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8716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08716B
CN105608716B CN201510965373.7A CN201510965373A CN105608716B CN 105608716 B CN105608716 B CN 105608716B CN 201510965373 A CN201510965373 A CN 201510965373A CN 105608716 B CN105608716 B CN 1056087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edge
pixel
pixel point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653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08716A (zh
Inventor
黄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653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087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08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8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08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8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图像的面积;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基于所述合成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的合成边缘进行处理,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通过处理后的合成边缘与所述第二图像融合。本发明提供上述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存在对图像进行合成时,合成边缘较为生硬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合成图像效果更加自然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经常会对图片进行处理,如更换背景图片,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等。用户在处理图像时,会发现有的图像中人物或物体比较漂亮,但是背景不太好看,这时用户会选择将图像中的背景进行替换,替换成自己喜欢的背景图片。
在现有技术中,用户在替换图片时,要将选定好的人物或物体在原图像中裁剪下来,然后对裁剪出来的人物或物体图像进行处理,如将边缘做透明度渐变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图像合成到另外一张用户满意的背景图片中。
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先将裁剪后的图像进行边缘透明度渐变处理,当将该图像贴到背景图像上时,背景图像的像素会透过较为透明的边缘显现出来。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对图像进行合成时,合成边缘较为生硬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存在对图像进行合成时,合成边缘较为生硬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合成图像效果更加自然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图像的面积;
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
基于所述合成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的合成边缘进行处理,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通过处理后的合成边缘与所述第二图像融合。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包括:
将所述第一图像覆盖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所述合成图像。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合成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的合成边缘进行处理,包括:
确定所述合成图像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
对组成所述图像边缘的N个像素点进行处理,N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对组成所述图像边缘的N个像素点进行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N个像素点中的第一像素点;
确定与所述第一像素点距离一预设范围的像素点矩阵,所述像素点矩阵为一M行M列的矩阵,所述M为正整数;
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对所述第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对所述第一像素点进行处理,包括:
将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加权求和处理,获得第一像素值;
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个数,对所述第一像素值进行处理,获得第二像素值;
将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所述第二像素值。
可选的,所述对组成所述图像边缘的N个像素点进行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图像边缘,确定合成边缘区域,其中,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形状与所述图像边缘的形状相同,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图像边缘的宽度,所述合成边缘区域包含有K个像素点;
获取所述K个像素点中的第二像素点,确定所述第二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的相对位置;
基于所述相对位置,调整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相对位置,调整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之间的距离值;
在所述第二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一侧时,基于所述距离值,减小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在所述第二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二侧时,基于所述距离值,增加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可选的,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的合成边缘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轮廓模板,其中,所述轮廓模板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相同,所述轮廓模板的边缘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缘宽度;
对应的,所述确定所述合成图像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包括:
基于所述轮廓模板,在所述合成图像上确定出与所述轮廓模板相匹配的所述图像边缘。
可选的,所述确定第一图像,包括:
对第三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获得识别结果;
将所述识别结果与所述第三图像中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识别结果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可选的,所述确定第一图像,包括:
检测对所述第三图像的裁剪操作;
响应所述裁剪操作,获得裁剪后的图像,所述裁剪后的图像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可选的,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调节所述第一图像的透明度,其中,通过调节所述透明度,能够使得所述合成图像同时呈现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
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图像的面积;以及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基于所述合成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的合成边缘进行处理,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通过处理后的合成边缘与所述第二图像融合。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将所述第一图像覆盖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所述合成图像。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确定所述合成图像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
对组成所述图像边缘的N个像素点进行处理,N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获取所述N个像素点中的第一像素点;
确定与所述第一像素点距离一预设范围的像素点矩阵,所述像素点矩阵为一M行M列的矩阵,所述M为正整数;
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对所述第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将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加权求和处理,获得第一像素值;
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个数,对所述第一像素值进行处理,获得第二像素值;
将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所述第二像素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基于所述图像边缘,确定合成边缘区域,其中,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形状与所述图像边缘的形状相同,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图像边缘的宽度,所述合成边缘区域包含有K个像素点;
获取所述K个像素点中的第二像素点,确定所述第二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的相对位置;
基于所述相对位置,调整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之间的距离值;
在所述第二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一侧时,基于所述距离值,减小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在所述第二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二侧时,基于所述距离值,增加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轮廓模板,其中,所述轮廓模板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相同,所述轮廓模板的边缘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缘宽度;基于所述轮廓模板,在所述合成图像上确定出与所述轮廓模板相匹配的所述图像边缘;对所述图像边缘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对第三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获得识别结果;
将所述识别结果与所述第三图像中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识别结果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检测对所述第三图像的裁剪操作;
响应所述裁剪操作,获得裁剪后的图像,所述裁剪后的图像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调节所述第一图像的透明度,其中,通过调节所述透明度,能够使得所述合成图像同时呈现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图像的面积;
第一合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合成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的合成边缘进行处理,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通过处理后的合成边缘与所述第二图像融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一、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在进行图像合成时,先确定待合成的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即待粘贴的图像和背景图像。再将第一图像直接合成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然后对合成图像中的合成边缘进行处理。由于本申请中对边缘的处理是在合成图像上进行的,因此在处理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像素分布情况,即基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色彩、亮度、透明度等参数来处理合成边缘,使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融合程度更高,过渡的更加自然。而现有技术中,图像处理只针对第一图像的像素进行,所以合成图像的效果不理想。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存在对图像进行合成时,合成边缘较为生硬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合成图像效果更加自然的技术效果。
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在对合成边缘进行处理时,会确定一包括合成边缘在内的合成边缘区域,基于合成边缘区域内各个像素点的位置来重新设定像素点的透明度值。如,当像素点位于合成边缘的第一侧时,为了使得显示效果更加贴近第一图像,则相应的减小透明度值。当像素点位于合成边缘的第二侧时,为了使得显示效果更加贴近第二图像,则相应的增加透明度值。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能够进一步的柔化图像的过渡效果。
三、本申请实施例汇中的方案,在确定第一图像的同时,生成第一图像的轮廓模板,通过轮廓模板确定第一图像在合成图像中的位置,且可以基于轮廓模板,对合成边缘进行处理,实现起来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案的流程图;
图2A-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选取像素点矩阵的示意图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图像边缘的示意图;
涂3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合成边缘区域的示意图;
图4A-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合成边缘区域扩宽方向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合成边缘区域中的像素点分类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透明度渐变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存在对图像进行合成时,合成边缘较为生硬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合成图像效果更加自然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确定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图像的面积;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基于所述合成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的合成边缘进行处理,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通过处理后的合成边缘与所述第二图像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进行图像合成时,先确定待合成的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即待粘贴的图像和背景图像。再将第一图像直接合成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然后对合成图像中的合成边缘进行处理。由于本申请中对边缘的处理是在合成图像上进行的,因此在处理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像素分布情况,即基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色彩、亮度、透明度等参数来处理合成边缘,使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融合程度更高,过渡的更加自然。而现有技术中,图像处理只针对第一图像的像素进行,所以合成图像的效果不理想。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存在对图像进行合成时,合成边缘较为生硬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合成图像效果更加自然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S10:确定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图像的面积;
S20: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
S30:基于所述合成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的合成边缘进行处理,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通过处理后的合成边缘与所述第二图像融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申请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与一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也可以是其他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执行步骤S10:确定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图像的面积。
具体来讲,在合成图像时,要先确定好待合成的两幅图像,如第一图像为一张图像中的大树,第二图像为另一张作为合成背景的背景图像。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都可以为图像中裁剪下来的部分区域,也可以为整幅图像,为了保证合成图像既包含第一图像的内容,又包含第二图像的内容,需要保证第一图像的面积小于第二图像的面积。当然,也可以将多幅图像进行合成,多幅图像的合成过程与两幅图像的合成过程类似,本申请中以两幅图像合成为例来进行说明。
接下来,执行步骤S20: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在确定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后,不对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进行任何处理,直接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合成,获得合成图像。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的方案采用的是先合成,后处理的方式。
进一步的,执行步骤S30:基于所述合成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的合成边缘进行处理,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通过处理后的合成边缘与所述第二图像融合。
具体来讲,为了使合成后的图像能够更加自然,本申请在获得合成图像之后对合成边缘进行边缘处理。由于第一图像的面积小于第二图像的面积,也就是说本申请中是将第一图像粘贴到第二图像上的,所以合成边缘就是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对合成边缘的处理包括对边缘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处理、对边缘区域的透明度进行调整等,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显示参数,以使第一图像到第二图像的过渡更加自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获取第一图像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通过电子设备自动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具体步骤如下:
对第三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获得识别结果;
将所述识别结果与所述第三图像中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识别结果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具体来讲,用户在电子设备的相册中确定了两幅图像,一幅拍摄的是室内人物的图像,另外一幅拍摄的是草地的风景图像。如果想将人物合成到草地图像中,那么就需要将人物从室内人物图像中分离出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分离人物可以通过图像识别自动识别出的图像中的人物,然后自动把人物从室内人物的图像中分离,另存为所述第一图像。当然,也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将图像中的各个对象全部识别出来,然后通过用户的选择来确定将哪个对象保存为所述第一图像。例如,图像中包括的对象有人物、房屋、大树,对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将各个对象识别出来以供用户选择。如果用户想将房屋分离出来,那么只需对房屋进行确认操作或另存操作,即可将房屋保存为所述第一图像。进一步的,也可以对多个对象进行分离,如将房屋和人物分离出来,作为所述第一图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本申请不做限定。
第二种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通过用户的手动选择来获取所述第一图像,具体步骤如下:
检测对所述第三图像的裁剪操作;
响应所述裁剪操作,获得裁剪后的图像,所述裁剪后的图像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具体来讲,仍以上面室内人物图像和草地风景图像为例,用户在分离人物时,可以手动进行选择和分离。如,用户可以在室内人物图像中手动沿着人物对象勾勒出人物的轮廓,然后基于勾勒出的轮廓,裁剪出人物对象。裁剪出来的人物对象即为所述第一图像,然后将第一图像合成到草地风景图像上。
进一步的,在将第一图像合成到第二图像上之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
调节所述第一图像的透明度,其中,通过调节所述透明度,能够使得所述合成图像同时呈现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内容。
具体来讲,当确定了第一图像之后,为了使合成图像达到不同的合成效果,能够对第一图像的透明度进行调整。例如,如果想让第二图像透过第一图像显示,可以将透明度调高,如将透明度调为50%、60%等。如果不想让第二图像透过第一图像显示,可以将透明度设置为0%,即完全不透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以第一图像的透明度为完全不透明为例,来进行说明。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将所述第一图像覆盖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所述合成图像。
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合成图像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
对组成所述图像边缘的N个像素点进行处理,N为正整数。
具体来讲,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事先没有对第一图像进行边缘处理,因此,合成图像的合成边缘会显得很生硬,因此需要对合成边缘进行调整。由于第一图像的面积要小于第二图像的面积,所以,合成边缘也就是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
为了对合成边缘进行处理,首先,要在合成图像中将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确定出来。确定边缘的方法有许多种,例如,在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合成时,可以记录第一图像合成在第二图像上的坐标信息,并将该坐标信息进行保存。当确定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时,可以调用坐标信息,得到图像边缘。再如,在获取第一图像的同时可以生成一第一图像的轮廓模板,该轮廓模板的形状尺寸与第一图像的图像轮廓相同。当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合成,生成合成图像后,可以将合成图像与轮廓模板进行比较,当合成图像中的某一区域的轮廓与轮廓模板完全吻合时,可以确定该区域为第一图像的合成位置,该区域轮廓为第一图像的图像轮廓。
接下来,在确定了图像轮廓之后,对图像轮廓进行处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确定出组成图像轮廓的N个像素点,然后对N个像素点的参数进行设置,如像素点值、透明度值、亮度值等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具体调整。
在本申请中,采用以下步骤来对所述图像边缘的N个像素点进行处理:
步骤一:获取所述N个像素点中的第一像素点;
步骤二:确定与所述第一像素点距离一预设范围的像素点矩阵,所述像素点矩阵为一M行M列的矩阵,所述M为正整数;
步骤三: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对所述第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加权求和处理,获得第一像素值;
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个数,对所述第一像素值进行处理,获得第二像素值;
将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所述第二像素值。
具体来讲,在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合成为一幅图像后,为了使得第一图像在第二图像上看起来更加自然,需要对图像边缘做过渡处理。在现有技术中,对边缘的处理仅基于第一图像本身来处理,不会考虑到第二图像,这样合成的图像必然会显得线条生硬。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图像边缘的处理是综合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来进行的。
以图像边缘中的一个像素点来举例,本申请会确定与该像素点距离一预设范围的像素点矩阵。矩阵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调整,如5行5列的矩阵、3行4列的矩阵等。这里,以矩阵为3行3列来进行说明,即M的值为3的情况。所述预设范围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调整,如与像素点相邻、与像素点相隔1个像素点的距离、像素点矩阵在像素点的上方、像素点矩阵在像素点的右方、像素点位于像素点矩阵内等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本申请不做限定。
请参考图2A-图2C,图中斜线填充的区域为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黑色的像素点为位于图像边缘上的所述第一像素点。当用户想将图像边缘的显示效果设置成更贴近第二图像效果,那么可以将像素点矩阵选在靠近第二图像区域上,如图2A所示,。如果用户想将图像边缘的显示效果设置成更贴近第一图像的效果,可以将像素点矩阵设置在更靠近第一图像的区域上,如图2B所示。如果用于将图像边缘设置成均衡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效果,可以将像素点矩阵选在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交界处,如图2C所示。
在确定了像素点矩阵之后,提取像素点矩阵中每个像素点的值。像素点的值即为色彩值,包含有红(R)、绿(G)、蓝(B)三个通道的值。假设M的值取2,所述像素点矩阵用A表示,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用A(i,j)表示,那么位于第一行第一列的像素点则表示为A(1,1)。进一步的,A(1,1)的像素点值,即RGB值为(10,10,10),A(1,2)的像素点值为(20,20,20),A(2,1)的像素点值为(30,30,30),A(2,2)的像素点值为(40,40,40)。
为了使图像边缘上的像素点值能够反应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融合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先将各个像素点值进行加权求和,再取平均值。具体的,我们以各个通道的权值为1举例,将各个像素点值求和,得到求和运算的所述第一像素值(100,100,100)。当然,也可以对三个通道设置不同的权值,如红色通道权值为2、绿色通道权值为3、蓝色通道权值为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当得到求和后的像素点后,进行取平均运算,在本申请中,矩阵中包含有4个像素点,则将运算结果除以4,即矩阵中的像素点个数,得到所述第二像素值,仍以第一像素值为(100,100,100)为例,第二像素值为(25,25,25)。将对应的图像边缘的像素点值设置为(25,25,25)。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上述加权平均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处理图像边缘中的像素点值,如计算方差等,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为了使第一图像更好的过渡到第二图像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基于所述图像边缘,确定合成边缘区域,其中,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形状与所述图像边缘的形状相同,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图像边缘的宽度,所述合成边缘区域包含有K个像素点;
步骤b:获取所述K个像素点中的第二像素点,确定所述第二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的相对位置;
步骤c:基于所述相对位置,调整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第二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之间的距离值;
在所述第二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一侧时,基于所述距离值,减小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在所述第二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二侧时,基于所述距离值,增加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具体来讲,为了使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衔接的更加柔和,本申请中会基于图像边缘,确定出一合成边缘区域,在合成边缘区域内对透明度进行渐变处理。合成边缘区域是将图像边缘进行扩宽形成的,图像边缘是由一圈像素点围绕而成,合成边缘区域就是将图像边缘的宽度由一个像素点的宽度增加至多个像素点的宽度。如图3A所示,为图像边缘的示意图,每个小正方形代表一个像素点,用斜线填充的区域代表图像边缘。图3B为图像合成边缘区域,可见,合成边缘区域的形状与所述图像边缘的形状相同,但合成边缘区域的宽度大于图像边缘的宽度。合成边缘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且合成边缘区域可以向第一图像的方向扩宽,如图4A所示,用斜线填充的区域代表图像边缘,未填充的区域代表扩宽区域。也可以向第二图像的方向扩宽,如图4B。也可以既向第一图像的方向扩宽,也向第二图像的方向扩宽,如图4C,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对于合成效果来说,用户通常希望由第一图像渐渐的过渡到第二图像上,不会出现生硬的转变,因此,可以将靠近第一图像的区域的透明度值设置的较低,将靠近第二图像的区域的透明度值设置的较高。这样,第一图像就有了渐渐将第二图像的像素点值透过来的效果,比较自然。
在本申请中,对合成边缘区域内的像素进行透明度调整。具体的,基于图像边缘在合成边缘区域中的位置,可以将合成边缘区域中的K个像素点分成三类,如图5所示。第一类为位于图像边缘第一侧的像素点,所述第一侧为靠近第一图像的一侧;第二类为位于图像边缘第二侧的像素点,所述第二侧为靠近第二图像的一侧;第三类为位于图像边缘上的像素点。
随着第一图像通过合成边缘区域过渡到第二图像,合成边缘区域呈现出透明度由低变高的趋势。具体的,在本申请中,以图像边缘为界,图像边缘的透明度值是固定的,可以是原第一图像的透明度值,也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最佳透明度值。沿着图像边缘到第一图像的方向,第一类像素点的透明度值逐渐减小。增加的幅度可以设置一个预设值,如每远离图像边缘一预定宽度,如两个像素点的宽度、或五个像素点的宽度、或其他宽度值,透明度值减小5%。具体来讲,图6中黑色的像素点为图像边缘上的像素点,透明度为50%,以2个像素点宽度为例,与图像边缘相邻的像素点的透明度仍为50%,与图像边缘相差一个像素点宽度的像素点的透明度值为50%,与图像边缘相差两个像素点宽度的像素点的透明度则为45%。
对应的,沿着图像边缘到第二图像的方向,第二类像素点的透明度值逐渐增加。仍以预定宽度为两个像素点的宽度,透明的减小幅度为5%为例。图像边缘的透明度为50%,与图像边缘相邻的像素点的透明度仍为50%,与图像边缘相差一个像素点宽度的像素点的透明度值为50%,与图像边缘相差两个像素点宽度的像素点的透明度则为55%,如图6所示。
在上面的描述中,以像素点宽度为标准来进行透明度调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坐标来进行调整。即,获取图像边缘各个像素点的坐标值,以及获取合成边缘区域中K个像素点的坐标值。确定与图像边缘各个像素点横坐标或纵坐标相同的像素点值,如横坐标相同,纵坐标每相差一预定值,则调整该点的透明度值。具体实现和上述以像素点宽度来计算的方式类似,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再确定第一图像的同时还可以生成第一图像的轮廓模板,基于所述轮廓模板,对合成图像进行边缘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轮廓模板,其中,所述轮廓模板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相同,所述轮廓模板的边缘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缘宽度;
基于所述轮廓模板,在所述合成图像上确定出与所述轮廓模板相匹配的所述图像边缘。
具体来讲,这里的轮廓模板类似于上面描述的边缘合成区域,轮廓模板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图像完全相同,轮廓模板的边缘宽度大于第一图像的边缘宽度。另外,为了方便处理,轮廓模板可以为一灰度图像,边缘为黑色,其他部分为白色或灰色。通俗的说,轮廓模板可以看作是先将第一图像进行灰度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进行扩宽而形成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轮廓模板的边缘宽度大于第一图像的边缘宽度,第一图像的边缘宽度为一个像素点的宽度,那么轮廓模板的边缘宽度为多个像素点的宽度,比如说有20个像素点的宽度,那么在灰度图中显示出来的轮廓模板的边缘则是较粗的一条黑色曲线。
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合成后,为了确定合成边缘的具体位置,可以基于轮廓模板对合成图像进行分析,确定出与轮廓模板相匹配的边缘,该边缘即为合成边缘。
另外,在对图像边缘进行处理时,可以将轮廓模板中显示为黑色的边缘区域作为所述合成边缘区域。即,在第一图像上确定出与轮廓模板的黑色边缘区域对应的区域,调整该区域中的像素点的透明度值来调整第一图像到第二图像的过渡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本申请实施例一相同的发明构思,请参考图7,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71;
处理器72,用于确定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图像的面积;以及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基于所述合成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的合成边缘进行处理,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通过处理后的合成边缘与所述第二图像融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I/O接口。处理器具体可以是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PU),可以是特定应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存储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和磁盘存储器。这些存储器、收发器与处理器24相连接。收发器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是物理上相互独立的两个元件,也可以是物理上的同一个元件。I/O接口可以用于连接外设设备。存储器中可以存储指令,处理器可以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72用于:
将所述第一图像覆盖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所述合成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72用于:
确定所述合成图像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
对组成所述图像边缘的N个像素点进行处理,N为正整数。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72用于:
获取所述N个像素点中的第一像素点;
确定与所述第一像素点距离一预设范围的像素点矩阵,所述像素点矩阵为一M行M列的矩阵,所述M为正整数;
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对所述第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72用于:
将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加权求和处理,获得第一像素值;
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个数,对所述第一像素值进行处理,获得第二像素值;
将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所述第二像素值。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72用于:
基于所述图像边缘,确定合成边缘区域,其中,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形状与所述图像边缘的形状相同,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图像边缘的宽度,所述合成边缘区域包含有K个像素点;
获取所述K个像素点中的第二像素点,确定所述第二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的相对位置;
基于所述相对位置,调整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72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之间的距离值;
在所述第二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一侧时,基于所述距离值,减小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在所述第二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二侧时,基于所述距离值,增加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72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轮廓模板,其中,所述轮廓模板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相同,所述轮廓模板的边缘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缘宽度;基于所述轮廓模板,在所述合成图像上确定出与所述轮廓模板相匹配的所述图像边缘;对所述图像边缘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72用于:
对第三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获得识别结果;
将所述识别结果与所述第三图像中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识别结果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72用于:
检测对所述第三图像的裁剪操作;
响应所述裁剪操作,获得裁剪后的图像,所述裁剪后的图像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72还用于:
调节所述第一图像的透明度,其中,通过调节所述透明度,能够使得所述合成图像同时呈现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内容。
前述实施例一中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前述对信息处理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基于与本申请实施例一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考图8,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81,用于确定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图像的面积;
第一合成单元82,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
第一处理单元83,用于基于所述合成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的合成边缘进行处理,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通过处理后的合成边缘与所述第二图像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合成单元82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覆盖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所述合成图像。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83,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合成图像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对组成所述图像边缘的N个像素点进行处理,N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N个像素点中的第一像素点;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像素点距离一预设范围的像素点矩阵,所述像素点矩阵为一M行M列的矩阵,所述M为正整数;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对所述第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加权求和处理,获得第一像素值;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个数,对所述第一像素值进行处理,获得第二像素值;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所述第二像素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图像边缘,确定合成边缘区域,其中,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形状与所述图像边缘的形状相同,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图像边缘的宽度,所述合成边缘区域包含有K个像素点;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K个像素点中的第二像素点,确定所述第二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的相对位置;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相对位置,调整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之间的距离值;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一侧时,基于所述距离值,减小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二侧时,基于所述距离值,增加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轮廓模板,其中,所述轮廓模板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相同,所述轮廓模板的边缘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缘宽度;
对应的,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轮廓模板,在所述合成图像上确定出与所述轮廓模板相匹配的所述图像边缘。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81,包括:
第一识别子单元,用于对第三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获得识别结果;
第一分离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识别结果与所述第三图像中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识别结果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81,包括:
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对所述第三图像的裁剪操作;
第一响应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裁剪操作,获得裁剪后的图像,所述裁剪后的图像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图像的透明度,其中,通过调节所述透明度,能够使得所述合成图像同时呈现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内容。
前述实施例一中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前述对信息处理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一、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在进行图像合成时,先确定待合成的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即待粘贴的图像和背景图像。再将第一图像直接合成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然后对合成图像中的合成边缘进行处理。由于本申请中对边缘的处理是在合成图像上进行的,因此在处理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像素分布情况,即基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色彩、亮度、透明度等参数来处理合成边缘,使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融合程度更高,过渡的更加自然。而现有技术中,图像处理只针对第一图像的像素进行,所以合成图像的效果不理想。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存在对图像进行合成时,合成边缘较为生硬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合成图像效果更加自然的技术效果。
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在对合成边缘进行处理时,会确定一包括合成边缘在内的合成边缘区域,基于合成边缘区域内各个像素点的位置来重新设定像素点的透明度值。如,当像素点位于合成边缘的第一侧时,为了使得显示效果更加贴近第一图像,则相应的减小透明度值。当像素点位于合成边缘的第二侧时,为了使得显示效果更加贴近第二图像,则相应的增加透明度值。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能够进一步的柔化图像的过渡效果。
三、本申请实施例汇中的方案,在确定第一图像的同时,生成第一图像的轮廓模板,通过轮廓模板确定第一图像在合成图像中的位置,且可以基于轮廓模板,对合成边缘进行处理,实现起来更加容易。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图像的面积;
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
基于所述合成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的合成边缘进行处理,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通过处理后的合成边缘与所述第二图像融合。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图像覆盖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所述合成图像。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基于所述合成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的合成边缘进行处理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合成图像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
对组成所述图像边缘的N个像素点进行处理,N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对组成所述图像边缘的N个像素点进行处理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N个像素点中的第一像素点;
确定与所述第一像素点距离一预设范围的像素点矩阵,所述像素点矩阵为一M行M列的矩阵,所述M为正整数;
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对所述第一像素点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对所述第一像素点进行处理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加权求和处理,获得第一像素值;
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个数,对所述第一像素值进行处理,获得第二像素值;
将所述第一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所述第二像素值。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对组成所述图像边缘的N个像素点进行处理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所述图像边缘,确定合成边缘区域,其中,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形状与所述图像边缘的形状相同,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图像边缘的宽度,所述合成边缘区域包含有K个像素点;
获取所述K个像素点中的第二像素点,确定所述第二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的相对位置;
基于所述相对位置,调整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基于所述相对位置,调整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值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第二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之间的距离值;
在所述第二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一侧时,基于所述距离值,减小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在所述第二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二侧时,基于所述距离值,增加所述第二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该另外一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在与步骤: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的合成边缘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之前被执行,执行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轮廓模板,其中,所述轮廓模板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相同,所述轮廓模板的边缘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缘宽度;
对应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确定所述合成图像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所述轮廓模板,在所述合成图像上确定出与所述轮廓模板相匹配的所述图像边缘。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确定第一图像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对第三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获得识别结果;
将所述识别结果与所述第三图像中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识别结果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确定第一图像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对所述第三图像的裁剪操作;
响应所述裁剪操作,获得裁剪后的图像,所述裁剪后的图像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该另外一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在与步骤: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之前被执行,执行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调节所述第一图像的透明度,其中,通过调节所述透明度,能够使得所述合成图像同时呈现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内容。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图像的面积;
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
确定所述合成图像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
确定包括所述图像边缘的合成边缘区域;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像素分布情况,对组成所述图像边缘的N个像素点进行处理,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通过处理后的图像边缘与所述第二图像融合;以及
调节组成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K个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其中,在所述K个像素点中的第一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一侧时,基于所述第一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之间的距离值,减小所述第一像素点的透明度值;在所述K个像素点中的第一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二侧时,基于所述第一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之间的距离值,增加所述第一像素点的透明度值,所述N、K均为正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包括:
将所述第一图像覆盖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所述合成图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组成所述图像边缘的N个像素点进行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N个像素点中的第二像素点;
确定与所述第二像素点距离一预设范围的像素点矩阵,所述像素点矩阵为一M行M列的矩阵,所述M为正整数;
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对所述第二像素点进行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对所述第二像素点进行处理,包括:
将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加权求和处理,获得第一像素值;
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个数,对所述第一像素值进行处理,获得第二像素值;
将所述第二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所述第二像素值。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形状与所述图像边缘的形状相同,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图像边缘的宽度,所述调节组成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K个像素点的透明度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的相对位置;
确定所述第一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之间的距离值;以及
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及所述距离值,调整所述第一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合成图像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轮廓模板,其中,所述轮廓模板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相同,所述轮廓模板的边缘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缘宽度;
对应的,所述确定所述合成图像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包括:
基于所述轮廓模板,在所述合成图像上确定出与所述轮廓模板相匹配的所述图像边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图像,包括:
对第三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获得识别结果;
将所述识别结果于所述第三图像中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识别结果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图像,包括:
检测对第三图像的裁剪操作;
响应所述裁剪操作,获得裁剪后的图像,所述裁剪后的图像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调节所述第一图像的透明度,其中,通过调节所述透明度,能够使得所述合成图像同时呈现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内容。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
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图像的面积;以及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确定所述合成图像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确定包括所述图像边缘的合成边缘区域;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像素分布情况,对组成所述图像边缘的N个像素点进行处理,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通过处理后的图像边缘与所述第二图像融合;以及调节组成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K个像素点的透明度值,其中,在所述K个像素点中的第一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一侧时,基于所述第一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之间的距离值,减小所述第一像素点的透明度值;在所述K个像素点中的第一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二侧时,基于所述第一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之间的距离值,增加所述第一像素点的透明度值,所述N、K均为正整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将所述第一图像覆盖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所述合成图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获取所述N个像素点中的第二像素点;
确定与所述第二像素点距离一预设范围的像素点矩阵,所述像素点矩阵为一M行M列的矩阵,所述M为正整数;
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对所述第二像素点进行处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将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加权求和处理,获得第一像素值;
基于所述像素点矩阵中的像素点的个数,对所述第一像素值进行处理,获得第二像素值;
将所述第二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所述第二像素值。
14.如权利要求10-13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形状与所述图像边缘的形状相同,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图像边缘的宽度,所述处理器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的相对位置;
确定所述第一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之间的距离值;以及
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及所述距离值,调整所述第一像素点的透明度值。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轮廓模板,其中,所述轮廓模板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相同,所述轮廓模板的边缘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图像的边缘宽度;基于所述轮廓模板,在所述合成图像上确定出与所述轮廓模板相匹配的所述图像边缘;对所述图像边缘进行处理。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对第三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获得识别结果;
将所述识别结果于所述第三图像中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识别结果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检测对第三图像的裁剪操作;
响应所述裁剪操作,获得裁剪后的图像,所述裁剪后的图像即为所述第一图像。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调节所述第一图像的透明度,其中,通过调节所述透明度,能够使得所述合成图像同时呈现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图像内容。
1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图像的面积;
第一合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合成到所述第二图像上,获得合成图像;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合成图像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边缘;确定包括所述图像边缘的合成边缘区域;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像素分布情况,对组成所述图像边缘的N个像素点进行处理,以使所述第一图像通过处理后的图像边缘与所述第二图像融合;以及调节组成所述合成边缘区域的K个像素点的透明度值,其中,在所述K个像素点中的第一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一侧时,基于所述第一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之间的距离值,减小所述第一像素点的透明度值;在所述K个像素点中的第一像素点位于所述图像边缘的第二侧时,基于所述第一像素点与所述图像边缘之间的距离值,增加所述第一像素点的透明度值,所述N、K均为正整数。
CN201510965373.7A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608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5373.7A CN105608716B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5373.7A CN105608716B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8716A CN105608716A (zh) 2016-05-25
CN105608716B true CN105608716B (zh) 2020-12-18

Family

ID=55988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65373.7A Active CN105608716B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087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7966A (zh) * 2017-01-24 2017-06-27 刘守乾 一种图像合成方法及装置
CN107610204A (zh) * 2017-09-20 2018-01-19 北京嗨动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图层处理方法、图层处理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958449A (zh) * 2017-12-13 2018-04-2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合成方法及装置
CN108492342B (zh) * 2018-03-22 2022-05-0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合并碎图的方法、装置、处理器、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10390657B (zh) * 2018-04-20 2021-10-15 北京中科晶上超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融合方法
CN108805849B (zh) * 2018-05-22 2020-07-31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图像融合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089097A (zh) * 2018-08-28 2018-12-25 恒信东方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r图像处理的焦点对象选取方法
CN110807780B (zh) * 2019-10-23 2022-08-2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888A (zh) * 2005-01-05 2006-07-12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在数码相机上实现图片背景转换的方法
CN101002069A (zh) * 2004-08-04 2007-07-18 因特格莱弗软件技术公司 产生具有非均匀分辨率的合成图像的方法
CN101021945A (zh) * 2007-03-23 2007-08-22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合成方法及装置
EP1826724A1 (en) * 2006-02-28 2007-08-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Object-level image editing using tiles of image data
CN101127820A (zh) * 2006-08-16 2008-02-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能够通知最佳拍摄位置的全景摄影方法和设备
CN101228535A (zh) * 2005-07-28 2008-07-23 微软公司 图像混合
CN101777180A (zh) * 2009-12-23 2010-07-14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背景建模和能量最小化的复杂背景实时替换方法
CN103218847A (zh) * 2012-01-19 2013-07-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366364A (zh) * 2013-06-07 2013-10-23 太仓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颜色差异的抠图方法
CN103390267A (zh) * 2013-07-11 2013-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793894A (zh) * 2013-12-04 2014-05-14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云模型元胞自动机角点检测的变电站遥视图像拼接方法
CN104346788A (zh) * 2013-07-29 2015-02-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51713B2 (en) * 2007-02-20 2013-01-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Drag-and-drop pasting for seamless image composition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2069A (zh) * 2004-08-04 2007-07-18 因特格莱弗软件技术公司 产生具有非均匀分辨率的合成图像的方法
CN1801888A (zh) * 2005-01-05 2006-07-12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在数码相机上实现图片背景转换的方法
CN101228535A (zh) * 2005-07-28 2008-07-23 微软公司 图像混合
EP1826724A1 (en) * 2006-02-28 2007-08-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Object-level image editing using tiles of image data
CN101127820A (zh) * 2006-08-16 2008-02-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能够通知最佳拍摄位置的全景摄影方法和设备
CN101021945A (zh) * 2007-03-23 2007-08-22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合成方法及装置
CN101777180A (zh) * 2009-12-23 2010-07-14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背景建模和能量最小化的复杂背景实时替换方法
CN103218847A (zh) * 2012-01-19 2013-07-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366364A (zh) * 2013-06-07 2013-10-23 太仓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颜色差异的抠图方法
CN103390267A (zh) * 2013-07-11 2013-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346788A (zh) * 2013-07-29 2015-02-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93894A (zh) * 2013-12-04 2014-05-14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云模型元胞自动机角点检测的变电站遥视图像拼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8716A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871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8131098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program, storage mediu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10189349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024961B2 (en) Color gra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10622497A (zh) 具备具有不同焦距的相机的设备及实现相机的方法
CN107077826B (zh) 基于周围光的图像调整
CN104486552B (zh) 一种获取图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TWI763920B (zh) 由圖像信號處理器執行的自動白平衡方法
CN105825494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063928B (zh) 一种投影仪的成像图像自动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983204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KR101985880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US20180098043A1 (en) Assisted Auto White Balance
CN108597003A (zh) 一种文章封面生成方法、装置、处理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130021498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11563908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128909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2396610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US10079981B2 (en) Image dynamic range adjustment metho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9460544B2 (en)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generating a synthesized image from input images representing differing views
CN108470327B (zh) 图像增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U2016273984A1 (en) Modifying a perceptual attribute of an image using an inaccurate depth map
TWI508524B (zh) 裸視立體顯示裝置之自動調校方法及系統
CN113763233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服务器及拍照设备
ES2561182T3 (es) Aparato de procesamiento de imágenes de productos, método de procesamiento de imágenes de productos, medio de almacenamiento de información y program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