、发现信号(DS)生成单元403、发送功率决定单元404、终端间发现处理单元405。
DS发送期间确定单元401基于来自无线基站10的表示DS发送期间的信息(例如,子帧偏移、该DS发送期间的周期、该DS发送期间的子帧数等),确定DS发送期间。如上所述,该信息例如也可以通过SIB、RRC信令、广播信道等,从无线基站10通知给用户终端20。
CP长度决定单元402基于来自无线基站10的CP长度结构信息,决定在发现信号的发送中使用的CP长度,并将决定结果输出到DS生成单元403以及发送功率决定单元404。如上所述,该CP长度结构信息例如也可以通过SIB、RRC信令、广播信道等,从无线基站10通知给用户终端20。
具体而言,CP长度决定单元402判定CP长度结构信息是否表示使用普通CP和扩展CP的双方的CP长度结构3。例如,也可以在CP长度结构信息为模式识别符的情况下(图5A),CP长度决定单元402判定模式识别符是否为“010”~“111”。此外,也可以在CP长度结构信息包括结构类型识别符和尺寸结构识别符(分配识别符)的情况下(图5B),CP长度决定单元402判定结构类型识别符的第1比特是否为“1”。
在CP长度结构信息表示CP长度结构1的情况下,CP长度决定单元402决定使用普通CP(在普通CP子帧中)发送发现信号。另一方面,在CP长度结构信息表示CP长度结构2的情况下,CP长度决定单元402决定使用扩展CP(在扩展CP子帧中)发送发现信号。
此外,在CP长度结构信息表示CP长度结构3的情况下,CP长度决定单元402根据本终端的请求条件,决定使用普通CP或者扩展CP中的哪一个(在普通CP子帧或者扩展CP子帧中的哪一个中)来发送发现信号。另外,请求条件是例如是否让更远的用户终端发现本终端等。
DS生成单元403基于CP长度决定单元402的决定结果,生成发现信号。具体而言,DS生成单元403根据CP长度决定单元402的决定结果,使用普通CP或者扩展CP中的任一个,生成发现信号。
发送功率决定单元404基于CP长度决定单元402的决定结果,决定发现信号的发送功率。具体而言,发送功率决定单元404在使用普通CP的情况下,决定以相对小的发送功率来发送发现信号。另一方面,发送功率决定单元404在使用扩展CP的情况下,决定以相对大的发送功率来发送发现信号。
终端间发现处理单元405进行终端间发现处理。具体而言,终端间发现处理单元405在由DS发送期间确定单元401所确定的DS发送期间中,检测来自其他的用户终端20的发现信号,基于该发现信号来发现其他的用户终端2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无线基站10决定CP长度结构,发送表示该CP长度结构的CP长度结构信息,各用户终端20基于该CP长度结构信息来发送发现信号。因此,即使是在因传播延迟或定时误差等而发现信号延迟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该延迟所引起的码元间干扰的影响。具体而言,与来自紧跟前的子帧的延迟信号的重复时间(例如,图2中的定时T4以及T5间的时间长度)比所决定的CP长度结构的CP长度更短的话,能够去除该延迟信号所引起的码元干扰。
以上,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明显不限定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决定的本发明的主旨以及范围而作为修正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的目的是例示说明,对于本发明没有任何限制性的含义。
本申请基于在2013年10月31日申请的特愿2013-226439。该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基站,用于各用户终端在预定周期的发送期间中发送终端间发现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具备:
决定单元,决定在所述发送期间中使用的循环前缀(CP)长度结构;以及
发送单元,发送表示所述CP长度结构的循环前缀(CP)长度结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单元基于来自所述各用户终端的测量报告、所述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以及表示所述各用户终端中的检测开始定时和所述各用户终端中的来自其他的用户终端的终端间发现信号的到达定时的定时差的定时偏移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决定所述CP长度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单元将所述CP长度结构决定为第一CP长度结构、第二CP长度结构以及第三CP长度结构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一CP长度结构包括多个由被插入第一循环前缀(CP)的OFDM码元构成的第一子帧而构成所述发送期间,所述第二CP长度结构包括多个由被插入比所述第一CP更长的第二循环前缀(CP)的OFDM码元构成的第二子帧而构成所述发送期间,所述第三CP长度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子帧以及所述第二子帧的双方而构成所述发送期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CP长度结构包括在各发送期间被分配所述第一子帧以及所述第二子帧的第一结构、和被分配由所述第一子帧构成的第一发送期间和由所述第二子帧构成的第二发送期间的第二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CP长度结构信息是识别由所述决定单元所决定的所述CP长度结构中的所述第一子帧和/或所述第二子帧的分配模式的模式识别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CP长度结构信息包括表示由所述决定单元所决定的所述CP长度结构是所述第一CP长度结构、所述第二CP长度结构以及所述第三CP长度结构中的哪一个的结构类型识别符、和在所述结构类型识别符表示所述第三CP长度结构的情况下识别所述第一子帧以及所述第二子帧的分配模式的分配识别符。
7.一种用户终端,在预定周期的发送期间中发送终端间发现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具备:
接收单元,接收表示在所述发送期间中使用的循环前缀(CP)长度结构的循环前缀(CP)长度结构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基于所述CP长度结构信息,发送所述终端间发现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决定单元,在所述CP长度结构信息表示由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的双方构成所述发送期间的第三CP长度结构的情况下,决定在所述第一子帧或者所述第二子帧的哪一个中发送所述终端间发现信号,所述第一子帧由被插入第一循环前缀(CP)的OFDM码元构成,所述第二子帧由被插入比所述第一CP更长的第二循环前缀(CP)的OFDM码元构成。
9.如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以基于所述CP长度结构信息来决定的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终端间发现信号。
10.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用于各用户终端在预定周期的发送期间中发送终端间发现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在无线基站中,决定在所述发送期间中使用的循环前缀(CP)长度结构的步骤;在无线基站中,发送表示所述CP长度结构的循环前缀(CP)长度结构信息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各用户终端中,基于所述CP长度结构信息,发送所述终端间发现信号的步骤。
CN201480059794.7A 2013-10-31 2014-10-16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ctive CN1056844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6439A JP6019005B2 (ja) 2013-10-31 2013-10-31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3-226439 2013-10-31
PCT/JP2014/077488 WO2015064366A1 (ja) 2013-10-31 2014-10-16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4477A true CN105684477A (zh) 2016-06-15
CN105684477B CN105684477B (zh) 2019-05-14

Family

ID=53003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9794.7A Active CN105684477B (zh) 2013-10-31 2014-10-16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9564B2 (zh)
EP (1) EP3065427B1 (zh)
JP (1) JP6019005B2 (zh)
CN (1) CN105684477B (zh)
ES (1) ES2822932T3 (zh)
PT (1) PT3065427T (zh)
WO (1) WO201506436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0268A (zh) * 2017-07-10 2020-03-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1458B (zh) 2014-05-08 2021-05-07 夏普株式会社 D2d通信中的不同cp长度共存的配置
JP6171093B2 (ja) * 2014-05-09 2017-07-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干渉検出方法、基地局及び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
US10142207B2 (en) * 2015-09-03 2018-11-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ordination of serving access nodes in serving cluster
WO2017062028A1 (en) * 2015-10-09 2017-04-13 Intel IP Corporation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CN113194514A (zh) * 2015-10-13 2021-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子带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7122290A1 (ja) 2016-01-13 2017-07-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処理方法
JP6750637B2 (ja) * 2016-01-26 2020-09-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装置及び方法
WO2017146448A1 (ko) * 2016-02-25 2017-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측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기
US10200906B2 (en) * 2016-09-02 2019-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KR102606781B1 (ko) * 2016-09-02 2023-11-2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8289325B (zh) * 2017-01-09 202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和下行传输对齐的方法及装置
US10581654B2 (en) * 2017-07-20 2020-03-03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ymmetrical cyclic prefixes in RFoG transmissions
US11343666B2 (en) * 2018-02-13 2022-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aveform design of discovery signals
EP3997846A1 (en) * 2019-07-11 2022-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Guard interval adaptation for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5585A1 (en) * 2011-09-09 2013-03-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localized applications
WO2013149651A1 (en) * 2012-04-03 2013-10-1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rame format in communications
WO2014058221A2 (ko) * 2012-10-09 2014-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간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47140A1 (fr) * 2001-11-28 2003-06-05 Fujitsu Limited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multiplex a division de frequences orthogonales
WO2007144947A1 (ja) * 2006-06-15 2007-12-21 Fujitsu Limite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4847537B2 (ja) * 2006-09-27 2011-12-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JP2012114901A (ja) * 2010-11-05 2012-06-14 Sharp Corp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EP2673997B1 (en) * 2011-02-11 2020-11-18 BlackBerry Limited Time-adv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KR101311516B1 (ko) * 2011-04-15 2013-09-25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싸이클릭 프리픽스 설정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구현한 단말
US8565114B2 (en) * 2011-07-29 2013-10-22 Nokia Corporation Cognitive radio resource utilization
GB2501088B (en) * 2012-04-11 2014-11-12 Broadcom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or controlling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signals
EP2837105B1 (en) * 2012-04-11 2019-10-16 Intel Corporation Operator-assisted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EP2850755A1 (en) * 2012-05-14 2015-03-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hanced receiver configuration adaptive to cyclic prefix configuration
WO2014010956A1 (ko) * 2012-07-13 2014-01-1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디스커버리 방법
KR20150043367A (ko) * 2012-08-09 2015-04-22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디바이스 투 디바이스 통신들을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US9451570B2 (en) * 2012-08-29 2016-09-20 Alcatel Lucent Device discovery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EP2946630B1 (en) * 2013-01-16 2020-05-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iscovery signal generation and reception
CN104969488B (zh) * 2013-01-31 2019-04-23 Lg 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设置用于d2d(设备对设备)通信的循环前缀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14130091A1 (en) * 2013-02-22 2014-08-28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ess network selection and traffic rout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5585A1 (en) * 2011-09-09 2013-03-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localized applications
WO2013149651A1 (en) * 2012-04-03 2013-10-1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rame format in communications
WO2014058221A2 (ko) * 2012-10-09 2014-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간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TRI: ""AGC and Timing Advance Impact for Discovery Resource Allocation"",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74B》 *
LG ELECTRONICS: ""D2D Discovery Signal Forma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4BIS》 *
NOKIA, NSN: ""D2D Discovery Signal"",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74BIS》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0268A (zh) * 2017-07-10 2020-03-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89564B2 (en) 2019-08-20
EP3065427B1 (en) 2020-09-16
PT3065427T (pt) 2020-10-19
WO2015064366A1 (ja) 2015-05-07
US20160294595A1 (en) 2016-10-06
JP2015088952A (ja) 2015-05-07
EP3065427A4 (en) 2017-07-19
ES2822932T3 (es) 2021-05-05
CN105684477B (zh) 2019-05-14
JP6019005B2 (ja) 2016-11-02
EP3065427A1 (en)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4477B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687191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v2x端末のメッセージ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JP692118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が他の端末にデータを伝送する方法
JP701093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リソースを選択しpscchを伝送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109800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82750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by V2X termina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886919B2 (ja)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92121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がcrを測定して送信を行う方法及び装置
JP682318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リソースを選択してpsschを伝送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EP3425978B1 (en) User terminal,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89942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の測定によるリソース選択及び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WO2016117645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844854B2 (ja) 端末、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239299B2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097983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580411A (zh) 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9876589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4143857B (zh) 灵活的传送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