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4962B -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4962B
CN105574962B CN201510345400.0A CN201510345400A CN105574962B CN 105574962 B CN105574962 B CN 105574962B CN 201510345400 A CN201510345400 A CN 201510345400A CN 105574962 B CN105574962 B CN 1055749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gate inhibition
distance
password
safe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454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4962A (zh
Inventor
黄克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454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7496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5851 priority patent/WO201620177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574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4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4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49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包括: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若所述距离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安全模式;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则开启所述门禁;若所述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本发明实施例在安全性高的安全模式下当用户需要开启门禁时不需要密码验证即可直接开启,操作简单,用户体验好。

Description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门禁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作为物联网应用之一的智能家居将成为未来家居的基本形态,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智能家居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使人们的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高效。
目前,对智能家居门禁系统的管理一般是移动终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在开启门禁时都需要用户在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上输入授权密码来完成,从而导致对很明显有门禁权限的用户来说增加了不必要的授权验证操作步骤,使得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以期可以在安全模式下不需要通过密码进行验证即可开启门禁,操作简单,用户体验好。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包括:
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
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预设距离;
若所述距离少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安全模式;
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则开启所述门禁;
若所述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预设距离;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距离少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安全模式;
开启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则开启所述门禁;
提示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若所述距离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安全模式;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则开启所述门禁;若所述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从而在安全性高的安全模式下当用户需要开启门禁时不需要密码验证即可直接开启,操作简单,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禁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门禁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以期可以在安全模式下不需要通过密码进行验证即可开启门禁,操作简单,用户体验好。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门禁管理方法,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包括: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预设距离;若所述距离少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安全模式;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则开启所述门禁;若所述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首先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禁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可以包括:
S101、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
其中,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安装应用程序的智能终端,门禁可以为智能家居、智能电梯等中安装的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行管理控制的门禁,门禁位置与安装门禁的智能家居、智能电梯等的位置相同。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为手机。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如果要利用移动终端对智能家居的门禁进行控制,则在移动终端与智能家居处于同一无障碍空间时,测量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与智能家居的门禁位置之间的距离。
S102、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若是,则执行步骤S103。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大于0的实数。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0至3米之间。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1米。
需要说明,该预设距离根据智能家电等的类型,根据用户方便控制智能家电等的门禁以及后续方便使用智能家电等进行设置。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测量手机与智能家居的门禁的距离后,判断手机与智能家居的门禁距离,如果在1米内,则转入执行步骤S103。
可以理解,设定预设距离范围,则可以在移动终端与智能家居之间的距离处于一定范围之内执行相应动作,避免误操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距离不小于预设距离时,不执行任何动作,继续在一定时间以后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
S103、若所述距离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安全模式。若是,则执行步骤S104,否则执行步骤S105。
其中,安全模式为移动终端的一种运行模式,用户需要较高的使用权限或者需要进行安全验证才能进入,从而在该运行模式下,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很高,此时移动终端可以执行在其它模式下不能进行的动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全模式可以为移动终端中需要用户通过一定的密码验证才能进入的一种模式,如移动终端的固定使用者通过指纹进行验证进入,从而在安全模式下进行的操作都为移动终端的固定使用者进行的,安全性高。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全模式也可以为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网络下才能运行的一个模式。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检测到的手机与智能家居的门禁的距离少于或等于1米时,则转入执行步骤S104,否则执行步骤S105。
S104、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则开启所述门禁。
可以理解,当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时,移动终端的安全性高,具备较高的操作权限,因此此时可以直接开启门禁。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检测到手机与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的距离少于或等于1米时,并且手机主人通过指纹验证进入安全模式,说明此时手机正由手机主人操作,安全性高,所以此时开启智能家居的门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此时移动终端用户不想开启门禁,可通过一定的操作关闭该开启门禁的操作。
S105、若所述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检测到手机与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的距离少于或等于1米时,并且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移动终端安全性低,即此时不是由手机主人操作手机或者手机主人此时不想直接开启门禁,此时不能直接打开智能家居的门禁,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才能开启门禁,所以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可以理解,当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时,说明用户的权限不高,此时需要用密码验证用户的门禁进入权限。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若所述距离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安全模式;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则开启所述门禁;若所述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从而在安全性高的安全模式下当用户需要开启门禁时不需要密码验证即可直接开启,操作简单,用户体验好。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同时安装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安全系统经由所述普通系统通过密码验证进入,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安全系统后,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安全模式。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时,该手机可以为安装有双系统的手机,其中一个为普通系统,一个为安全系统,手机开机启动时首先进入的是普通系统,再在普通系统下通过密码验证进入安全系统,此时手机处于安全模式。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是普通系统时,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普通模式,此时普通模式下用户的操作权限有限。
可以理解,由于移动终端在经由普通系统的普通模式进入安全系统的安全模式时,需要通过密码进行验证才能进入,所以当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时,移动终端将具备较高的操作权限以及一些隐私权限。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当手机与智能家居的门禁距离小于或等于1米,并且手机运行在安全系统下,也即处于安全模式,由于此时手机具备较高的操作权限,因此此时不需要用户在该模式下输入验证密码即可直接开启智能家居。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同时安装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用户在开机时可选择进入普通系统或者安全系统,所述普通系统可通过普通屏幕解锁进入,所述安全系统需要较高的密码验证才能进入。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同时安装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普通系统与所述安全系统之间可进行切换,当由所述普通系统切换至所述安全系统时,需要进一步地密码验证,当由所述安全系统切换至所述普通系统时,不需要进行验证即可直接进入。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密码包括:
数字密码、指纹密码或者语音密码。
可以理解,当用户利用密码进行验证时,可以输入数字密码进行验证,也可以通过指纹进行验证,还可以通过语音进行验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提示用户输入密码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密码;
判断所述密码是否正确;
若所述密码正确,则开启所述门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密码不正确时,不开启所述门禁。
可以理解,通过此步骤,实现了通过密码对用户权限进行验证,从而当用户为有权限用户时开启门禁。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当手机与门禁之间的距离少于或等于1米并且手机不处于安全模式,也即手机的安全性不够时,提示手机用户输入密码进行验证,当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密码正确时,开启门禁,否则不开启该门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门禁进行配对。
可以理解,将移动终端和门禁进行配对,从而实现了移动终端与门禁之间的通信,最终实现了利用移动终端来控制开启门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门禁首次进行配对时,记录所述门禁位置并保存所述门禁位置。
可以理解,在测量移动终端与门禁之间的距离时,需要同时知道移动终端和门禁的位置,在移动终端与门禁进行首次配对时,记录门禁的位置并保存该位置,从而在下次利用该移动终端开启该门禁需要测量该移动终端与该门禁的距离时,可直接利用该保存的位置计算移动终端和门禁之间的距离,减少计算量。
为了便于更好理解和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下面结合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门禁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可以包括:
S201、将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门禁进行配对。
其中,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安装应用程序的智能移动终端,门禁可以为智能家居、智能电梯等中安装的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管理控制的门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为手机。
可以理解,将移动终端和门禁进行配对,从而实现了移动终端与门禁之间的通信,最终实现了利用移动终端来控制开启门禁。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当利用手机控制智能家居的门禁时,首先需要将手机和该门禁进行配对,实现手机和该门禁之间的通信,从而才能实现手机对智能家居上门禁的控制。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门禁首次进行配对时,记录所述门禁位置并保存所述门禁位置。
可以理解,在测量移动终端与门禁之间的距离时,需要同时知道移动终端和门禁的位置,在移动终端与门禁进行首次配对时,记录门禁的位置并保存该位置,从而在下次利用该移动终端开启该门禁需要测量该移动终端与该门禁的距离时,可直接利用该保存的位置计算移动终端和门禁之间的距离,减少计算量。
S202、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
其中,门禁位置与安装门禁的智能家居、智能电梯等的位置相同。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如果要利用移动终端对智能家居的门禁进行控制,则在移动终端与智能家居处于同一无障碍空间时,测量移动终端当前的位置与智能家居的门禁位置之间的距离。
S203、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预设距离。若是,则执行步骤S204。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大于0的实数。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0至3米之间。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1米。
需要说明,该预设距离根据智能家电等的类型,根据用户方便控制智能家电等的门禁以及后续方便使用智能家电等进行设置。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测量手机与智能家居的门禁的距离后,判断手机与智能家居的门禁距离,如果在1米内,则转入执行步骤S103。
可以理解,设定预设距离范围,则可以在移动终端与智能家居之间的距离处于一定范围之内执行相应动作,避免误操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距离不小于预设距离时,不执行任何动作,继续在一定时间以后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
S204、若所述距离少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安全模式。若是,则执行步骤S205,否则执行步骤S206。
其中,安全模式为移动终端的一种运行模式,用户需要较高的使用权限或者需要进行安全验证才能进入,从而在该运行模式下,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很高,此时移动终端可以执行在其它模式下不能进行的动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全模式可以为移动终端中需要用户通过一定的密码验证才能进入的一种模式,如移动终端的固定使用者通过指纹进行验证进入,从而在安全模式下进行的操作都为移动终端的固定使用者进行的,安全性高。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全模式也可以为移动终端处于特定网络下才能运行的一个模式。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同时安装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安全系统经由所述普通系统通过密码验证进入,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安全系统后,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安全模式。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时,该手机可以为安装有双系统的手机,其中一个为普通系统,一个为安全系统,手机开机启动时首先进入的是普通系统,再在普通系统下通过密码验证进入安全系统,此时手机处于安全模式。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是普通系统时,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普通模式,此时普通模式下用户的操作权限有限。
可以理解,由于移动终端在经由普通系统的普通模式进入安全系统的安全模式时,需要通过密码进行验证才能进入,所以当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时,移动终端将具备较高的操作权限以及一些隐私权限。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当手机与智能家居的门禁距离小于或等于1米,并且手机运行在安全系统下,也即处于安全模式,由于此时手机具备较高的操作权限,因此此时不需要用户在该模式下输入验证密码即可直接开启智能家居。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同时安装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用户在开机时可选择进入普通系统或者安全系统,所述普通系统可通过普通屏幕解锁进入,所述安全系统需要较高的密码验证才能进入。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同时安装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普通系统与所述安全系统之间可进行切换,当由所述普通系统切换至所述安全系统时,需要进一步地密码验证,当由所述安全系统切换至所述普通系统时,不需要进行验证即可直接进入。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检测到的手机与智能家居的门禁的距离少于或等于1米时,则转入执行步骤S104,否则执行步骤S105。
S205、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则开启所述门禁。
可以理解,当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时,移动终端的安全性高,具备较高的操作权限,因此此时可以直接开启门禁。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检测到手机与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的距离少于或等于1米时,并且手机主人通过指纹验证进入安全模式,说明此时手机正由手机主人操作,安全性高,所以此时开启智能家居的门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此时移动终端用户不想开启门禁,可通过一定的操作关闭该开启门禁的操作。
S206、若所述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检测到手机与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的距离少于或等于1米时,并且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移动终端安全性低,即此时不是由手机主人操作手机或者手机主人此时不想直接开启门禁,此时不能直接打开智能家居的门禁,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才能开启门禁,所以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可以理解,当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时,说明用户的权限不高,此时需要用密码验证用户的门禁进入权限。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密码包括:
数字密码、指纹密码或者语音密码。
可以理解,当用户利用密码进行验证时,可以输入数字密码进行验证,也可以通过指纹进行验证,还可以通过语音进行验证。
S207、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密码。
S208、判断所述密码是否正确。若是,则执行步骤S209。
可以理解,当用户输入的密码正确时,即说明用户有权限开启门禁,所以转入执行开启门禁的步骤。
S209、若所述密码正确,则开启所述门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密码不正确时,不开启所述门禁。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若所述距离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安全模式;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则开启所述门禁;若所述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从而在安全性高的安全模式下当用户需要开启门禁时不需要密码验证即可直接开启,操作简单,用户体验好。
下面再举例一个更为具体的应用场景。
例如,手机为同时安装有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的手机,手机的安全系统可通过普通系统通过指纹验证进入,当手机运行的是普通系统时,手机处于普通系统,当手机运行的是安全系统,手机处于安全模式。当利用手机安装应用程序来实现对智能冰箱的门禁控制时,首先需要对手机和智能冰箱门禁进行配对,从而完成手机和智能冰箱之间的配对,然后手机再测量智能冰箱的门禁位置和手机位置之间的距离,判断该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1米,若该距离小于或等于1米时,则再判断手机是否处于安全模式,若手机处于安全模式,则自动开启智能冰箱的门禁。
更进一步地,若手机处于普通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进行验证,此时,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密码正确时,则开启门禁,否则不开启门禁。
更进一步地,当测量到手机与智能冰箱门禁之间的距离大于1米时,则不开启门禁,并且在一定时间以后继续测量手机和智能冰箱门禁之间的距离。
更进一步地,手机在与智能冰箱的门禁进行首次配对时,记录智能冰箱的门禁位置并保存,从而在后续测量手机与智能冰箱门禁之间距离时不需要再记录智能冰箱门禁的位置,减少计算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门禁管理装置,该门禁管理装置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预设距离;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距离少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安全模式;
开启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则开启所述门禁;
提示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具体的,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3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300可以包括:
测量模块310、第一判断模块320、第二判断模块330、开启模块340和提示模块350。
其中,测量模块310,用于测量所述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
其中,移动终端3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安装应用程序的智能终端,门禁可以为智能家居、智能电梯等中安装的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行管理控制的门禁,门禁位置与安装门禁的智能家居、智能电梯等的位置相同。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300为手机。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300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如果要利用移动终端300对智能家居的门禁进行控制,则在移动终端300与智能家居处于同一无障碍空间时,测量移动终端300当前的位置与智能家居的门禁位置之间的距离。
第一判断模块320,用于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若是,则转入第二判断模块330。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大于0的实数。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0至3米之间。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1米。
需要说明,该预设距离根据智能家电等的类型,根据用户方便控制智能家电等的门禁以及后续方便使用智能家电等进行设置。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300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测量手机与智能家居的门禁的距离后,判断手机与智能家居的门禁距离,如果在1米内,则转入转入第二判断模块330。
可以理解,设定预设距离范围,则可以在移动终端300与智能家居之间的距离处于一定范围之内执行相应动作,避免误操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距离不小于预设距离时,不执行任何动作,继续在一定时间以后测量移动终端300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
第二判断模块330,用于若所述距离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300是否处于安全模式。若是,则转入开启模块340,否则转入提示模块350。
其中,安全模式为移动终端300的一种运行模式,用户需要较高的使用权限或者需要进行安全验证才能进入,从而在该运行模式下,移动终端300的安全性很高,此时移动终端300可以执行在其它模式下不能进行的动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全模式可以为移动终端300中需要用户通过一定的密码验证才能进入的一种模式,如移动终端300的固定使用者通过指纹进行验证进入,从而在安全模式下进行的操作都为移动终端300的固定使用者进行的,安全性高。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全模式也可以为移动终端300处于特定网络下才能运行的一个模式。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300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检测到的手机与智能家居的门禁的距离少于或等于1米时,则转入开启模块340,否则转入提示模块350。
开启模块340,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300处于安全模式,则开启所述门禁。
可以理解,当移动终端300处于安全模式时,移动终端300的安全性高,具备较高的操作权限,因此此时可以直接开启门禁。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300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检测到手机与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的距离少于或等于1米时,并且手机主人通过指纹验证进入安全模式,说明此时手机正由手机主人操作,安全性高,所以此时开启智能家居的门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此时移动终端300用户不想开启门禁,可通过一定的操作关闭该开启门禁的操作。
提示模块350,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300不处于安全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300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检测到手机与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的距离少于或等于1米时,并且移动终端300不处于安全模式,移动终端300安全性低,即此时不是由手机主人操作手机或者手机主人此时不想直接开启门禁,此时不能直接打开智能家居的门禁,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才能开启门禁,所以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可以理解,当移动终端300不处于安全模式时,说明用户的权限不高,此时需要用密码验证用户的门禁进入权限。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3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移动终端300测量自身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移动终端300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若所述距离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则移动终端300判断自身是否处于安全模式;若所述移动终端300处于安全模式,则移动终端300开启所述门禁;若所述移动终端300不处于安全模式,则移动终端300提示用户输入密码。从而在安全性高的安全模式下当用户需要开启门禁时不需要密码验证即可直接开启,操作简单,用户体验好。
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4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400可以包括:
测量模块410、第一判断模块420、第二判断模块430、开启模块440和提示模块450。
其中,测量模块410,用于测量移动终端400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
其中,移动终端4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安装应用程序的智能终端,门禁可以为智能家居、智能电梯等中安装的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行管理控制的门禁,门禁位置与安装门禁的智能家居、智能电梯等的位置相同。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400为手机。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400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如果要利用移动终端400对智能家居的门禁进行控制,则在移动终端400与智能家居处于同一无障碍空间时,测量移动终端400当前的位置与智能家居的门禁位置之间的距离。
第一判断模块440,用于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若是,则转入第二判断模块430。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大于0的实数。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0至3米之间。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1米。
需要说明,该预设距离根据智能家电等的类型,根据用户方便控制智能家电等的门禁以及后续方便使用智能家电等进行设置。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400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测量手机与智能家居的门禁的距离后,判断手机与智能家居的门禁距离,如果在1米内,则转入第二判断模块430。
可以理解,设定预设距离范围,则可以在移动终端300与智能家居之间的距离处于一定范围之内执行相应动作,避免误操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距离不小于预设距离时,不执行任何动作,继续在一定时间以后测量移动终端400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
第二判断模块430,用于若所述距离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400是否处于安全模式。若是,则转入开启模块440,否则转入提示模块450。
其中,安全模式为移动终端400的一种运行模式,用户需要较高的使用权限或者需要进行安全验证才能进入,从而在该运行模式下,移动终端400的安全性很高,此时移动终端400可以执行在其它模式下不能进行的动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全模式可以为移动终端400中需要用户通过一定的密码验证才能进入的一种模式,如移动终端400的固定使用者通过指纹进行验证进入,从而在安全模式下进行的操作都为移动终端400的固定使用者进行的,安全性高。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全模式也可以为移动终端400处于特定网络下才能运行的一个模式。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400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检测到的手机与智能家居的门禁的距离少于或等于1米时,则转入开启模块440,否则转入提示模块450。
开启模块440,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400处于安全模式,则开启所述门禁。
可以理解,当移动终端400处于安全模式时,移动终端400的安全性高,具备较高的操作权限,因此此时可以直接开启门禁。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400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检测到手机与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的距离少于或等于1米时,并且手机主人通过指纹验证进入安全模式,说明此时手机正由手机主人操作,安全性高,所以此时开启智能家居的门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此时移动终端400用户不想开启门禁,可通过一定的操作关闭该开启门禁的操作。
提示模块450,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400不处于安全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400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时,当检测到手机与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的距离少于或等于1米时,并且移动终端400不处于安全模式,移动终端400安全性低,即此时不是由手机主人操作手机或者手机主人此时不想直接开启门禁,此时不能直接打开智能家居的门禁,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才能开启门禁,所以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可以理解,当移动终端400不处于安全模式时,说明用户的权限不高,此时需要用密码验证用户的门禁进入权限。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400同时安装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安全系统经由所述普通系统通过密码验证进入,当所述移动终端400进入所述安全系统后,所述移动终端400处于所述安全模式。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400同时安装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安全系统经由所述普通系统通过密码验证进入,当所述移动终端400进入所述安全系统后,所述移动终端400处于所述安全模式。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400为手机时,该手机可以为安装有双系统的手机,其中一个为普通系统,一个为安全系统,手机开机启动时首先进入的是普通系统,再在普通系统下通过密码验证进入安全系统,此时手机处于安全模式。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移动终端400使用的是普通系统时,所述移动终端400处于普通模式,此时普通模式下用户的操作权限有限。
可以理解,由于移动终端400在经由普通系统的普通模式进入安全系统的安全模式时,需要通过密码进行验证才能进入,所以当移动终端400处于安全模式时,移动终端400将具备较高的操作权限以及一些隐私权限。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400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当手机与智能家居的门禁距离小于或等于1米,并且手机运行在安全系统下,也即处于安全模式,由于此时手机具备较高的操作权限,因此此时不需要用户在该模式下输入验证密码即可直接开启智能家居。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400同时安装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用户在开机时可选择进入普通系统或者安全系统,所述普通系统可通过普通屏幕解锁进入,所述安全系统需要较高的密码验证才能进入。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400同时安装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普通系统与所述安全系统之间可进行切换,当由所述普通系统切换至所述安全系统时,需要进一步地密码验证,当由所述安全系统切换至所述普通系统时,不需要进行验证即可直接进入。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密码包括:
数字密码、指纹密码或者语音密码。
可以理解,当用户利用密码进行验证时,可以输入数字密码进行验证,也可以通过指纹进行验证,还可以通过语音进行验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提示模块450后,所述装置还包括验证模块460,用于:
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密码;
判断所述密码是否正确;
若所述密码正确,则开启所述门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密码不正确时,不开启所述门禁。
可以理解,通过此步骤,实现了通过密码对用户权限进行验证,从而当用户为有权限用户时开启门禁。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为手机,门禁为安装在智能家居上面的门禁,当手机与门禁之间的距离少于或等于1米并且手机不处于安全模式,也即手机的安全性不够时,提示手机用户输入密码进行验证,当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密码正确时,开启门禁,否则不开启该门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模块410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配对模块470,用于:
将所述终端与所述门禁进行配对。
可以理解,将终端和门禁进行配对,从而实现了终端与门禁之间的通信,最终实现了利用终端来控制开启门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记录模块480,用于:
将所述终端与所述门禁首次进行配对时,记录所述门禁位置并保存所述门禁位置。
可以理解,在测量终端与门禁之间的距离时,需要同时知道终端和门禁的位置,在终端与门禁进行首次配对时,记录门禁的位置并保存该位置,从而在下次利用该终端开启该门禁需要测量该终端与该门禁的距离时,可直接利用该保存的位置计算终端和门禁之间的距离,减少计算量。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4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移动终端400测量自身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移动终端400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若所述距离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则移动终端400判断自身是否处于安全模式;若所述移动终端400处于安全模式,则移动终端400开启所述门禁;若所述移动终端400不处于安全模式,则移动终端400提示用户输入密码。从而在安全性高的安全模式下当用户需要开启门禁时不需要密码验证即可直接开启,操作简单,用户体验好。
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5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总线501、与总线相连的至少一个处理器502以及与总线相连的至少一个存储器503。
其中,处理器502通过总线501,调用存储器503中存储的代码以用于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预设距离;若所述距离少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500是否处于安全模式;若所述移动终端500处于安全模式,则开启所述门禁;若所述移动终端500不处于安全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其中,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安装应用程序的智能终端,门禁可以为智能家居、智能电梯等中安装的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行管理控制的门禁,门禁位置与安装门禁的智能家居、智能电梯等的位置相同。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500为手机。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大于0的实数。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0至3米之间。
可选地,在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1米。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距离不小于预设距离时,不执行任何动作,继续在一定时间以后测量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
其中,安全模式为终端的一种运行模式,用户需要较高的使用权限或者需要进行安全验证才能进入,从而在该运行模式下,移动终端500的安全性很高,此时移动终端500可以执行在其它模式下不能进行的动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全模式可以为移动终端500中需要用户通过一定的密码验证才能进入的一种模式,如移动终端500的固定使用者通过指纹进行验证进入,从而在安全模式下进行的操作都为移动终端500的固定使用者进行的,安全性高。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全模式也可以为移动终端500处于特定网络下才能运行的一个模式。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此时移动终端500用户不想开启门禁,可通过一定的操作关闭该开启门禁的操作。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500同时安装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安全系统经由所述普通系统通过密码验证进入,当所述移动终端500进入所述安全系统后,所述移动终端500处于所述安全模式。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移动终端500使用的是普通系统时,所述移动终端500处于普通模式,此时普通模式下用户的操作权限有限。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500同时安装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用户在开机时可选择进入普通系统或者安全系统,所述普通系统可通过普通屏幕解锁进入,所述安全系统需要较高的密码验证才能进入。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500同时安装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普通系统与所述安全系统之间可进行切换,当由所述普通系统切换至所述安全系统时,需要进一步地密码验证,当由所述安全系统切换至所述普通系统时,不需要进行验证即可直接进入。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密码包括:
数字密码、指纹密码或者语音密码。
可以理解,当用户利用密码进行验证时,可以输入数字密码进行验证,也可以通过指纹进行验证,还可以通过语音进行验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502提示用户输入密码后,还用于:
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密码;
判断所述密码是否正确;
若所述密码正确,则开启所述门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密码不正确时,不开启所述门禁。
可以理解,通过此步骤,实现了通过密码对用户权限进行验证,从而当用户为有权限用户时开启门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502测量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之前,还用于:
将所述移动终端500与所述门禁进行配对。
可以理解,将移动终端500和门禁进行配对,从而实现了移动终端500与门禁之间的通信,最终实现了利用移动终端500来控制开启门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02还用于:
将所述移动终端500与所述门禁首次进行配对时,记录所述门禁位置并保存所述门禁位置。
可以理解,在测量移动终端500与门禁之间的距离时,需要同时知道移动终端500和门禁的位置,在移动终端500与门禁进行首次配对时,记录门禁的位置并保存该位置,从而在下次利用该移动终端500开启该门禁需要测量该移动终端500与该门禁的距离时,可直接利用该保存的位置计算移动终端500和门禁之间的距离,减少计算量。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5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移动终端500测量自身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移动终端500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若所述距离少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则移动终端500判断自身是否处于安全模式;若所述移动终端500处于安全模式,则移动终端500开启所述门禁;若所述移动终端500不处于安全模式,则移动终端500提示用户输入密码。从而在安全性高的安全模式下当用户需要开启门禁时不需要密码验证即可直接开启,操作简单,用户体验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音频播放应用的操作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所述移动终端同时安装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安全系统经由所述普通系统通过密码验证进入,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安全系统后,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
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预设距离;
若所述距离少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安全模式;
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则开启所述门禁;
若所述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用户输入密码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密码;
判断所述密码是否正确;
若所述密码正确,则开启所述门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门禁进行配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门禁首次进行配对时,记录所述门禁位置并保存所述门禁位置。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所述移动终端当前位置与门禁位置的距离,所述移动终端同时安装普通系统和安全系统,安全系统经由所述普通系统通过密码验证进入,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安全系统后,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少于预设距离;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距离少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安全模式;
开启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安全模式,则开启所述门禁;
提示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不处于安全模式,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6.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示模块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密码;
判断所述密码是否正确;
若所述密码正确,则开启所述门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量模块之前,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配对模块,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门禁进行配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门禁首次进行配对时,记录所述门禁位置并保存所述门禁位置。
CN201510345400.0A 2015-06-19 2015-06-19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55749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5400.0A CN105574962B (zh) 2015-06-19 2015-06-19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PCT/CN2015/085851 WO2016201770A1 (zh) 2015-06-19 2015-07-31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5400.0A CN105574962B (zh) 2015-06-19 2015-06-19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4962A CN105574962A (zh) 2016-05-11
CN105574962B true CN105574962B (zh) 2018-05-15

Family

ID=55885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5400.0A Active CN105574962B (zh) 2015-06-19 2015-06-19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74962B (zh)
WO (1) WO20162017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9355B (zh) * 2016-08-01 2017-12-21 中興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擴增實境之認證保全系統與方法
CN107046525A (zh) * 2016-09-28 2017-08-15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硬件设备就近识别匹配安全系统
CN108510620A (zh) * 2017-02-27 2018-09-07 上海慧流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936672A (zh) * 2017-03-01 2017-07-07 杭州联络互动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6920307A (zh) * 2017-03-02 2017-07-04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门禁开启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5294678A (zh) * 2022-07-26 2022-11-04 广东好太太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门锁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相关产品
CN117115957B (zh) * 2023-08-16 2024-05-24 鄢红霞 一种基于智慧小区的门禁管控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0519A (zh) * 2010-07-13 2012-01-25 领科电子有限公司 开启安全性改善的电子锁的方法
CN103488936A (zh) * 2013-09-03 2014-01-01 福建伊时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安全密码验证方法及装置
CN203376792U (zh) * 2013-07-04 2014-01-01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门禁管理系统及门禁终端
CN103679885A (zh) * 2013-12-02 2014-03-26 大连智慧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门禁身份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04157061A (zh) * 2014-08-21 2014-11-19 贵州华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开锁方法及系统
CN104301117A (zh) * 2014-10-22 2015-01-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身份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4484923A (zh) * 2014-12-03 2015-04-01 朗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40176B2 (en) * 2008-09-17 2011-05-10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Lock interaction with software to facilitate access to cash handling device functionality
CN101661639A (zh) * 2009-09-11 2010-03-03 王远洲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971427A (zh) * 2013-02-06 2014-08-06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门禁终端、门禁系统、安全系统及验证方法
CN103236094B (zh) * 2013-03-29 2015-09-30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门禁系统及用移动终端解锁门禁设备的方法
CN104063930A (zh) * 2014-06-18 2014-09-24 大连智慧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位置的多门禁智能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04157045B (zh) * 2014-07-07 2015-09-09 广东建邦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0519A (zh) * 2010-07-13 2012-01-25 领科电子有限公司 开启安全性改善的电子锁的方法
CN203376792U (zh) * 2013-07-04 2014-01-01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门禁管理系统及门禁终端
CN103488936A (zh) * 2013-09-03 2014-01-01 福建伊时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安全密码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3679885A (zh) * 2013-12-02 2014-03-26 大连智慧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门禁身份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04157061A (zh) * 2014-08-21 2014-11-19 贵州华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开锁方法及系统
CN104301117A (zh) * 2014-10-22 2015-01-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身份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4484923A (zh) * 2014-12-03 2015-04-01 朗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4962A (zh) 2016-05-11
WO2016201770A1 (zh) 2016-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4962B (zh)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715178B (zh) 电子装置的解锁系统及方法
CN105590363A (zh) 基于感应距离变化的智能门锁开锁方法及其智能门锁系统
CN108604266A (zh) 一种安全校验方法及设备
CN103678965B (zh) 一种保护移动设备安全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08347A (zh) 操作系统切换方法、操作系统切换装置和终端
CN109635557A (zh) 一种安全登录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222373A (zh)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系统、终端、fido服务器及安全设备
CN107093232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门禁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9523662B (zh) 身份验证取电方法、取电装置,门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426160A (zh)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系统、终端、fido服务器及安全设备
CN105550557A (zh) 一种通过指纹识别进入不同系统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299303A (zh) 智能门禁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2831682A (zh) 基于手机短信实现远程开门的系统及方法
CN107680221A (zh) 开门方法及装置、门禁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34507A (zh) 对讲设备共享方法、对讲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45619A (zh) 一种声波门禁系统和声波门禁控制方法
CN106972993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160744A (zh) 基于云平台的手机开门系统和方法
US20130038448A1 (en) Access Control System
CN102945575A (zh) 用于开锁发出提示音的方法和系统
CN109389720B (zh) 智能门锁权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971852B (zh) 门锁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及终端设备
CN104782154B (zh) 一种用于禁用在装置中的算法的方法和设备
CN104809385A (zh) 一种安全防护设备的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及安全防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