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6308A - 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6308A
CN105576308A CN201610079818.6A CN201610079818A CN105576308A CN 105576308 A CN105576308 A CN 105576308A CN 201610079818 A CN201610079818 A CN 201610079818A CN 105576308 A CN105576308 A CN 105576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s
charging
threshold value
temperature threshold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798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6308B (zh
Inventor
陆群
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 Auto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798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763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76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6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6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6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3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检测电池模组温度值和车外环境温度值;当所述电池模组温度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且低于预先设定的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而且所述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环境低温门限值且低于预先设定的环境高温门限值时,使能电池模组满功率充电。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检测电池模组温度和环境温度,限制电池模组在极端条件下的充电能力,从而保证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短缺、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降低石油消耗、低污染、低噪声的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混合动力汽车同时兼顾纯电动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优势,在满足汽车动力性要求和续驶里程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燃油经济性,降低了排放,被认为是当前节能和减排的有效路径之一。
在目前的电动汽车中,电池管理系统针对电池模组执行电池热管理。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RechargeableEnergyStorageSystem,RESS)系统是可充电的、且可提供电能的能量存储系统。RESS系统可以提升电池安全性,并降低成本。
在当前车载RESS系统的热管理充电控制程序中,仅基于电池模组的内部温度控制电池模组的充电功率。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热管理充电控制示意图。由图1可见,在现有技术中,只要电池模组的内部温度处于低温门限值A与高温门限值B之间,电池模组即可以满功率充电,而并不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
然而,电池模组在实际使用中还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在极端环境温度下,如果不预先限制电池模组的充电能力,很可能影响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和装置,从而便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包括:
检测电池模组温度值和车外环境温度值;
当所述电池模组温度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且低于预先设定的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而且所述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环境低温门限值且低于预先设定的环境高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满功率充电。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车外环境温度值低于所述环境低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所述环境高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池模组温度值低于所述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池模组温度值高于所述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装置,包括:
电池模组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池模组温度值;
车外环境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外环境温度值;
充电模块,用于当所述电池模组温度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且低于预先设定的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而且所述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环境低温门限值且低于预先设定的环境高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满功率充电。
优选地,充电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车外环境温度值低于所述环境低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优选地,充电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所述环境高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优选地,充电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电池模组温度值低于所述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优选地,充电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电池模组温度值高于所述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检测电池模组温度值和车外环境温度值;当电池模组温度值高于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且低于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且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环境低温门限值且低于环境高温门限值时,电池模组才满功率充电,否则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可见,本发明实施方式同时基于电池模组温度和环境温度来控制电池模组充电功率,在环境温度影响到电池模组之前预先限制电池模组的充电能力,从而保证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热管理充电控制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逻辑处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电池模组充电控制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为了描述上的简洁和直观,下文通过描述若干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阐述。实施方式中大量的细节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案。但是很明显,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时可以不局限于这些细节。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了本发明的方案,一些实施方式没有进行细致地描述,而是仅给出了框架。下文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根据……”是指“至少根据……,但不限于仅根据……”。由于汉语的语言习惯,下文中没有特别指出一个成分的数量时,意味着该成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或可理解为至少一个。
申请人发现:电池模组在实际使用中会受环境温度影响。在极端环境温度下,电池模组内部将出现较大的温差,从而影响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有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实施方式同时基于电池模组温度和环境温度来控制电池模组充电功率,从而限制电池模组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充电能力,以保证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检测电池模组温度值和车外环境温度值。
在这里,可以分别设置电池模组温度传感器和车外环境温度传感器。电池模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模组的内部温度值,车外环境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的车外环境温度值。
无论是电池模组温度检测或车外环境温度检测,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采用的温度传感器品种繁多。比如,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和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具体地,温度传感器可以采用热电偶、热敏电阻、铂电阻(RTD)和温度检测集成电路,等等。
上述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采用的温度传感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这种描述仅是示范性的,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
步骤202:判断电池模组温度值是否高于预先设定的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且低于预先设定的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而且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环境低温门限值且低于预先设定的环境高温门限值时,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4。
本发明预先设定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环境低温门限值和环境高温门限值。
当电池模组温度值高于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且低于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时,认定电池模组的内部温度处于正常区间之内。
当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环境低温门限值且低于环境高温门限值时,可以认定车外环境温度处于正常区间之内。
当已经认定电池模组的内部温度处于正常区间之内后,进一步将车外环境温度值与环境低温门限值和环境高温门限值进行比较。只有进一步认定车外环境温度处于正常区间之内,即电池模组的内部温度和车外环境温度都正常时,才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4。
步骤203:使能电池模组满功率充电,并结束本流程。
在这里,当步骤202中判定电池模组的内部温度和车外环境温度都正常时,使能电池模组满功率充电。在满功率充电中,电池模组可以按照额定的满功率执行充电。取决于电池模组的具体型号,满功率充电的具体参数可能具有不同,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
步骤204:使能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并结束本流程。
在这里,当步骤202中判定电池模组的内部温度和车外环境温度中至少有一个不正常时,本发明并不使能电池模组满功率充电,而是使能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在限功率充电中,电池模组不按照额定的满功率执行充电,而是以低于额定满功率的充电倍率执行充电。比如,可以基于满功率充电的1/3左右比例进行充电。举例,当电池模组的满功率充电倍率为1C时,限定电池模组的充电倍率可以为0.3C;当电池模组的满功率充电倍率为1.5C时,限定电池模组的充电倍率为0.5C,等等。
可见,即使电池模组的内部温度正常,只要车外环境温度不正常,本发明实施方式便限制电池模组限满功率充电。因此,本发明通过在极端环境温度下限制电池模组的充电能力,可以延长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电池模组限功率的具体情形至少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1)、当车外环境温度值低于环境低温门限值时,使能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2)、当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环境高温门限值时,使能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3)、当电池模组温度值低于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时,使能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4)、当电池模组温度值高于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时,使能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基于上述描述,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逻辑处理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为电池模组提供充电功率的功率源可以是充电机,也可以是电机制动过程中的回收能量,本发明对此并无限定。
在图3中,预先设置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A,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B。比如,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A可为35度;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B可为5度。而且,预先设置环境低温门限值C和环境高温门限值D。比如,环境低温门限值C为-5度,环境高温门限值D为45度。而且,假定电池模组满功率充电倍率为1.5C。
当电池模组温度高于35度时,对电池模组执行限功率充电。比如,当电池模组温度为45度时,充电倍率被降低为0.5C。
当电池模组温度低于5度时,对电池模组执行限功率充电。比如,当电池模组温度为-3度时,充电倍率被降低为0.5C。
当车外环境温度高于45度时,对电池模组执行限功率充电。比如,当车外环境温度为55度时,充电倍率被降低为0.5C。
当车外环境温度低于-5度时,对电池模组执行限功率充电。比如,当车外环境温度为-12度时,充电倍率被降低为0.5C。
当电池模组温度高于5度且低于35度时,如果车外环境温度高于45度,对电池模组执行限功率充电。比如,当电池模组温度为20度且车外环境温度为55度时,充电倍率被降低为0.5C。
当电池模组温度高于5度且低于35度时,如果车外环境温度低于-5度,对电池模组执行限功率充电。比如,当电池模组温度为20度且车外环境温度为-15度时,充电倍率被降低为0.5C。
当电池模组温度高于5度且低于35度时,如果车外环境温度高于-5度且低于45度,对电池模组执行满功率充电。比如,当电池模组温度为20度且车外环境温度为20度时,充电倍率为1.5C。
以上以具体的温度值和充电倍率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这种描述仅是示范性的,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池模组充电控制示意图。由图4可见,不同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方式需要电池模组的内部温度处于低温门限值A与高温门限值B之间,而且环境温度处于低温门限值C与高温门限值D之间,电池模组才可以满功率充电。
可见,本发明实施方式同时基于电池模组温度和环境温度来控制电池模组充电功率,从而限制电池模组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充电能力,可以保证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装置。
图5为根据本发明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装置的结构图。
如图5所示,该装置500包括:
电池模组温度检测模块501,用于检测电池模组温度值;
车外环境温度检测模块502,用于检测车外环境温度值;
充电模块503,用于当所述电池模组温度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且低于预先设定的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而且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环境低温门限值且低于预先设定的环境高温门限值时,使能电池模组满功率充电。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充电模块503,还用于当车外环境温度值低于环境低温门限值时,使能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充电模块503,还用于当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环境高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充电模块503,还用于当电池模组温度值低于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时,使能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充电模块503,还用于当电池模组温度值高于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时,使能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可以将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的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和装置应用到各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中,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PHEV)或燃料电池汽车(FCEV),等等。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检测电池模组温度值和车外环境温度值;当电池模组温度值高于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且低于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而且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环境低温门限值且低于环境高温门限值时,电池模组才满功率充电,否则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可见,本发明实施方式同时基于电池模组温度和环境温度来控制电池模组充电功率,在环境温度影响到电池模组之前预先限制电池模组的充电能力,从而保证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电池模组温度值和车外环境温度值;
当所述电池模组温度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且低于预先设定的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而且所述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环境低温门限值且低于预先设定的环境高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满功率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车外环境温度值低于所述环境低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所述环境高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池模组温度值低于所述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池模组温度值高于所述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6.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模组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池模组温度值;
车外环境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外环境温度值;
充电模块,用于当所述电池模组温度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且低于预先设定的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而且所述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环境低温门限值且低于预先设定的环境高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满功率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充电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车外环境温度值低于所述环境低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充电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车外环境温度值高于所述环境高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充电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电池模组温度值低于所述电池模组低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充电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电池模组温度值高于所述电池模组高温门限值时,使能所述电池模组限功率充电。
CN201610079818.6A 2016-02-04 2016-02-04 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5763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9818.6A CN105576308B (zh) 2016-02-04 2016-02-04 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9818.6A CN105576308B (zh) 2016-02-04 2016-02-04 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6308A true CN105576308A (zh) 2016-05-11
CN105576308B CN105576308B (zh) 2019-11-01

Family

ID=55886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79818.6A Active CN105576308B (zh) 2016-02-04 2016-02-04 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7630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096A (zh) * 2016-02-26 2016-06-01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7492687A (zh) * 2017-06-26 2017-12-19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控制方法和电池控制装置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188A (zh) * 2006-12-21 2008-06-25 研华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的过温保护方法
CN101504996A (zh) * 2008-02-06 2009-08-12 索尼株式会社 充电装置和充电方法
CN102301561A (zh) * 2009-01-28 2011-12-28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混合式工作机械及蓄电控制装置
CN102195105B (zh) * 2011-01-14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022585A (zh) * 2011-09-26 2013-04-0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用电池充电控制技术
CN103155348A (zh) * 2010-10-12 2013-06-12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充电设备
CN103413985A (zh) * 2013-07-29 2013-11-27 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基于环境温度的电动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快速充电方法
CN103441547A (zh) * 2013-09-03 2013-12-11 四川川奇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充电器和具有该充电器的电动助力车
CN103515663A (zh) * 2012-06-18 2014-01-15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电池包充电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充电装置
CN104051800A (zh) * 2013-03-13 2014-09-17 株式会社牧田 电池组以及充电器
CN104218638A (zh) * 2014-08-20 2014-12-17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电流安全控制方法
CN104348224A (zh) * 2013-08-07 2015-02-11 神钢建机株式会社 电力控制装置
KR20150102901A (ko) * 2012-11-30 2015-09-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사용 환경과 사용 이력을 관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204760436U (zh) * 2015-05-28 2015-11-11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和车辆
CN204885366U (zh) * 2015-07-20 2015-12-16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带有加热片的电池单体及电池组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188A (zh) * 2006-12-21 2008-06-25 研华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的过温保护方法
CN101504996A (zh) * 2008-02-06 2009-08-12 索尼株式会社 充电装置和充电方法
CN102301561A (zh) * 2009-01-28 2011-12-28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混合式工作机械及蓄电控制装置
CN103155348A (zh) * 2010-10-12 2013-06-12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充电设备
US20130221907A1 (en) * 2010-10-12 2013-08-29 Nec Corporation Charging apparatus
CN102195105B (zh) * 2011-01-14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022585A (zh) * 2011-09-26 2013-04-0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用电池充电控制技术
CN103515663A (zh) * 2012-06-18 2014-01-15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电池包充电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充电装置
KR20150102901A (ko) * 2012-11-30 2015-09-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사용 환경과 사용 이력을 관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4051800A (zh) * 2013-03-13 2014-09-17 株式会社牧田 电池组以及充电器
CN103413985A (zh) * 2013-07-29 2013-11-27 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基于环境温度的电动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快速充电方法
CN104348224A (zh) * 2013-08-07 2015-02-11 神钢建机株式会社 电力控制装置
CN103441547A (zh) * 2013-09-03 2013-12-11 四川川奇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充电器和具有该充电器的电动助力车
CN104218638A (zh) * 2014-08-20 2014-12-17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电流安全控制方法
CN204760436U (zh) * 2015-05-28 2015-11-11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和车辆
CN204885366U (zh) * 2015-07-20 2015-12-16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带有加热片的电池单体及电池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096A (zh) * 2016-02-26 2016-06-01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7492687A (zh) * 2017-06-26 2017-12-19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控制方法和电池控制装置
CN107492687B (zh) * 2017-06-26 2019-10-15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控制方法和电池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6308B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nchal et al. Cycling degrad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of a LiFePO4 battery at actual conditions
CN101625398B (zh) 一种纯电动车电池寿命计算及报警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4166102B (zh) 车用动力电池组的soc使用区间的判定方法
CN10436028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估算修正方法
US20120200257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State-of-Charge (SOC) of a Vehicle Battery
CN102185167B (zh) 一种车载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放电终止状态判断方法
Li et al. Online manage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y based on time-triggered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for fuel-cell hybrid vehicle applications
CN104656026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过充诊断方法及系统
JP2020092091A (ja) 電力貯蔵システムの寿命を最適化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1181874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的管理系统
CN105882436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管理方法
CN106129528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的保温方法和保温装置
CN103407448A (zh) 发动机启停控制系统
CN112363061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热失控风险评估方法
Lee et al. Modeling and validation of 12V lead-acid battery for stop-start technology
CN105576308A (zh) 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2164799B (zh) 混合动力汽车蓄能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749597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方法、装置和电动汽车
CN206557352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以及车辆
CN105703025B (zh) 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放电方法和装置
CN205477989U (zh) 一种车载氢氧机防漏电系统
CN103852671A (zh) 一种汽车整车电量动态平衡的试验方法
CN106374556A (zh) 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3318170A (zh) 一种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及其扭矩分配方法和系统
CN105751910B (zh) 一种车载可放电储能系统的电池模组放电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