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3625B - 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3625B
CN105593625B CN201480046557.7A CN201480046557A CN105593625B CN 105593625 B CN105593625 B CN 105593625B CN 201480046557 A CN201480046557 A CN 201480046557A CN 105593625 B CN105593625 B CN 1055936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transfer tubes
trough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65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3625A (zh
Inventor
沼田光春
笠井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Applied America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Applied Americas Inc filed Critical Daikin Applied America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593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3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3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3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25B39/028Evaporators having distribu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using the cooling effect of natural or forced evaporation
    • F28D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using the cooling effect of natural or forced evaporation in which the evaporating medium flows in a continuous film or trickles freely over the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1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1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 F28D7/16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with conduit assemblie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e.g. square or annular; with assemblies of conduits having different geometrical features; with multiple groups of conduits connected in series or parallel and arranged inside common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2Details of evaporators
    • F25B2339/024Evaporators with refrigerant in a vessel in which is situated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61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hase-change applications
    • F28D2021/0064Vaporizers, e.g. 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6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efrigerant cycles
    • F28D2021/0071Evaporators

Abstract

一种用于蒸汽压缩系统的热交换器(1、201、201’、301、401、501、501’、601、601’、701、801、801’、901、901’、1001、1101)包括壳体(10)、分配部件(20)、管束(30、230、330、430、530、630、730)以及槽部件(40、40’、240、240’、340、440),该分配部件设置在壳体(10)内部以分配制冷剂。管束(30、230、330、430、530、630、730)包括多个热传递管(31),这些热传递管设置在位于分配部件(20)下方的壳体(10)内部。管束(30、230、330、430、530、630、730)包括降膜区域(FF)、积聚区域(A)以及满液区域(FL),该降膜区域设置在分配部件(20)下方,该满液区域设置在降膜区域(FF)下方,而该满液区域(FL)在壳体(10)的底部设置在积聚区域(A)下方。槽部件(40、40’、240、240’、340、440)在积聚区域(A)中的至少一个热传递管(31)下方延伸以将制冷剂积聚在其中。当沿着垂直于壳体(10)的纵向中心轴线(C)的水平方向观察时,槽部件(40、40’、240、240’、340、440)至少部分地在积聚区域中与至少一个热传递管(31)交迭。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一种适合于用在蒸汽压缩系统中的热交换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管束的热交换器,其中上述管束具有降膜区域、积聚区域以及满液区域。
背景技术
蒸汽压缩制冷已经是用于进行大型建筑等的空气调节的最常用的方法。传统的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典型地设有蒸发器,该蒸发器是在从穿过该蒸发器的待冷却的液体中吸收热量的同时允许制冷剂从液体蒸发为蒸汽的热交换器。一种类型的蒸发器包括管束,该管束具有多个水平延伸的热传递管,待冷却的液体穿过这些水平延伸的热传递管进行循环,并且上述管束容纳在圆柱形壳体内部。存在用于使制冷剂在此种类型的蒸发器中蒸发的若干已知方法。在满液式蒸发器中,壳体充满液体制冷剂并且热传递管浸在液体制冷剂的池中,以使得液体制冷剂沸腾和/或蒸发为蒸汽。在降膜蒸发器中,液体制冷剂从上方沉积到热传递管的外表面上,以使得液体制冷剂的层或薄膜沿着热传递管的外表面形成。来自热传递管的壁的热量经由对流和/或传导通过液体膜传递至蒸汽-液体界面,在上述蒸汽-液体界面处,一部分液体制冷剂蒸发,由此热量被从在热传递管内部流动的水去除。没有蒸发的液体制冷剂在重力下从位于上方位置的热传递管垂直地朝向位于下方位置的热传递管下降。还存在混合降膜蒸发器,其中,液体制冷剂沉积在管束中的一些热传递管的外表面上,而管束中的其它热传递管被浸到已收集在壳体的底部处的液体制冷剂中。
虽然满液式蒸发器具有高的热传递性能,但满液式蒸发器需要相当大量的制冷剂,因为热传递管浸在液体制冷剂的池中。随着具有低得多的全球变暖潜在性的新型且高成本的制冷剂的最新发展(例如R1234ze或R1234yf),理想的是减少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充料。降膜蒸发器的主要优点是能在确保良好的热传递性能的同时减少制冷剂充料。因此,降膜蒸发器具有很大的潜力来替换大型制冷系统中的满液式蒸发器。
美国专利No.5,839,294披露了一种混合降膜蒸发器,该混合降膜蒸发器具有以满液模式操作的部段和以降膜模式操作的部段。更具体地,在该公开中披露的蒸发器包括外壳,管束中的多个水平热传递管穿过该外壳。分配系统设置成与管束中的最上层的热传递管交迭的关系,以使得进入壳体中的制冷剂被分配到管的顶部上。液体制冷剂形成沿着每个热传递管的外壁的膜,在每个热传递管的外壁的膜处,一部分液体制冷剂蒸发成为蒸汽制冷剂。剩余的液体制冷剂收集在壳体的下部中。在稳态操作中,外壳内的液体制冷剂的液位维持在某一液位,以使得在壳体下端附近的至少25%的水平热传递管浸在液体制冷剂中。因此,在该公开中,蒸发器利用壳体的下方部段中以满液热交换模式操作的热传递管进行操作,而没有浸在液体制冷剂中的热传递管则以降膜热传递模式进行操作。
美国专利No.7,849,710披露了一种降膜蒸发器,其中使收集在蒸发器壳体的下部中的液体制冷剂再循环。更具体地,在该公开中披露的蒸发器包括具有管束的壳体,上述管束具有多个在壳体中基本上水平地延伸的热传递管。进入壳体的液体制冷剂从分配器被引导至热传递管。液体制冷剂产生沿着每个热传递管的外壁的膜,在每个热传递管的外壁处,一部分液体制冷剂蒸发成为蒸汽制冷剂。剩余的液体制冷剂收集在壳体的下部中。在该公开中,设有泵或排出器以抽取收集在壳体下部中的液体制冷剂,以使得液体制冷剂从壳体的下部再循环至分配器。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美国专利No.5,839,294披露的混合降膜蒸发器中仍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在壳体的底部存在满液部段,因此需要相对大量的制冷剂充料。另一方面,采用在美国专利No.7,849,710中披露的蒸发器,其中该蒸发器使收集到的液体制冷剂从壳体的底部再循环至分配器,当因蒸发器性能上的波动而形成干燥斑的情形中,需要过量的进行再循环的制冷剂以再润湿热传递管上的上述干燥斑,。此外,当蒸汽压缩系统中的压缩机使用润滑油(制冷剂油)时,因油比制冷剂更不容易挥发,而使从压缩机迁移到蒸汽压缩系统的制冷回路中的油趋于积聚在蒸发器中。因此,采用在美国专利No.7,849,710中披露的制冷剂再循环系统,油会连同液体制冷剂一起在蒸发器内进行再循环,这会导致在蒸发器中循环的液体制冷剂中的油的浓度高。因而,蒸发器的性能会退化。
采用传统的技术,在压缩机后方设有分油器,以确保在少量的油从压缩机流出的制冷循环中的蒸发器的性能。在该系统中,采用以下方法:(1)使用大型的分油器和满液类型;(2)使用小型分油器和混合降膜类型。在方法(1)中,大型分油器的成本高。在方法(2)中,制冷剂的量能通过降膜类型而得到减少。然而,由于需要大量的满液部段,因而减少制冷剂量的效果会削弱。此外,需要大量的热传递管来对油进行冷凝。
此外,在系统中少量的油(正常是0.5-2wt%)通常会进入蒸发器,在上述系统中(例如,在使用螺旋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中),少量的油被供给到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中。在用于在冷水与制冷剂间进行热量交换的混合型热交换器(满液型、降膜型)中,制冷剂会在设于蒸发器的壳体内的热传递管的外表面上进行蒸发,油并未包含在位于热交换器内进行蒸发的制冷剂蒸汽中。因此,油会在蒸发器内发生冷凝,使得液体制冷剂中的油浓度升高(参见图32)。
通常,安装油回收回路(oil tempering circuit)以使得油在上述循环中返回至压缩机(参见图33,美国专利No.6,233,967)。在此种油回收中,油与制冷剂一起返回至压缩机。由于油与制冷剂一起返回至压缩机,因此,如果返回的制冷剂的量较大,则失效的制冷剂会增多。然后,性能会退化。因此,为了防止性能退化,需要增大油的浓度(使得制冷剂的比值尽可能小)。
当流入到蒸发器中的油的浓度是0.5wt%时,待返回至压缩机的油的浓度需要增大至30wt%以将性能退化控制到2%以内(用于油回收的制冷剂的量在蒸发量的2%内)(参见图34)。通常,在该系统中,采用满液类型(图35)或具有降膜型上部段和满液型下部段的混合降膜类型(图36,美国专利No.6,170,286)。
在满液类型的情形中,如图37所示,热传递性能随着油浓度增大而退化。因此,油浓度需要在2wt%左右。在该情形中,油浓度需要在0.05wt%左右,这需要大型的气液分离器。
在混合降膜类型中,油浓度小且在降膜型上部段中确保性能。在降膜类型中,当油浓度增大时,性能会大幅地退化且很难使油浓度增大至30wt%。因而,在满液型下部段中执行油的冷凝。然后,具有高浓度的油的液体制冷剂从满液部段返回至压缩机。
如上所述,采用使用大型分油器和满液类型的方法或是使用小型分油器和混合降膜类型的方法。
在混合降膜类型的蒸发器中,满液部段的热传递性能是降膜型部段的一半左右。因此,需要大量热传递管。此外,由于需要大量满液部段,因此,制冷剂的量会变大。
鉴于上文所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能减少制冷剂充料的量,并同时确保热交换器的良好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将从压缩机迁移到蒸汽压缩系统的制冷回路中的制冷剂油积聚并且将制冷剂油排放到蒸发器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热交换器适合于用在蒸汽压缩系统中,并且包括壳体、分配部件、管束以及槽部件。该壳体具有大体平行于水平面延伸的纵向中心轴线。分配部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以分配制冷剂。管束包括多个热传递管,这些热传递管在分配部件的下方设置在壳体内部,以使得从分配器排出的制冷剂供给到管束上。热传递管大体平行于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管束包括设置在分配部件下方的降膜区域、设置在降膜区域下方的积聚区域以及位于壳体底部处设置在积聚区域下方的满液区域。槽部件在积聚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热传递管下方大体平行于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以将制冷剂积聚在槽部件中。当沿着垂直于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的水平方向观察时,槽部件至少部分地与积聚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热传递管交迭。
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下面的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该详细描述公开了各较佳实施例。
附图说明
现在参见附图,这些附图形成该原始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包括热交换器的蒸汽压缩系统的简化总体立体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包括热交换器的蒸汽压缩系统的制冷回路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简化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内部结构的简化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内部结构的分解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沿着图3中的剖线6-6’剖取时的简化纵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沿着图3中的剖线7-7’剖取时的简化横剖视图;
图8是图7中示出的热交换器的上部的进一步放大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隔板结构的倒置立体图;
图10是图7中的热交换管和设置在区域X中的槽部件的放大示意剖视图,其示出了热交换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处于使用中的状态;
图11是图10的热传递管和槽部件的其中一个槽部段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热传递管和槽部段的沿着图11中箭头12的方向观察时的局部侧视图;
图13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管束和槽部件的布置的改型示例;
图14是图13中的热交换管和设置在区域X中的槽部件的放大示意剖视图,其示出了热交换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改型示例处于使用中的状态;
图15是图14的热传递管和槽部件的其中一个槽部段的放大剖视图;
图16是图15的热传递管和槽部段的沿着图15中箭头16的方向观察时的局部侧视图;
图17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管束和槽部件的布置;
图18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管束和槽部件的布置的改型示例;
图19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管束和槽部件的布置;
图20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管束和槽部件的布置;
图21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管束、槽部件以及满液部段槽部件的布置;
图22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管束、槽部件以及满液部段槽部件的布置的改型示例;
图23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管束、槽部件以及满液部段槽部件的布置;
图24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管束、槽部件以及满液部段槽部件的布置的改型示例;
图25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管束、槽部件以及满液部段槽部件的布置;
图26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管束、槽部件以及引导部件的布置;
图27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管束、槽部件以及引导部件的布置的改型示例;
图28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管束、槽部件以及引导部件的布置;
图29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管束、槽部件以及引导部件的布置的改型示例;
图30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管束、槽部件以及引导部件的布置;
图31是热交换器的简化横剖视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管束、槽部件以及引导部件的布置;
图32是传统的混合(降膜和满液)热交换器的简化剖视图,其说明了冷凝后的制冷剂油的浓度如何升高;
图33是传统的制冷剂循环的简化回路图,其中安装有油回收回路以使得油在上述循环中返回至压缩机;
图34是针对多个油重量百分比(wt%)的制冷剂供源,在Y轴上说明油浓度(wt%)而在X轴上说明返回/总体流量(%)的图表;
图35是具有所说明的油浓度百分比的满液型蒸发器的简化剖视图;
图36是具有所说明的油浓度百分比的传统制冷剂循环的传统混合蒸发器的简化剖视图;以及
图37是针对满液型热交换器(FL)和降膜型热交换器(FF),在Y轴上以OHTC(kW/m2K)说明热传递性能而在X轴上说明油浓度(wt%)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阅读了本说明书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白,下面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仅仅作为示例,而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将解释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包括热交换器的蒸汽压缩系统。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蒸汽压缩系统是冷却器,该冷却器可用在用于对大型建筑之类进行空气调节的供暖、通风以及空调(HVAC)系统中。第一实施例的蒸汽压缩系统构造并且设置成经由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从待冷却的液体(例如,水、乙烯、乙二醇、氯化钙卤水等)去除热量。
如图1和图2所示,蒸汽压缩系统包括以下四个主要部件:蒸发器1、压缩机2、冷凝器3以及膨胀装置4。
蒸发器1是热交换器,当循环的制冷剂在蒸发器1中蒸发时,上述热交换器从穿过蒸发器1的待冷却的液体(在本示例中,水)去除热量,以降低水的温度。进入蒸发器1的制冷剂是两相气体/液体状态。液体制冷剂在从水吸收热量的同时在蒸发器1中蒸发成为蒸汽制冷剂。
低压、低温蒸汽制冷剂从蒸发器1排出并通过抽吸进入压缩机2。在压缩机2中,蒸汽制冷剂被压缩成较高压力、较高温度的蒸汽。压缩机2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传统压缩机,例如离心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螺旋式压缩机等。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蒸汽制冷剂进入冷凝器3,该冷凝器3是从蒸汽制冷剂去除热量的另一热交换器,以使得该蒸汽制冷剂从气态冷凝成液态。冷凝器3可以是空冷类型的、水冷类型的或是任何合适类型的冷凝器。热量使得穿过冷凝器3的冷却水或空气的温度升高,并且热量在由冷却水或空气携带时会被排放至系统的外部。
然后,冷凝后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装置4进入,在该膨胀装置4处,该制冷剂经受压力的骤降。该膨胀装置4可以像孔板这样简单,或是像电子调节热膨胀阀这样复杂。压力骤降会导致液体制冷剂的部分蒸发,由此进入蒸发器1的制冷剂处于两相气体/液体状态。
在蒸汽压缩系统中使用的制冷剂的一些示例是诸如R-410A、R-407C和R-134a之类的基于氢氟烃(HFC)的制冷剂;氢氟烯烃(HFO);诸如R-1234ze和R-1234yf之类的基于不饱和HFC的制冷剂;诸如R-717和R-718之类的天然制冷剂;或是任何其它合适类型的制冷剂。
蒸汽压缩系统包括控制单元5,该控制单元5可操作地联接于压缩机2的驱动机构以控制蒸汽压缩系统的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可显而易见地知道,可以将传统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膨胀装置分别用作压缩机2、冷凝器3以及膨胀装置4来实现本发明。换言之,压缩机2、冷凝器3以及膨胀装置4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传统部件。由于压缩机2、冷凝器3以及膨胀装置4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因此,这些结构在此将不进行详细地描述或说明。蒸汽压缩系统可包括多个蒸发器1、压缩机2和/或冷凝器3。
现在参照图3至图5,将对蒸发器1的详细结构进行解释,其中,上述蒸发器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如图3和图6所示,蒸发器1包括壳体10,该壳体10具有大体圆柱形的形状,且具有大体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纵向中心轴线C(图6)。壳体10包括连接头构件13和返回头构件14,其中上述连接头构件13限定进水腔室13a和出水腔室13b,上述返回头构件14限定水腔室14a。连接头构件13和返回头构件14固定地联接于壳体10的圆柱形本体的纵向端部。进水腔室13a和出水腔室13b由隔水板13c分隔。连接头构件13包括进水管15和出水管16,水通过进水管15进入壳体10,且水通过出水管16从壳体10排出。如图3和图6所示,壳体10还包括制冷剂进入管11和制冷剂排出管12。制冷剂进入管11经由供给导管(图7)流体地连接到膨胀装置4,以将两相制冷剂引入到壳体10中。膨胀装置4可直接地联接在制冷剂进入管11处。两相制冷剂中的液体组分在蒸发器1中沸腾和/或蒸发,并且在从穿过蒸发器1的水中吸收热量时经历从液体向蒸汽的相变。蒸汽制冷剂通过抽吸从制冷剂排出管12抽出至压缩机2。
图4是说明容纳在壳体10中的内部结构的简化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内部结构的分解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蒸发器1基本上包括分配部件20、管束30以及槽部件40。虽然为简明起见在图4-图6中省略了对隔板构件50的说明,但蒸发器1较佳地如图7所示还包括隔板结构50。为了方便起见,图4-图6还示出包含在其中一些之后的实施例中的引导部件,即使该引导部件是可选的且并非是本实施例的一部分。
分配部件20构造并且设计成既用作气液分离器又用作制冷剂分配器。如图5所示,分配部件20包括进入管部件21、第一盘部件22以及多个第二盘部件23。
如图6所示,进入管部件21大体平行于壳体10的纵向中心轴线C延伸。进入管部件21流体地连接到壳体10的制冷剂进入管11,以使得两相制冷剂经由制冷剂进入管11引入到进入管部件21中。进入管部件21具有矩形截面的构造。第一盘部件22具有与进入管部件21匹配的结构,以形成进入管部分21的矩形截面形状的一部分。
进入管部件21流体地连接到壳体10的制冷剂进入管11,以使得两相制冷剂经由制冷剂进入管11引入到进入管部件21中。进入管部件21较佳地包括第一(供给)倒置U形部件21a和附连于第一盘部件22的第二(分配)倒置U形部件21b。该第一(供给)倒置U形部件21a由刚性金属片/板材料形成,这防止液体和气体制冷剂从中穿过。另一方面,第二(分配)倒置U形部件21b较佳地由刚性金属网孔(格网)材料形成,这允许制冷剂液体和气体穿过其中。第一和第二倒置U形部件21a和21b是单独的部件(即使在图4-图5中被一起示出),这些单独的部件附连于第一盘部件22的纵向中心。
参照图5-图8,该第一盘部件22包括成对的纵向延伸凸缘22a,该成对的纵向延伸凸缘22a从底面向上延伸以沿着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C的方向形成中心纵向通道22b。各凸缘22a能与第一盘部件22一体地形成,可以是(例如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盘部件22的单独凸缘,或者可以是附连于第一盘部件22的底面的U形通道的部件。在任何情形中,中心纵向通道22b较佳地不具有开口。同时,凸缘22a的相对侧向侧部上的区域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孔22c,以使得制冷剂通向第二盘部件23。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分配)倒置U形部件21b较佳地由刚性金属网孔形成,这些凸缘22a较佳地延伸至预定高度,以使得设置在通道22b中的液体制冷剂在超出该预定高度的情形下流过凸缘22a。
替代地,第二(分配)倒置U形部件21b能由实心片/板金属形成,但形成有孔以允许液体和/或气体制冷剂穿过。在这些情形中,孔应设置在预定高度处。此外,在这些情形中,不必由凸缘22a的高度来确定液体制冷剂何时从第二(分配)倒置U形部件21b流出,进而,如果期望的话,可使得凸缘22a更短(即,由于第二(分配)倒置U形部件21b中的孔的高度会确定液体制冷剂将流过孔的高度)。
不存在形成于通道22b内的孔,但存在形成于通道22b的两个侧向侧部上的区域的孔。第一和第二倒置U形部件21a和21b较佳地将尺寸/大小设计成使得第一和第二倒置U形部件21a和21b的自由端部接纳在纵向通道22b中,以连同凸缘22a和第一盘部件22的底面一起形成矩形截面的管状结构。第一和第二倒置U形部件21a和21b通过焊接、通过诸如螺母/螺栓之类的紧固件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的附连技术附连到第一盘22的凸缘或底部。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焊接用于将第一和第二倒置U形部件21a和21b附连到第一盘部件22。
仍参照图5-图8,另一较大的第三(分配)倒置U形部件24以间隔关系附连在第二(分配)倒置U形部件21b的上方。具体地,多个螺栓25向上延伸穿过第二(分配)倒置U形部件21b并且使用螺母附连到该第二(分配)倒置U形部件。螺母用作间隔件以将第三(分配)倒置U形部件24安装在部件21b的上方。第三(分配)倒置U形部件24在侧向上比第二(分配)倒置U形部件21b宽并且具有大约相同或略小的高度。然而,用作间隔件的螺母相对较薄以使得第三(分配)倒置U形部件24的自由端部向下突出到凸缘22a的顶缘下方,并且设置在第一盘22的底部上方,在图8中最佳示出。螺栓25的自由端部也延伸穿过第三(分配)倒置U形部件24,并且附加的螺母用于将第三(分配)倒置U形部件24固定于第二(分配)倒置U形部件21b。这些附加的螺母也用作间隔件以使得隔板结构50相对于第三(分配)倒置U形部件24向上隔开。
第三(分配)倒置U形部件24阻碍制冷剂蒸汽流过其中。当两相制冷剂从进入管部件的第一倒置U形部件21a排出时,所排出的两相制冷剂的液体组分由第一盘部件22接纳。另一方面,两相制冷剂的蒸汽组分向上流动并撞击隔板结构50,以使得夹带在蒸汽中的液滴由隔板结构50捕获,并且减少气态制冷剂从隔板结构50直接向排出管12流动。
如图5和图7所示,第一盘部件22具有多个第一排出孔22c,积聚在上述第一盘部件22的液体制冷剂从这些第一排出孔22c向下排出。从第一盘部件22的第一排出孔22c排出的液体制冷剂由设置在第一盘部件22下方的其中一个第二盘部件23接纳。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分配部件20包括三个相同的第二盘部件23。第二盘部件23沿着壳体10的纵向中心轴线C并排对准。如图6所示,三个第二盘部件23的总体纵向长度基本上与图6所示的第一盘部件22的纵向长度相同。将第二盘部件23的横向宽度设定为大于第一盘部件22的横向宽度,以使得第二盘部件23延伸到大于图7所示的管束30的基本上整个宽度。第二盘部件23设置成使得积聚在第二盘部件23中的液体制冷剂不在各第二盘部件23间连通。如图5和7中所示,每个第二盘部件23均具有多个第二排出孔23a,液体制冷剂从这些第二排出孔朝向管束30向下排出。具体地,第二盘部件23较佳地具有比第一盘部件22的孔22c的数量多的孔23a。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可显而易见地知道,分配部件20的结构和构造仅仅是一个较佳的示例,并且各权利要求并非限制为本文所披露的分配部件20的具体结构。
参照图4-图9,隔板结构50基本上包括顶盖构件(canopy member)52、第一隔板构件54、第二隔板构件56以及第三隔板构件58,这些构件52、54、56、58通过焊接或任何合适的附连技术固定在一起。顶盖构件52是隔板的最上方部件。第三隔板构件58位于顶盖构件52的正上方。第二隔板构件56位于第三隔板构件58的正下方。第一隔板构件54位于第二隔板构件56的正下方。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隔板构件54、56和58的每个均由金属片/板材料形成为倒置U形构件。第一、第二和第三隔板构件54、56和58的腿部均具有以在图9中最佳示出的线性隔开的交替方式形成的切口。具体地,第三隔板构件58包括多个纵向隔开的板形凸片部段58a,这些凸片部段58a与第一隔板构件54的纵向隔开的板形凸片部段54a纵向地对准。第二隔板构件56包括多个纵向隔开的板形凸片部段56b,这些凸片部段56b纵向地设置在凸片部段54a和58a之间的间隙中。凸片部段54a、56b和58a的此种布置形成(在间隙中)用于气态制冷剂的流动的曲折路径,以撞击气态制冷剂的流动,但允许气态制冷剂在一定程度上流过隔板构件54、56和58。
如图8-图9中最佳示出,顶盖构件52包括中心部分80和成对的侧向侧部82。侧向侧部82彼此是相同的,除了它们彼此成镜像。第一、第二和第三隔板构件54、56和58附连到中心部分80,以使得凸片部段54a、56b和58a在图8中示出的安装位置处从中心部分80向下突出。中心部分80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隔板构件54、56和58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开口以接纳螺栓25。用于固定第三(分配)倒置U形部件24的螺母通过接触第一隔板构件54向上隔开隔板结构50。螺母然后附连到螺栓25的自由端部以固定隔板结构50,以使得中心部分80定位在分配部件20上方。分配部件20也能成为制冷剂分配组件。中心部分80形成顶盖构件52的附连在制冷剂分配组件上端处的附连部分。
该中心部分80是平面形部分。侧向侧部82从中心部分80的侧向端部侧向地延伸。更具体地,当沿着纵向中心轴线C观察时,侧向侧部82从制冷剂分配组件20上方的位置向外并向下侧向地延伸。每个侧向侧部82均包括倾斜部段82a、垂直部段82b和凸缘部段82c。如图8所示,每个侧向侧部82具有形成在垂直部段82b底端处的自由端部,当沿着纵向中心轴线C观察时,该自由端部设置成比制冷剂分配组件20更远离穿过纵向中心轴线C的垂直平面V,当沿着纵向中心轴线C观察时,上述自由端部低于制冷剂分配组件20的最外侧向端部的上缘(第二盘23的侧向端部的上缘)。
该制冷剂分配组件20具有成对的最外侧向端部,该最外侧向端部形成在第二盘部件23的侧向端部处。盘部件23的上缘形成制冷剂分配组件20的侧向最外端部的上缘。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上述成对的侧向侧部82从位于制冷剂分配组件20上方的位置向外并且向下侧向地延伸,从而它们的自由端部设置成接触垂直板32(即,对应于第二盘23底部的垂直位置)。下文将对垂直板23进行更详细地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可显而易见地知道,侧向侧部82的自由端部能相对于垂直板32向上隔开。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凸缘部段82c相对于倾斜部段82a朝向制冷剂分配组件20垂直地延伸,并且相对于中心部段80和垂直部段82b大致等距隔开。
由隔板结构50捕获的液滴朝向第一和/或第二盘部件22和23引导。蒸汽组分沿着侧向侧部82向下侧向地流过第一、第二和第三隔板构件54、56和58,然后在侧向侧部82的自由端部处向上改变其方向以朝向排出管12。蒸汽制冷剂经由排出管12朝向压缩机2排出。由于隔板结构50(即,顶盖构件52)的结构,与传统隔板构件情形下蒸汽制冷剂速率是约1.0m/s相比,围绕侧向侧部82的自由端部的蒸汽制冷剂速率是约0.7m/sec。在该0.7m/s速率范围内的液滴并不伴随有气体,因而几乎全部向下掉落。因此,几乎没有液体制冷剂会引入到气体制冷剂管中。隔板结构50(例如,顶盖构件52)能改进性能,而与热传递单元(管束30)的结构无关。
管束30设置在分配部件20下方,以使得从分配部件20排出的液体制冷剂供给到管束30上。管束30包括多个热传递管31,如图6所示这些热传递管31大体平行于壳体10的纵向中心轴线C延伸。该热传递管31由诸如金属之类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制成。热传递管31较佳地设有内部和外部沟槽,以进一步促进在热传递管31内部流动的制冷剂和水之间的热量交换。包括内部和外部沟槽的这些热传递管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例如,由日立电线株式会社(Hitachi Cable Ltd.)制造的Thermoexel-E管可被用作本实施例的热传递管31。如图5所示,热传递管31由多个垂直地延伸的支承板32支承,这些支承板32固定地联接于壳体10。
在本实施例中,管束30设置成形成两通道系统,其中,热传递管31分成设置在管束30的下部中的供给管线组和设置在管束30的上部中的返回管线组。如图6所示,供给管线组中的热传递管31的进入端经由连接头构件13的进水腔室13a流体地连接到进水管15,以使得进入蒸发器1的水分配到供给管线组中的热传递管31中。供给管线组中的热传递管31的排出端和返回管线管的热传递管31的进入端与返回头构件14的水腔室14a流体地连通。因此,在供给管线组中的热传递管31内部流动的水被排放到水腔室14a中,并重新分配到返回管线组中的热传递管31内。返回管线组中的热传递管31的排出端经由连接头构件13的出水腔室13b与出水管16流体地连通。因此,在返回管线组中的热传递管31内部流动的水通过出水管16离开蒸发器1。在典型的两通道蒸发器中,在进入管15处进入的水的温度可以是约54华氏度(约12℃),并且水在从出水管16离开时被冷却至约44华氏度(约7℃)。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设置成形成两通道系统,其中水在蒸发器的同一侧进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可显而易见地知道,可使用诸如单通道或三通道系统之类的其它传统的系统。此外,在两通道系统中,返回管线组可替代本文说明的布置而设置在供给管线组下方或与其并排设置。
将参照图7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蒸发器1的热传递机构的详细布置进行解释。图7是蒸发器1沿着图3的剖线7-7’剖取的简化横剖视图。
如上所述,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经由进入管11通过供给导管6供给至分配部件20的进入管部件21。在图7中,示意地说明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的流动,并且出于简要起见省略进入管11。供给至分配部件20的制冷剂的蒸汽组分与分配部件20的第一盘部件22中的液体组分分开,并且通过排出管12离开蒸发器1。另一方面,两相制冷剂的液体组分积聚在第一盘部件22中,然后积聚在第二盘部件23中,并且从第二盘部件23的排出孔23a朝向管束30向下排出。
如图7所示,管束30包括降膜区域FF、积聚区域A以及满液区域FL。降膜区域FF中的热传递管31构造并且设置成执行液体制冷剂的降膜蒸发。更具体地,降膜区域FF中的热传递管31设置成使得从分配部件20排出的液体制冷剂形成沿着每个热传递管31的外壁的层(或膜),其中,液体制冷剂在从在热传递管31内部流动的水中吸收热量的同时蒸发成为蒸汽制冷剂。如图7所示,当沿平行于壳体10的纵向中心轴线C的方向观察时(如图7所示),降膜区域FF中的热传递管31设置在彼此平行地延伸的多个垂直柱中。因此,制冷剂在热传递管31的每个垂直柱中因重力而从一个热传递管向下掉落至另一热传递管。热传递管31的垂直柱相对于第二盘部件23的第二排放开口23a设置,以使得从第二排放开口23a排出的液体制冷剂在每个垂直柱中沉积到最上方的一个热传递管31上。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在降膜区域FF中的热传递管31的垂直柱如图7所示以交错模式设置。降膜区域FF中的两个相邻的热传递管31之间的垂直间距是基本上恒定的。类似地,降膜区域FF中的热传递管31的两个相邻垂直柱之间的水平间距是基本上恒定的。
在降膜区域FF中没有蒸发的液体制冷剂因重力而继续向下掉落到积聚区域A中,此时槽部件40如图7所示设置。槽部件40构造并且设置成积聚从上方流动的液体制冷剂,以使得积聚区域A中的热传递管31至少部分地浸在积聚在槽部件40中的液体制冷剂中。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槽部件40设置于积聚区域A中的两排热传递管31。
如图7所示,槽部件40包括两个第一槽部段41和三个第二槽部段42。如图6所示,第一槽部段41和第二槽部段42大体平行于壳体10的纵向中心轴线C延伸超过基本上与热传递管31的纵向长度相同的纵向长度。在沿着图7所示的纵向中心轴线C观察时,槽部件40的第一槽部段41和第二槽部段42与壳体10的内表面隔开。第一槽部件41和第二槽部件42可由诸如金属、合金、树脂之类的各种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槽部件41和第二槽部件42由诸如钢板(钢片)之类的金属材料制成。第一槽部件41和第二槽部件42由支承板32支承。支承板32包括设置在对应于第一槽部段41的内部区域的位置处的开口(未示出),以使得每个槽部段41的所有部段均沿着第一槽部段41的纵向长度流体连通。因此,积聚在第一槽部段41中的液体制冷剂经由支承板32中的开口沿着槽部段41的纵向长度流体地连通。类似地,开口(未示出)在对应于每个第二槽部段42的内部区域的位置处设置在支承板32中,以使得第二槽部段42的所有部段均沿着该第二槽部段42的纵向长度流体地连通。因此,积聚在槽部段42中的液体制冷剂经由支承板32中的开口沿着第二槽部段42的纵向长度流体地连通。
如图7所示,第一槽部段41在积聚区域A中设置在最下方一排的热传递管31下方,而第二槽部段42在积聚区域A中设置在倒数第二排的热传递管31下方。如图7所示,积聚区域A中的热传递管31的倒数第二排分成三组,且第二槽部段42中的每个分别设置在三个组的每组下方。在第二槽部段42之间形成间隙,以允许液体制冷剂从第二槽部段42朝向第一槽部段41溢出。
在本实施例中,积聚区域A中的热传递管31设置成:如图7所示,使得热传递管31在积聚区域A的每排中最外一个热传递管在管束30的每侧上相对于热传递管31在降膜区域FF中的最外垂直柱向外设置。由于液体制冷剂的流动在因壳体10内的蒸汽流动而朝向管束30下方区域行进时有向外扩开的趋势,因此,较佳的是在每排积聚区域A中设置至少一个热传递管,该热传递管如图7所示相对于热传递管31在降膜区域FF中的最外垂直柱向外设置。
第一槽部段41比第二槽部段42宽并且在数量上比第二槽部段少。每个槽部段41均包括底壁部分41a和成对的侧壁部分41b。类似地,每个槽部段42均包括底壁部分42a和成对的侧壁部分42b。侧壁部分41b和42b取决于他们的位置而具有不同的长度。相应槽部段的侧壁部分41b和42b彼此成镜像,除了它们在某些位置的高度以外。除了不同的高度(在一些情形中)并且彼此成镜像以外,侧壁部分41b和42b彼此是相同的,因此出于方便起见给出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本实施例中,当沿着壳体10的纵向轴线轴线C观察时,热传递管31在积聚区域A中布置成两个水平的排。槽部件40包括多个槽部段41和42,这些槽部段设置以多层(例如,在该实施例中两叠)的方式设置在水平排的下方,当沿着纵向中心轴线C观察时,这些层的数量与积聚区域A中的热传递管31的水平排的数量相对应。第一(下方)层中的两个侧壁部分41b形成第一(下方)层的最外侧向端部,且剩余数量的侧壁部分41b形成第一(下方)层的内侧壁。第一(下方)层的任何内侧壁部分41b具有小于侧壁部分41b的形成第一(下方)层的最外侧向端部的两个侧壁部分的垂直高度。类似地,第二(上方)层中的两个侧壁部分42b形成第二(上方)层的最外侧向端部,且剩余数量的侧壁部分42b形成第二(上方)层的内侧壁。第二(上方)层的任何内侧壁部分42b具有小于侧壁部分42b的形成第二(上方)层的最外侧向端部的两个侧壁部分的垂直高度。从图7和图10-图12中能最佳地理解上述布置。
因此,每层中的槽部段41、42的两个侧壁部分41b、42b形成该层的最外侧向端部并且剩余数量的侧壁部分41b、42b形成该层的内侧壁部分,而每层的任何内侧壁部分41b、42b具有小于侧壁部分41b、42b中形成该层的最外侧向端部的两个侧壁部分的垂直高度。每层的内侧壁部分41b、42b从底壁部分41a、42b垂直地向上延伸至与该层上方的水平排中的至少50%热传递管交迭的位置处。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50%的热传递管31在该层中被内侧壁部分41b、42b交迭。外侧壁部分41b、42b在该层中与大约100%的热传递管垂直地交迭。因此,溢出每层的液体制冷剂会流过内侧壁部分41b、42b,并且不会流过形成该层的最外侧向端部的两个侧壁部分41b、42b。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当沿着壳体10的纵向中心轴线C观察时,热传递管31在积聚区域A中布置成两个水平的排,且槽部件40在设置于积聚区域A中的热传递管31下方持续地侧向地延伸。在本实施例中,D1代表内侧壁部分41b、42b的交迭距离(高度),而D2代表最外侧壁部分41b、42b的交迭距离(高度)。较佳的是,如上所述D1/D2≥0.5(例如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是0.5)。
图10示出图7中区域X的放大剖视图,其示意地说明蒸发器1在正常条件下处于使用中的状态。出于简化起见,在图8中并未示出在热传递管31内部流动的水。如图10所示,液体制冷剂形成沿着热传递管31在降膜区域FF中的外表面的膜,并且一部分液体制冷剂蒸发成为蒸汽制冷剂。因此,液体制冷剂沿着热传递管31下降的量随着朝向管束30的下方区域行进而减少,同时液体制冷剂蒸发成为蒸汽制冷剂。此外,如果液体制冷剂从分配部件20的分配是不均匀的,则会有更大的机会在设置于管束30的下方区域中的热传递管31中形成干燥斑,这不利于热传递。因此,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槽部件40设置在积聚区域A中,该积聚区域设置在管束30的下方区域中,以积聚从上方流动的液体制冷剂并且使得所积聚的制冷剂沿着壳体C的纵向方向重新分配。因此,根据该第一实施例中,积聚区域A中的所有热传递管31均至少部分地浸在收集于槽部件40中的液体制冷剂中。因此,能防止在管束30的下方区域中形成干燥斑,并且能确保蒸发器1具有良好的热传递效率。
例如,如图8所示,如果标为“1”的热传递管31接纳较少的制冷剂,则设置在该标为“1”的热传递管正下方的标为“2”的热传递管31会接纳来自上方的液体制冷剂。然而,随着液体制冷剂沿着其它热传递管31流动,上述液体制冷剂积聚在第二槽部段42中。因此,在该第二槽部段42正上方的热传递管31至少部分地浸在积聚在第二槽部段42中的液体制冷剂内。此外,即使热传递管31仅部分地浸在积聚于第二槽部段42中的液体制冷剂内(即,每个热传递管31的一部分露出),积聚在槽部段42中的液体制冷剂仍会因毛细作用而如图10中箭头所示沿着热传递管31的外壁的露出表面上升。因此,积聚在第二槽部段42中的液体制冷剂在从穿过热传递管31的水中吸收热量的同时沸腾和/或蒸发。此外,第二槽部段42设计成允许液体制冷剂从第二槽部段42溢出到第一槽部段41上。设置在该第一槽部段41正上方的热传递管31也至少部分地浸在积聚于第一槽部段41中的液体制冷剂内,如图10所示。此外,即使热传递管31仅部分地浸在积聚于第二槽部段41中的液体制冷剂内(即,每个热传递管31的一部分露出),槽部段41中的液体制冷剂仍会因毛细作用而沿着至少部分地浸在所积聚的制冷剂中的热传递管31的外壁的露出表面上升。因此,积聚在第一槽部段41中的液体制冷剂在从热传递管31内部流过的水中吸收热量的同时沸腾和/或蒸发。因此,在积聚区域A中热传递管31内部流动的液体制冷剂和水之间发生有效地热传递。
参照图11和图12,将参照其中一个第二槽部段42对第一槽部段41和第二槽部段42的详细结构进行解释。底壁部分42a和侧壁部分42b形成供液体制冷剂积聚的凹槽,以使得当蒸发器1在正常条件下操作时,热传递管31至少部分地浸在积聚于该第二槽部段42中的液体制冷剂内。更具体地,当沿着垂直于壳体10的纵向中心轴线C的水平方向观察时,第二槽部件42的侧壁部分42b与设置在该第二槽部件42正上方的热传递管31部分地交迭。图12示出当沿着垂直于壳体10的纵向中心轴线C的水平方向观察时的槽部段42和热传递管31。如上所述,将交迭距离D1设定为等于或大于热传递管31的高度(外直径)D2的一半(D1/D2≥0.5)。第一槽部段41具有与如上所述第二槽部段42相同的结构,除了该第一槽部段41在侧向上更宽以外。因此,液体制冷剂将溢出该内侧壁41b而向下流至满液区域FL,现在将进行描述。
再次参照图7,满液区域FL包括多个热传递管31,这些热传递管31在毂壳体11的底部处的积聚区域下方按组设置。因管束30具有积聚区域A和降膜区域FF的构造,可以使得满液区域FL中的管31的数量以及满液区域FL的总体大小(深度)较小。因此,能减少制冷剂的量而不会降低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流体导管8在壳体10内流体地连接到满液区域FL。具体地,壳体10包括与导管8流体连通的底部排出管17。泵装置8a连接到流体导管8,以使得流体从壳体10的底部返回至压缩机2。泵8a能在积聚于满液区域FL中的液体到达预定液位时选择性地操作,以使得液体从满液区域FL中排出至蒸发器1的外部。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流体导管8连接到满液区域FL的最底部位点。然而,对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的是,流体导管8能在与满液区域的最底部位点隔开的位置处联接到该满液区域FL。在任何情形中,流体导管8较佳地在满液区域的最底部位点和对应于满液区域中的液体液位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处(例如,在满液区域FL中的最底部位点和管31的顶层之间)流体地连接到该满液区域FL。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可显而易见地知道,泵装置8a可替代地是喷射器。在该情形中,在泵装置8a由喷射器替换的情形下,喷射器也接纳来自压缩机2的压缩后的制冷剂。然后,该喷射器能使得来自压缩机2的压缩后的制冷剂与从满液区域FL接纳的液体混合,以使得能将特定的油浓度供回至压缩机2。诸如泵8a之类的泵以及诸如如上所述喷射器之类的喷射器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因此在此将不进行更详细地解释或说明。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供给至蒸发器1的制冷剂包括油(例如,以0.5wt%的浓度)。当制冷剂/油在蒸发器1中经历热交换和蒸发时,该蒸发器1内的油浓度会随着液体在蒸发器中朝下方行进而逐渐地增大。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降膜区域FF中的油浓度会在0.5wt%和1wt%之间。在积聚区域A中,油浓度会在2wt%和10wt%之间(例如,在上方槽部段42中是2wt%,而在下方槽部段41中是10wt%)。在满液区域FL中,油浓度会到达30wt%。在满液区域FL中,即使槽部件40根据以下实施例改型,油浓度仍会到达30wt%。然而,由于本文披露的布置,油浓度能沿向下方向逐渐地增大,从而不会像传统技术那样不利地影响热传递。此外,由于本文披露的布置,能减小满液区域的大小,因而也能减少制冷剂的量。
管束30和槽部件40的布置并不限制为图7中说明的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可显而易见地知道,能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更改和改变。下文将解释若干改型示例
第一实施例的改型
现在参照图13-图16,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改型的蒸发器1’。该蒸发器1’与蒸发器1相同,除了蒸发器包括改型的槽部件40’以外。鉴于该第一实施例的改型和第一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给予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该第一实施例改型的各部件,标注与第一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一实施例改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可显而易见地知道,前述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该第一实施例的改型,除了在此解释和说明的以外。
改型的槽部件40’与槽部件40相同,除了该改型的槽部件40’包括改型的槽部段41’和42’以外。改型的槽部段41’和42’与槽部段41和42相同,除了将尺寸D1设定成与设置在位于槽部段41’和42’内端处的层中的热传递管的75%交迭以外。因此,每个槽部段41’均包括底壁部分41a’和成对的侧壁部分42b’。类似地,每个槽部段42’均包括底壁部分42a’和成对的侧壁部分42b’。侧壁部分41b’和42b’取决于其它的位置而具有不同的长度。相应槽部段的侧壁部分41b’和42b’彼此成镜像,除了它们在某些位置的高度以外。除了不同的高度(在一些情形中)并且彼此成镜像以外,侧壁部分41b’和42b’彼此是相同的,因此出于方便起见给出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二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17,将解释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蒸发器201。本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除了本第二实施例包括改型的槽部件240以外。因此,第一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本第二实施例,除了在此描述和说明的以外。鉴于本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本第二实施例的各部件,标注与第一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如刚刚描述的那样,根据本第二实施例的蒸发器20与第一实施例的蒸发器1相同,除了该蒸发器201包括改型的槽部件240以外。具体地,该改型槽部件240包括槽部段42,但省略出自第一实施例的槽部段41。也消除该槽部段41中的热传递管31以形成改型的管束230。否则,管束230(热传递单元)与管束30相同。
除了上述差别以外,本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在本第二实施例中,当沿着壳体10的纵向中心轴线C观察时,积聚区域A中的热传递管31设置成(单个)水平排,并且槽部件240包括多个侧向设置的槽部段42,在沿着该纵向中心轴线C观察时,这些槽部段42设置在积聚区域A中的水平排的热传递管31下方。此外,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每个槽部段42均包括底壁部分42a和成对的侧壁部分42b,其中,其中两个侧壁部分42b形成槽部件240的最外侧向端部,而剩余数量的侧壁部分42b形成内侧壁部分。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内侧壁部分42b具有小于形成槽部件240的最外侧向端部的两个侧壁部分42b的垂直高度。此外,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内侧壁部分42b从底壁部分向上垂直地延伸至与水平排中的至少50%的热传递管31交迭的位置。此外,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当沿着壳体10的纵向中心轴线C观察时,积聚区域A中的最外一个热传递管31相对于横向方向,比降膜区域FF中的热传递管31的最外一个垂直柱向外定位。
第二实施例的改型
现在参照图18,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改型的蒸发器201’。该蒸发器201’与蒸发器201相同,除了蒸发器201’包括改型的槽部件240’以外。’鉴于本第二实施例的改型和第二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对于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本第二实施例的改型的各部件,标注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二实施例的改型中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可显而易见地知道,前述第二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本第二实施例的改型,除了在此解释和说明的以外。
改型的槽部件240’与槽部件240相同,除了该改型槽部件240’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的改型中改型的槽部段42’相同的改型的槽部段42’以外。因此,该改型的槽部段42’与槽部段42相同,除了将尺寸D1设定成与设置在该层中的热传递管的75%交迭以外。
第三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19,将解释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蒸发器301。本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除了本第三实施例包括改型的槽部件340以外。因此,第一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本第三实施例,除了在此描述和说明的以外。鉴于本第三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本第三实施例的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三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如刚刚描述的那样,根据本第三实施例的蒸发器301与第一实施例的蒸发器1相同,除了该蒸发器301包括改型的槽部件340以外。具体地,替代第一实施例的槽部段41和42,该改型的槽部件340包括单个槽部段342。由于槽部段342的构造,形成改型的管束330。否则,管束330(热传递单元)与管束30相同。
槽部段342大体上在大小、形状以及位置上对应于槽部段41,以使得单层的所有制冷剂管31都能设置在其中。较佳的是,槽部件342包括底壁342a和成对侧壁342b。侧壁342b较佳地与设置在其中的一层热传递管31的100%交迭。除了上述差别以外,本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第四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20,将解释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蒸发器401。本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除了本第四实施例包括改型的槽部件440以外。因此,第一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本第四实施例,除了在此描述和说明的以外。鉴于本第四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本第四实施例的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四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如刚刚描述的那样,根据本第四实施例的蒸发器401与第一实施例的蒸发器1相同,除了该蒸发器401包括改型的槽部件440以外。具体地,替代第一实施例的槽部段41和42,该改型的槽部件440包括单个槽部段442。由于槽部段442的构造,形成改型的管束430。否则,管束430(热传递单元)与管束30相同。
槽部段442深于槽部段41和42(约两倍深),以使得两层制冷剂管31能设置在其中。较佳的是,槽部件442包括底壁442a和成对的侧壁442b。侧壁442b较佳地与设置在其中的两层热传递管31的100%交迭。除了上述差别以外,本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第五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21,将解释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蒸发器501。本第五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同,除了本第五实施例包括满液区域盘90以外,该满液区域盘90设置在热传递管31下方,而这些热传递管31设置在积聚区域A下方的满液区域FL中。该满液区域盘90具有与积聚区域A下方的满液区域FL的热传递管31的总体大小和形状相对应的大小和形状。由于满液区域盘90的存在,流体导管8与盘90的通道连通,而热传递管31设置在该通道中。因此,第二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本第五实施例,除了在此描述和说明的以外。鉴于本第五实施例和前述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对于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本第五实施例的各部件,标注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五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
根据本第五实施例的蒸发器501与第二实施例的蒸发器201相同,除了该蒸发器501包括满液区域盘90以外。具体地,该满液区域盘90设置在设于满液区域FL中的成组的热传递管31下方。该满液区域盘90类似于槽部段41和42,顺着热传递管31的长度沿中心轴线X纵向地延伸。该满液区域盘90较佳地由诸如金属片或板材料之类的刚性材料构成,该刚性材料经弯曲、挤压或铸造成图21所示的截面形状。该满液区域盘90也较佳地具有沿着该满液区域盘的整个纵向长度均匀的截面。每个垂直板32均较佳地具有开口(未示出),以使得接纳在该满液区域盘90中的制冷剂能在该满液区域盘90内纵向地流动。该满液区域盘90基本上包括底壁部分90a、成对的侧壁部分90b、成对的侧向端部90c以及流体连通管部90d,该流体连通管部90d从底壁90a向下延伸至底部排出管17。因此,该满液区域盘90的通道与流体导管8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底壁部分90a和成对的侧壁部分90b具有与设置在其中的成组的热传递管31的总体大小和形状相对应的大小和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底壁部分90a和成对的侧壁部分90b具有梯形形状。侧向端部90c大体水平地延伸。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满液区域中的热传递管31构造成与前述实施例略有不同以使得满液区域FL的容积最小,并且该满液区域盘90具有相同的大小和形状。否则,管束530(热传递单元)与管束230相同。
第五实施例的改型
现在参照图22,说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改型的蒸发器501’。该蒸发器501’与蒸发器501相同,除了蒸发器501’具有与第二实施例的改型相类似的改型的槽部件240’以外。鉴于本第五实施例的改型和第五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对于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本第五实施例的改型的各部件,标注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五实施例的改型中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可显而易见地知道,前述第五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本第五实施例的改型,除了在此解释和说明的以外。
该改型的槽部件240’在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改型中进行了披露,因而出于简要起见在此不进行重复。否则,本第五实施例的改型与第五实施例相同。
第六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23,将解释根据第六实施例的蒸发器601。本第六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除了本第六实施例包括满液区域盘90(即,类似于第五实施例)以外,该满液区域盘90设置在热传递管31下方,而这些热传递管31设置在积聚区域A下方的满液区域FL中。该满液区域盘90具有与积聚区域A下方的满液区域FL的热传递管31的总体大小和形状相对应的大小和形状。因此,第一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本第六实施例,除了在此描述和说明的以外。鉴于本第六实施例和前述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对于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本第六实施例的各部件,标注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六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
根据本第六实施例的蒸发器601与第一实施例的蒸发器1相同,除了该蒸发器601包括满液区域盘90(第五实施例)以外。该满液区域盘90已参照第五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因而出于简要起见在此并不重复这些描述。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满液区域中的热传递管31构造成与前述实施例略有不同(类似于第五实施例进行构造),以使得满液区域FL的容积最小,并且该满液区域盘90具有相同的大小和形状。否则,管束630(热传递单元)与管束30相同。
第六实施例的改型
现在参照图24,说明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改型的蒸发器601’。该蒸发器601’与蒸发器601相同,除了该蒸发器601’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的改型相类似的改型的槽部件40’以外。鉴于本第六实施例的改型和第六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对于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本第六实施例的改型的各部件,标注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六实施例的改型中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可显而易见地知道,前述第六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本第六实施例的改型,除了在此解释和说明的以外。
该改型的槽部件40’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改型中进行了披露,因而出于简要起见在此不进行重复。否则,本第六实施例的改型与第六实施例相同。
第七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25,将解释根据第七实施例的蒸发器701。本第七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相同,除了本第七实施例包括满液区域盘90(即,类似于第五实施例)以外,该满液区域盘90设置在热传递管31下方,而这些热传递管31设置在积聚区域A下方的满液区域FL中。该满液区域盘90具有与积聚区域A下方的满液区域FL的热传递管31的总体大小和形状相对应的大小和形状。因此,第四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本第七实施例,除了在此描述和说明的以外。鉴于本第七实施例和前述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对于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本第七实施例的各部件,标注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七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
根据本第七实施例的蒸发器701与第四实施例的蒸发器401相同,除了该蒸发器701包括满液区域盘90以外。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满液区域中的热传递管31构造成与前述实施例略有不同(类似于第五实施例进行构造),以使得满液区域FL的容积最小,并且该满液区域盘90具有相同的大小和形状。否则,管束730(热传递单元)与管束430相同。
第八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26,将解释根据第八实施例的蒸发器801。本第八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同,除了本第八实施例包括引导部件70以外,该引导部件70设置成朝向位于槽部件240上方的热传递管31引回分散后的制冷剂。因此,第二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本第八实施例,除了在此描述和说明的以外。鉴于本第八实施例和前述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对于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本第八实施例的各部件,标注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八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
根据该第八实施例的蒸发器801与第二实施例的蒸发器201相同,除了该蒸发器801包括引导部件70以外。具体地,该引导部件70基本上包括成对的侧向侧部72,这些侧向侧部在槽部件240的上端的两个相对侧部处,在垂直位置处从管束230向上并且侧向向外地延伸。在任何情形中,该引导部件70包括至少一个侧向侧部72,这些侧向侧部72在槽部件240的上端处在垂直位置处从管束230向上并且侧向向外地延伸。每个侧向侧部72均由多个单独的部段形成,这些单独的部段焊接到垂直板32,例如从图4-图6中最佳地理解。
引导部件70的每个侧向侧部72均包括倾斜部段72a,该倾斜部段72a相对于穿过壳体10的纵向中心轴线C的水平面P在10度和45度之间倾斜。更佳的是,每个倾斜部段72a均相对于水平面P在30度和45度之间倾斜。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每个倾斜部段72a相对于水平面P倾斜约40度。如图7所示,侧向侧部72和倾斜部段72a是彼此相同的,除了它们的定向彼此成镜像以外。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每个侧向侧部72均仅由其中一个倾斜部段72a构成。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可显而易见地知道,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的话,每个侧向侧部72均包括另一部段或另外多个部段。
第八实施例的改型
现在参照图27,说明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改型的蒸发器801’。该蒸发器801’与蒸发器801相同,除了该蒸发器包括与第二实施例的改型相类似的改型的槽部件240’以外。鉴于本第八实施例的改型和第八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对于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本第八实施例的改型的各部件,标注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八实施例的改型中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可显而易见地知道,前述第八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本第八实施例的改型,除了在此解释和说明的以外。
该改型的槽部件240’在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改型中进行了披露,因而出于简要起见在此不进行重复。否则,本第八实施例的改型与第八实施例相同。
第九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28,现在将解释根据第九实施例的蒸发器901。本第九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除了本第九实施例包括引导部件70(即,类似于第八实施例)以外。因此,第一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本第九实施例,除了在此描述和说明的以外。鉴于本第九实施例和前述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对于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本第九实施例的各部件,标注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九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
根据本第九实施例的蒸发器901与第一实施例的蒸发器1相同,除了该蒸发器901包括(第八实施例的)引导部件70以外。该引导部件70已参照第八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因而出于简要起见并不重复这些描述。
第九实施例的改型
现在参照图29,说明根据第九实施例的改型的蒸发器901’。该蒸发器901’与蒸发器901相同,除了该蒸发器901’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的改型相类似的改型的槽部件40’以外。鉴于本第九实施例的改型和第九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对于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本第九实施例的改型的各部件,标注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九实施例的改型中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可显而易见地知道,前述第九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本第九实施例的改型,除了在此解释和说明的以外。
该改型的槽部件40’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改型中进行了披露,因而出于简要起见在此不进行重复。否则,本第九实施例的改型与第九实施例相同。
第十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30,将解释根据第十实施例的蒸发器1001。本第十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相同,除了本第十实施例包括引导部件70(即,类似于第八实施例)以外。因此,第四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本第十实施例,除了在此描述和说明的以外。鉴于本第十实施例和前述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对于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本第十实施例的各部件,标注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十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
根据本第十实施例的蒸发器1001与第四实施例的蒸发器401相同,除了该蒸发器1001包括(第八实施例的)引导部件70以外。该引导部件70已参照第八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因而出于简要起见并不重复这些描述。
第十一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31,将解释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蒸发器1101。本第十一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相同,除了本第十一实施例包括引导部件70(即,类似于第八实施例)以外。因此,第七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也适用于本第十一实施例,除了在此描述和说明的以外。鉴于本第十一实施例和前述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对于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本第十一实施例的各部件,标注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出于简化起见,可以省去第十一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部件相同的各部件的说明。
根据本第十一实施例的蒸发器1101与第七实施例的蒸发器701相同,除了本蒸发器1101包括(第八实施例的)引导部件70以外。该引导部件70已参照第八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因而出于简要起见并不重复这些描述。
各实施例的优点
现在将对上述各实施例中披露的结构的优点进行解释。在混合降膜类型的蒸发器中,盘(即,积聚区域A中)设置在降膜型上部段和满液型下部段之间,且热传递管在那设置成逐渐地冷凝油。油最终冷凝在满液型下部段(FL)中。油通过此种布置逐渐地冷凝。
从上部段(FF)掉落的制冷剂有时会朝向壳体10分散。如果分散的制冷剂向下落至满液部段(FL),则在满液部段(FL)中待处理的制冷剂会增多。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引导件70能设置成使得分散的制冷剂返回至槽部件40(即,积聚区域A中),并且在该槽部件40中处理该制冷剂。此外,通过设置引导件70能更有效地执行冷凝。
采用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则由于油浓度随着液体向下流动逐渐地改变,因此,改进槽部件40(即,积聚区域A中)而非满液型部段中的热传递性能。因此,在相同热交换能力的情形下能减少热传递管的数量。此外,能通过减小满液区域FL的大小来减少制冷剂的量。满液区域盘90能甚至进一步减小满液区域(FL)的大小,由此进一步减少所需的制冷剂的量。
在满液区域FL中,如同传统的技术那样,油混合在30wt%的最终浓度中。然而,采用所披露的各实施例,通过在降膜区域FF和满液区域FL之间设置槽部件40,能更加逐渐地冷凝油。因此,减少在传统技术中会发生的低性能的情形,并且会改进总的热传递性能。
在典型的满液部段中,会存在无法设置热传递管的许多区域,并且还需要相对较大量的制冷剂。然而,通过设置在大小和形状上对应于满液区域中的管的满液区域盘90,能大大地减少这些无效区域并且能进一步减少制冷剂的量。
根据传统技术,满液部段在美国专利No.5,561,987中是25%或更少,而在美国专利No.5,839,294中是25或更多并且较佳地是50%左右。虽然在美国专利公开No.2011/0017432的权利要求中并不存在相关描述,但在拆除产品并且检查内部时该满液部段是33%左右。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积聚区域A和满液区域FL的总的热交换面积是管束30的总的热交换面积的30%或者更少。换言之,在积聚区域A中热传递管31的数量与在满液区域FL中热传递管31的数量之和较佳地是管束中热传递管31的总数的30%或者更少。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热传递管31均具有相同的外直径,在该情形中,管的数量对应于上述比值。然而,如果管具有不同的大小,则积聚区域A和满液区域FL的总的热交换面积是管束30的总的热交换面积的30%或者更少。为了便于说明对本申请的附图进行了简化。换言之,在本文说明的区域中的管的实际数量可能并不对应于本段落在所有实施例中的描述的比值。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可显而易见地知道,这些简化图并不意图说明实际比值,而是说明这些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当将0.5wt%油浓度的制冷剂供给至蒸发器1时,上述比值是理想的。
然而,考虑除了降膜型部段以外的部段,则所需的比值会取决于油浓度而改变。在浓度小至0.1wt%左右的情形中:如同美国专利No.5,561,987中描述的那样,比值可以是25%或更小(在15-25%中能获得充分的效果)。在浓度是0.5wt%左右的情形中:如同前述段落中描述的那样,该比值可以是30%左右或更小。
在浓度是0.5-1wt%左右的情形中:该比值可以大概是30%-50%左右。在浓度高的多的情形中,由于在抽出时被带走的液体制冷剂的量变大,因而该系统无法工作。在所说明实施例的实际操作中,将较佳地如上所述使用0.5wt%左右的油浓度。
积聚区域A与满液区域FL的比值较佳地在50:50附近。在任何情形中,该比值较佳地并不小于1:2并且不大于2:1,但更佳地在40:60和60:40之间,而甚至更佳地是约50:50。因此,油浓度在积聚区域A中逐渐地增大,且油浓度最终在底部处的满液区域FL中增大至预定浓度(例如,30wt%)。
术语的一般解释
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如文中所用地,术语“包括”及其衍生词意为开放性术语,这些术语表示存在所述特征、元件、部件、组、整体和/或步骤,但不排除存在其它未陈述的特征、元件、部件、组、整体和/或步骤。前述也应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语,诸如术语“包含”、“具有”及其衍生词。同样,术语“部件”、“部段”、“部分”、“构件”或“元件”在以单数使用时可具有单个部件或多个部件的双重含义。如本文用于描述上述实施例的那样,以下方向术语“上”、“下”、“上方”、“向下”、“垂直”、“水平”、“下方”和“横向”以及任何其它类似的方向术语指代在蒸发器的纵向中心轴线如图6和图7所示基本上水平地定向时、该蒸发器的那些方向。因此,用于描述本发明的这些术语应相对于在正常操作位置中使用的蒸发器进行解释。最后,如文中所用,诸如“基本上”、“大约”和“大致”之类的程度术语意味着对修改的术语的合理量的偏离,因而,并不明显改变最终结构。
尽管仅仅选取的实施例已被选定为说明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显而易见的是,本文可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范围。例如,各种部件的尺寸、形状、位置或定向可按需要和/或如期望地进行改变。示作彼此直接连接或接触的部件能具有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结构。一个元件的功能能由两个来执行或反之亦然。能将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用在另一实施例中。无需将所有优点同时展示在特定的实施例中。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每个特征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还应被认为是申请人对其它发明的单独说明,包括由这些特征所实施的结构和/或功能上的设计。因此,仅为了说明而提供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述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所限定的本发明。

Claims (25)

1.一种适合于用在蒸汽压缩系统中的热交换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大体平行于水平面延伸的纵向中心轴线,所述壳体具有液体排出开口,排出管从所述液体排出开口朝外侧延伸;
分配部件,所述分配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且构造和设置成分配制冷剂;
管束,所述管束包括多个热传递管,多个所述热传递管设置在位于所述分配部件下方的所述壳体内部,以使得从所述分配部件排出的制冷剂供给到所述管束上,且所述热传递管大体平行于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所述管束具有:
降膜区域,所述降膜区域设置在所述分配部件下方,
积聚区域,所述积聚区域设置在所述降膜区域下方,所述积聚区域具有一层或两层热传递管,以及
满液区域,所述满液区域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处设置在所述积聚区域下方,所述满液区域具有底壁部分、成对的侧壁部分、成对的侧向端部以及流体连通管部,所述流体连通管部在所述液体排出开口处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朝上方延伸至所述满液区域的所述底壁部分,所述流体连通管部具有毗邻所述壳体的管开口,并且所述流体连通管部与所述排出管对准;
槽部件,所述槽部件在所述积聚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热传递管下方大体平行于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以使得所述制冷剂积聚在所述槽部件中,且当沿着垂直于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的水平方向观察,所述槽部件与所述积聚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热传递管部分地交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包括至少一个侧向侧部,所述侧向侧部在所述槽部件的上端处在垂直位置上从所述管束向上并且侧向向外地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沿着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积聚区域中的热传递管设置成水平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沿着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积聚区域中的热传递管设置成水平排。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件包括单个槽部段,在沿着所述纵向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单个槽部段持续地设置在所述积聚区域中的水平排的热传递管下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件包括单个槽部段,在沿着所述纵向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单个槽部段持续地设置在所述积聚区域中的水平排的热传递管下方。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件包括多个侧向设置的槽部段,在沿着所述纵向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多个侧向设置的槽部段设置在所述积聚区域中的水平排的热传递管下方。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件包括多个侧向设置的槽部段,在沿着所述纵向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多个侧向设置的槽部段设置在所述积聚区域中的水平排的热传递管下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槽部段均包括底壁部分和成对的侧壁部分,其中两个侧壁部分形成所述槽部件的最外侧向端部,而剩余数量的侧壁部分形成内侧壁部分,所述内侧壁部分具有小于形成所述槽部件的最外侧向端部的其中两个侧壁部分的垂直高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槽部段均包括底壁部分和成对的侧壁部分,其中两个侧壁部分形成所述槽部件的最外侧向端部,而剩余数量的侧壁部分形成内侧壁部分,所述内侧壁部分具有小于形成所述槽部件的最外侧向端部的其中两个侧壁部分的垂直高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部分从所述底壁部分向上垂直地延伸至与水平排中的至少50%的热传递管交迭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部分从所述底壁部分向上垂直地延伸至与水平排中的至少50%的热传递管交迭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沿着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积聚区域中的热传递管设置成至少两个水平排。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沿着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积聚区域中的热传递管设置成至少两个水平排。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件包括多个槽部段,多个所述槽部段以多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水平排下方,当沿着所述纵向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多个槽部段的层数与所述积聚区域中的热传递管的水平排数相对应。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件包括多个槽部段,多个所述槽部段以多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水平排下方,当沿着所述纵向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多个槽部段的层数与所述积聚区域中的热传递管的水平排数相对应。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沿着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积聚区域中的热传递管设置成两个水平排,所述槽部件包括单个槽部段,所述单个槽部段持续地侧向设置在设于所述积聚区域中的热传递管下方。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沿着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积聚区域中的热传递管设置成两个水平排,所述槽部件包括单个槽部段,所述单个槽部段持续地侧向设置在设于所述积聚区域中的热传递管下方。
19.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积聚区域中的热传递管的数量与所述满液区域中的热传递管的数量之和是所述管束中热传递管的总数的30%或更少。
20.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件位于所述满液区域的正上方。
21.一种适合于用在蒸汽压缩系统中的热交换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大体平行于水平面延伸的纵向中心轴线;
分配部件,所述分配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且构造和设置成分配制冷剂;
管束,所述管束包括多个热传递管,多个所述热传递管设置在位于所述分配部件下方的所述壳体内部,以使得从所述分配部件排出的制冷剂供给到所述管束上,且所述热传递管大体平行于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所述管束具有:
降膜区域,所述降膜区域设置在所述分配部件下方,
积聚区域,所述积聚区域设置在所述降膜区域下方,当沿着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积聚区域中的所述热传递管设置成至少两个水平排,以及
满液区域,所述满液区域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处设置在所述积聚区域下方;
槽部件,所述槽部件在所述积聚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热传递管下方大体平行于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以使得所述制冷剂积聚在所述槽部件中,且当沿着垂直于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的水平方向观察,所述槽部件与所述积聚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热传递管部分地交迭,
所述槽部件具有多个槽部段,多个所述槽部段以多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水平排下方,当沿着所述纵向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多个槽部段的层数与所述积聚区域中的热传递管的水平排数相对应,
每层具有多个所述槽部段,
每个槽部段均包括底壁部分和成对的侧壁部分,在每层中的槽部段的其中两个侧壁部分形成所述层的最外侧向端部,而剩余数量的侧壁部分形成所述层的内侧壁部分,
每层的任何内侧壁部分具有小于形成所述层的最外侧向端部的其中两个侧壁部分的垂直高度。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层的内侧壁部分从所述底壁部分垂直地向上延伸至与所述层上方的所述水平排中的至少50%热传递管交迭的位置。
23.一种适合于用在蒸汽压缩系统中的热交换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大体平行于水平面延伸的纵向中心轴线;
分配部件,所述分配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且构造和设置成分配制冷剂;
管束,所述管束包括多个热传递管,多个所述热传递管设置在位于所述分配部件下方的所述壳体内部,以使得从所述分配部件排出的制冷剂供给到所述管束上,且所述热传递管大体平行于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所述管束具有:
降膜区域,所述降膜区域设置在所述分配部件下方,
积聚区域,所述积聚区域设置在所述降膜区域下方,以及
满液区域,所述满液区域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处设置在所述积聚区域下方,所述满液区域中的制冷剂管被浸没于制冷剂中;
槽部件,所述槽部件在所述积聚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热传递管下方大体平行于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延伸,以使得所述制冷剂积聚在所述槽部件中,且当沿着垂直于所述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的水平方向观察,所述槽部件与所述积聚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热传递管部分地交迭;以及
满液区域盘,所述满液区域盘设置在所述热传递管下方,所述热传递管设置在所述积聚区域下方的满液区域中,所述满液区域盘具有与所述壳体的排出管对准的流体连通管部,当沿着所述水平方向观察时,所述满液区域盘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满液区域中的所述热传递管交迭,以使满液区域盘不完全位于所述满液区域中的所述热传递管下方。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满液区域盘具有与所述积聚区域下方的满液区域的热传递管的总体大小和形状相对应的大小和形状。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件位于所述满液区域的正上方。
CN201480046557.7A 2013-08-23 2014-08-15 热交换器 Active CN1055936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974,439 US9759461B2 (en) 2013-08-23 2013-08-23 Heat exchanger
US13/974,439 2013-08-23
PCT/US2014/051337 WO2015026665A1 (en) 2013-08-23 2014-08-15 Heat exchang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3625A CN105593625A (zh) 2016-05-18
CN105593625B true CN105593625B (zh) 2020-06-30

Family

ID=51398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6557.7A Active CN105593625B (zh) 2013-08-23 2014-08-15 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59461B2 (zh)
EP (1) EP3036492B1 (zh)
JP (1) JP6765964B2 (zh)
CN (1) CN105593625B (zh)
ES (1) ES2624684T3 (zh)
WO (1) WO20150266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63441B2 (en) 2002-12-09 2013-06-11 Huds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refrigeration systems
GB2519405B (en) * 2011-09-26 2016-04-13 Trane Int Inc Refrigerant management in HVAC systems
US9677818B2 (en) * 2013-07-11 2017-06-13 Daikin Applied Americas Inc. Heat exchanger
CN105899892B (zh) * 2014-01-15 2019-08-06 开利公司 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
FR3038037B1 (fr) * 2015-06-29 2018-04-20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Conduit d'aspiration et double conduit d'aspiration pour un evaporateur immerge
US11073314B2 (en) 2015-05-27 2021-07-27 Carrier Corporation Mulitlevel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evaporator
US10746441B2 (en) * 2016-03-07 2020-08-18 Daikin Applied Americas Inc. Heat exchanger
CN106855367B (zh) * 2017-02-28 2024-01-26 郑州大学 具有分布性出入口的管壳式换热器
CN106679467B (zh) * 2017-02-28 2019-04-05 郑州大学 具有外接管箱的管壳式换热器
JP2019128139A (ja) * 2018-01-26 2019-08-01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蒸発器及び冷凍機
EP4350254A1 (en) 2018-04-06 2024-04-10 Carrier Corporation Integrated separator and distributor
CN108827027B (zh) * 2018-06-27 2019-06-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管式换热器及降膜式蒸发器
CN108844260B (zh) * 2018-07-25 2019-09-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TWI686580B (zh) * 2019-02-20 2020-03-01 龍大昌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冷凝器之散熱結構
CN111750570A (zh) * 2019-03-28 2020-10-09 开利公司 蒸发器及其挡板结构
CN111981870B (zh) * 2020-08-14 2021-05-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降膜式换热器及含有该换热器的热泵机组
CN113623627B (zh) * 2021-09-14 2023-02-07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负荷变化的蒸汽发生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6472A (en) * 1876-04-25 Improvement in fever-cots
US320144A (en) * 1885-06-16 Apparatus foe cooling and freezing fluids
US986118A (en) * 1910-05-19 1911-03-07 James Christian Alexander Combined milk evaporator and drier.
US1577477A (en) * 1923-05-17 1926-03-23 Sue R Mallory Engine-cooling system
US2012183A (en) * 1934-03-09 1935-08-20 Carrier Engineering Corp Shell and tube evaporator
US2038022A (en) * 1934-08-17 1936-04-21 Justus C Zubli Art of creatography
US2247107A (en) * 1938-09-30 1941-06-24 Buensod Stacey Air Conditionin Refrigerant evaporator
US2416760A (en) * 1943-07-01 1947-03-04 Worthington Pump & Mach Corp Fluid cooling apparatus
JPS4310680Y1 (zh) 1965-08-14 1968-05-09
JPS50149958U (zh) * 1974-05-29 1975-12-12
JPS5327705A (en) * 1976-08-27 1978-03-15 Hitachi Ltd Multitube type heat exchanger
DE3041632A1 (de) * 1980-11-05 1982-05-13 Chemische Werke Hüls AG, 4370 Marl Stroemungshilfen fuer offene beheizte kastenboeden
JPS6280161U (zh) * 1985-11-08 1987-05-22
JP2563416Y2 (ja) * 1992-01-09 1998-02-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吸収冷温水機の蒸発器
US5561987A (en) 1995-05-25 1996-10-08 American Standard Inc.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with vapor-liquid separator
US5839294A (en) 1996-11-19 1998-11-24 Carrier Corporation Chiller with hybrid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US6170286B1 (en) 1999-07-09 2001-01-09 American Standard Inc. Oil return from refrigeration system evaporator using hot oil as motive force
US6233967B1 (en) 1999-12-03 2001-05-22 American Standard International Inc. Refrigeration chiller oil recovery employing high pressure oil as eductor motive fluid
US6293112B1 (en) * 1999-12-17 2001-09-25 American Standard International Inc.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for a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chiller
US6868695B1 (en) * 2004-04-13 2005-03-22 American Standard International Inc. Flow distributor and baffle system for a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JP2008516187A (ja) * 2004-10-13 2008-05-15 ヨーク・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落下フィルム蒸発器
TWI320094B (en) * 2006-12-21 2010-02-01 Spray type heat exchang device
WO2008080085A2 (en) * 2006-12-21 2008-07-03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with a hood and a flow distributor
US7421855B2 (en) * 2007-01-04 2008-09-09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Gas trap distributor for an evaporator
CN101903714B (zh) * 2008-01-11 2012-08-15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蒸汽压缩系统
EP2457051A2 (en) * 2009-07-22 2012-05-30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Compact evaporator for chillers
EP2780650B1 (en) 2011-11-18 2019-01-23 Carrier Corporation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53378A1 (en) 2015-02-26
CN105593625A (zh) 2016-05-18
EP3036492B1 (en) 2017-04-26
ES2624684T3 (es) 2017-07-17
US9759461B2 (en) 2017-09-12
WO2015026665A1 (en) 2015-02-26
JP2016528473A (ja) 2016-09-15
EP3036492A1 (en) 2016-06-29
JP6765964B2 (ja) 2020-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3625B (zh) 热交换器
EP3019806B1 (en) Heat exchanger
EP3019809B1 (en) Heat exchanger
US10612859B2 (en) Heat exchanger
CN108779968B (zh) 热交换器
US9541314B2 (en) Heat exchanger
JP2016525205A5 (zh)
CN113227698B (zh) 热交换器
US11029094B2 (en) Heat exchanger
CN113195997B (zh) 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1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Daikin Industries Ltd

Address before: Minnesota, USA

Patentee before: Daikin application USA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