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6610B - 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和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56610B CN105656610B CN201511025821.1A CN201511025821A CN105656610B CN 105656610 B CN105656610 B CN 105656610B CN 201511025821 A CN201511025821 A CN 201511025821A CN 105656610 B CN105656610 B CN 1056566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frequency range
- frequency
- antenna
-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102100032533 ADP/ATP translocase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
- 102100026397 ADP/ATP translocase 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000768061 Escherichia phage P1 Antirepressor protein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000796932 Homo sapiens ADP/ATP translocase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000718437 Homo sapiens ADP/ATP translocase 3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102100026396 ADP/ATP translocase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000718417 Homo sapiens ADP/ATP translocase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和终端,其中,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包括:第一天线,用于实现第一频段的信号和第二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及主集接收;第二天线,用于实现公共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和接收,并用于实现第三频段的信号和第四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及主集接收;第三天线,用于实现第一频段的信号、第二频段的信号、第三频段的信号和第四频段的信号的分集接收;收发器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连接至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用于实现第一频段和第三频段的载波聚合,以及第二频段和第四频段的载波聚合。本发明能够在不增加现有终端天线的数量的前提下实现载波聚合,并且能够降低终端在实现载波聚合时的功耗和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数据业务的爆炸式增长及使用新型业务时的用户感知需求,移动运营商正在积极部署具有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的4G+,又称4.5G的网络,以提升用户体验。目前,几乎所有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领先运营商都在积极的部署载波聚合,尽可能的把有限的频谱资源聚合使用。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在积极升级网络,部署载波聚合。由于中国移动属于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LTE,要求B39+B41的载波聚合,所以通常采用分频器来进行载波聚合;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属于FDD(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频分双工)-LTE,要求B1+B3的载波聚合,FDD-LTE的方案目前通常是采用四工器的方案来实现在下行同时接收B1频段和B3频段的FDD-LTE信号。
相关技术中实现FDD载波聚合的方案主要是使用成本较高的四工器,但是插损比较大,需要PA(Power Amplifier,功率放大器)输出更高的功率来补偿四工器带来的额外插损,并且手机的发射功率越大,ACLR(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Ratio,相邻频道泄露比)越容易恶化,需要的电流也就更多,功耗响应就需要更大,另外,当手机状态在非CA状态下时,PA的发射功率仍然跟CA状态下的一样,造成功耗的浪费。
同时,相关技术中也提出了通过多天线结合射频电路的方法来实现中国区载波聚合CAT6的要求,即当手机状态在CA状态和非CA状态下PA的发射功率保持一致,不额外增加PA的输出功率。但是这种方案带来的问题是增加了天线的数量。由于目前全金属背盖手机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全金属背盖外观设计前提下,天线的设计难度更高,对天线数量也有严格的要求,不可能像塑料手机背壳那样堆叠很多天线。
因此,如何能够在保证天线最少的前提下,降低终端在实现载波聚合时的功耗和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能够在不增加现有终端天线的数量的前提下实现载波聚合,提高了射频电路的可适用性,并且能够降低终端在实现载波聚合时的功耗和成本。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包括:第一天线,用于实现第一频段的信号和第二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及主集接收;第二天线,用于实现公共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和接收,并用于实现第三频段的信号和第四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及主集接收;第三天线,用于实现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和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的分集接收;收发器,所述收发器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所述收发器用于实现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三频段的载波聚合,以及所述第二频段和所述第四频段的载波聚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第三频段的信号和第四频段的信号同公共频段的信号共用一个天线,即第二天线,以通过第二天线实现第三频段的信号和第四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和主集接收,使得能够在不增加现有终端天线的数量的前提下,实现终端在第一频段和第三频段的载波聚合,以及第二频段和第四频段的载波聚合,提高了方案的可适用性;同时由于第一天线实现第一频段的信号和第二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和主集接收,因此避免了相关技术中使用价格昂贵的四工器来实现载波聚合而带来的功耗较高的问题,有效降低了终端在实现载波聚合时的功耗和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所述收发器的第一信号发射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发射端用于发射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第一双工器,所述第一双工器的接收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双工器的发射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的第一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第二功率放大器,所述收发器的第二信号发射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端用于发射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二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的第二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第一射频开关,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的第一射频通道、第二射频通道、第三射频通道和第四射频通道分别对应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工器的收发共用端、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滤波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天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功率放大器用于将收发器通过第一信号发射端发射的第一频段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后输送至第一双工器,由第一双工器处理后传输至第一射频开关,并由第一射频开关传输至第一天线进行发送;第二功率放大器用于将收发器通过第二信号发射端发射的第二频段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后输送至第一滤波器,由第一滤波器滤波处理后传输至第一射频开关,并由第一射频开关传输至第一天线进行发送;第一射频开关还用于将第一天线接收到的第一频段的信号通过第一射频通道传输至第一双工器,并用于将第一天线接收到的第二频段的信号通过第三射频通道传输至第二滤波器的输入端;第一双工器还用于将来自第一射频开关的第一频段的信号通过发射端传输至收发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第三功率放大器,所述收发器的第三信号发射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三信号发射端用于发射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第二双工器,所述第二双工器的接收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双工器的发射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的第三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三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第四功率放大器,所述收发器的第四信号发射端连接至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四信号发射端用于发射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第三滤波器,所述第三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第四滤波器,所述第四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的第四信号接收端,所述第四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第二射频开关,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的第一射频通道、第二射频通道和第三射频通道分别对应连接至所述第二双工器的收发共用端、所述第三滤波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滤波器的输入端;第一分频器,所述第一分频器的第一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的第四射频通道,所述第一分频器的第二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分频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天线接收到的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和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射频开关。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功率放大器用于将收发器通过第三信号发射端发射的第三频段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后输送至第二双工器,由第二双工器处理后传输至第二射频开关,并由第二射频开关传输至第一分频器,第一分频器再传输至第二天线进行发送;第四功率放大器用于将收发器通过第四信号发射端发射的第四频段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后输送至第三滤波器,由第三滤波器滤波处理后传输至第二射频开关,并由第二射频开关传输至第一分频器,第一分频器再传输至第二天线进行发送;第二射频开关还用于将来自第一分频器的第三频段的信号通过第一射频通道传输至第二双工器,并用于将来自第一分频器的第四频段的信号通过第三射频通道传输至第四滤波器的输入端;第二双工器还用于将来自第二射频开关的第三频段的信号通过发射端传输至收发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第三射频开关,所述第三射频开关的第一射频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三天线;第一滤波器模组,所述第一滤波器模组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射频开关的第二射频通道,所述第一滤波器模组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的第五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五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和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第二滤波器模组,所述第二滤波器模组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射频开关的第三射频通道,所述第二滤波器模组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的第六信号接收端,所述第六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和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射频开关用于将第三天线接收到的第一频段的信号和第三频段的信号通过第二射频通道传输至第一滤波器模组,并用于将第三天线接收到的第二频段的信号和第四频段的信号通过第三射频通道传输至第二滤波器模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还包括: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一分频器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分频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天线接收到的所述公共频段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还包括:第二分频器,所述第二分频器的第一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一分频器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分频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天线接收到的所述公共频段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分频器;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二分频器的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二分频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分频器传输来的所述公共频段的信号分为2.4G频段和5G频段,并分别传输至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以下任一或多个的组合:Wi-Fi模块、蓝牙模块、Zigbee模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频段为B1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B41频段,所述第三频段为B3频段,所述第四频段为B39频段。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LTE FDD B3频段的上行链路的频率范围是:1710MHz至1785MHz、下行链路的频率范围是:1805MHz至1880MHz,LTE FDD B39频段的频率范围是:1880MHz至1920MHz,即B1频段和B39频段属于中间频段频率,并且频率范围比较接近,而Wi-Fi的频段为2402MHz至2482MHz和5725MHz至5850MHz,属于高频频段,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分频器实现LTE B3频段和B39频段与Wi-Fi频段的物理分离,故可以共用一个天线,即第二天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实现所述B1频段和所述B3频段的FDD载波聚合,以及实现所述B39频段和所述B41频段的TDD载波聚合。即收发器可以实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B1+B3的FDD载波聚合,并且可以实现中国移动的B39+B41的TDD载波聚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增加现有终端天线的数量的前提下实现载波聚合,提高了射频电路的可适用性,并且能够降低终端在实现载波聚合时的功耗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现中国区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包括:
第一天线102,用于实现第一频段的信号和第二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及主集接收;第二天线104,用于实现公共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和接收,并用于实现第三频段的信号和第四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及主集接收;第三天线106,用于实现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和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的分集接收;收发器108,所述收发器108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一天线102、所述第二天线104和所述第三天线106,所述收发器108用于实现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三频段的载波聚合,以及所述第二频段和所述第四频段的载波聚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第三频段的信号和第四频段的信号同公共频段的信号共用一个天线,即第二天线104,以通过第二天线104实现第三频段的信号和第四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和主集接收,使得能够在不增加现有终端天线的数量的前提下,实现终端在第一频段和第三频段的载波聚合,以及第二频段和第四频段的载波聚合,提高了方案的可适用性;同时由于第一天线102实现第一频段的信号和第二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和主集接收,因此避免了相关技术中使用价格昂贵的四工器来实现载波聚合而带来的功耗较高的问题,有效降低了终端在实现载波聚合时的功耗和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110A,所述收发器108的第一信号发射端(即图1和图2所示的TX1)连接至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110A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发射端用于发射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第一双工器(Duplexer,DUP)112A,所述第一双工器112A的接收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110A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双工器112A的发射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108的第一信号接收端(即图1和图2所示的PRX 1,其中的PRX表示主集接收部分),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第二功率放大器110B,所述收发器108的第二信号发射端(即图1和图2所示的TX 2)连接至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110B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端用于发射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第一滤波器(Filter)114A,所述第一滤波器114A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110B的输出端;第二滤波器114B,所述第二滤波器114B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108的第二信号接收端(即图1和图2所示的PRX 2),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第一射频开关116A,所述第一射频开关116A的第一射频通道、第二射频通道、第三射频通道和第四射频通道分别对应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工器112A的收发共用端、所述第一滤波器114A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滤波器114B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天线102。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功率放大器110A用于将收发器108通过第一信号发射端发射的第一频段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后输送至第一双工器112A,由第一双工器112A处理后传输至第一射频开关116A,并由第一射频开关116A传输至第一天线102进行发送;第二功率放大器110B用于将收发器108通过第二信号发射端发射的第二频段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后输送至第一滤波器114A,由第一滤波器114A滤波处理后传输至第一射频开关116A,并由第一射频开关116A传输至第一天线102进行发送;第一射频开关116A还用于将第一天线102接收到的第一频段的信号通过第一射频通道传输至第一双工器112A,并用于将第一天线102接收到的第二频段的信号通过第三射频通道传输至第二滤波器114B的输入端;第一双工器112A还用于将来自第一射频开关116A的第一频段的信号通过发射端传输至收发器108。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第三功率放大器110C,所述收发器108的第三信号发射端(即图1和图2所示的TX 3)连接至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110C的输入端,所述第三信号发射端用于发射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第二双工器112B,所述第二双工器112B的接收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110C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双工器112B的发射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108的第三信号接收端(即图1和图2所示的PRX 3),所述第三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第四功率放大器110D,所述收发器108的第四信号发射端(即图1和图2所示的TX 4)连接至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110D的输入端,所述第四信号发射端用于发射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第三滤波器114C,所述第三滤波器114C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110D的输出端;第四滤波器114D,所述第四滤波器114D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108的第四信号接收端(即图1和图2所示的PRX 4),所述第四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第二射频开关116B,所述第二射频开关116B的第一射频通道、第二射频通道和第三射频通道分别对应连接至所述第二双工器112B的收发共用端、所述第三滤波器114C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滤波器114D的输入端;第一分频器118A,所述第一分频器118A的第一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二射频开关116B的第四射频通道,所述第一分频器118A的第二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二天线104,所述第一分频器118A用于将所述第二天线104接收到的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和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射频开关116B。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功率放大器110C用于将收发器108通过第三信号发射端发射的第三频段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后输送至第二双工器112B,由第二双工器112B处理后传输至第二射频开关116B,并由第二射频开关116B传输至第一分频器118A,第一分频器118A再传输至第二天线104进行发送;第四功率放大器110D用于将收发器108通过第四信号发射端发射的第四频段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后输送至第三滤波器114C,由第三滤波器114C滤波处理后传输至第二射频开关116B,并由第二射频开关116B传输至第一分频器118A,第一分频器118A再传输至第二天线104进行发送;第二射频开关116B还用于将来自第一分频器118A的第三频段的信号通过第一射频通道传输至第二双工器112B,并用于将来自第一分频器118A的第四频段的信号通过第三射频通道传输至第四滤波器114D的输入端;第二双工器112B还用于将来自第二射频开关116B的第三频段的信号通过发射端传输至收发器108。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第三射频开关116C,所述第三射频开关116C的第一射频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三天线106;第一滤波器模组(DualSAW)120A,所述第一滤波器模组120A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射频开关116C的第二射频通道,所述第一滤波器模组120A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108的第五信号接收端(即图1和图2所示的DRX 5,其中的DRX表示分集接收部分),所述第五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和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第二滤波器模组120B,所述第二滤波器模组120B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射频开关116C的第三射频通道,所述第二滤波器模组120B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108的第六信号接收端(即图1和图2所示的DRX 6),所述第六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和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射频开关116C用于将第三天线106接收到的第一频段的信号和第三频段的信号通过第二射频通道传输至第一滤波器模组120A,并用于将第三天线106接收到的第二频段的信号和第四频段的信号通过第三射频通道传输至第二滤波器模组120B。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还包括: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122,连接至所述第一分频器118A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分频器118A用于将所述第二天线104接收到的所述公共频段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122。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还包括:第二分频器118B,所述第二分频器118B的第一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一分频器118A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分频器118A用于将所述第二天线104接收到的所述公共频段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分频器118B;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122,连接至所述第二分频器118B的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二分频器118B用于将所述第一分频器118A传输来的所述公共频段的信号分为2.4G频段和5G频段,并分别传输至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122。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以下任一或多个的组合:Wi-Fi模块、蓝牙模块、Zigbee模块。
以下以实现中国区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的载波聚合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目前,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需要实现B1+B3频段的FDD载波聚合;中国移动需要实现B39+B41频段的TDD载波聚合;而Wi-Fi、蓝牙及Zigbee等工作在2.4GHz和5.8GHz的频率。其中LTE FDD B1和B3频段、LTE FDD B39和B41频段、Wi-Fi工作频段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可知,LTE FDD BAND3上行链路1710MHz-1785MHz和下行1805MHz-1880MHz和LTE TDD BAND39频段1880MHz-1920MHz属于中间频段频率,而且频率范围比较接近,而Wi-Fi的频段为2402MHz-2482MHz和5725MHz-5850MHz,属于高频频段。
由于LTE的B3和B39同Wi-Fi的2.4G和5.8G的频率范围相差482MHZ,因此通过分频器可以实现LTE B3B39频段和Wi-Fi的2.4G和5.8G的物理分离,再通过滤波器增加隔离度,从而可以实现LTE B3和B39和Wi-Fi的共存,所以LTE的B3B39和Wi-Fi可以使用同一个天线。
具体如图3所示,ANT1为主集天线,负责GSM、CDMA、WCDMA频段和LTE部分CA频段包含LTE B1和B41的功率发射和主集接收;ANT2为分集天线,负责LTE所有频段的分集接收,包括LTE B1B3B39B41频段;ANT3负责BT(Bluetooth,蓝牙)和Wi-Fi等频率包括2.4G和5.8G的发射和接收,以及LTE的载波聚合频段B3和B39频段的功率发射和主集接收。
可见,在射频链路方面,ANT1实现对B1和B41的发射和接收,ANT3实现对B3和B39的发射和接收,这样射频信号链路可以同时实现两个载波聚合频段的信号进入Transceiver(收发器),即FDD的载波聚合B1+B3和TDD的载波聚合B39+B41。
具体来说:
1、针对FDD-LTE的B1和B3的载波聚合CAT6的实现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要求B1和B3的FDD载波聚合,如图3所示,FDD-LTE的B1的发射信号经过PA 302和双工滤波器304及射频开关306到达天线ANT1,B3的发射信号通过PA308和双工滤波器310及射频开关312到达天线ANT3。
主路接收通道的B1频段信号通过天线ANT1和双工滤波器304到达Transceiver的PRX B1接口,同时主路接收通道的B3频段信号通过天线ANT3和双工滤波器310到达Transceiver的PRX B3接口。主路接收链路可保证Transceiver同时接收到载波聚合的B1和B3的两路FDD-LTE信号。
2、针对TDD-LTE的B39和B41的载波聚合CAT6的实现
中国移动要求B39和B41的TDD的载波聚合,如图3所示,TDD-LTE的B41的发射信号经过PA 314和滤波器316及射频开关306到达天线ANT1,B39的发射信号通过PA 318和滤波器320及射频开关312,再通过分频器322到达天线ANT3。
主路接收通道的B41通过天线ANT1和滤波器324到达Transceiver PRX B41,主路接收通道的B39通过天线ANT3和分频器322以及滤波器326到达Transceiver PRX B39接口。主路接收链路可保证Transceiver同时接收到B39和B41的两路TDD-LTE信号。
3、B1+B3和B39+B41的载波聚合CAT6的实现
FDD-LTE的载波聚合的分集接收路共用一个天线ANT2,FDD-LTE的B3和B1经过天线ANT2,射频开关328选择一个射频通道,然后再经过B1和B3的滤波器模组330,然后可以同时分别到达Transceiver DRX B3和B1口,实现FDD-LTE载波聚合CAT6的分集链路连接。
TDD-LTE的载波聚合的分集接收路共用一个天线ANT2,TDD-LTE的B39和B41经过天线ANT2,射频开关328选择一个射频通道,然后再经过B39和B41的滤波器模组332,然后可以同时分别到达Transceiver DRX B39和B41口,实现TDD-LTE载波聚合CAT6的分集连接。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一种系统架构同时实现中国区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的CA频段要求,使得电路简单统一,而不需要一家运营商一种方案;其次,通过载波聚合频率规划结合射频电路方案,相对于四工器实现载波聚合方案,明显降低了CA状态下手机发射功率,从而降低了手机功耗,延长了待机时间;并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保证了手机处于CA状态和非CA状态的PA发射功率不变;同时,本发明不用增加四工器实现FDD-LTE CAT6的载波聚合要求,实现了产品低成本高性能的要求;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增加专门实现载波聚功能的天线,使得天线数没有增加,有利于金属后壳手机实现低成本的载波聚合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实现中国区的CA方案,并且也能够实现欧洲、北美和日本的载波聚合方案,载波聚合的频段包括各种CAT6DL2CA组合,如欧洲的B3+B7、B3+B20、B7+B20、B8+B20;北美的B4+B17、B4+B13、B4+B12、B5+B12等;日本的B3+B28和B1+B8等。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能够在不增加现有终端天线的数量的前提下实现载波聚合,提高了射频电路的可适用性,并且能够降低终端在实现载波聚合时的功耗和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天线,用于实现第一频段的信号和第二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及主集接收;
第二天线,用于实现公共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和接收,并用于实现第三频段的信号和第四频段的信号的功率发送及主集接收;
第三天线,用于实现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和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的分集接收;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所述收发器用于实现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三频段的载波聚合,以及所述第二频段和所述第四频段的载波聚合;
其中,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第一功率放大器,所述收发器的第一信号发射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发射端用于发射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
第一双工器,所述第一双工器的接收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双工器的发射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的第一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
第二功率放大器,所述收发器的第二信号发射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端用于发射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
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
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二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的第二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
第一射频开关,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的第一射频通道、第二射频通道、第三射频通道和第四射频通道分别对应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工器的收发共用端、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滤波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天线;
第三功率放大器,所述收发器的第三信号发射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三信号发射端用于发射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
第二双工器,所述第二双工器的接收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双工器的发射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的第三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三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
第四功率放大器,所述收发器的第四信号发射端连接至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四信号发射端用于发射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
第三滤波器,所述第三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
第四滤波器,所述第四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的第四信号接收端,所述第四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
第二射频开关,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的第一射频通道、第二射频通道和第三射频通道分别对应连接至所述第二双工器的收发共用端、所述第三滤波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滤波器的输入端;
第一分频器,所述第一分频器的第一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的第四射频通道,所述第一分频器的第二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分频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天线接收到的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和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射频开关;
第三射频开关,所述第三射频开关的第一射频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三天线;
第一滤波器模组,所述第一滤波器模组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射频开关的第二射频通道,所述第一滤波器模组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的第五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五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和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
第二滤波器模组,所述第二滤波器模组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射频开关的第三射频通道,所述第二滤波器模组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收发器的第六信号接收端,所述第六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和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一分频器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分频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天线接收到的所述公共频段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分频器,所述第二分频器的第一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一分频器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分频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天线接收到的所述公共频段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分频器;
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二分频器的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二分频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分频器传输来的所述公共频段的信号分为2.4G频段和5G频段,并分别传输至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以下任一或多个的组合:
Wi-Fi模块、蓝牙模块、Zigbee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为B1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B41频段,所述第三频段为B3频段,所述第四频段为B39频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实现所述B1频段和所述B3频段的FDD载波聚合,以及实现所述B39频段和所述B41频段的TDD载波聚合。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1025821.1A CN105656610B (zh) | 2015-12-30 | 2015-12-30 | 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和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1025821.1A CN105656610B (zh) | 2015-12-30 | 2015-12-30 | 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和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56610A CN105656610A (zh) | 2016-06-08 |
CN105656610B true CN105656610B (zh) | 2019-02-01 |
Family
ID=56490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102582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56610B (zh) | 2015-12-30 | 2015-12-30 | 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和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5661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27077B (zh) * | 2016-06-30 | 2019-07-26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集成载波聚合的射频前端装置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
CN106252845A (zh) * | 2016-07-22 | 2016-12-2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载波射频电路、终端和载波聚合方法 |
KR20180023652A (ko) * | 2016-08-26 | 2018-03-07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통합 통신 장치 |
WO2018120239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和终端 |
CN106656250B (zh) * | 2017-01-10 | 2019-02-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电路、终端及射频电路控制方法 |
CN106685437A (zh) * | 2017-01-10 | 2017-05-1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终端 |
CN106685468B (zh) * | 2017-01-10 | 2019-12-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电路、终端及射频电路控制方法 |
CN106921405A (zh) * | 2017-02-28 | 2017-07-0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前端装置 |
CN107231226A (zh) * | 2017-05-31 | 2017-10-0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实现载波聚合的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7171676B (zh) * | 2017-07-21 | 2020-01-14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b41频段的全频段射频装置及通信终端 |
CN109698735B (zh) * | 2017-10-20 | 2020-02-18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异频分集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7888208B (zh) * | 2017-11-15 | 2021-09-10 | 宁波麦度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lte-fdd载波聚合的射频拓扑系统 |
CN108880571B (zh) * | 2018-05-22 | 2020-05-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
CN109104214B (zh) * | 2018-07-25 | 2020-07-2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及信号处理的方法 |
CN109004949B (zh) * | 2018-11-01 | 2020-03-27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te通信电路及lte通信终端 |
CN109474291B (zh) * | 2018-11-30 | 2021-0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结构及终端设备 |
CN109687889A (zh) * | 2018-12-14 | 2019-04-26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电路及终端 |
CN109698711B (zh) * | 2018-12-18 | 2020-10-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模组及终端设备 |
CN109639311B (zh) * | 2018-12-26 | 2020-08-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收发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9756319B (zh) * | 2019-01-28 | 2022-01-11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载波聚合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10708081B (zh) * | 2019-04-26 | 2024-03-19 | 中富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聚合双载波的大带宽无线通信设备 |
CN111130584B (zh) * | 2019-12-12 | 2021-11-05 | 摩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一体化皮基站的侦听电路及装置 |
CN112422148B (zh) | 2019-12-31 | 2022-03-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4586288B (zh) | 2019-12-31 | 2024-04-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模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490813A (zh) * | 2020-04-03 | 2020-08-04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复用射频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
CN111628802B (zh) * | 2020-05-28 | 2022-02-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
CN112152690B (zh) * | 2020-09-18 | 2024-02-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分集接收装置、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746495A (zh) * | 2021-08-04 | 2021-12-03 |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7658A (zh) * | 2013-04-23 | 2013-07-31 |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电路 |
CN103401577A (zh) * | 2013-07-12 | 2013-11-20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系统 |
CN103780280A (zh) * | 2014-02-27 | 2014-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射频通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12586B (en) * | 2013-04-02 | 2015-08-12 | Broadcom Corp | Switch arrangement |
-
2015
- 2015-12-30 CN CN201511025821.1A patent/CN10565661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7658A (zh) * | 2013-04-23 | 2013-07-31 |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电路 |
CN103401577A (zh) * | 2013-07-12 | 2013-11-20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系统 |
CN103780280A (zh) * | 2014-02-27 | 2014-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射频通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56610A (zh) | 2016-06-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56610B (zh) | 实现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和终端 | |
CN105634569B (zh) | 实现载波聚合和wifi双频mimo的控制电路、终端 | |
CN111327344B (zh) | 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113746496B (zh) | 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105846849B (zh) | 一种载波聚合电路实现方法、实现系统及移动终端 | |
CN111193526B (zh) | 射频系统和电子设备 | |
CN111277278B (zh) | 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105827269B (zh) | 一种射频信号收发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8892057B2 (en) | Carrier aggregation radio system | |
CN102882539B (zh) | 用于同时接收不同频带中的射频传输的无线电路 | |
CN106160775B (zh) | 一种射频通路及终端 | |
CN108199727A (zh) |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 |
CN108880602B (zh) | 多路选择开关以及相关产品 | |
CN108282182A (zh) | 一种天线的射频前端电路及其电路板、终端 | |
CN110380754B (zh) | 一种双频时分信号收发放大器 | |
CN108199725A (zh) |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 |
CN105553499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射频前端和移动终端 | |
CN105871430A (zh) | 天线复用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 |
CN107070483B (zh) | 射频电路及终端 | |
CN106252845A (zh) | 一种天线、载波射频电路、终端和载波聚合方法 | |
CN108462507A (zh) | 多路选择开关、射频系统以及无线通信设备 | |
CN109687889A (zh) | 射频电路及终端 | |
CN207766259U (zh) | 频分双工射频电路和终端 | |
CN103378887B (zh) | 射频信号的发送、接收装置及方法 | |
CN102332929B (zh) | 双模射频模块、双模射频发送、接收方法以及用户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