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5268B - 可信服务管理云平台 - Google Patents

可信服务管理云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5268B
CN105635268B CN201510998424.6A CN201510998424A CN105635268B CN 105635268 B CN105635268 B CN 105635268B CN 201510998424 A CN201510998424 A CN 201510998424A CN 105635268 B CN105635268 B CN 1056352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ment
tsm
platform
user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984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5268A (zh
Inventor
周鸣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do 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do 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do 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do 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984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52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35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5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5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5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key management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5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an additional device, e.g. smartcard, SIM or a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信服务管理云平台,其包括具有可信服务管理能力的TSM管理平台,所述TSM管理平台上设置用于将用户数据系统、卡数据生产系统接入的前置模块,所述用户数据系统和/或卡数据生产系统通过前置模块接入TSM管理平台后,所述TSM管理平台能进行所需的业务管理、用户管理、客户端管理以及系统管理。本发明通过TSM管理平台与前置模块配合形成云平台,从而实现了对虚拟运营商的统一接入管理,各运营商通过前置模块接入TSM云平台,不用单独建设TSM,大大节约了成本;同时,TSM云平台对外提供统一的业务接入接口,简化了业务接入流程,实现了虚拟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业务共享。

Description

可信服务管理云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云平台,尤其是一种可信服务管理云平台,属于TSM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TSM(Trusted Services Management)是可信第三方的NFC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目的是专注于提供给银行、特约商户、一卡通公司等卡片应用服务提供商便利且可靠的NFC移动支付平台。TSM可降低商业营运的复杂度,易于让MNO与应用服务提供商的营运模式整合。
现有条件下,虚拟运营商在开展NFC业务时,必须搭建单独的TSM平台,同时完成与各个应用提供商的单独接入,建设成本及接入成本非常高;同时,虚拟运营商的TSM平台存在技术标准差异,导致业务接入流程复杂,冗余度高,且虚拟运营商之间业务无法共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信服务管理云平台,其能节约成本,简化流程,无需单独搭建TSM平台,能对所发行的SWP-SIM卡进行统一的管理以及完成应用下载、删除、锁定、解锁卡片管理功能。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可信服务管理云平台,包括具有可信服务管理能力的TSM管理平台,所述TSM管理平台上设置用于将用户数据系统、卡数据生产系统接入的前置模块,所述用户数据系统和/或卡数据生产系统通过前置模块接入TSM管理平台后,所述TSM管理平台能进行所需的业务管理、用户管理、客户端管理以及系统管理。
所述TSM管理平台进行的业务管理包括SP接入管理、业务参数配置、辅助安全域管理、主安全域管理、应用管理、CAP包管理以及业务前置管理;所述用户管理包括用户信息管理、测试用户管理、用户意见反馈、SE信息管理;所述客户端管理包括客户端信息管理、客户端插件信息管理、客户端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包括管理员管理、系统角色管理、系统资源管理、功能菜单管理以及系统操作日志管理。
所述前置模块能进行报文转发、将接收的报文加密后转发至TSM管理平台、加密会话管理、定期握手以及保持握手状态、报文签名及验签处理、报文检验以及满足用户数据系统、卡数据生产系统以不同通讯方式与TSM管理平台进行所需的数据交互。
所述TSM管理平台通过前置模块能提供安全服务接口,所述安全服务接口包括SSD初始密钥获取接口、DAP签名计算接口、会话密钥生成接口、合作伙伴接口、通信MAC计算接口以及SSD密钥导出接口。
本发明的优点:通过TSM管理平台与前置模块配合形成云平台,从而实现了对虚拟运营商的统一接入管理,各运营商通过前置模块接入TSM云平台,不用单独建设TSM,大大节约了成本;同时,TSM云平台对外提供统一的业务接入接口,简化了业务接入流程,实现了虚拟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业务共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进行实时下载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进行非实时下载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进行应用删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进行应用锁定/解锁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进行圈存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进行MAC工作密钥同步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TSM管理平台、2-前置模块、3-用户数据系统以及4-卡数据生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了简化流程,无需单独搭建TSM平台,能对所发行的SWP-SIM卡进行统一的管理,本发明包括具有可信服务管理能力的TSM管理平台1,所述TSM管理平台1上设置用于将用户数据系统3、卡数据生产系统4接入的前置模块2,所述用户数据系统3和/或卡数据生产系统4通过前置模块2接入TSM管理平台1后,所述TSM管理平台1能进行所需的业务管理、用户管理、客户端管理以及系统管理。
具体地,所述前置模块2能进行报文转发、将接收的报文加密后转发至TSM管理平台1、加密会话管理、定期握手以及保持握手状态、报文签名及验签处理、报文检验以及满足用户数据系统3、卡数据生产系统4以不同通讯方式与TSM管理平台1进行所需的数据交互。此外,前置模块2还能进行并发控制等流量控制处理,通过前置模块2使得用户数据系统3以及卡数据生产系统4能统一接入TSM管理平台1,从而利用TSM管理平台1具有的可信服务管理能力实现对SWP-SIM卡进行统一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TSM管理平台1进行的业务管理包括SP接入管理、业务参数配置、辅助安全域管理、主安全域管理、应用管理、CAP包管理以及业务前置管理;所述用户管理包括用户信息管理、测试用户管理、用户意见反馈、SE信息管理;所述客户端管理包括客户端信息管理、客户端插件信息管理、客户端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包括管理员管理、系统角色管理、系统资源管理、功能菜单管理以及系统操作日志管理。
其中,SP接入管理是指SP(Service Provider)接入注册审核,SP业务平台信息配置,SP基本信息维护。业务参数配置是指对与平台核心业务功能相关的参数进行管理。辅助安全域管理是指对各SP所属的辅助安全域进行配置及管理。主安全域管理是指对主安全域信息进行配置及管理。应用管理是指对所有SP提交的应用进行审核,应用基本信息,应用版本信息管理以及应用适配管理。CAP包管理是指CAP的导入及基本信息管理。业务前置管理是指对业务前置信息进行配置及管理。
用户信息管理是指用户基本信息的展示及查询,包括用户的注册时间,SEID,已下载应用等信息。测试用户管理是指测试用户信息配置,用于应用测试,只有测试用户可以使用处于测试状态的应用。用户意见反馈是指用户使用钱包客户端时填写的意见信息展示。SE信息管理是指平台管理的所有SE的基本信息展示及查询。
客户端信息管理是指钱包主客户端应用的配置及管理。客户端插件信息管理是指对各SP所属的客户端插件进行配置及管理。客户端用户管理是指所有已注册的客户端用户信息的展示及查询。
管理员管理是指管理员基本信息的配置及管理。系统角色管理是指系统角色信息的配置及管理,可以为不同角色分配不同的系统权限。系统资源管理是指系统资源信息的配置及管理,包括系统提供所有功能名称及路径等信息。功能菜单管理是指对系统展示的菜单进行配置和管理,包括命名,排序等。系统操作日志管理是指对管理员的系统日志进行展示和查询。
所述TSM管理平台1通过前置模块2能提供安全服务接口,所述安全服务接口包括SSD初始密钥获取接口、DAP签名计算接口、会话密钥生成接口、合作伙伴接口、通信MAC计算接口以及SSD密钥导出接口。
如图2所示,为合作伙伴进行实时用户认证并实时进行个人化数据生成的示意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用户通过客户端请求开通合作伙伴业务;
步骤2、TSM管理平台1收到用户业务开通请求时,向合作伙伴侧系统发起用户认证请求(应用下载);
步骤3、TSM管理平台1生成合作伙伴SSD初始密钥;
步骤4、TSM管理平台1在当前用户USIM卡上划分合作伙伴SSD;
步骤5、TSM管理平台1将SSD划分结果通知给合作伙伴侧系统;
步骤6、TSM管理平台1在当前用户USIM卡上加载合作伙伴应用;
步骤7、TSM管理平台1将合作伙伴应用加载结果通知给合作伙伴侧系统;
步骤8、TSM管理平台1向合作伙伴侧系统发起应用个人化请求;
步骤9、合作伙伴侧系统向TSM管理平台1返回第一组个人化脚本;
步骤10、TSM管理平台1切分合作伙伴侧系统个人化脚本包;
步骤11、TSM管理平台1向USIM卡完成个人化脚本执行;
步骤12、TSM管理平台1将第一组个人化脚本执行的卡片结果返回给合作伙伴侧系统;
步骤13、合作伙伴侧系统收到卡片结果响应后,向TSM管理平台1返回响应。如果需要进一步操作卡片,则在本条响应中携带操作脚本;有需要时,重复执行步骤10至步骤13;如果需要关联下载多个应用,则重复执行步骤6至步骤14;TSM管理平台1通过客户端向用户提示操作结果。
如图3所示,为当合作伙伴侧的用户认证与个人化数据生成不能实时生成时(如:贷记卡应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用户通过客户端请求开通合作伙伴业务;
步骤2、TSM管理平台1收到用户业务开通请求时,向合作伙伴侧系统发起用户认证请求(应用下载);
步骤3、合作伙伴侧系统向TSM管理平台1返回用户认证响应;
步骤4、TSM管理平台1通过手机钱包客户端向用户提示业务受理结果;
步骤5、合作伙伴侧系统(或业务人员)进行用户认证处理;
步骤6、合作伙伴侧系统完成应用个人化数据准备;
步骤7、合作伙伴侧系统向TSM管理平台发起用户事件通知(认证成功);
步骤8、TSM管理平台1通过客户端向用户提示业务认证结果;
步骤9、用户通过客户端请求应用加载;
步骤10、TSM管理平台1生成合作伙伴SSD初始密钥;
步骤11、TSM管理平台在当前用户USIM卡上划分合作伙伴SSD;
步骤12、TSM管理平台1将SSD划分结果通知给合作伙伴侧系统;
步骤13、TSM管理平台1在当前用户USIM卡上加载合作伙伴应用;
步骤14、TSM管理平台1将合作伙伴应用加载结果通知给合作伙伴侧系统;
步骤15、TSM管理平台1向合作伙伴侧系统发起应用个人化请求;
步骤16、合作伙伴侧系统向TSM管理平台1返回第一组个人化脚本;
步骤17、TSM管理平台1切分合作伙伴侧系统个人化脚本包;
步骤18、TSM管理平台1向USIM卡完成个人化脚本执行;
步骤19、TSM管理平台1将第一组个人化脚本执行的卡片结果返回给合作伙伴侧系统;
步骤20、合作伙伴侧系统收到卡片结果响应后,向TSM管理平台1返回响应。如果需要进一步操作卡片,则在本条响应中携带操作脚本;
步骤21、有需要时,重复执行步骤17至步骤20;如果需要关联下载多个应用,则重复执行步骤13至步骤20;TSM管理平台通过客户端向用户提示操作结果。
如图4所示,为通过TSM管理平台1以及前置模块2进行应用删除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TSM管理平台1收到用户合作伙伴应用删除请求;
步骤2、TSM管理平台1向合作伙伴侧系统发起用户认证请求(删除);
步骤3、合作伙伴通过TSM管理平台1删除当前用户USIM卡中的对应应用;
步骤4、TSM管理平台1向合作伙伴侧系统同步应用状态(删除);
步骤5、如果需要关联删除其他应用,则重复执行步骤3至步骤4;如果当前安全域下无任何其他应用,则TSM管理平台1自动删除当前用户USIM卡中的合作伙伴SSD;TSM管理平台1向合作伙伴侧系统同步安全域状态(删除);TSM管理平台1向用户提示操作结果。
如图5所示,为通过TSM管理平台1以及前置模块2进行应用锁定/解锁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TSM管理平台1收到用户应用锁定/解锁请求;
步骤2、TSM管理平台1向合作伙伴侧系统发起用户认证请求(锁定/解锁);
步骤3、合作伙伴侧系统向TSM管理平台1发起用户事件通知(用户认证成功);
步骤4、TSM管理平台1锁定/解锁当前用户USIM卡中的对应应用;
步骤5、TSM管理平台1向合作伙伴侧系统同步应用状态(锁定/解锁);
步骤6、如果需要关联锁定/解锁其他应用,则重复执行步骤3至步骤4;TSM管理平台1向用户提示操作结果。
如图6所示,为通过TSM管理平台1以及前置模块2进行圈存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用户通过客户端提交交易请求(圈存);
步骤2、TSM管理平台1将接收到的交易请求透传给合作伙伴侧系统;
步骤3、合作伙伴侧系统向TSM管理平台1返回交易响应;
步骤4、TSM管理平台1将交易响应透传给客户端;
步骤5、用户客户端将执行结果提交给TSM管理平台1;
步骤6、TSM管理平台1将交易请求透传给合作伙伴侧系统;
步骤7、合作伙伴侧系统将交易响应返回给TSM管理平台1;
步骤8、TSM管理平台1将交易响应透传给客户端。
如图7所示,为通过TSM管理平台1以及前置模块2进行MAC工作密钥同步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运维要求TSM管理平台1向合作伙伴侧系统发起工作密钥更新请求;
步骤2、合作伙伴侧系统生成新的工作密钥;
步骤3、合作伙伴侧系统向TSM管理平台1返回工作密钥更新响应;
步骤4、TSM管理平台1更新工作密钥;
步骤5、双方启用新密钥。
本发明通过TSM管理平台1与前置模块2的配合能通过安全的渠道将经过认证的服务程序及个人化数据下载到用户的手机侧,TSM管理平台1提供了丰富的管理功能。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基础架构虽然都以JAVA卡+GP作为其核心的技术体系,但在部分技术细节、业务管理流程上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TSM管理平台1与前置模块2的配合能对外(成员单位)屏蔽技术差异,对内实现卡片的自适应功能,自主识别不同运营商的卡片并采用符合其标准的技术实现NFC业务的管理。
目前市场上的TSM平台把精力集中在功能的实现上,对系统的异常处理的支撑能力薄弱,造成用户体验不佳。通过TSM管理平台1与前置模块2的配合除了负责为完成业务的交易正确性和完整性提供必要的功能保证外,还将对业务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保证USIM卡与交易服务平台、卡业务平台的数据一致,包括超时控制、交易重发、交易完整性保护、卡数据状态分析及处理等机制。
秉承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通过TSM管理平台1与前置模块2的配合在体系架构的设计上也遵循了开放性、可扩展性的设计原则。由TSM管理平台1与前置模块2的配合实现的TSM云平台是由不同功能模块组件汇集而成,在每个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都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实现,一个模块的变更不会影响另外一个模块的设计。比如当平台预置的接口协议不能直接满足第三方需求时,新接口及相关业务流程将以插件的形式打包发布成组件,不影响平台核心业务。
本发明的云平台在功能设计上统筹规划运营功能,在合理的商务模式的支持下,将各个运营商、发行商之间有机会形成一种互惠关系,最终消费者可以获得最好的业务服务。运营体系方面的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卡空间管理、应用商店管理、消息管理、业务订购管理、计费管理、数据挖掘、报表管理、业务与产品管理、投诉管理、知识库管理等。本发明的云平台能提供标准接口,所述标准接口包括GP MESSAGE接口、通讯运营商接口、金融业务接口、公交业务接口、行业应用接口、人行MTPS接口。

Claims (2)

1.一种可信服务管理云平台,其特征是:包括具有可信服务管理能力的TSM管理平台(1),所述TSM管理平台(1)上设置用于将用户数据系统(3)、卡数据生产系统(4)接入的前置模块(2),所述用户数据系统(3)和/或卡数据生产系统(4)通过前置模块(2)接入TSM管理平台(1)后,所述TSM管理平台(1)能进行所需的业务管理、用户管理、客户端管理以及系统管理;
所述前置模块(2)能进行报文转发、将接收的报文加密后转发至TSM管理平台(1)、加密会话管理、定期握手以及保持握手状态、报文签名及验签处理、报文检验以及满足用户数据系统(3)、卡数据生产系统(4)以不同通讯方式与TSM管理平台(1)进行所需的数据交互;
所述TSM管理平台(1)通过前置模块(2)能提供安全服务接口,所述安全服务接口包括SSD初始密钥获取接口、DAP签名计算接口、会话密钥生成接口、合作伙伴接口、通信MAC计算接口以及SSD密钥导出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信服务管理云平台,其特征是:所述TSM管理平台(1)进行的业务管理包括SP接入管理、业务参数配置、辅助安全域管理、主安全域管理、应用管理、CAP包管理以及业务前置管理;所述用户管理包括用户信息管理、测试用户管理、用户意见反馈、SE信息管理;所述客户端管理包括客户端信息管理、客户端插件信息管理、客户端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包括管理员管理、系统角色管理、系统资源管理、功能菜单管理以及系统操作日志管理。
CN201510998424.6A 2015-12-28 2015-12-28 可信服务管理云平台 Active CN1056352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98424.6A CN105635268B (zh) 2015-12-28 2015-12-28 可信服务管理云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98424.6A CN105635268B (zh) 2015-12-28 2015-12-28 可信服务管理云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5268A CN105635268A (zh) 2016-06-01
CN105635268B true CN105635268B (zh) 2018-12-25

Family

ID=56049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98424.6A Active CN105635268B (zh) 2015-12-28 2015-12-28 可信服务管理云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352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6274B (zh) * 2016-09-19 2021-09-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控制方法及终端、服务器、处理器
CN106559501B (zh) * 2016-12-14 2023-05-12 厦门奥普拓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扁平式工控方法与系统
GB201802975D0 (en) * 2018-02-23 2018-04-11 Secure Thingz Ltd Programming target devices
CN109600220B (zh) * 2018-12-07 2021-08-10 焦少波 用于Java卡的可信服务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0223060A (zh) * 2019-05-21 2019-09-10 四川精创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芯片智能卡管理平台
CN115186881B (zh) * 2022-06-27 2023-08-01 红豆电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安全预测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0662B1 (en) * 2009-01-05 2012-08-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Partially delegated over-the-air provisioning of a secure element
CN103186858A (zh) * 2012-02-05 2013-07-03 深圳市家富通汇科技有限公司 可信服务管理方法
CN103208065A (zh) * 2012-01-16 2013-07-17 深圳市家富通汇科技有限公司 在移动装置中个人化安全元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62590A (zh) * 2010-12-30 2013-08-21 Skc&C株式会社 在具有非uicc安全元件的移动通信装置上经由空中提供机密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25507A (zh) * 2011-11-01 2014-09-03 Jvl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多个服务供应商可信服务管理器和安全元件的接口连接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0662B1 (en) * 2009-01-05 2012-08-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Partially delegated over-the-air provisioning of a secure element
CN103262590A (zh) * 2010-12-30 2013-08-21 Skc&C株式会社 在具有非uicc安全元件的移动通信装置上经由空中提供机密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25507A (zh) * 2011-11-01 2014-09-03 Jvl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多个服务供应商可信服务管理器和安全元件的接口连接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208065A (zh) * 2012-01-16 2013-07-17 深圳市家富通汇科技有限公司 在移动装置中个人化安全元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86858A (zh) * 2012-02-05 2013-07-03 深圳市家富通汇科技有限公司 可信服务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5268A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5268B (zh) 可信服务管理云平台
CN111181727B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开放api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CN109559258B (zh)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系统
Chen et al. IoT service based on jointcloud blockchain: The case study of smart traveling
CN103679440B (zh) 一种以二维码为载体的金融收付方法
CN111190730B (zh) 异构云管理平台
US20200186355A1 (en)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processing and authentication system
EP2947569B1 (en) Hybrid applications operating between on-premise and cloud platforms
CN109274672B (zh) 一种用于信息通信设备的移动运维管理及数据交互系统
CN109034720A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调度业务管理的移动办公平台及装置
CN103475680B (zh) 一种物联网能力集成方法与系统
CN110738454A (zh) 一种企业管理平台系统
KR102119449B1 (ko) 통합 오픈 api 플랫폼 시스템, 이를 이용한 금융 서비스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US2020009013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third-party services with a client instance
CN112417037A (zh) 一种工业领域分布式身份认证的区块链构建方法
CN1805441B (zh) Wlan网络集成认证体系结构及实现结构层的方法
CN104363165A (zh) 一种内外网隔离环境下的信息互动系统及数据集成方法
CN109118184A (zh) 一种支付系统及其支付方法
Vaidya et al. Deployment of secure EV charging system using open charge point protocol
CN103957174B (zh) 语义交换机松耦合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
CN115766181B (zh) 基于区块链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数据共享架构及方法
CN103297940A (zh) 一种短信加密通讯系统及通讯方法
CN102799999A (zh) 大范围低成本会员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03957173B (zh) 语义交换机
US20120317033A1 (en) Generating business process obje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