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6278A - 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6278A
CN105676278A CN201610028571.5A CN201610028571A CN105676278A CN 105676278 A CN105676278 A CN 105676278A CN 201610028571 A CN201610028571 A CN 201610028571A CN 105676278 A CN105676278 A CN 105676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ismic data
bin
skew
pretreated
mig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285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76278B (zh
Inventor
陈礼
罗毅翔
黄玉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filed Critical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285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762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76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6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76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62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包括:对采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一偏移速度;对采集得到的纵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二偏移速度;分别对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对应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合并,对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进行优化得到合并后的偏移速度;根据合并后的偏移速度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合并后的偏移成果。本发明得到的合并后的偏移成果提高了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指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对地震勘探资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常规地震勘探方法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地质研究精度要求,需要不断的开发新的地震波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技术,以改善和提高地震波数据的品质。目前,中国海上地震波数据基本上是常规的窄方位地震波数据。海洋地震勘探主要分为采集和处理两个方面。就采集方面来说,目前中国海上地震勘探用得最为广泛的都是常规的窄方位采集。图1为窄方位采集的方位角分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般对以主测线(180°方向)为中心的三维区域进行地震波数据的采集。
在许多地质构造复杂地区,需要通过采集多方位、宽方位、甚至全方位地震波数据,来提高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但宽方位、全方位地震波数据的采集,需要多船作业,成本非常大。在成本与效果的选择中,考虑性价比和成像的需求,可以设计在一个常规拖缆采集的项目中,在局部构造复杂区域,采用双方位采集。图2为双方位采集的方位分布示意图。如图2所述,同时对以主测线和纵测线为中心的三维区域进行地震波数据的采集。其中,纵测线方向与主测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度。双方位采集能够提高构造复杂区的成像精度,且不需要多船作业,采集成本不是很高,性价比比较高。
采集地震波数据后,需要对地震波数据进行处理。
针对双方位采集,现有的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大致包括:
对采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一偏移速度;根据第一偏移速度对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主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一偏移成果;
对采集得到的纵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二偏移速度;根据第二偏移速度对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纵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二偏移成果。
现有的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中,分别对采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的地震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而由于在采集过程中以主测线为中心的三维区域和以纵测线为中心的三维区域存在重叠的区域,第一偏移成果和第二偏移成果中重叠的区域对应的地震波数据往往不相同且相互独立,因此,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包括:
对采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一偏移速度;
对采集得到的纵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二偏移速度;
分别对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对应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合并,对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进行优化得到合并后的偏移速度;
根据合并后的偏移速度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合并后的偏移成果。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偏移速度对所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所述主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一偏移成果。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偏移速度对所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所述纵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二偏移成果。
可选地,所述分别对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对应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合并包括:
对于所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所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中,分别计算各相同的面元对应的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之间的平均值得到所述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
可选地,所述对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进行优化得到合并后的偏移速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偏移速度和所述第二偏移速度计算层速度体,根据计算得到的层速度体对试验线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得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其中,试验线为所述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中的一部分地震波数据;
根据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对所述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修正后的层速度体;
根据修正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修正后的层速度体计算新的层速度体;
根据新的层速度体计算倾斜角,判断出计算得到的倾斜角大于预设阈值,继续执行根据新的层速度体对试验线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得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的步骤,直到判断出计算得到的倾斜角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对所述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修正后的层速度体包括:
根据所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计算剩余时差,根据计算得到的剩余时差对所述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修正,得到所述修正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所述修正后的层速度体。
可选地,所述根据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计算剩余时差包括:
按照公式 Δ t = x 2 2 t 0 ( 1 v n m o 2 - 1 v 2 ) , 或者公式 P j ( t ) = Σ k = j - n + 1 j - 1 G k ( t + Δ t ) 和公式计算所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在海底均匀层状介质中传播时的剩余时差;
其中,t为时间,△t为所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在海底均匀层状介质中传播时的剩余时差,x为所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对应的炮检距,vnmo为所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在海底均匀层状介质中的动校正速度,v为所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在海底均匀层状介质中的实际传播速度;
j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的参考地震道编号,k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的共中心点道集内的地震道编号。Pj(t)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的参考地震道,Gk(t)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的CMP内第k地震道,E(g,n)为相关判别目标函数。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装置,至少包括:
第一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一偏移速度;
第二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得到的纵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二偏移速度;
合并模块,用于分别对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对应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合并,对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进行优化得到合并后的偏移速度;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合并后的偏移速度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合并后的偏移成果。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偏移速度对所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所述主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一偏移成果。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偏移速度对所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所述纵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二偏移成果。
可选地,所述合并模块具体用于:
对于所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所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中,分别计算各相同的面元对应的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之间的平均值得到所述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对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进行优化得到合并后的偏移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对采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一偏移速度;对采集得到的纵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二偏移速度;分别对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对应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合并,对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进行优化得到合并后的偏移速度;根据合并后的偏移速度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合并后的偏移成果。通过本发明的方案,根据合并后的偏移速度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合并后的偏移成果,由于主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包含有不同的方位角信息,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包含主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的信息,具备更加丰富的方位角信息,因此,得到的合并后的偏移成果提高了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进行说明,实施例中的附图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现有窄方位采集的方位角分布示意图;
图2为现有双方位采集的方位角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得到的重叠区域的偏移成果;
图5为采用现有的方法处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重叠区域的偏移成果;
图6为本发明处理地震波数据的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并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种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3,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包括:
步骤300、对采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一偏移速度。
本步骤中,具体如何对采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一偏移速度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实现,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301、对采集得到的纵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二偏移速度。
本步骤中,具体如何对采集得到的纵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二偏移速度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实现,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302、分别对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对应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合并,对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进行优化得到合并后的偏移速度。
本步骤中,分别对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对应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合并包括:
对于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中,分别计算各相同的面元对应的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之间的平均值得到所述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
本步骤中,对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进行优化得到合并后的偏移速度包括:
根据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计算层速度体,根据计算得到的层速度体对试验线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得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其中,试验线为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中的一部分地震波数据;根据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修正后的层速度体;根据修正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修正后的层速度体计算新的层速度体;根据新的层速度体计算倾斜角,判断出计算得到的倾斜角大于预设阈值,继续执行根据新的层速度体对试验线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得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的步骤,直到判断出计算得到的倾斜角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其中,具体如何根据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计算层速度体,根据计算得到的层速度体对试验线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得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实现,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具体如何根据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修正后的层速度体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实现,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根据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修正后的层速度体包括:
根据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计算剩余时差,根据计算得到的剩余时差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修正后的层速度体。
其中,具体如何根据计算得到的剩余时差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层速度体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实现,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可以根据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采用分时窗相关统计的方法计算剩余时差,具体包括:
按照公式 Δ t = x 2 2 t 0 ( 1 v n m o 2 - 1 v 2 ) , 或者公式 P j ( t ) = Σ k = j - n + 1 j - 1 G k ( t + Δ t ) 和公式计算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在海底均匀层状介质中传播时的剩余时差。
其中,t为时间,△t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在海底均匀层状介质中传播时的剩余时差,x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对应的炮检距(即气枪到检波点之间的距离),vnmo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在海底均匀层状介质中的动校正速度,v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在海底均匀层状介质中的实际传播速度。
其中,vnom可以在速度谱上拾取获得,v可以通过实际的地震资料计算得到,具体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实现,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j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的参考地震道编号,k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的共中心点道集内的地震道编号。Pj(t)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的参考地震道,Gk(t)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的CMP内第k地震道,E(g,n)为相关判别目标函数。
上式中前两项为常数,最后一项为Pj(t)和Gj(t)的互相关,可以通过使Pj(t)和Gj(t)的互相关值达到最大,则E(g,n)达到最大而得到剩余时差△t,因为时窗是随时间而变的,所以剩余时差也是随时间而变的,所以得到的剩余时差是动态的。该算法比常规的相关算法稳定,且得到的剩余时差更可靠。
其中,具体如何根据修正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修正后的层速度体计算新的层速度体,根据新的层速度体计算倾斜角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实现,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303、根据合并后的偏移速度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合并后的偏移成果。
本步骤中,具体如何根据合并后的偏移速度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合并后的偏移成果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实现,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步骤300和步骤301不分先后顺序执行。
通过本发明的方案,根据合并后的偏移速度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合并后的偏移成果,由于主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包含有不同的方位角信息,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具备更加丰富的方位角信息,因此,得到的合并后的偏移成果提高了精度。
本发明的方法中,采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的面元划分与采集得到的纵测线方向的面元划分相同,即长度和宽度相同,两个方向重叠部分同一经纬度所在的面元相同。
或者,采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的面元划分与采集得到的纵测线方向的面元划分不相同,在进行预处理过程中,将纵测线方向的面元重新划分成与主测线方向的面元划分相同,具体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实现,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偏移速度对所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主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一偏移成果。
其中,具体如何根据第一偏移速度对所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主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一偏移成果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实现,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偏移速度对所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纵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二偏移成果。
其中,具体如何根据第二偏移速度对所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纵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二偏移成果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实现,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在后续的分析或处理过程中,采用第一偏移成果和/或第二偏移成果,与合并后的偏移成果进行对比,能够提高分析或处理精度。
图4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得到的重叠区域的偏移成果。如图4所示,横坐标为各面元的经纬度编号,纵坐标为地震波在海底层状介质中传播的时间,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震波强度,颜色条上最左端的取值为将地震波数据进行归一化后的最大值,最右端的取值为将地震波数据进行归一化后的最小值。
图5为采用现有的方法处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重叠区域的偏移成果。如图5所示,横坐标为各面元的经纬度编号,纵坐标为地震波在海底层状介质中传播的时间,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震波强度,颜色条上最左端的取值为将地震波数据进行归一化后的最大值,最右端的取值为将地震波数据进行归一化后的最小值。
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采用现有的方法处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重叠区域的偏移成果由于近地表散射干扰严重,多次被压制效果差,地震波数据信噪比较低,分辨率较低,因此,得到的主测线方向重叠区域的偏移成果在识别断层、裂隙和地层岩性变化上能力不强,无法满足高精度勘探解读精细地下结构的需求。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得到的重叠区域的偏移成果由于具有更加丰富的方位角信息,因此,在断层的接触关系和细节的刻画上更加清晰。
参见图6,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装置,至少包括:
第一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一偏移速度;
第二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得到的纵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二偏移速度;
合并模块,用于分别对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对应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合并,对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进行优化得到合并后的偏移速度;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合并后的偏移速度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合并后的偏移成果。
本发明的装置中,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第一偏移速度对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主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一偏移成果。
本发明的装置中,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第二偏移速度对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纵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二偏移成果。
本发明的装置中,合并模块具体用于:
对于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中,分别计算各相同的面元对应的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之间的平均值得到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对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进行优化得到合并后的偏移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改进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采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一偏移速度;
对采集得到的纵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二偏移速度;
分别对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对应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合并,对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进行优化得到合并后的偏移速度;
根据合并后的偏移速度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合并后的偏移成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偏移速度对所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所述主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一偏移成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偏移速度对所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所述纵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二偏移成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对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对应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合并包括:
对于所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所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中,分别计算各相同的面元对应的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之间的平均值得到所述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进行优化得到合并后的偏移速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偏移速度和所述第二偏移速度计算层速度体,根据计算得到的层速度体对试验线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得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其中,试验线为所述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中的一部分地震波数据;
根据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对所述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修正后的层速度体;
根据修正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修正后的层速度体计算新的层速度体;
根据新的层速度体计算倾斜角,判断出计算得到的倾斜角大于预设阈值,继续执行根据新的层速度体对试验线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得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的步骤,直到判断出计算得到的倾斜角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对所述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修正后的层速度体包括:
根据所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计算剩余时差,根据计算得到的剩余时差对所述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修正,得到所述修正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所述修正后的层速度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数据计算剩余时差包括:
按照公式 Δ t = x 2 2 t 0 ( 1 v n m o 2 - 1 v 2 ) , 或者公式 P j ( t ) = Σ k = j - n + 1 j - 1 G k ( t + Δ t ) 和公式 E ( g , n ) = Σ j Σ t P j 2 ( t ) + G j 2 ( t ) + 2 P j ( t ) G j ( t ) 计算所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在海底均匀层状介质中传播时的剩余时差;
其中,t为时间,△t为所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在海底均匀层状介质中传播时的剩余时差,x为所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对应的炮检距,vnmo为所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在海底均匀层状介质中的动校正速度,v为所述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在海底均匀层状介质中的实际传播速度;
j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的参考地震道编号,k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的共中心点道集内的地震道编号;Pj(t)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的参考地震道,Gk(t)为偏移后的试验线的地震波的CMP内第k地震道,E(g,n)为相关判别目标函数。
8.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第一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得到的主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一偏移速度;
第二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得到的纵测线方向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第二偏移速度;
合并模块,用于分别对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对应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合并,对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进行优化得到合并后的偏移速度;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合并后的偏移速度对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合并后的偏移成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偏移速度对所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所述主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一偏移成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偏移速度对所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对所述纵测线方向的偏移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偏移后处理得到第二偏移成果。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模块具体用于:
对于所述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和所述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中,分别计算各相同的面元对应的主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和纵测线方向的预处理后的地震波数据之间的平均值得到所述合并后的各面元的地震波数据,对第一偏移速度和第二偏移速度进行优化得到合并后的偏移速度。
CN201610028571.5A 2016-01-15 2016-01-15 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6762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8571.5A CN105676278B (zh) 2016-01-15 2016-01-15 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8571.5A CN105676278B (zh) 2016-01-15 2016-01-15 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6278A true CN105676278A (zh) 2016-06-15
CN105676278B CN105676278B (zh) 2018-04-03

Family

ID=56301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28571.5A Active CN105676278B (zh) 2016-01-15 2016-01-15 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627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4693A (zh) * 2019-01-18 2019-06-14 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走向速度谱求取方法和系统
CN114779340A (zh) * 2022-06-21 2022-07-22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深拖式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7784A (zh) * 2014-08-12 2015-01-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震纵波方位各向异性的裂缝预测方法
US20150106019A1 (en) * 2013-10-11 2015-04-16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ularizing seismic data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06019A1 (en) * 2013-10-11 2015-04-16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ularizing seismic data
CN104297784A (zh) * 2014-08-12 2015-01-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震纵波方位各向异性的裂缝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炜等: "改进的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张保庆等: "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及应用效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陈礼等: "海上多方位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4693A (zh) * 2019-01-18 2019-06-14 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走向速度谱求取方法和系统
CN109884693B (zh) * 2019-01-18 2021-10-15 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走向速度谱求取方法和系统
CN114779340A (zh) * 2022-06-21 2022-07-22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深拖式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方法
CN114779340B (zh) * 2022-06-21 2022-08-23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深拖式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6278B (zh) 2018-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2521B (zh) 一种地震储层预测中叠前裂缝的检测方法
CN104635269B (zh) 一种基于叠前方位角道集预测火成岩裂缝型储层的方法
CN102707316B (zh) 复杂地质目标的2.5次三维地震勘探方法
EP3059615B1 (en) Amplitude-versus-angle analysis for quantative interpretation
CN104360388B (zh) 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评价方法
CN101315427A (zh) 一种复杂地区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WO199701316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ismic signal processing and exploration
CN101071175A (zh) 零井源距垂直地震剖面纵横波数据深度域走廊叠加剖面处理方法
CN104297784A (zh) 一种基于地震纵波方位各向异性的裂缝预测方法
CN103645503A (zh) 一种三维时间域照明分析及振幅补偿方法
CN106556861A (zh) 一种基于全方位地震资料的方位avo反演方法
CN102053260B (zh) 获得地震纵波的方位速度的方法及处理地震数据的方法
CN106324682A (zh) 一种应用于冻土层地区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
Mari et al. 3D seismic imaging of a near-surface heterogeneous aquifer: A case study
CN108121010B (zh) 基于孔巷联合的井下独头巷道槽波超前探测方法及系统
CN105676278A (zh) 一种处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56680A (zh) 一种沿海滩涂区拖曳式浅层地震探测方法
Fujimoto et al. DAS 3DVSP survey at Stratigraphic Test Well (Hydrate-01)
Levander et al. Seismic images of the Brooks Range fold and thrust belt, Arctic Alaska, from an integrated seismic reflection/refraction experiment
Malehmir et al. 3D seismic reflection imaging of VHMS deposits: Insights from re-processing of the Halfmile Lake data, New Brunswick, Canada
CN113391350B (zh) 一种半定量叠后地震裂缝预测方法
Al-Gawas et al. Fracture detection via correlating P-wave 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 and azimuth analysis and well data in eastern central Saudi Arabia
Meckel et al. High-resolution 3D seismic acquisition at the Tomakomai CO2 storage project, offshore Hokkaido, Japan
Zhonghua et al. Application of VSP survey for shale gas exploration
CN104599000A (zh) 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油气预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Patentee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