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1577A - 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1577A
CN105681577A CN201610139921.5A CN201610139921A CN105681577A CN 105681577 A CN105681577 A CN 105681577A CN 201610139921 A CN201610139921 A CN 201610139921A CN 105681577 A CN105681577 A CN 105681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coming call
response
missed call
sit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99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佳育
林孟贤
梁甄畇
朱瑞琪
黄茁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81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15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chedules, e.g. using calenda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依情景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用以通过侦测收集位置及设备信息,查看信息系统及行程规划数据,比对参考数据及统计数据数据库,取得用户所在位置与用户状态进行无缝情境模式转换,然后依情境经由响应参数计算模块,得到一个响应参数,当有来电时,根据响应参数与使用者状态套用对应的来电响应消息或语音;或者在情境或使用者行为转变后,若有未接来电,通过提醒参数计算模块,得到一个提醒参数,根据提醒参数主动提醒使用者响应未接来电或自动通知来电者可再次来电。

Description

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者需事先编辑各种情境来进行响应来电,且在进行某情境前需记得事先切换到相对应的情境,若根据行事历的行程自动切换响应来电,遇到行程突然改变或会议提早结束或取消的状况,使用者还需记得自行切换情境,否则容易错失重要电话,而在自动应答讯息机制中,虽有自动回拨未接来电的机制,但当遇到对方也刚好没空,则容易错失处理重要来电的时效性,且无法告知对方目前有空,请对方回拨。
目前,如何克服上述方式所衍生的各项缺点,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依情景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用以避免用户忘记模式调整与降低来电者持续打扰的情况,以及避免使用者需随时注意是否有未处理的未接来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包括具有自动情境转换响应来电与主动协助使用者处理未接来电,其中所述自动情境转换响应来电的流程如下:
取得侦测与感测信息,及查询信息系统;
根据收集的查询信息,读取及比对参考数据与统计数据数据库,自动情境切换;
根据情境与所述收集的查询信息,通过响应计算模块,取得响应参数;
判断有来电时,根据所述响应参数判断是否通知来电;
若否,转入语音信箱或根据所述响应参数自动应答来电讯息或语音,并结束,若是,则判断通知来电后,是否有接听;
若是,则结束,若否,则根据所述响应参数自动应答来电讯息或语音,并结束。
其中,所述参考数据与统计数据数据库,包括存放侦测数据、感测数据、情境数据、身分与关是数据、统计数据及响应参考数据的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响应参数,是根据套用的情境数据与侦测收集的信息确定的。
其中,所述自动情境转换提醒处理未接来电的流程如下:
判断是否方便处理未接来电;
若否,则结束相关流程,若是,则根据未接来电信息和读取的参考数据与统计数据数据库,通过提醒参数计算模块,取得提醒参数;
根据所述提醒参数判断是否提醒使用者;
若否,根据所述提醒参数判断是否通知来电者,若是,则通知来电者可以再次来电并结束,若否,则结束相关流程;
若是,则提醒使用者有重要来电需处理;
判断使用者是否处理提醒,若是,则结束相关流程,若否,则通知来电者可以再次来电并结束。
其中,所述提醒参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未接来电者的身分关系、以及来电次数与频率的值,得到一提醒参数。
其中,若所述提醒参数大于使用者设定的参数,则会主动提醒使用者有重要未接来电需处理,使用者得以选择回拨处理提醒、或自动通知来电者可再次来电,或结束提醒。
其中,若所述提醒参数在使用者设定的参数区间时,使用者没有响应提醒处理未接来电,将自动通知来电者得以再次来电。
其中,若所述提醒参数小于使用者设定的参数,将自动忽略未接来电提醒或不通知来电者再次来电。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与其他常用技术相比较,更具备下列优点:
1、本发明自动根据相关信息完成无缝情境转换与套用相对应的来电响应,可避免用户忘记模式调整与降低来电者持续打扰的情况。
2、在使用者情境或行为转变后,若有未接来电时,可主动提醒使用者处理重要未接来电或自动通知来电者可再次来电,帮助使用者及时处理未接来电,也可避免使用者需随时注意是否有未处理的未接来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包含侦测收集位置与设备信息、查看信息系统及行程规划数据、读取参考数据及统计数据数据库并进行比对,再根据用户状态自动情境模式设定、依情境与侦测收集数据通过响应参数计算模块,得到一个响应参数,再根据响应参数与使用者状态套用相对应的来电响应,利用装置与接口设备或穿戴装置连接后,取得接口设备相关信息及感测数据,查看信息系统及行程规划数据,确认用户所在位置、用户状态与后续行程安排,并将侦测收集及查询的信息,与参考数据及统计数据数据库进行比对,再根据使用者行为与状态,完成自动情境切换,依情境与侦测收集数据经由响应参数计算模块,得到一个响应参数,根据响应参数与使用者状态套用相对应的来电响应,当有来电时,读取参考数据及统计数据数据库,取得与来电者的身分关系及过往通讯密切程度,比对响应参数,若大于响应参数,则通知使用者有来电;若小于响应参数但来电者非陌生人,则自动应答来电者不方便接听;若来电者为陌生人,则自动转至语音信箱。
还包含查看未接来电信息、读取参考数据及统计数据数据库,通过提醒参数计算模块,得到一个提醒参数、根据提醒参数主动提醒使用者响应未接来电、根据提醒参数自动通知来电者可再次来电、根据提醒参数自动忽略未接来电提醒与通知再次来电,并在情境或使用者行为转变后,查看未接来电信息,确认是否有未接来电未处理,若有未接来电需处理,读取参考数据及统计数据数据库的未接来电者的身分关系及来电次数与频率,通过提醒参数计算模块,得到一个提醒参数,并根据提醒参数自动通知来电者可再次来电或自动忽略未接来电提醒与通知再次来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的自动情境转换响应来电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的主动提醒使用者处理未接来电或自动通知来电者可再次来电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的参考数据、统计数据与比对信息数据库的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的响应参数计算的架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的提醒参数计算的架构图;
图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的会议情境示意图;
图8、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的行车情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的自动情境转换响应来电的流程图,其中自动情境转换响应来电的流程如下:
S110、取得侦测与感测信息,及查询信息系统;
S120、根据收集的查询信息,读取及比对参考数据与统计数据数据库,自动情境切换;
S130、根据情境与收集的查询信息,通过响应计算模块,取得响应参数;
S140、判断有来电时,根据响应参数判断是否通知来电,若否,则执行步骤S141,否则执行步骤S150;
S141、转入语音信箱或根据响应参数自动应答来电讯息或语音,并结束;
S150、通知来电后,判断是否有接听,若是,则结束,若否,执行步骤S151;
S151、根据响应参数自动应答来电讯息或语音,并结束。
由上述流程得知,在与接口设备或装置连接后,如无线(Wi-Fi)、信标(beacon)、车控系统或穿戴装置,取得侦测与感测信息,确认所在位置与用户行为,接着查询信息系统,如:行事历、会议预约系统、行车信息系统与健康数据系统等,取得行程规画与参考数据,根据侦测收集的设备信息及查询系统数据的结果,读取参考数据与统计数据数据库进行比对,决定情境模式的切换设定,接着读取情境数据与参考数据,通过响应参数计算模块,取得响应参数;当有来电时,根据响应参数决定来电的处置行为,当有来电时,根据响应参数判断是否通知有来电,若结果是不通知来电,则将来电转至语音信箱或根据响应参数自动应答来电,如:目前不方便接听,请于20分钟时间后再来电等。若根据响应参数判断通知有来电,但使用者没有接听来电,则根据响应参数自动应答来电,如:目前不方便接听,稍后回电。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的主动提醒使用者处理未接来电或自动通知来电者可再次来电流程图,其流程如下:
S210、判断是否方便处理未接来电,若是则执行步骤S220,否则结束;
S220、根据未接来电信息和读取的参考数据与统计数据数据库,通过提醒参数计算模块,取得提醒参数;
S230、根据提醒参数判断是否提醒使用者,若是,则执行步骤S231,否则执行步骤S250;
S231、提醒使用者有重要来电需处理;
S240、判断使用者是否处理提醒,若是,则结束相关流程,否则执行步骤S250;
S250、根据提醒参数判断是否通知来电者,若是,则执行步骤S251,否则结束相关流程;
S251、通知来电者可以再次来电并结束。
由上述流程得知,用户情境转换或行为转变后,若有未接来电需处理,则主动提醒使用者处理未接来电或自动通知来电者可再次来电,情境或行为转变后,判断使用者是否方便处理未接来电,判断使用者方便处理未接来电,接着根据未接来电信息,如根据来电者身分关系、来电频率与来电次数,读取参考数据与统计数据数据库,并通过提醒参数计算模块,取得提醒参数;接着根据提醒参数判断是否主动提醒使用者处理未接来电或通知来电者可再次来电,根据提醒参数为主动提醒使用者有重要未接来电需处理,使用者没有处理未接来电提醒或根据提醒参数为通知来电者可再次来电,则通过讯息或语音的方式,自动通知来电者可以再次来电。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的参考数据、统计数据与比对信息数据库架构图。其中,参考数据、统计数据与比对信息数据库420用于判断情境转换与提醒响应未接来电的参考与比对依据,其存放侦测数据320、感测数据330、情境数据340、身分与关系数据350、统计数据360及响应与提醒参考数据370等信息。其中,侦测数据320包含室内位置信息、目前时间、停留时间、行事历、蓝芽与穿戴设备信息等;感测数据330包含移动速度、震动频率、温度亮度、气压分贝、脉搏心跳等;情境数据340包含会议模式、运动模式、行车模式、一般模式、勿扰模式等;身分与关系数据350包含家人、朋友、长官、同事,陌生人等;统计数据360包含通话记录、交谈时间、交谈频率、拨入拨出、接听未接等;响应与提醒参考数据370包含响应情境信息、响应门坎数据、提醒门坎数据等。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的响应参数计算的架构图。其中,响应参数计算模块410,根据侦测收集信息430与感测收集信息440,以及参考数据、统计数据与比对信息数据库420存放的参考数据与统计数据,得到响应参数。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的提醒参数计算的架构图。其中,提醒参数计算模块510,是根据侦测收集信息430与感测收集信息440,以及参考数据、统计数据与比对信息数据库420和未接来电信息520,比对数据库存放的参考数据与统计数据,得到提醒参数。
请参阅图6、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的会议情境示意图。其中,图6为自动设定会议模式与对应的来电响应消息或语音,其流程如下:
S610、判断侦测所在位置是否在会议室或查看行程是否为会议时段,若否则执行步骤S611,否则执行步骤S620;
S611、转至其他情境并结束;
S620、查看是否已停留一段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630,否则执行步骤S611;
S630、切换至会议模式;
S640、读取参考数据库并计算响应参数;
S650、判断有来电时,根据响应参数判断是否通知来电,若是,则执行步骤S660,否则执行步骤S651;
S651、转入语音信箱并结束;
S660、判断是否为重要联络人,例如,长官等,若是,则执行步骤S670,否者执行步骤S661;
S661、响应已储存的讯息或语音并结束;
S670、震动通知有来电;
S680、判断使用者是否有接听,若是则执行步骤S690,否则,执行步骤S681;
S681、响应已储存的讯息或语音并结束;
S690、使用者接听来电,并结束。
由上述流程可知,以下列为例,当使用者进入会议室之后,会取得会议室的Wi-Fi设备信息及beacon室内定位信息,可知用户目前已在会议室或查看行事历及会议预约系统,可知用户接下来的时段有会议需参加。当使用者于会议室内停留3分钟以上,自动切换至会议模式,接着根据会议重要程度、出席者信息与用户担任角色,通过响应计算模块获得响应参数;若响应参数越大,表示会议重要性越高或使用者为会议主持人。如以1到10为参考级距,若响应参数大于8,表示此会议为极重要会议或使用者为会议主持人或演示者;若响应参数在5至8之间,表示此会议为重要会议或出席者皆为长官;若响应参数在3至5之间,表示此会议重要性为中等;若响应参数小于3,表示此会议为临时讨论会议。当有来电时,根据来电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身分关系,得到响应数值。其中来电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身分关系,如:长官、同事、配偶、家人、朋友、陌生人,及之前的通讯密切程度;其中,通讯密切程度如:通话时间、通话频率、拨入拨出与接听未接次数统计等。若响应数值小于响应参数且为陌生人(没有在手机通讯簿或企业通讯簿中),则直接转入语音信箱;若是非陌生人且非为重要来电者(有在手机通讯簿或企业通讯簿中),则响应消息或语音告知对方,目前不方便接听,请于预设时间后再来电;若响应数值大于响应参数,则震动通知使用者有来电,但若使用者没有接听,则响应消息或语音告知对方“目前会议中,稍后回电”。
在会议结束或离开会议模式后,若会议模式期间有未接来电,则启动未接来电处理机制,如图7所示,其流程如下:
S710、判断侦测是否已离开会议室且查看是否有未接来电,若是则执行步骤S720,否则结束流程;
S720、读取参考数据库与未接来电信息并计算提醒参数;
S730、根据提醒参数判断是否主动提醒使用者,若是则执行步骤S731,否则执行步骤S740;
S731、提醒有重要的未接来电需回复,并执行步骤S732;
S732、判断使用者是否处理提醒,若是则结束流程,若否,执行步骤S740;
S740、根据提醒参数判断是否自动通知对方可再次来电,若是则执行步骤S741,否则执行步骤S742;
S741、根据重要性依序通知,并告知已储存的讯息或语音,并结束流程;
S742、忽略提醒与不通知对方可再次来电,并结束流程。
由上述流程可知,以下列为例,首先侦测使用者是否已离开会议室,再来根据未接来电信息,如:来电者身分关系、来电次数与频率,通过提醒计算模块获得提醒参数。若提醒参数越大,表示未接来电重要性越高越优先处理,接着根据提醒参数判断是否主动提醒使用者处理未接来电或通知来电者可再次来电。如以1到10为参考级距,若提醒参数大于7,主动提醒使用者有重要未接来电需处理;若提醒参数在4至7之间或使用者未响应未接来电处理提醒,则通过讯息或语音自动通知来电者“目前已方便接听来电,欢迎再次来电”;若提醒参数小于4,则不进行未接来电提醒处理与不通知来电者可再次来电。
请参阅图8、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的行车情境示意图。其中,图8为自动设定行车模式与对应的来电响应消息或语音,其流程如下:
S810、判断蓝芽信息是否为车内蓝芽或查看GPS定位是否在道路上,若是则执行步骤S820,否则执行步骤S811;
S811、转至其他情境;
S820、判断移动速度是否正在开车,若是则执行步骤S830,否则执行步骤S811;
S830、自动切换行车模式;
S840、读取参考数据库并计算响应参数;
S850、当有来电时,根据响应参数判断是否通知来电,若是则执行步骤S860,否则执行步骤S851;
S851、转入语音信箱,并结束;
S860、判断车速与安全性是否自动接听或扩音,若是则执行步骤S870,否则执行步骤S861;
S861、响应已储存的讯息或语音,并结束;
S870、自动接听来电或扩音,并结束。
由上述流程可知,以下列为例,当使用者进入车内之后,会连接车内蓝芽设备信息或车控系统信息,可知用户目前已在车内,接着查看GPS卫星定位系统或导航系统,可知用户正在道路上与行车速度。当用户于车内且在道路上行驶,自动切换至行车模式,接着根据行车速度与行车安全性,通过响应计算模块获得响应参数。若响应参数越大,表示行车安全需求越高。如以1到10为参考级距,若响应参数大于9,表示目前高速行驶中或行驶于需高度集中精神的道路上,如:车速85以上、高速公路或山区;若响应参数在4至9之间,表示目前车速中等或行驶在一般道路上,如车速介于45至85之间;若响应参数为小于4,表示目前车速较缓慢,如车速在45以下。当有来电时,根据来电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身分关系,如:长官、同事、配偶、家人、朋友或陌生人、之前的通讯密切程度,如:通话时间、通话频率、拨入拨出与接听未接次数,获得目前车速与位置,得到响应数值。若响应数值小于响应参数或为陌生人,则直接转入语音信箱;若不是陌生人但安全风险高,则响应消息或语音告知对方“目前开车中,不方便接听,稍后回电”;若响应数值大于响应参数且安全风险低,则自动接听并扩音。
在车子停妥或离开行车模式后,若行车模式期间有未接来电,则启动未接来电处理机制,如图9所示,,其流程如下:
S910、判断侦测车子是否已停妥并查看GPS定位不在道路上,若是则执行步骤S920,否则结束流程;
S920、读取参考数据库与未接来电信息并计算提醒参数;
S930、根据提醒参数判断是否主动提醒使用者,若是,则执行步骤S931,否则执行步骤S950;
S931、提醒有重要电话显示回电列表与建议的通话号码,并执行步骤S940;
S940、判断使用者是否响应提醒,若是则结束流程,否执行步骤S950;
S950、根据提醒参数判断是否自动通知对方可再次来电,若是则执行步骤S951,否则执行步骤S952;
S951、根据重要性依序通知,并告知已储存的讯息或语音,并结束流程;
S952、忽略提醒与不通知对方可再次来电,并结束流程。
由上述流程可知,以下列为例,首先查看GPS卫星定位确认不在道路上行驶,再来根据未接来电信息,如:来电者身分关系、来电次数与频率,通过提醒计算模块获得提醒参数;若提醒参数越大,表示未接来电重要性越高越优先处理。例如,若提醒参数大于7,主动提醒使用者有重要未接来电需处理;若提醒参数在4至7之间或使用者未响应未接来电处理提醒,则通过讯息或语音自动通知来电者“目前已方便接听来电,欢迎再次来电”;若提醒参数小于4,则不进行未接来电提醒处理或者不通知来电者可再次来电。
此外,除上述应用情境外,还可应用于运动情境,当使用者有配戴穿戴式设备装置,可侦测收集设备信息与感测数据及查看健康信息系统,可知用户正在运动中;或者查看GPS卫星定位系统或室内定位信息,可知用户目前在运动场所,自动切换至运动模式;或者根据收集的感测数据,如:脉搏、呼吸、步伐、气压、温度,及查询的健康数据,通过响应计算模块取得响应参数;若响应参数越大,表示运动激烈程度越大。如以1到10为参考级距,若响应参数大于7,表示目前脉搏处于高值或呼吸急促;若响应参数在4至7之间,表示处于运动增温过程与降温过程;若响应参数小于4,表示目前脉搏、呼吸、步伐处于平稳。当有来电时,根据来电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身分关系,如:长官、同事、配偶、家人、朋友或陌生人、之前的通讯密切程度,如:通话时间、通话频率、拨入拨出与接听未接次数的统计,得到响应数值;若响应数值小于响应参数或为陌生人,则直接转入语音信箱;若不是陌生人且为不重要来电者,则响应消息或语音告知对方“目前不方便接听,请于预设时间后再来电”;若响应数值大于响应参数,则通知使用者有来电,但若使用者没有接听,则响应消息或语音告知对方“目前运动中,稍后回电”。
在运动结束或离开运动场所后,若运动模式期间有未接来电,则启动未接来电处理机制,首先收集感测信息,确认脉搏和呼吸是否恢复平静,然后查看定位信息确认离开运动场所,再来根据未接来电信息,如:来电者身分关系、来电次数与频率,通过提醒计算模块获得提醒参数。若提醒参数越大,表示未接来电重要性越高越优先处理,例如若提醒参数大于7,主动提醒使用者有重要未接来电需处理;若提醒参数在4至7之间或使用者未响应未接来电处理提醒,则通过讯息或语音自动通知来电者“目前已方便接听来电,欢迎再次来电”;若提醒参数小于4,则不进行未接来电提醒处理与不通知来电者可再次来电。
上述详细说明了针对本发明的一个可行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但是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之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为之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之专利范围中。
综上所述,本案不仅于技术思想上确属创新,并具备常用传统方法不可实现的上述多项功效,已充分符合新颖性及进步性的法定发明专利要件,依法提出申请,恳请贵局核准本件发明专利申请案,以励发明,至感德便。

Claims (8)

1.一种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具有自动情境转换响应来电与主动协助使用者处理未接来电,其中所述自动情境转换响应来电的流程如下:
取得侦测与感测信息,及查询信息系统;
根据收集的查询信息,读取及比对参考数据与统计数据数据库,自动情境切换;
根据情境与所述收集的查询信息,通过响应计算模块,取得响应参数;
判断有来电时,根据所述响应参数判断是否通知来电;
若否,转入语音信箱或根据所述响应参数自动应答来电讯息或语音,若是,则判断通知来电后,是否有接听;
若是,则结束,若否,则根据所述响应参数自动应答来电讯息或语音,并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情境转换响应来电的流程,具体包括:
判断是否方便处理未接来电;
若否,则结束相关流程,若是,则根据未接来电信息和读取的参考数据与统计数据数据库,通过提醒参数计算模块,取得提醒参数;
根据所述提醒参数判断是否提醒使用者;
若否,根据所述提醒参数判断是否通知来电者,若是,则通知来电者可以再次来电并结束,若否,则结束相关流程;
若是,则提醒使用者有重要来电需处理;
判断使用者是否处理提醒,若是,则结束相关流程,若否,则判断根据提醒参数判断是否通知来电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数据与统计数据数据库,包括存放侦测数据、感测数据、情境数据、身分与关系数据、统计数据及响应参考数据的相关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参数,是根据套用的情境数据与侦测收集的信息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参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未接来电者的身分关系、以及来电次数与频率的值,得到一提醒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提醒参数大于使用者设定的参数,则会主动提醒该使用者有重要未接来电需处理,该使用者得以选择回拨处理提醒、或自动通知来电者可再次来电,或结束提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提醒参数在使用者设定的参数区间时,使用者没有响应提醒处理未接来电,将自动通知来电者得以再次来电。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提醒参数小于使用者设定的参数,将自动忽略未接来电提醒或不通知来电者再次来电。
CN201610139921.5A 2015-12-01 2016-03-11 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 Pending CN1056815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0057A TWI592005B (zh) 2015-12-01 2015-12-01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to respond to calls and methods of handling missed calls
TW104140057 2015-12-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1577A true CN105681577A (zh) 2016-06-15

Family

ID=56307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9921.5A Pending CN105681577A (zh) 2015-12-01 2016-03-11 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81577A (zh)
TW (1) TWI59200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0138A (zh) * 2016-07-27 2016-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音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81874A (zh) * 2017-06-30 2017-09-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来电呼入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307028A (zh) * 2017-01-12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留言方法及终端
CN110365836A (zh) * 2019-06-06 2019-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的提示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4979354A (zh) * 2021-02-18 2022-08-30 美光科技公司 响应于语音呼叫执行操作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98306A1 (en) * 2001-09-25 2004-10-07 Singh Yash Pal System which automatically disables or switches off a cellphone
CN101754144A (zh) * 2008-12-16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漏话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843471A (zh) * 2012-08-17 2012-12-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手机应答模式的方法及手机
CN103051803A (zh) * 2012-12-28 2013-04-17 海南舟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驾驶车辆中自动处理手机来电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67568A (zh) * 2012-12-07 2013-04-24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未处理事件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3369113A (zh) * 2012-03-30 2013-10-23 厦门毅想通信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来电信息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TW201503659A (zh) * 2013-07-11 2015-01-16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具自動回覆功能之通訊裝置及其自動回覆通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98306A1 (en) * 2001-09-25 2004-10-07 Singh Yash Pal System which automatically disables or switches off a cellphone
CN101754144A (zh) * 2008-12-16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漏话提醒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369113A (zh) * 2012-03-30 2013-10-23 厦门毅想通信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来电信息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2843471A (zh) * 2012-08-17 2012-12-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手机应答模式的方法及手机
CN103067568A (zh) * 2012-12-07 2013-04-24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未处理事件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3051803A (zh) * 2012-12-28 2013-04-17 海南舟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驾驶车辆中自动处理手机来电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TW201503659A (zh) * 2013-07-11 2015-01-16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具自動回覆功能之通訊裝置及其自動回覆通訊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0138A (zh) * 2016-07-27 2016-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音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07028A (zh) * 2017-01-12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留言方法及终端
CN107181874A (zh) * 2017-06-30 2017-09-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来电呼入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365836A (zh) * 2019-06-06 2019-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的提示方法、终端及系统
WO2020244622A1 (zh) * 2019-06-06 2020-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的提示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4979354A (zh) * 2021-02-18 2022-08-30 美光科技公司 响应于语音呼叫执行操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2005B (zh) 2017-07-11
TW201722129A (zh) 2017-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1577A (zh) 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
US10301867B2 (en) Trip anomaly detection system
US8738005B2 (en) Management of mobile device communication sessions to reduce user distraction
US8942686B2 (en) Providing and managing bypass of enhanced services
CN107613144B (zh) 自动呼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6791196B (zh) 一种切换情景模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020128000A1 (en) Driving detection/notification and location/situation-based services
US200601484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ltering the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 wireless phone by monitoring the phone's movement and/or location
US20200259942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a call journal,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software product for this purpose
CN104169683A (zh) 使移动装置中的导航方向与其它音频交织的系统和方法
CN105376414A (zh) 一种提醒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JP2010177802A (ja) 携帯電話システム、携帯電話端末、サーバ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4204154A (ja) 緊急通報装置、車両及び船舶
WO2015159276A1 (en) Data rout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