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1694B - 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装置和相机 - Google Patents

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装置和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1694B
CN105681694B CN201610069587.0A CN201610069587A CN105681694B CN 105681694 B CN105681694 B CN 105681694B CN 201610069587 A CN201610069587 A CN 201610069587A CN 105681694 B CN105681694 B CN 1056816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ng effect
imaging
retina
incident
incident 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695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1694A (zh
Inventor
季向阳
闫伟
戴琼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0695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816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81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1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1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1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装置和相机,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根据第一反射效果将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装置和相机,可以根据用户具体的拍摄需求,改变入射光线的入射效果,从而保证在任何拍摄的情况下,能够高度逼近视网膜成像的效果,进而得到更高效、准确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图像。

Description

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装置和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和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装置和相机。
背景技术
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有各自的特征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观察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特征,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实。同时通过仿生学的角度,从技术上实现生物的某些有趣的功能,以便供人类使用。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方便。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可以在一定程度的满足人类仿生的需求。但是由于电子技术的局限性,有些可以从硬件上实现,以便于更加精确地进行仿生,却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限制而无从下手。
目前市面上正在销售的照相机基本都是通过使用平面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元件)或者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板进行成像,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成像效果。但是由于人眼的视网膜是带有一定的曲率半径的曲面,从而导致其成像和平面成像会有一定的误差和失真。然而,相关技术中无法或者无法低成本的从硬件上对于平面成像板进行改造,使其成像更贴近于真实的视网膜成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可以根据用户具体的拍摄需求,改变入射光线的入射效果,从而保证在任何拍摄的情况下,能够高度逼近视网膜成像的效果,进而得到更高效、准确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图像。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相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根据所述入射光线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根据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将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在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后,首先根据入射光线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而后根据第一反射效果将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因此,该方法可以根据用户具体的拍摄需求,改变入射光线的入射效果,从而保证在任何拍摄的情况下,能够高度逼近视网膜成像的效果,进而得到更高效、准确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图像。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入射光线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包括:对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光线分析以获取所述入射光线的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根据所述光谱分布和所述入射角度获取与所述当前光线对应的所述第一反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光谱分布和所述入射角度获取与所述当前光线对应的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包括:根据所述光谱分布和所述入射角度进行反射效果模拟以获取与所述当前光线对应的所述第一反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将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获取对应的第二反射效果;根据所述第二反射效果将所述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以及所述第二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入射至所述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所述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入射光线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第一反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将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首先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而后第二获取模块根据入射光线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最后第一反射模块根据第一反射效果将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因此,该装置可以根据用户具体的拍摄需求,改变入射光线的入射效果,从而保证在任何拍摄的情况下,能够高度逼近视网膜成像的效果,进而得到更高效、准确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图像。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光线分析以获取所述入射光线的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谱分布和所述入射角度获取与所述当前光线对应的所述第一反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光谱分布和所述入射角度进行反射效果模拟以获取与所述当前光线对应的所述第一反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反射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将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之后,根据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获取对应的第二反射效果;第二反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反射效果将所述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以及所述第二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入射至所述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所述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相机,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镜头,用于将所述入射光线进行成像光线汇聚;成像平面,用于接收汇聚后的成像光线,并根据所述成像光线进行成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在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后,首先根据入射光线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然后根据第一反射效果将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之后,根据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获取对应的第二反射效果,而后再根据第二反射效果将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以及第二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镜头,以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以及第二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进行成像光线汇聚,最后相机中的成像平面接收汇聚后的成像光线,并根据成像光线进行成像。因此,该相机可以根据用户具体的拍摄需求,改变入射光线的入射效果,从而保证在任何拍摄的情况下,能够高度逼近视网膜成像的效果,进而得到更高效、准确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图像。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相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为可编程的光场板,其中,根据上述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可知,可编程的光场板的个数可为一个,也可为两个。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设置于所述镜头的前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设置于所述镜头的后端且所述成像平面的前端。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视网膜成像原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第一反射效果将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之后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原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原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的局部方框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装置和相机。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
具体地,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拍摄需求,选择性的拍摄某个物体,以此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
其中,上述被摄物体可以是动物、房子、花草和树木等用户视野内的物体,并且上述入射光线可为被摄物体的反射光线。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数码相机拍摄某个摄物体,来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
S2,根据入射光线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入射光线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具体包括:对入射光线进行光线分析以获取入射光线的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而后根据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反射效果可以是通过可编程的光场板,模拟不同形状的平面镜反射效果而得到的。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中所说的可编程的光场板可以有效地模拟多种情况下,拍摄的效果,例如,拍摄动物、房子、车子,以及不同天气下的同一被摄物体等。从而能够在多种情况下,对被摄物体进行视网膜仿生成像。
其中,上述多种情况可包含环境天气因素和人为因素,例如: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拍摄、用户自主选择被摄的物体等。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具体包括:根据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进行反射效果模拟以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
其中,可以使用可编程的光场板对上述入射光线,进行根据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的反射效果模拟。
S3根据第一反射效果将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
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相机可以是个人的数码相机、智能手机摄像头、监控摄像头等具有摄像功能的硬件设备。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视网膜在不同情况下可有不同弯曲形状,由于外界环境的不同,会对人眼有不同的刺激,从而视网膜会有相应的应对机制(改变弯曲形状),使成像更为清晰。其中,上述外界环境可包括光照强度、光线的入射角度和光线的颜色等。并且近视、远视甚至受伤等都会对眼球的形状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会改变视网膜的弯曲形状。
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可以使用可编程的光场板对上述入射光线,进行根据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的反射效果模拟,从而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环境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根据第一反射效果将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之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根据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获取对应的第二反射效果。
其中,上述第二反射效果也可以是通过可编程的光场板,模拟不同形状的平面镜反射效果而得到的。
其中,可以使用可编程的光场板对上述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进行根据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的反射效果模拟。
S32,根据第二反射效果将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以及第二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
例如,如图4所示,用户可以通过相机拍摄某个物体,来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并将可编程光场板10的第一反射效果和可编程光场板20的第二反射效果在相机程序中预先设置完成。当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入射至可编程光场板10时,可编程光场板10感受入射光线的光谱分布以及入射光线的角度,并根据相机程序设定,模拟特定的反射镜的反射效果,得到第一反射效果,对入射光线进行修正,反射出特定的光场,使经过可编程光场板10反射的入射光线反射至可编程光场板20。
当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可编程光场板20时,可编程光场板20感受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的光谱分布以及入射光线的角度,并根据相机程序设定,得到第二入射效果,对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进行再一次的修正,以此提高视网膜仿生成像的精度。而后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以及第二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镜头,并经过相机镜头,折射(成像光线汇聚)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因此,该方法可以根据用户具体的拍摄需求,改变入射光线的入射效果,从而保证在任何拍摄的情况下,能够高度逼近视网膜成像的效果,进而得到更高效、准确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图像。
其中,如图4所示的上述镜头可以是凸透镜。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对于实际光路的影响,通过可编程光场板的加入,同样物体的成像光路会有一定的变化。而这些微小的变化,就会影响到在成像平面上的成像效果。比如,原来的物体(灰色部分)按照正常的光路成像,其定点会成像在成像面上一个点处(例如,成像面上两条虚线的交汇处),然而,如果使用视网膜进行该物体的成像,像点就不会出现在这里,而是另外一个点处(例如,成像面上两条实线的交汇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通过可编程光场板的编程控制,改变入射光路,调整入射光线,使得该物体顶点的像点改变到其他的位置,且这个位置更接近于视网膜成像时的像点。通过逐个像点的成像改变,可以高精度的恢复物体的图像,而且由于平面成像上的每一个像点都和视网膜成像对应的像点更加接近,所以整幅图像也更加逼近视网膜仿生成像获得的图像,提高了视网膜仿生成像的精度和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在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后,首先根据入射光线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而后根据第一反射效果将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因此,该方法可以根据用户具体的拍摄需求,改变入射光线的入射效果,从而保证在任何拍摄的情况下,能够高度逼近视网膜成像的效果,进而得到更高效、准确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图像。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
如图6所示,该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0、第二获取模块200和第一反射模块300,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
具体地,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拍摄需求,选择性的拍摄某个物体,获取模块100以此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
其中,上述被摄物体可以是动物、房子、花草和树木等用户视野内的物体,并且上述入射光线可为被摄物体的反射光线。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数码相机拍摄某个摄物体,来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
第二获取模块200用于根据入射光线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上述第二获取模块200包括分析单元201和获取单元202,其中:
分析单元201用于对入射光线进行光线分析以获取入射光线的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
获取单元202用于根据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反射效果可以是通过可编程的光场板,模拟不同形状的平面镜反射效果而得到的。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中所说的可编程的光场板可以有效地模拟多种情况下,拍摄的效果,例如,拍摄动物、房子、车子,以及不同天气下的同一被摄物体等。从而能够在多种情况下,对被摄物体进行视网膜仿生成像。
其中,上述多种情况可包含环境天气因素和人为因素,例如: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拍摄、用户自主选择被摄的物体等。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获取单元202具体用于:根据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进行反射效果模拟以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
其中,可以使用可编程的光场板对上述入射光线,进行根据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的反射效果模拟。
第一反射模块300用于根据第一反射效果将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
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相机可以是个人的数码相机、智能手机摄像头、监控摄像头等具有摄像功能的硬件设备。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视网膜在不同情况下可有不同弯曲形状,由于外界环境的不同会对人眼有不同的刺激,从而视网膜会有相应的应对机制(改变弯曲形状),使成像更为清晰。其中,上述外界环境可包括光照强度、光线的入射角度和光线的颜色等。并且近视、远视甚至受伤等都会对眼球的形状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会改变视网膜的弯曲形状。
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可以使用可编程的光场板对上述入射光线,进行根据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的反射效果模拟,从而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环境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400和第二反射模块500,其中:
第三获取模块400用于在第一反射模块根据第一反射效果将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之后,根据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获取对应的第二反射效果。
其中,上述第二反射效果也可以是通过可编程的光场板,模拟不同形状的平面镜反射效果而得到的。
其中,可以使用可编程的光场板对上述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进行根据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的反射效果模拟。
第二反射模块500用于根据第二反射效果将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以及第二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首先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而后第二获取模块根据入射光线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最后第一反射模块根据第一反射效果将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因此,该装置可以根据用户具体的拍摄需求,改变入射光线的入射效果,从而保证在任何拍摄的情况下,能够高度逼近视网膜成像的效果,进而得到更高效、准确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图像。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又提出一种相机。
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以及镜头和成像平面。
其中,镜头用于将入射光线进行成像光线汇聚。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镜头可以是凸透镜。
成像平面用于接收汇聚后的成像光线,并根据成像光线进行成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可为可编程的光场板,其中,根据前述对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可知,可编程的光场板的个数可为一个,也可为两个。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设置于镜头的前端。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设置于镜头的后端且成像平面的前端。
例如,如图4和9所示,用户可以通过相机拍摄某个物体,来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并将可编程光场板10的第一反射效果和可编程光场板20的第二反射效果在相机程序中预先设置完成。
如果上述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设置于镜头的前端,则如图4所示,当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入射至可编程光场板10时,可编程光场板10感受入射光线的光谱分布以及入射光线的角度,并根据相机程序设定,模拟特定的反射镜的反射效果,得到第一反射效果,对入射光线进行修正,反射出特定的光场,使经过可编程光场板10反射的入射光线反射至可编程光场板20。
当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可编程光场板20时,可编程光场板20感受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的光谱分布以及入射光线的角度,并根据相机程序设定,得到第二入射效果,对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进行再一次的修正,以此提高视网膜仿生成像的精度。而后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以及第二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镜头,并经过相机镜头,折射(成像光线汇聚)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
如果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设置于镜头的后端且成像平面的前端,则如图9所示。当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镜头,并经过相机镜头,折射(成像光线汇聚)至可编程光场板10时,可编程光场板10感受入射光线的光谱分布以及入射光线的角度,并根据相机程序设定,模拟特定的反射镜的反射效果,得到第一反射效果,对入射光线进行修正,反射出特定的光场,使经过可编程光场板10反射的入射光线反射至可编程光场板20。
当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可编程光场板20时,可编程光场板20感受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的光谱分布以及入射光线的角度,并根据相机程序设定,得到第二入射效果,对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进行再一次的修正,以此提高视网膜仿生成像的精度。而后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以及第二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对于实际光路的影响,通过可编程光场板的加入,同样物体的成像光路会有一定的变化。而这些微小的变化,就会影响到在成像平面上的成像效果。比如,原来的物体(灰色部分)按照正常的光路成像,其定点会成像在成像面上一个点处(例如,成像面上两条虚线的交汇处),然而,如果使用视网膜进行该物体的成像,像点就不会出现在这里,而是另外一个点处(例如,成像面上两条实线的交汇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通过可编程光场板的编程控制,改变入射光路,调整入射光线,使得该物体顶点的像点改变到其他的位置,且这个位置更接近于视网膜成像时的像点。通过逐个像点的成像改变,可以高精度的恢复物体的图像,而且由于平面成像上的每一个像点都和视网膜成像对应的像点更加接近,所以整幅图像也更加逼近视网膜仿生成像获得的图像,提高了视网膜仿生成像的精度和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在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后,首先根据入射光线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然后根据第一反射效果将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之后,根据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获取对应的第二反射效果,而后再根据第二反射效果将经过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以及第二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镜头,以使经过第一反射效果以及第二反射效果反射的入射光线进行成像光线汇聚,最后相机中的成像平面接收汇聚后的成像光线,并根据成像光线进行成像。因此,该相机可以根据用户具体的拍摄需求,改变入射光线的入射效果,从而保证在任何拍摄的情况下,能够高度逼近视网膜成像的效果,进而得到更高效、准确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图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
对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光线分析以获取所述入射光线的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
根据所述光谱分布和所述入射角度进行反射效果模拟以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
根据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将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将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获取对应的第二反射效果;
根据所述第二反射效果将所述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以及所述第二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入射至所述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所述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
3.一种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摄物体的入射光线;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入射光线获取与当前光线对应的第一反射效果,其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光线分析以获取所述入射光线的光谱分布和入射角度;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谱分布和所述入射角度进行反射效果模拟以获取与所述当前光线对应的所述第一反射效果;
第一反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将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入射至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反射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将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之后,根据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获取对应的第二反射效果;
第二反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反射效果将所述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所述第一反射效果以及所述第二反射效果反射的所述入射光线入射至所述相机成像平面上以获得所述视网膜仿生成像图像。
5.一种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
镜头,用于将所述入射光线进行成像光线汇聚;
成像平面,用于接收汇聚后的成像光线,并根据所述成像光线进行成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为可编程的光场板,其中,
当所述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为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时,所述可编程的光场板的个数为一个;
当所述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为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时,所述可编程的光场板的个数为两个。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设置于所述镜头的前端。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网膜仿生成像的装置设置于所述镜头的后端且所述成像平面的前端。
CN201610069587.0A 2016-02-01 2016-02-01 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装置和相机 Active CN1056816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69587.0A CN105681694B (zh) 2016-02-01 2016-02-01 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装置和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69587.0A CN105681694B (zh) 2016-02-01 2016-02-01 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装置和相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1694A CN105681694A (zh) 2016-06-15
CN105681694B true CN105681694B (zh) 2018-12-11

Family

ID=56303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69587.0A Active CN105681694B (zh) 2016-02-01 2016-02-01 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装置和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816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5318A (zh) * 2018-07-11 2018-12-14 天津大学 一种提高成像亮度的仿生视觉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0449A (zh) * 2011-11-18 2012-06-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非均匀透镜阵列的类人眼图像传感器
CN103780836A (zh) * 2013-12-10 2014-05-07 上海大学 一种分光式仿生视觉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27750A1 (en) * 2013-05-01 2014-11-06 Nvidia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isplaying a scene as a light fiel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0449A (zh) * 2011-11-18 2012-06-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非均匀透镜阵列的类人眼图像传感器
CN103780836A (zh) * 2013-12-10 2014-05-07 上海大学 一种分光式仿生视觉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1694A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80661A1 (en) Iris recognition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5852798B (zh) 广域眼底相机
CN104274151B (zh) 视线检测装置和视线检测方法
US9867532B2 (en) System for detecting optical parameter of ey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optical parameter of eye
CN103501406B (zh) 图像采集系统及图像采集方法
CN103439801B (zh) 视力保护成像装置及方法
CN103648366B (zh) 用于远程测量光学焦点的系统和方法
CN107249431A (zh) 使用利用视网膜照相机测量的屈光参数的视觉问题诊断
CN108701227A (zh) 用于生物安全的蓝光调节
CN105451637A (zh) 宽视场眼睛成像装置及其相关方法
CN103605208A (zh) 内容投射系统及方法
JPH0782539B2 (ja) 瞳孔画像撮影装置
CN102855626A (zh) 光源方向标定及人体信息三维采集方法与装置
US2016020619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terior Segment Ocular Imaging
CN108064355A (zh) 光学系统及调节屈光度的方法
CN105681694B (zh) 视网膜仿生成像的方法、装置和相机
WO2014128657A1 (en) Apparatus for observing eye and a method thereof
CN107115096A (zh) 眼底光学成像系统
EP3695775B1 (en) Smartphone-based handheld opt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non-mydriatic retinal images
CN103995364B (zh) 复色激光散斑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366248A (zh) 一种3d显示装置以及3d校准装置与方法
CN107260121B (zh) 一种复眼眼底相机
CN106990524A (zh) 智能望远镜及其自动调整倍率的方法
CN208551764U (zh) 一种自拍眼底相机
CN219070271U (zh) 活体钙成像及行为监控集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