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9296B - 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29296B
CN105629296B CN201410594012.1A CN201410594012A CN105629296B CN 105629296 B CN105629296 B CN 105629296B CN 201410594012 A CN201410594012 A CN 201410594012A CN 105629296 B CN105629296 B CN 1056292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volume
data
block
volume
stitching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40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29296A (zh
Inventor
敬兵
潘文庆
邓兴梁
于红枫
李世银
谢恩
沈春光
刘鑫
张正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940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292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29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9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29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9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依据闭合差值对第一数据体和第二数据体中任一数据体在拼接位置进行校正;获得未校正数据体和校正数据体之间的能量差异值;依据能量差异值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以使未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与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一致。本发明实施例对不同位置上有数据重叠的两个区块分别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使在不同年度由不同公司采集的两个区块的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保持均匀一致,避免了不同区块对应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存在能量的差异的问题,提高了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进行连片和综合分析的精度。

Description

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勘探的不断深入,需要对不同的区块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获得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并对各区块对应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进行连片和综合分析。
由于各区块对应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可能是在不同年度由不同公司采集的数据,造成不同区块对应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存在能量的差异,这种能量的差异将导致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进行连片和综合分析的精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及装置,以降低不同区块对应的三维地震数据存在的能量差异,提高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连片和综合分析的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依据所述闭合差值对第一数据体和第二数据体中任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获得校正数据体,所述第一区块与所述第一数据体对应,所述第二区块与所述第二数据体对应;
依据所述第一数据体和所述第二数据体中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校正数据体分别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获得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校正数据体之间的能量差异值;
依据所述能量差异值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以使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与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包括:
校正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依据所述闭合差值对第一数据体和第二数据体中任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获得校正数据体,所述第一区块与所述第一数据体对应,所述第二区块与所述第二数据体对应;
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数据体和所述第二数据体中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校正数据体分别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获得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校正数据体之间的能量差异值;
处理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能量差异值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以使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与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及装置,针对有数据重叠的两个区块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且对不同位置上有数据重叠的两个区块分别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使在不同年度由不同公司采集的两个区块的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保持均匀一致,避免了不同区块对应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存在能量的差异的问题,提高了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进行连片和综合分析的精度;特别是通过变动的闭合差值对不同位置的两个区块的数据体进行相应的校正,获得了更加精确的数据体,保证了地震振幅能量均衡的结果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区块灰岩顶层位标定和解释剖面;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区块振幅能量的对比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区块振幅能量均衡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常量闭合差校正结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后的结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数据体具体指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区块灰岩顶层位标定和解释剖面。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区块振幅能量的对比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区块振幅能量均衡后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存在能量的差异,提供了能够实现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之间能量均衡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1、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依据所述闭合差值对第一数据体和第二数据体中任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获得校正数据体,所述第一区块与所述第一数据体对应,所述第二区块与所述第二数据体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分别指代区块A和区块B,或者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分别指代区块B和区块A。如图2所示,区块A白色部分中间的黑色实心是区块A标志层的解释层位,区块B白色部分中间的黑色实心是区块B标志层的解释层位,且标志层也称为灰岩顶。
图2示出12个区块,每个区块包括区块A和区块B,区块A和区块B分别对应的数据体可能是在不同年度由不同公司采集的数据,因此,从图2可以看出12个区块中区块A和区块B均存在一个垂直的交界线,此交界线是区块A和区块B的拼接位置,拼接位置是通过对区块A和区块B两区块的地震数据体在其有重叠的部分进行剖面浏览和地震波组特征对比后得出的位置。
所述第一区块与所述第一数据体对应,所述第二区块与所述第二数据体对应,即区块A的数据体对应第一数据体,区块B的数据体对应第二数据体,也可以是区块B的数据体对应第一数据体,区块A的数据体对应第二数据体,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拼接位置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的闭合差值,具体为通过区块A的数据体层位与区块B的数据体层位相减获得闭合差值,数据体层位具体为时间值或深度值,依据闭合差值在拼接位置对第一数据体(优选为区块A的数据体)或第二数据体(优选为区块B的数据体)进行校正,获得校正数据体。
图2所示12个区块中,各个区块中区块A和区块B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可能均不相同,则针对各个区块中的区块A和区块B进行数据体校正,即当区块A和区块B在不同位置时,两者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不同,该步骤的核心便是依据变动的闭合差值对区块A和区块B的数据体进行校正,校正量等于闭合差值,且校正量随闭合差值的变动而变动。
步骤S102、依据所述第一数据体和所述第二数据体中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校正数据体分别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获得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校正数据体之间的能量差异值;
若步骤S101校正的是第一数据体,则校正后的第一数据体是校正数据体,未校正的第二数据体是未校正数据体,反之亦然,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对第二数据体(区块B的数据体)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数据体。如图3所示,区块A和区块B的振幅能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通过对区块A的数据体和校正后的区块B的数据体分别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进行统计,计算出区块A和区块B分别对应的数据体之间的能量差异值。
步骤S103、依据所述能量差异值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以使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与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一致。
依据该能量差异值针对区块A和区块B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具体可以是对校正后的区块B的数据体乘以特定值,以使未校正数据体即区块A的数据体与校正数据体即校正后的区块B的数据体分别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保持均匀一致,如图4所示为不同区块振幅能量均衡后的示意图,从图4可以看出经过振幅能量均衡的处理,区块A和区块B的振幅能量一致。
图2所示12个区块中,各个区块中区块A和区块B均存在能量差异,选优的方式是依据各个区块中区块A和区块B不同的能量差异值分别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有数据重叠的两个区块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且对不同位置上有数据重叠的两个区块分别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使在不同年度由不同公司采集的两个区块的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保持均匀一致,避免了不同区块对应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存在能量的差异的问题,提高了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进行连片和综合分析的精度;特别是通过变动的闭合差值对不同位置的两个区块的数据体进行相应的校正,获得了更加精确的数据体,保证了地震振幅能量均衡的结果更加精确。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常量闭合差校正结果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依据所述闭合差值对第一数据体和第二数据体中任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包括:在所述拼接位置将第一数据体层位减去第二数据体层位获得所述闭合差值,对所述第二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校正量等于所述闭合差值;或者在所述拼接位置将第二数据体层位减去第一数据体层位获得所述闭合差值,对所述第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校正量等于所述闭合差值。
对于步骤S101,在拼接位置将区块A的数据体层位减去区块B的数据体层位得到闭合差值,将区块B的数据体在拼接位置按闭合差值进行校正,校正量等于闭合差值;或者在拼接位置将区块B的数据体层位减去区块A的数据体层位得到闭合差值,将区块A的数据体在拼接位置按闭合差值进行校正,校正量等于闭合差值。
所述依据所述能量差异值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包括:若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大于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则将所述校正数据体乘以所述能量差异值,获得第三数据体;若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小于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则将所述未校正数据体乘以所述能量差异值,获得第三数据体。
对于步骤S103,若未校正的区块A的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大于校正后的区块B的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则将区块B的数据体乘以能量差异值获得第三数据体;若未校正的区块A的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小于校正后的区块B的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则将区块A的数据体乘以能量差异值获得第三数据体。
如图5所示,所述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之前,还包括:在所述拼接位置分别对所述第一数据体的标志层和所述第二数据体的标志层进行层位解释获得解释层位,对所述解释层位进行平滑处理。
在图1的基础上,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0、在所述拼接位置分别对所述第一数据体的标志层和所述第二数据体的标志层进行层位解释获得解释层位,对所述解释层位进行平滑处理。
所述拼接位置是所述第一数据体和所述第二数据体重叠部分处于地震采集满覆盖的位置。
为了准确求取步骤S101中区块A的数据体和区块B的数据体的闭合差值,步骤S100优选区块A的数据体和区块B的数据体重叠部分处于地震采集满覆盖的位置为拼接位置,在拼接位置分别对区块A和区块B的标志层进行层位解释,获得解释层位,并对解释层位进行3-5道的平滑处理。经过平滑处理后再获取区块A的数据体和区块B的数据体的闭合差值。
所述在所述拼接位置分别对所述第一数据体的标志层和所述第二数据体的标志层进行层位解释获得解释层位之前,还包括:对多个所述第一区块分别对应的数据体或多个所述第二区块分别对应的数据体进行整体时移,时移量是一个常量。
在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
步骤S99、对多个所述第一区块分别对应的数据体或多个所述第二区块分别对应的数据体进行整体时移,时移量是一个常量。
在执行步骤S100之前,由于区块A和区块B的标志层会存在较大的闭合差值,所以对区块A和区块B重叠部分的标志层进行闭合差统计,然后根据统计结果对区块B的数据体进行整体时移,也可以对区块A的数据体进行整体时移,且时移量是一个常量,以使区块A和区块B在拼接位置的标志层基本接近,在基本接近的条件下再执行步骤S101;从图6可以看出经过常量闭合差校正后区块A和区块B在拼接位置的标志层基本接近。
另外,若对区块A和区块B重叠部分的标志层进行闭合差统计过程中发现闭合差值是一个固定的值,则只需执行步骤S99,不需要步骤S101。
本发明实施例具体提供了闭合差值和能量差异值的计算方式,并且通过对任一区块的数据体进行整体时移,节省了后期依据闭合差值对两个数据体在拼接位置进行校正的校正量。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流程图。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后的结果示意图。在图5的基础上,步骤S103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4、若所述第一数据体的采样率与所述第二数据体的采样率不相同,则进行重采样设置,以使所述第一数据体的采样率与所述第二数据体的采样率相同;
重采样是指对三维地震数据体的采样率重新处理,即若区块A的数据体的采样率与区块B的数据体的采样率不相同时,通过重采样设置保证区块A的数据体的采样率与区块B的数据体的采样率相同。
步骤S105、对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对应的地震同相轴进行拉平处理,以判断所述闭合差值是否为0,若不为0,继续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依据所述闭合差值对第一数据体和第二数据体中任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直至所述闭合差值为0;
拉平处理是指对校正后的区块B的数据体在标志层对应的地震同相轴进行拉平,拉平处理后区块A和区块B在拼接位置可能还会出现闭合差,闭合差值不为0说明区块A和区块B的解释层位没有完全吻合对齐,则重复步骤S101继续获取区块A和区块B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依据闭合差值对第一数据体和第二数据体中任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直至所述闭合差值为0,区块A和区块B的解释层位完全吻合对齐。
步骤S106、对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第三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数据拼接;或者对所述校正数据体和所述第三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数据拼接。
数据拼接是指对完成上述步骤S99-S105各项运算后的区块A的数据体与区块B的数据体在拼接位置进行拼接,在运行拼接时输出文件要选择数据体融合方式,图8是与图2对应的完成拼接的地震剖面,从该剖面可以看出区块A和区块B的标志层(灰岩顶)附近地震振幅能量达到了一致、同相轴衔接非常好,达到了拼接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重采样设置保证了两区块数据体采样率相同,通过拉平处理与数据体校正的循环执行提高了两区块的解释层位的对齐精度,使同相轴衔接较好,通过数据拼接实现了不同区块数据体的拼接。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结构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可以执行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流程。如图9所示,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90包括校正模块91、获取模块92和处理模块93,其中,校正模块91用于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依据所述闭合差值对第一数据体和第二数据体中任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获得校正数据体,所述第一区块与所述第一数据体对应,所述第二区块与所述第二数据体对应;获取模块92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数据体和所述第二数据体中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校正数据体分别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获得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校正数据体之间的能量差异值;处理模块93用于依据所述能量差异值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以使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与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例针对有数据重叠的两个区块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且对不同位置上有数据重叠的两个区块分别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使在不同年度由不同公司采集的两个区块的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保持均匀一致,避免了不同区块对应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存在能量的差异的问题,提高了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进行连片和综合分析的精度;特别是通过变动的闭合差值对不同位置的两个区块的数据体进行相应的校正,获得了更加精确的数据体,保证了地震振幅能量均衡的结果更加精确。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结构图。在图9的基础上,校正模块91具体用于在所述拼接位置将第一数据体层位减去第二数据体层位获得所述闭合差值,对所述第二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校正量等于所述闭合差值;或者在所述拼接位置将第二数据体层位减去第一数据体层位获得所述闭合差值,对所述第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校正量等于所述闭合差值。
处理模块93具体用于若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大于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则将所述校正数据体乘以所述能量差异值,获得第三数据体;若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小于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则将所述未校正数据体乘以所述能量差异值,获得第三数据体。
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90还包括平滑处理模块89和时移模块88,其中,平滑处理模块89用于在所述拼接位置分别对所述第一数据体的标志层和所述第二数据体的标志层进行层位解释获得解释层位,对所述解释层位进行平滑处理;时移模块88用于对多个所述第一区块分别对应的数据体或多个所述第二区块分别对应的数据体进行整体时移,时移量是一个常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可以具体用于执行上述图5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具体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具体提供了闭合差值和能量差异值的计算方式,并且通过对任一区块的数据体进行整体时移,节省了后期依据闭合差值对两个数据体在拼接位置进行校正的校正量。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结构图。在图10的基础上,所述拼接位置是所述第一数据体和所述第二数据体重叠部分处于地震采集满覆盖的位置。
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90还包括重采样模块94、拉平处理模块95和数据拼接模块96,其中,采样模块94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体的采样率与所述第二数据体的采样率不相同,则进行重采样设置,以使所述第一数据体的采样率与所述第二数据体的采样率相同。拉平处理模块95用于对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对应的地震同相轴进行拉平处理,以判断所述闭合差值是否为0,若不为0,继续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依据所述闭合差值对第一数据体和第二数据体中任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直至所述闭合差值为0。数据拼接模块96用于对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第三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数据拼接;或者对所述校正数据体和所述第三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数据拼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可以具体用于执行上述图7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具体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重采样设置保证了两区块数据体采样率相同,通过拉平处理与数据体校正的循环执行提高了两区块的解释层位的对齐精度,使同相轴衔接较好,通过数据拼接实现了不同区块数据体的拼接。
综上所述,针对有数据重叠的两个区块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且对不同位置上有数据重叠的两个区块分别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使在不同年度由不同公司采集的两个区块的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保持均匀一致,避免了不同区块对应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存在能量的差异的问题,提高了对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进行连片和综合分析的精度;特别是通过变动的闭合差值对不同位置的两个区块的数据体进行相应的校正,获得了更加精确的数据体,保证了地震振幅能量均衡的结果更加精确;具体提供了闭合差值和能量差异值的计算方式,并且通过对任一区块的数据体进行整体时移,节省了后期依据闭合差值对两个数据体在拼接位置进行校正的校正量;通过重采样设置保证了两区块数据体采样率相同,通过拉平处理与数据体校正的循环执行提高了两区块的解释层位的对齐精度,使同相轴衔接较好,通过数据拼接实现了不同区块数据体的拼接。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依据所述闭合差值对第一数据体和第二数据体中任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获得校正数据体,所述第一区块与所述第一数据体对应,所述第二区块与所述第二数据体对应;
依据所述第一数据体和所述第二数据体中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校正数据体分别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获得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校正数据体之间的能量差异值;
依据所述能量差异值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以使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与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一致;其中,
所述依据所述能量差异值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包括:
若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大于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则将所述校正数据体乘以所述能量差异值,获得第三数据体;
若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小于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则将所述未校正数据体乘以所述能量差异值,获得第三数据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依据所述闭合差值对第一数据体和第二数据体中任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包括:
在所述拼接位置将第一数据体层位减去第二数据体层位获得所述闭合差值,对所述第二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校正量等于所述闭合差值;或者
在所述拼接位置将第二数据体层位减去第一数据体层位获得所述闭合差值,对所述第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校正量等于所述闭合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拼接位置分别对所述第一数据体的标志层和所述第二数据体的标志层进行层位解释获得解释层位,对所述解释层位进行平滑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拼接位置分别对所述第一数据体的标志层和所述第二数据体的标志层进行层位解释获得解释层位之前,还包括:
对多个所述第一区块分别对应的数据体或多个所述第二区块分别对应的数据体进行整体时移,时移量是一个常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位置是所述第一数据体和所述第二数据体重叠部分处于地震采集满覆盖的位置;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数据体的采样率与所述第二数据体的采样率不相同,则进行重采样设置,以使所述第一数据体的采样率与所述第二数据体的采样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对应的地震同相轴进行拉平处理,以判断所述闭合差值是否为0,若不为0,继续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依据所述闭合差值对第一数据体和第二数据体中任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直至所述闭合差值为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第三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数据拼接;或者
对所述校正数据体和所述第三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数据拼接。
8.一种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校正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依据所述闭合差值对第一数据体和第二数据体中任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获得校正数据体,所述第一区块与所述第一数据体对应,所述第二区块与所述第二数据体对应;
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数据体和所述第二数据体中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校正数据体分别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获得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校正数据体之间的能量差异值;
处理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能量差异值进行地震振幅能量均衡,以使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与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一致;其中,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大于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则将所述校正数据体乘以所述能量差异值,获得第三数据体;若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小于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的振幅能量,则将所述未校正数据体乘以所述能量差异值,获得第三数据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拼接位置将第一数据体层位减去第二数据体层位获得所述闭合差值,对所述第二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校正量等于所述闭合差值;或者在所述拼接位置将第二数据体层位减去第一数据体层位获得所述闭合差值,对所述第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校正量等于所述闭合差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平滑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拼接位置分别对所述第一数据体的标志层和所述第二数据体的标志层进行层位解释获得解释层位,对所述解释层位进行平滑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时移模块,用于对多个所述第一区块分别对应的数据体或多个所述第二区块分别对应的数据体进行整体时移,时移量是一个常量。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位置是所述第一数据体和所述第二数据体重叠部分处于地震采集满覆盖的位置;
所述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还包括重采样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体的采样率与所述第二数据体的采样率不相同,则进行重采样设置,以使所述第一数据体的采样率与所述第二数据体的采样率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拉平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校正数据体在标志层对应的地震同相轴进行拉平处理,以判断所述闭合差值是否为0,若不为0,继续获取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在拼接位置的闭合差值,依据所述闭合差值对第一数据体和第二数据体中任一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校正,直至所述闭合差值为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拼接模块,用于对所述未校正数据体和所述第三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数据拼接;或者对所述校正数据体和所述第三数据体在所述拼接位置进行数据拼接。
CN201410594012.1A 2014-10-29 2014-10-29 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6292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4012.1A CN105629296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4012.1A CN105629296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9296A CN105629296A (zh) 2016-06-01
CN105629296B true CN105629296B (zh) 2018-01-02

Family

ID=56044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4012.1A Active CN105629296B (zh) 2014-10-29 2014-10-29 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292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9095A (zh) * 2016-06-07 2017-12-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地震资料交汇区构造图拼接方法
CN110376644B (zh) * 2019-08-16 2020-06-3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叠前地震数据拼接方法及装置
CN111198400B (zh) * 2020-02-27 2021-04-06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可消除井震闭合差的速度建模方法及处理终端
CN114063165B (zh) * 2020-07-31 2024-01-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地震数据的拼接方法及装置
CN115166828B (zh) * 2021-04-01 2023-05-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数据叠后一致性合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3114A (en) * 1992-10-05 1995-01-17 Western Atlas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volume of seismic data
CN102323617A (zh) * 2011-06-13 2012-01-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地表的二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方法
CN102998704A (zh) * 2012-12-13 2013-03-27 石颖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CN103713318A (zh) * 2013-12-11 2014-04-09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对三维叠后地震数据进行拼接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3114A (en) * 1992-10-05 1995-01-17 Western Atlas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volume of seismic data
CN102323617A (zh) * 2011-06-13 2012-01-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地表的二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方法
CN102998704A (zh) * 2012-12-13 2013-03-27 石颖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CN103713318A (zh) * 2013-12-11 2014-04-09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对三维叠后地震数据进行拼接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西部复杂区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何际平 等;《天然气工业》;20050831;第25卷;第121-12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9296A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9296B (zh) 三维地震叠后数据体拼接方法及装置
CN107728210B (zh) 多仪器采集数据中缺失道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0197318A (zh) 露天矿山品位模型更新方法
CN105986819B (zh) 用于测井资料自动处理与综合解释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72593A (zh) 绕射波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6842302B (zh) 一种批量编辑初至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97753A (zh) 数据深度变化特征自适应的二维电阻率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05277984B (zh) 一种时移地震互约束频率一致性处理方法
Tung et al. Multiwell deconvolution for shale gas
CN104316961A (zh) 获取风化层的地质参数的方法
CN106066491B (zh) 一种高密度宽方位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优化方法
CN107102379A (zh) 一种基于多属性反演进行煤层底板富水性预测的方法
CN107870361A (zh) 一种地震回折波层析成像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Van Essen et al. Adjoint-based history-matching of production and time-lapse seismic data
CN110309597B (zh) 基于构型界面的阻流带模型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A516371235B1 (ar) تصحيح الميل باستخدام قيم حساسية طبقة تكوين مُقدرة
CN110310270A (zh) 基于U-net网络模型的肿瘤微球轮廓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445788B (zh) 一种基于模型和全局寻优的速度谱自动解释方法
CN103901475B (zh) 一种属性等值线图绘制方法及装置
CN110376644A (zh) 叠前地震数据拼接方法及装置
CN105259577B (zh) 一种确定地层界面的角度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605468A (zh) 一种确定核磁共振测井的核磁有效孔隙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26102A (zh) 纵波与转换波联合偏移速度建模方法和装置
CN106896402B (zh) 基于地质单元体的地震正演方法及装置
CN105989541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测井资料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