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2343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2343A
CN105632343A CN201610202574.6A CN201610202574A CN105632343A CN 105632343 A CN105632343 A CN 105632343A CN 201610202574 A CN201610202574 A CN 201610202574A CN 105632343 A CN105632343 A CN 105632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support
distortion state
accommodating space
electron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025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2343B (zh
Inventor
王力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025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2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32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2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2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2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至少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显示屏的显示输出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一面的第一窗口显露;支撑体,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支撑体的操作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面的第二窗口显露;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背;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架以及用于容置所述支撑架的第一容置空间;其中,所述支撑体具有收纳模式和支撑模式,在所述支撑体处于所述支撑模式时,所述支撑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单独支撑所述本体,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变形状态构成的第一支撑面平行,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面悬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许多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一体机等,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为了提高用户体验,电子设备的屏幕逐渐趋于大屏化。
在现有技术中,大屏电子设备通常采用固定支架对显示屏进行支撑,以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所述固定支架通常以垂直屏幕长边的方向,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屏幕后方,当支架底座放置与支撑面上时,支架便支撑屏幕横屏显示。同时,可以通过改变固定支架与屏幕的夹角来调整屏幕的显示方向。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支架只能对电子设备进行单方向支撑,如,只能支撑电子设备以横屏或者竖屏方式进行显示;且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只能使屏幕以与支撑面呈大于0°且小于90°夹角的方向进行显示,所以,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显示方向受限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显示方向受限的技术问题,实现增加电子设备的显示方向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至少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显示屏的显示输出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一面的第一窗口显露;支撑体,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支撑体的操作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面的第二窗口显露;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背;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架以及用于容置所述支撑架的第一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支撑体具有收纳模式和支撑模式,所述收纳模式为所述支撑架收纳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支撑模式为所述支撑架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脱出且通过所述支撑架支撑所述本体;
在所述支撑体处于所述支撑模式时,所述支撑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单独支撑所述本体,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变形状态构成的第一支撑面平行,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面悬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单独支撑所述本体具体为:仅有所述支撑架的第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一支撑面,且仅有所述支撑架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放置面接触。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具有第二变形状态,其中,在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共同支撑所述本体。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共同支撑所述本体具体为: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部分构成第二支撑面,且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以及所述支撑架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放置面接触。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具有第三变形状态,其中,在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共同支撑所述本体,所述第二变形状态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不同。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处于第三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共同支撑所述本体具体为: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与所述支撑架的第二部分构成第三支撑面,且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以及所述支撑架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放置面接触,其中,在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支撑所述本体时,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放置面之间构成的第一夹角,在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支撑所述本体时,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放置面之间构成的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不同。
可选的,所述支撑体还包括: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以及所述支撑架;其中,
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使得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与所述本体上不同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配合支撑;或者;使得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与所述本体上不同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配合支撑;其中,所述转动件相对与所述本体转动的基准线垂直于所述转动件。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具体包括:
支架;
连杆,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套设在所述支架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二端套设在所述第二面的第二位置上;
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位置间的第一扭力以及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位置间的第二扭力,使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变形状态或所述第二变形状态。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单独支撑所述本体具体为:所述第一扭力在垂直方向上的第一分量及所述第二扭力在垂直方向上的第二分量之和与所述本体的重量相同。
可选的,所述支撑体还包括:
第二容置空间,设置在所述转动件的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相对的位置上,且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为相互对称的形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形成一完整的凹槽;
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
其中,所述支撑架的连杆的第二端通过套设在所述转动件上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上;
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位置间的第一扭力以及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位置间的第二扭力,使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变形状态或所述第二变形状态;通过转动所述旋转件、调整所述第一扭力及所述第二扭力,使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为半环状圆形或半环状多边形,所述固定架为与所述支撑架对称的半环状圆形或半环状多边形,以使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固定架形成完整的圆环或完整的环状多边形,相应地,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形成一完整的圆环凹槽或环状多边形凹槽。
可选的,所述转动件具体包括:
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以及用于容置所述连杆的第三容置空间;
弹片,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相对的另一面;
撑件,设置在所述弹片下方;
其中,所述转盘、所述弹片及所述撑件通过固定件连接,当作用于所述转盘上的作用力大于所述弹片与所述转盘间的摩擦力时,所述转盘相对于所述本体发生转动;且当所述转盘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到第一相对位置后,所述转盘能够在所述紧固件的紧固力及所述弹片的反弹力的平衡作用下稳定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单独支撑所述本体具体为:所述支撑架所在的圆形或多边形的中心在所述第二面上的第一投影位置与所述本体的重心在所述第二面上的第二投影位置的距离值满足预设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一、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本体,所述本体至少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显示屏的显示输出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一面的第一窗口显露;支撑体,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支撑体的操作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面的第二窗口显露;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背;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架以及用于容置所述支撑架的第一容置空间;其中,所述支撑体具有收纳模式和支撑模式,在所述支撑体处于所述支撑模式时,所述支撑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单独支撑所述本体,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变形状态构成的第一支撑面平行,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面悬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技术手段,这样,支撑体除了可以通过与本体之间的配合,支撑本体以与支撑面呈大于0°且小于90°夹角的方向进行显示,还可以单独支撑本体,使本体处于悬浮状态,此时,本体以平行于支撑面的方向进行显示,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显示方向受限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增加电子设备的显示方向的技术效果。
二、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支撑架具有第二变形状态,其中,在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共同支撑所述本体以及所述支撑体还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以及所述支撑架;其中,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使得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与所述本体上不同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配合支撑;或者,使得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与所述本体上不同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配合支撑的技术手段,这样,支撑体除了能够与本体的第一侧部配合支撑,还能通过转动件改变支撑架的支撑方向,使支撑架与本体的第二侧部配合支撑,从而支撑本体的显示屏可以以横屏方式显示,也可以以竖屏方式显示,实现了支撑体的多向支撑的技术效果。
三、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支撑体,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支撑体的操作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面的第二窗口显露,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架以及用于容置所述支撑架的第一容置空间以及所述支撑体具有收纳模式,所述收纳模式为所述支撑架收纳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技术手段,这样,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支撑体的时候,便可以将支撑体收纳入本体中,从而在不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的情况下提供能够满足用户的多功能支撑需求的支撑体,实现了提高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支撑架201为片状支撑架时与放置面的接触面积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支撑架201为点状支撑架时与放置面的接触面积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支撑架201为一个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支撑架201为一个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支撑架201为多个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支撑架201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支撑架201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支撑架201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第一侧边与支架2011距离较近时的夹角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第一侧边与支架2011距离较远时的夹角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支撑架201处于第三变形状态时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支撑架201处于第三变形状态时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利用卡槽设置转动件203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支撑架201以第二变形状态或第三变形状态与平板电脑的长边支撑的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支撑架201以第二变形状态或第三变形状态与平板电脑的短边支撑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当本体处于悬浮状态时支架2011与固定架205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转动件203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显示方向受限的技术问题,实现增加电子设备的显示方向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至少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显示屏的显示输出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一面的第一窗口显露;支撑体,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支撑体的操作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面的第二窗口显露;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背;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架以及用于容置所述支撑架的第一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支撑体具有收纳模式和支撑模式,所述收纳模式为所述支撑架收纳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支撑模式为所述支撑架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脱出且通过所述支撑架支撑所述本体;
在所述支撑体处于所述支撑模式时,所述支撑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单独支撑所述本体,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变形状态构成的第一支撑面平行,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面悬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本体,所述本体至少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显示屏的显示输出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一面的第一窗口显露;支撑体,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支撑体的操作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面的第二窗口显露;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背;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架以及用于容置所述支撑架的第一容置空间;其中,所述支撑体具有收纳模式和支撑模式,在所述支撑体处于所述支撑模式时,所述支撑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单独支撑所述本体,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变形状态构成的第一支撑面平行,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面悬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技术手段,这样,支撑体除了可以通过与本体之间的配合,支撑本体以与支撑面呈大于0°且小于90°夹角的方向进行显示,还可以单独支撑本体,使本体处于悬浮状态,此时,本体以平行于支撑面的方向进行显示,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显示方向受限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增加电子设备的显示方向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A及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10,所述本体至少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本体10内,所述显示屏的显示输出面通过本体10的第一面的第一窗口显露;支撑体20,设置在本体10内,支撑体20的操作面通过本体10的第二面的第二窗口显露;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背;支撑体20包括:支撑架201以及用于容置所述支撑架的第一容置空间202;
其中,支撑体20具有收纳模式和支撑模式,所述收纳模式为支撑架201收纳在第一容置空间202内;所述支撑模式为支撑架201从第一容置空间202中脱出且通过支撑架201支撑本体10;
在支撑体20处于所述支撑模式时,支撑架201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支撑架201单独支撑本体10,本体10的所述第一面与支撑架201处于所述第一变形状态构成的第一支撑面平行,本体10的所述第二面悬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体10具体可以是平板电脑、一体机电脑,也可以是显示屏,液晶电视,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以本体10为平板电脑为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平板电脑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与显示屏相对的背面设置支撑体20,且支撑体20的操作面通过第二窗口显露在平板电脑的背面。支撑体20具体包括有用于支撑平板电脑的支撑架201及用于容置支撑架201的第一容置空间202,其中,支撑架201可以是片状支撑架,片状支撑架与平板电脑的放置面的接触面积是一个面或者一条边,如图2A所示;支撑架201也可以是点状支撑架,点状支撑架与平板电脑的放置面的接触面积是至少一个点,如图2B所示。第一容置空间202可以与第二窗口的大小相同,也可以小于第二窗口的大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支撑体2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支撑体20仅有一个时,可以将支撑体20设置在平板电脑背面的中心部位,如图1A所示;当支撑体20有多个时,如有四个,则可以分别将四个支撑体20设置在平板电脑背面的四个边角处,如图1B所示,相应地,四个支撑体20分别对应有四个支撑架201及四个第一容置空间202。当支撑架201置放在第一容置空间202中时,支撑体20处于收纳模式。
当支撑架201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时,通过支撑架201的单独支撑作用,将平板电脑悬浮于放置面上。具体来讲,支撑架201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支撑架201单独支撑本体10具体为:仅有支撑架201的第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一支撑面,且仅有支撑架201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放置面接触。如,当支撑架201仅有一个时,支撑架201与放置面的接触面积为一个面,此时,放置面即为第一支撑面,支撑架201的变形状态如图3A及图3B所示;当支撑架201为四个时,支撑架201与放置面的接触面积为四个点或者八个点,此时,放置面即为由四个点或者八个点构成的第一支撑面,支撑架201的变形状态如图4所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架201具有第二变形状态,其中,在支撑架201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时,支撑架201与本体10的第一侧部共同支撑所述本体。支撑架201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支撑架201与本体10的第一侧部共同支撑本体10具体为:本体10的第一侧部与支撑架201的第一部分构成第二支撑面,且本体10的第一侧部以及支撑架201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放置面接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支撑架201为四个时,可以控制四个支撑架201中的其中两个处于支撑模式,另外两个处于收纳模式,从而利用平板电脑的靠近收纳模式的支撑架201处的侧边及处于支撑模式的两个支撑架201的两个点构成三角支撑状态。
当支撑架201仅为一个时,为了使支撑架201能够具有第一变形状态及与第一变形状态不同的第二变形状态,请参考图5A-图5C,支撑架201具体包括:
支架2011;
连杆2012,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套设在支架2011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二端套设在所述第二面的第二位置上;
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位置间的第一扭力以及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位置间的第二扭力,使支撑架201处于所述第一变形状态或所述第二变形状态。
支架2011具体可以是一个片状结构,如图5A所示,也可以是环状结构,如图5C所示。当支架2011为环状结构时,可以在环状结构的中间设置一个轴销,然后将连杆2012的第一端套设在轴销外,从而使连杆2012及支架2011之间能够通过轴销发生转动;当支架2011为片状结构时,具体可以在片状结构的边缘处设置轴销,如图5A所示,也可以在片状结构的中间处设置轴销,如图5B所示。同时,连杆2012的第二端需要可活动的套设在本体10的第二面的第二位置上,具体来讲,可以是在第二位置上设置轴销,将连杆2012的第二端套设在轴销外,从而使连杆2012能够相对本体10发生转动。
当支撑架201处于支撑状态时,需要将本体稳定在某个角度不发生改变,因此,在连杆2012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内,还需要设置相应的限位结构,具体可以是限位槽或者卷片等,通过限位槽或者通过控制轴心与卷片之间的干涉量来控制扭力大小,从而使支撑架201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所述第一扭力在垂直方向上的第一分量及所述第二扭力在垂直方向上的第二分量之和与本体10的重量相同,进而使支撑架201能够单独支撑本体10。
当需要将支撑架201调整为第二变形状态时,则控制所述第一扭力及所述第二扭力的大小,从而使本体10及支撑架201处于如图5A-图5C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支撑架201处于第二变形状态时,用户可以通过调整第一侧边与支架2011的距离来调整第一面与放置面的夹角,进而调整平板电脑的显示方向。如,当第一侧边与支架2011距离较近时,如图6A所示,第一面与放置面的夹角为α;当第一侧边支架2011距离较远时,如图6B所示,第一面与放置面的夹角为β,显然,α>β。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架201具有第三变形状态,其中,在支撑架201处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时,支撑架201与本体10的第一侧部共同支撑本体10,所述第二变形状态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不同。支撑架201处于第三变形状态,支撑架201与本体10的第一侧部共同支撑本体10具体为:本体10的第一侧部与支撑架201的第二部分构成第三支撑面,且本体10的第一侧部以及支撑架201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放置面接触,其中,在支撑架201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支撑本体10时,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放置面之间构成的第一夹角,所述支撑架201处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支撑本体10时,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放置面之间构成的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不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支撑架201仅有一个为例,当支撑架201处于第二变形状态时,支架2011与连杆2012之间存在夹角,如图5A-图5C所示;当支撑架201处于第三变形状态时,支架2011位于连杆2012的延长线上,此时,支架2011与放置面的接触位置为支架2011的一边或者两个接触点,如图7A-图7B所示,此时,需要通过连杆2012的第一端内的限位结构,如限位槽或卷片,控制连杆2012的第一端与支架2011间的第一扭力为能够使支架2011位于连杆2012的延长线上不发生改变的扭力。在本体10与放置面接触的第一侧边的位置不发生改变时,比较图6A及图7A可知:支撑体201处于第二变形状态时,第一面与放置面形成第一夹角α;支撑体201处于第三变形状态时,第一面与放置面形成与第三夹角λ,显然α≠λ。从而,当用户在不改变支撑架201及第一侧边与放置面的接触位置时,通过调整支撑架201的变形状态,便能实现改变平板电脑的显示方向的效果。
为了实现全方位支撑的效果,支撑体20还包括:
转动件203,转动件203上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202以及支撑架201;其中,转动件203相对于本体10转动,使得支撑架201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与本体10上不同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配合支撑;或者,使得支撑架201处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与本体10上不同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配合支撑;其中,所述转动件相对与所述本体转动的基准线垂直于所述转动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转动件203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面上,并通过第二窗口显露出操作面,具体来讲,可以是在本体10的第二面上设置一个与转动件的形状相匹配的卡和机构,将转动件203置放在所述卡和机构中,便能使转动件203在所述卡和机构中转动。如,当转动件203的形状为圆盘形时,在第二面上设置一个直径略大于转动件203的圆形环状卡槽,将转动件203的边缘部分置于所述卡槽中,如图8所示;也可以是在本体10的第二面上设置一个转动轴心,将转动件203套设在轴心上,从而使转动件203能够围绕轴心转动。如,通过螺栓和螺母将转动件203套设在第二面上转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设置转动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当用户需要使用平板电脑的长边与支撑体20配合支撑时,则旋转转动件203至支撑架201与长边垂直,从而使支撑架201以第二变形状态或第三变形状态与平板电脑的长边支撑,如图9A所示;当用户需要使用平板电脑的短边与支撑体20配合支撑时,则旋转转动件203至支撑架201与短边垂直,从而使支撑架201以第二变形状态或第三变形状态与平板电脑的短边支撑,如图9B所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支撑架201有多个时,通过改变各个支撑架的状态,使一部分支撑架201处于支撑模式,且另一部分支撑架201处于收纳模式,并配合本体10的各个侧边,实现使支撑架201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与本体10上各个侧部配合支撑,实现全方位支撑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在各支撑架中设置分别设置上述转动件203,进一步优化全方位支撑的体验。
相应地,在支撑体20具有转动件203时,支撑体20还包括:
第二容置空间204,设置在转动件203的与第一容置空间202相对的位置上,且第一容置空间202与第二容置空间204为相互对称的形状,第一容置空间202与第二容置空间204形成一完整的凹槽;
固定架205,固定设置在第二容置空间204中;
其中,支撑架201的连杆2012的第二端通过套设在转动件203上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上;
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位置间的第一扭力以及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位置间的第二扭力,使支撑架201处于所述第一变形状态或所述第二变形状态;通过转动旋转件203、调整所述第一扭力及所述第二扭力,使支撑架201处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支撑体20具体由转动件203、固定架205以及支撑架201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转动件203可旋转的固定在本体10的第二面上,转动件203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收纳支撑体201的第一容置空间202及用于设置固定架205的第二容置空间204,固定架205不可脱离第二容置空间204,此时,支撑架201的连杆2012的第二端可以通过套设在固定架205上的轴销,实现设置在第二面的第二位置上,固定架205与支撑架201为互相对称的形状,当支撑架201为片状时,固定架205也为片状,且固定架205上的轴销可以设置在片形结构的中部,也可以是边缘部分,与支撑架201上的轴销设置方式相同;当支撑架201为半环状圆形或半环状多边形,固定架205为与支撑架201对称的半环状圆形或半环状多边形,以使支撑架201与固定架205形成完整的圆环或完整的环状多边形,其中,所述环状多边形具体可以是环状长方形、环状五边形等。相应地,第一容置空间202与第二容置空间204形成一完整的圆环凹槽或环状多边形凹槽。
在上述具体结构中,支撑架201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支撑架201单独支撑本体10具体为:支撑架201所在的圆形或多边形的中心在所述第二面上的第一投影位置与本体10的重心在所述第二面上的第二投影位置的距离值满足预设阈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支撑架201及固定架205为互相对称的半环状圆形为例,为了使本体10的第一面平行于放置面悬浮,以支撑架201为半圆,在放置面形成虚拟的第一圆形;以固定架205为半圆,在本体10的第二面上形成虚拟的第二圆形,第一圆形的第一圆心与第二圆形的第二圆心在第二面上的投影位置应大致相同,如图10所示,两个圆心在第二面上的投影位置的距离差小于预设的阈值,其中,预设的阈值的数值大小需根据本体的质量及支撑架、固定架与连杆之间的扭力进行具体计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且,本体的重心位置在第二面上的投影应该位于第一圆心与第二圆心在第二面上的投影位置之间。且,支架2011与连杆2012的第一端之间及固定架205与连杆2012的第二端之间需设置限位结构,如限位槽或者卷片等,以提供支撑本体10在垂直方向上的重力的平衡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转动件203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如下具体实现方式对转动件203进行说明,请参考图11,转动件203包括:
转盘2031,转盘2031上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202、第二容置空间204以及用于容置连杆2012的第三容置空间206;
弹片2032,设置在转盘2031的与第一容置空间202相对的另一面;
撑件2033,设置在弹片2032下方;
其中,转盘2031、弹片2032及撑件2033通过固定件连接,当作用于转盘2031上的作用力大于弹片2032与转盘2031间的摩擦力时,转盘2031相对于本体10发生转动;且当转盘2031相对于本体10转动到第一相对位置后,转盘2031能够在所述紧固件的紧固力及弹片2032的反弹力的平衡作用下稳定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转盘2031上还可以设置有卡扣,用于在支撑架2011处于收纳模式时能够在第一容置空间202中不脱开。所述固定件具体可以是螺栓和螺母,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同时实现紧固及轴心作用的固定件,撑件2033固定在所述第二面上,转盘2031通过紧固件可转动的固定在撑件上,当需要将转盘2031旋转90°时,首先需要在转盘2031上施加能克服弹片2032与转盘2031之间的摩擦力的转动力,使转盘2031发生转动;当旋转到90°后,去除施加在转盘2031上的转动力,此时,弹片2032对转盘2031产生垂直于转盘2031的反弹力,在与紧固件的紧固力平衡下,使转盘2031稳定在当前位置,从而使设置在转动件上的支撑体20能够对本体10进行稳定支撑。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一、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本体,所述本体至少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显示屏的显示输出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一面的第一窗口显露;支撑体,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支撑体的操作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面的第二窗口显露;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背;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架以及用于容置所述支撑架的第一容置空间;其中,所述支撑体具有收纳模式和支撑模式,在所述支撑体处于所述支撑模式时,所述支撑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单独支撑所述本体,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变形状态构成的第一支撑面平行,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面悬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技术手段,这样,支撑体除了可以通过与本体之间的配合,支撑本体以与支撑面呈大于0°且小于90°夹角的方向进行显示,还可以单独支撑本体,使本体处于悬浮状态,此时,本体以平行于支撑面的方向进行显示,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显示方向受限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增加电子设备的显示方向的技术效果。
二、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支撑架具有第二变形状态,其中,在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共同支撑所述本体以及所述支撑体还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以及所述支撑架;其中,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使得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与所述本体上不同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配合支撑;或者,使得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与所述本体上不同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配合支撑的技术手段,这样,支撑体除了能够与本体的第一侧部配合支撑,还能通过转动件改变支撑架的支撑方向,使支撑架与本体的第二侧部配合支撑,从而支撑本体的显示屏可以以横屏方式显示,也可以以竖屏方式显示,实现了支撑体的多向支撑的技术效果。
三、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支撑体,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支撑体的操作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面的第二窗口显露,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架以及用于容置所述支撑架的第一容置空间以及所述支撑体具有收纳模式,所述收纳模式为所述支撑架收纳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技术手段,这样,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支撑体的时候,便可以将支撑体收纳入本体中,从而在不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的情况下提供能够满足用户的多功能支撑需求的支撑体,实现了提高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至少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显示屏的显示输出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一面的第一窗口显露;支撑体,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支撑体的操作面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面的第二窗口显露;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背;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架以及用于容置所述支撑架的第一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支撑体具有收纳模式和支撑模式,所述收纳模式为所述支撑架收纳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支撑模式为所述支撑架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脱出且通过所述支撑架支撑所述本体;
在所述支撑体处于所述支撑模式时,所述支撑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单独支撑所述本体,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变形状态构成的第一支撑面平行,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面悬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单独支撑所述本体具体为:仅有所述支撑架的第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一支撑面,且仅有所述支撑架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放置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具有第二变形状态,其中,在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共同支撑所述本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共同支撑所述本体具体为: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部分构成第二支撑面,且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以及所述支撑架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放置面接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具有第三变形状态,其中,在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共同支撑所述本体,所述第二变形状态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不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处于第三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共同支撑所述本体具体为: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与所述支撑架的第二部分构成第三支撑面,且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以及所述支撑架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放置面接触,其中,在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支撑所述本体时,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放置面之间构成的第一夹角,在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支撑所述本体时,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放置面之间构成的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不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还包括: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以及所述支撑架;其中,
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使得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二变形状态与所述本体上不同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配合支撑;或者,使得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与所述本体上不同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配合支撑;其中,所述转动件相对与所述本体转动的基准线垂直于所述转动件。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具体包括:
支架;
连杆,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套设在所述支架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二端套设在所述第二面的第二位置上;
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位置间的第一扭力以及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位置间的第二扭力,使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变形状态或所述第二变形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单独支撑所述本体具体为:所述第一扭力在垂直方向上的第一分量及所述第二扭力在垂直方向上的第二分量之和与所述本体的重量相同。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还包括:
第二容置空间,设置在所述转动件的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相对的位置上,且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为相互对称的形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形成一完整的凹槽;
固定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
其中,所述支撑架的连杆的第二端通过套设在所述转动件上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上;
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位置间的第一扭力以及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位置间的第二扭力,使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变形状态或所述第二变形状态;通过转动所述旋转件、调整所述第一扭力及所述第二扭力,使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三变形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半环状圆形或半环状多边形,所述固定架为与所述支撑架对称的半环状圆形或半环状多边形,以使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固定架形成完整的圆环或完整的环状多边形,相应地,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形成一完整的圆环凹槽或环状多边形凹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具体包括:
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以及用于容置所述连杆的第三容置空间;
弹片,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相对的另一面;
撑件,设置在所述弹片下方;
其中,所述转盘、所述弹片及所述撑件通过固定件连接,当作用于所述转盘上的作用力大于所述弹片与所述转盘间的摩擦力时,所述转盘相对于所述本体发生转动;且当所述转盘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到第一相对位置后,所述转盘能够在所述紧固件的紧固力及所述弹片的反弹力的平衡作用下稳定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处于第一变形状态,所述支撑架单独支撑所述本体具体为:所述支撑架所在的圆形或多边形的中心在所述第二面上的第一投影位置与所述本体的重心在所述第二面上的第二投影位置的距离值满足预设阈值。
CN201610202574.6A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632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2574.6A CN105632343B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2574.6A CN105632343B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2343A true CN105632343A (zh) 2016-06-01
CN105632343B CN105632343B (zh) 2018-11-09

Family

ID=56047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2574.6A Active CN105632343B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3234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09562A1 (en) * 2007-10-26 2009-04-30 Hannspree, Inc. Display having a mirror element
CN101739076A (zh) * 2008-11-10 2010-06-16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提电脑触控屏的可调节支撑装置
CN102210532A (zh) * 2010-04-09 2011-10-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支架的设备
CN102591424A (zh) * 2012-02-17 2012-07-18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支撑装置及具该支撑装置的输入装置
CN202524675U (zh) * 2012-01-04 2012-11-07 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快拆结构的屏幕及屏幕组合
CN202615283U (zh) * 2012-06-05 2012-12-19 世盟科信(北京)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开合翻转的平板结构
CN102996985A (zh) * 2010-11-04 2013-03-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支架结构与显示装置
CN104281205A (zh) * 2013-07-08 2015-01-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4905552A (zh) * 2015-05-07 2015-09-16 浙江窑山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09562A1 (en) * 2007-10-26 2009-04-30 Hannspree, Inc. Display having a mirror element
CN101739076A (zh) * 2008-11-10 2010-06-16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提电脑触控屏的可调节支撑装置
CN102210532A (zh) * 2010-04-09 2011-10-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支架的设备
CN102996985A (zh) * 2010-11-04 2013-03-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支架结构与显示装置
CN202524675U (zh) * 2012-01-04 2012-11-07 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快拆结构的屏幕及屏幕组合
CN102591424A (zh) * 2012-02-17 2012-07-18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支撑装置及具该支撑装置的输入装置
CN202615283U (zh) * 2012-06-05 2012-12-19 世盟科信(北京)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开合翻转的平板结构
CN104281205A (zh) * 2013-07-08 2015-01-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4905552A (zh) * 2015-05-07 2015-09-16 浙江窑山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2343B (zh) 2018-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73856A1 (en) Display apparatus
WO2023108673A1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US9062822B2 (en) Stand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CN204387605U (zh) 一种平板电脑与手机通用的多方位调节承载支架
TWM335024U (en) Antenna device
CN105632343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094333B (zh) 显示设备
CN208673638U (zh) 广告机
CN220601148U (zh) 一种墙面支架
CN209782100U (zh) 一种显示屏安装座及多屏支撑架
CN101660649B (zh) 可调式平移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显示装置
CN203444399U (zh) M型可调式多角度平板电脑保护套
CN113970052B (zh) 支架
US20240103566A1 (en) Display system
CN214896041U (zh) 一种用于显示3d立体图像的装置
CN217720843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0398288U (zh) 用于软件开发的便携式电脑支撑板
TWI776190B (zh) 支架
US12038791B2 (en) Auxiliary display system
CN101086901B (zh) 具有旋转构件的定位装置
CN217521727U (zh) 显示设备
CN20374604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4500628U (zh) 笔记本电脑支架
US11943880B2 (en) Interlocking display
CN216057133U (zh) 一种双面磁吸便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