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4458B - 一种触控按键单元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按键单元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4458B
CN105634458B CN201510738290.4A CN201510738290A CN105634458B CN 105634458 B CN105634458 B CN 105634458B CN 201510738290 A CN201510738290 A CN 201510738290A CN 105634458 B CN105634458 B CN 1056344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film
terminal
liquid crystal
cover board
cryst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82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4458A (zh
Inventor
宁亚文
杨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oolpad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oolpad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oolpad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382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44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34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4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4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4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23Details of electro-mechanic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elements, e.g.: sensing plat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ontaining electronic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按键单元及装置,包括:盖板,导电薄膜及液晶显示模组LCM,其中,导电薄膜贴合于盖板,液晶显示模组LCM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集成电路IC端子,集成电路IC端子位于液晶显示模组本体和导电薄膜之间,使集成电路IC端子不被挤压。本方案通过采用导电薄膜完全贴合于盖板,避免了使用按键FPC导致的按键FPC与集成电路IC端子之间的距离过短的问题,避免了由于对集成电路IC端子的挤压导致集成电路IC端子裂开影响使用的问题,同时,避免使用按键FPC,减少了电子器件,简化了电路,使得制作过程更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按键单元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按键单元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通常采用触摸的形式进行操作控制,而针对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如:home键、返回键及菜单键,通常设置在电子设备屏幕显示区域的底部,然而,将上述功能键显示在电子设备屏幕显示区域的底部占用了一定的显示区域,降低了屏占比。
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通常将上述功能键设置在手机底部的油墨丝印区域,需要单独的驱动和感应通道层,由可挠性印刷电路板FPC或盖板丝印导电线路层与FPC共同实现,如图1所示,这就导致了按键FPC与液晶显示模块LCM的IC端子之间的距离过短,容易出现由于对LCM的IC端子挤压导致IC端子裂开影响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按键单元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按键FPC与LCM的IC端子之间距离过短,容易出现由于对LCM的IC端子挤压导致IC端子裂开影响使用的问题,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触控按键单元,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盖板,导电薄膜及液晶显示模组LCM,其中:
所述导电薄膜贴合于所述盖板,所述液晶显示模组LCM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集成电路IC端子,所述集成电路IC端子位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所述导电薄膜之间;
所述导电薄膜上设置有导电图案,所述导电图案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与所述导电薄膜之间的玻璃片,偏光片和光学胶;
所述光学胶用于将所述偏光片与所述导电薄膜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图案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具体为:
所述导电图案一端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另一端搭接在所述电子设备屏幕的VA可视区。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薄膜针对每一个功能键的导电图案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电子设备屏幕的VA可视区进行搭接的导电点。
一种触控按键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触控按键单元及功能键,所述触控按键单元包括:盖板,导电薄膜及液晶显示模组LCM,其中:
所述导电薄膜贴合于所述盖板,所述液晶显示模组LCM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集成电路IC端子,所述集成电路IC端子位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所述导电薄膜之间;
所述导电薄膜上设置有导电图案,所述导电图案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与所述导电薄膜之间的玻璃片偏光片和光学胶;
所述光学胶用于将所述偏光片与所述导电薄膜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图案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具体为:
所述导电图案一端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另一端搭接在所述电子设备屏幕的VA可视区。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薄膜针对每一个功能键的导电图案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电子设备屏幕的VA可视区进行搭接的导电点。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公开的触控按键单元及装置,包括:盖板,导电薄膜及液晶显示模组LCM,其中,导电薄膜贴合于盖板,液晶显示模组LCM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集成电路IC端子,集成电路IC端子位于液晶显示模组本体和导电薄膜之间,使集成电路IC端子不被挤压。本方案通过采用导电薄膜完全贴合于盖板,避免了使用按键FPC导致的按键FPC与集成电路IC端子之间的距离过短的问题,避免了由于对集成电路IC端子的挤压导致集成电路IC端子裂开影响使用的问题,同时,避免使用按键FPC,减少了电子器件,简化了电路,使得制作过程更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触控按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触控按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触控按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导电薄膜的图案与功能键项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按键单元,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
盖板21,导电薄膜22及液晶显示模组LCM23。
其中,液晶显示模组LCM23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以及集成电路IC端子231。
导电薄膜22贴合于盖板21,集成电路IC端子231位于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导电薄膜之间,距离导电薄膜达到预定距离。其中,该预定距离用于解决集成电路IC端子与盖板之间的空间局限问题,避免IC端子因挤压导致的显示不良的问题。
导电薄膜上设置有导电图案,导电图案与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以使得功能键能够实现对应的功能。
本方案中去掉了按键FPC,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按键FPC导致的IC端子与按键FPC之间距离过短,容易导致的IC端子受到挤压而破裂的问题。
另外,贴导电薄膜的盖板与液晶显示模组LCM之间完全独立,不需要任何电性连接,减少了连接FPC或丝印线路,无需丝印线路及将柔性线路板同其他导电线路热压形成通路的制程,制作过程更简单。
同时,导电薄膜22的大小与盖板21完全相同,即盖板21内表面完全被导电薄膜22覆盖,采用导电薄膜,导电薄膜具有边沿防爆膜的功能,解决了盖板边沿破碎的问题。
本实施例公开的触控按键单元,包括:盖板,导电薄膜及液晶显示模组LCM,其中,导电薄膜贴合于盖板,液晶显示模组LCM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集成电路IC端子,集成电路IC端子位于液晶显示模组本体和导电薄膜之间,使集成电路IC端子不被挤压。本方案通过采用导电薄膜完全贴合于盖板,避免了使用按键FPC导致的按键FPC与集成电路IC端子之间的距离过短的问题,避免了由于对集成电路IC端子的挤压导致集成电路IC端子裂开影响使用的问题,同时,避免使用按键FPC,减少了电子器件,简化了电路,使得制作过程更简单。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按键单元,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
盖板31,导电薄膜32及液晶显示模组LCM33。
其中,液晶显示模组LCM33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331及集成电路IC端子。
触控按键单元还包括:依次设置于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331与导电薄膜32之间的玻璃片333,偏光片334,及光学胶OCA335,其中,光学胶用于将偏光片与导电薄膜贴合。
导电薄膜32贴合于盖板31,集成电路IC端子332距离导电薄膜达到预定距离。其中,该预定距离用于解决集成电路IC端子与盖板之间的空间局限问题,避免集成电路IC端子因挤压导致的显示不良的问题。
其中,预定距离具体为:玻璃片333的厚度、偏光片334的厚度及光学胶335的厚度的和减去集成电路IC端子332的厚度所得的差,那么,该预定距离较现有技术中集成电路IC端子与按键FPC之间的距离要多一个按键FPC的厚度。
导电薄膜上设置有导电图案,导电图案的一端与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另一端搭接在电子设备屏幕的VA可视区的边缘。其中,导电薄膜针对每一个功能键的导电图案设置有多个与电子设备屏幕的VA可视区进行搭接的导电点。如图4所示,为导电薄膜的图案与功能键相连的示意图。
若中间的键为home键,左边的键为菜单menu键,右边的键为返回back键。导电薄膜上,在home键位置设置图案,与home键位置设置的图案相连的是A点、B点及C点,其中,A点、B点及C点是绘制在电子设备屏幕的VA可视区的边缘上的导电点,该导电薄膜上有3处图案,分别为与home键对应的导电图案、与menu键对应的导电图案以及与back键对应的导电图案。
以home键为例,当触控功能键home键时,电荷变化,传导到A点、B点及C点,只有当A点、B点及C点同时接收到电荷变化时,才会传导至IC端子,对该电荷变化的位置进行识别,识别为home功能,进行上报和响应,实现按键功能。
本方案中去掉了按键FPC,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按键FPC导致的集成电路IC端子与按键FPC之间距离过短,容易导致的集成电路IC端子受到挤压而破裂的问题。
另外,贴导电薄膜的盖板与液晶显示模组LCM之间完全独立,不需要任何电性连接,减少了连接FPC或丝印线路,无需丝印线路及将柔性线路板同其他导电线路热压形成通路的制程,制作过程更简单。
同时,导电薄膜32的大小与盖板31完全相同,即盖板31内表面完全被导电薄膜32覆盖,采用导电薄膜,导电薄膜具有边沿防爆膜的功能,解决了盖板边沿破碎的问题。
本实施例公开的触控按键单元,包括:盖板,导电薄膜及液晶显示模组LCM,其中,导电薄膜贴合于盖板,液晶显示模组LCM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集成电路IC端子,集成电路IC端子位于液晶显示模组本体和导电薄膜之间,使集成电路IC端子不被挤压。本方案通过采用导电薄膜完全贴合于盖板,避免了使用按键FPC导致的按键FPC与集成电路IC端子之间的距离过短的问题,避免了由于对集成电路IC端子的挤压导致集成电路IC端子裂开影响使用的问题,同时,避免使用按键FPC,减少了电子器件,简化了电路,使得制作过程更简单。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按键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触控按键单元及功能键,其中,触控按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
盖板21,导电薄膜22及液晶显示模组LCM23。
其中,液晶显示模组LCM23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以及集成电路IC端子231。
导电薄膜22贴合于盖板21,集成电路IC端子231位于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导电薄膜之间,距离导电薄膜达到预定距离。其中,该预定距离用于解决集成电路IC端子与盖板之间的空间局限问题,避免集成电路IC端子因挤压导致的显示不良的问题。
导电薄膜上设置有导电图案,导电图案与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以使得功能键能够实现对应的功能。
本方案中去掉了按键FPC,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按键FPC导致的集成电路IC端子与按键FPC之间距离过短,容易导致的集成电路IC端子受到挤压而破裂的问题。
另外,贴导电薄膜的盖板与液晶显示模组LCM之间完全独立,不需要任何电性连接,减少了连接FPC或丝印线路,无需丝印线路及将柔性线路板同其他导电线路热压形成通路的制程,制作过程更简单。
同时,导电薄膜22的大小与盖板21完全相同,即盖板21内表面完全被导电薄膜22覆盖,采用导电薄膜,导电薄膜具有边沿防爆膜的功能,解决了盖板边沿破碎的问题。
本实施例公开的触控按键装置包括触控按键单元,触控按键单元包括:盖板,导电薄膜及液晶显示模组LCM,其中,导电薄膜贴合于盖板,液晶显示模组LCM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集成电路IC端子,集成电路IC端子位于液晶显示模组本体和导电薄膜之间,使集成电路IC端子不被挤压。本方案通过采用导电薄膜完全贴合于盖板,避免了使用按键FPC导致的按键FPC与集成电路IC端子之间的距离过短的问题,避免了由于对集成电路IC端子的挤压导致集成电路IC端子裂开影响使用的问题,同时,避免使用按键FPC,减少了电子器件,简化了电路,使得制作过程更简单。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按键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触控按键单元及功能键,其中,触控按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
盖板31,导电薄膜32及液晶显示模组LCM33。
其中,LCM33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331及集成电路IC端子332。
触控按键单元还包括:依次设置于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331与导电薄膜32之间的玻璃片333,偏光片334,及光学胶OCA335,其中,光学胶335用于将偏光片与导电薄膜贴合。
导电薄膜32贴合于盖板31,集成电路IC端子332距离导电薄膜达到预定距离。其中,该预定距离用于解决集成电路IC端子与盖板之间的空间局限问题,避免集成电路IC端子因挤压导致的显示不良的问题。
其中,预定距离具体为:玻璃片333的厚度、偏光片334的厚度及光学胶OCA335的厚度的和减去集成电路IC端子332的厚度所得的差,那么,该预定距离较现有技术中集成电路IC端子与按键FPC之间的距离要多一个按键FPC的厚度。
导电薄膜上设置有导电图案,导电图案的一端与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另一端搭接在电子设备屏幕的VA可视区的边缘。其中,导电薄膜针对每一个功能键的导电图案设置有多个与电子设备屏幕的VA可视区进行搭接的导电点。如图4所示,为导电薄膜的图案与功能键相连的示意图。
若中间的键为home键,左边的键为菜单menu键,右边的键为返回back键。导电薄膜上,在home键位置设置图案,与home键位置设置的图案相连的是A点、B点及C点,其中,A点、B点及C点是绘制在电子设备屏幕的VA可视区的边缘上的导电点,该导电薄膜上有3处图案,分别为与home键对应的导电图案、与menu键对应的导电图案以及与back键对应的导电图案。
以home键为例,当触控功能键home键时,电荷变化,传导到A点、B点及C点,只有当A点、B点及C点同时接收到电荷变化时,才会传导至IC端子,对该电荷变化的位置进行识别,识别为home功能,进行上报和响应,实现按键功能。
本方案中去掉了按键FPC,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按键FPC导致的集成电路IC端子与按键FPC之间距离过短,容易导致的集成电路IC端子受到挤压而破裂的问题。
另外,贴导电薄膜的盖板与液晶显示模组LCM之间完全独立,不需要任何电性连接,减少了连接FPC或丝印线路,无需丝印线路及将柔性线路板同其他导电线路热压形成通路的制程,制作过程更简单。
同时,导电薄膜32的大小与盖板31完全相同,即盖板31内表面完全被导电薄膜32覆盖,采用导电薄膜,导电薄膜具有边沿防爆膜的功能,解决了盖板边沿破碎的问题。
本实施例公开的触控按键装置包括触控按键单元,触控按键单元包括:盖板,导电薄膜及液晶显示模组LCM,其中,导电薄膜贴合于盖板,液晶显示模组LCM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集成电路IC端子,集成电路IC端子位于液晶显示模组本体和导电薄膜之间,使集成电路IC端子不被挤压。本方案通过采用导电薄膜完全贴合于盖板,避免了使用按键FPC导致的按键FPC与集成电路IC端子之间的距离过短的问题,避免了由于对集成电路IC端子的挤压导致集成电路IC端子裂开影响使用的问题,同时,避免使用按键FPC,减少了电子器件,简化了电路,使得制作过程更简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触控按键单元,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导电薄膜及液晶显示模组LCM,其中:
所述导电薄膜贴合于所述盖板,所述导电薄膜的大小与所述盖板完全相同,所述盖板内表面完全被所述导电薄膜覆盖,所述液晶显示模组LCM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集成电路IC端子,所述集成电路IC端子位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所述导电薄膜之间,与所述导电薄膜达到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用于解决所述集成电路IC端子与所述盖板之间的空间局限问题,避免所述集成电路IC端子因挤压导致的显示不良的问题;
所述导电薄膜上设置有导电图案,所述导电图案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按键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与所述导电薄膜之间的玻璃片,偏光片和光学胶;
所述光学胶用于将所述偏光片与所述导电薄膜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按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图案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具体为:
所述导电图案一端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另一端搭接在所述电子设备屏幕的VA可视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按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针对每一个功能键的导电图案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电子设备屏幕的VA可视区进行搭接的导电点。
5.一种触控按键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按键单元及功能键,所述触控按键单元包括:盖板,导电薄膜及液晶显示模组LCM,其中:
所述导电薄膜贴合于所述盖板,所述导电薄膜的大小与所述盖板完全相同,所述盖板内表面完全被所述导电薄膜覆盖,所述液晶显示模组LCM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集成电路IC端子,所述集成电路IC端子位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和所述导电薄膜之间,与所述导电薄膜达到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用于解决所述集成电路IC端子与所述盖板之间的空间局限问题,避免所述集成电路IC端子因挤压导致的显示不良的问题;
所述导电薄膜上设置有导电图案,所述导电图案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LCM本体与所述导电薄膜之间的玻璃片偏光片和光学胶;
所述光学胶用于将所述偏光片与所述导电薄膜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图案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具体为:
所述导电图案一端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功能键相连,另一端搭接在所述电子设备屏幕的VA可视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针对每一个功能键的导电图案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电子设备屏幕的VA可视区进行搭接的导电点。
CN201510738290.4A 2015-11-02 2015-11-02 一种触控按键单元及装置 Active CN105634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8290.4A CN105634458B (zh) 2015-11-02 2015-11-02 一种触控按键单元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8290.4A CN105634458B (zh) 2015-11-02 2015-11-02 一种触控按键单元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4458A CN105634458A (zh) 2016-06-01
CN105634458B true CN105634458B (zh) 2019-06-11

Family

ID=56049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38290.4A Active CN105634458B (zh) 2015-11-02 2015-11-02 一种触控按键单元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3445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2816A (zh) * 2009-01-21 2010-07-21 景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按压触感的触控式面板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03422720U (zh) * 2013-06-28 2014-02-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触控式电子装置
CN204143402U (zh) * 2014-09-29 2015-02-04 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其显示装置
CN204156841U (zh) * 2014-10-30 2015-02-11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gff型触摸屏按键结构
CN204156842U (zh) * 2014-10-30 2015-02-11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gf型触摸屏按键结构
CN204480204U (zh) * 2015-03-06 2015-07-15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摸显示屏模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2816A (zh) * 2009-01-21 2010-07-21 景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按压触感的触控式面板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03422720U (zh) * 2013-06-28 2014-02-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触控式电子装置
CN204143402U (zh) * 2014-09-29 2015-02-04 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其显示装置
CN204156841U (zh) * 2014-10-30 2015-02-11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gff型触摸屏按键结构
CN204156842U (zh) * 2014-10-30 2015-02-11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gf型触摸屏按键结构
CN204480204U (zh) * 2015-03-06 2015-07-15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摸显示屏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4458A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7682B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N10469932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TWI358563B (zh)
US9946414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having a touch sensing chip and a corresponding display device
CN208172458U (zh) 显示装置及柔性电路板
CN103367865B (zh) 天线的制作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0524186C (zh) 触摸屏
CN102135824B (zh) 内嵌式触控显示器及其制程方法
CN10906192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4679739U (zh) 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CN103744554A (zh)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3094737A (zh) 引脚结构与引脚连接结构
CN105676509A (zh) 压力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CN106201036B (zh) 内嵌式触摸显示屏及触摸显示屏模组
CN204595387U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656428A (zh) 触控面板
US994613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5634458B (zh) 一种触控按键单元及装置
CN103761008A (zh) 一种面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5892124B (zh) 一种压力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CN204360348U (zh) 触控面板
CN108459427B (zh) 一种静电释放结构、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CN107402653B (zh) 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4203915U (zh)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
CN21040538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9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21, block a, Kupai building, intersection of Keyuan Avenue and Baoshen Road, north high tech Zone, songpingshan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3 / F, plant No.1, phase I project, No.3, Gongye West 1st Road,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500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COOLPAD SOFTWARE TEC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