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3769A - 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及隔振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及隔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3769A
CN105673769A CN201610209671.8A CN201610209671A CN105673769A CN 105673769 A CN105673769 A CN 105673769A CN 201610209671 A CN201610209671 A CN 201610209671A CN 105673769 A CN105673769 A CN 105673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vibration isolator
composite dielectric
elastomeric material
en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096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73769B (zh
Inventor
毛伯永
谢石林
翟兴辉
吴啟琛
董光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2096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737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73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3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73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37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及隔振方法,该隔振器包括上下两个端盖,上下两连接件分别与上下两端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由纤维夹芯介电弹性材料薄膜和单层介电弹性材料薄膜复合而成,在纤维夹芯薄膜驱动区域的上下表面涂敷导电碳膏,把非驱动区域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缠绕在上下两端盖间,其导电引线通过双面导电铜箔引出;直线法兰轴承与上部端盖中心套合,中间轴通过间隙配合套入直线法兰轴承内,并与下部端盖通过螺纹连接;内置压缩弹簧的上下两端与上下两个端盖固定;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隔振器的隔振方法;具有大变形,高阻尼和主被动一体化隔振控制特点,且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及隔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及隔振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程技术领域中,振动现象比比皆是。大多数情况下振动现象的产生会产生各种危害:既影响精密仪器设备的功能,又降低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如汽车的振动会降低乘车的舒适性。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振动抑制方法,设计出了各式各样的隔振器。但是传统隔振器难以同时满足大位移振动隔振和主被动一体化隔振的需求。
介电弹性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输入高压电激励时,介电弹性材料产生Maxwell力而使这种材料产生较大的应变伸缩,并且介电弹性材料具有快速响应、轻质价廉和零噪声等优点,因此这种材料可用于隔振器件。近年来,研究者基于介电弹性材料提出了许多作动器器件,而圆筒型作动器由于制作简单而被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所提出的这些圆筒型作动器在外载荷和外高压激励时容易发生弯曲变形,不易应用用于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振动隔振控制中。且这些圆筒型作动器大多数仅采用单层经过预拉伸的介电弹性薄膜缠绕而成,这样的介电弹性薄膜在圆筒形作动器中容易发生径向缩进现象,这使得隔振器在正常工作中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及隔振方法,具有大变形、高阻尼和主被动隔振控制的特点,可实现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功能,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应用广泛,成本低廉。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螺钉2连接固定的下部端盖3与下端连接件1,通过螺钉2连接固定的上部端盖9与上端连接件5,直线法兰轴承8套入上部端盖9中心并通过螺钉固定,中间连接轴7与直线法兰轴承8间隙配合并通过螺纹与下部端盖3连接固定,压缩弹簧4的两端被固定在上部端盖9和下部端盖3之间,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缠绕在上部端盖9和下部端盖3周圈以及上部端盖9和下部端盖3之间区域的周圈,当隔振器在静止状态时,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与压缩弹簧4达到平衡状态,分别从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的两侧引出导电引线10;使用时,被隔振的物体11固定在上部连接件5的顶端,下端连接件1与振源连接。
所述下部端盖3、下端连接件1、上部端盖9和上端连接件5均进行开孔处理。
所述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包括纤维夹芯介电弹性材料薄膜,涂敷在纤维夹芯介电弹性材料薄膜两面的导电碳膏13,以及黏贴在一面的导电碳膏13外的介电弹性材料薄膜隔离层12;缠绕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时,所述介电弹性材料薄膜隔离层12缠绕在外层。
所述介电弹性材料薄膜隔离层12为3M公司生产的VHB型胶带。
所述纤维夹芯介电弹性材料薄膜中的纤维夹芯为尼龙纤维14。
所述上部端盖9、下部端盖3和上端连接件5为非导电材料,下端连接件1为刚度大的材料。
所述导电引线10为双面导电铜箔。
上述所述的一种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的隔振方法,隔振器在静止状态时,压缩弹簧4与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相互作用达到平衡,当振源振动时,与振源连接的下端连接件1和与被隔振物体11连接的上端连接件5相对运动,被动隔振工作状态时,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通过内部的相互摩擦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尼力,降低被隔振物体11的共振峰值实现被动隔振的目的;利用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的电压驱动伸缩的特性,半主动隔振工作状态时,给导电引线10输入直流电压,隔振器沿着中间轴7伸长,隔振器的刚度将下降,避免被隔振物体11的固有频率与振源的振动频率一致时产生共振,实现隔振器的半主动控制;主动隔振工作状态时,给导电引线10输入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组合的形式,隔振器产生沿着中间轴7方向的作动力,实现主动隔振控制的需求。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目前常见的圆筒型作动器多数用于有弯曲作动需求的机械手臂中,由于作动器的弯曲导致振动隔振性能的不稳定性,因此这样的作动器并不能直接应用于振动隔振中,本发明把中间连接轴和直线法兰轴承应用于隔振器中,使得所提出的复合介电弹性材料隔振器在外激励载荷或外加高压电荷时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进行运动,且具有较好的单向隔振性能。
2、目前常见的圆筒型作动器仅采用涂敷导电碳膏的单层介电弹性薄膜缠绕而成,经过预拉伸处理后的介电弹性薄膜缠绕在作动器后易发生径向缩进现象,尤其是圆通型作动器内置有弹簧,介电弹性薄膜容易缩进粘附到弹簧上而影响隔振器的性能;本发明克服了这一缺陷,把纤维夹芯的复合介电薄膜应用于隔振器中,使得隔振器径向缩进现象大大减少。
3、没有开孔处理的端盖,隔振器内部空间近似处于封闭状态,当隔振器工作时,隔振器内部不流通的空气会形成空气柱,这样将影响隔振器的隔振性能;因此本发明隔振器中的所有端盖和和连接件在适当位置均已开孔处理,减少封闭的空气对隔振器性能的影响。
4、为了避免加载电压时候作动器发生短路现象,目前常见的处理措施是把涂敷有同种电极的介电弹性材料薄膜相互叠加起来缠绕;而本发明隔振器缠绕的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由纤维夹芯介电弹性材料薄膜、导电碳膏和单层介电弹性材料薄膜隔离层组成,在缠绕过程中可避免短路现象发生。且单层介电弹性材料薄膜作为缠绕薄膜的外层,对夹芯介电弹性材料薄膜表面的导电碳膏起到保护作用。
5、因为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中的夹芯介电弹性材料薄膜的表面涂敷的导电碳膏,使得隔振器具有较大的阻尼特性,在不输入电载荷的情况下即可利用自身的阻尼特性进行被动隔振。
6、利用介电弹性材料薄膜的电压驱动伸缩的特性,当隔振器的被动性能无法满足工程需求的时候,通过给导电引线输入直流电压载荷,隔振器沿着中间轴7伸长,隔振器的刚度将下降,可避免被隔振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源的振动频率一致时产生共振,可实现隔振器的半主动隔振控制。
7、当隔振器的被动性能和半主动隔振性能无法满足工程需求的时候,给导电引线10输入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组合的形式,隔振器可产生沿着中间轴7方向的作动力,实现主动隔振控制的需求。
总之,本发明提出的介电弹性材料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对幅值大和基础激励频率复杂多变的隔振结构都具有很好的隔振效果。而且本发明提出的隔振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可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复合介电弹性材料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隔振器下视图。
图3为本发明隔振器上视图。
图4为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包括通过螺钉2连接固定的下部端盖3与下端连接件1,通过螺钉2连接固定的上部端盖9与上端连接件5,直线法兰轴承8套入上部端盖9中心并通过螺钉固定,中间连接轴7与直线法兰轴承8间隙配合并通过螺纹与下部端盖3连接固定,压缩弹簧4的两端被固定在上部端盖9和下部端盖3之间,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缠绕在上部端盖9和下部端盖3周圈以及上部端盖9和下部端盖3之间区域的周圈,当隔振器在静止状态时,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与压缩弹簧4达到平衡状态,分别从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的两侧引出导电引线10,使用时,被隔振的物体11固定在上部连接件5的顶端,下端连接件1与振源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增大内部空间空气的流通,减少封闭空间产生的空气柱对本发明隔振器的隔振性能的影响,本发明对结构中的下部端盖3、下端连接件1、上部端盖9和上端连接件5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开孔处理。
本发明的隔振器所用的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如图4所示,包括纤维夹芯介电弹性材料薄膜,涂敷在纤维夹芯介电弹性材料薄膜两面的导电碳膏13,以及黏贴在一面的导电碳膏13外的介电弹性材料薄膜隔离层12,缠绕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时,所述介电弹性材料薄膜隔离层12缠绕在外层。这样可避免加载电压时,缠绕在上部端盖9和下部端盖3上的涂敷导电碳膏13的夹芯介电弹性薄膜发生短路,同时可通过增加纤维夹芯介电弹性薄膜层的方法来达到不同缠绕层数的需求。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上部端盖9、下部端盖3和上端连接件5均为不导电材料,如尼龙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下端连接件1为刚度较大的材料,如304不锈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介电弹性薄膜隔离层12为3M公司生产的VHB型胶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导电引线10为导电铜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纤维夹芯介电弹性材料薄膜中的纤维夹芯为尼龙纤维14。
本发明隔振方法如下:如附图1所示,隔振器在静止状态时,压缩弹簧4与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相互作用达到平衡,当振源振动时,与振源连接的下端连接件1和与被隔振物体11连接的上端连接件5相对运动,被动隔振工作状态时,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通过内部的相互摩擦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尼力,降低被隔振物体11的共振峰值实现被动隔振的目的;利用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的电压驱动伸缩的特性,半主动隔振工作状态时,给导电引线10输入直流电压,隔振器沿着中间轴7伸长,隔振器的刚度将下降,可避免被隔振物体11的固有频率与振源的振动频率一致时产生共振,实现隔振器的半主动控制;主动隔振工作状态时,给导电引线10输入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组合的形式,隔振器产生沿着中间轴7方向的作动力,实现主动隔振控制的需求。
综上,本发明所提出的复合介电弹性材料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具有大变形,高阻尼和主被动一体化隔振控制特点。

Claims (8)

1.一种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螺钉(2)连接固定的下部端盖(3)与下端连接件(1),通过螺钉(2)连接固定的上部端盖(9)与上端连接件(5),直线法兰轴承(8)套入上部端盖(9)中心并通过螺钉固定,中间连接轴(7)与直线法兰轴承(8)间隙配合并通过螺纹与下部端盖(3)连接固定,压缩弹簧(4)的两端被固定在上部端盖(9)和下部端盖(3)之间,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缠绕在上部端盖(9)和下部端盖(3)周圈以及上部端盖(9)和下部端盖(3)之间区域的周圈,当隔振器在静止状态时,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与压缩弹簧(4)达到平衡状态,分别从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的两侧引出导电引线(10);使用时,被隔振的物体(11)固定在上部连接件(5)的顶端,下端连接件(1)与振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端盖(3)、下端连接件(1)、上部端盖(9)和上端连接件(5)均进行开孔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包括纤维夹芯介电弹性材料薄膜,涂敷在纤维夹芯介电弹性材料薄膜两面的导电碳膏(13),以及黏贴在一面的导电碳膏(13)外的介电弹性材料薄膜隔离层(12);缠绕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时,所述介电弹性材料薄膜隔离层(12)缠绕在外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弹性材料薄膜隔离层(12)为3M公司生产的VHB型胶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夹芯介电弹性材料薄膜中的纤维夹芯为尼龙纤维(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端盖(9)、下部端盖(3)和上端连接件(5)为非导电材料,下端连接件1为刚度大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引线(10)为双面导电铜箔。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的隔振方法,其特征在于:隔振器在静止状态时,压缩弹簧(4)与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相互作用达到平衡,当振源振动时,与振源连接的下端连接件(1)和与被隔振物体(11)连接的上端连接件(5)相对运动,被动隔振工作状态时,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通过内部的相互摩擦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尼力,降低被隔振物体(11)的共振峰值实现被动隔振的目的;利用经过预拉伸的复合介电弹性薄膜(6)的电压驱动伸缩的特性,半主动隔振工作状态时,给导电引线(10)输入直流电压,隔振器沿着中间轴(7)伸长,隔振器的刚度将下降,避免被隔振物体(11)的固有频率与振源的振动频率一致时产生共振,实现隔振器的半主动控制;主动隔振工作状态时,给导电引线(10)输入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组合的形式,隔振器产生沿着中间轴(7)方向的作动力,实现主动隔振控制的需求。
CN201610209671.8A 2016-04-05 2016-04-05 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及隔振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73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9671.8A CN105673769B (zh) 2016-04-05 2016-04-05 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及隔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9671.8A CN105673769B (zh) 2016-04-05 2016-04-05 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及隔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3769A true CN105673769A (zh) 2016-06-15
CN105673769B CN105673769B (zh) 2017-11-03

Family

ID=56309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967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73769B (zh) 2016-04-05 2016-04-05 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及隔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376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7484A (zh) * 2017-12-18 2018-05-29 刘利忠 一种以介电弹性体为主弹力基质的发电式减震器
CN108488291A (zh) * 2018-04-02 2018-09-04 上海交通大学 介电弹性体主动隔振空气弹簧
CN108506399A (zh) * 2018-04-02 2018-09-07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介电弹性体的可调刚度支撑装置
CN108708927A (zh) * 2018-05-24 2018-10-26 上海大学 一种基于多层介电弹性体膜的可变刚度隔振器
CN112942614A (zh) * 2021-03-03 2021-06-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光纤光栅与介电弹性体结合的近零磁空间的主动隔振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0032A (ja) * 1982-08-30 1984-03-05 Toyota Motor Corp 防振装置
CN101925836A (zh) * 2007-12-10 2010-12-22 人工肌肉有限公司 光学透镜图像稳定系统
CN103954394A (zh) * 2014-03-10 2014-07-30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介电高弹聚合物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传感压力的方法
CN104595414A (zh) * 2014-11-24 2015-05-06 重庆市亮影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倒置式前减震器
CN204649105U (zh) * 2015-05-18 2015-09-16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一种介电弹性体推销器
CN204784410U (zh) * 2015-07-08 2015-11-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电磁式主被动复合隔振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0032A (ja) * 1982-08-30 1984-03-05 Toyota Motor Corp 防振装置
CN101925836A (zh) * 2007-12-10 2010-12-22 人工肌肉有限公司 光学透镜图像稳定系统
CN103954394A (zh) * 2014-03-10 2014-07-30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介电高弹聚合物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传感压力的方法
CN104595414A (zh) * 2014-11-24 2015-05-06 重庆市亮影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倒置式前减震器
CN204649105U (zh) * 2015-05-18 2015-09-16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一种介电弹性体推销器
CN204784410U (zh) * 2015-07-08 2015-11-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电磁式主被动复合隔振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7484A (zh) * 2017-12-18 2018-05-29 刘利忠 一种以介电弹性体为主弹力基质的发电式减震器
CN108488291A (zh) * 2018-04-02 2018-09-04 上海交通大学 介电弹性体主动隔振空气弹簧
CN108506399A (zh) * 2018-04-02 2018-09-07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介电弹性体的可调刚度支撑装置
CN108708927A (zh) * 2018-05-24 2018-10-26 上海大学 一种基于多层介电弹性体膜的可变刚度隔振器
CN108708927B (zh) * 2018-05-24 2019-04-30 上海大学 一种基于多层介电弹性体膜的可变刚度隔振器
CN112942614A (zh) * 2021-03-03 2021-06-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光纤光栅与介电弹性体结合的近零磁空间的主动隔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3769B (zh) 2017-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3769A (zh) 采用复合介电弹性材料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及隔振方法
CN102278410A (zh) 无需外接电源的磁流变减振器
CN108708927B (zh) 一种基于多层介电弹性体膜的可变刚度隔振器
KR20050106092A (ko) 연료전지
CN101606304A (zh) 电动机的端子构造
CN102788110B (zh) 双出杆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密封结构
CN113586660B (zh) 一种模块化准零刚度隔振结构
US10468162B2 (en) Insulation pipe and insulation sleeve with such insulation pipe
CN111963602B (zh) 基于电磁负刚度的双稳态非线性能量肼
CN110762153B (zh) 一种基于压电自供电的阻尼可调电流变液减振器
CN109494057A (zh) 感应器组件
CN102957294A (zh) 线性振动电机
JP2008182075A (ja) リアクトル
JP6429628B2 (ja) 共振スプリングおよび変形制御装置を有するリニア駆動ユニット
CN203850213U (zh) 继电器
WO2017163359A1 (ja) 二次電池装置
KR20140086653A (ko) 컴포지트 인슐레이터
WO2018235658A1 (ja) 誘電エラストマー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ーおよび誘電エラストマー駆動装置
CN215059117U (zh) 一种金属橡胶阻尼隔振器
CN201314863Y (zh) 适用于长冲程电动振动台的短路环结构
US11092206B2 (e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echanical vibration isolator
CN101608658A (zh) 一种用于连接结构中的部件
CN108138897A (zh) 转矩杆
JP2019116931A (ja) 緩衝器
CN111981085A (zh) 基于电磁负刚度的弹性-迟滞低频大位移隔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