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7324A - 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7324A
CN105577324A CN201510992621.7A CN201510992621A CN105577324A CN 105577324 A CN105577324 A CN 105577324A CN 201510992621 A CN201510992621 A CN 201510992621A CN 105577324 A CN105577324 A CN 105577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ediate variable
mcs
communication link
revised
b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926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7324B (zh
Inventor
贺璟
高珂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926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77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77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7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7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7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sourc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内环MCS基准值和外环MCS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一中间变量;根据第一中间变量和当前调度模块分配的RB数目进行查表,获取第二中间变量,并根据第一中间变量进行查表,获取信道质量指示值;根据信道质量指示值进行查表,确定通信链路当前的码率,并根据所述码率、RB数目及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计算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可承载的最大比特数目;根据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第二中间变量与最大比特数目之间的关系,对第一中间变量进行修正,得到MCS值对通信链路进行自适应调整,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效率。

Description

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链路自适应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信道环境会因为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而发生快速、剧烈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随机性,并存在于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每条链路中,直接影响着通信系统的性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信链路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AMC)算法被广泛地运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中。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算法能够增强时变信道的坚固性和频谱利用率、增加平均数据吞吐量、节省发射功率和降低传输错误率。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算法具有上行和下行之分,对于下行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算法,通常有两大类:一是基于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的反馈调整法,即,利用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对通信系统的信道进行判定,并将反映通信系统信道质量的CQI信息反馈给eNodeB(LTE系统中的基站名称),所述基站根据接收的CQI信息选择适应信道特性的调制方式和码速进行传输;二是基于BLER(BlockErrorRatio,块误码率)统计量的调整法,即,LTE系统中的基站根据基站侧统计到的下行BLER进行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的调整,而不再需要用户设备反馈当前信道的质量。
为了选择合适的调制编码方式和传输块大小,必须精确知道用户当前的信道质量。而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算法对信道测量误差和时延比较敏感,会因为信道估计错误而导致不合适的数据选择;再加上,由于信道的不断变化,对信道测量的处理和反馈时延都会使得到的CQI信息和用户实际传输时的信道状况有所偏差。当选择的MCS较高时,会导致数据传输的误码率增大;当选择的MCS较低时,会降低数据的传输效率。
综上所述,基于CQI的反馈调整法会受制于用户设备上报CQI的准确性;而基于BLER统计量的调整法,为了提升BLER的准确性,通常会选择较长的统计窗口而得到足够的统计样本,但会使MCS的调整滞后,影响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的时效性,无法及时跟踪通信信道的快速变化。
鉴于以上原因,近年来通常的做法是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先根据CQI的反馈确定内环MCS的基准值,再根据BLER统计量得到外环MCS的修正值,两者叠加,得到最终输出的MCS值。但此种方法只是简单的将基于CQI得到的内环MCS和基于BLER统计量得到的外环MCS修正值进行相加,若外环MCS修正值为较大正值时,根据MCS和RB(ResourceBlock,资源块)数目查表得到的码块大小有可能已经远大于下行当前帧待发的数据量,因此会给MAC层处理带来不必要的空比特填充过程,影响了下行链路的处理效率,这样得出的MCS不够合理;且由于某些情况下控制信道对RE(ResourceElement,资源粒)的占用,下行共享信道实际可用的RE资源会减小,此时下行共享信道承载码块的真实码率会高于当前所选MCS对应的预期码率,且协议规定,当码率超过0.93时,用户设备不进行解码,那么必将带来初传BLER,影响到下行链路的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通信系统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
一种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内环MCS基准值和外环MCS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一中间变量;
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和当前调度模块分配的RB数目进行查表,获取第二中间变量,并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进行查表,获取信道质量指示值;
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值进行查表,确定通信链路当前的码率,并根据所述码率、RB数目以及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计算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可承载的最大比特数目;
根据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所述第二中间变量与最大比特数目之间的关系,对第一中间变量进行修正,得到MCS值对所述通信链路进行自适应调整。
一种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包括:
第一中间变量获取模块,用于将内环MCS基准值和外环MCS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一中间变量;
信道质量指示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和当前调度模块分配的RB数目进行查表,获取第二中间变量,并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进行查表,获取信道质量指示值;
最大比特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值进行查表,确定通信链路当前的码率,并根据所述码率、RB数目以及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计算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可承载的最大比特数目;
自适应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所述第二中间变量与最大比特数目之间的关系,对第一中间变量进行修正,得到MCS值对所述通信链路进行自适应调整。
上述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和系统,通过引入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和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这两个参数,对现有技术中基于CQI和BLER统计量联合确定MCS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保证了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模块输出的MCS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有效地提高了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的计算内环MCS基准值的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的计算外环MCS偏移值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计算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的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的计算MCS值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的内环MCS基准值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的外环MCS偏移量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的信道质量指示值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中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的自适应调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将内环MCS基准值和外环MCS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
步骤S202: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和当前调度模块分配的RB数目进行查表,获取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并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进行查表,获取信道质量指示值CQI_EQU;
步骤S203: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值CQI_EQU进行查表,确定通信链路当前的码率,并根据所述码率、RB数目以及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CMCH_BIT,计算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可承载的最大比特数目TBS_MAX;
步骤S204:根据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RLC_BUF_BIT、所述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与最大比特数目TBS_MAX之间的关系,对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进行修正,得到MCS值对所述通信链路进行自适应调整。
上述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通过引入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CMCH_BIT和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RLC_BUF_BIT和这两个参数,对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和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进行修正,保证了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模块输出的MCS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有效地提高了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在所述将内环MCS基准值和外环MCS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一中间变量的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计算内环MCS基准值。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的计算内环MCS基准值的方法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计算内环MCS基准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101:对用户设备反馈的CQI原始比特进行解码,得到CQI样本;
步骤S102:对所述CQI样本进行平滑处理,得到CQI信息;
步骤S103:根据CQI信息,查询CQI_TO_MCS映射表,得到内环MCS基准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中,用户设备反馈的CQI信息是通过上行解码获取的。根据基站对用户设备的CQI反馈模式配置的不同,通常有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非周期CQI反馈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承载的周期CQI反馈,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可以任选其中一种反馈模式以获取用户设备反馈的CQI信息,此处可以对CQI进行平滑操作,平滑窗口的长度可以确定为[1,10];最后,根据CQI信息通过查CQI_TO_MCS映射表得到内环MCS基准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在所述将内环MCS基准值和外环MCS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一中间变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计算外环MCS偏移值。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的计算外环MCS偏移值的方法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计算外环MCS偏移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104:预设外环MCS偏移量的初始值、下行BLER统计周期、BLER上门限和BLER下门限;
步骤S105: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用户设备反馈ACK/NACK的数目计算得到BLER统计量;
步骤S106:根据所述BLER统计量,计算外环MCS偏移值;若BLER统计量大于BLER上门限,则MCS_INIT=MCS_INIT–1;若BLER统计量小于BLER下门限,则MCS_INIT=MCS_INIT+1;否则,MCS_INIT保持不变;
其中,MCS_INIT表示外环MCS偏移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所述预设外环MCS偏移量的初始值可以为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所述统计周期T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0,1000]m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所述BLER上门限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0.1],BLER下门限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05,0.3],且BLER上门限大于BLER下门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可以将外环MCS偏移值限制范围在[-10,10]之间,初始值设为0,设置下行BLER统计周期T、BLER上门限和BLER下门限,其中BLER上门限大于BLER下门限。内环MCS基准值和外环MCS偏移值相加之后,所得的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应限制其范围处于[0,28]之间,超出范围则按上下限取值。
通过上述方法,使得到的第一中间变量的值处于预设范围内,确保由该第一中间变量得到的MCS值查表得到的码块大小不大于下行当前帧待发的数据量,避免了给MAC层处理带来空比特填充过程,提高了通信链路的处理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和当前调度模块分配的RB数目进行查表,获取第二中间变量,并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进行查表,获取信道质量指示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1021: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及RB数目查询3GPPTS36.213协议中的表项,获取第二中间变量;
步骤1022: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查询MCS_TO_CQI映射表,获取信道质量指示值。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所示的MCS_TO_CQI映射表,来获取信道质量指示值CQI:
mc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qi 1 1 2 2 3 3 4 4 5 6 7 7 7 8 8
mcs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cqi 8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所述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值进行查表,确定通信链路当前的码率,并根据所述码率、RB数目以及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计算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可承载的最大比特数目的步骤包括:
TBS_MAX=TBS_MAX_TEMP-CMCH_BIT;
式中,TBS_MAX_TEMP表示不考虑控制信道占用RE情况下的空口最大可承载的比特数,CMCH_BIT表示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TBS_MAX_TEMP的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
T B S _ M A X _ T E M P = N P R B × N R E P D S C H × Q m × C r ;
式中,NPRB表示基站的资源分配模块输出的RB个数,表示预估的每个PRB中用于下行共享信道的RE个数,通常用总的RE个数减去控制下行共享信道及RS占用的RE个数获得;Qm表示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阶数,Cr为当前信道质量条件下选取的码率。
在本实施例中,调制方式根据TBS_TEMP查表获取,所用表项为协议3GPPTS36.213所提供。对于QPSK,Qm=2;对于16QAM,Qm=4;对于64QAM,Qm=6。至于Cr,根据CQI_EQU直接查表获得,此表项为协议3GPPTS36.213提供(由表Table7.2.3-1中的efficiency除以调制阶数得到),最大的码率值为0.92578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CMCH_BIT的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
CMCH_BIT=(RE_BCH+RE_PSS+RE_SSS)×Qm×CEN_RB;
式中,RE_BCH表示广播信道在中心带宽中单个RB内所占用的RE数目,RE_PSS表示主同步信道在中心带宽中单个RB内所占用的RE数目,RE_SSS表示辅同步信道在中心带宽中单个RB内所占用的RE数目,CEN_RB表示当前资源分配模块输出的RB中属于中心带宽范围的RB数目。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的计算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的方法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计算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CMCH_BIT的步骤如下:
步骤S301:根据调度模块输出的RB调度信息,记录调度模块给当前用户设备分配的RB资源中每个RB的位置信息;
步骤S302:根据所述RB的位置信息,判断给当前用户设备分配的RB中是否与中心带宽的6个RB有重叠;其中,中心带宽范围由LTE通信协议3GPPTS36.211确定;
步骤S303:如果没有重叠,直接输出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CMCH_BIT=0,流程结束;如果有重叠,则统计重叠的个数CEN_RB;
步骤S304:根据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号得到RE_BCH、RE_PSS、RE_SSS的值,依据公式CMCH_BIT=(RE_BCH+RE_PSS+RE_SSS)×Qm×CEN_RB,即可计算出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CMCH_BIT的值。
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号为0、1、5、6时的RE_BCH、RE_PSS、RE_SSS的值如下所示:
1)若当前为时分双工系统:
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为0时,RE_BCH=44、RE_PSS=0、RE_SSS=12;
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为1时,RE_BCH=0、RE_PSS=12、RE_SSS=0;
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为5时,RE_BCH=0、RE_PSS=0、RE_SSS=12;
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为6时,RE_BCH=0、RE_PSS=12、RE_SSS=0;
其他情况,RE_BCH=0、RE_PSS=0、RE_SSS=0。
2)若当前为频分双工系统:
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为0时,RE_BCH=44、RE_PSS=12、RE_SSS=12;
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为5时,RE_BCH=0、RE_PSS=12、RE_SSS=12;
其他情况,RE_BCH=0、RE_PSS=0、RE_SSS=0。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的计算MCS值的方法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所述根据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RLC_BUF_BIT、所述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与最大比特数目TB_MAX之间的关系,对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进行修正,得到MCS值对所述通信链路进行自适应调整的步骤包括:
步骤S2041:比较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RLC_BUF_BIT和最大比特数目TB_MAX的大小关系,将其中的较小者作为第一次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TB_MAX1;
步骤S2042:比较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与第一次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TB_MAX1的大小关系,若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大于第一次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TB_MAX1,将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减小1,得到第一次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1;
步骤S2043:根据所述第一次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1进行查表,得到第一次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1;
步骤S2044:再比较所述第一次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1与第一次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TB_MAX1的大小关系;若第一次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1大于第一次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TB_MAX1,将第一次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TBS_TEMP1减小1,得到第二次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TBS_TEMP2,重复步骤S2043和步骤S2044,直到得到的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不大于最大比特数目TB_MAX为止,此时对应的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即为MCS值,根据得到的MCS值对通信链路进行自适应调整。
上述实施例,通过引入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CMCH_BIT和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RLC_BUF_BIT和这两个参数,对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和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进行修正,保证了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模块输出的MCS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有效地提高了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效率。
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可以包括:
第一中间变量获取模块301,用于将内环MCS基准值和外环MCS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
信道质量指示值获取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和当前调度模块分配的RB数目进行查表,获取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并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进行查表,获取信道质量指示值CQI_EQU;
最大比特数目获取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值CQI_EQU进行查表,确定通信链路当前的码率,并根据所述码率、RB数目以及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CMCH_BIT,计算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可承载的最大比特数目TBS_MAX;
自适应调整模块304,用于根据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RLC_BUF_BIT、所述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与最大比特数目TBS_MAX之间的关系,对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进行修正,得到MCS值对所述通信链路进行自适应调整。
上述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通过利用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CMCH_BIT和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RLC_BUF_BIT和这两个参数,对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和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进行修正,保证了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模块输出的MCS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有效地提高了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在第一中间变量获取模块301之前还可以包括:内环MCS基准值获取模块100。
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的内环MCS基准值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内环MCS基准值获取模块100包括:
解码模块101,用于对用户设备反馈的CQI原始比特进行解码,得到CQI样本;
平滑模块102,用于对所述CQI样本进行平滑处理,得到CQI信息;
查询模块103,用于根据CQI信息,查询CQI_TO_MCS映射表,得到内环MCS基准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用户设备反馈的CQI信息是通过上行解码获取的。根据基站对用户设备的CQI反馈模式配置的不同,通常有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非周期CQI反馈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承载的周期CQI反馈,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可以任选其中一种反馈模式以获取用户设备反馈的CQI信息,此处可以对CQI进行平滑操作,平滑窗口的长度可以确定为[1,10];最后,根据CQI信息通过查CQI_TO_MCS映射表得到内环MCS基准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在第一中间变量获取模块301之前还可以包括:外环MCS偏移量获取模块200。
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的外环MCS偏移量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外环MCS偏移量获取模块200,包括:
预设模块201,用于预设外环MCS偏移量的初始值、下行BLER统计周期、BLER上门限和BLER下门限;
第一计算模块202,用于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用户设备反馈ACK/NACK的数目计算得到BLER统计量;
第二计算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BLER统计量,计算外环MCS偏移值;若BLER统计量大于BLER上门限,则MCS_INIT=MCS_INIT–1;若BLER统计量小于BLER下门限,则MCS_INIT=MCS_INIT+1;否则,MCS_INIT保持不变;其中,MCS_INIT表示外环MCS偏移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所述预设模块201还可以用于:预设外环MCS偏移量MCS_INIT的初始值为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所述预设模块201还可以用于:预设统计周期T的取值范围为[10,1000]m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所述预设模块201还可以用于:预设BLER上门限的取值范围为[0,0.1],BLER下门限的取值范围为[0.05,0.3],且BLER上门限大于BLER下门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所述预设模块201还可以用于:预设外环MCS偏移值限制范围在[-10,10]之间,初始值设为0,设置下行BLER统计周期T、BLER上门限和BLER下门限,其中BLER上门限大于BLER下门限。当内环MCS基准值和外环MCS偏移值相加之后,所得的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应限制其范围处于[0,28]之间,超出范围则按上下限取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到的第一中间变量的值处于预设范围内,确保由该第一中间变量得到的MCS值查表得到的码块大小不大于下行当前帧待发的数据量,避免了给MAC层处理带来空比特填充过程,提高了通信链路的处理效率。
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的信道质量指示值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值获取模块302包括:
第一查表模块302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及RB数目查询3GPPTS36.213协议中规定的表项,获取第二中间变量;
第二查表模块30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查询MCS_TO_CQI映射表,获取信道质量指示值。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所示的MCS_TO_CQI映射表,来获取信道质量指示值CQI:
mc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qi 1 1 2 2 3 3 4 4 5 6 7 7 7 8 8
mcs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cqi 8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所述最大比特数目获取模块303包括:
TBS_MAX=TBS_MAX_TEMP-CMCH_BIT;
式中,TBS_MAX_TEMP表示不考虑控制信道占用RE情况下的空口最大可承载的比特数目,CMCH_BIT表示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TBS_MAX_TEMP的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
T B S _ M A X _ T E M P = N P R B × N R E P D S C H × Q m × C r ;
式中,NPRB表示基站的资源分配模块输出的RB个数,表示预估的每个PRB中用于下行共享信道的RE个数,通常用总的RE个数减去控制下行共享信道及RS占用的RE个数获得;Qm表示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阶数,Cr为当前信道质量条件下选取的码率。
在本实施例中,调制方式根据TBS_TEMP查表获取,所用表项为协议3GPPTS36.213所提供。对于QPSK,Qm=2;对于16QAM,Qm=4;对于64QAM,Qm=6。至于Cr,根据CQI_EQU直接查表获得,此表项为协议3GPPTS36.213提供(由表Table7.2.3-1中的efficiency除以调制阶数得到),最大的码率值为0.92578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中,计算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CMCH_BIT的方法如下所示:
CMCH_BIT=(RE_BCH+RE_PSS+RE_SSS)×Qm×CEN_RB;
式中,RE_BCH表示广播信道在中心带宽中单个RB内所占用的RE数目,RE_PSS表示主同步信道在中心带宽中单个RB内所占用的RE数目,RE_SSS表示辅同步信道在中心带宽中单个RB内所占用的RE数目,CEN_RB表示当前资源分配模块输出的RB中属于中心带宽范围的RB数目。
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的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中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CMCH_BIT获取模块400包括:
记录模块401:根据调度模块输出的RB调度信息,记录调度模块给当前用户设备分配的RB资源中每个RB的位置信息;
判断模块402:根据所述RB的位置信息,判断给当前用户设备分配的RB中是否与中心带宽的6个RB有重叠;其中,中心带宽范围由LTE通信协议3GPPTS36.211确定;
统计模块403:如果没有重叠,直接输出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CMCH_BIT=0,流程结束;如果有重叠,则统计重叠的个数CEN_RB;
计算模块404:根据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号得到RE_BCH、RE_PSS、RE_SSS的值,依据公式:
CMCH_BIT=(RE_BCH+RE_PSS+RE_SSS)×Qm×CEN_RB;
即可计算出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CMCH_BIT的值。
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号为0、1、5、6时的RE_BCH、RE_PSS、RE_SSS的值如下所示:
1)若当前为时分双工系统:
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为0时,RE_BCH=44、RE_PSS=0、RE_SSS=12;
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为1时,RE_BCH=0、RE_PSS=12、RE_SSS=0;
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为5时,RE_BCH=0、RE_PSS=0、RE_SSS=12;
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为6时,RE_BCH=0、RE_PSS=12、RE_SSS=0;
其他情况,RE_BCH=0、RE_PSS=0、RE_SSS=0。
2)若当前为频分双工系统:
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为0时,RE_BCH=44、RE_PSS=12、RE_SSS=12;
当前调度子帧对应的空口子帧为5时,RE_BCH=0、RE_PSS=12、RE_SSS=12;
其他情况,RE_BCH=0、RE_PSS=0、RE_SSS=0。
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的自适应调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的自适应调整模块304包括:
比较模块3041,用于比较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RLC_BUF_BIT和最大比特数目TB_MAX的大小关系,将其中的较小者作为第一次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TB_MAX1;
修正模块3042,用于比较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与第一次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TB_MAX1的大小关系,若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大于第一次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TB_MAX1,将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减小1,得到第一次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1;
查表模块304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1)进行查表,得到第一次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1;
调整模块3044,用于比较所述第一次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1与第一次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TB_MAX1的大小关系;若第一次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1大于第一次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TB_MAX1,将第一次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TBS_TEMP1减小1,得到第二次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TBS_TEMP2,重复本步骤,直到得到的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不大于最大比特数目TB_MAX为止,此时对应的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即为MCS值,根据得到的MCS值对通信链路进行自适应调整。
上述实施例,通过引入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CMCH_BIT和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RLC_BUF_BIT和这两个参数,对第一中间变量MCS_TEMP和第二中间变量TBS_TEMP进行修正,保证了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模块输出的MCS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有效地提高了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内环MCS基准值和外环MCS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一中间变量;
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和当前调度模块分配的RB数目进行查表,获取第二中间变量,并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进行查表,获取信道质量指示值;
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值进行查表,确定通信链路当前的码率,并根据所述码率、RB数目以及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计算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可承载的最大比特数目;
根据当前调度时刻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所述第二中间变量与最大比特数目之间的关系,对第一中间变量进行修正,得到MCS值对所述通信链路进行自适应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内环MCS基准值和外环MCS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一中间变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用户设备反馈的CQI原始比特进行解码,得到CQI样本;
对所述CQI样本进行平滑处理,得到CQI信息;
根据CQI信息,查询相应的映射表,得到内环MCS基准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内环MCS基准值和外环MCS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一中间变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预设外环MCS偏移量的初始值、下行BLER统计周期、BLER上门限和BLER下门限;
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用户设备反馈ACK/NACK的数目计算得到BLER统计量;
根据所述BLER统计量,计算外环MCS偏移值;若BLER统计量大于BLER上门限,则MCS_INIT=MCS_INIT–1;若BLER统计量小于BLER下门限,则MCS_INIT=MCS_INIT+1;否则,MCS_INIT保持不变;
其中,MCS_INIT表示外环MCS偏移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外环MCS偏移量的初始值为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周期的取值范围为[10,1000]ms。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LER上门限的取值范围为[0,0.1],BLER下门限的取值范围为[0.05,0.3],且BLER上门限大于BLER下门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和当前调度模块分配的RB数目进行查表,获取第二中间变量,并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进行查表,获取信道质量指示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及RB数目查询LTE通信协议中的表项,获取第二中间变量;
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查询相应的映射表,获取信道质量指示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值进行查表,确定通信链路当前的码率,并根据所述码率、RB数目以及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计算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可承载的最大比特数目的步骤包括:
TBS_MAX=TBS_MAX_TEMP-CMCH_BIT;
式中,TBS_MAX_TEMP表示不考虑控制信道占用RE情况下的空口最大可承载的比特数目,CMCH_BIT表示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
其中, T B S _ M A X _ T E M P = N P R B × N R E P D S C H × Q m × C r ;
式中,NPRB表示基站的资源分配模块输出的RB个数,表示预估的每个PRB中用于下行共享信道的RE个数,Qm表示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阶数,Cr表示当前信道质量条件下选取的码率;
其中,CMCH_BIT=(RE_BCH+RE_PSS+RE_SSS)×Qm×CEN_RB;
式中,RE_BCH表示广播信道在中心带宽中单个RB内所占用的RE数目,RE_PSS表示主同步信道在中心带宽中单个RB内所占用的RE数目,RE_SSS表示辅同步信道在中心带宽中单个RB内所占用的RE数目,CEN_RB表示当前资源分配模块输出的RB中属于中心带宽范围的RB数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所述第二中间变量与最大比特数目之间的关系,对第一中间变量进行修正,得到MCS值对所述通信链路进行自适应调整的步骤包括:
比较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和最大比特数目的大小关系,将其中的较小者作为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
比较第二中间变量与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的大小关系,若第二中间变量大于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将第一中间变量减小1,得到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
根据所述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进行查表,得到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
再比较所述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与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的大小关系,若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大于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将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再次减小1,重复根据所述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进行查表,得到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再比较所述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与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的大小关系的步骤,直到得到的第二中间变量不大于最大比特数目为止,此时对应的第一中间变量即为MCS值,根据得到的MCS值对所述通信链路进行自适应调整。
10.一种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中间变量获取模块,用于将内环MCS基准值和外环MCS偏移值相加,得到第一中间变量;
信道质量指示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和当前调度模块分配的RB数目进行查表,获取第二中间变量,并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进行查表,获取信道质量指示值;
最大比特数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值进行查表,确定通信链路当前的码率,并根据所述码率、RB数目以及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计算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可承载的最大比特数目;
自适应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所述第二中间变量与最大比特数目之间的关系,对第一中间变量进行修正,得到MCS值对所述通信链路进行自适应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中间变量获取模块之前,还包括:内环MCS基准值获取模块;
所述内环MCS基准值获取模块包括:
解码模块,用于对用户设备反馈的CQI原始比特进行解码,得到CQI样本;
平滑模块,用于对所述CQI样本进行平滑处理,得到CQI信息;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CQI信息,查询相应的映射表,得到内环MCS基准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中间变量获取模块之前,还包括:外环MCS偏移量获取模块;
所述外环MCS偏移量获取模块包括:
预设模块,用于预设外环MCS偏移量的初始值、下行BLER统计周期、BLER上门限和BLER下门限;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用户设备反馈ACK/NACK的数目计算得到BLER统计量;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BLER统计量,计算外环MCS偏移值;若BLER统计量大于BLER上门限,则MCS_INIT=MCS_INIT–1;若BLER统计量小于BLER下门限,则MCS_INIT=MCS_INIT+1;否则,MCS_INIT保持不变;其中,MCS_INIT表示外环MCS偏移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模块用于:预设外环MCS偏移量的初始值为0。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模块用于:预设统计周期的取值范围为[10,1000]ms。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模块用于:预设BLER上门限的取值范围为[0,0.1],BLER下门限的取值范围为[0.05,0.3],且BLER上门限大于BLER下门限。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值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查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及RB数目查询LTE通信协议中的表项,获取第二中间变量;
第二查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变量查询相应的映射表,获取信道质量指示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比特数目获取模块包括:
TBS_MAX=TBS_MAX_TEMP-CMCH_BIT;
式中,TBS_MAX_TEMP表示不考虑控制信道占用RE情况下的空口最大可承载的比特数目,CMCH_BIT表示当前调度时刻对应的空口子帧中公共信道占用的比特数目;
其中, T B S _ M A X _ T E M P = N P R B × N R E P D S C H × Q m × C r ;
式中,NPRB表示基站的资源分配模块输出的RB个数,表示预估的每个PRB中用于下行共享信道的RE个数,Qm表示调制方式对应的调制阶数,Cr表示当前信道质量条件下选取的码率;
其中,CMCH_BIT=(RE_BCH+RE_PSS+RE_SSS)×Qm×CEN_RB;
式中,RE_BCH表示广播信道在中心带宽中单个RB内所占用的RE数目,RE_PSS表示主同步信道在中心带宽中单个RB内所占用的RE数目,RE_SSS表示辅同步信道在中心带宽中单个RB内所占用的RE数目,CEN_RB表示当前资源分配模块输出的RB中属于中心带宽范围的RB数目。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整模块包括: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当前调度子帧中待下发的缓存数据比特数和最大比特数目的大小关系,将其中的较小者作为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
修正模块,用于比较第二中间变量与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的大小关系,若第二中间变量大于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将第一中间变量减小1,得到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
查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进行查表,得到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
调整模块,用于再比较所述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与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的大小关系,若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大于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将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再次减小1,重复根据所述修正后的第一中间变量进行查表,得到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再比较所述修正后的第二中间变量与修正后的最大比特数目的大小关系的步骤,直到得到的第二中间变量不大于最大比特数目为止,此时对应的第一中间变量即为MCS值,根据得到的MCS值对所述通信链路进行自适应调整。
CN201510992621.7A 2015-12-22 2015-12-22 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5577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92621.7A CN105577324B (zh) 2015-12-22 2015-12-22 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92621.7A CN105577324B (zh) 2015-12-22 2015-12-22 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7324A true CN105577324A (zh) 2016-05-11
CN105577324B CN105577324B (zh) 2018-11-27

Family

ID=55887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92621.7A Active CN105577324B (zh) 2015-12-22 2015-12-22 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7732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4816A (zh) * 2016-07-18 2018-01-26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长期演进的无人机图传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45361A (zh) * 2016-07-22 2018-01-30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8712355A (zh) * 2018-05-21 2018-10-26 宁波启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lc设备动态选择调制类型的方法
CN109495968A (zh) * 2017-09-12 2019-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43366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1447041A (zh) * 2019-01-16 2020-07-24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调制与编码策略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839740A (zh) * 2020-06-24 2021-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外环值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10240A (zh) * 2022-06-06 2022-07-05 希诺麦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Tdma点对点场景下的链路自适应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53927A1 (en) * 2003-06-16 2004-12-16 Xiaoxin Qiu Cooperative link characterization and MCS selection by wireless terminal and network for improved system performance
CN102761387A (zh) * 2011-04-26 2012-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3595502A (zh) * 2012-08-15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开环链路自适应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53927A1 (en) * 2003-06-16 2004-12-16 Xiaoxin Qiu Cooperative link characterization and MCS selection by wireless terminal and network for improved system performance
CN102761387A (zh) * 2011-04-26 2012-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3595502A (zh) * 2012-08-15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开环链路自适应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4816A (zh) * 2016-07-18 2018-01-26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长期演进的无人机图传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34816B (zh) * 2016-07-18 2021-05-11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长期演进的无人机图传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45361A (zh) * 2016-07-22 2018-01-30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95968A (zh) * 2017-09-12 2019-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12355A (zh) * 2018-05-21 2018-10-26 宁波启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lc设备动态选择调制类型的方法
WO2020143366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1447041A (zh) * 2019-01-16 2020-07-24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调制与编码策略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839740A (zh) * 2020-06-24 2021-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外环值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10240A (zh) * 2022-06-06 2022-07-05 希诺麦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Tdma点对点场景下的链路自适应方法及应用
CN114710240B (zh) * 2022-06-06 2022-09-20 希诺麦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Tdma点对点场景下的链路自适应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7324B (zh) 201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7324A (zh) 通信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和系统
US8010049B2 (en) Sub-band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apparatus
US7257423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assignment control method
EP3266133B1 (en) Decoding margin based configuration of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US8630334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of selecting a CQI value based on the transport block size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196060B1 (en) Power-aware link adaptation in a wideband cdma system
US8169973B2 (en) Power efficient enhanced uplink transmission
US10958372B2 (en) Radio link adapt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5330843B2 (ja)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EP3449588B1 (en) Wireless device specific maximum code rate limit adjustment
CN102439895A (zh)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调度支持
CN101106765A (zh) 调度器、包括该调度器的无线电基站设备以及调度方法
US20210211242A1 (en) Multi-level ack for automatic repetitions
JP4812504B2 (ja)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送信制御方法
JP6060160B2 (ja) チャネル品質指標の判定
CN102625374B (zh) 一种功率调整方法
JP5094577B2 (ja) 基地局および無線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
US10856233B2 (en) Coverage extension for wireless devices
EP4238260A1 (en) Pucch link adaptation using bandwidth-part switching
CN102387575A (zh) 一种功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14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nbi Road No. 6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8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Patentee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