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8755A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08755A
CN105608755A CN201510962413.2A CN201510962413A CN105608755A CN 105608755 A CN105608755 A CN 105608755A CN 201510962413 A CN201510962413 A CN 201510962413A CN 105608755 A CN105608755 A CN 105608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registering
participant
host
operation reques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624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捷
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624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087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08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8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1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together with the recording, indicating or registering of other data, e.g. of signs of ident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5Human resour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主持人移动终端与参与者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参与者移动终端执行签到操作请求,并将签到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签到操作请求并处理,将签到结果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本发明中通过会议主持人通过移动终端管理参与者电子签到,并在会议过程中向参与者移动终端分享文件,为会议参与者签到提供了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大规模及使用,几乎人人都有随身携带智能终端的习惯,智能终端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而现有技术中当要开大型会议时,需要提前做表格,每个人入场前一一签到,如果人数过多,与会者在签字表上寻找人名及签字会浪费大量时间,给与会者和会议管理者带来不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当要开大型会议时,需要提前做表格,每个人入场前一一签到,如果人数过多,与会者在签字表上寻找人名及签字会浪费大量时间,给与会者和会议管理者带来不便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其中,方法包括:
A、主持人移动终端与参与者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
B、参与者移动终端执行签到操作请求,并将签到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
C、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签到操作请求并处理,将签到结果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
S、预先在主持人移动终端设置签到时间范围。
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
D、主持人移动终端在预先设置时间范围后停止签到,向参与者移动终端共享文件。
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当参与者移动终端检测到自身位移发生变化或是参与者移动终端界面上的签到按钮被点击,则执行签到操作请求;
B2、参与者移动终端将签到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
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C1、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参与者移动终端的签到操作请求,并判断参与者的签到操作请求是否在预先设置的签到时间范围内;
C2、如果是,则参与者移动终端签到成功,将签到成功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C3、如果否,则参与者移动终端签到失败,将签到失败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其中,系统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主持人移动终端与参与者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
签到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参与者移动终端执行签到操作请求,并将签到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
签到处理模块,用于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签到操作请求并处理,将签到结果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预先设置模块,用于预先在主持人移动终端设置签到时间范围。
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文件共享模块,用于主持人移动终端在预先设置时间范围后停止签到,向参与者移动终端共享文件。
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其中,所述签到请求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当参与者移动终端检测到自身位移发生变化或是检测参与者移动终端界面上的签到按钮被点击,则执行签到操作请求;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参与者移动终端将签到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
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其中,所述签到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接收与判断单元,用于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参与者移动终端的签到操作请求,并判断参与者的签到操作请求是否在预先设置的签到时间范围内;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参与者的签到操作请求在预先设置的签到时间范围内,则参与者移动终端签到成功,将签到成功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参与者的签到操作请求不在预先设置的签到时间范围内,则参与者移动终端签到失败,将签到失败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中通过会议主持人通过移动终端管理参与者电子签到,并在会议过程中向参与者移动终端分享文件,为会议参与者签到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的具体应用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功能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方法包括:
步骤S100、主持人移动终端与参与者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是基于会议的签到模式,其中主持人移动终端是指会议主持人所使用的移动终端。会议主持人的作用一般是组织整场会议进程,查询并接受参与者签到,共享会议文件。在进入会议管理应用并且开启该功能后可以进入主持人模式,可以操作完成控制整场会议签到时间,组织并管理参与人的账户信息,会议过程中传递会议文件,会议结束后共享会议记录等。参与者移动终端是指会议参与者使用的移动终端,其中会议参与人到会参与整个会议进程,过程中需要向主持人签到,在会议进行过程接受主持人共享的会议文件。在进入会议管理应用并开启该功能后可以进入参与者模式,通过手机摇一摇实现向当前附近的主持人签到,如果手机没有重力感应也可以通过界面上的按钮签到。签到完成与主持人建立连接后就可以接受主持人共享的相关文件。
主持人移动终端与参与者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优选的,主持人移动终端与参考者移动终端通过wifidircet即wifi直连技术进行连接。
WifiDirect标准是指允许无线网络中的设备无需通过无线路由器即可相互连接。与蓝牙技术类似,这种标准可以进行点对点互联(WifiP2P),而且在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方面比蓝牙有大幅提升。
WifiDirect通过组建小组来建立连接,小组的工作形式与基础设施BSS类似。由一部WifiDirect设备负责整个小组,包括控制哪部设备加入,小组何时启动和终止等。一旦设备间完成连接,小组内的各个设备可以互相之间通过Socket等方式完成数据共享。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预先在主持人移动终端设置签到时间范围。
具体实施时,主持人移动终端预先设置签到时间范围,当超过这个范围时,与会者不能再签到。具体地,若会议9点开始,主持人移动终端可预先设置签到时间范围为8点~9点半。当参与者移动终端签到时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才能正常签到。
步骤S200、参与者移动终端执行签到操作请求,并将签到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时,参与者移动终端接收用户指令,执行签到操作请求,并通过网络将签到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
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
步骤S201、当参与者移动终端检测到自身位移发生变化或是参与者移动终端界面上的签到按钮被点击,则执行签到操作请求;
步骤S202、参与者移动终端将签到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时,当参与者移动终端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到自身位移发生变化,或是签到按钮被点击,就开始执行签到操作请求,并将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
重力传感器(GSendor)采用弹性敏感元件的位移来完成从重力变化到电信号的转变。目前绝大多数移动终端设备均内置有重力传感器,在手机横竖屏时屏幕会自动旋转,在玩游戏时可以通过左右上下摇晃代替游戏中的方向按键。重力感应器可以监听到当前设备的重力加速度来判断当前设备是否处于摇晃状态。
步骤S300、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签到操作请求并处理,将签到结果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时,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到签到操作请求,判断参与者移动终端是否在预先设置的时间范围内,判断后进行处理,并将签到结果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具体包括:
步骤S301、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参与者移动终端的签到操作请求,并判断参与者的签到操作请求是否在预先设置的签到时间范围内;
步骤S302、如果是,则参与者移动终端签到成功,将签到成功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步骤S303、如果否,则参与者移动终端签到失败,将签到失败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时,若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参与者移动终端的签到操作请求,若该请求是在预先设置的签到时间范围内,若签到成功,并将签到成功的信息发送至参与者移动终端,参与者移动终端显示签到结果,供用户查看。若是签到失败,也将签到失败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参与者移动终端显示签到结果,供用户查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之前还包括:
步骤S400、主持人移动终端在预先设置时间范围后停止签到,向参与者移动终端共享文件。
具体实施时,当主持人移动终端在预先设置时间范围结束后停止签到,进行会议模式,向参与者移动终端共享文件。小组内的各个设备可以互相之间通过Socket等方式完成数据共享。所谓Socket通常也称作套接字,应用程序键可以通过Socket向网络发送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其中ServerSocket用于服务器端,而Socket用于建立网络连接时使用。在连接建立成功后,应用程序两端都会产生一个Socket实例,操作这个实例即可完成相关会话。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的具体应用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以手机为例,方法包括:
步骤S11、打开会议管理应用;
步骤S12、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主持人,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3,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4;
步骤S13、开始接受与会者签到;
步骤S14、判断是否有重力感应器,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5,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6;
步骤S15、手机设备摇晃;
步骤S16、点击签到按钮;
步骤S17、开始执行签到操作;
步骤S18、签到成功;
步骤S19、手机设备显示到会信息;
步骤S20、参与人接收会议相关文件;
步骤S21、结束接受与会者签到;
步骤S22、主持人发送会议相关文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给出了基于上述关键技术的代码实现,手机摇晃检测代码具体如下:
//初始化传感器服务
sensorManager=(SensorManager)getSystemService(SENSOR_SERVICE);
vibrator=(Vibrator)getSystemService(VIBRATOR_SERVICE);
//注册传感器的监听器
//第一个参数是Listener,第二个参数是所得传感器类型,第三个参数值获取传感器信息的频率
sensorManager.registerListener(sensorEventListener,sensorManager.getDefaultSensor(Sensor.TYPE_ACCELEROMETER),SensorManager.SENSOR_DELAY_NORMAL);
//重力感应监听
privateSensorEventListenersensorEventListener=newSensorEventListener(){
Override
publicvoidonSensorChanged(SensorEventevent){
//传感器信息改变时执行该方法
float[]values=event.values;
floatx=values[0];//x轴方向的重力加速度,向右为正
floaty=values[1];//y轴方向的重力加速度,向前为正
floatz=values[2];//z轴方向的重力加速度,向上为正
//一般在这三个方向的重力加速度达到40就达到了摇晃手机的状态。
intmedumValue=40;
if(Math.abs(x)>medumValue||Math.abs(y)>medumValue||Math.abs(z)>medumValue){
vibrator.vibrate(200);
Messagemsg=newMessage();
msg.what=SENSOR_SHAKE;
handler.sendMessage(msg);
}
}
Override
publicvoidonAccuracyChanged(Sensorsensor,intaccuracy){
}
};
//动作执行
Handlerhandler=newHandler(){
Override
publicvoidhandleMessage(Messagemsg){
super.handleMessage(msg);
switch(msg.what){
caseSENSOR_SHAKE:
Log.i(TAG,"检测到摇晃,执行操作!");
break;
}
}
};
与会人员的搜索与连接:
//初始化WifiP2P服务
mWifiP2pManager=(WifiP2pManager)mContext.getSystemService(Context.WIFI_P2P_SERVICE);
if(mWifiP2pManager!=null){
mChannel=mWifiP2pManager.initialize(mContext,mContext.getMainLooper(),null);
if(mChannel==null){
Log.d(TAG,"FailedtoinitializeP2PManager");
mWifiP2pManager=null;
}
}else{
Log.d(TAG,"FailedtogetWifiP2PManager");
}
//搜索当前打开WifiP2P的设备
if(mWifiP2pManager!=null){
mWifiP2pManager.discoverPeers(mChannel,newWifiP2pManager.ActionListener(){
publicvoidonSuccess(){
Log.d(TAG,"discoversuccess");
mWifiP2pManager.requestPeers(mChannel,WifiP2PRegistr.this);
}
publicvoidonFailure(intreason){
Log.d(TAG,"discoverfail"+reason);
}
});
}
//获取到当前搜索的设备
Override
publicvoidonPeersAvailable(WifiP2pDeviceListpeers){
Log.d(TAG,"Requestedpeersareavailable");
mPeers=peers;
}
其中会议文件共享的源码实现方式如下,WifiDiect连接建立完成后,设备间可以通过Socket通信完成文件的相互传递,具体方式如下:
建立ServerSocket服务器端发送文件:
//创建新的Socket连接
ServerSocketserverSocket=newServerSocket(8988);
Log.d(TAG,"Server:Socketopened");Socketclient=serverSocket.accept();Log.d(TAG,"Server:connectiondone");
//获取需要发送的文件路径和名称
finalFilef=newFile(Environment.getExternalStorageDirectory()+"/"+context.getPackageName()+"/wifip2pshared-"+System.currentTimeMillis()+".jpg");
//将文件从输入流拷贝到输出流
Log.d(WiFiDirectActivity.TAG,"server:copyingfiles"+f.toString());
InputStreaminputstream=client.getInputStream();
copyFile(inputstream,newFileOutputStream(f));
serverSocket.close();
建立Socket获取数据文件
//获取文件URI路径
StringfileUri=intent.getExtras().getString(EXTRAS_FILE_PATH);
//获取主机端地址
Stringhost=intent.getExtras().getString(EXTRAS_GROUP_OWNER_ADDRESS);//获取Socket端口
intport=intent.getExtras().getInt(EXTRAS_GROUP_OWNER_PORT);
Socketsocket=newSocket();
try{
Log.d(WiFiDirectActivity.TAG,"Openingclientsocket-");
//Socket连接主机端
socket.bind(null);
socket.connect((newInetSocketAddress(host,port)),SOCKET_TIMEOUT);
Log.d(WiFiDirectActivity.TAG,"Clientsocket-"+socket.isConnected());
OutputStreamstream=socket.getOutputStream();
ContentResolvercr=context.getContentResolver();
InputStreamis=null;
try{
is=cr.openInputStream(Uri.parse(fileUri));
}catch(FileNotFoundExceptione)
{Log.d(WiFiDirectActivity.TAG,e.toString());
}
copyFile(is,stream)。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功能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其中,系统包括:
连接模块100,用于主持人移动终端与参与者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具体如上所述。
签到请求发送模块200,用于参与者移动终端执行签到操作请求,并将签到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具体如上所述。
签到处理模块300,用于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签到操作请求并处理,将签到结果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具体如上所述。
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预先设置模块,用于预先在主持人移动终端设置签到时间范围;具体如上所述。
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文件共享模块,用于主持人移动终端在预先设置时间范围后停止签到,向参与者移动终端共享文件;具体如上所述。
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其中,所述签到请求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当参与者移动终端检测到自身位移发生变化或是检测参与者移动终端界面上的签到按钮被点击,则执行签到操作请求;具体如上所述。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参与者移动终端将签到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具体如上所述。
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其中,所述签到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接收与判断单元,用于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参与者移动终端的签到操作请求,并判断参与者的签到操作请求是否在预先设置的签到时间范围内;具体如上所述。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参与者的签到操作请求在预先设置的签到时间范围内,则参与者移动终端签到成功,将签到成功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具体如上所述。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参与者的签到操作请求不在预先设置的签到时间范围内,则参与者移动终端签到失败,将签到失败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具体如上所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主持人移动终端与参与者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参与者移动终端执行签到操作请求,并将签到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签到操作请求并处理,将签到结果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本发明中通过会议主持人通过移动终端管理参与者电子签到,并在会议过程中向参与者移动终端分享文件,为会议参与者签到提供了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A、主持人移动终端与参与者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
B、参与者移动终端执行签到操作请求,并将签到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
C、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签到操作请求并处理,将签到结果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
S、预先在主持人移动终端设置签到时间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
D、主持人移动终端在预先设置时间范围后停止签到,向参与者移动终端共享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当参与者移动终端检测到自身位移发生变化或是参与者移动终端界面上的签到按钮被点击,则执行签到操作请求;
B2、参与者移动终端将签到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C1、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参与者移动终端的签到操作请求,并判断参与者的签到操作请求是否在预先设置的签到时间范围内;
C2、如果是,则参与者移动终端签到成功,将签到成功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C3、如果否,则参与者移动终端签到失败,将签到失败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6.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主持人移动终端与参与者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
签到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参与者移动终端执行签到操作请求,并将签到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
签到处理模块,用于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签到操作请求并处理,将签到结果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预先设置模块,用于预先在主持人移动终端设置签到时间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文件共享模块,用于主持人移动终端在预先设置时间范围后停止签到,向参与者移动终端共享文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签到请求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当参与者移动终端检测到自身位移发生变化或是检测参与者移动终端界面上的签到按钮被点击,则执行签到操作请求;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参与者移动终端将签到操作请求发送至主持人移动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签到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接收与判断单元,用于主持人移动终端接收参与者移动终端的签到操作请求,并判断参与者的签到操作请求是否在预先设置的签到时间范围内;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参与者的签到操作请求在预先设置的签到时间范围内,则参与者移动终端签到成功,将签到成功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参与者的签到操作请求不在预先设置的签到时间范围内,则参与者移动终端签到失败,将签到失败返回至参与者移动终端。
CN201510962413.2A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56087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2413.2A CN105608755A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2413.2A CN105608755A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8755A true CN105608755A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88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62413.2A Pending CN105608755A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0875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0106A (zh) * 2016-07-25 2016-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会议实现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686524A (zh) * 2016-12-06 2017-05-17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 Direct的课堂点名方法
CN108806015A (zh) * 2018-05-23 2018-11-13 湖南正宇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会议签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3834A (ja) * 2006-03-31 2007-11-08 Beru Shokai:Kk 勤怠管理システム
CN101102211A (zh) * 2007-07-09 2008-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会议中共享文档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1272266A (zh) * 2008-04-24 2008-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会议中实现文件共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286861A (zh) * 2007-04-09 2008-10-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实现多媒体会议控制权限转移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09080A (zh) * 2010-03-30 2011-10-05 刘盛举 一种用于同步教学或会议的终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93563A (zh) * 2012-04-24 2012-09-26 上海卓越睿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无线手持式终端进行现场签到的系统与方法
CN102811132A (zh) * 2011-06-01 2012-12-0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资料播放及共享方法与简报装置
CN103369635A (zh) * 2013-07-29 2013-10-23 广州市沃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签到方法、移动终端及签到服务器
CN104123758A (zh) * 2013-04-28 2014-10-2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签到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93834A (ja) * 2006-03-31 2007-11-08 Beru Shokai:Kk 勤怠管理システム
CN101286861A (zh) * 2007-04-09 2008-10-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实现多媒体会议控制权限转移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02211A (zh) * 2007-07-09 2008-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会议中共享文档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1272266A (zh) * 2008-04-24 2008-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会议中实现文件共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09080A (zh) * 2010-03-30 2011-10-05 刘盛举 一种用于同步教学或会议的终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11132A (zh) * 2011-06-01 2012-12-0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资料播放及共享方法与简报装置
CN102693563A (zh) * 2012-04-24 2012-09-26 上海卓越睿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无线手持式终端进行现场签到的系统与方法
CN104123758A (zh) * 2013-04-28 2014-10-2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签到方法及终端
CN103369635A (zh) * 2013-07-29 2013-10-23 广州市沃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签到方法、移动终端及签到服务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0106A (zh) * 2016-07-25 2016-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会议实现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686524A (zh) * 2016-12-06 2017-05-17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 Direct的课堂点名方法
CN106686524B (zh) * 2016-12-06 2019-11-26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 Direct的课堂点名方法
CN108806015A (zh) * 2018-05-23 2018-11-13 湖南正宇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会议签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58543B (zh)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KR101077739B1 (ko) 초대받은 사람의 자동 컨퍼런스 참가를 위한 사용자 개시 초대
JP2020074530A (ja) シャットダウン後にワイヤレス装置の位置を決定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CN11086845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9319852B2 (en) Interoperability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dynamic media proxy based on capability negotiation
CN103873342A (zh) 一种加入社交群组的方法、终端以及系统
CN106105158B (zh) 用于在搜索者装置与目标装置之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JP2015534677A (ja) 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ングの方法、端末、サーバ及びシステム
CN111416867A (zh) 不同设备间的消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2638580B1 (ko) 하나의 대화방에서 다수의 그룹통화를 제공하는 방법, 시스템, 및 비-일시적인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N105608755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签到方法及系统
WO2022028124A1 (zh) 投屏状态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79667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TWI521452B (zh) 一種資料處理方法、裝置和系統
CN108037990A (zh) 任务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服务器
CN108880974B (zh) 会话群组创建方法及装置
JP6931706B2 (ja) メッセージレコードの結合と表示方法、および端末装置
US2022026378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vatar usage rights
US11803606B2 (en) Device augmentation of real time communications
CN111314273B (zh) 基于udp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连接装置
CN107508746A (zh) 好友添加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375148A (zh) 即时通讯中的动态网络心跳处理方法及终端
WO2018049968A1 (zh) 热点建立方法及终端
GB2416090A (en) Integrated instant message system with gateway functions
WO2019156263A1 (ko) 대화방을 3차원 형태로 제공하는 방법과 시스템 및 비-일시적인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