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4930B - 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4930B
CN105634930B CN201610114396.1A CN201610114396A CN105634930B CN 105634930 B CN105634930 B CN 105634930B CN 201610114396 A CN201610114396 A CN 201610114396A CN 105634930 B CN105634930 B CN 1056349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ession group
group
information
invi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43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4930A (zh
Inventor
田元
李锋
李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143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49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34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4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4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4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3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using or handling presence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入群邀请消息,从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和会话群组的标识;根据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会话群组的成员列表和会话群组中的各个成员的好友列表,并根据成员列表和好友列表,获取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根据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生成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并根据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将社交网络信息发送给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本发明将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发送给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使得被邀请用户能够获知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从而提高加入会话群组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即时通信软件的使用日益普遍。用户在使用即时通信软件时,通常会加入会话群组,并通过会话群组查看消息或发送消息。
现有技术中,通常基于好友关系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即,已加入会话群组的用户邀请自身的好友加入该会话群组。对于百人以下的会话群组,群主和群中的普通成员均可邀请好友加入会话群组。对于百人以上的会话群组,当群内人数未满百人时,群主和群中的普通成员均可邀请好友加入会话群组;当群内人数达到百人时,只有群主可以邀请好友加入会话群组。被邀请人收到邀请通知后,直接加入到相应的会话群组中,该会话群组中显示邀请人和被邀请人的信息。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被邀请人通过接收到的邀请通知仅能够获知邀请人的信息,无法确认被邀请加入的会话群组是否可信,存在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安全风险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入群邀请消息,从所述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和会话群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所述会话群组的成员列表和所述会话群组中的各个成员的好友列表,并根据所述成员列表和所述好友列表,获取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
根据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生成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并根据所述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将所述社交网络信息发送给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入群邀请消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和会话群组的标识;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所述会话群组的成员列表和所述会话群组中的各个成员的好友列表,并根据所述成员列表和所述好友列表,获取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生成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将所述社交网络信息发送给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本发明将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发送给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使得被邀请用户能够获知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从而提高加入会话群组的安全性,并提升用户的安全感知度以及对会话群组的价值感知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再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应用于包括服务器11和终端设备12的系统中,该系统的架构如图1所示,服务器11和终端设备12之间通过网络连接,服务器11接收与邀请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入群邀请消息,从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和会话群组的标识,根据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根据该好友关系生成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并根据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将社交网络信息发送给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12中安装有即时通信客户端,并通过即时通信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终端设备12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台式计算机等设备。
基于上述系统架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入群邀请消息,从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和会话群组的标识。
步骤S2、根据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会话群组的成员列表和会话群组中的各个成员的好友列表,并根据成员列表和好友列表,获取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
步骤S3、根据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生成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并根据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将社交网络信息发送给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本发明将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发送给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使得被邀请用户能够获知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从而提高加入会话群组的安全性,并提升用户的安全感知度以及对会话群组的价值感知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入群邀请消息。
步骤102,服务器从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邀请用户的标识、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和会话群组的标识。
步骤103,服务器根据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会话群组的成员列表和会话群组中的各个成员的好友列表,并根据成员列表和好友列表,获取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
具体地,服务器可以根据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建立与会话群组对应的社交网络,计算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根据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生成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其中,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具体为: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可以是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关系松散,也可以是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关系紧密。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将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作为节点,将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作为与节点关联的边,建立与会话群组对应的社交网络,并计算该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根据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计算社交网络中的所有节点的平均紧密度,判断该平均紧密度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果是,则确定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为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关系紧密;否则,确定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为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关系松散。
其中,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包括社交网络的节点数量,以及社交网络中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相应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社交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紧密度:
其中,Cc(x)为社交网络中的节点x的紧密度,N为社交网络的节点数量,dxy为节点x与节点y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社交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紧密度,计算社交网络中的所有节点的平均紧密度,进而判断该平均紧密度是否大于预设值,该预设值可以为0.4~0.6,也可以为其他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会话群组的属性信息或者其他信息确定预设值的大小。
步骤104,服务器向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包含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的入群邀请通知。
步骤105,第二终端设备从入群邀请通知中获取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并对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进行显示。
此外,当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为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关系松散时,服务器向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风险提示信息;相应地,第二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风险提示信息进行显示。
步骤106,第二终端设备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判断,如果是同意操作,则执行步骤107;如果是拒绝操作,则执行步骤109。
步骤107,第二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同意入群消息。
步骤108,服务器将被邀请用户的标识添加到会话群组中。
步骤109,第二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拒绝入群消息。
步骤110,服务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拒绝入群通知。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生成入群邀请通知,并将入群邀请通知发送给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使得被邀请用户能够获知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从而提高加入会话群组的安全性,并提升用户的安全感知度以及对会话群组的价值感知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又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入群邀请消息。
步骤202,服务器从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邀请用户的标识、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和会话群组的标识。
步骤203,服务器根据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会话群组的描述信息、会话群组中与被邀请人之间具有好友关系的用户信息以及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根据好友关系生成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根据邀请用户的标识和被邀请用户的标识,获取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并根据会话群组的描述信息、社交网络信息、会话群组中与被邀请人之间具有好友关系的用户信息,以及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生成入群邀请通知。
其中,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可以是熟悉来源,例如,通过手机号、微信号或面对面扫二维码等熟人关系场景添加;也可以是陌生来源,例如,通过附近的人、漂流瓶或摇一摇等陌生人场景添加。
步骤204,服务器向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邀请通知。
步骤205,第二终端设备从入群邀请通知中获取会话群组的描述信息、社交网络信息、会话群组中与被邀请人之间具有好友关系的用户信息,以及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并对会话群组的描述信息、社交网络信息、会话群组中与被邀请人之间具有好友关系的用户信息,以及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进行显示。
此外,当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为陌生来源时,服务器向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风险提示信息;相应地,第二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风险提示信息进行显示。
步骤206,第二终端设备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判断,如果是同意操作,则执行步骤207;如果是拒绝操作,则执行步骤209。
步骤207,第二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同意入群消息。
步骤208,服务器将被邀请用户的标识添加到会话群组中。
步骤209,第二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拒绝入群消息。
步骤210,服务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拒绝入群通知。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会话群组的描述信息、社交网络信息、会话群组中与被邀请人之间具有好友关系的用户信息,以及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生成入群邀请通知,并将入群邀请通知发送给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使得被邀请用户能够获知会话群组的描述信息、社交网络信息、会话群组中与被邀请人之间具有好友关系的用户信息,以及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从而提高加入会话群组的安全性,并提升用户的安全感知度以及对会话群组和邀请人的感知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再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入群邀请消息。
步骤302,服务器从所述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邀请用户的标识、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和会话群组的标识。
步骤303,服务器根据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会话群组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根据好友关系生成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根据邀请用户的标识和被邀请用户的标识,获取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并根据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以及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生成入群邀请通知。
其中,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可以是亲密好友,即,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发生过互动;也可以是非亲密好友,即,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没有发生过互动,其中,互动包括收发信行为、朋友圈互动和音视频通话行为。
步骤304,服务器向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邀请通知。
步骤305,第二终端设备从入群邀请通知中获取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以及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并对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以及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进行显示。
此外,当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为非亲密好友时,服务器向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风险提示信息;相应地,第二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风险提示信息进行显示。
步骤306,第二终端设备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判断,如果是同意操作,则执行步骤307;如果是拒绝操作,则执行步骤309。
步骤307,第二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同意入群消息。
步骤308,服务器将被邀请用户的标识添加到会话群组中。
步骤309,第二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拒绝入群消息。
步骤310,服务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拒绝入群通知。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以及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生成入群邀请通知,并将入群邀请通知发送给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使得被邀请用户能够获知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以及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从而提高加入会话群组的安全性,并提升用户的安全感知度以及对会话群组和邀请人的感知度。
基于上述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入群邀请消息。
第一获取模块502,用于从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和会话群组的标识。
第二获取模块503,用于根据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会话群组的成员列表和会话群组中的各个成员的好友列表,并根据成员列表和好友列表,获取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
生成模块504,用于根据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生成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
具体地,上述生成模块504,具体用于根据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建立与会话群组对应的社交网络,计算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根据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生成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
其中,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具体为: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
上述生成模块504,具体用于根据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建立与会话群组对应的社交网络,计算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根据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计算社交网络中的所有节点的平均紧密度,判断该平均紧密度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果是,则确定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为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关系紧密;否则,确定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为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关系松散。
其中,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包括社交网络的节点数量,以及社交网络中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
发送模块505,用于根据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将社交网络信息发送给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上述发送模块505,还用于在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为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关系松散时,向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风险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会话群组的描述信息;
上述发送模块505,还用于将会话群组的描述信息发送给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会话群组中与被邀请人之间具有好友关系的用户信息;
上述发送模块505,还用于将用户信息发送给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从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邀请用户的标识,根据邀请用户的标识和被邀请用户的标识,获取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
上述发送模块505,还用于将好友来源消息发送给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其中,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具体为:熟悉来源或者陌生来源;
上述发送模块505,还用于在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为陌生来源时,向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风险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获取模块,用于从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邀请用户的标识,根据邀请用户的标识和被邀请用户的标识,获取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
上述发送模块505,还用于将亲密度信息发送给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其中,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具体为:亲密好友或者非亲密好友;
上述发送模块505,还用于在邀请用户与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为非亲密好友时,向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风险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将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发送给与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使得被邀请用户能够获知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从而提高加入会话群组的安全性,并提升用户的安全感知度以及对会话群组的价值感知度。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中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入群邀请消息,从所述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和会话群组的标识;
根据所述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所述会话群组的成员列表和所述会话群组中的各个成员的好友列表,并根据所述成员列表和所述好友列表,获取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
根据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生成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并根据所述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将所述社交网络信息发送给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生成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建立与所述会话群组对应的社交网络,计算所述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根据所述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生成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具体为: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
根据所述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生成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具体为:
根据所述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计算所述社交网络中的所有节点的平均紧密度,判断所述平均紧密度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果是,则确定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为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关系紧密;否则,确定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为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关系松散;
根据所述社交网络关系生成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为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关系松散时,向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风险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包括所述社交网络的节点数量,以及所述社交网络中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
所述根据所述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计算所述社交网络中的所有节点的平均紧密度包括:
根据所述社交网络的节点数量,以及所述社交网络中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确定所述社交网络中各个节点的紧密度;
根据所述社交网络中各个节点的紧密度确定所述平均紧密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和会话群组的标识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所述会话群组的描述信息,并将所述会话群组的描述信息发送给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和会话群组的标识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所述会话群组中与所述被邀请人之间具有好友关系的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发送给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入群邀请消息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邀请用户的标识,根据所述邀请用户的标识和所述被邀请用户的标识,获取所述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并将所述好友来源消息发送给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具体为:熟悉来源或者陌生来源;
获取所述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为陌生来源时,向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风险提示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入群邀请消息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邀请用户的标识,根据所述邀请用户的标识和所述被邀请用户的标识,获取所述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并将所述亲密度信息发送给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具体为:亲密好友或者非亲密好友;
获取所述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为非亲密好友时,向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风险提示信息。
10.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入群邀请消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和会话群组的标识;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所述会话群组的成员列表和所述会话群组中的各个成员的好友列表,并根据所述成员列表和所述好友列表,获取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生成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被邀请用户的标识,将所述社交网络信息发送给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建立与所述会话群组对应的社交网络,计算所述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根据所述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生成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具体为: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
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的好友关系,建立与所述会话群组对应的社交网络,计算所述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根据所述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计算所述社交网络中的所有节点的平均紧密度,判断所述平均紧密度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果是,则确定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为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关系紧密;否则,确定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为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关系松散;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会话群组的社交网络信息为所述会话群组中的成员之间关系松散时,向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风险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社交网络的网络分析参数,包括所述社交网络的节点数量,以及所述社交网络中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以:
根据所述社交网络的节点数量,以及所述社交网络中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确定所述社交网络中各个节点的紧密度;
根据所述社交网络中各个节点的紧密度确定所述平均紧密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所述会话群组的描述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会话群组的描述信息发送给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会话群组的标识,获取所述会话群组中与所述被邀请人之间具有好友关系的用户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用户信息发送给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邀请用户的标识,根据所述邀请用户的标识和所述被邀请用户的标识,获取所述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好友来源消息发送给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具体为:熟悉来源或者陌生来源;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好友来源信息为陌生来源时,向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风险提示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六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入群邀请消息中获取邀请用户的标识,根据所述邀请用户的标识和所述被邀请用户的标识,获取所述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亲密度信息发送给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具体为:亲密好友或者非亲密好友;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邀请用户与所述被邀请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为非亲密好友时,向与所述被邀请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风险提示信息。
CN201610114396.1A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634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4396.1A CN105634930B (zh)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4396.1A CN105634930B (zh)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4930A CN105634930A (zh) 2016-06-01
CN105634930B true CN105634930B (zh) 2018-11-20

Family

ID=56049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4396.1A Active CN105634930B (zh)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349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6529B (zh) * 2017-01-10 2019-10-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创建群组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8846767B (zh) * 2017-04-27 2022-03-11 清华大学 社交群组的特征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7770049A (zh) * 2017-10-23 2018-03-06 林楚莲 一种被邀请用户获取群组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8055193A (zh) * 2017-12-11 2018-05-18 程桂平 以活动为媒介的通信方法
CN109995543B (zh) * 2019-04-12 2022-04-22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添加群成员的方法和设备
CN111224795B (zh) * 2019-11-21 2022-03-2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入群申请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11963A (zh) * 2019-12-23 2020-05-29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聊天群组加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4545A (zh) * 2020-04-28 2020-09-01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加入社交群组的方法及装置
CN112967145B (zh) * 2021-01-18 2024-03-2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入群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72494A2 (en) * 2004-01-16 2005-08-1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wireless presence-based services
CN101217504A (zh) * 2007-12-27 2008-07-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通信好友的方法及网络通信系统
CN101369985A (zh) * 2007-08-15 2009-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入群组的方法和系统
CN101534207A (zh) * 2009-04-13 2009-09-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组加入系统及方法
CN102523174A (zh) * 2011-11-30 2012-06-27 向进轮 一种即时通讯客户端群组成员关联标识方法
CN104216947A (zh) * 2014-08-08 2014-12-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邀请用户加入群组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72494A2 (en) * 2004-01-16 2005-08-1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wireless presence-based services
CN101369985A (zh) * 2007-08-15 2009-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入群组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17504A (zh) * 2007-12-27 2008-07-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通信好友的方法及网络通信系统
CN101534207A (zh) * 2009-04-13 2009-09-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组加入系统及方法
CN102523174A (zh) * 2011-11-30 2012-06-27 向进轮 一种即时通讯客户端群组成员关联标识方法
CN104216947A (zh) * 2014-08-08 2014-12-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邀请用户加入群组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4930A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4930B (zh) 一种邀请用户加入会话群组的方法和装置
US11271879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2546464B (zh) 一种跨im系统的会议方法和系统
US84890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gmenting features of visual voice mail
US20140164505A1 (en) Emergency alert messages via social media
KR101156409B1 (ko) 커뮤니티 식별 기반 통신 허용 장치 및 방법
KR101709831B1 (ko) E-메일 컨텐트에 기초하여 소셜 인터랙션을 시작하는 기술
US9525658B2 (en)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WO2010125815A1 (ja) 不正呼検出装置、不正呼検出方法、及び不正呼検出用プログラム
CN103346956A (zh) 一种社交网络中社交关系的扩展方法及系统
CN109120506A (zh) 一种社交网络中闲置帐号的检测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508746A (zh) 好友添加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16152471A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US20120284349A1 (en) Method for broadcasting a data strea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on among users
CN108055297A (zh) 用于出行人员的临时对话方法及装置
CN103391120A (zh) 基于近场通信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和设备
CN106572053B (zh) 用于社交通信应用的安全监控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39877A (zh) 终端用户信息共享的方法、呼叫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5119875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授权方法和装置
CN105119801B (zh) 一种社交消息管理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及服务器
CN107222385B (zh) 一种聊天消息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8574623A (zh) 一种恶意用户确定及阻止垃圾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Hung et al. A statistic approach for deriving the short message transmission delay distributions
CN204925659U (zh) 一种安全增强型智能家居监控系统
CN106533908A (zh) 一种即时通讯软件跨时区提示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