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7778B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7778B
CN105637778B CN201480009447.3A CN201480009447A CN105637778B CN 105637778 B CN105637778 B CN 105637778B CN 201480009447 A CN201480009447 A CN 201480009447A CN 105637778 B CN105637778 B CN 1056377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odule
processed
signals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94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7778A (zh
Inventor
陈炜
李少明
蒋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37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7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n个收发单元(101),n个收发单元中的第i个收发单元包含一波束赋形模块、k个射频模块及天线模块,n和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i为小于等于n正整数;公共处理单元(102),用于将m个载波信号传输给n个收发单元,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波束赋型模块用于对m个载波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以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k个射频模块用于对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天线模块用于发射经过射频处理后的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配置的每一个收发单元的波束赋形资源都能够得到完全的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波束赋形资源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高波束赋形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信技术中,多入多出(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MIMO)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及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的核心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利用无线信道环境不同方向的多径信号或者用户分布,形成若干个互不干扰的正交波束,产生能并行传输的若干个无线传输数据流。
现有技术中,MIMO中的有源天线系统(Active Antenna System,AAS)将所有信号集中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然后将波束赋形后处理后的信号传输给相应的收发单元。例如:AAS中的基站配置有n个收发单元,那么基站的公共处理单元需要集中对n个收发单元将要发送的信号或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处理,即公共处理单元需要具备同时对n个收发单元所需信号或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功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灵活配置不同数目的收发单元来灵活的实现各种不同的天线阵列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例如:基站的公共处理单元最大可以支持4个收发单元,但是大量的场景仅需要配置2个收发单元,此时公共处理单元的波束赋形资源利用率仅50%,浪费十分严重。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波束赋形资源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波束赋形资源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高波束赋形资源的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n个收发单元,所述n个收发单元中的第i个收发单元包含一波束赋形模块、k个射频模块及天线模块,n和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i为小于等于n正整数;
公共处理单元,用于将m个载波信号传输给所述n个收发单元,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所述波束赋型模块用于对所述m个载波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以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所述k个射频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所述天线模块用于发射经过射频处理后的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Yi=WiX
其中,Yi=[y1,i y2,i … yk,i]T,Yi中的k个元素为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X=[x1 x2… xm]T,X中的m个元素为m个载波信号;
Wi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i个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k个射频信号;
所述k个射频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射频信号进行射频处理获得k个待处理信号;
所述波束赋型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待处理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处理,获得m个处理信号;
所述第i个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m个处理信号传输给所述公共处理单元;
所述公共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n个收发单元发送的m*n个处理信号后,基于所述m*n个处理信号获得m个载波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的方式,在第三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m个处理信号:
Yi=WiXi
其中,Yi=[y1 y2 … ym]T,Yi中的m个元素为m个处理信号;Xi=[x1,i x2,i … xk,i]T,Xi中的k个元素为k个待处理信号;
Wi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n个收发单元,所述n个收发单元中的第i个收发单元包含一h个资源映射模块、h个变换模块、L个波束赋形模块、k个射频模块及天线模块,其中n、k、h及L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i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公共处理单元,用于将L个用户信号传输给所述n个收发单元;
其中,所述L个波束赋型模块中的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用于对所述L个用户信号中的第j个用户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以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j为小于等于L的正整数;
所述h个资源映射模块用于对所述L个波束赋型模块获得的L*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资源映射获得k个第二待发射信号;
所述h个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二待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获得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
所述k个射频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
所述天线模块用于发射经过射频处理后的所述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第i个收发单元的所述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Yj=WjXj,j∈{1,2,...,L}
其中,Yj=[y1,j y2,j … yk,j]T,Yj中的k个元素为第j个第一待发射信号;Xj=[x1,jx2,j … xm,j]T,Xj中的m个元素为第j个用户信号中的m个数据流;
Wj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i个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k个射频信号;
所述k个射频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射频信号进行射频处理,获得k个第一待处理信号;
所述h个变换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第一待处理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
所述h个资源映射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进行资源映射处理,获得L组第三待处理信号,每组第三待处理信号包含k个第三待处理信号;
所述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还用于对所述L组第三待处理信号中的第j组第三待处理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获得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
所述公共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n个收发单元发送的n个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基于所述n个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获得第j个用户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的方式,在第三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
Yj=WjXj,j∈{1,2,...,J}
其中,Yj=[y1,j y2,j … ym,j]T,Yj中的m个元素为第j个第四待发射信号;Xj=[x1,jx2,j … xk,j]T,Xj中的k个元素为所述第j组第三待处理信号中的k个第三待处理信号;
Wj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n个收发器,所述n个收发器中的第i个收发器包含一波束赋形模块、k个射频模块及天线模块,n和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i为小于等于n正整数;
处理器,用于将m个载波信号传输给所述n个收发器,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所述波束赋型模块用于对所述m个载波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以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所述k个射频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所述天线模块用于发射经过射频处理后的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Yi=WiX
其中,Yi=[y1,i y2,i … yk,i]T,Yi中的k个元素为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X=[x1 x2… xm]T,X中的m个元素为m个载波信号;
Wi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二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i个收发器还用于接收k个射频信号;
所述k个射频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射频信号进行射频处理获得k个待处理信号;
所述波束赋型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待处理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处理,获得m个处理信号;
所述第i个收发器还用于将所述m个处理信号传输给所述公共处理单元;
所述公共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n个收发器发送的m*n个处理信号后,基于所述m*n个处理信号获得m个载波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的方式,在第三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m个处理信号:
Yi=WiXi
其中,Yj=[y1 y2 … ym]T,Yi中的m个元素为m个处理信号;Xi=[x1,i x2,i … xk,i]T,Xi中的k个元素为k个待处理信号;
Wi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n个收发器,所述n个收发器中的第i个收发器包含一h个资源映射模块、h个变换模块、L个波束赋形模块、k个射频模块及天线模块,其中n、k、h及L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i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处理器,用于将L个用户信号传输给所述n个收发器;
其中,所述L个波束赋型模块中的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用于对所述L个用户信号中的第j个用户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以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j为小于等于L的正整数;
所述h个资源映射模块用于对所述L个波束赋型模块获得的L*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资源映射获得k个第二待发射信号;
所述h个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二待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获得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
所述k个射频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
所述天线模块用于发射经过射频处理后的所述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第i个收发器的所述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Yj=WjXj,j∈{1,2,...,L}
其中,Yj=[y1,j y2,j … yk,j]T,Yj中的k个元素为第j个第一待发射信号;Xj=[x1,jx2,j … xm,j]T,Xj中的m个元素为第j个用户信号中的m个数据流;
wj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二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i个收发器还用于接收k个射频信号;
所述k个射频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射频信号进行射频处理,获得k个第一待处理信号;
所述h个变换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第一待处理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
所述h个资源映射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进行资源映射处理,获得L组第三待处理信号,每组第三待处理信号包含k个第三待处理信号;
所述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还用于对所述L组第三待处理信号中的第j组第三待处理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获得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
所述公共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n个收发器发送的n个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基于所述n个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获得第j个用户信号。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的方式,在第三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
Yj=WjXj,j∈{1,2,...,J}
其中,Yj=[y1,j y2,j … ym,j]T,Yj中的m个元素为第j个第四待发射信号;Xj=[x1,jx2,j … xk,j]T,Xj中的k个元素为所述第j组第三待处理信号中的k个第三待处理信号;
Wj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每个收发单元中配置一个波束赋形模块,以使收发单元自行对待发射信号或接收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处理,不再需要公共处理单元集中进行波束赋形处理,即不再需要公共处理单元具备支持所有收发单元的波束赋形配置功能,电子设备在灵活配置收发单元时,配置的每一个收发单元的波束赋形资源都能够得到完全的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波束赋形资源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高波束赋形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上行信号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下行信号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上行信号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下行信号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波束赋型资源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n个收发单元101和与n个收发单元101相连的公共处理单元102,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n个收发单元101中的第i个收发单元包含一波束赋形模块、k个射频模块及天线模块,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i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n个收发单元101均与公共处理单元102相连,n个收发单元101中的每一个收发单元101中波束赋型模块分别与k个射频模块相连,k个射频模块与天线模块相连,其中,天线模块向k个射频模块提供至少k个端口,用于分别接入该k个射频模块。需要说明的是:天线模块可以只包含一个由较大天线阵列组成的整体模块,也可以包含多个由较小天线阵列组成的独立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应用于有源天线系统,但不限于有源天线系统。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基站、卫星、雷达等通信设备,可以用于发射信号,也可以用于接收信号。当电子设备为基站时,电子设备的公共处理单元102可以包括h个资源映射模块和h个变换模块,h大于等于1。在基站用于发射信号时,通过公共处理单元102的h个资源映射模块对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用户信号进行资源映射,即为用户信号分配时域和频域资源,然后通过h个变换模块对资源映射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IFFT)获得m个载波信号;在基站用于接收信号时,通过公共处理单元102的h个变换模块对m个载波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并将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m个载波信号传输给h个资源映射模块进行资源映射,以获得用户级信号。
请参考图2,在电子设备用于发射信号时,电子设备的各个单元的作用如下:
公共处理单元102,用于将m个载波信号X传输给n个收发单元101,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n个收发单元的第i个收发单元的波束赋型模块用于对所述m个载波信号X进行波束赋型处理即数字波束赋型(Digital Beam Forming,DBF),以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Yi;所述k个射频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Yi进行射频(Radio Frequency,RF)处理;所述天线模块用于发射经过射频处理后的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公共处理单元102将m个载波信号传输给n个收发单元101时,可以通过广播发送的方式将m个载波信号发送给每一个收发单元101,那么公共处理单元102与每一个收发单元之间的数据流开销则只需m个载波信号,而不是每一个收发单元的k个射频模块对应所需的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在k>>m的massive MIMO应用场景中将大幅降低公共处理单元102与收发单元101之间的数据接口流量开销。
n个收发单元101中的第i个收发单元接收到公共处理单元102传输的m个载波信号时,第i个收发单元的波束赋型模块对m个载波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需要说明的是,n个收发单元101中各个收发单元101包括的射频模块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于每一个收发单元的波束赋型处理获得的第一待发射信号的个数k与自身包含的射频模块数相同,所以个个收发单元的波束赋型处理获得的第一待发射信号的个数k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波束赋型模块可以通过给每个载波信号赋予不同的波束权值完成波束赋型处理,图2中用Wi表示波束赋型处理,i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用RF1~RFk表示射频处理。具体的,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Yi=WiX
其中,Yi=[y1,i y2,i … yk,i]T,Yi中的k个元素为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X=[x1 x2… xm]T,X中的m个元素为m个载波信号;
Wi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第i个收发单元的波束赋型模块处理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后,将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传输给k个射频模块(一个第一待发射信号传输给一个射频模块),k个射频模块对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如数模转换、放大、滤波等处理,获得射频处理后的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再将射频处理后的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传输给天线模块,由天线模块发射经射频处理后的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请参考图3,在电子设备用于接收信号时,电子设备的各个单元的作用如下:
第i个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k个射频信号;
第i个收发单元的k个射频模块还用于对k个射频信号进行射频处理获得k个待处理信号;
第i个收发单元的波束赋型模块还用于对k个待处理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处理,获得m个处理信号;
第i个收发单元101还用于将m个处理信号传输给公共处理单元102;
公共处理单元102还用于在接收到n个收发单元发送的m*n个处理信号后,基于所述m*n个处理信号获得m个载波信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i个收发单元可以通过天线模块接收k个射频信号。接收到的k个射频信号为模拟信号,传输给k个射频模块进行相应的射频处理(图3中用户RF1~RFk表示射频处理),如滤波、放大、模数转换等处理,获得后续处理所需要的k个待处理信号,该k个待处理信号为数字信号。随后,k个射频处理模块将获得的k个待处理信号传输给波束赋型模块,由波束赋型模块对k个待处理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图3中用Wi表示波束赋型处理,i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具体的,波束赋型处理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处理获得m个处理信号:
Yi=WiXi
其中,Yi=[y1 y2 … ym]T,Yi中的m个元素为m个处理信号;Xi=[x1,i x2,i … xk,i]T,Xi中的k个元素为k个待处理信号;
Wi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第i个收发单元通过波束赋型模块获得m个处理信号后,将m个处理信号传输给公共处理单元102。相应的,与n个收发单元101相连的公共处理单元102将收到n组处理信号,每组处理信号包含m个处理信号,共n*m个处理信号。公共处理单元102通过将每一组处理信号中的第j个处理信号相加获得一个载波信号,共获得m个载波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收发单元对应设置有波束赋型模块,电子设备在不同场景配置不同数目的收发单元时,公共处理单元102不需要预先准备好全部的收发单元所需DBF资源,从而实现按需配置DBF资源而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n个收发单元401和与n个收发单元相连的公共处理单元402,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n个收发单元401中的第i个收发单元包含h个资源映射模块(在图中用RE表示资源映射模块)、h个变换模块、L个波束赋形模块即DBF模块、k个射频模块及天线模块,其中n、k、h及L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i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具体的,h个资源映射模块中的每一个资源映射模块与第i个收发单元中L个波束赋型模块相连,h个资源映射模块与h个变换模块一一对应相连;h个变换模块与k个射频模块相连(一个变换模块与可以与一个射频模块相连,也可以与多个射频模块相连),k个射频模块与天线模块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基站、卫星、雷达等通信设备,可以用于收发信号。该电子设备可以应用于有源天线系统,但并不限于有源天线系统。请参考图5,在电子设备用于发射信号时,电子设备的各个单元的作用如下:
公共处理单元402用于将L个用户信号传输给n个收发单元401;
第i个收发单元的L个波束赋型模块中的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用于对L个用户信号中的第j个用户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以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j为小于等于L的正整数;
第i个收发单元的h个资源映射模块用于对所述L个波束赋型模块获得的L*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资源映射获得k个第二待发射信号;
第i个收发单元的h个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二待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获得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
第i个收发单元的k个射频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
第i个收发单元的天线模块用于发射经过射频处理后的所述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公共处理单元402可以通过广播发送的方式将L个用户信号传输给每一个收发单元。第i个收发单元通过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对公共处理单元402传输来的第j个用户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以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在图5中W11~W1L表示每个收发单元401中各个波束赋型模块进行的波束赋型处理。需要说明的是,n个收发单元401中各个收发单元401包括的射频模块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于每一个波束赋型处理获得的第一待发射信号的个数k与自身包含的射频模块数相同,所以个个收发单元的波束赋型处理获得的第一待发射信号的个数k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的,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Yj=WjXj,j∈{1,2,...,L}
其中,Yj=[y1,j y2,j … yk,j]T,Yj中的k个元素为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Xj=[x1,jx2,j … xm,j]T,Xj中的m个元素为第j个用户信号中的m个数据流,其中m为用一个用户信号可获得的正交波束的个数;
Wj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第i个收发单元的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将处理获得的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传输给h个资源映射模块。相应的,h个资源映射模块将接收到L个波束赋型模块传输的L组第一待发射信号,每组待发射信号包含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共L*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在图5中RE1~REh表示各个资源映射模块进行的资源映射处理,h个资源映射模块将对这L*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资源映射处理,即为第一待发射信号分配时域和频域资源,获得k个第二待发射信号,并将k个第二待发射信号分别传输给h个变换模块,其中,一个变换模块至少接收一个第二待发射信号。
在图5中IFFT1~IFFTh表示各个变换模块进行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h个变换模块对k个第二待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获得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其中,每一个变换模块对接收到的第二待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获得第三待发射信号,随后将获得的第三待发射信号传输至与其相连的射频模块。
接着,k个射频模块中的每个射频模块接收对应的的第三待发射信号,并对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在图5中用RF1~RFk表示射频处理,如数模转换、放大、滤波等处理,及将经过射频处理后的第三待发射信号传输给天线模块,由天线模块发射经过射频处理后的第三待发射信号。
请参考图6,RF1~RFk表示射频处理、FFT1~FFTh表示快速傅里叶变换、RE1~REh表示资源映射处理、W11~W1L表示波束赋型处理,在电子设备用于接收信号时,电子设备的各个单元的作用如下:
第i个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k个射频信号;
第i个收发单元的k个射频模块还用于对k个射频信号进行射频处理,获得k个第一待处理信号;
第i个收发单元的h个变换模块还用于对k个第一待处理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
第i个收发单元的h个资源映射模块还用于对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进行资源映射处理,获得L组第三待处理信号,每一组第三待处理信号包含k个第三待处理信号;
第i个收发单元的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还用于对L组第三待处理信号中的第j组第三待处理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获得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
公共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n个收发单元发送的n*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基于所述n*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获得第j个用户信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i个收发单元可以通过每个天线单元接收一个射频信号,通过天线模块接收k个射频信号;接着,k个天线单元将接收到的k个射频信号传输给对应的k个射频模块;k个射频模块的每个射频单元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如滤波、放大、模数转换等处理,获得一个第一待处理信号,并将获得的第一待处理信号传输给与其相连的变换模块。
h个变换模块中的每一个变换模块接收到第一待处理信号时(一个变换模块可以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待处理信号),对第一待处理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第二待处理信号(一个第一待处理信号经处理后获得一二第二待处理信号),并将第二待处理信号传输给h个资源映射模块。相应的,h个资源映射模块将接收到h个变换模块传输的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h个资源映射模块对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进行资源映射处理,即将一个第二待处理信号映中属于不同用户的信息映射为不同的信号,其中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中每个第二待处理信号包含L个用户的信息,因此映射获得L组第三待处理信号,每组第三待处理信号包含k个第三待处理信号,同一组第三待处理信号包含的信息属于同一个用户。
h个资源映射模块在获得L组第三待处理信号时,将L组第三待处理信号中的第j组第三待处理信号传输给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的,h个资源映射模块中每一个资源映射模块将其获得的属于同一用户的第三处理信号发送给同一波束赋型模块,。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对接收到的第j组第三待处理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以获得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具体的,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获得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
Yj=WjXj,j∈{1,2,...,J}
其中,Yj=[y1,j y2,j … ym,j]T,Yj中的m个元素为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中的m个向量;
Xj=[x1,j x2,j … xk,j]T,Xj中的k个元素为所述第j组第三待处理信号中的k个第三待处理信号;
Wj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在收发单元获得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时,将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传输给公共处理单元402。公共处理单元402接收n个收发单元发送的n个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基于n个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获得第j个用户信号。具体的,公共处理单元402可以通过n个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相加获得第j个用户信号。
同样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收发单元对应设置有波束赋型模块,电子设备在不同场景配置不同数目的收发单元时,公共处理单元不需要预先准备好全部的收发单元所需DBF资源,从而实现按需配置DBF资源而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并且,由于收发单元中设置有对应的波束赋型模块,公共处理单元向收发单元传送的信号为L个,而不是k个射频单元对应所需的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在k>>L的massive MIMO应用场景中将大幅降低公共处理单元与收发单元之间的数据接口流量开销。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n个收发器701,所述n个收发器701中的第i个收发器701包含一波束赋形模块、k个射频模块及天线模块,n和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i为小于等于n正整数;
处理器702,用于将m个载波信号传输给所述n个收发器701,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所述波束赋型模块用于对所述m个载波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以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所述k个射频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所述天线模块用于发射经过射频处理后的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Yi=WiX
其中,Yi=[y1,i y2,i … yk,i]T,Yi中的k个元素为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X=[x1 x2… xm]T,X中的m个元素为m个载波信号;
Wi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i个收发器701还用于接收k个射频信号;
所述k个射频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射频信号进行射频处理获得k个待处理信号;
所述波束赋型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待处理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处理,获得m个处理信号;
所述第i个收发器701还用于将所述m个处理信号传输给所述公共处理单元;
所述公共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n个收发器701发送的m*n个处理信号后,基于所述m*n个处理信号获得m个载波信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m个处理信号:
Yi=WiXi
其中,Yi=[y1 y2 … ym]T,Yi中的m个元素为m个处理信号;Xi=[x1,i x2,i … xk,i]T,Xi中的k个元素为k个待处理信号;
Wi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前述图1至图3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前述对电子设备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四
请参考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n个收发器801,所述n个收发器801中的第i个收发器801包含一h个资源映射模块、h个变换模块、L个波束赋形模块、k个射频模块及天线模块,其中n、k、h及L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i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处理器802,用于将L个用户信号传输给所述n个收发器801;
其中,所述L个波束赋型模块中的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用于对所述L个用户信号中的第j个用户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以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j为小于等于L的正整数;
所述h个资源映射模块用于对所述L个波束赋型模块获得的L*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资源映射获得k个第二待发射信号;
所述h个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二待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获得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
所述k个射频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
所述天线模块用于发射经过射频处理后的所述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i个收发器801的所述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Yj=WjXj,j∈{1,2,...,L}
其中,Yj=[y1,j y2,j … yk,j]T,Yj中的k个元素为第j个第一待发射信号;Xj=[x1,jx2,j … xm,j]T,Xj中的m个元素为第j个用户信号中的m个数据流;
Wj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i个收发器801还用于接收k个射频信号;
所述k个射频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射频信号进行射频处理,获得k个第一待处理信号;
所述h个变换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第一待处理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
所述h个资源映射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进行资源映射处理,获得L组第三待处理信号,每组第三待处理信号包含k个第三待处理信号;
所述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还用于对所述L组第三待处理信号中的第j组第三待处理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获得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
所述公共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n个收发器801发送的n个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基于所述n个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获得第j个用户信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
Yj=WjXj,j∈{1,2,...,J}
其中,Yj=[y1,j y2,j … ym,j]T,Yj中的m个元素为第j个第四待发射信号;Xj=[x1,jx2,j … xk,j]T,Xj中的k个元素为所述第j组第三待处理信号中的k个第三待处理信号;
Wj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前述图4至图6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前述对电子设备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每个收发单元中配置一个波束赋形模块,以使收发单元自行对待发射信号或接收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处理,不再需要公共处理单元集中进行波束赋形处理,即不再需要公共处理单元具备支持所有收发单元的波束赋形配置功能,电子设备在灵活配置收发单元时,配置的每一个收发单元的波束赋形资源都能够得到完全的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波束赋形资源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高波束赋形资源的利用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n个收发单元,所述n个收发单元中的第i个收发单元包含一波束赋形模块、k个射频模块及天线模块,n和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i为小于等于n正整数;
公共处理单元,用于将m个载波信号传输给所述n个收发单元,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所述波束赋型模块用于对所述m个载波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以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所述k个射频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所述天线模块用于发射经过射频处理后的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Yi=WiX
其中,Yi=[y1,i y2,i … yk,i]T,Yi中的k个元素为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X=[x1 x2 …xm]T,X中的m个元素为m个载波信号;
Wi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个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k个射频信号;
所述k个射频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射频信号进行射频处理获得k个待处理信号;
所述波束赋型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待处理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处理,获得m个处理信号;
所述第i个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m个处理信号传输给所述公共处理单元;
所述公共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n个收发单元发送的m*n个处理信号后,基于所述m*n个处理信号获得m个载波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m个处理信号:
Yi=WiXi
其中,Yi=[y1 y2 … ym]T,Yi中的m个元素为m个处理信号;
Xi=[x1,i x2,i … xk,i]T,Xi中的k个元素为k个待处理信号;
Wi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n个收发单元,所述n个收发单元中的第i个收发单元包含一h个资源映射模块、h个变换模块、L个波束赋形模块、k个射频模块及天线模块,其中n、k、h及L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i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公共处理单元,用于将L个用户信号传输给所述n个收发单元;
其中,所述L个波束赋型模块中的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用于对所述L个用户信号中的第j个用户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以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j为小于等于L的正整数;
所述h个资源映射模块用于为所述L个波束赋型模块获得的L*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分配时域和频域资源,获得k个第二待发射信号;
所述h个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二待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获得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
所述k个射频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
所述天线模块用于发射经过射频处理后的所述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i个收发单元的所述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Yj=WjXj,j∈{1,2,...,L}
其中,Yj=[y1,j y2,j … yk,j]T,Yj中的k个元素为第j个第一待发射信号;Xj=[x1,j x2,j… xm,j]T,Xj中的m个元素为第j个用户信号中的m个数据流;
Wj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个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k个射频信号;
所述k个射频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射频信号进行射频处理,获得k个第一待处理信号;
所述h个变换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第一待处理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
所述h个资源映射模块还用于将所述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中每个第二待处理信号中属于不同用户的信息映射为不同的信号,获得L组第三待处理信号,其中,所述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中每个第二待处理信号包含L个用户的信息,每组第三待处理信号包含k个第三待处理信号,同一组第三待处理信号包含的信息属于同一个用户;
所述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还用于对所述L组第三待处理信号中的第j组第三待处理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获得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
所述公共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n个收发单元发送的n个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基于所述n个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获得第j个用户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
Yj=WjXj,j∈{1,2,...,J}
其中,Yj=[y1,j y2,j … ym,j]T,Yj中的m个元素为第j个第四待发射信号;Xj=[x1,j x2,j… xk,j]T,Xj中的k个元素为所述第j组第三待处理信号中的k个第三待处理信号;
Wj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n个收发器,所述n个收发器中的第i个收发器包含一波束赋形模块、k个射频模块及天线模块,n和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i为小于等于n正整数;
处理器,用于将m个载波信号传输给所述n个收发器,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所述波束赋型模块用于对所述m个载波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以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所述k个射频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所述天线模块用于发射经过射频处理后的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Yi=WiX
其中,Yi=[y1,i y2,i … yk,i]T,Yi中的k个元素为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X=[x1 x2 …xm]T,X中的m个元素为m个载波信号;
Wi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个收发器还用于接收k个射频信号;
所述k个射频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射频信号进行射频处理获得k个待处理信号;
所述波束赋型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待处理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处理,获得m个处理信号;
所述第i个收发器还用于将所述m个处理信号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n个收发器发送的m*n个处理信号后,基于所述m*n个处理信号获得m个载波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m个处理信号:
Yi=WiXi
其中,Yi=[y1 y2 … ym]T,Yi中的m个元素为m个处理信号;
Xi=[x1,i x2,i … xk,i]T,Xi中的k个元素为k个待处理信号;
Wi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n个收发器,所述n个收发器中的第i个收发器包含一h个资源映射模块、h个变换模块、L个波束赋形模块、k个射频模块及天线模块,其中n、k、h及L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i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处理器,用于将L个用户信号传输给所述n个收发器;
其中,所述L个波束赋型模块中的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用于对所述L个用户信号中的第j个用户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以获得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j为小于等于L的正整数;
所述h个资源映射模块用于为所述L个波束赋型模块获得的L*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分配时域和频域资源,获得k个第二待发射信号;
所述h个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二待发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获得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
所述k个射频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
所述天线模块用于发射经过射频处理后的所述k个第三待发射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i个收发器的所述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k个第一待发射信号:
Yj=WjXj,j∈{1,2,...,L}
其中,Yj=[y1,j y2,j … yk,j]T,Yj中的k个元素为第j个第一待发射信号;Xj=[x1,j x2,j… xm,j]T,Xj中的m个元素为第j个用户信号中的m个数据流;
Wj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个收发器还用于接收k个射频信号;
所述k个射频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射频信号进行射频处理,获得k个第一待处理信号;
所述h个变换模块还用于对所述k个第一待处理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
所述h个资源映射模块还用于将所述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中每个第二待处理信号中属于不同用户的信息映射为不同的信号,获得L组第三待处理信号,其中,所述k个第二待处理信号中每个第二待处理信号包含L个用户的信息,每组第三待处理信号包含k个第三待处理信号,同一组第三代处理信号包含的信息属于同一个用户;
所述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还用于对所述L组第三待处理信号中的第j组第三待处理信号进行波束赋型处理,获得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所述n个收发器发送的n个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基于所述n个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获得第j个用户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j个波束赋型模块用于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第j个第四待处理信号:
Yj=WjXj,j∈{1,2,...,J}
其中,Yj=[y1,j y2,j … ym,j]T,Yj中的m个元素为第j个第四待发射信号;Xj=[x1,j x2,j… xk,j]T,Xj中的k个元素为所述第j组第三待处理信号中的k个第三待处理信号;
Wj中的每一个元素为进行波束赋形处理的权值。
CN201480009447.3A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6377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2074 WO2016004628A1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7778A CN105637778A (zh) 2016-06-01
CN105637778B true CN105637778B (zh) 2019-02-19

Family

ID=55063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9447.3A Active CN105637778B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37778B (zh)
WO (1) WO20160046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0763B (zh) * 2019-07-23 2021-05-11 东南大学 收发方向图非互易全数字波束成形天线阵列及其实现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465A (zh) * 2006-09-27 2008-04-09 美国博通公司 射频发射器、射频收发器和射频前端
CN101444054A (zh) * 2006-11-27 2009-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得信道互易性的方法、收发器和mimo通信系统
CN103095324A (zh) * 2011-10-28 2013-05-08 美国博通公司 带有波束成形天线的rf收发器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80445B2 (en) * 2008-02-13 2012-10-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tenna training of beamforming vectors by selective use of beam level training
CN101488794B (zh) * 2008-12-26 2012-07-04 南京邮电大学 码分多址高速数据基站智能天线收发信方法
US8737926B2 (en) * 2010-07-08 2014-05-27 Eden Rock Communications, Llc Scheduling of beamformed data to reduce interference
CN102763446B (zh) * 2012-04-17 2014-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和发送信号的方法、发射机、接收机及其系统
CN202713297U (zh) * 2012-07-10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端机和直放站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465A (zh) * 2006-09-27 2008-04-09 美国博通公司 射频发射器、射频收发器和射频前端
CN101444054A (zh) * 2006-11-27 2009-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得信道互易性的方法、收发器和mimo通信系统
CN103095324A (zh) * 2011-10-28 2013-05-08 美国博通公司 带有波束成形天线的rf收发器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04628A1 (zh) 2016-01-14
CN105637778A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ang et al. Smart small cell with hybrid beamforming for 5G: Theoretical feasibility and prototype results
CN104796183B (zh) 用于在天线元件布置处进行多天线信号处理的方法、对应的收发器和对应的天线元件布置
Wang et al. Joint beamforming and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design for two-way relay networks
CN102474317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频率选择信道的mimo波束成形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CN108696304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Li et 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estimation of channel covariance in vehicular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KR101718282B1 (ko) 가시선 채널 환경에서 부배열 안테나를 이용한 균일 원형 배열 안테나 시스템 및 그의 빔포밍 방법
CN106233659A (zh) 用于具有带轨道角动量的电磁模式的信号的发射和/或接收的系统、及其设备和方法
CN108023624A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721123B (zh) 一种用户配对及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1316130A (zh) 闭环模式下共用天线系统和方法
CN107634787A (zh) 一种大规模mimo毫米波信道估计的方法
CN108141268A (zh) 使用混合波束成形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7113038A (zh) 用于多用户多输出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9905189A (zh) 毫米波rf信道仿真器
Tian et al.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empowered optimization for spectrum sharing: Scenarios and methods
EP34339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503502A (zh) 基站中的方法、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产品和基站
CN102355689A (zh) 一种终端干扰测试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5515623B (zh) 一种波束分配方法以及基站
CN105637778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3684559B (zh) 阵列天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发射机
CN101316129A (zh) 开环模式下共用天线系统和方法
CN106452536B (zh)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的长期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26766B (zh) 一种双流波束赋形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