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5123B - 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05123B
CN105605123B CN201610006422.9A CN201610006422A CN105605123B CN 105605123 B CN105605123 B CN 105605123B CN 201610006422 A CN201610006422 A CN 201610006422A CN 105605123 B CN105605123 B CN 1056051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ylinder
piston
oil
driving shaf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064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05123A (zh
Inventor
谢方伟
吴殿成
童耀文
祝杰
戴开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00642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051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05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5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05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51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3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 F16D25/0635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16D25/0638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with more than two discs, e.g.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5/00Fluid clutches in which the clutching is predominantly obtained by fluid adhesion
    • F16D35/005Fluid clutches in which the clutching is predominantly obtained by fluid adhesion with multiple lamella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包括主动轴、上箱体、底座、被动轴、主动摩擦片组、被动摩擦片组、被动鼓、第一活塞缸组、第二活塞缸组和架设油路;主动摩擦片组安装在主动轴外侧;被动摩擦片组安装在被动鼓上;被动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和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主动轴上设有主动轴第一径向油道、主动轴轴向油道、主动轴第二径向油道和主动轴分油道;被动轴上设有被动轴第一径向油道、被动轴轴向油道和被动轴第二径向油道;架设油路包括第一径向架设油路、第二径向架设油路、第三径向架设油路和轴向架设油路;该调速离合器通过在摩擦副外增设架设油路,使得摩擦副间隙的均匀程度得以提高,摩擦片寿命大幅度延长。

Description

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调速离合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特别适用于风机、水泵、带式输送机、刮板机等大功率工业设备的调速和软启动。
背景技术
液粘传动是利用油膜的剪切作用传递动力的一种新型流体传动形式,基于牛顿内摩擦定律,依靠液体粘性,通过改变油膜间隙大小来调节传递扭矩,从而调节转速。特点是调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输出转速可以实现0~100%范围内的无级调节,是实现机械设备节能降耗的有效手段,目前在大功率风机、水泵和带式输送机等机械设备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对液粘传动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液粘传动装置技术落后,尤其缺乏大功率液粘调速离合器的设计和研发。
液粘调速离合器主要通过改变主被动摩擦片间油膜厚度来传递动力,摩擦副间油膜是影响其性能的核心因素。传统液粘调速离合器采用单活塞结构压紧方式,容易导致各摩擦副间油膜不均匀,转矩转速传递波动,这是造成液粘调速离合器的调速性能变差、工作寿命变短的本质原因之一;单活塞结构的液粘调速离合器的响应性能不佳,不能适应负载变化。本发明中的双活塞双向压紧式液粘调速离合器对于解决这样的问题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可极大程度上提高摩擦副间油膜间隙的均匀程度,改善液粘调速离合器的输出稳定性,促进液粘调速技术的推广与发展。
到目前为止,采用液粘调速原理设计的液粘调速离合器主要有:CN86104607A公布了一种液粘传动调速离合器,CN200996420Y公布了一种液体粘性软启动离合器,CN201046456Y公布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液体粘性无级调速离合器,CN201036906Y公开了一种基于变频控制的液粘无级调速离合器,CN102155526A公布了一种机械-液粘复合式无级调速装置,CN101440865A公布了一种液粘行星调速离合器主机,CN102913563A公布了一种液粘调速离合器,CN102913562A公布了一种液粘调速离合器。这些中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各有其优点,也切实地解决中工程实际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然而这些结构大多采用的是单活塞的压紧方式,各摩擦片位移不均,从而造成各摩擦副间油膜不均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摩擦副间隙不均匀、摩擦片位移不均匀和摩擦副间油膜不均匀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通过这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双活塞双向压紧式液粘调速离合器解决实际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包括主动轴、主动轴压盖、主动轴骨架密封、主动轴透盖、上箱体、底座、被动轴、被动轴压盖、被动轴骨架密封和被动轴透盖;还包括主动摩擦片组、被动摩擦片组、被动鼓、第一活塞缸组、第二活塞缸组和架设油路;所述主动摩擦片组安装在主动轴外侧;所述被动摩擦片组安装在被动鼓上;所述被动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活塞缸组的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和第二活塞缸组的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所述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通过滚动轴承B安装在主动轴上;所述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通过花键连接安装在被动轴上;
所述主动轴透盖设有与外界润滑油供油系统相连的主动轴透盖径向油道;所述主动轴上设有主动轴第一径向油道、主动轴轴向油道、主动轴第二径向油道和主动轴分油道;所述主动轴第一径向油道连通主动轴透盖径向油道;所述主动轴第一径向油道和主动轴第二径向油道通过主动轴轴向油道连通;所述主动轴分油道连通主动轴第二径向油道;润滑油通过主动轴分油道流入主动摩擦片组和被动摩擦片组之间;所述主动轴轴向油道末端设有第一螺堵;
所述被动轴压盖设有与外界控制油供油系统相连的被动轴压盖径向油道;所述被动轴上设有被动轴第一径向油道、被动轴轴向油道和被动轴第二径向油道;所述被动轴第一径向油道和被动轴压盖径向油道连通;所述被动轴第一径向油道和被动轴第二径向油道通过被动轴轴向油道连通;所述被动轴轴向油道末端设有第二螺堵;
所述架设油路包括第一径向架设油路、第二径向架设油路、第三径向架设油路和轴向架设油路;所述被动轴第二径向油道通过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的第二活塞缸支撑盘径向油道与第一径向架设油路连通;所述第一径向架设油路、第二径向架设油路和第三径向架设油路通过轴向架设油路连通;
所述第一活塞缸组包括多组第一活塞缸,所述第一活塞缸固定在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上;所述第二活塞缸组包括多组与第一活塞缸数量相同的第二活塞缸,所述第二活塞缸固定在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上;所述第二径向架设油路末端连接第二活塞缸的第二控制油油腔;所述第三径向架设油路末端连接第一活塞缸的第一控制油油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缸组包括均布在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上的六组第一活塞缸;所述第一活塞缸包括第一活塞缸缸体、第一活塞缸预压弹簧、第一活塞缸活塞杆、第一活塞缸活塞、第一活塞缸活塞腔、第一活塞缸弹簧位移容腔、第一活塞缸控制油油腔和第一活塞缸压板;所述第一活塞缸活塞置于第一活塞缸缸体内部的第一活塞缸活塞腔中,并将其分成第一活塞缸弹簧位移容腔和第一活塞缸控制油油腔;含有第一活塞缸活塞杆的腔体为第一活塞缸弹簧位移容腔;所述第一活塞缸预压弹簧位于第一活塞缸弹簧位移容腔内,第一活塞缸预压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活塞缸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缸活塞杆从第一活塞缸预压弹簧内部穿过,一端与第一活塞缸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被动摩擦片组中最靠近的一片被动摩擦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塞缸组包括均布在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上的六组第二活塞缸;所述第二活塞缸包括第二活塞缸缸体、第二活塞缸预压弹簧、第二活塞缸活塞杆、第二活塞缸活塞、第二活塞缸组活塞腔、第二活塞缸组弹簧位移容腔、第二活塞缸组控制油油腔、第二活塞缸组压板;所述第二活塞缸活塞置于第二活塞缸缸体内部的第二活塞缸组活塞腔中,并将其分成第二活塞缸组活塞腔和第二活塞缸组弹簧位移容腔;含有第二活塞缸活塞杆的腔体为第二活塞缸组弹簧位移容腔;所述第二活塞缸预压弹簧位于第二活塞缸组弹簧位移容腔内,第二活塞缸预压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活塞缸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缸活塞杆从第二活塞缸预压弹簧内部穿过,且一端与第二活塞缸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被动摩擦片组中最靠近的一片被动摩擦片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通过在主动轴、主动轴透盖、被动轴、被动轴透盖、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和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上设计油路,并同架设油路相连通,通过改变油路实现了双活塞双向压紧的控制方式,使得摩擦副的位移形式从单方向位移转变为了双向位移,摩擦副间隙的均匀程度得以提高,并且摩擦片的偏磨问题也得到减轻,摩擦片寿命大幅度延长。
(2)本发明的调速离合器巧妙地通过被动鼓的方式实现了摩擦副内力平衡,改善了摩擦副间油膜厚度的调节精度;本发明的调速离合器巧妙地以市面可购置的活塞缸代替传统调速离合器中的活塞腔,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
(3)本发明摒弃了以往双活塞双向压紧式液粘调速离合器在主动轴或被动轴内部增设油路的方式,而是采用在摩擦副外部增加架设油路的方案,这使得安装与维护的难度大大降低,且结构简单,构思新颖独特,极大促进了大功率液粘传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装配图。
图2是本发明中润滑油路和控制油路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视图。
图4是图2的B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主动轴;1a-主动轴第一径向油道;1b-主动轴第二径向油道;1c-主动轴轴向油道;1d-主动轴分油道;2-主动轴压盖;3-主动轴骨架密封;4-主动轴透盖;5-滚动轴承A;6-锁紧螺母A;7-滚动轴承B;8-第一活塞缸组;8a-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8b-第一活塞缸缸体;8c-第一活塞缸预压弹簧;8d-第一活塞缸活塞杆;8e-第一活塞缸活塞;8f-第一活塞缸活塞腔;8g-第一活塞缸弹簧位移容腔;8h-第一活塞缸控制油油腔;8i-第一活塞缸压板;9-主动摩擦片组;10-被动鼓;11-架设油路;11a-第一径向架设油路;11b-第二径向架设油路;11c-第三径向架设油路;11d-轴向架设油路;12-上箱体;13-被动摩擦片组;14-第二活塞缸组;14a-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14b-第二活塞缸缸体;14c-第二活塞缸预压弹簧;14d-第二活塞缸活塞杆;14e-第二活塞缸活塞;14f-第二活塞缸活塞腔;14g-第二活塞缸弹簧位移容腔;14h-第二活塞缸控制油油腔;14i-第二活塞缸压板;14j-第二活塞缸支撑盘径向油道;15-锁紧螺母B;16-滚动轴承B;17-轴套;18-被动轴透盖;18a-被动轴透盖径向油道;19-被动轴骨架密封;20-被动轴压盖;21-被动轴;21a-被动轴第一径向油道;21b-被动轴轴向油道;21c-被动轴第二径向油道;22-弹性挡圈;23-滚动轴承C;24-第二螺堵;25-底座;26-第一螺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包括主动轴1、主动轴压盖2、主动轴骨架密封3、主动轴透盖4、上箱体12、底座25、被动轴21、被动轴压盖20、被动轴骨架密封19和被动轴透盖18;主动轴1横截面呈T型,其后端通过锁紧螺母B15、滚动轴承B16和轴套17与被动轴21的前端连接,且主动轴1与被动轴21的中轴线重合;主动轴1与被动轴21通过滚动轴承A5和滚动轴承C23安装在箱体12和底座25之间;主动轴1外侧套有主动轴透盖4;被动轴21外侧套有被动轴透盖18;所述主动轴透盖4和被动轴透盖18均通过螺栓连接上箱体12和底座25的两端;主动轴透盖4前端螺栓连接有主动轴压盖2,且之间设有主动轴骨架密封3;被动轴透盖18前端螺栓连接被动轴压盖20,且之间设有被动轴透盖18。
该离合器还包括主动摩擦片组9、被动摩擦片组13、被动鼓10、第一活塞缸组8、第二活塞缸组14和架设油路11;主动摩擦片组9安装在主动轴1外侧;被动摩擦片组13安装在被动鼓10上;被动鼓1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活塞缸组8的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8a和第二活塞缸组14的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14a;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8a通过滚动轴承B7安装在主动轴1上,使其可以相对主动轴1转动;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14a通过花键连接安装在被动轴21上,使其与被动轴21相对静止;第一活塞缸组9和第二活塞缸组14左右对称布置在被动鼓10上,主动摩擦片组9所受压力和被动摩擦片组14所受压力最终在被动鼓10上实现平衡,以保证油膜调节精度。
如图2和图3所示,主动轴透盖4设有与外界润滑油供油系统相连的主动轴透盖径向油道4a;主动轴1上设有主动轴第一径向油道1a、主动轴轴向油道1c、主动轴第二径向油道1b和主动轴分油道1d;主动轴第一径向油道1a连通主动轴透盖径向油道4a;主动轴第一径向油道1a和主动轴第二径向油道1b通过主动轴轴向油道1c连通;主动轴分油道1d连通主动轴第二径向油道1b;润滑油通过主动轴分油道1d流入主动摩擦片组9和被动摩擦片组13之间;主动轴轴向油道1c末端设有第一螺堵26进行封闭。
被动轴压盖20设有与外界控制油供油系统相连的被动轴压盖径向油道18a;被动轴21上设有被动轴第一径向油道21a、被动轴轴向油道21b和被动轴第二径向油道21c;被动轴第一径向油道21a和被动轴压盖径向油道18a连通;被动轴第一径向油道21a和被动轴第二径向油道21c通过被动轴轴向油道21b连通;被动轴轴向油道21b末端设有第二螺堵24进行封闭;主动轴轴向油道1c和被动轴轴向油道21b互不相通。
所述架设油路11包括第一径向架设油路11a、第二径向架设油路11b、第三径向架设油路11c和轴向架设油路11d;被动轴第二径向油道21c通过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14a的第二活塞缸支撑盘径向油道14j与第一径向架设油路11a连通;第一径向架设油路11a、第二径向架设油路11b和第三径向架设油路11c通过轴向架设油路11d连通。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活塞缸组8包括均布在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8a上的六组第一活塞缸;第一活塞缸包括第一活塞缸缸体8b、第一活塞缸预压弹簧8c、第一活塞缸活塞杆8d、第一活塞缸活塞8e、第一活塞缸活塞腔8f、第一活塞缸弹簧位移容腔8g、第一活塞缸控制油油腔8h和第一活塞缸压板8i;所述第一活塞缸活塞8e置于第一活塞缸缸体8b内部的第一活塞缸活塞腔8f中,并将其分成第一活塞缸弹簧位移容腔8g和第一活塞缸控制油油腔8h;含有第一活塞缸活塞杆8d的腔体为第一活塞缸弹簧位移容腔8g;第一活塞缸预压弹簧8c位于第一活塞缸弹簧位移容腔8g内,第一活塞缸预压弹簧8c的一端与第一活塞缸活塞8e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8a固定连接;第一活塞缸活塞杆8d从第一活塞缸预压弹簧8c内部穿过,一端与第一活塞缸活塞8e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被动摩擦片组13中最靠近的一片被动摩擦片固定连接。
第二活塞缸组14包括均布在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14a上的六组第二活塞缸;第二活塞缸包括第二活塞缸缸体14b、第二活塞缸预压弹簧14c、第二活塞缸活塞杆14d、第二活塞缸活塞14e、第二活塞缸组活塞腔14f、第二活塞缸组弹簧位移容腔14g、第二活塞缸组控制油油腔14h、第二活塞缸组压板14i;所述第二活塞缸活塞14e置于第二活塞缸缸体14b内部的第二活塞缸组活塞腔14f中,并将其分成第二活塞缸组活塞腔14f和第二活塞缸组弹簧位移容腔14g;含有第二活塞缸活塞杆14d的腔体为第二活塞缸组弹簧位移容腔14g;第二活塞缸预压弹簧14c位于第二活塞缸组弹簧位移容腔14g内,第二活塞缸预压弹簧14c的一端与第二活塞缸活塞14e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14a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缸活塞杆14d从第二活塞缸预压弹簧14c内部穿过,且一端与第二活塞缸活塞14e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被动摩擦片组13中最靠近的一片被动摩擦片固定连接。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外界润滑油供油系统中的润滑油经过主动轴透盖径向油道4a、主动轴第一径向油道1a、主动轴轴向油道1c、主动轴第二径向油道1b、主动轴分油道1d流入主动摩擦片组9和被动摩擦片组13之间,起到冷却和传递动力的作用。主动轴1转动,带动固定安装在主动轴上的主动摩擦片组9转动,转矩由主动轴1传递到主动摩擦片组9的主动摩擦片上,并通过主被动摩擦片间的润滑油产生的油膜传递到被动摩擦片组13。被动摩擦片组13通过被动鼓10、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14a将转矩传递到被动轴21并输出。
外界控制油供油系统中的控制油经过被动轴透盖径向油道18a、被动轴第一径向油道21a、被动轴轴向油道21b、被动轴第二径向油道21c、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径向油道14j、第一径向架设油路11a流入轴向架设油路11d,随后控制油分别由第二径向架设油路11b和第三径向架设油路11c进入第二活塞缸控制油油腔14h和第一活塞缸组控制油油腔8h中;当控制油进入第一活塞缸组控制油油腔8h后,推动第一活塞缸活塞8e克服第一活塞缸预压弹簧8c的弹力和主、被动摩擦片间润滑油压力,沿g向移动,进一步推动第一活塞缸压板8i沿g向移动;当控制油进入第二活塞缸组控制油油腔14h后,推动第二活塞缸活塞14e克服第二活塞缸预压弹簧14c的弹力和主、被动摩擦片间润滑油压力,沿h向移动,进一步推动第二活塞缸组压板14i沿h向移动,与第一活塞缸压板8i共同工作,起到双向压紧的作用;当控制油作用在第一活塞缸活塞8e上的力小于第一活塞缸预压弹簧8c的弹力和主被动摩擦片间润滑油压力;第二活塞缸活塞14e上的力小于第二活塞缸预压弹簧14c的弹力和主、被动摩擦片间润滑油压力时,第一活塞缸压板8i和第二活塞缸组压板14i反向移动,从而实现主动摩擦片与被动摩擦片的相互分离。
所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包括主动轴(1)、主动轴压盖(2)、主动轴骨架密封(3)、主动轴透盖(4)、上箱体(12)、底座(25)、被动轴(21)、被动轴压盖(20)、被动轴骨架密封(19)和被动轴透盖(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摩擦片组(9)、被动摩擦片组(13)、被动鼓(10)、第一活塞缸组(8)、第二活塞缸组(14)和架设油路(11);所述主动摩擦片组(9)安装在主动轴(1)外侧;所述被动摩擦片组(13)安装在被动鼓(10)上;所述被动鼓(1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活塞缸组(8)的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8a)和第二活塞缸组(14)的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14a);所述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8a)通过滚动轴承B(7)安装在主动轴(1)上;所述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14a)通过花键连接安装在被动轴(21)上;
所述主动轴透盖(4)设有与外界润滑油供油系统相连的主动轴透盖径向油道(4a);所述主动轴(1)上设有主动轴第一径向油道(1a)、主动轴轴向油道(1c)、主动轴第二径向油道(1b)和主动轴分油道(1d);所述主动轴第一径向油道(1a)连通主动轴透盖径向油道(4a);所述主动轴第一径向油道(1a)和主动轴第二径向油道(1b)通过主动轴轴向油道(1c)连通;所述主动轴分油道(1d)连通主动轴第二径向油道(1b);润滑油通过主动轴分油道(1d)流入主动摩擦片组(9)和被动摩擦片组(13)之间;所述主动轴轴向油道(1c)末端设有第一螺堵(26);
所述被动轴压盖(20)设有与外界控制油供油系统相连的被动轴压盖径向油道(18a);所述被动轴(21)上设有被动轴第一径向油道(21a)、被动轴轴向油道(21b)和被动轴第二径向油道(21c);所述被动轴第一径向油道(21a)和被动轴压盖径向油道(18a)连通;所述被动轴第一径向油道(21a)和被动轴第二径向油道(21c)通过被动轴轴向油道(21b)连通;所述被动轴轴向油道(21b)末端设有第二螺堵(24);
所述架设油路(11)包括第一径向架设油路(11a)、第二径向架设油路(11b)、第三径向架设油路(11c)和轴向架设油路(11d);所述被动轴第二径向油道(21c)通过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14a)的第二活塞缸支撑盘径向油道(14j)与第一径向架设油路(11a)连通;所述第一径向架设油路(11a)、第二径向架设油路(11b)和第三径向架设油路(11c)通过轴向架设油路(11d)连通;
所述第一活塞缸组(8)包括多组第一活塞缸,所述第一活塞缸固定在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8a)上;所述第二活塞缸组(14)包括多组与第一活塞缸数量相同的第二活塞缸,所述第二活塞缸固定在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14a)上;所述第二径向架设油路(11b)末端连接第二活塞缸的第二控制油油腔(14h);所述第三径向架设油路(11c)末端连接第一活塞缸的第一控制油油腔(8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缸组(8)包括均布在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8a)上的六组第一活塞缸;所述第一活塞缸包括第一活塞缸缸体(8b)、第一活塞缸预压弹簧(8c)、第一活塞缸活塞杆(8d)、第一活塞缸活塞(8e)、第一活塞缸活塞腔(8f)、第一活塞缸弹簧位移容腔(8g)、第一活塞缸控制油油腔(8h)和第一活塞缸压板(8i);所述第一活塞缸活塞(8e)置于第一活塞缸缸体(8b)内部的第一活塞缸活塞腔(8f)中,并将其分成第一活塞缸弹簧位移容腔(8g)和第一活塞缸控制油油腔(8h);含有第一活塞缸活塞杆(8d)的腔体为第一活塞缸弹簧位移容腔(8g);所述第一活塞缸预压弹簧(8c)位于第一活塞缸弹簧位移容腔(8g)内,第一活塞缸预压弹簧(8c)的一端与第一活塞缸活塞(8e)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塞缸组支撑盘(8a)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缸活塞杆(8d)从第一活塞缸预压弹簧(8c)内部穿过,一端与第一活塞缸活塞(8e)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被动摩擦片组(13)中最靠近的一片被动摩擦片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缸组(14)包括均布在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14a)上的六组第二活塞缸;所述第二活塞缸包括第二活塞缸缸体(14b)、第二活塞缸预压弹簧(14c)、第二活塞缸活塞杆(14d)、第二活塞缸活塞(14e)、第二活塞缸组活塞腔(14f)、第二活塞缸组弹簧位移容腔(14g)、第二活塞缸组控制油油腔(14h)、第二活塞缸组压板(14i);所述第二活塞缸活塞(14e)置于第二活塞缸缸体(14b)内部的第二活塞缸组活塞腔(14f)中,并将其分成第二活塞缸组活塞腔(14f)和第二活塞缸组弹簧位移容腔(14g);含有第二活塞缸活塞杆(14d)的腔体为第二活塞缸组弹簧位移容腔(14g);所述第二活塞缸预压弹簧(14c)位于第二活塞缸组弹簧位移容腔(14g)内,第二活塞缸预压弹簧(14c)的一端与第二活塞缸活塞(14e)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塞缸组支撑盘(14a)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缸活塞杆(14d)从第二活塞缸预压弹簧(14c)内部穿过,且一端与第二活塞缸活塞(14e)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被动摩擦片组(13)中最靠近的一片被动摩擦片固定连接。
CN201610006422.9A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 Active CN1056051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6422.9A CN105605123B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6422.9A CN105605123B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5123A CN105605123A (zh) 2016-05-25
CN105605123B true CN105605123B (zh) 2018-04-24

Family

ID=55985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6422.9A Active CN105605123B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051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6088B (zh) * 2016-07-15 2020-03-31 和歌山县 转矩传递装置、制动装置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CN107781318A (zh) * 2016-08-30 2018-03-09 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基座式高速大功率液粘离合器
CN107781319A (zh) * 2016-08-30 2018-03-09 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高速大功率液粘离合器
CN106383058B (zh) * 2016-11-11 2019-01-04 沈阳理工大学 基于对称牵引传动的金属材料试验装置
CN107061541B (zh) * 2017-04-27 2018-10-16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重载起动的液粘调速装置
CN108266468B (zh) * 2018-01-15 2019-07-2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片式离合器的承压机构以及承压方法
CN111396515B (zh) * 2020-03-20 2021-02-26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多输出模式的新型调速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8249A (en) * 1990-12-27 1993-01-12 Toyoda Koki Kabushiki Kaisha Rotary coupling for torque transmission
CN102913563A (zh) * 2012-10-15 2013-02-06 浙江大学 一种液粘调速离合器
CN204099450U (zh) * 2014-09-09 2015-01-14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液粘调速离合器
CN104500615A (zh) * 2014-12-11 2015-04-08 江苏大学 一种大功率调速离合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8249A (en) * 1990-12-27 1993-01-12 Toyoda Koki Kabushiki Kaisha Rotary coupling for torque transmission
CN102913563A (zh) * 2012-10-15 2013-02-06 浙江大学 一种液粘调速离合器
CN204099450U (zh) * 2014-09-09 2015-01-14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液粘调速离合器
CN104500615A (zh) * 2014-12-11 2015-04-08 江苏大学 一种大功率调速离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5123A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5123B (zh) 一种大功率双侧控制式调速离合器
US20210087943A1 (en) Five cylinder plunger pump
CN106594107B (zh) 一种双向调节的液粘调速离合器
CN102913562B (zh) 一种液粘调速装置
CN207229638U (zh) 一种具有磨损补偿功能的刹车盘
CN2833237Y (zh) 一种用于可控启动和无级调速的传动装置
CN209164522U (zh) 一种恒功率变速器
CN103939497A (zh) 一种具有无级调速功能的传动装置
CN104482154B (zh) 一种滚动和滑动混合摩擦无级调速箱
CN103075449B (zh) 一种液粘传动装置
CN201096567Y (zh) 新型液体粘性测功机
CN111963402A (zh) 一种与盘式电机一体化的多缸往复运动动力端
CN104455288B (zh) 一种动摩擦无级调速箱
CN101985899B (zh) 动力单元组发动机
CN202326055U (zh) 斜盘式定量柱塞泵
CN102287510B (zh) 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CN204344853U (zh) 一种滚动和滑动混合摩擦无级调速箱
CN204344852U (zh) 一种动摩擦无级调速箱
CN107269520A (zh) 磁力补偿浮动侧板组合件
CN203239811U (zh) 制动式液粘传动装置
CN202690811U (zh) 新型液体粘性软起动装置
CN104065242B (zh) 一种一体化永磁变速减速机
CN204083055U (zh) 一种可变液压阻尼扭转减振装置
CN211474721U (zh) 一种盾构机用套轴式液黏传动离合器
CN114198425B (zh) 一种永磁激励下的双剪切磁流变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