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7176A -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7176A
CN105677176A CN201511031398.6A CN201511031398A CN105677176A CN 105677176 A CN105677176 A CN 105677176A CN 201511031398 A CN201511031398 A CN 201511031398A CN 105677176 A CN105677176 A CN 105677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ction
condition
equipment
display interface
attrib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13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77176B (zh
Inventor
万喜
夏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313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771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77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7176A/zh
Priority to DE102016125810.5A priority patent/DE102016125810A1/de
Priority to US15/396,400 priority patent/US1080982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77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7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检测第一操作,获得检测结果;处理所述检测结果;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第一条件但不满足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但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则生成第二指令,响应所述第二指令;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三指令,响应所述第三指令。可有效识别出按压操作、旋转操作且避免对支持可旋转和按压功能的电子设备的错误操作,提升用户体验,突显电子设备功能多样性。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AD的操作通常包括触控、滑动、预定次数的点击等操作。例如,通过滑动操作从黑屏进入桌面界面,通过对闹钟应用的点击操作从应用显示界面进入至闹钟应用设置界面,通过对Home按键的触控从浏览界面回退至桌面界面等等,这些手势较为简单,正式由于这些手势比较简单更容易存在误操作和错误响应。目前支持可旋转和按压功能的电子设备越发流行,如何减少对这种类型电子设备的错误操作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识别出按压操作、旋转操作且避免对支持可旋转和按压功能的电子设备的错误操作,提升用户体验,突显电子设备功能多样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操作,获得检测结果;
处理所述检测结果;
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第一条件但不满足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
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但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则生成第二指令,响应所述第二指令;
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三指令,响应所述第三指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第一操作,获得检测结果,包括:
由第一传感器获得表明所述第一操作导致的旋转角度的第一参数;
由第二传感器获得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施加外力的第二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所述检测结果;如果第一解析结果满足第一条件但不满足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一指令,响应第一指令,如果第一解析结果满足第二条件但不满足第一条件,则生成第二指令,响应第二指令,如果第一解析结果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三指令,响应第三指令,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达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参数没有达到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第一指令;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未达到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参数达到所述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第二指令;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参数达到所述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第三指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围绕基准轴旋转的操作,所述旋转角度为围绕所述基准轴转过的角度;
所述外力的方向与所述基准轴的方向相同、或者与所述基准轴的方向垂直。
上述方案中,所述响应第一指令,包括:基于第一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一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响应第二指令,包括:基于第二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二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响应第三指令,包括:基于第三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三属性发生变化;所述第一属性、第二属性和第三属性各不相同;
或者,
所述响应第一指令,包括:基于第一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响应第二指令,包括:基于第二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三设备,以使第三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响应第三指令,包括:基于第三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第四设备,以使第四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或者,
在获取第一操作时,获取第一显示界面;
相应的,
所述响应第一指令,包括:切换第一显示界面至第二显示界面;
所述响应第二指令,包括:切换第一显示界面至第三显示界面;
所述响应第三指令,包括:切换第一显示界面至第四显示界面;
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第三显示界面、第四显示界面各不相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指令是能够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指令和至少一个第二指令的组合触发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检测装置和处理装置;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操作,获得检测结果;
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所述检测结果;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第一条件但不满足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但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则生成第二指令,响应所述第二指令;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三指令,响应所述第三指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装置至少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其中,
由第一传感器获得表明所述第一操作导致的旋转角度的第一参数;
由第二传感器获得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施加外力的第二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在所述第一操作下第一本体围绕基准轴进行旋转的角度;
所述第一本体至少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
所述第一操作在第一表面上所施加外力的方向与所述基准轴的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表面或第一表面的内表面;
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施加外力的方向与所述基准轴的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或第二表面的内表面。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通信装置和显示装置;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一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一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二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二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三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三属性发生变化;
或者,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一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二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三设备,以使第三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三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第四设备,以使第四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或者,
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在检测第一操作时,获取第一显示界面;
相应的,
所述显示装置,用于将第一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进行显示,或者将第一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三显示界面进行显示,或者将第一显示界面切换至第四显示界面进行显示;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第三显示界面、第四显示界面各不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检测第一操作,获得检测结果;处理所述检测结果;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第一条件但不满足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但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则生成第二指令,响应所述第二指令;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三指令,响应所述第三指令。可有效识别出按压操作、旋转操作且避免对支持可旋转和按压功能的电子设备的错误操作,提升用户体验,突显电子设备功能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a)~(d)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切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组成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为支持可旋转和按压的设备。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检测第一操作,获得检测结果;
这里,电子设备检测操作体如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操作;
步骤102:处理所述检测结果;
这里,对第一操作的检测结果进行处理。
步骤103: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第一条件但不满足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但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则生成第二指令,响应所述第二指令;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三指令,响应所述第三指令。
这里,对于支持可旋转和按压的电子设备,本实施例用于区别第一操作为旋转操作、按压操作还是旋转和按压操作。如果第一条件为旋转操作的满足条件,第二条件为按压操作的满足条件,那么当第一解析结果满足第一条件但不满足第二条件时,生成基于旋转操作的指令(旋转指令),并响应该指令。当第一解析结果满足第二条件但不满足第一条件时,生成基于按压操作的指令(按压指令),并响应该指令。当第一解析结果同时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则生成基于旋转操作和按压操作的指令(旋转和按压指令),并响应该指令。当然,第一条件也可以为按压操作的满足条件,相应的,第二条件为旋转操作的满足条件。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检测第一操作,处理对第一操作的检测结果,并经对检测结果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判断,来确定生成的指令,并响应该指令。其中,通过对检测结果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判断来确定生成哪种指令,可有效避免对支持可旋转和按压功能的电子设备的错误操作,提升用户体验,突显电子设备功能多样性。
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为支持可旋转和按压的设备。本实施例中该支持可旋转和按压的设备为圆形,当然也可以为其它任何合理的形状。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所述第二本体12可视为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可通过对第一本体11的顺/逆时针的旋转动作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旋转操作,该旋转操作可视为对电子设备整体的旋转操作,也可视为对电子设备显示单元中所显示内容的旋转操作。可通过对显示单元中第一本体11的按压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按压操作。当电子设备检测到旋转操作和/或按压操作时,可改变显示单元中的显示界面。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由第一传感器获得表明所述第一操作导致的旋转角度的第一参数;由第二传感器获得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施加外力的第二参数。
这里,电子设备检测操作体如用户针对第一本体11的操作,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在第一操作下第一本体11的旋转角度,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操作对第一本体所施加的外力如压力。
步骤302: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达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参数没有达到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第一指令;如果所述第一参数未达到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参数达到所述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第二指令;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参数达到所述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第三指令。
这里,第一条件为旋转操作下可允许的第一本体的最小旋转角度a(第一阈值),第二条件为按压操作下可允许的对第一本体所施加的最小外力的大小b(第二阈值)。判断第一参数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第二参数与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当判断为第一参数达到第一阈值且第二参数没有达到第二阈值时,说明基于第一操作产生的第一本体的旋转角度满足第一条件而第一操作对第一本体所施加的外力没有满足第二条件,可确认第一操作为旋转操作,生成旋转指令,响应旋转指令。当判断为第一参数未达到第一阈值且第二参数达到第二阈值时,说明基于第一操作产生的第一本体的旋转角度不满足第一条件而对第一本体所施加的外力满足第二条件,可确认第一操作为按压操作,生成按压指令,响应按压指令。当判断为第一参数达到第一阈值且第二参数达到第二阈值时,说明基于第一操作产生的第一本体的旋转角度满足第一条件同时对第一本体所施加的外力满足第二条件,可确认第一操作为旋转和按压操作,即第一操作此时是个复合操作,生成旋转和按压指令,响应该旋转和按压指令。其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依据实际使用情况而灵活设定,如第一阈值为20°,第二阈值为3N(牛)等。
其中,第三指令即旋转和按压指令还可以视为是能够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指令和至少一个第二指令的组合触发的指令,该第三指令可作为快捷指令,可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快捷操作,如选中操作和确认操作。如果第三指令为由至少一个第一指令和至少一个第二指令的组合而触发的指令,那么该组合指令是由具有特定排序的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而触发的。举个例子,先生成的旋转指令+后生成的按压指令用于从电子设备的当前界面回退至主界面,先生成的按压指令+后生成的旋转指令用于从当前界面进入至浏览器界面,组合指令中的指令不同排序代表着不同的操作含义。此外,第三指令作为快捷指令还可以避免通过对电子设备的频繁按压和旋转操作而进入目标显示界面的问题。举个例子,假定用户想要从当前显示界面A进入目标显示界面即界面C,通常的操作是:先进行两次旋转操作,使电子设备从当前显示界面A进入至显示界面B,再进行一次按压操作,使电子设备从显示界面B进入至显示界面C。在本实施例中,仅需要一次按压操作和一次旋转操作直接从显示界面A进入至显示界面C,如此便可实现从显示界面A到显示界面C的直接进入,操作较为简单,无需多次旋转和多次按压,有效避免了通过对电子设备的频繁按压和旋转操作而进入目标显示界面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可以通过一连接装置进行连接,如图4所示,该连接装置为基准轴即转轴40,转轴40的一端与第二本体12连接,转轴40可以相对第二本体12转动。转轴40的另一端与第一本体11固定连接,当旋转第一本体11时,第一本体11带动转轴40转动,实现第一本体11相对于第二本体12的转动。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本体围绕基准轴即转轴40进行旋转的角度。当用户握住第一本体11或使用手指对第一本体11进行顺/时时针旋转时即第一本体11围绕第一预设方向进行旋转的角度达到第一阈值,第一本体11相对第二本体12产生旋转。第一本体11围绕第一预设方向进行旋转也就是第一本体11围绕着基准轴的方向进行旋转,第一基准轴方向为转轴40的轴向方向,如图4中虚线所示。
由于第一本体11本身具有一定厚度,类似于环状结构、筒状结构等,至少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为上表面111,第二表面为侧面112。按压操作可以发生在第一本体11的上表面111,也可以发生在第一本体11的侧面112,如图5所示。如果按压操作发生在第一本体11的上表面111,用户的某个手指按压在上表面111上,那么第一本体11在该按压操作所施加的压力方向是与上表面111相垂直的方向、即与基准轴方向平行的方向,这种情况下第二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第一本体11的上表面111或上表面111的内部。如果按压操作发生在第一本体11的侧面112,用户的某个手指按压在侧面112上或者用户通过握持侧面112而握持电子设备,那么在该按压操作所施加的压力方向是侧面112的切向方向,即此时所施加的压力方向与基准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这种情况下第二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第一本体11的侧面112或侧面112的内部。也就是说,按压操作对第一本体11所施加的压力的方向可以与基准轴方向相同也可以与基准轴方向相反,视按压操作的操作区域如侧面112或上表面111而定。第一传感器可设置在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或者第一/二表面内部。当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设置位置还可以位于电子设备的其它位置处,只要能够检测到第一本体的旋转角度和对第一本体的施加外力即可,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的第一传感器可以为任何能够检测到角度的传感器如角度传感器、陀螺仪;第二传感器可以为任何能够检测到施加外力的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此处不做具体限定。本方案为用户的按压操作提供了不同的操作区域,可有效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体现了操作的人性化。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参数与第一阈值、第二参数与第二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的判断,得到确定第一操作的操作类型(按压操作、旋转操作、按压和旋转操作),并依据操作类型,生成对应的指令并响应指令。其中,通过第一本体在第一操作下而产生的旋转角度和第一操作对第一本体所施加的外力大小,确定第一操作的操作类型,能够有效避免对支持可旋转和按压功能的电子设备的错误操作,提升用户体验,突显电子设备功能多样性。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响应第一指令,包括:基于第一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一属性发生变化;所述响应第二指令,包括:基于第二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二属性发生变化;所述响应第三指令,包括:基于第三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三属性发生变化;所述第一属性、第二属性和第三属性各不相同。即本文中可实现对同一第二设备的不同属性的控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为一遥控装置,将生成的第一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指令及第三控制指令发送至其他电子设备如第二设备上进行处理。举例来说,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一空调遥控器,具有对空调的风速、温度、除湿等的控制功能。第一本体11作为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调节旋钮,当仅对该调节旋钮进行旋转时,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空调,以控制空调的风速加大或减小。当仅对该调节旋钮进行按压时,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空调,以使空调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当对该调节旋钮同时进行旋转和按压时,生成第三控制指令,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空调,以控制空调除湿功能的开启或关闭。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响应第一指令,包括:基于第一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所述响应第二指令,包括:基于第二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三设备,以使第三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所述响应第三指令,包括:基于第三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第四设备,以使第四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即本电子设备可实现对不同设备的不同属性或不同设备的相同属性的控制。举例来说,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一遥控器,可实现对空调、电视机,冰箱等家用电器相应属性的控制,如开关、空调风速、空调温度、电视机的输出音量、冰箱的制冷温度。第一本体11作为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调节旋钮,当仅对该调节旋钮进行旋转时,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空调(第二设备),以控制空调的风速加大或减小。当仅对该调节旋钮进行按压时,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电视机(第三设备),以使电视机的输出音量升高或降低。当对该调节旋钮同时进行旋转和按压时,生成第三控制指令,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冰箱(第四设备),以控制冰箱的降低或升高制冷温度。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获取第一操作时,获取第一显示界面;相应的,所述响应第一指令,包括:切换第一显示界面至第二显示界面;所述响应第二指令,包括:切换第一显示界面至第三显示界面;所述响应第三指令,包括:切换第一显示界面至第四显示界面;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第三显示界面、第四显示界面各不相同。针对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第二本体12可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当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操作时,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显示为主界面,如图6(a)所示,显示为日期、时刻、温度等内容。第一本体11作为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调节旋钮,当仅对该调节旋钮进行旋转时,生成第一指令,将显示界面从原来的主界面切换至灯亮度调节界面,如图6(b)的显示界面,调节到灯亮度的65%。当仅对该调节旋钮进行按压时,生成第二指令,将显示界面从原来的主界面切换至设置界面,如图6(c)所示,设置空气净化器为关闭模式(电源关闭图标)、睡眠模式(月亮图标)、开启模式(第一雪花图标即多雪花图标)、快速净化模式(第二雪花图标即少雪花图标)。当仅对该调节旋钮进行旋转和按压时,生成第三指令,将显示界面从原来的主界面切换至音乐播放界面,如图6(d)所示。也就是说,旋转操作、按压操作、以及旋转和按压操作作为电子设备的几种操作类型,可实现显示界面的切换,且几种操作类型的操作下切换后的显示界面不同。当然,也可以设置通过这几种不同的操作从三个不同的显示界面切换至同一显示界面,还可以设置通过这几种不同的操作从同一显示界面切换至另一相同的显示界面,依据实际使用情况而灵活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操作同时为旋转和按压操作,可以用户的左/右手对第一本体进行顺/逆时针旋转时,右/左手对第一本体进行按压。也可以用户的左/右手在对第一本体进行顺/逆时针旋转时该手不放开,在对第一本体进行顺/逆时针旋转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按压,如图6(d)的手势实线-虚线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为支持可旋转和按压的设备。如图7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检测装置701和处理装置702;
检测装置701,用于检测第一操作,获得检测结果;
处理装置702,用于处理所述检测结果;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第一条件但不满足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但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则生成第二指令,响应所述第二指令;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三指令,响应所述第三指令。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701至少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其中,
由第一传感器获得表明所述第一操作导致的旋转角度的第一参数;
由第二传感器获得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施加外力的第二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在所述第一操作下第一本体围绕基准轴进行旋转的角度;所述第一本体至少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操作在第一表面上所施加外力的方向与所述基准轴的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表面或第一表面的内表面;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施加外力的方向与所述基准轴的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或第二表面的内表面,此处请参见对图5的相关说明,不再赘述。
处理装置702,用于判断: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达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参数没有达到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第一指令;如果所述第一参数未达到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参数达到所述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第二指令;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参数达到所述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第三指令。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通信装置703和显示装置704;
所述处理装置702基于第一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703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一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处理装置702基于第二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703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二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处理装置702基于第三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703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三属性发生变化。
此外,所述处理装置702基于第一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703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处理装置702基于第二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703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三设备,以使第三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处理装置702基于第三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703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第四设备,以使第四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还可以,
所述检测装置701,用于在检测第一操作时,获取第一显示界面;
相应的,所述显示装置704将第一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进行显示,或者将第一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三显示界面进行显示,或者将第一显示界面切换至第四显示界面进行显示;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第三显示界面、第四显示界面各不相同。
其中,所述处理装置702可由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或数字信号处理(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或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orUnit)、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等来实现。所述显示装置704可以为显示屏;所述通信装置703可以为基带、射频等传输模块,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述电子设备,由于该电子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相似,因此,电子设备的实施过程及实施原理均可以参见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实施过程及实施原理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为支持可旋转和按压的设备。如图8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801,用于检测第一操作,获得检测结果;
第一处理单元802,用于处理所述检测结果;
第一响应单元803,用于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第一条件但不满足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
第二响应单元804,用于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但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则生成第二指令,响应所述第二指令;
第三响应单元805,用于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三指令,响应所述第三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801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得表明所述第一操作导致的旋转角度的第一参数,通过第二传感器获得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施加外力的第二参数。
第一处理单元802,用于判断为所述第一参数达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参数没有达到第二阈值,则触发第一响应单元803,所述第一响应单元803生成所述第一指令;
第一处理单元802,用于判断为所述第一参数没有达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参数达到第二阈值,则触发第二响应单元804,所述第二响应单元804生成所述第二指令;
第一处理单元802,用于判断为所述第一参数达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参数达到第二阈值,则触发第三响应单元805,所述第三响应单元805生成所述第三指令。所述第三指令是能够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指令和至少一个第二指令的组合触发的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801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围绕基准轴旋转的操作,所述旋转角度为围绕所述基准轴转过的角度;所述外力的方向与所述基准轴的方向相同、或者与所述基准轴的方向垂直。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通信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
第一响应单元803基于第一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所述通信单元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一属性发生变化;
第二响应单元804基于第二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通信单元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二属性发生变化;
第三响应单元805基于第三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所述通信单元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三属性发生变化;所述第一属性、第二属性和第三属性各不相同。
第一响应单元803基于第一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所述通信单元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第二响应单元804基于第二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通信单元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三设备,以使第三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第三响应单元805基于第三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所述通信单元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第四设备,以使第四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第一检测单元801在获取第一操作时,获取第一显示界面;
第一响应单元803切换第一显示界面至第二显示界面,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第二显示界面;
第二响应单元804切换第一显示界面至第三显示界面,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第三显示界面;
第三响应单元805切换第一显示界面至第四显示界面,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第四显示界面;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第三显示界面、第四显示界面各不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述电子设备,由于该电子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相似,因此,电子设备的实施过程及实施原理均可以参见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实施过程及实施原理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以上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中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可以作为对其它设备如空调、冰箱、电视等的遥控装置,也可以作为单独的设备,如:工业控制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等各种类型计算机、一体式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还可以为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鞋等穿戴式设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操作,获得检测结果;
处理所述检测结果;
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第一条件但不满足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
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但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则生成第二指令,响应所述第二指令;
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三指令,响应所述第三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第一操作,获得检测结果,包括:
由第一传感器获得表明所述第一操作导致的旋转角度的第一参数;
由第二传感器获得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施加外力的第二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所述检测结果;如果第一解析结果满足第一条件但不满足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一指令,响应第一指令,如果第一解析结果满足第二条件但不满足第一条件,则生成第二指令,响应第二指令,如果第一解析结果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三指令,响应第三指令,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达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参数没有达到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第一指令;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未达到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参数达到所述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第二指令;
如果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参数达到所述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第三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围绕基准轴旋转的操作,所述旋转角度为围绕所述基准轴转过的角度;
所述外力的方向与所述基准轴的方向相同、或者与所述基准轴的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第一指令,包括:基于第一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一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响应第二指令,包括:基于第二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二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响应第三指令,包括:基于第三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三属性发生变化;所述第一属性、第二属性和第三属性各不相同;
或者,
所述响应第一指令,包括:基于第一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响应第二指令,包括:基于第二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三设备,以使第三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响应第三指令,包括:基于第三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第四设备,以使第四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或者,
在获取第一操作时,获取第一显示界面;
相应的,
所述响应第一指令,包括:切换第一显示界面至第二显示界面;
所述响应第二指令,包括:切换第一显示界面至第三显示界面;
所述响应第三指令,包括:切换第一显示界面至第四显示界面;
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第三显示界面、第四显示界面各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令是能够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指令和至少一个第二指令的组合触发的指令。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检测装置和处理装置;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操作,获得检测结果;
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所述检测结果;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第一条件但不满足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但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则生成第二指令,响应所述第二指令;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三指令,响应所述第三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至少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其中,
由第一传感器获得表明所述第一操作导致的旋转角度的第一参数;
由第二传感器获得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施加外力的第二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在所述第一操作下第一本体围绕基准轴进行旋转的角度;
所述第一本体至少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
所述第一操作在第一表面上所施加外力的方向与所述基准轴的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表面或第一表面的内表面;
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施加外力的方向与所述基准轴的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或第二表面的内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通信装置和显示装置;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一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一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二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二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三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第三属性发生变化;
或者,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一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二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三设备,以使第三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基于第三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相应的,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第四设备,以使第四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
或者,
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在检测第一操作时,获取第一显示界面;
相应的,
所述显示装置,用于将第一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进行显示,或者将第一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三显示界面进行显示,或者将第一显示界面切换至第四显示界面进行显示;所述第二显示界面、第三显示界面、第四显示界面各不相同。
1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操作,获得检测结果;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检测结果;
第一响应单元,用于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第一条件但不满足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
第二响应单元,用于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但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则生成第二指令,响应所述第二指令;
第三响应单元,用于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则生成第三指令,响应所述第三指令。
CN201511031398.6A 2015-12-31 2015-12-31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6771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1398.6A CN105677176B (zh) 2015-12-31 2015-12-31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E102016125810.5A DE102016125810A1 (de) 2015-12-31 2016-12-28 Verfahren zur Informationsverarbeitung und elektronisches Gerät
US15/396,400 US10809824B2 (en) 2015-12-31 2016-12-30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1398.6A CN105677176B (zh) 2015-12-31 2015-12-31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7176A true CN105677176A (zh) 2016-06-15
CN105677176B CN105677176B (zh) 2020-01-31

Family

ID=56189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1398.6A Active CN105677176B (zh) 2015-12-31 2015-12-31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717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5699A (zh) * 2018-12-29 2019-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响应触控操作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0852905B1 (en) 2019-09-09 2020-12-01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display usag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1872A2 (en) * 1990-04-13 1991-10-16 Sony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 system
CN101112083A (zh) * 2005-02-07 2008-01-23 汤姆逊许可公司 使用户能够控制一台设备的方法
CN101635060A (zh) * 2008-07-21 2010-01-27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操作方法
CN103984473A (zh) * 2013-02-08 2014-08-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户界面装置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1872A2 (en) * 1990-04-13 1991-10-16 Sony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 system
CN101112083A (zh) * 2005-02-07 2008-01-23 汤姆逊许可公司 使用户能够控制一台设备的方法
CN101635060A (zh) * 2008-07-21 2010-01-27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操作方法
CN103984473A (zh) * 2013-02-08 2014-08-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户界面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5699A (zh) * 2018-12-29 2019-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响应触控操作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0852905B1 (en) 2019-09-09 2020-12-01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display us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7176B (zh) 2020-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2334B (zh) 触摸屏幕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01632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访问方法及移动终端
JP2015153420A (ja) マルチタスク切替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及び該システムを有する電子装置
WO2015027790A1 (zh) 应用关联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3182034A1 (zh) 应用于触屏设备的用户界面交互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EP313096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howing work state of a device
CN107102809B (zh)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4189984A1 (en) Interactive multi-touch remote control
US2016033498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ecommended characters from same
CN103412720A (zh) 处理触控式输入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257812A (zh) 一种调整显示输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076968A (zh) 一种触控终端的操作控制方法及其触控终端
JP2010044520A5 (zh)
CN101202027B (zh) 显示器屏幕显示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5159494A (zh) 一种信息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775378B (zh) 一种确定输入法候选词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54374A (zh) 一种图标移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183314A (zh) 一种亮屏时长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0209790B2 (en) Remote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5824493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132982A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677176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80982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257411B (zh) 一种消息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573601A (zh)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