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7378A - 远程视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远程视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7378A
CN105657378A CN201610154076.9A CN201610154076A CN105657378A CN 105657378 A CN105657378 A CN 105657378A CN 201610154076 A CN201610154076 A CN 201610154076A CN 105657378 A CN105657378 A CN 105657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way glass
photographic head
video device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540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义家
张健全
蔡伟广
鲍英斌
姚志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T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T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T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T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5407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573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57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73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透射反射的远程视频装置,包括显示器部分和摄像头部分,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摄像头连接于同一台主机;所述显示器被显示器外罩及单向玻璃包裹,单向玻璃与显示器屏幕下侧形成45度的夹角,并且正面即反射面朝外,反面即透视面朝向显示器屏幕;所述摄像头位于单向玻璃中心点的正下方某个适当位置,与显示器屏幕保持平行并指向单向玻璃中心点。本发明可以利用单向玻璃的特性,使得摄像头采像位置相当于是屏幕的中心,从而达到同时注视显示器屏幕和摄像头的效果。本发明的多处平移、转动或二者结合的设计,使得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需求的用户。

Description

远程视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视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透射反射的远程视频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的视频采像显示装置,现有技术中用户看到显示屏中的实时人像的眼睛并不是正视,而是有一个偏差角度,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如要使得眼睛正视,用户必须要正视摄像头,自然就无法查看显示屏中的人像情况了,同样无法实时调整自身的姿势。现有技术方面,一种类型是通过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方或其他靠近显示屏的位置设置摄像头,还有一些是通过在屏幕正中设置摄像头,但是这些终归不能将用户体验和屏幕显示融为一体。而且以上两种情况都存在人脸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过短,显示过程中容易造成形变,影响拍摄质量,并且难以调整。
而与之相近的自助拍摄装置中,对使用者的技术要求也颇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累积才能发挥该装置的全部效用。对比之下,本装置的设计更倾向于不特定多人次的使用,无论是有着怎样的体貌特征和使用习惯的用户,都能快速简便的采用本装置达到优化视频中个人形象的效果。另外,自助拍摄装置仅存在使用者一方的需求是否被满足的问题,而本装置则考虑到视频录制者和视频接收者双方,故装置的细节上也更能体现这一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运用在银行或其他服务行业的VTM(VideoTellerMachine,远程视频柜员机)或类似的视频化客户终端上,而VTM作为目前比较新型高效的服务类产品,提高客户体验和便于不同客服人员(本产品用户)调整使用是其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另外,本装置也适用于摄像、拍摄领域。
具体而言本发明可实现并改善两个功能:一是当客户在使用远程视频装置时,可以感受到在客服人员不再是盯着屏幕,而是注视着客户,有效的提高了客户体验;另一方面,该装置本身带有部分美化效果,并且多处采用转动、滑动设计或者二者的结合,使得用客服人员调整自己在视频中的形象更为容易。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将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透射反射的远程视频装置,它由显示器部分和摄像头部分组成。所属显示器和所述摄像头用数据线连接于同一台主机。该显示器前有一块单向玻璃,底端呈45度夹角,以显示器外罩将两者连接。摄像头从玻璃的下方以与显示器保持平行的角度指向单向玻璃中心。此时由于单向玻璃的特性,用户将透过单向玻璃看到显示器,而摄像头将采集用户在单向玻璃上反射的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单向玻璃可通过透反比例来调节,保证用户观察显示器屏幕不受影响,而且摄像头也能从单向玻璃上取的清晰明确的呈像,达到二者的最佳平衡效果。透光率数值如过低,会影响用户对显示器屏幕的观察;该值如过高,会导致摄像头从单向玻璃上取像模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将在单向玻璃朝向显示器的一侧使用经过特殊处理的AR(Anti-Reflection,减反射)膜,它可以增加从显示器发出的光的透过率,同时避免了光在玻璃内测形成的散射,使得用户观测到的显示器效果更加清晰和明亮,保证用户不会有不适应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显示器外罩内测可以使用吸光涂料,用于吸收显示器直接照射和通过单向玻璃反射于外罩显示器上盖部的光,它将使得显示器外罩内测呈现出亚光黑的状态,使摄像头透过单向玻璃接收到的外罩上盖部的内测更加黑暗,从而对比出的人像更加清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显示器的支架设计成具有调节高度及角度的功能,以应对不同身高及视力状况的用户的需求。具体而言,显示器的支架与显示器屏幕的连接处设有轴承,使得显示器得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角度的调节;支架上还设有过渡配合轴承的轨道,通过调整轴承与轨道接触的位置来实现显示器稳定置放于不同高度的状态。
为了增加实用性,摄像头有两种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将摄像头的底座设计为可移动和转动,这样便于显示器角度被用户调整到舒适使用的状态之后,依然能够通过调整摄像头底座的位置和摄像头的角度来保证摄像头指向AR玻璃的中心;其中摄像头与摄像头底座间的连接使用横杆,因为摄像头必须置于屏幕纵向中心线的沿线上,所以摄像头仅需具有绕横杆轴向转动即可。
实施例二中为了解决手动调整摄像头位置和角度上的困难,将摄像头置于屏幕下方的L型连杆上,使得无论显示器屏幕如何调整,摄像头都可以平行于显示器屏幕指向单向玻璃的中心。
L型连杆的两段连杆长度保证摄像头位于单向玻璃中心正下方的某个位置,该位置最高不能超过单向玻璃最下方的水平位置,否则会导致用户在观察显示器屏幕时被摄像头所遮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最高位置可限定为单向玻璃中心的垂线与单向玻璃底边边界垂线的交点,此时可以保证摄像头采像范围的最下沿为摄像头自身;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最高位置为摄像头采像范围刚好落在单向玻璃的一个边界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L型连杆的竖向杆可设计为带有调节长度的功能。
所述某个位置最低不能让L型连杆在显示器部分的进行角度调节时与底座或桌面进行接触,以保证人摄像头的正常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将支架从普通的背部单个式样改为两侧双个式样,两个支架完全对称的连接于显示器外罩的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显示器外罩两侧的轴承位于显示器质心位置的横轴线上,使得无论角度如何调整,显示器的质心位置不发生改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显示器外罩前端的脸部照明灯,该照明灯采用正白光LED灯,亮度可调节并且无紫外线,能使视频内人像的更美观并且不伤害用户的皮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显示器外罩与单向玻璃、显示器间的密闭连接是防止灰尘进入使得呈像模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远程视频装置侧面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远程视频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远程视频装置L型连杆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远程视频装置原理如图1所示,由显示器部分1和摄像头部分2组成。显示器部分1和摄像头部分2用数据线连接于同一台主机上,其中显示器部分包括显示器屏幕11、显示器外罩12、显示器支架13共同组成。显示器外罩12的前端为与显示器屏幕11呈45度角的单向玻璃14。显示器11与显示器支架13之间使用轴承15进行连接,该轴承15提供高度调节及转动的功能。由于单向玻璃14的特性,显示器所发出的光如灰色实线箭头所示,将穿透单向玻璃14,进入用户眼中;而用户这一侧的光将如黑色虚线箭头所示,在单向玻璃14的反射下被摄像头21所捕获,左侧黑色虚线之间的范围即为采像范围。为了达到以上效果,单向玻璃14的反光面将朝向用户而透过面朝向屏幕。为了使得摄像头21收悉到的影像与放置在单向玻璃14中心点能收悉到影像保持一致而不变形,应使得摄像头21与显示器屏幕11保持平行并指向单向玻璃14的中心点。
基于单向玻璃14的特性,用户在通过单向玻璃14观察显示器屏幕11的同时也会看到摄像头部分2及其周围的影像。为了减弱这一影响的干扰,本发明在图1基础上还可进行三方面的改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单向玻璃14可通过透反比例来调节,保证用户观察显示器屏幕不受影响,而且摄像头也能从单向玻璃上取的清晰明确的呈像,达到二者的最佳平衡效果。透光率数值如过低,会影响用户对显示器屏幕的观察;该值如过高,会导致摄像头从单向玻璃上取像模糊。
单向玻璃14的背面即朝向显示器屏幕11的一面镀上AR膜,可以提高显示器屏幕11发出的光通过单向玻璃14的通过率,从而使得对比单向玻璃14反射所呈现的摄像头部分2及周围的影像,显示器屏幕11所发出光更容易被用户所观测到。
显示器外罩12的内侧包含上面、左面、右面。其中上面作为摄像头21接收到单向玻璃14上图案的背景,使用吸光涂料可以充分吸收显示器屏幕11直接照射所述上面和通过单向玻璃14反射至所述上面的亮光,呈现一种亚光黑色,使得摄像头21所接收到单向玻璃14上反射的用户影响更加明显。同理,所述左面、所述右面都使用该涂料有助于降低散射所照成的光亮,使得摄像头21接收到的图像更为清晰。
为了便于该远程视频装置的灵活使用及效果提升,本装置设计有两种不同的摄像头部分2和支架13的具体实施例。
所述摄像头21放置于摄像头底座上,置于显示器部分1中轴线前的桌面上。为了配合显示器部分1的高度及角度的调整,摄像头底座可移动,并且与摄像头21由横杆进行连接以保证摄像头21的转动。显示器部分1通过轴承15连接于支架上,支架固定于桌面上或者后方墙壁上。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将摄像头21连接L型连杆22,L型连杆22的另一头连接着显示器部分1下沿的中间位置。该摄像头21放置的位置由L型连杆的两条边长决定。显示器部分1通过轴承15与两侧的支架13分别进行连接,交汇于显示器质心正下方的底座16上。两轴承15的位置穿过显示器部分1的质心。
显然,具体实施例一中的摄像头底座和支架与具体实施例二中的L型连杆22和支架13可以相互替换形成两个新的具体实施例三和四,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有实施例中均可以在显示器外罩12的上部加设脸部照明灯17及照明灯的亮度调节钮18。
以上所有实施例中均可以在显示器屏幕11、显示器外罩12和单向玻璃15之间采用密封连接。此处应当说明,虽然本发明可以设计为显示器外罩12与显示器屏幕11相脱离,并且该实施方式也属于保护范围。但是由于本发明基于光的透射反射原理,灰尘将对用户观察显示器屏幕11和摄像头21从单向玻璃14上取像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并不推荐采用这种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远程视频装置,由显示器部分和摄像头部分组成,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摄像头用数据线连接于同一台主机;显示器底端连接有与显示器屏幕成45度夹角的单向玻璃,其中透光面向内反光面向外;显示器与单向玻璃间由显示器外罩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显示器支架可以进行角度调整,使得不同高度、距离下的用户可以使用;摄像头与显示器保持平行并指向单向玻璃中心,采像范围在单向玻璃的边界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视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单向玻璃的透光面镀有AR膜,以增加从屏幕射出光线的透过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视屏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器外罩内侧涂有吸光涂料,使显示器外罩内侧呈现亚光黑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视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器的支架与显示器屏幕的连接处设有轴承,使得显示器得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角度的调节;
支架上还设有过渡配合轴承的轨道,通过调整轨道间距来实现显示器稳定置放于不同高度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远程视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摄像头置于摄像头底座上,摄像头底座可以移动放置于桌面上;
摄像头通过横杆与底座进行连接,以获得轴向转动的功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远程视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器正中心下侧连接有L型连杆,摄像头竖直固定于L型一端;
L型连杆由横杆和竖杆组成,均为可伸缩杆;
横杆长度可保证摄像头位于单向玻璃中心正下方;
竖杆通过调节可使得摄像头位于某位置,该位置最高不能超过单向玻璃最下方的水平位置,最低不能让L型连杆在显示器部分的进行角度调节时与底座或桌面进行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远程视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U型支架与显示器外罩部分左右两侧分别进行连接,U型支架底部设有底座;
所述支架与显示器外罩进行连接处位于显示器质心位置的横轴线上,使得无论角度如何调整,显示器的质心位置不发生改变;
底座位于整个装置基本状态放置时质心的正下方,保证显示器部分调整到不同角度下仍能保持平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视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器外罩前端设有脸部照明灯,该照明灯使用正白光LED灯,可进行亮度调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视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器外罩将单向玻璃和显示器屏幕连接处采用机械密封。
CN201610154076.9A 2016-03-17 2016-03-17 远程视频装置 Pending CN1056573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54076.9A CN105657378A (zh) 2016-03-17 2016-03-17 远程视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54076.9A CN105657378A (zh) 2016-03-17 2016-03-17 远程视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7378A true CN105657378A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93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54076.9A Pending CN105657378A (zh) 2016-03-17 2016-03-17 远程视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5737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68458A1 (en) * 2004-10-04 2008-03-20 Cine-Tal Systems, Inc.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CN203350587U (zh) * 2013-07-26 2013-12-18 广州市幸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镜面反射成像的自助拍摄装置
CN204104013U (zh) * 2014-08-26 2015-01-14 苏州海盛翔和光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视频会议摄像头的激光屏
CN204168406U (zh) * 2014-08-20 2015-02-18 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视频通话的视线校正装置
JP2015041936A (ja) * 2013-08-23 2015-03-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並びに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205726124U (zh) * 2016-03-17 2016-11-23 深圳中航信息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视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68458A1 (en) * 2004-10-04 2008-03-20 Cine-Tal Systems, Inc.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CN203350587U (zh) * 2013-07-26 2013-12-18 广州市幸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镜面反射成像的自助拍摄装置
JP2015041936A (ja) * 2013-08-23 2015-03-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並びに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204168406U (zh) * 2014-08-20 2015-02-18 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视频通话的视线校正装置
CN204104013U (zh) * 2014-08-26 2015-01-14 苏州海盛翔和光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视频会议摄像头的激光屏
CN205726124U (zh) * 2016-03-17 2016-11-23 深圳中航信息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视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16835B2 (en) Head worn display device
CN110168428A (zh) 使用折叠显示器光学器件的紧凑的眼睛追踪
CN103499880B (zh) 头戴透视显示装置
KR101388980B1 (ko) 헤드 마운티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082867B2 (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JPWO2015198477A1 (ja) 視線検知装置
JP7398715B2 (ja) 表示装置
US20160255336A1 (en) 3D Intelligent Device and 3D Image Display Method therefor
US10437047B2 (en) Virtual reality display apparatus
CN202486428U (zh) 手持电子设备
CN106873155A (zh) 一种头戴显示器
KR100926838B1 (ko) 홀로그램을 이용한 영상광고 시스템
CN203658670U (zh) 头戴透视显示装置
WO2015109999A1 (zh) 光学视野转换器
CN104280881A (zh) 一种便携式影像装置
WO2015058625A1 (zh) 头戴透视显示装置
CN108427193A (zh) 增强现实显示系统
CN205726124U (zh) 远程视频装置
CN106687851A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模组
CN105657378A (zh) 远程视频装置
CN107632397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调节视距的vr眼镜
KR101874861B1 (ko) 명암을 이용한 안구운동장치 및 방법
CN202615044U (zh) 一种非接触式近眼虚拟立体显示器
TWI676048B (zh) 近眼顯示器結構
CN106773062A (zh) 头戴显示器及其屈光度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