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4704B - 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4704B
CN105634704B CN201510812477.4A CN201510812477A CN105634704B CN 105634704 B CN105634704 B CN 105634704B CN 201510812477 A CN201510812477 A CN 201510812477A CN 105634704 B CN105634704 B CN 1056347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control
area network
wide area
protocol data
control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124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4704A (zh
Inventor
蔡慈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5634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4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4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47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Abstract

一种使用载波聚合整合多种接入技术的基站、用户设备及方法。适配器接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器中的下行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转换成下行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接收下行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下行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且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下行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使下行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与下行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在时间上对齐。

Description

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使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来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s)的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对移动宽带及互联网接入的消费需求的增多,近来无线服务提供商已实施蜂窝式载波聚合来增大无线广域网络(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WWAN)的可用带宽。此外,也开发涉及将其他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与第三代伙伴项目(Thi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高级长期演化(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移动无线电接入网络进行整合的方法,以使得可将数据流量卸载至其他RAT并可由此改善传送数据的流通量。图1说明包括WWAN与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整合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参照图1,所述系统包括在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820的涵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810以及接入点(access point,AP)830。在此系统中,AP 830(其可与IEEE 802.11协议相容)将与eNB 820整合,且将经由eNB820及eNB 820之后的核心网络840连接至互联网850。因此,UE 810与互联网850之间的数据传送可经由两个路径传递,即,eNB 820与UE 810之间的路径(例如,利用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的路径P1)以及AP830与UE 810之间的路径(例如,利用RAT的802.11x系列的路径P2)。此外,eNB 820将具有控制可使用哪一路径来传递数据的能力。在路径P1上具有严重拥塞的传送条件下,通过将数据卸载至路径P2,仍可成功地传递来往于UE 810的数据。
传统上,为了将在WLAN中使用的RAT(例如,RAT的IEEE 802.11x系列)与在WWAN中使用的RAT(例如,在LTE-A网络中使用的RAT)进行整合,在核心网络内部的分组数据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DN GW、PGW、或PDG)处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层上将两种接入技术整合。具体而言,WLAN与WWAN的整合可被分为三个类别:即,无耦合、松散耦合及紧密耦合。在无耦合的类别中,WLAN接入点连接至公共网络且整合点位于应用层上。此为当前在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电子装置中最流行的整合方式。在松散耦合中,在3GPP S2b架构中定义了被称为增强型分组数据网关(enhanced Packet DataNetwork Gateway,ePDG)的核心网络实体以将电信商部署的WLAN接入点连接至移动网络,且此使得移动网络电信商能够将经由这两个网络的数据流量路由到IP层上并更好地管理其部署的WLAN接入点。然而,此路径中的进展缓慢且其商业化看起来还很遥远。换句话说,基于常规松散耦合架构,eNB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来控制LTE及WLAN的无线电资源管理,因此LTE/WLAN的无线电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的整合是一项困难的工作。此外,来自WLAN及WWAN的无线电资源因未被整合而高效能地利用。此等不足导致产生了第三类别,即,紧密耦合,其为最高效且最具回响的解决方案,但需要对规格进行更多改动。
近来在最近的研究中,RAN层面的聚合会提供很多有益效果,例如基于射频(RadioFrequency,RF)及负载状况对资源的动态分配、更高的聚合用户通量及系统通量、即时负载均衡及RAN层面的无缝切换支持。因此,能够实现此目标的新颖架构以及相关联的操作程序对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成为主要议题。
发明内容
在本公开的其中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载波聚合(CA)来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基站包括(但不限于)广域网络(WAN)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实体、第一适配器(adapter)以及第一WLAN MAC实体(物理)。所述WAN MAC实体包括调度器、多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缓冲器以及多工器。所述调度器将多个下行链路(Downlink,DL)WAN MAC协议数据单元(MAC Protocol DataUnit,MPDU)指派给多个传输通道。所述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缓冲器连接至所述调度器,且所述HARQ缓冲器中的每一个分别连接至所述传输通道中的一个,其中所述HARQ缓冲器中的每一个存储所述DL WAN MPDU的一部分。所述多工器耦合至所述调度器,且连接于所述调度器与所述HARQ缓冲器之间,所述多工器根据来自所述调度器的指派而将所述DL WANMPDU分配至所述HARQ缓冲器。所述第一适配器连接至所述HARQ缓冲器中的第一HARQ缓冲器,接收被存储于所述第一HARQ缓冲器中的所述DL WAN MPDU,并将所述DL WAN MPDU转换成多个DL无线局域网络(WLAN)MPDU。所述第一WLAN MAC实体耦合至所述第一适配器,并接收所述DL WLAN MPDU。所述WAN MAC实体分别经由所述传输通道传送所述DL WAN MPDU,且所述第一WLAN MAC实体传送所述DL WLAN MPDU以使所述DL WLAN MPDU与所述DL WAN MPDU在时间上对齐。
在本公开的其中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载波聚合来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以使基站在下行链路路径上传送数据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将多个下行链路(DL)WAN 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指派给多个传输通道;将与所述传输通道中的一个对应的所述DL WAN MPDU转换成多个DL WLAN MPDU;以及经由所述传输通道传送所述DL WANMPDU,并传送所述DL WLAN MPDU以使所述DL WLAN MPDU与所述DL WAN MPDU在时间上对齐。
在本公开的其中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载波聚合来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以使基站在上行链路(uplink,UL)路径上传送数据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在时刻Ttx,自主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传送UL准许讯息,并判断在时刻T’tx之前是否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UL准许讯息的UL WAN MPDU,其中T’tx=Ttx+Δ,且Δ是大于1毫秒(ms)的正值;以及如果在时刻T’tx之前经由所述基站的WLAN MAC实体接收到所述UL WAN MPDU,则传送第二UL准许讯息。
在本公开的其中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载波聚合来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WAN MAC实体、适配器以及WLAN MAC实体。所述WAN MAC实体在PDCCH上接收对应于第一UL WAN MPDU的UL准许讯息。所述适配器耦合至所述WAN MAC实体。所述WLAN MAC实体耦合至所述适配器。当所述WAN MAC实体确定所述UL准许讯息包括对应于WLAN的资源信息时,所述WAN MAC实体将所述第一UL WAN MPDU传送至所述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将所述第一UL WAN MPDU转换成第一UL WLAN MPDU并将所述第一UL WLAN MPDU传送至所述WLAN MAC实体。而且,所述WLAN MAC实体传送所述第一UL WLAN MPDU。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中,用于用户设备的使用载波聚合来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在PDCCH上接收对应于第一UL WAN MPDU的UL准许讯息;判断所述UL准许讯息是否包括对应于WLAN的资源信息;以及当确定所述UL准许讯息包括对应于所述WLAN的资源信息时,经由所述用户设备的WLAN MAC实体传送所述第一UL WAN MPDU。
为让本公开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进一步的理解,且所述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附图说明示例性实施例,且与所述说明一起用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说明包括相整合的无线广域网络(WWAN)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说明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中,LTE下行链路载波聚合的基本架构。
图3A及图3B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由WLAN MAC实体执行的WAN-HARQ对齐(WAN-HARQ-aligned)传送的数据分组行为的实例。
图4A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的功能方框图,且图4B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UE的功能方框图。
图5说明802.11n MAC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6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使用载波聚合(CA)来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RATs)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使用CA来整合多种RAT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A至图8D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对DL WLAN传送的定时的四种情形的时间流程图。
图9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使用CA来整合多种RAT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使用CA来整合多种RAT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A至图11D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对UL WLAN传送的定时的四种情形的时间流程图。
【符号说明】
40:基站
50:用户设备(UE)
110:调度器
120:多工器
131: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缓冲器
13n: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缓冲器
140:WLAN MAC实体
150:适配器
410:WWAN模块
420:适配器
430:WLAN模块
440:处理电路
510:WWAN模块
520:适配器
530:WLAN模块
540:处理电路
810:用户设备(UE)
820:eNB
830:接入点(AP)
840:核心网络
850:互联网
P1:路径/HARQ程序队列
P2:路径/HARQ程序队列
P3~P6:HARQ程序队列
MAC:介质访问控制
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RLC:无线电链路控制
S610~S613:步骤
S620、S630、S640、S650、S670:步骤
S710、S720、S730、S740、S750:步骤
S801、S802、S803、S804、S805、S806、S807、S808、S809、S10、S811、S812、S813、S814:步骤
S821、S822、S824、S826、S827、S828、S829、S830、S832、S833、S834、S837、S838、S891、S892、S894:步骤
S901、S902、S903、S904、S905、S906:步骤
S1001、S1002、S1003、S1004、S1005、S1006:步骤
S1101、S1102、S1103、S1104、S1105、S1106、S1107、S1108、S1109、S1110、S1111、S1112、S1113、S1114、S1115、S1116、S1117、S1118:步骤
S1121、S1122、S1124、S1126、S1127、S1128、S1129、S1130、S1131、S1132、S1133、S1137、S1138、S1192、S1193、S1194:步骤
T1~T4:传送时间
Trx、T’rx、Ttx、T’tx:时刻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公开中,类似3GPP等关键字或说法仅用作根据本公开的公开概念的实例;然而,在本公开中提供的同一概念可由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用至任何其他系统,例如IEEE 802.11、IEEE 802.16、LTE等。
本公开旨在于WWAN(例如,LTE载波聚合(CA)架构)与WLAN(具体而言,WLAN的MAC层)之间提供接口以紧密耦合这两种接入技术且对规格及现有实施方式产生的影响最小。在这两种技术中的一个的MAC层之下对这两种技术的整合使得更高的协议层(例如,无线电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及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能够保持完整。此外,通过将基于竞争(contention-based)的WLAN接入与基于调度的LTE接入进行组合,未经授权频谱的无线电资源可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应注意,在本公开中,WWAN将被实作为LTE-CA,因此在本公开中用语“WAN”、“WWAN”、“LTE”及“LTE-CA”将通用,但WWAN的实作方式并非仅限于此。
本公开的基本原理是使这两种RAT技术的整合点更深入于MAC层上的协议堆迭并更靠近无线电接入网络内的用户设备(UE),从而能够形成更紧密的整合来实现这两种无线电资源的无缝共同管理。最终结果是实现对无线电资源的更好利用以及透明及改善的用户体验。
此外,本公开提供一种整合接口,所述整合接口使用已经由3GPP定义来用于整合多种LTE载波的现有载波聚合(CA)架构。由于LTE-A中的载波聚合是很少涉及物理层操作或不涉及物理层操作的MAC层程序,因此在本公开中提供新颖的适配器(adapter)(即,层)以将基于竞争的WLAN无线电接入插入至一个或多个LTE分量载波中。WLAN分量载波的物理层方面仍然遵守WLAN的竞争本质,且因此可与共用同一未经授权的频谱的其他WLAN装置共存。由于这两种整合技术的物理层均为完整的,因此整合仅需要进行软件变更。
图2说明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中,LTE下行链路载波聚合的基本架构,其中eNB的无线电涵盖区域中的UE中的每一个可被分配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本文中所述的架构可被视为WWAN无线电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实体,且包括可分别与LTE-CA的协议堆迭中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及MAC层相对应的PDCP实体、RLC实体及MAC实体。此外,所述架构可包含于控制器、处理器、调度器和/或其他元件中。
MAC实体(即,WAN MAC实体)包括调度器110、多工器120以及多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缓冲器131至13n。调度器110将多个下行链路(DL)WAN 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即,下行数据)指派给多个传输通道。HARQ缓冲器131至13n连接至所述调度器110,且所述HARQ缓冲器131至13n中的每一个分别连接至所述传输通道中的一个,其中所述HARQ缓冲器131至13n中的每一个存储由调度器110指派的所述DLWAN MPDUs的一部分。多工器120耦合至调度器110,且连接于调度器110与HARQ缓冲器131至13n之间。多工器120根据来自调度器110的指派而将所述DL WAN MPDUs分配至HARQ缓冲器131至13n。
需注意的是,传输通道中的每一个对应于LTE-CA系统中的分量载波,且分量载波中的一个将为主分量载波。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分量载波的数目被设定为n(其将为大于1的整数),因此HARQ缓冲器131至13n的数目也将为n。DL WAN MPDUs在MAC实体中被多工至所述多个分量载波以实现更大的容量。每一分量载波具有相关联的HARQ缓冲器131至13n,以确保MAC层中的数据通信的整合可处于一种在频谱上高效的方式。
LTE载波聚合架构的原始设计旨在用于多种LTE载波的聚合。然而,在本公开中,将以WLAN载波来替代分量载波中的一个(或多个)。如图2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站的WLANMAC实体140连接至HARQ缓冲器13n。由于WLAN MAC层协议及数据结构不同于LTE,因此在HARQ缓冲器13n与WLAN MAC实体140之间设置适配器150,以将WAN MPDUs转换成WLANMPDUs,所述WLAN MPDUs经由WLAN MAC实体140利用由WLAN物理层提供的服务而被处理。
为了让对原本被设计用于LTE载波聚合的实施方式的影响最小化,在本公开中适配器150遵守WAN(即,LTE-CA)的时间序列,以使得WLAN MAC实体140将传送DL WLAN MPDUs以使所述DL WLAN MPDUs与经由其他LTE分量载波传送的DL WAN MPDUs在时间上对齐。LTE物理层中的基本单位间隔是1毫秒(msec),其对应于一个传送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 Interval,TTI)。在某一多天线方案的情形中,在每一TTI中,分量载波可携带一个或两个MAC PDU(其也被称为传输区块(Transport Block,TB))。每一分量载波代表传输通道,并与彼此独立的HARQ缓冲器(例如,HARQ缓冲器131-13n)相关联。HARQ缓冲器(例如,HARQ缓冲器131)可具有多个(例如,最多8个)在管线中运行且并列的停止与等待(stop-and-wait)HARQ程序队列。因此,适配器150需要将DL WAN MAC PDUs映射至DL WLAN MAC PDUs,适当地配置HARQ并确保WLAN物理层实体可及时、有序地将数据分组(对应于WLAN MAC PDUs)递送至HARQ程序。
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中,将以WLAN载波替代更多个分量载波。例如,另一WLANMAC实体(例如,基站的第二WLAN MAC实体(图中未示出))连接至HARQ缓冲器13n-1。第二适配器(图中未示出)将被设置于HARQ缓冲器13n-1与第二WLAN MAC实体之间以将WAN MPDUs转换成WLAN MPDUs。当WAN MAC实体分别经由传输通道传送DL WAN MPDUs时,WLAN MAC实体140及第二WLAN MAC实体传送DL WLAN MPDUs,以使所述DL WLAN MPDUs与DL WAN MPDUs在时间上对齐。然而,在本公开中WLAN MAC实体及对应的适配器的数目将不受限制。
图3A及图3B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由WLAN MAC实体执行的WAN-HARQ对齐传送的数据分组行为的实施例。图3A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一个HARQ缓冲器中DL WAN MPDUs与HARQ程序队列之间的关系。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HARQ缓冲器(例如,HARQ缓冲器13n)包括6个HARQ程序队列P1至P6。HARQ程序队列P1至P6中的每一个包括在时间上对齐的DL WAN MPDUs。在时间上对齐的DL WAN MPDUs被调度为同时传送。例如,分别存储于HARQ程序队列P1-P6中的DL WAN MPDUs 1、2、3、4、5、及6被调度为在T1时刻同时传送。在此实例中,LTE的重新传送限值被设定为1。假定在传送期间DL WAN MPDUs 1及2的传送失败,则由于DL WAN MPDUs 1及2需要被重新传送,DL WAN MPDUs 1、2、7、8、9、及10将被调度为在下一传送时间(例如,T2)传送。
图3B说明根据本公开的本示例性实施例,存储于HARQ程序队列中的DL WAN MPDsU与WLAN聚合-MPDUs(A-MPDUs)之间的关系。应注意,在本实例中,包括六个DL WAN MPDUs的一个WLAN A-MPDU将被调度为在同一时间传送,且LTE的重新传送限值被设定为1。经由WLAN的传送行为仍可与将经由其他传输通道(即,经由LTE-CA的分量载波)传送的其他DL WANMPDUs在时间上对齐,即使WLAN链路的传送条件遭受高TB错误率(例如,如图3A及图3B两者中所示,DL WAN MPDUs 1及2在T1时刻丢失且DL WAN MPDUs 1及10在T2时刻丢失)。
以下将提供对由适配器执行的功能以及WAN MAC实体与WLAN MAC实体之间的时间控制过程的详细说明。应注意,除非另行说明,否则以下关于协议行为的说明将使用eNB中的下行链路作为实例。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对等者UE所执行的协议行为。
图4A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的功能方框图,且图4B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UE的功能方框图。参照图4A,基站40至少包括WWAN模块410、适配器420、WLAN模块430以及处理电路440。图2中所示的WAN MAC实体可包括于WWAN模块410中,且图2中所示的WLAN MAC实体140可包括于WLAN模块430中。在本公开中WWAN对应于LTE、LTE-A、LTE-CA等,且WLAN对应于WLAN协议的IEEE 802.11x系列,但并非仅限于此。适配器420可对应于图2中所绘示的适配器150。WWAN模块410、适配器420、及WLAN模块430可由硬件或软件共同地或单独地实作。例如,WLAN模块430可为WLAN的接入点,且将被独立地设置于基站40以外,且基站40将能够远端控制并接入WLAN模块430。在另一实例中,WWAN模块410、适配器420、及WLAN模块430可由独立的电路实作。或者,WWAN模块410、适配器420、及WLAN模块430可经编译程序代码成存储于处理电路440的存储电路中的对应功能,以使得处理电路440可通过载入并执行其经编译的程序代码而实现WWAN模块410、适配器420、及WLAN模块430的功能,但本公开并非仅限于此。
参照图4B,类似于图4A中所绘示的基站40,UE 50至少包括WWAN模块510、适配器520、WLAN模块530以及处理电路540。图2中所示的WAN MAC实体可包括于WWAN模块510中,且图2中所示的WLAN MAC实体140可包括于WLAN模块530中。适配器520可对应于图2中所绘示的适配器150。WWAN模块510、适配器520、及WLAN模块530可由硬件或软件共同地或单独地实作。例如,WWAN模块510、适配器520、及WLAN模块530可由独立的电路实作。或者,WWAN模块510、适配器520、及WLAN模块530可经编译程序代码成存储于处理电路540的存储电路中的对应功能,以使得处理电路540可通过载入并执行其经编译的程序代码而实现WWAN模块510、适配器520、及WLAN模块530的功能,但本公开并非仅限于此。需注意的是,在图4A所示的基站40的WWAN模块410中的WAN MAC实体中分配的下行数据为DL WAN MPDUs(与图2中所示的相同),而在图4B所示的UE 50的WWAN模块510中的WAN MAC实体中分配的上行数据为上行链路(uplink,UL)WAN MPDUs。
需注意的是,本公开中的基站(BS)40将被视为控制节点或eNB。应注意,此等参考仅为示例性的,且因此不对控制节点的类型进行限制,且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选择其他类型的控制节点来实现网络控制目的,例如高级基站(advanced base station,ABS)、基本收发器系统(base transceiver system,BTS)、接入点、主基站、中继台、转发器、中间节点、中间媒介、和/或基于卫星的通信基站。
自硬件的角度来看,基站40也可被视为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元件的设备:发射器电路、接收器电路、模拟-数字(analog-to-digital,A/D)转换器、数字-模拟(D/A)转换器、处理器电路(例如,处理电路440)、一个或多个天线单元以及视需要存储介质。发射器及接收器以无线方式传送下行链路信号及接收上行链路信号。WWAN模块410及WLAN模块430可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发射器及接收器。接收器可包括功能元件,以执行例如低噪声放大、阻抗匹配、频率混合、下变频、滤波、放大等功能。发射器可包括功能元件,以执行例如放大、阻抗匹配、频率混合、上变频、滤波、功率放大等功能。模拟-数字(A/D)或数字-模拟(D/A)转换器用以在上行链路信号处理期间自模拟信号格式转换成数字信号格式,并在下行链路信号处理期间自数字信号格式转换成模拟信号格式。
基站40中的处理电路440或UE 50中的处理电路540用以处理数字信号并执行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法相关的程序。此外,处理电路可视需要耦合至存储电路以存储编译程序代码、装置配置、码本、所暂存数据或永久性数据等。处理电路的功能可利用可程序化的单元(例如,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芯片、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来实作。处理电路的功能也可以单独的电子装置或集成电路(IC)来实作,且处理电路也可以硬件或软件来实作。
本公开中的用语“用户设备”(UE)(例如,图4B中所示的UE 50)可代表各种实施例,所示实施例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台、高级移动台(advanced mobile station,AMS)、服务器、用户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工作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个人计算机(PC)、扫描器、电话装置、呼叫器、相机、电视机、掌上型游戏装置、音乐装置、无线传感器等。在一些应用中,UE可为在移动环境(例如,公共汽车、火车、飞机、船只、汽车等)中运行的固定计算机装置。
自硬件的角度来看,UE 50也可被视为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元件的设备:发射器电路、接收器电路、模拟-数字(A/D)转换器、数字-模拟(D/A)转换器、处理器电路、一个或多个天线单元以及视需要存储电路。存储电路可存储编译程序代码、装置配置、所暂存数据或永久性数据、码本等。处理电路也可以硬件或软件来实作。UE的各元件的功能类似于控制节点,且因此将不再对各元件予以重复赘述。
最初,DL/UL WAN MPDUs对应于将被WAN物理实体(其将经由传输通道耦合至WANMAC实体)处理成经调制符号的传输区块(TB),所述经调制符码然后由调度器指派给一个毫秒时间-频率平面内某一数目的物理资源区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在本公开中,由WLAN替代WAN物理实体的分量载波中的一个或多者。因此,适配器(例如,图2中所示的适配器150)的主要功能中的一个是将WAN MPDUs映射至WLAN MPDUs。WLAN MPDUs然后根据基于竞争的机制经由WLAN MAC/PHY层协议得到处理。
适配器150(以及图4A中所示的适配器420以及图4B中所示的适配器520)在将WANMPDUs转换成WLAN MPDUs期间需要将若干信息附加至WAN MPDUs或WLAN MPDUs,例如目标UE(例如,图4B中所示的UE 50)的WLAN MAC地址、目标UE的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识别码(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分别对应于WAN MPDUs中的每一个的HARQ程序ID和/或分别对应于WAN MPDUs中的每一个的新数据指示(new data indication,NDI)识别码。
当接取至LTE小区(cell)时,由基站(例如,图4A中所示的基站40)向UE(例如,图4B中所示的UE 50)指派独特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识别码(unique Cell 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所述C-RNTI在UE与网络之间的各信令中尤其用于标识HARQ重新传送。另一方面,由UE的MAC地址确定所述UE的身份。因此,为了使LTE HARQ程序正确地确定DL/UL WAN MPDUs的所有者,应由适配器150保持UE的WLAN MAC地址与UE的C-RNTI及其HARQ ID之间的映射表。
HARQ程序ID(例如,3个位)依附在WLAN MPDUs中,以用于使适配器150识别对应的WAN MPDUs,并将WAN MPDUs放置在HARQ缓冲器中的对应HARQ程序队列(例如,图3A所示的HARQ程序队列P1至P6)中。NDI识别码可具有1个位,以用于使WAN MAC实体识别此是否为旧的/新的MPDU,且此信息可被视需要实作。图5说明802.11n MAC帧格式的示意图,所述802.11n MAC帧格式可被视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WLAN MPDU的帧格式。参照图5,将被依附在WLAN MPDU中的WAN MPDU以及上述信息可被依附在帧格式的某些栏中。例如,NDI识别码及HARQ程序ID可附加在MAC标头中的“类型(type)”及“子类型(subtype)”栏中,利用这些栏的预留值来代表NDI识别码及HARQ程序ID,例如,将“类型”栏的值设定为“11”(其为“类型”栏的预留值)来代表NDI,并将“子类型”栏的值设定在0000-1111之间(其为“子类型”栏的预留值)以指示HARQ程序ID,但本公开并非仅限于此。
此外,在将WAN MPDU转换成WLAN MPDU时,除了上述信息以外,WAN MPDU可被直接设置在WLAN MPDU的“帧主体(frame body)”栏中。需注意的是,WLAN MPDU是802.11 MAC帧。802.11 MAC帧的“帧主体”栏的最大大小是固定的(即,例如如图5中所示,在802.11n中为7955个位)。当WAN MPDU的大小大于802.11 MAC帧的“帧主体”栏的大小时,适配器150可在转换期间将WAN MPDU分成若干(至少多于1)个WLAN MPDU。
图6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使用载波聚合来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所述方法被配置成使基站(例如,图4A所示的基站40)在下行链路路径中传送数据。参照图6,假定WAN MAC实体(或更具体而言,WAN MAC实体中的调度器110)进行调度以在时刻Ttx(即,当前传送周期)经由基站(例如,图4A所示的基站40)的WLANMAC实体140传送第一DL WAN MPDU,并进行调度以在时刻T’tx(即下一传送周期)经由WLANMAC实体140传送第二DL WAN MPDU,其中T’tx=Ttx+Δ,且Δ是大于1毫秒的正值。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执行DL程序(步骤S610),其中DL程序包括将第一WAN MPDU指派给对应于WLAN的传输通道(多工,步骤S611)、将第一DL WAN MPDU转换成一个(或多个)DL WLANMPDU(适配器处理,步骤S612)以及经由WLAN物理实体传送第一DL WLAN MPDU(WLAN MAC/PHY处理,步骤S613);判断在时刻T’tx之前是否接收到响应于第一DL WAN MPDU的WWAN ACK讯息(步骤S620);如果在时刻T’tx之前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DL WAN MPDU的WWAN ACK讯息(步骤S620,是),则根据调度而在时刻T’tx经由WLAN MAC实体140传送第二DL WAN MPDU(在下一传送周期传送新的DL WAN MPDU,步骤S630);如果在时刻T’tx之前未接收到响应于第一DL WAN MPDU的WWAN ACK讯息(步骤S620,否),则判断是否达到WAN重新传送限值(步骤S640);如果在时刻T’tx之前未接收到响应于第一DL WAN MPDU的WWAN ACK讯息、且尚未达到WAN重新传送限值(步骤S640,否),则忽略调度以在时刻T’tx(即,下一传送周期)经由第一WLAN MAC实体140重新传送第一DL WAN MPDU(步骤S650);如果在时刻T’tx之前未接收到响应于第一DL WAN MPDU的WWAN ACK讯息、且达到WAN MAC实体的WAN重新传送限值(步骤S640,是),则在时刻T’tx经由WLAN MAC实体140而使用新数据指示(NDI)传送第二DL WANMPDU(在下一传送周期使用NDI传送新的DL MAC MPDU,步骤S670)。
图7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使用CA来整合多种RAT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所述方法被配置成用于用户设备。参照图7,所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自PDCCH接收调度信息(步骤S710),并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判断是否根据调度在时刻Ttx经由WLAN接收到DL WAN MPDU(步骤S720);如果确定所述DL WAN MPDU根据所述调度信息被调度为在时刻Trx经由WLAN被接收(步骤S720,是),则为了接收DL WAN MPDU,控制WLAN MAC实体140接收对应于所述DL WAN MPDU的DL WLAN MPDU(步骤S730)并接收用于下一传送周期的调度信息(步骤S710);如果没有DL WAN MPDU被调度为在时刻Trx经由WLAN被接收(步骤S720,否),则判断是否接收到被调度为在Trx之前被接收的前一DL WAN MPDU(步骤S740);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经由WLAN接收所述前一DL WAN MPDU(步骤S750),并接收用于下一传送周期的调度信息(步骤S710);以及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接收用于下一传送周期的调度信息而不等待任何DL WAN MPDU(步骤S710)。
图8A至图8D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对DL WLAN所传送时序的四种情形的时间流程图,所述四种情形分别对应于在Trx之前接收WLAN ACK的情形、在Trx之后接收WLAN ACK的情形、重新传送的情形以及达到WAN重新传送限值的情形。
参照图8A,在图8A中所说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对应于在Trx之前接收WLAN ACK的情形。在常规LTE下行链路传送中,基站40的WWAN模块410将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上向UE(例如,UE 50)传送调度信息,并在物理下行链路共用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PDSCH)上向预期UE(例如,UE50)传送数据(例如,DL WAN MPDU)。所述调度信息可包括UE的数据所处的时间-频率区块以及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编码的调制与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以使得UE可验证在PDSCH中的何处找到预期数据。当以WLAN载波替代LTE分量载波中的一个时,因数据将由WLAN载波承载,故如在本公开中所提出,显然不再需要PDSCH。另一方面,在利用跨载波调度(cross-carrier scheduling)时,可经由主LTE分量载波上的PDCCH来传送将经由PDCCH传送的数据(步骤S801)。在此种情形中,主分量载波中的PDCCH将不仅携带用于主分量载波的调度信息,而且携带一些简化的调度信息,以使UE判断在由WLAN替代的分量载波中是否预期进行传送。所述简化的调度信息可至少包括LTE MPDU及NDI的大小。
继续参照图8A,如果存在将在时刻Ttx在WLAN载波上传送的分组,则WWAN模块410将首先产生DL WAN MPDU并将所述DL WAN MPDU传送至适配器420(步骤S802)。然后,适配器420可将DL WAN MPDU转换成DL WLAN MPDU(步骤S803)。WLAN模块430将传送DL WLAN MPDU,然后WLAN MPDU将经过基于竞争的WLAN无线电接入(步骤S804)。需注意的是,WLAN模块430的WLAN物理层上的传送可在时刻Ttx之后稍有延迟,以使得UE 50将具有充足的时间在主LTE分量载波的PDCCH中对所述简化的调度信息进行解码,从而判断在WLAN载波中是否预期具有分组(例如,DL WLAN MPDU)。
在常规LTE下行链路HARQ中,UE 50对ACK/NACK的传送的时序必须在初始传送之后恰好4个TTI时到达基站40。忽略传播延迟,UE 50应在Trx=Ttx+4毫秒时刻向基站40发送ACK/NACK。如果物理上行链路控制通道(PUC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用通道(PUSCH)被分配至UE 50,则该ACK/NACK讯息可在此上行链路资源上传送。在聚合WLAN分量载波的情形中,这两个实体通道对WLAN载波而言是不可用的。可存在两种替代方式来解决此种情形。第一种替代方式是利用主分量载波的PUCCH。通过这种方式,基站40将接收来自WWAN模块410的WANMAC实体的ACK/NACK讯息以及来自WLAN模块430的另一讯息。基站40然后可基于这两条讯息的组合来判断将要采取的行动。第二种替代方式(如图8A中所阐述)是仅依赖WLAN ACK/NACK。
不同于LTE的上行链路情形,LTE下行链路HARQ是非同步的,亦即,重新传送可发生在由基站40的WWAN模块410中的WAN MAC实体预期ACK/NACK出现的时间之后的任意时间。根据LTE规格,WWAN模块410中的WAN MAC实体预期在传送下行链路MAC PDU之后的4个TTI处自UE接收ACK/NACK。忽略传播延迟,UE需要在时刻Trx=Ttx+4毫秒在PUCCH或PUSCH上开始传送ACK/NACK。在WLAN载波的情形中,如果采用上述第二种替代方式,则适配器420将直接忽略由WAN MAC实体在时刻Trx发送此讯息的请求。下行链路传送的ACK/NACK完全依赖于WLANACK/NACK机制。对于规则的LTE分量载波,由于PUCCH或PUSCH可持续一个TTI,故基站40可完成对ACK/NACK讯息的接收的最早时刻是Trx+1毫秒。确定下一(重新)传送将何时发生取决于基站40的实作。我们将基站40需要作出此决定的时间表示为T’tx=Trx+(Δ)毫秒,其中Δ是可由基站40配置的大于1毫秒的延迟参数。最后,基站40可配置Δ的值以优化HARQ程序的流量。
参照图8A以及图4A及图4B,在自PDCCH导出简化的调度信息之后(步骤S801),UE50的WWAN模块510中的WAN MAC实体可等待数据(例如,对应于所述简化的调度信息的WANMPDU)(步骤S805)。需注意的是,在已验证将经由WLAN接收数据/分组时,WWAN模块510可启用/唤醒包括WLAN MAC实体的WLAN模块530以接收对应于数据/分组的DL WLAN MPDU。当WLAN模块530自基站40接收DL WLAN MPDU时,WLAN模块530然后响应于DL WLAN MPDU而将WLAN ACK讯息传送回基站40(步骤S806)。然后,WLAN模块530将DL WLAN MPDU传送至适配器520(步骤S807),且适配器520将DL WLAN MPDU转换成DL WAN MPDU并将DL WAN MPDU传送至WWAN模块510(步骤S808)。
图8A中所示的情形是最简单的情形,基站40在WLAN中具有快速且成功的传送,此意味着基站40的WLAN模块430在时刻Trx之前接收WLAN ACK,时刻Trx为在常规LTE结构中基站应自UE的WAN MAC实体接收ACK/NACK的时刻。WLAN模块430将WLAN ACK讯息传送至适配器420(步骤S809),且适配器420将所述WLAN ACK讯息转换成WWAN ACK讯息并在时刻Trx(或时刻Trx之前)传送所述WWAN ACK讯息(步骤S810)。需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适配器420不需要如在常规LTE-CA结构中所定义恰好在时刻Trx传送ACK讯息,此使得在适配器420及WLAN模块430的实作中具有更大的定时灵活性,但本公开并非仅限于此。因此,在时刻T’tx(即,下一传送周期),基站40可对经由WLAN模块430的新的DL WAN MPDU(例如,第二DL WANMPDU)传送进行调度,将所述新的DL WAN MPDU转换成新的DL WLAN MPDU,并经由WLAN传送所述新的DL WLAN MPDU(步骤S811至步骤S814)。
在本公开中,WWAN模块410可等待WWAN ACK讯息,直至下一传送周期开始(即,等待ACK,步骤S891)。图8B中所示的情形也是成功的传送情形,然而,WWAN模块410在时刻Trx之后,但仍在时刻T’tx处的下一传送周期之前接收延迟的WWLAN ACK。因此,基站40的WWAN模块410仍可对在时刻T’tx经由WLAN模块430进行的新的DL WAN MPDU传送进行调度。在图8B所示的情形中,其说明了临时重负载所造成WLAN的长推迟接入。或许是由于临时的强烈干扰,WLAN模块430自身将多次尝试进行重新传送以完成成功的传送。
在图8C所示的情形中,WWAN ACK讯息在时刻Trx之后到达基站40(等待ACK,时间到,步骤S891),基站40中的WWAN模块410可假定接收到NACK且将需要对在时刻T’tx处的重新传送进行调度(步骤S821,步骤S822)。然而,适配器420将忽略此重新传送请求(步骤S892),并让WLAN ARQ顺其自然地进行。
在图8D所示的情形中,如果基站40在时刻T’tx之前仍未接收到WWAN ACK、且达到WWAN重新传送限值(步骤S892),则WWAN模块410将调度新的DL WAN MPDU(使用NDI)(步骤S832),且适配器420将所述新的DL WAN MPDU转换成DL WLAN MPDU(步骤S833)。在此种情形中,由于新的DL WAN MPDU(使用NDI)被传送,故WWAN模块410的WAN MAC实体将舍弃对应于前一DL WAN MPDU的旧的ACK(步骤S894)。此前一DL WAN MPDU的重新传送机制将由在WWAN模块410的协议堆迭中高于WAN MAC实体的协议实体(例如,RLC实体等)保持。
本文中将阐述对WLAN传送的两种增强方式。第一种是当达到WAN重新传送限值时,可停止此DL WAN MPDU的传送程序,即此DL WAN MPDU在基站40的WLAN模块430中丢失。第二种增强方式是动态地调整联网的控制系统的IEEE 802.11 MAC协议的重新传送限值。例如,动态地配置参数、请求发送(request-to-send,RTS)阈值(RTSThreshold)、短重试限值(ShortRetryLimit)、及长重试限值(LongRetryLimit)。
图9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使用CA来整合多种RAT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所述方法被配置成用于使基站(例如,图4A所示的基站40)在上行链路路径中传送数据。参照图9,所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在时刻Ttx,自主分量载波(CC)经由PDCCH传送UL准许讯息(其可对应于第一UL WAN MPDU)或传送对应于前一UL WAN MPDU的ACK/NACK讯息(例如,经由基站40的WLAN模块430)(步骤S901);判断在时刻T’tx之前是否接收到响应于第一UL准许讯息的UL WAN MPDU(例如,第一UL WAN MPDU),其中T’tx=Ttx+Δ,且Δ是大于1毫秒的正值(步骤S902);如果在时刻T’tx之前经由基站的WLAN MAC实体接收到UL WANMPDU(步骤S902,是),则传送对应于第二UL WAN MPDU(即在下一传送周期处的下一UL WANMPDU)的第二UL准许讯息(步骤S903,需注意的是在步骤S903处,基站40也可将TX讯息设定为对半永久性调度而言为空的);如果在时刻T’tx之前未经由基站的WLAN MAC实体接收到UL WAN MPDU(步骤S902,否),则判断是否达到WAN重新传送限值(步骤S904);如果在时刻T’tx之前未接收到UL WAN MPDU且未达到WAN重新传送限值(步骤S904,否),则自主CC在物理混合ARQ指示通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上传送NACK讯息(步骤S905);如果在时刻T’tx之前未(例如,经由适配器420)接收到UL WAN MPDU、且达到WAN重新传送限值(步骤S904,是),则传送用于新的UL WAN MPDU的第二UL准许讯息(步骤S906)。
图10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使用CA来整合多种RAT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所述方法被配置成用于使UE(例如,图4B中的UE 50)在上行链路路径中传送数据。参照图10,假定UE的WAN MAC实体进行调度以在时刻Trx(即,当前周期)经由WLAN MAC实体(例如,图4B中所示的WLAN模块530中所包括的WLAN MAC实体)传送第一UL WAN MPDU,并进行调度以在时刻T’rx(即,下一传送周期)经由WLAN MAC实体传送第二DL WAN MPDU,其中T’rx=Trx+C,且C是大于1毫秒的正常数值。所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在PDCCH上接收对应于第一UL WAN MPDU的UL准许讯息(步骤S1001);判断所述UL准许讯息中所包括的资源信息是否对应于WLAN(步骤S1002);当确定资源信息对应于WLAN时,执行UL处理并经由UE的WLAN MAC实体传送第一UL WAN MPDU(步骤S1003);判断在时刻T’rx之前是否经由WLAN MAC实体接收到响应于第一UL WAN MPDU的WAN ACK讯息(步骤S1004);如果在时刻T’rx之前接收到响应于第一UL WAN MPDU的WAN ACK讯息(步骤S1004,ACK),则根据调度而在时刻T’rx传送第二UL WAN MPDU(步骤S1005);如果在时刻T’rx之前未接收到响应于第一UL WANMPDU的WWAN ACK讯息或者经由PHICH接收到响应于第一UL WAN MPDU的NACK(步骤S1004,NACK),则忽略调度以在时刻T’rx经由WLAN MAC实体重新传送第一UL WAN MPDU(步骤S1006)。需注意的是,在步骤S1003中提及的UL程序类似于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阐述的DL程序,包括将UL WAN MPDU转换成UL WLAN MPDU的步骤,即UE 50的适配器520将UL WAN MPDU转换成UL WLAN MPDU并将UL WLAN MPDU传送至WLAN模块530,UL程序的更多细节可参照图6中的步骤S610。
图11A至图11D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对UL WLAN所传送时序的四种情形的时间流程图,所述四种情形分别对应于在Trx之前接收WLAN ACK的情形、在Trx之后接收WLAN ACK的情形、重新传送的情形以及达到WAN重新传送限值的情形。
参照图11A以及图4A及图4B,与上行链路传送的对应情形(即,下行链路路径中的传送)相反,LTE上行链路HARQ是同步的并受eNB(例如,图4A所示的基站40)控制。当UE(例如,图4B所示的UE 50)尝试传送上行链路数据时,UE 50可首先发送要求基站40分配用于传送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图中未示出)。如果此资源是可用的,则如由虚线箭头示出的步骤S1101所示,基站40然后在LTE下行链路控制通道(PDCCH)中在时间Ttx发送上行链路准许讯息,UE 50将对LTE下行链路控制通道(PDCCH)进行连续地监控。UE 50被要求传送第一传输区块(即,第一UL WAN MPDU),所述第一传输区块将开始以在时刻Trx=Ttx+4毫秒到达基站40,时刻Trx是在时刻Ttx之后4个TTI(例如,值C被设定为4毫秒)。需注意的是,为简洁及清晰起见,本文中忽略传播延迟。在接收上行链路数据(例如,在步骤S1107处接收第一UL WLAN MPDU,并在步骤S1108处将第一UL WLAN MPDU转换成第一UL WAN MPDU)之后,基站40然后将尝试解码对应于第一UL WAN MPDU的数据分组并相应地在时刻T’tx=Trx+4毫秒=Ttx+8毫秒发送ACK/NACK讯息(步骤S1106)。上述定时周期被明确地规定并为UE 50所知。因此,不需要额外的信令开销(signaling overhead)来通知UE何时预期出现ACK/NACK讯息。所述过程以8-TTI间隔对下一上行链路(重新)传送继续进行。
类似于下行链路传送,在接收到具有对应于WLAN的资源信息的上行链路准许讯息时(步骤S1101),UE 50的WWAN模块510将第一UL WAN MPDU传送至适配器520(步骤S1102),且UE 50的适配器520将所述第一UL WAN MPDU转换成第一UL WLAN MPDU并将所述第一ULWLAN MPDU传送至WLAN模块530(步骤S1103)。UE 50的WLAN模块530中的WLAN MAC实体可即刻在WLAN模块530的物理层上开始上行链路传送。需注意的是,由于传送UL WAN MPDU是使用LTE分量载波中的一个,因此WLAN模块530将不会等待直至时刻Trx(减去传播延迟)为止,这样一来,基于竞争的WLAN可得以具有更多时间而在时刻Trx之前在基站40处完成上行链路接收。一旦发起基于竞争的WLAN接入,将完全由WLAN执行实际的数据传送及MAC层ARQ(步骤S1104)。如果UE 50接收到WLAN MAC NACK讯息或时间到,则适配器520将不采取行动且将由WLAN模块530在WLAN上重新传送分组直至接收到WLAN ACK,稍后将在本公开中阐述此情形的更多细节。
另一方面,当基站40的WLAN模块430的WLAN MAC/PHY实体经由WLAN接收到分组(例如,第一UL WLAN MPDU)时,WLAN模块430将WLAN ACK讯息发送回UE 50(步骤S1106)并将第一UL WLAN MPDU递送至基站40的适配器420(步骤S1107),适配器420然后将第一UL WLANMPDU转换成第一UL WAN MPDU(步骤S1108)。此外,基站40的WWAN模块410在发送出UL准许讯息之后将等待数据(步骤S1115),如果对LTE MPDU的成功接收(例如,自适配器420接收到第一UL WAN MPDU)发生在时刻T’tx=Ttx+8毫秒之前,则基站40中的WWAN模块410的WAN MAC实体将在LTE物理HARQ指示通道(PHICH)上发送ACK讯息。否则,发送NACK讯息。如果采用动态跨载波调度,则WWAN模块410的WAN MAC实体也可在PDCCH(例如,主CC上的PDCCH)上发送另一UL准许讯息(步骤S1111)。因此,UE 50可首先经由WLAN接收ACK讯息(例如,在步骤S1106及步骤S1109处自WLAN接收WLAN ACK讯息,并在步骤S1110处将WLAN ACK讯息转换成ACK讯息),并直接经由LTE接收另一ACK讯息(步骤S1116)。
图11A所示的情形将为最简单的情形,在图11A所示的情形中,第一UL WAN MPDU在时刻Trx之前被基站40成功地接收到(步骤S1108),且WLAN ACK讯息及WAN ACK讯息两者均在时刻T’tx之前被UE 50接收到(步骤S1109,步骤S1116)。在此种情形中,UE 50将按照与第一传送相同的步骤(即,步骤S1112至步骤S1114、步骤S1117至步骤S1118)传送队列中的下一分组(即,第二UL WAN MPDU)。
图11B所示的情形也是成功的传送情形,然而,基站40的WLAN模块430在时刻Trx之后、但仍在下一传送周期开始(即,时刻T’tx)之前接收到延迟的第一UL WLAN MPDU,因此在图11B所示的实施例中,基站40在LTE PHICH上发送ACK讯息且也在PDCCH上发送另一UL准许讯息(步骤S1111)。
在图11C所示的情形中,基站40的WWAN模块410在时刻T’tx之前未接收到LTEMPDU,因此WWAN模块410将在LTE PHICH上发送NACK讯息以请求UE 50进行重新传送(步骤S1121)。在确定接收到NACK讯息之后(步骤S1116),UE 50的WWAN模块510然后将进行调度以重新传送(步骤S1122)。然而,UE 50的适配器520将忽略此重新传送请求(步骤S1192),并让WLAN模块530的WLAN ARQ顺其自然地进行(自步骤S1103至步骤S1104及步骤S1106)。
图11D所示的情形说明达到WAN重新传送限值的情形。如果基站40在时刻T’tx之前仍未接收到WLAN帧(例如,第一UL WAN MPDU)、且达到WAN重新传送限值(步骤S1193),则基站40的WWAN模块410将在PDCCH上使用NDI发送UL准许讯息(步骤S1131),即请求下一DL WANMPDU。然后,UE 50的WWAN模块510将进行调度以在接收到UL准许讯息之后传送新的WANMPDU(例如,使用NDI的第二UL WAN MPDU)(步骤S1132),且适配器520将新的UL WAN MPDU转换成WLAN帧(例如,第二UL WAN MPDU)(步骤S1133)。所述新的UL WAN MPDU将经由WLAN模块530的WLAN MAC/PHY实体被传送至WLAN模块430(步骤S1124)。需注意的是,如果接收到对应于旧的UL WAN MPDU的WAN ACK讯息(例如,在由WLAN模块530接收到WLAN ACK讯息及由适配器520进行转换时(步骤S1129,步骤S1130)),则由于已发起对应于新的UL WAN MPDU的传送,故UE 50的WWAN模块510将被舍弃(步骤S1194)。
本文中阐述用于防止上述上行链路WLAN所传送时序问题的两种增强方式。第一种是当达到LTE重新传送限值时,停止此UL WAN MPDU的传送程序。换句话说,此UL WAN MPDU在UE 50的WLAN模块530中丢失,且此种增强方式可通过经由PDCCH自基站40向UE 50发送通知讯息(与UL准许讯息一起或不与UL准许讯息一起)而实作。第二种增强方式是动态地调整联网的控制系统的IEEE 802.11 MAC协议的重新传送限值。例如,动态地配置参数、RTS阈值(RTSThreshold)、短重试限值(ShortRetryLimit)、及长重试限值(LongRetryLimit),但并非仅限于此。
综上所述,本公开通过以下方式提供一种基站、使用载波聚合(例如,WWAN及WLAN)来整合多种RAT的用户设备及其方法:在所述RAT中的一个的MAC层(即,MAC实体)下(例如,在LTE-CA的MAC层下)对所述多种RAT进行整合,此使得更高的协议层能够保持完整。此外,由于整合是在MAC协议下进行的,故基于竞争的WLAN接入可与LTE-CA接入一起调度,未经授权频谱的无线电资源可被更高效地利用。
在本申请案所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使用的元件、动作或指令均不应被视为对于本公开而言是绝对关键或必不可少的,除非明确说明如此。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每一不定冠词“一(a及an)”可包括多于一个项。如果打算表示仅一个项,则使用用语“单个(single)”或类似用语。此外,本文中所用的位于一系列多个项和/或多个类别的项之后的用语“中的任一个”旨在包括所述项或所述类别的项中的“任一个”、“任一组合”、“任意多个”、和/或“多个的任意组合”(各别地或与其他项和/或其他类别的项相结合地)。此外,本文中所用用语“组(set)”旨在包括任意数目的项(包括0个)。此外,本文中所用的用语“数目(number)”旨在包括任意数目(包括0)。
虽然本公开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使用载波聚合来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包括:
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且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包括:
调度器,将多个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指派给多个传输通道;
多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器,连接至所述调度器,且所述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器中的每一个分别连接至所述传输通道中的一个,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器中的每一个存储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一部分;以及
多工器,耦合至所述调度器,且连接于所述调度器与所述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器之间,所述多工器根据来自所述调度器的所述指派而将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分配至所述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器;
第一适配器,耦合至所述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器中的第一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器,接收被存储于所述第一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器中的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将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转换成多个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
第一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耦合至所述第一适配器,并接收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其中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分别经由所述传输通道传送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且所述第一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使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与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在时间上对齐;
所述第一适配器包括多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程序识别码及映射表,所述多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程序识别码对应于与所述第一适配器连接的所述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器中的多个程序队列,且所述映射表包括所述基站的无线电涵盖区域中多个用户设备中每一用户设备的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及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识别码;且
所述第一适配器根据所述映射表将所述程序队列中的每一个中所存储的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转换成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将所述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程序识别码中的一个对应地附加于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每一个的标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适配器,耦合至所述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器中的第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器,接收被存储于所述第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器中的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将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转换成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
第二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耦合至所述第二适配器,并接收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其中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分别经由所述传输通道传送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且所述第一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及所述第二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使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与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在时间上对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括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及第二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其中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的所述调度器进行调度以在时刻Ttx经由所述第一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进行调度以在时刻T’tx经由所述第一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其中所述T’tx=Ttx+Δ,且Δ是大于1毫秒的正值;
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判断在时刻T’tx之前是否经由所述第一适配器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广域网络确认讯息;以及
如果在时刻T’tx之前经由所述第一适配器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则所述调度器根据该调度而在时刻T’tx经由所述第一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接收响应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无线局域网络确认讯息,并将所述无线局域网络确认讯息传送至所述第一适配器;以及
所述第一适配器将所述无线局域网络确认讯息转换成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其中
如果在时刻T’tx之前未经由所述第一适配器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则所述调度器进行调度以在时刻T’tx经由所述第一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重新传送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
在接收到重新传送的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时,所述第一适配器忽略重新传送的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其中
如果在时刻T’tx之前未经由所述第一适配器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且达到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的广域网络重新传送限值,则所述调度器在时刻T’tx经由所述第一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而使用新数据指示传送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是802.11介质访问控制帧;以及
当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中的一个的大小大于该802.11介质访问控制帧的帧主体的大小时,所述第一适配器在转换期间将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分成多个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时刻Ttx,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自主分量载波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传送第一上行链路准许讯息,且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的所述调度器判断在时刻T’tx之前是否经由所述第一适配器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准许讯息的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其中所述T’tx=Ttx+Δ,且Δ是大于1毫秒的正值;以及
如果在时刻T’tx之前经由所述第一适配器接收到所述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则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第二上行链路准许讯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其中
如果在时刻T’tx之前未经由所述第一适配器接收到所述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且未达到广域网络重新传送限值,则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自所述主分量载波在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通道上传送非确认讯息;以及
如果在时刻T’tx之前未经由所述第一适配器接收到所述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且达到所述广域网络重新传送限值,则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所述第二上行链路准许讯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接收上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响应于所述上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而传送无线局域网络确认讯息;以及
所述第一适配器自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接收所述上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将所述上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转换成所述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且将所述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传送至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
11.一种使用载波聚合来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方法,用于使基站在下行链路路径上传送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多个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指派给多个传输通道;
将与所述传输通道中的一个对应的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转换成多个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根据映射表将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转换成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将多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程序识别码中的一个附加于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每一个的标头中,其中所述映射表包括所述基站的无线电涵盖区域中多个用户设备中每一用户设备的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及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识别码;以及
经由所述传输通道传送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传送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使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与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在时间上对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括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及第二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且所述传送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使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与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在时间上对齐的步骤包括:
进行调度以在时刻Ttx经由所述基站的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进行调度以在时刻T’tx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其中所述T’tx=Ttx+Δ,且Δ是大于1毫秒的正值;以及
判断在时刻T’tx之前是否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广域网络确认讯息,且如果在时刻T’tx之前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则根据调度而在时刻T’tx经由第一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响应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无线局域网络确认讯息,并将所述无线局域网络确认讯息转换成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判断在时刻T’tx之前是否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的步骤包括:
如果在时刻T’tx之前未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则忽略调度以在时刻T’tx经由所述第一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重新传送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判断在时刻T’tx之前是否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的步骤包括:
如果在时刻T’tx之前未经由第一适配器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且达到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的广域网络重新传送限值,则在时刻T’tx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而使用新数据指示传送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是802.11介质访问控制帧,且所述将与所述传输通道中的一个对应的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转换成多个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步骤包括:
如果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中的一个的大小大于该802.11介质访问控制帧的帧主体的大小,则将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分成多个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17.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使用载波聚合来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包括:
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接收对应于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上行链路准许讯息;
适配器,耦合至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以及
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耦合至所述适配器,
其中当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确定所述上行链路准许讯息包括对应于无线局域网络的资源信息时,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将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传送至所述适配器;
所述适配器将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转换成第一上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将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传送至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以及
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所述适配器包括多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程序识别码及映射表,所述多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程序识别码对应于与所述适配器连接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缓冲器中的多个程序队列,且所述映射表包括基站的无线电涵盖区域中多个所述用户设备中每一用户设备的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及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识别码;且
所述适配器根据所述映射表将所述程序队列中的每一个中所存储的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转换成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将所述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程序识别码中的一个对应地附加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每一个的标头中。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进行调度以在时刻Trx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进行调度以在时刻T’rx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第二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其中所述T’rx=Trx+C,且C是大于1毫秒的正常数;
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判断在时刻T’rx之前是否经由所述适配器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广域网络确认讯息;以及
如果在时刻T’rx之前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则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根据调度而在时刻T’rx传送所述第二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接收响应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无线局域网络确认讯息,并传送所述无线局域网络确认讯息;以及
所述适配器将所述无线局域网络确认讯息转换成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如果在时刻T’rx之前未经由所述适配器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则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进行调度以在时刻T’tx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重新传送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
在接收到所述重新传送的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时,所述适配器忽略所述重新传送的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自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接收调度信息,并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判断在时刻Ttx是否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络接收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如果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确定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根据所述调度信息被调度为在时刻Trx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络被接收,则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控制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接收对应于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
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等待接收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直至时刻T’tx。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当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接收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时,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响应于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无线局域网络确认讯息;以及
所述适配器接收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将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转换成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包含于无线局域网络模块中;以及
当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控制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接收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时,所述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启用所述无线局域网络模块,以接收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24.一种使用载波聚合来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方法,适用于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上接收对应于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上行链路准许讯息;
判断所述上行链路准许讯息是否包括对应于无线局域网络的资源信息;
当确定所述上行链路准许讯息包括对应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络的所述资源信息时,将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转换成第一上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将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传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其中
根据映射表将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转换成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将多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程序识别码中的一个附加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每一个的标头中,其中所述映射表包括基站的无线电涵盖区域中多个所述用户设备中每一用户设备的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及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识别码;以及
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传送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步骤包括:
进行调度以在时刻Trx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进行调度以在时刻T’rx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第二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其中所述T’rx=Trx+C,且C是大于1毫秒的正常数;
判断在时刻T’rx之前是否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广域网络确认讯息;以及
如果在时刻T’rx之前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则根据调度而在时刻T’rx传送所述第二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的步骤包括:
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接收响应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无线局域网络确认讯息,并传送响应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无线局域网络确认讯息;以及
将所述无线局域网络确认讯息转换成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的步骤还包括:
如果在时刻T’rx之前未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所述广域网络确认讯息或者经由物理混合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指示通道接收到响应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非确认讯息,则忽略调度以在时刻T’rx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重新传送所述第一上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自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接收调度信息,并根据所述调度信息判断在时刻Ttx是否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络接收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如果确定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根据所述调度信息被调度为在时刻Trx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络被接收,则控制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接收对应于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
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等待接收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直至时刻T’tx。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等待接收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步骤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时,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传送响应于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无线局域网络确认讯息;以及
将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转换成所述下行链路广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包含于无线局域网络模块中,且所述控制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接收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步骤包括:
启用所述无线局域网络模块,以接收所述下行链路无线局域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CN201510812477.4A 2014-11-20 2015-11-20 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Active CN1056347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82144P 2014-11-20 2014-11-20
US62/082,144 2014-11-20
US14/887,346 US10374776B2 (en) 2014-11-20 2015-10-20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for integrating multiple rats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methods thereof
US14/887,346 2015-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4704A CN105634704A (zh) 2016-06-01
CN105634704B true CN105634704B (zh) 2019-04-19

Family

ID=56011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12477.4A Active CN105634704B (zh) 2014-11-20 2015-11-20 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4776B2 (zh)
CN (1) CN105634704B (zh)
TW (1) TWI57598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2246A (zh) * 2016-01-20 2019-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3560A1 (ja) * 2015-03-06 2016-09-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及び基地局
US20170064655A1 (en) * 2015-08-25 2017-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antenna receiver processing
EP3417671B1 (en) * 2016-02-19 2022-12-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vice for enabling wireless access t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CN107770742A (zh) * 2016-08-18 2018-03-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网络控制装置
US10171214B2 (en) 2016-09-29 2019-01-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ramework design for 5G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s
US10206232B2 (en) 2016-09-29 2019-02-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itial access an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IAB) wireless networks
US10644924B2 (en) 2016-09-29 2020-05-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a two-stage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58555B2 (en) 2016-09-29 2018-12-1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route optimization for a 5G network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602507B2 (en) * 2016-09-29 2020-03-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uplink communication waveform selection
US10355813B2 (en) 2017-02-14 2019-07-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Link adaptation on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681723B2 (en) * 2017-02-27 2020-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 for HARQ, multiplexing, and contention
KR20200033845A (ko) * 2017-07-27 2020-03-30 소니 주식회사 무선 lan 통신 장치 및 무선 lan 통신 방법
WO2020096895A1 (en) * 2018-11-08 2020-05-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rq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220140861A1 (en) * 2019-02-19 2022-05-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Continuity Across LF and mmWave
CN113132062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4689A (zh) * 2008-08-19 2011-07-13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仅cqi报告之后的harq过程继续
CN102948104A (zh) * 2010-04-02 2013-02-2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协作传输的自适应调度和harq管理
WO2013052805A1 (en) * 2011-10-07 2013-04-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82877B2 (en) 2004-11-03 2010-08-24 Verizon Business Global Llc Network-based dedicated backup service
TWI326417B (en) 2006-06-01 2010-06-21 Ind Tech Res Inst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offloaded packet
EP2622915B1 (en) * 2010-09-30 2018-04-2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iming advance configuration for multiple uplink component carriers
US8989025B2 (en) 2010-11-12 2015-03-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E timing adjustment in a multi-RAT, carrier aggregation community system
EP3319395B1 (en) 2010-12-03 2023-05-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TWI615043B (zh) * 2011-02-07 2018-02-1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在免頻譜執照中操作補充胞元方法及裝置
WO2012148442A1 (en) 2011-04-29 2012-11-01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manage energy savings for interoperab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networks
WO2013009635A2 (en) 2011-07-08 2013-01-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mponent carrier traffic mapping
TWI495362B (zh) 2011-08-24 2015-08-01 Ind Tech Res Inst 聚合異質分量載波的通信方法、通信裝置與無線通信站
US9356765B2 (en) * 2011-08-24 2016-05-3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aggregation of heterogeneous component carrier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ation using the same
WO2013052163A1 (en) 2011-10-03 2013-04-11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GB2497519A (en) * 2011-12-08 2013-06-19 Renesas Mobile Corp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in a fragmentation transmission mode
JP5962096B2 (ja) 2012-03-16 2016-08-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US9629028B2 (en) 2012-03-16 2017-04-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terogeneous carrier aggregation
EP2675241A1 (en) 2012-06-11 2013-12-18 Alcatel Lucent Interworking base station between a wireless network and a cellular network
US9210618B2 (en) 2012-10-24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assisted management of advanced radio link features
US9198184B2 (en) 2013-01-30 2015-11-24 Intel Corporation Dynamic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integrated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RAT)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585048B2 (en) 2013-10-30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ggregating data from WWAN and WLA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4689A (zh) * 2008-08-19 2011-07-13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仅cqi报告之后的harq过程继续
CN102948104A (zh) * 2010-04-02 2013-02-2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协作传输的自适应调度和harq管理
WO2013052805A1 (en) * 2011-10-07 2013-04-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2246A (zh) * 2016-01-20 2019-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4704A (zh) 2016-06-01
US10374776B2 (en) 2019-08-06
TW201620327A (zh) 2016-06-01
US20160149686A1 (en) 2016-05-26
TWI575988B (zh) 2017-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4704B (zh) 整合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KR10226316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듀얼 커넥티비티에서 사용자 평면을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비
CN111386725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pdcp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JP7426479B2 (ja) Harqプロセスごとにフィードバックを有効化/無効化するharqコードブック構築
CN110463116A (zh) 基于用于无线通信的基于确认的反馈方案的重传指示
CN108809594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6810162B2 (ja) データユニットを受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5191459B (zh) 直接通信中的数据传输设备及方法
EP313678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multiuser coordinated communication scenario
TW201129191A (en) Method of handling resource assignment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822857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19529B (zh) 一种用于对用户设备进行传输控制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CN105703891B (zh)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9075909A (zh) 使用半持续调度资源进行非自适应重新发送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JP2019514249A (ja) データユニット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16029737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WO2019019023A1 (zh) 切换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351020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125039A (zh) 一种确定传输链路的类型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9391346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16389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abled HARQ Processes
CN110401516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21212A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反馈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18031020A1 (en)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protocol data unit (pdu) handling for mobility betwee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nd long term evolution
KR20180107664A (ko) 이중 연결 네트워크에서의 연계 기지국의 데이터 전송 속도를 추정하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이 적용된 기지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