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8301A - 空气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8301A
CN105658301A CN201480052811.4A CN201480052811A CN105658301A CN 105658301 A CN105658301 A CN 105658301A CN 201480052811 A CN201480052811 A CN 201480052811A CN 105658301 A CN105658301 A CN 105658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ilter
purification system
air purifica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28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瑞真
陈耀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8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83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02Casings; Housings; Frame constructions
    • B01D46/0005Mounting of filtering elements within casings, housings o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84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provided with safety means
    • B01D46/0097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bypass around the filter, i.e. in addition to usual se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10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 plates, sheets or pads having plane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Abstract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800),包括相互结合并形成空气净化系统(800)的全部或部分外壳的第一壳体(801)和第二壳体(802),第一壳体(801)和第二壳体(802)上分别设有入风口(920)和出风口(910),外壳内收纳过滤器(912),过滤器(912)包括过滤器框架(9121)和设置在过滤器框架(9121)中的滤芯材料(9122);空气净化系统(800)还包括防漏风封边(913),防漏风封边(913)的一部分贴附在过滤器框架(9121)面向入风口(920)的一面(9123)和/或面向外壳内侧壁的一面(9124)、且可承受来自入风口(920)并将防漏风封边(913)压迫在过滤器框架(9121)上的风压,防漏风封边(913)的另一部分夹置在第一壳体(801)和第二壳体(802)的结合处。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两种形态,一种是如灰尘、细菌、霉菌等尺寸较大的微粒,其分子结构复杂,由多种不同的物质或成份结合而成,大约0.01~1微米大小;另一种是如气体、臭味、挥发性有机化学物等化学份子,其化学结构简单,由数种化学元素组成,且十分细小,只有0.1~1纳米的大小。
要处理任何形态的污染物,一般都可以针对污染物的化学及物理特征,使用不同类型的滤芯或过滤器。利用风机带动含污染物的空气流经这些滤芯或过滤器,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对于不需要使携带污染物的空气在滤芯或过滤器停留较长时间的过滤方式,一般来说,风机的风流量越大,空气流动得越快,污染物浓度降低得也越快。因此,大风量的空气净化系统可以净化的空气量或空气体积也相对比较多。例如,过滤含微尘如 PM2.5 / PM10污染物的空气,使用较大风量、高流量的含滤尘过滤器的装置或空气净化系统,其根据美国 AHAM标准,其CADR(Clean Air Delivery Rate,洁净空气输出比率)的数值也较高,有利于在面积较大、污染物浓度较高、需要快速净化或过滤空气的场合使用。
风量越大的空气净化系统,其耗电量自然也相对增加,但是,其耗电量 (energy consumption) 与净化效能 (air cleaning efficiency) 却不一定成正比例。一般的空气净化装置或空气净化系统、在其增加风量以提高净化的空气量的同时,其系统仍然还没有达到极限及饱和的情况下,其效能却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例如,一个空气净化系统可净化的空气量,在较低风流量时是平均每焦耳 5 个单位(含污染物的空气)的净化量,当使风流量提高一倍时,耗电量也提高一倍,但其可净化的空气量却非预期的平均每焦耳 10 个单位的净化量,而是平均每焦耳 7 个单位的净化量。导致这个结果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过滤器与空气净化系统的壳体之间存在空隙。一般地,为了使空气净化系统能够方便更换滤芯以及避免更换滤芯时新旧滤芯存在尺寸误差,滤芯与壳体之间的空隙不可避免,这样就造成空气净化系统“漏风”。
图1a 及图 1b显示了一种传统的空气体净化系统的侧视图。该传统的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壳体100、风机11以及过滤器12。过滤器 12 设在风机11的上游(图1a)或下游(图1b)位置。壳体100设有出风口200和入风口300。
过滤器12的正面400被定义为面向含污染物的空气的那一面,反面500则是与正面400相对的一面。过滤器12的正面400(图1b)或反面500(图1a)的过滤器框架的外围设有软胶或海绵13、并利用夹子或扣子14等构件,把过滤器12牢固的扣在壳体100中。
启动风机11后,含污染物的空气501由入风口300进入空气净化系统,被吹向过滤器12的正面400(图1a)或被抽进过滤器12的正面400(图1b)。过滤器12与空气净化系统的壳体100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空隙600,含污染物的空气501绕过过滤器12与壳体100之间的空隙600,并被排出,造成“漏风”。由于“漏风”,风机11有部分电能被浪费。
利用加软胶或海绵13密封、利用夹子或扣子14等构件把过滤器12扣在壳体100中的方式,增加了生产空气净化系统的复杂性,却不能确保“漏风” 的缺口完全消除。另外,在生产上,扣子的力度难以微调,扣得太松的,没有达到真正的防“漏风”效果;扣得太牢固的,可能使过滤器12局部承受压力产生局部变形,增大风量时,也容易导致过滤器12变形,可能因风压加大“漏风”的缺口,电能浪费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特别而又达经济效益的空气净化系统,旨在迫使空气中的污染物会完全进入过滤器,在同样的处理能力下减少电能消耗。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相互结合并形成空气净化系统的全部或部分外壳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设有入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内收纳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框架和设置在过滤器框架中的滤芯材料;所述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防漏风封边,所述防漏风封边的一部分贴附在所述过滤器框架面向入风口的一面和/或面向外壳内侧壁的一面、且可承受来自入风口的风压,所述防漏风封边的另一部分夹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合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漏风封边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材料为聚乙烯胶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于过滤器的入风口一侧,对过滤器吹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于过滤器的出风口一侧,向过滤器吸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设于第一壳体的收纳空间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设于第二壳体的收纳空间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的收纳空间中,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的收纳空间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结合处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锯齿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粘胶将所述防漏风封边与过滤器框架粘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粘胶将所述防漏风封边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粘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胶为低粘至中粘度的粘贴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结合进行加固的加固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固组件设于外壳的外表面。
当空气净化系统风速被加快、或风量被增大时,进一步加强了过滤器正面的风压,传统空气净化系统,在这时往往容易出现漏风、或导致未被净化的空气绕过过滤器的情况,但上述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系统却会进一步使防漏风封边更紧固的贴服、被迫压在所述的过滤器框架上,因此,不会因为风量加强了而增加漏风、或未被净化的空气越过过滤器的风险,相反,可以更有效杜绝未被净化的空气越过过滤器,迫使所有未被净化的空气进入过滤器,达到真正的百分之百空气过滤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结合处并非承受风压部份,不会因风量加强而导致任何变形或漏风。
上述空气净化系统可以应用于任何过滤、吸附、或产生化学反应的净化,在协助改善空气质素的同时,使过滤器的滤芯材料被百分之百利用,更进一步地,所耗用作启动空气净化系统里风机马达的电能,能以最高的效率净化空气。
由于没有使用了一般空气净化系统生产商所利用的加软胶或海绵、或利用夹子、扣子机关等方法仍可以牢固的把滤芯扣在空气净化系统里,过滤器的滤芯不会局部的承受压力,不会变形。最重要的是,越是增大风量,防漏风封边越能发挥作用,更紧贴于过滤器上,“漏风”的风险越是减少,这个确保空气中的污染物会完全进入滤芯的方法,比现在的利用加软胶或海棉、或利用夹子、扣子机关等方法优胜。
【附图说明】
图1a及 1b是传统空气体净化系统,其过滤器安装于空气净化系统里的结构示意图;
图2-7 是多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系统,利用所述漏风封边杜绝未被净化的空气越过过滤器的多个不同设计的示意图;
图8是错误使用防漏风封边,使未被净化的空气越过过滤器的其中一个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对比同类空气净化系统,在提高风流量之前及之后,处理微粒状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系统侧视图。该空气净化系统800包括第一壳体801和第二壳体802;第一壳体801及第二壳体802可结合形成空气净化系统800的全部或部分外壳。空气净化系统800分别在第一壳体801和第二壳体802设有出风口910、入风口920。
该空气净化系统800还包括风机911、过滤器912以及防漏风封边913。其中,所述第一壳体801或第二壳体802 还设有骨架803以支撑及承托过滤器912。
过滤器912包括过滤器框架9121及滤芯材料9122,所述滤芯材料9122的周边由所述过滤器框架9121包围保护;所述的过滤器912收纳在由第一壳体801和第二壳体802结合形成的外壳中,所述的过滤器 912 设在风机911的下游位置;过滤器912的正面9400被定义为面向含污染物的空气9501的那一面。启动风机911后,含污染物的空气9501由入风口920进入空气净化系统800,被吹向过滤器912的正面9400。
所述防漏风封边913的形状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扁平的、长型的条状或环状密封条。当所述的过滤器框架9121是四边形时,所述的防漏风封边913为长条形状,至少4条防漏风封边913相连接驳,完全包围并贴附于所述的过滤器框架9121上。其中,所述的接驳位位于过滤器框架9121的四个角位;并且在过滤器框架9121角位接驳的防漏风封边913部分互相重叠,杜绝未被净化的空气越过所述的过滤器912。当所述的过滤器框架9121是圆形时,所述防漏风封边913相应的为圆形。
防漏风封边913的一部分贴附在所述过滤器框架9121面向入风口的一面,即过滤器框架9121的正面9123和面向外壳内侧壁的一面,即过滤器框架9121的侧面9124。防漏风封边913与过滤器框架9121的正面9123贴附的一面为贴附部分的正面9131,与正面9131相对的一面为反面9132。所述防漏风封边的正面9131还含有粘胶,把防漏风封边913贴附在过滤器912的过滤器框架9121上。该粘胶为低粘至中粘度的粘贴胶;重复揭开已贴附在过滤器框9121上防漏风封边913,粘贴胶不会残留在过滤器框架9121上;
防漏风封边913的另一部分夹置在所述第一壳体801和第二壳体802的结合处,形成“三明治”结构880。该被夹置的部分面向第二壳体802的一面为正面9131A,面向第一壳体801的一面为反面9132A。
防漏风封边913被夹置的部分的正面9131A和反面9132A均含低粘至中粘度的粘贴胶;同样,打开“三明治”结构880时,粘贴胶不会残留在第一壳体801和第二壳体802。
当空气净化系统800被启动时,空气9501吹向所述滤芯912的正面9400时,所产生的风压9600施加到防漏风封边913的反面9132,使贴附在过滤器框9121正面9123的防漏风封边913更牢固地被压向滤器框912的正面9123位置。另一方面,配合“三明治”结构880,可以完全杜绝未被净化的空气9501绕过所述的过滤器912的周边位置漏出。
图2所示实施例中,过滤器912设于第一壳体801的收纳空间中。此时,防漏风封边913贴附于过滤器框架9121的正面9123和/或侧面9124。防漏风封边913呈Z型。
图3所示实施例中,过滤器912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801的收纳空间中,一部分位于第二壳体802的收纳空间中。此时,防漏风封边913贴附于过滤器框架9121的正面9123和/或侧面9124。防漏风封边913呈Z型。
图4所示实施例中,过滤器912设于第二壳体802的收纳空间中。此时,防漏风封边913贴附于过滤器框架9121的正面9123。防漏风封边913呈“一”字型。
图5所示实施例中,过滤器912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801的收纳空间中,一部分位于第二壳体802的收纳空间中。此时,防漏风封边913贴附于过滤器框架9121的侧面9124。防漏风封边913呈横置的L型。
不论过滤器912被放置在外壳中的哪个位置,防漏风封边913的反面9132必须是承受风压的一面。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801和第二壳体802可依据过滤器912的安装方式及位置分别称为前壳体和后壳体、或者上壳体和下壳体。
请参考图6,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将风机911设置在第二壳体802的收纳空间中,也即处于过滤器912的下游位置。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7,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801和第二壳体802在结合处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锯齿面。第一壳体801的锯齿面的下凹面8015与第二壳体802的锯齿面的凸起面8016相互对应。防漏风封边913采用柔性材料制作,例如聚乙烯胶膜等,从而可以夹置在第一壳体801和第二壳体802的结合处。
可以理解,还可以采用类似于锯齿啮合方式的其他结合方式以增加密封性。此外,还可以外置夹子、扣子组件等加固组件把第一壳体801和第二壳体802的结合进行加固。
当空气净化系统风速被加快、或风量被增大时,进一步加强了过滤器正面的风压,传统空气净化系统,在这时往往容易出现漏风、或导致未被净化的空气绕过过滤器的情况,但上述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系统却会进一步使防漏风封边更紧固的贴服、被迫压在所述的过滤器框架上,因此,不会因为风量加强了而增加漏风、或未被净化的空气越过过滤器的风险,相反,可以更有效杜绝未被净化的空气越过过滤器,迫使所有未被净化的空气进入过滤器,达到真正的百分之百空气过滤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结合处并非承受风压部份,不会因风量加强而导致任何变形或漏风。
上述空气净化系统可以应用于任何过滤、吸附、或产生化学反应的净化,在协助改善空气质素的同时,使过滤器的滤芯材料被百分之百利用,更进一步地,所耗用作启动空气净化系统里风机马达的电能,能以最高的效率净化空气。
由于没有使用了一般空气净化系统生产商所利用的加软胶或海绵、或利用夹子、扣子机关等方法仍可以牢固的把滤芯扣在空气净化系统里,过滤器的滤芯不会局部的承受压力,不会变形。最重要的是,越是增大风量,防漏风封边越能发挥作用,更紧贴于过滤器上,“漏风”的风险越是减少,这个确保空气中的污染物会完全进入滤芯的方法,比现在的利用加软胶或海棉、或利用夹子、扣子机关等方法优胜。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当防漏风封边913的正面9131, 9131A(即贴服在过滤器框架9121上的那一面) 是承受由空气净化系统里风机911启动直接引起的风压的一面时 (即防漏风封边的正面913面向含污染物的空气9501的那一面),其不能将所述防漏风封边913压迫在过滤器框架9121上,不属于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就不能达到所产生的“完全杜绝未被净化的空气9501越过所述的过滤器的正面时或周边位置漏出”的效果,因为,如果增强了的风压,除了不能进一步使防漏风封边更紧固的贴服在过滤器上,还可能造成了缺口,风量加强了而增加漏风、或未被净化的空气越过过滤器的风险。
图9是本发明对比同类空气净化系统,在提高风流量之前及之后,处理微粒状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在一个100平方米×4米高的房间,利用点燃的香烟,营造了一个含微尘(PM2.5)达到5mg/m3(毫克/立方米)的环境。
如使用了一个如图1a(或图1b)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在风流量为300 m3/hr(立方米/小时)时,可于10分钟内把PM2.5从5mg/m3降到4mg/m3 (即所述的过滤器可以在10分钟内把PM2.5降低1mg/m3),当风流量提高一倍至600 m3/hr,其只可以在10分钟内把PM2.5从5mg/m3降到3.75 mg/m3,而非预期的3 mg/m3
如果配合使用如图2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当提高风流量到600m3/hr,其可以在10分钟内把PM2.5从5mg/m3降到1.8 mg/m3,比预期的3mg/m3 还要好。这是因为,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越是增大风量,防漏风封边越能发挥作用,更紧贴于过滤器,“漏风”的风险越是减少,确保空气中的污染物会完全百分之百的被迫进入过滤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流体抽吸系统。该流体抽吸系统包括相互结合并形成流体抽吸系统的全部或部分外壳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外壳内收纳主运作元件,所述主运作元件包括框架;所述流体抽吸系统还包括防漏封边,所述防漏封边的一部分贴附在所述框架面向流体入口的一面和/或面向外壳内侧壁的一面、且可承受来自流体入口并将所述防漏封边压迫在框架上的流体压力,所述防漏封边的另一部分夹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合处。
该流体抽吸系统可以是水处理系统、厨房的抽风及除油烟系统等,或者其他需要配合防漏运作以提高效能的其它系统。所述主运作元件配合本发明所述防漏封边运作,使运作功能达致最高效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相互结合并形成空气净化系统的全部或部分外壳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设有入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内收纳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框架和设置在过滤器框架中的滤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防漏风封边,所述防漏风封边的一部分贴附在所述过滤器框架面向入风口的一面和/或面向外壳内侧壁的一面、且可承受来自入风口并将所述防漏风封边压迫在过滤器框架上的风压,所述防漏风封边的另一部分夹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合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风封边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为聚乙烯胶膜。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于过滤器的入风口一侧,对过滤器吹风。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于过滤器的出风口一侧,向过滤器吸风。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设于第一壳体的收纳空间中。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设于第二壳体的收纳空间中。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的收纳空间中,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的收纳空间中。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结合处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锯齿面。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粘胶将所述防漏风封边与过滤器框架粘合。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粘胶将所述防漏风封边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粘合。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为低粘至中粘度的粘贴胶。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结合进行加固的加固组件。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设于外壳的外表面。
  15. 一种流体抽吸系统,包括相互结合并形成流体抽吸系统的全部或部分外壳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外壳内收纳主运作元件,所述主运作元件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抽吸系统还包括防漏封边,所述防漏封边的一部分贴附在所述框架面向流体入口的一面和/或面向外壳内侧壁的一面、且可承受来自流体入口并将所述防漏封边压迫在框架上的流体压力,所述防漏封边的另一部分夹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合处。
CN201480052811.4A 2013-09-24 2014-09-23 空气净化系统 Pending CN1056583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915703 2013-09-24
CN201320591570 2013-09-24
PCT/CN2014/087212 WO2015043458A1 (zh) 2013-09-24 2014-09-23 空气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8301A true CN105658301A (zh) 2016-06-08

Family

ID=52742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2811.4A Pending CN105658301A (zh) 2013-09-24 2014-09-23 空气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36126A1 (zh)
EP (1) EP3050610A4 (zh)
KR (1) KR20160055278A (zh)
CN (1) CN105658301A (zh)
WO (1) WO20150434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4749A (zh) * 2018-06-28 2018-11-06 安徽省白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防止滤芯回弹的舱门结构
KR200492135Y1 (ko) * 2019-07-31 2020-08-14 주식회사 라이벤츠 공기필터장치
KR102137407B1 (ko) * 2019-10-15 2020-08-28 오충록 공압에 의하여 차폐가 강화되는 가이드프레임을 갖는 필터구조체
KR20210081116A (ko) 2019-12-23 2021-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필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기 조화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5637A (en) * 1988-03-28 1989-09-12 Gruber Thomas J Filter cartridge
CN1316287A (zh) * 2000-03-17 2001-10-10 卡尔·弗罗伊登伯格公司 过滤器芯子
WO2004098748A1 (en) * 2002-10-18 2004-11-18 Sy-Klone Company, Inc. Powered air cleaning system and air cleaning method
CN102119269A (zh) * 2008-06-11 2011-07-06 曼·胡默尔有限公司 用于过滤气态流体的过滤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0875A (en) * 1962-03-12 1965-02-23 Rexall Drug Chemical Colander
US3747772A (en) * 1971-05-21 1973-07-24 Parker Hannifin Corp Filter
GB2080141B (en) * 1980-07-23 1984-06-27 Sundseth Jarl Filter elements
US4584005A (en) * 1984-06-27 1986-04-22 Flanders Filters, Inc.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JPS61275561A (ja) * 1985-05-29 1986-12-05 Honda Motor Co Ltd エアクリ−ナ
EP0490169B2 (de) * 1990-12-08 1998-04-08 Knecht Filterwerke Gmbh Filtereinsatz für insbesondere Gasfilter
US6143049A (en) * 1997-06-27 2000-11-07 Donaldson Company, Inc. Aerosol separator; and method
US6117202A (en) * 1998-03-27 2000-09-12 Floratech Industries, Inc. Gasket seal for filter unit
CN2863225Y (zh) * 2005-12-23 2007-01-31 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阻泄漏的空气过滤装置
US8308857B2 (en) * 2008-01-08 2012-11-13 Scl Medtech Inc. Filter cassette for allowing a leak therein to be detected and method thereof
CN201324573Y (zh) * 2008-11-03 2009-10-14 宋志明 可拆式空气净化器
CN201558622U (zh) * 2009-04-24 2010-08-25 昆山易昌泰电子有限公司 高效过滤器
CN102247733B (zh) * 2010-05-17 2015-09-09 康斐尔过滤设备(昆山)有限公司 置顶式空气过滤器的密封改良结构
US20120111197A1 (en) * 2010-11-10 2012-05-10 Energy Management Products, Llc Filter rack, filt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filtering ai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5637A (en) * 1988-03-28 1989-09-12 Gruber Thomas J Filter cartridge
CN1316287A (zh) * 2000-03-17 2001-10-10 卡尔·弗罗伊登伯格公司 过滤器芯子
WO2004098748A1 (en) * 2002-10-18 2004-11-18 Sy-Klone Company, Inc. Powered air cleaning system and air cleaning method
CN102119269A (zh) * 2008-06-11 2011-07-06 曼·胡默尔有限公司 用于过滤气态流体的过滤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43458A1 (zh) 2015-04-02
EP3050610A1 (en) 2016-08-03
KR20160055278A (ko) 2016-05-17
EP3050610A4 (en) 2017-05-17
US20160236126A1 (en) 2016-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8301A (zh) 空气净化系统
WO2009124284A3 (en) Filter element, dust collector, and methods
WO2011046782A3 (en) Filter cartridge with seal member and methods
JP2019106306A (ja) 燃料電池車両用エアクリーナ
WO2006124147A3 (en) Air filter assembly
WO2021057226A1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1677021U (zh)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活性炭吸附箱
JPS60161712A (ja) 空気清浄用フイルタ−
CN207702622U (zh) 一种光波能空气净化器
CN107261656B (zh) 空气净化装置
US20210316243A1 (en) Negative air filtration system
CN210792111U (zh) 一种模块化家用3d打印机
CN205007744U (zh) 一种空气净化用hepa高效滤清器
CN204006371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08244282U (zh) 一种汽车空气滤芯
CN206837661U (zh) 一种组合式空气过滤器
CN201534050U (zh) 空气净化机
CN203702607U (zh) 杀菌防菌空气过滤电风扇
CN210845899U (zh) 一种柔性活性炭过滤及吸附一体voc气体净化装置
CN217540999U (zh) 用于空气净化器内分解有害气体的膜改进结构
CN210699342U (zh) 一种除甲醛粉尘空气净化器
CN211069340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加热杀菌装置
CN210356621U (zh) 一种废气空气净化装置
CN207856498U (zh) 一种高效过滤器装置
CN218140963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空调滤清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