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6223A - 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06223A
CN105606223A CN201510956979.4A CN201510956979A CN105606223A CN 105606223 A CN105606223 A CN 105606223A CN 201510956979 A CN201510956979 A CN 201510956979A CN 105606223 A CN105606223 A CN 105606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ch
value
catch value
straight lin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569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恢先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ell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nell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ell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Sunell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9569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062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06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62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52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comparison with reference sources, e.g. disappearing-filament pyrome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80Calib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2005/0077Ima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了一种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两个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根据两个环境温度与挡片值分别对应的坐标关系生成挡片值模拟直线。本发明提供的挡片值的修正方法与系统,通过直线拟合模型,计算量小,实现方式比较容易;通过此方法与系统可以将挡片值模拟直线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近似地作为实际测量的挡片值,降低误差;同时使用该挡片值的修正方法与系统无需增加产品其他成本便提高热成像的测温精度,并且实现方式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热成像非均匀性校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热成像非均匀型校正技术中打挡片取得的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热成像非均匀型校正技术中,一点校正法是经典的非致冷型红外热成像仪非均匀性校正技术。因其模型简单、数据处理量小、可适应于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等优点,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一点校正法的缺点是在设备上必须有一个均匀辐照参照体(俗称档片,有内档片和外档片两种实现方式)。
红外热成像设备在实际工作时需要即时采集档片值,以反映环境温度(FPA温度、腔体温度)的变化。但因为在采集档片值时就不能采集目标值,此时就造成了目标画面静止的现象。为了减小在采集档片值时的影响,通常把采集两次档片的时间间隔设为1至5分钟,但在这个时间间隔内,两次打挡片之间有腔体温度(FPA温度)变化或打挡片时本身也有一定的温度变化,这样导致测温所用到的热成像抓取的内挡片值(定义为Vin)也会随着腔体温度发生变化而变化。即FPA温度在不断变化过程中,而在FPA温度变化的过程中不能实时打挡片抓取Vin,就造成了两次档片采集之间的图像劣化和测温精度降低。更小的间隔时间有利于图像校正,但对正常使用造成更多的干扰,将导致无法看热成像图像,可能导致热成像所测的温度发生漂移;更大的间隔时间对正常使用干扰较小,但图像劣化现象也更严重。因此在人体等测温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很难达到测温要求。
在热成像目标前方加放一个黑体进行实时修正也可达到测温精度要求,但是热成像及黑体都需要维护,这样将增加产品成本及维护成本等。
保证热成像所在的环境温度和热成像的腔体温度在一个恒定不变的温度下就不用对两次打挡片取得的挡片值之间进行修正,可达到测温精度高的要求,然而这种校正方式只有在实验室才能实现,在实际应用中很难达到这样的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无需增加产品其他成本便可提高热成像的测温精度,并且实现方式简单方便的挡片值的修正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包括:
获取两个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根据两个环境温度与挡片值分别对应的坐标关系生成挡片值模拟直线;
根据所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读取根据所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并将其作为实际测量的挡片值。
进一步地,所述挡片值模拟直线的计算公式为:
f(Vx)=aTx+b
其中,a、b为常数,Tx为某一时刻的环境温度,Vx为该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挡片值的修正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获取两个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模拟单元,根据两个环境温度与挡片值分别对应的坐标关系生成挡片值模拟直线。
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进一步地,所述挡片值的修正系统还包括:
读取单元,读取根据所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并将其作为实际测量的挡片值。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单元生成的挡片值模拟直线的计算公式为:
f(Vx)=aTx+b
其中,a、b为常数,Tx为某一时刻的环境温度,Vx为该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本发明提供的挡片值的修正方法与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挡片值的修正方法与系统,通过直线拟合模型,计算量小,实现方式比较容易;通过此方法与系统可以将挡片值模拟直线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近似地作为实际测量的挡片值,降低误差;同时使用该挡片值的修正方法与系统无需增加产品其他成本便提高热成像的测温精度,并且实现方式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实现图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非均匀性校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挡片值的修正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挡片值的修正系统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原理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两个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步骤S2,根据两个环境温度与挡片值分别对应的坐标关系生成挡片值模拟直线;
步骤S3,根据上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红外热成像设备在实际工作时需要即时采集档片值,以反映环境温度的变化。但因为在采集档片值时就不能采集目标值,此时就造成了目标画面静止的现象。为了减小在采集档片值时的影响,通常把采集两次档片的时间间隔设为1至5分钟,但在这个时间间隔内,两次打挡片之间有腔体温度(FPA温度)变化或打挡片时本身也有一定的温度变化,这样导致测温所用到的热成像抓取的内挡片值(定义为Vin)也会随着腔体温度发生变化而变化。即FPA温度在不断变化过程中,而在这FPA温度变化的过程中不能实时打挡片抓取Vin,这就造成了两次档片采集之间的图像劣化和测温精度降低。更小的间隔时间有利于图像校正,但对正常使用造成更多的干扰,将导致无法看热成像图像,可能导致热成像所测的温度发生漂移;更大的间隔时间对正常使用干扰较小,但图像劣化现象也更严重。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两个环境温度与挡片值分别对应的坐标关系生成挡片值模拟直线,便可从挡片值模拟直线上得到任一温度下挡片对应的近似挡片值,减小误差,提高温度测量精度,且无需增加其他生产成本,实现方式简单方便。
参照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原理示意图。
在上述步骤S3,根据上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S4,读取根据上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并将其作为实际测量的挡片值。直接在挡片值模拟直线上读取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并近似地作为实际测量的挡片值,有效降低挡片值误差。
参照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实现图像示意图。
图中表述的是(FPA温度,档片值)关系曲线,T1、T2、T3分别是相临的三次档片动作时的FPA温度值。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当环境温度(FPC温度)在T1时测量的实际挡片值为V1;当环境温度在T2时测量的实际挡片值为V2;当环境温度在T3时测量的实际挡片值为V3。而当环境温度在T1与T2之间的某一个温度时,通常都将V1作为其挡片值,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实际的挡片值V0与V1之间存在较大误差,造成图像劣化和测温精度降低。同理,当环境温度在T2与T3之间的某一个温度时,通常都将V2作为其挡片值,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实际的挡片值V0与V2之间同样存在较大误差,造成图像劣化和测温精度降低。而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环境温度T1以及T2与实际的挡片值对应的坐标关系生产一条挡片值模拟直线,其计算公式为:
f(Vx)=aTx+b
其中,a、b为常数,Tx为某一时刻的环境温度,Vx为该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在下一次档片动作(温度为Tx时),可以根据上述的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出相对应的挡片值Vx,并将其近似地等于实际挡片值。这就减小了与实际挡片值之间的误差,从而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
例如:当温度为Tx(在T2与T3之间时),如果不作修正,则挡片值误差为V’—V2;修正后的挡片值误差为V’—Vx;Vx>V2,因此V’—Vx<V’—V2,测量误差变小,测量精度提高。
参照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非均匀性校正示意图。
其中,H为目标响应曲线,L为档片响应曲线。
其校正模型是:
Voi=Ki(Vhoi-Vloi)
上式中
K i = &Sigma; i = 1 M ( V h i - V i ) M / ( V h i - V l i )
上式中,
Vhi:在FPA温度为Tx时,对一个红外均匀辐照面的采样值;
Vli:在FPA温度为Tx时,对档片的采样值(挡片值);
Ki:像元i的非均匀性校正系数;
Voi:像元i在非均匀性校正后的输出值;
Vhoi:实际工作时像元i的对目标的采样值;
Vloi:实际工作时像元i的对档片的采样值;
M:排除盲元后的像元总数。
从上述校正模型可知,红外热成像设备在实际工作时需要即时采集档片值,但因为在采集档片值时就不能采集目标值,此时就造成了目标画面静止的现象。为了减小在采集档片值时的影响,通常把采集两次档片的时间间隔设为1至5分钟,但在这个时间间隔内,FPA温度仍可能在不断变化过程中,这就造成了两次档片采集之间的图像劣化和测温精度降低。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挡片值修正方法大大降低了替代挡片值与实际挡片值之间的误差,提高测量精度,校正精度得到提高。
参照图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挡片值的修正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10,获取两个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模拟单元20,根据两个环境温度与挡片值分别对应的坐标关系生成挡片值模拟直线。
计算单元30,根据上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上述模拟单元20生成的挡片值模拟直线的计算公式为:
f(Vx)=aTx+b
其中,a、b为常数,Tx为某一时刻的环境温度,Vx为该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在下一次档片动作(温度为Tx时),可以根据上述的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出相对应的挡片值Vx,并将其近似地等于实际挡片值。这就减小了与实际挡片值之间的误差,从而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单元10获取两个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模拟单元20再根据两个环境温度与挡片值分别对应的坐标关系生成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单元30再根据上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便可从挡片值模拟直线上得到任一温度下挡片对应的近似挡片值,减小误差,提高温度测量精度,且无需增加其他生产成本,实现方式简单方便。该修正系统简化生产工序,节省生产成本,提高测量精度。且直线拟合模型,计算量小,实现比较容易。
参照图6,上述修正系统还包括:
读取单元40,读取根据上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并将其作为实际测量的挡片值。直接在挡片值模拟直线上读取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并近似地作为实际测量的挡片值,有效降低挡片值误差,简单直观,使用方便。
综上所述,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挡片值的修正方法与系统,通过直线拟合模型,计算量小,实现方式比较容易;通过此方法与系统可以将挡片值模拟直线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近似地作为实际测量的挡片值,降低误差;同时使用该挡片值的修正方法与系统无需增加产品其他成本便提高热成像的测温精度,并且实现方式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两个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根据两个环境温度与挡片值分别对应的坐标关系生成挡片值模拟直线;
根据所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读取根据所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并将其作为实际测量的挡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值模拟直线的计算公式为:
f(Vx)=aTx+b
其中,a、b为常数,Tx为某一时刻的环境温度,Vx为该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4.一种挡片值的修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获取两个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模拟单元,根据两个环境温度与挡片值分别对应的坐标关系生成挡片值模拟直线。
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片值的修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值的修正系统还包括:
读取单元,读取根据所述挡片值模拟直线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并将其作为实际测量的挡片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片值的修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单元生成的挡片值模拟直线的计算公式为:
f(Vx)=aTx+b
其中,a、b为常数,Tx为某一时刻的环境温度,Vx为该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挡片值。
CN201510956979.4A 2015-12-17 2015-12-17 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56062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56979.4A CN105606223A (zh) 2015-12-17 2015-12-17 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56979.4A CN105606223A (zh) 2015-12-17 2015-12-17 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6223A true CN105606223A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86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56979.4A Pending CN105606223A (zh) 2015-12-17 2015-12-17 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0622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0846A (zh) * 2016-09-22 2017-03-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红外成像系统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
CN110361094A (zh) * 2019-07-31 2019-10-22 深圳市华源大方科技有限公司 凝视型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0542482A (zh) * 2018-05-29 2019-12-0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盲元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0026A (zh) * 2007-12-24 2009-07-01 南京理工大学 凝视型热像仪非均匀性校正实时标定装置
CN102768072A (zh) * 2012-08-13 2012-11-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红外热像仪的校正装置及方法及其红外热像仪
CN102818636A (zh) * 2012-09-03 2012-12-1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红外热像仪低温测温的辐射定标方法
CN103528690A (zh) * 2013-09-24 2014-01-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红外热像仪的非均匀校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0026A (zh) * 2007-12-24 2009-07-01 南京理工大学 凝视型热像仪非均匀性校正实时标定装置
CN102768072A (zh) * 2012-08-13 2012-11-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红外热像仪的校正装置及方法及其红外热像仪
CN102818636A (zh) * 2012-09-03 2012-12-1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红外热像仪低温测温的辐射定标方法
CN103528690A (zh) * 2013-09-24 2014-01-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红外热像仪的非均匀校正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旭,杨虎: "基于两点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应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0846A (zh) * 2016-09-22 2017-03-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红外成像系统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
CN106500846B (zh) * 2016-09-22 2019-04-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红外成像系统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
CN110542482A (zh) * 2018-05-29 2019-12-0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盲元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361094A (zh) * 2019-07-31 2019-10-22 深圳市华源大方科技有限公司 凝视型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0361094B (zh) * 2019-07-31 2023-04-07 深圳市华源大方科技有限公司 凝视型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3241B (zh) 一种tof相机系统的深度图像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03983361B (zh) 在线式网络测温热像仪标定方法
CN103528690B (zh) 一种红外热像仪的非均匀校正方法
CN102353481B (zh) 基于二维正交函数的压力传感器温度和压力互补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74902B (zh) 一种提高辐射温度计测温准确度的量子论修正方法
CN105606223A (zh) 挡片值的修正方法及系统
CN106768347A (zh) 一种无补偿装置的非制冷红外测温仪的测温方法
CN101776486A (zh) 一种基于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性指纹模式的校正方法
CN111998919B (zh) 燃气表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11707376B (zh) 一种面向宽波段热红外传感器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
WO2022104816A1 (zh) 一种热敏相机温度补偿方法和系统
CN106017690A (zh) 一种多目标自动区分测温方法及系统
Sheng et al. Calibration-based NUC method in real-time based on IRFPA
CN103675019A (zh) 一种红外热像仪快速测量材料表面发射率的方法
CN103335717A (zh) 一种基于变积分模式的红外热像仪高精度抗温漂测温方法
Zheng et al. Atmospheric correction on CCD data of HJ-1 satellite and analysis of its effect
CN111198041A (zh) 多维度非接触式高精度检测目标温度的装置和方法
CN114018416A (zh) 一种热红外相机辐射定标方法及系统
CN107389202B (zh) 一种非接触式光学测温装置及其模糊控制方法
JP2016133305A (ja) 赤外線検知装置
CN104990666B (zh) 一种基于比例回归法的二阶振动测量系统的系统参数标定方法
CN110646099A (zh) 基于实测数据反演目标红外辐射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24060A (zh) 基于变积分时间的实时红外线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1291322A (zh) 一种辐射定标数据噪声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7490436A (zh) 一种红外测温系统大气透射率校正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