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7106A - 一种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7106A
CN105597106A CN201610039087.2A CN201610039087A CN105597106A CN 105597106 A CN105597106 A CN 105597106A CN 201610039087 A CN201610039087 A CN 201610039087A CN 105597106 A CN105597106 A CN 105597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icidum
beta
hel
inclusion
inclusion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390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丽娟
赵雪秋
杨丽
周树娅
黄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0390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71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97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71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28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non-saccharide compounds by glycosidic linkages
    • A61K31/7034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non-saccharide compounds by glycosidic linkages attached to a carbocyclic compound, e.g. phloridzi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室温条件下,将豆腐果苷溶于少量甲醇中,搅拌,溶解,随后加入β-环糊精其衍生物,避光下保存,持续搅拌;蒸发除去甲醇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豆腐果苷,将滤液蒸干,得白色固体粉末,真空干燥,得到豆腐果苷/β-环糊精其衍生物的包合物。本发明所得产物在270nm处测定滤液的吸光度,用豆腐果苷的标准曲线定量,得到HEL/β-CD和HEL/HP-β-CD包合物里豆腐果苷的量分别为12.66mg/mL和14.22mg/mL,与空白的豆腐果苷的溶解度进行比较,豆腐果苷经环糊精包合后,溶解度得到增加提高2.0-2.3倍。

Description

一种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分子包合技术领域水溶性药物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豆腐果苷(英文名,Helicid,分子式,C19H18O11,化学名,4-甲酰苯基-β-D-吡喃阿洛糖苷,简称HEL)又名神衰果素,是从中国云南山龙眼科植物萝卜树(英文名,HeliciaessaticaHook)的果实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是一种单体糖苷,可以恢复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间的平衡失调。药理和临床研究发现,它具有催眠、止痛、镇静、抗惊厥、抗抑郁等生物活性,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同时对记忆力、思维力具有较好改善和调节作用,应用前景广阔,它的缺点是溶解度小,给药量较大,作用强度较弱,起效较为缓慢,生物利用度较低。
豆腐果苷的结构
环糊精(cyclodextrins,简称CD)是淀粉在没有水分子参与的情况下,经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发酵后得到的由D-吡喃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的环状低聚物,是一种半天然化合物。环糊精主要包括三种环状低聚物,分别是α-CD、β-CD、γ-CD和一些次要量微的环状低聚糖。这三种α-、β-和γ-环糊精分别由6、7和8个葡萄糖单元构成。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将甲基、乙基、羟丙基、羟乙基等基团引入β-CD与羟基进行烷基化反应。目前β-CD环糊精衍生物作为辅料常见的有二甲基-β环糊精、三甲基-β环糊精、2-羟乙基-β环糊精和2-羟丙基-β环糊精等。
环糊精富电性的疏水空腔和亲水性的外壁,使其能够选择性地包合各种无机、有机和生物小分子,从而进一步构筑超分子聚集体。药物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后,其理化性质将显著得到改善。环糊精包合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促进药物吸收和提高生物利用度,作为缓释和靶向制剂的载体,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味道,降低药物刺激性和减轻毒副作用,将液态药物粉末化等。然而,通常由于药物自身不同的理化性质和环糊精类型的差异,环糊精在药物制剂中发挥的综合作用会有所不同。因此,本发明选择了4种不同环糊精与豆腐果苷进行包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溶解度小,给药量较大,作用强度较弱,起效较为缓慢,生物利用度较低和环糊精类型的差异,环糊精在药物制剂中发挥的综合作用会有所不同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该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室温条件下,将豆腐果苷溶于少量甲醇中,搅拌1h,待样品溶解,随后加入β-环糊精其衍生物,避光下保存,持续搅拌10天;
在60℃的条件下蒸发除去甲醇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豆腐果苷,将滤液蒸干,得白色固体粉末,真空干燥,得到豆腐果苷/β-环糊精其衍生物的包合物。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备豆腐果苷与4种β-环糊精衍生物的包合物的方法,所述豆腐果苷与4种β-环糊精衍生物的包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HEL/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豆腐果苷,加至圆底烧瓶中,然后与2mL甲醇混合,在室温25℃条件下,搅拌1h,待样品溶解完全,加入10mL的水直至烧瓶里的溶液呈现浑浊,随后加入β-环糊精,避光下密封保存,持续搅拌10天且无间歇,然后滤除没有参与反应的剩余反应物,在60℃的条件下旋转蒸干,真空干燥,得到HEL/β-环糊精包合物;
HEL/HP-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豆腐果苷,加至圆底烧瓶中,然后与2mL甲醇混合,在室温25℃条件下,搅拌1h,待样品溶解完全,加入10mL的水直至烧瓶里的溶液呈现浑浊即可,随后加入HP-β-环糊精,避光下密封保存,持续搅拌10天且无间歇,然后滤除没有参与反应的剩余的反应物,在60℃的条件下旋转蒸干,真空干燥,得到HEL/HP-β-环糊精包合物;
HEL/DM-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豆腐果苷,加至圆底烧瓶中,然后与2mL甲醇混合,在室温25℃条件下,搅拌1h,待样品溶解完全,加入10mL的水直至烧瓶里的溶液呈现浑浊即可,随后加入HP-β-环糊精,避光下密封保存,持续搅拌10天且无间歇,然后滤除没有参与反应的剩余的反应物,在60℃的条件下旋转蒸干,真空干燥,得到HEL/HP-β-环糊精包合物;
HEL/TM-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豆腐果苷,加至圆底烧瓶中,然后与2mL甲醇混合,在室温25℃条件下,搅拌1h,待样品溶解完全,加入10mL的水直至烧瓶里的溶液呈现浑浊即可,随后加入HP-β-环糊精,避光下密封保存,持续搅拌10天且无间歇,然后滤除没有参与反应的剩余的反应物,在60℃的条件下旋转蒸干,真空干燥,得到HEL/HP-β-环糊精包合物。
进一步,所述豆腐果苷与4种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形成包合物的产率为68%~75%。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该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包括豆腐果苷/β-环糊精包合物、豆腐果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豆腐果苷/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和豆腐果苷/三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
所述豆腐果苷/β-环糊精包合物、豆腐果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豆腐果苷/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和豆腐果苷/三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4种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豆腐果苷形成的包合比的摩尔比均为1∶1。
本发明特别选用羟丙基化和甲基化的β-环糊精做为豆腐果苷的载体。羟丙基化β-环糊精具有比β-环糊精更好的水溶性,增强了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之间的包合能力。甲基化的β-环糊精由于甲基取代修饰的特点,相比其它环糊精衍生物合成时制备简单且副产物少,利于推广应用。而且甲基化的β-环糊精具有比β-环糊精更大的疏水空腔和水溶性,也有利于药物分子的包合。基于羟丙基化和甲基化的β-环糊精的上述特点,二者目前已成为最合适且最常用的药物载体。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绿色环保,通过混合溶剂搅拌一步合成。本发明分别得到4种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豆腐果苷的配位包合物,形成包合物后,豆腐果苷的溶解度提高了,其中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形成包合后,豆腐果苷的溶解度从6.20mg/mL,分别增溶12.66mg/mL和14.22mg/mL;由于该包合物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制备工艺简单,无毒环保的特点,本发明可以作为新型绿色药物推广应用。
本发明所得固体包合物经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IR)等手段证明;本发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做为一种低毒性、易溶于水的药物载体,对豆腐果苷进行包合后,豆腐果苷的溶解度提高了,且提高了2倍,表明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豆腐果苷有良好的增溶作用,这一研究有助于豆腐果苷进一步的开发和临床应用;
本发明在溶解度上,分别将一定量的HEL/β-CD和HEL/HP-β-CD)包合物分别溶解于2mL(pH=6.0)水中,然后在室内避光条件下搅拌24h,最后过滤除去没有溶解完的包合物,用甲醇稀释滤液,在270nm处测定滤液的吸光度,用豆腐果苷的标准曲线定量,通过计算得到HEL/β-CD和HEL/HP-β-CD包合物里豆腐果苷的量分别为12.66mg/mL和14.22mg/mL。与空白的豆腐果苷的溶解度进行比较,发现豆腐果苷经环糊精包合后,溶解度得到增加,提高了2.0-2.3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
图中:A、(a)HEL、(b)β-CD、(c)HP-β-CD、(d)HEL/β-CD包合物、(e)HEL/HP-β-CD包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B、(a)HEL、(b)DM-β-CD、(c)TM-β-CD、(d)HEL/DM-β-CD包合物、(e)HEL/TM-β-CD包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图中:A、(a)HEL、(b)β-CD、(c)HP-β-CD、(d)HEL/β-CD包合物、(e)HEL/HP-β-CD包合物的DSC图;
B、(a)HEL、(b)DM-β-CD、(c)TM-β-CD、(d)HEL/DM-β-CD包合物、(e)HEL/TM-β-CD包合物的DSC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图中:(a)HP-β-CD、(b)HEL、(c)HEL/HP-β-CD包合物、(d)HEL/HP-β-CD1∶1(摩尔比)物理混合物的电镜扫描结果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IR)。
图中:(a)HP-β-CD、(b)HEL、(c)HEL/HP-β-CD包合物、(d)HEL/HP-β-CD1∶1(摩尔比)物理混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采用超分子技术分别得到4种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豆腐果苷的配位包合物,形成包合物后,豆腐果苷的溶解度提高了,其中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形成包合后,豆腐果苷的溶解度从6.20mg/mL,分别增溶12.66mg/mL和14.22mg/mL。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一种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该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室温条件下,将豆腐果苷溶于少量甲醇中,搅拌1h,待样品溶解完全,随后加入β-环糊精其衍生物,避光下保存,且持续搅拌10天;
S102:在60℃的条件下蒸发除去甲醇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豆腐果苷,将滤液蒸干,即得白色固体粉末,真空干燥,得到豆腐果苷/β-环糊精其衍生物的包合物。
一种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该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包括豆腐果苷/β-环糊精包合物、豆腐果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豆腐果苷/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和豆腐果苷/三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
所述豆腐果苷/β-环糊精包合物、豆腐果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豆腐果苷/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和豆腐果苷/三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4种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豆腐果苷形成的包合比的摩尔比均为1∶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描述。
一种豆腐果苷与4种β-环糊精衍生物的包合物制备方法,该豆腐果苷与4种β-环糊精衍生物的包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HEL/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6.85mg的豆腐果苷,加至25mL圆底烧瓶中,然后与2mL甲醇混合,在室温25℃条件下,搅拌1h,待样品溶解完全,加入10mL的水直至烧瓶里的溶液呈现浑浊即可,随后加入β-环糊精13.63mg,避光下密封保存,持续搅拌10天且无间歇,然后滤除没有参与反应的剩余反应物,在60℃的条件下旋转蒸干,真空干燥,得到HEL/β-环糊精包合物10.35mg,产率为68%。
HEL/HP-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6.88mg豆腐果苷,加至25mL圆底烧瓶中,然后与2mL甲醇混合,在室温25℃条件下,搅拌1h,待样品溶解完全,加入10mL的水直至烧瓶里的溶液呈现浑浊即可,随后加入HP-β-环糊精16.82mg,避光下密封保存,持续搅拌10天且无间歇,然后滤除没有参与反应的剩余的反应物,在60℃的条件下旋转蒸干,真空干燥,得到HEL/HP-β-环糊精包合物12.32mg,产率为72%。
HEL/DM-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6.98mg豆腐果苷,加至25mL圆底烧瓶中,然后与2mL甲醇混合,在室温25℃条件下,搅拌1h,待样品溶解完全,加入10mL的水直至烧瓶里的溶液呈现浑浊即可,随后加入HP-β-环糊精16.22mg,避光下密封保存,持续搅拌10天且无间歇,然后滤除没有参与反应的剩余的反应物,在60℃的条件下旋转蒸干,真空干燥,得到HEL/HP-β-环糊精包合物13.22mg,产率为75%。
HEL/TM-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6.88mg豆腐果苷,加至25mL圆底烧瓶中,然后与2mL甲醇混合,在室温25℃条件下,搅拌1h,待样品溶解完全,加入10mL的水直至烧瓶里的溶液呈现浑浊即可,随后加入HP-β-环糊精17.28mg,避光下密封保存,持续搅拌10天且无间歇,然后滤除没有参与反应的剩余的反应物,在60℃的条件下旋转蒸干,真空干燥,得到HEL/HP-β-环糊精包合物12.35mg,产率为70%。
下面结合实例中配位包合物表征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描述。
XRD(D/max-3B衍射仪)
图2A和图2B为豆腐果苷与4种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前后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比图。
如图2A所示,豆腐果苷与β-CD和HP-β-CD包合前后的分子晶形明显发生了变化,在图a中和图b中,豆腐果苷和β-CD都分别表现出良好的晶形,图c为无定形的HP-β-CD晶体结构,可以明显发现,图d与图a相比,包合物的晶形结构明显发生了变化,值得一提的是,HEL/β-CD包合物的衍射图β-CD(图d)上许多β-CD的特征衍射峰消失,出现了HEL的特征衍射峰,同时β-CD衍射峰的强度明显减弱,接近无定形。而图e与图a相比较而言,HEL/HP-β-CD包合物的峰强度也发生了变化。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豆腐果苷分别与β-CD和HP-β-CD都形成了包合物。豆腐果苷和环糊精的衍射峰在包合前后的巨大变化说明无论是豆腐果苷还是环糊精,在包合物形成后,自身的晶体结构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如图2所示,豆腐果苷与DM-β-CD和TM-β-CD包合前后的分子晶形明显发生了变化,在图a中和图b中,豆腐果苷和DM-β-CD都分别表现出良好的晶形,图c为无定形的TM-β-CD晶体结构,可以明显发现,图d与图a相比,包合物的晶形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HEL/DM-β-CD包合物的衍射图(图d)上许多DM-β-CD的特征衍射峰消失,出现了HEL的特征衍射峰,且DM-β-CD衍射峰的强度明显减弱,接近无定形。而图e与图a相较而言,HEL/TM-β-CD包合物的峰强度也发生了变化。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豆腐果苷与DM-β-CD和TM-β-CD都形成了包合物。豆腐果苷和环糊精的衍射峰晶形变化在包合前后的巨大变化说明无论是豆腐果苷还是环糊精,在包合物形成后,自身的晶体结构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DSC(2960SDTV3.0F)
图3A和图3B为豆腐果苷与4种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前后的差示扫描量热对比图。
图3A中列出了HEL,β-CD,HP-β-CD以及二者包合物的差示扫描量热图(DSC图)。从HEL的差热图(图3A中的a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豆腐果苷在206.4℃有一个放热峰,原始的β-CD在98℃和325℃处有两个放热峰,原始的HP-β-CD在83℃和360℃处有两个放热峰,然而在包合物形成后,豆腐果苷关于206.4℃处的放热峰消失,与之对应的是,HEL/β-CD包合物在195℃处(图3A中的d图)和HEL/HP-β-CD包合物在196.4℃处(图3A中的e图)各出现了一个新的放热峰。以上结果表明:自由形态的豆腐果苷已经消失,新的包合物已经形成。
图3B中列出了HEL,DM-β-CD,TM-β-CD以及二者包合物的差示扫描量热图(DSC图)。从HEL的差热图(图3B中的a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豆腐果苷在206.4℃有一个放热峰,原始的DM-β-CD在423℃处有一个放热峰,原始的TM-β-CD在204℃处有一个放热峰,然而在包合物形成后,豆腐果苷关于206.4℃处的放热峰消失,与之对应的是,HEL/DM-β-CD的包合物在180.2℃和341.7℃处出现了两个新的放热峰,HEL/TM-β-CD的合物在197.9℃和373.4℃处出现了两个新的放热峰。在包合物形成后,无论是豆腐果苷还是DM-β-CD、TM-β-CD,自身的放热峰消失,这表明豆腐果苷与DM-β-CD和TM-β-CD形成包合物。豆腐果苷与DM-β-CD和TM-β-CD形成包合物后,其热稳定性得到提高。以上结果表明:自由形态的豆腐果苷已经消失,新的包合物已经形成。
TG(STA449F3)
通过豆腐果苷与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前后的热重分析,可知主体β-CD的分解温度为300℃,在253.8℃时观察到客体HEL开始分解,形成包合物以后,其在278.8℃时才有分解的趋势,与客体豆腐果苷的分解温度253.8℃相比,包合物明显提高了豆腐果苷的热稳定性。从HEL与其它环糊精衍生物的TG中发现,包合物分别在290.3℃,306.2℃,342.4℃开始分解,与原始的豆腐果苷(253.8℃开始分解)相比,热稳定性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SEM(FEIPHENO)
图4为豆腐果苷与HP-β-CD形成包合物前后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从图4中列出的HP-β-CD、HEL、两者的包合物及两者的物理混合物的电镜扫描结果发现,HP-β-CD和HEL是具有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典型晶体,HP-β-CD为球状的晶体微粒(图4a),纯的HEL为片状的不规则晶体微粒(图4b),二者的物理混合物有球状和片状的晶体微粒组成,是二者晶型的混合(图4d)。而二者的包合物则呈现出一种均匀紧凑的带有小孔的晶体结构(图4c),在形状和尺寸上与HP-β-CD和HEL截然不同。这些现象说明HP-β-CD和HEL形成了超分子包合物,并且形成包合物后表面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IR(NicoletIS10)
图5为豆腐果苷与HP-β-CD形成包合物前后的红外光谱图。
图5中列出了HP-β-CD、HEL、HEL/HP-β-CD包合物以及HEL与HP-β-CD按1∶1(摩尔比)的物理混合物的红外光谱图。HEL在550-900、1050-1700以及2800-3500cm-1等处有强的吸收谱带,且豆腐果苷分子结构中的羰基在1600-1700处的吸收峰很强(图5中的b图)。虽然受到HP-β-CD吸收谱带的干扰,但豆腐果苷的特征吸收谱带在HEL/HP-β-CD包合物的谱图上显现的较为明显,1605-1675cm-1谱带较强且发生了微小的红移,这说明在超分子包合物中存在HEL(图5中的c图)。从HP-β-CD的红外谱图中可以看出,-OH的吸收谱带位于3442cm-1处,-CH2和-CH中的C-H的伸缩振动吸收谱带位于2929cm-1处(图5中的a图)。HEL与HP-β-CD形成包合物后,-OH的吸收谱带的强度有所减弱,同时-OH的吸收峰发生了移动(从3442移到3413cm-1)。同HEL/HP-β-CD包合物的红外谱图相比,HEL与HP-β-CD的物理混合物的谱图只是HEL与HP-β-CD谱图的简单叠加(图5中的d图)。综合以上分析,说明HEL与HP-β-CD二者之间形成了超分子包合物,同时也说明HP-β-CD自身的氢键在与HEL形成包合物后被破坏。
稳定性
模拟生物体环境下,测定了豆腐果苷及其包合物在pH=1.5(模拟胃酸)和pH=7.6(模拟肠液)缓冲溶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醇,V∶V甲醇=4∶1)下的紫外吸光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过程中设定测量温度为37摄氏度,在波长为270nm处跟踪测定每间隔12±2h记录的吸光度。从吸光度值的变化来确定豆腐果苷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
在模拟生物体环境的条件下,豆腐果苷及其HEL/β-CD包合物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当pH=7.6和pH=1.5时,发现在36h内豆腐果苷及包合物两者的变化基本趋势一致,但在36h到144h内,HEL/β-CD包合物的变化比空白HEL的变化缓慢。以上实验结果显示,无论在胃酸条件还是在肠液条件下,豆腐果苷经β-环糊精包合后,其稳定性得到提高。
在模拟生物体环境的条件下,豆腐果苷及其HEL/HP-β-CD包合物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当pH=7.6时,发现在36h内豆腐果苷及HEL/HP-β-CD包合物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在36h到108h内,HEL/HP-β-CD包合物的吸光度变化较空白HEL缓慢。当pH=1.5时,发现在36h内豆腐果苷及HEL/HP-β-CD包合物的变化趋势截然相反,但在36h到144h内两者变化逐渐趋于一致。以上实验结果显示,在肠液条件下,豆腐果苷经HP-β-环糊精包合后,其稳定性得到提高。
溶解度
分别将一定量的HEL/β-CD和HEL/HP-β-CD)包合物分别溶解于2mL(pH=6.0)水中,然后在室内避光条件下搅拌24h,最后过滤除去没有溶解完的包合物,用甲醇稀释滤液,在270nm处测定滤液的吸光度,用豆腐果苷的标准曲线定量,通过计算得到HEL/β-CD和HEL/HP-β-CD包合物里豆腐果苷的量分别为12.66mg/mL和14.22mg/mL。与空白的豆腐果苷的溶解度进行比较,发现豆腐果苷经环糊精包合后,溶解度得到增加,提高了2.0-2.3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室温条件下,将豆腐果苷溶于少量甲醇中,搅拌1h,待样品溶解,随后加入β-环糊精其衍生物,避光下保存,持续搅拌10天;
在60℃的条件下蒸发除去甲醇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豆腐果苷,将滤液蒸干,得白色固体粉末,真空干燥,得到豆腐果苷/β-环糊精其衍生物的包合物。
2.-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豆腐果苷与4种β-环糊精衍生物的包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腐果苷与4种β-环糊精衍生物的包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HEL/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豆腐果苷,加至圆底烧瓶中,然后与2mL甲醇混合,在室温25℃条件下,搅拌1h,待样品溶解完全,加入10mL的水直至烧瓶里的溶液呈现浑浊,随后加入β-环糊精,避光下密封保存,持续搅拌10天且无间歇,然后滤除没有参与反应的剩余反应物,在60℃的条件下旋转蒸干,真空干燥,得到HEL/β-环糊精包合物;
HEL/HP-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豆腐果苷,加至圆底烧瓶中,然后与2mL甲醇混合,在室温25℃条件下,搅拌1h,待样品溶解完全,加入10mL的水直至烧瓶里的溶液呈现浑浊即可,随后加入HP-β-环糊精,避光下密封保存,持续搅拌10天且无间歇,然后滤除没有参与反应的剩余的反应物,在60℃的条件下旋转蒸干,真空干燥,得到HEL/HP-β-环糊精包合物;
HEL/DM-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豆腐果苷,加至圆底烧瓶中,然后与2mL甲醇混合,在室温25℃条件下,搅拌1h,待样品溶解完全,加入10mL的水直至烧瓶里的溶液呈现浑浊即可,随后加入HP-β-环糊精,避光下密封保存,持续搅拌10天且无间歇,然后滤除没有参与反应的剩余的反应物,在60℃的条件下旋转蒸干,真空干燥,得到HEL/HP-β-环糊精包合物;
HEL/TM-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豆腐果苷,加至圆底烧瓶中,然后与2mL甲醇混合,在室温25℃条件下,搅拌1h,待样品溶解完全,加入10mL的水直至烧瓶里的溶液呈现浑浊即可,随后加入HP-β-环糊精,避光下密封保存,持续搅拌10天且无间歇,然后滤除没有参与反应的剩余的反应物,在60℃的条件下旋转蒸干,真空干燥,得到HEL/HP-β-环糊精包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豆腐果苷与4种β-环糊精衍生物的包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腐果苷与4种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形成包合物的产率为68%~75%。
4.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包括豆腐果苷/β-环糊精包合物、豆腐果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豆腐果苷/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和豆腐果苷/三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
所述豆腐果苷/β-环糊精包合物、豆腐果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豆腐果苷/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和豆腐果苷/三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4种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豆腐果苷形成的包合比的摩尔比均为1∶1。
CN201610039087.2A 2016-01-12 2016-01-12 一种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5971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9087.2A CN105597106A (zh) 2016-01-12 2016-01-12 一种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9087.2A CN105597106A (zh) 2016-01-12 2016-01-12 一种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7106A true CN105597106A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77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39087.2A Pending CN105597106A (zh) 2016-01-12 2016-01-12 一种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71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7068A (zh) * 2019-03-29 2019-06-07 云南民族大学 一种獐牙菜苦苷的配位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5691A (zh) * 2003-04-09 2004-10-13 昆明紫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豆腐果苷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1477A (zh) * 2008-07-04 2008-11-12 山西大学 异槲皮苷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0740A (zh) * 2012-11-28 2014-06-04 青岛百草汇中草药研究所 人参皂苷Rg3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制剂和制备方法
CN104069062A (zh) * 2013-03-29 2014-10-01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豆腐果苷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5691A (zh) * 2003-04-09 2004-10-13 昆明紫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豆腐果苷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1477A (zh) * 2008-07-04 2008-11-12 山西大学 异槲皮苷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0740A (zh) * 2012-11-28 2014-06-04 青岛百草汇中草药研究所 人参皂苷Rg3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制剂和制备方法
CN104069062A (zh) * 2013-03-29 2014-10-01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豆腐果苷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7068A (zh) * 2019-03-29 2019-06-07 云南民族大学 一种獐牙菜苦苷的配位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Qiu et al. Inclusion complex of barbigerone 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preparation and in vitro evaluation
Yang et al. Host–guest system of hesperetin and β-cyclodextrin or its derivative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inclusion mode, solubilization and stability
Loh et al. Enhancement of norfloxacin solubility via inclusion complexation with β-cyclodextrin and its derivative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Özkan et al. Improvement of water solubility and in vitro dissolution rate of gliclazide by complexation with β-cyclodextrin
Liu et al.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of luteolin/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
Lv et al.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cytotoxicity of host-guest inclusion complexes of cannabidiol with three native cyclodextrins
Garnero et al. Sulfamethoxazole: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complex: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Zhou et al. Host–guest interaction between pinocembrin and cyclodextrins: Characterization, solubilization and stability
Yan et al.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of naringin/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ation
Onodera et al.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folate-appended methyl-β-cyclodextrin as a new antitumor agent
Loh et al. Effect of HPMC concentration on β-cyclodextrin solubilization of norfloxacin
CN107915787A (zh) 一种pH‑温度双敏感性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Yang et al.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cytotoxic evaluation of inclusion complexes between celastrol with polyamine-modified β-cyclodextrins
Sun et al. Fabrication of fucoxanthin/2-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 assisted by ultrasound procedure to enhance aqueous solubility, stability and antitumor effect of fucoxanthin
Piao et al. Solubility enhancement of α-naphthoflavone by synthesized hydroxypropyl cyclic-(1→ 2)-β-d-glucans (cyclosophoroases)
CN108239185A (zh) 一种奎尼丁与胺类环糊精的包合物
Qiu et al. Inclusion complex of magnolol 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characterization, solubility, stability and cell viability
CN105597106A (zh) 一种豆腐果苷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Interaction poses, intermolecular forces, dynamic preferences between flavonoids and maltosyl-β-cyclodextrin
López-Méndez et al. Convergent click synthesis of macromolecular dendritic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s as non-conventional drug carriers: Albendazole as guest model
Li et al. Maltosyl-β-cyclodextrin mediated SupramolecularHost-Guest inclusion complex used for enhancing baicalin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bioavailability
CN107661505A (zh) 桧木醇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Murugan et al.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 of primaquine with native β-cyclodextrin
Liang et al. Host-guest inclusion systems of mangiferin and polyamine-β-cyclodextrin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cancer activity
Xie et al. Host–guest inclusion system of artesunate with β-cyclodextrin and its derivatives: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