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3943A - 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3943A
CN105573943A CN201410546236.5A CN201410546236A CN105573943A CN 105573943 A CN105573943 A CN 105573943A CN 201410546236 A CN201410546236 A CN 201410546236A CN 105573943 A CN105573943 A CN 105573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storage device
mobile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movable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462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3943B (zh
Inventor
顾春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emud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Is Gathered In Port Of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Is Gathered In Port Of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Is Gathered In Port Of Shanghai
Priority to CN2014105462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739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73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3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3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3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移动存储设备、移动终端设备以及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当要传输非系统文件的时候,启动双层无线通信系统,文件管理单元主动开启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以及低功耗传输模块,查找到移动存储设备的低功耗传输模块,并进行配对;文件管理单元通过低功耗传输模块向移动存储设备发送开启高速宽带无线连接指令,并与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链接,文件管理单元将移动终端设备的非系统文件传输到移动存储设备。本发明无限制地扩展了移动终端的存储空间,功耗方案延长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时间;内部集成的电源模块为内外部设备提供了电源支持;传输方案代替了硬件拷贝方法。

Description

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信息已经越来越多,也即进入了所谓的信息大爆炸时代,在这样海量的时代里,智能设备的存储虽然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相比每天产生的海量信息来讲,有限的智能设备存储空间远远不够目前的需求,而且随着软硬件的日益复杂,智能设备上运行的程序也会越来越多,智能设备增加的部件也越来越多,基于上述的这些原因,智能设备由于内部的存储空间有限以及电池容量的限制,会出现电量不足以及内存不足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目前通常的办法是利用不同装置解决,对于电池容量的问题,一般会利用移动充电设备解决,对于存储空间有限问题,利用移动硬盘和U盘解决。这些方法虽然看起简单方便,却增加了多个笨重的电子产品,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也给携带带来了麻烦,而且由于是二个外接设备,还需要有线进行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能够主动将移动设备存储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实时将移动终端设备的非系统文件传输到移动存储设备上,简化操作,降低功耗。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包括移动存储设备、移动终端设备以及双层无线通信系统,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有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低功耗传输模块、文件管理单元以及显示单元;所述移动存储设备包括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低功耗传输模块、存储单元、电源控制单元以及主控制器,其中,
所述显示单元用以显示文件目录、传输状态以及存储信息;
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用以为主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和为外部移动终端设备提供移动电源;
所述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以及低功耗传输模块,用以在移动终端设备和移动存储设备之间传输文件:
启动文件管理单元,文件管理单元主动开启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以及低功耗传输模块,移动终端设备的低功耗传输模块查找到移动存储设备的低功耗传输模块,并进行配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并与移动存储设备的低功耗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文件管理单元通过低功耗传输模块向移动存储设备发送开启高速宽带无线连接指令,移动存储设备的主控制器接收到指令后启动移动存储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并与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链接,开启移动存储设备的网络存储服务功能,文件管理单元将移动终端设备的文件传输到移动存储设备;
当需要恢复访问移动存储终端的文件时,通过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对移动存储终端存储的文件进行恢复操作。
进一步地,启动文件管理单元的模式为:
启动移动终端设备时,自动启动文件管理单元,当移动终端设备有新的非系统文件时,通过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将该非系统文件传输至移动存储设备,或
启动移动终端设备时,自动启动文件管理单元,当移动终端设备中剩余的存储空间达到预设比例时,将新的非系统文件传输至移动存储设备,或
在需要传输新的非系统文件时候,接收人工指令,启动文件管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单元设置为扩展模式,根据需要增减存储容量。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还设置有为外部设备充电的充电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文件管理单元通过指令获取到文件索引目录,主用户通过文件索引目录查找到文件并对文件的权限进行设置,其他用户用以对主用户公开的文件进行浏览。
进一步地,主用户对文件的权限进行设置包括:文件的浏览权限、文件的传输权限以及加密设置,其中加密设置包括对浏览的文件进行加密以及传输的文件进行加密。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单元由多个移屏显示单元组成,分布在多个移动终端设备上,多个移动设备终端的用户通过移屏显示单元访问或显示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的协议包括802.11a/b/g/n、802.11ac/aj等多种无线局域网标准;
低功耗传输模块传输的协议包括蓝牙、红外等。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方法,步骤包括:
当所述运行在移动终端设备的文件管理单元检测到有非系统文件产生时,启动双层无线通信系统:
启动文件管理单元,文件管理单元主动开启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以及低功耗传输模块,移动终端设备的低功耗传输模块查找到移动存储设备的低功耗传输模块,并进行配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并与移动存储设备的低功耗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文件管理单元通过低功耗传输模块向移动存储设备发送开启高速宽带无线连接指令,移动存储设备的主控制器接收到指令后启动移动存储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并与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链接,开启移动存储设备的网络存储服务功能,文件管理单元将移动终端设备的文件传输到移动存储设备;
当需要恢复访问移动存储终端的文件时,通过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对移动存储终端存储的文件进行恢复操作。
进一步地,启动文件管理单元的模式为:
启动移动终端设备时,自动启动文件管理单元,当移动终端设备有新的非系统文件时,通过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将该非系统文件传输至移动存储设备,或
启动移动终端设备时,自动启动文件管理单元,当移动终端设备中剩余的存储空间达到预设比例时,将新的非系统文件传输至移动存储设备,或
在需要传输新的非系统文件时候,接收人工指令,启动文件管理单元。
进一步地,恢复访问移动存储端的文件的步骤包括:
文件管理单元通过低功耗传输模块向移动存储设备发送开启高速宽带无线连接指令;
移动存储设备的主控制器接收到指令后启动移动存储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并与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链接,开启移动存储设备的网络存储服务功能;
通过指令获取移动存储终端的文件索引目录,并通过指令对文件进行读写操作。
进一步地,当移动终端设备将非系统文件传输给移动存储设备完成后,主动关闭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并向移动存储设备发出指令切换进入省电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省电模式包括待机模式和唤醒模式。
进一步地,省电模式包括关闭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
进一步地,文件管理单元根据将要传输的文件的格式或类型,选择相应的存储路径对文件进行存储从而实现将文件进行分类,同时主控制器关闭其他未工作的存储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如下:
1、无限制地扩展了移动终端的存储空间,存储和读取的数据均可以在移动存储设备上实现;
2、优化的降低功耗方案,大大延长了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时间;
3、内部集成的电源模块不但可以为本设备提供持久耐用的电源支持,还可为外部移动终端设备提供移动电源;
4、相对于现有的存储系统或方法,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及方法大大简化之前繁琐的操作流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傻瓜式存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出的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的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包括包括移动存储设备1、移动终端设备2以及双层无线通信系统,所述移动终端设备2包括有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20、低功耗传输模块22、文件管理单元21以及显示单元23,所述显示单元23用以显示文件目录、传输状态以及存储信息;所述移动存储设备1包括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11、低功耗传输模块13、存储单元1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扩展多个存储卡,如图示1所示)、电源控制单元10以及主控制器12。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移动存储设备1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11以及低功耗传输模块13和移动终端设备2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20以及低功耗传输模块22,用以在移动终端设备2和移动存储设备1之间传输文件,本发明中传输的文件主要是非系统文件,比如一些多媒体文件、各种文档、数据资料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专门设置而传输一些专门文件或者资料。
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的协议包括802.11a/b/g/n、802.11ac/aj等多种无线局域网标准,以实现高带宽数据实时双向传输需求,其他各种高速率宽带无线传输方式均可适用于此方式。
低功耗传输模块传输的协议包括蓝牙、红外等,如通过蓝牙4.0建立该超低功耗、低速率无线传输链路,以保证日常常态状态信息、控制指令的互换,其他各种低功耗的无线传输方式均可适用于此方式。
移动终端设备2上安装有移动APP程序,该APP程序包含有文件管理单元21用以进行管理,文件管理单元21主动开启移动终端设备2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20以及低功耗传输模块22,移动终端设备2的低功耗传输模块22查找到移动存储设备1的低功耗传输模块13,并进行配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并与移动存储设备1的低功耗传输模块13进行数据传输。待确定连接没问题后,文件管理单元21通过低功耗传输模块22向移动存储设备1发送开启高速宽带无线连接指令,移动存储设备1的主控制器12接收到指令后启动移动存储设备1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11,并与移动终端设备2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20建立链接,开启移动存储设备1的网络存储服务功能,文件管理单元21将移动终端设备2的文件传输到移动存储设备1。同时运行在移动终端设备2的文件管理单元21根据检测到的文件类型主动选择相应的存储路径对文件进行存储。文件管理单元21在使用前已经进行好设置,对于不同文件,选择相应的路径,将该文件存入存储单元14相应的存储模块里相应的文件夹里,从而把文件进行了分类。在文件管理单元21确保文件存完后,主动关闭高速宽带无线并通过低功耗传输模块22向移动存储设备发送关闭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11的指令,移动存储设备的主控制器接收到关闭高速宽带无线的指令后关闭高速宽带无线11,进入待机模式等待下一次开启。
当需要访问移动存储端的文件时,通过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对移动存储终端存储的文件进行操作,其操作方式与上述传输方式相似,启动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反向传输文件到移动终端设备2。
本实施例中,启动文件管理单元21的模式包括如下模式:
1、启动移动终端设备2时,随着机器和软件系统的启动,自动启动文件管理单元21,启动文件管理单元21后,实时进行监测,当移动终端设备2有新的非系统文件时,即可通过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将该非系统文件传输至移动存储设备1。
2、预先在系统中设置好,比如根据移动终端设备2的存储空间的大小,预设一定的存储比例,当剩余的存储空间不足,到达该预设比例时,自动启动文件管理单元21,将新的非系统文件传输至移动存储设备1,避免因为空间不够而导致丢失文件。
3、在有些情况下,用户出于为了降低功耗等各种原因,需要尽量少运行各种应用软件,只有在用户认为需要将文件传输到移动存储设备1中进行备份或者存储时,才进行传输,在这种设置下,只有当用户启动该文件管理单元21时,才将移动终端设备2的非系统文件传输到移动存储设备1中。
显示单元23由多个移屏显示单元组成,分布在多个移动终端设备上,多个移动设备终端通过移屏显示单元访问或显示文件。对于主移动终端设备上的用户,可以对主移动终端设备与主移动存储设备中的非系统文件进行各种设置和控制,其他用户根据主用户的设置权限,通过移屏显示单元访问该主移动终端设备与主移动存储设备中的非系统文件。
所述文件管理单元21设置有文件索引目录,主用户通过文件索引目录查找到文件并对文件的权限进行设置,其他用户用以对主用户公开的文件进行浏览。
主用户对文件的权限进行设置包括:比如文件的浏览权限、可以设置有的文件允许其他用户浏览或阅读访问,有的文件只能看到一个基本的目录或者文件名称,但不能打开文件进行浏览,甚至可以设置连文件目录或名称都不能查看,对于某些可以共享的文件,设置传输权限,可以将可以共享的文件传输至其他用户设备上,从而无须通过硬件拷贝的方式进行拷贝,大大简化了拷贝操作。对于可以传输的文件,其他用户即可直接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访问并复制或者下载,即可传输到其他用户的本地设备上。
为了提高访问、传输文件安全性,本实施例还针对其他用户访问的文件进行加密设置,为了防止其他用户的非法访问,对于有的比较重要或者敏感的文件,还进行了加密设置,访问这些文件需要密码才能进行访问,即使其他用户非法截取到传输的文件,由于进行了加密措施,非法截取复制或下载到的文件也无法打开,需要获得密码才能打开,从而提高了文件访问和传输的安全性。
为了节省功耗,保持移动存储设备1能够持续长时间工作,本实施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达到节省功耗的技术效果:
首先,电源控制单元10为移动存储设备1的主控制器提供电源。当移动终端设备2将文件传输给移动存储设备1完成后,移动存储设备1即可切换进入省电模式。省电模式包括有待机模式和唤醒模式,当该系统不工作的时候,即可进入待机模式或唤醒模式,这样可以达到省电的目的。进一步,为了提高移动存储设备1的使用方便,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还可设置有为外部设备充电的充电接口,为其他外部设备提供电源能量。
其次,所述存储单元14设置为扩展模式,根据需要增减存储容量。可以根据需要扩展插入多个存储卡,即可增加存储容量,而无需添加各种设置,当增加的存储卡多的时候,所有的存储卡均处于工作状态也会大量消耗电源,因此,为了降低功耗,本实施例的主控制器12会根据数据大小以及存储卡所剩空间对存储卡进行选择,并且只有选中的存储卡通电,其他闲置存储卡断电,这样达到省电目的。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存储方法,步骤包括:
S1~S2:文件管理单元21发现所述移动终端设备2的非系统文件,主动对引起非系统文件发生变化的文件的类型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的文件属于非系统文件,文件管理单元21即可主动触发移动终端设备2的低功耗传输模块22,移动终端设备2的低功耗传输模块22查找到移动存储设备1的低功耗传输模块13,并进行配对,形成通信链路进行通信;
S3~S4:移动存储设备1的主控制器12启动移动存储设备1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11,并与移动终端设备2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20建立连接;
S5:文件管理单元21将移动终端设备2的信息发送到移动存储设备1;
当移动终端设备2将信息发送给移动存储设备1完成后,移动存储设备1切换进入省电模式,所述省电模式包括待机模式和唤醒模式。其中省电模式包括关闭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具体为在文件管理单元确保文件存完后,主动关闭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20,并通过低功耗传输模块22向移动存储设备1发送关闭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11的指令,移动存储设备1的主控制器12接收到关闭高速宽带无线的指令后关闭高速宽带无线,进入待机模式等待下一次开启。
当需要恢复访问移动存储终端的文件时,通过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对移动存储终端存储的文件进行操作。具体步骤包括:
文件管理单元21通过低功耗传输模块22向移动存储设备1发送开启高速宽带无线连接指令;
移动存储设备1的主控制器12接收到指令后启动移动存储设备1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11,并与移动终端设备2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20建立链接,开启移动存储设备1的网络存储服务功能;
通过指令获取移动存储终端1的文件索引目录,并通过指令对文件进行读写操作。
本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能通过独特的双层无线通信系统规范来建立移动终端设备2与移动存储设备1之间的双向控制指令发送、状态信息交互、移动终端设备2与移动存储设备1中非系统文件内容数据的实时交互存储、备份与自我恢复、实时回放等功能。
文件管理单元21把文件传输给移动存储设备1后,也设置成可以从移动存储设备1里读写文件,方便移动终端设备2实时读写传输过去的文件,如此大大降低了移动终端设备2的存储空间,避免在存储大数据量文件的时候,因为空间不够而导致无法存储或者文件丢失,其步骤包括:
移动终端设备2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20与移动存储设备1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11文件传输链路;
将存储在移动存储设备1的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设备2中文件管理单元21指定的目录。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如下:
1、无限制地扩展了移动终端的存储空间,存储和读取的数据均可以在移动存储设备上实现;
2、优化的降低功耗方案,大大延长了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时间;
3、内部集成的电源模块不但可以为本设备提供持久耐用的电源支持,还可为外部移动终端设备提供移动电源;
4、相对于现有的存储系统或方法,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及方法大大简化之前繁琐的操作流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傻瓜式存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比如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设置多个移动设备终端与同一个移动存储设备进行文件存储,即多个移动设备的文件可以存放在同一个移动存储设备上,也可以增设或扩展多个移动存储设备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终端进行文件共享,甚至可以将一个或多个移动存储设备构建成一个公有的云端存储设备,供多数人进行存储使用。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移动存储设备、移动终端设备以及双层无线通信系统,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有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低功耗传输模块、文件管理单元以及显示单元;所述移动存储设备包括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低功耗传输模块、存储单元、电源控制单元以及主控制器,其中,
所述显示单元用以显示文件目录、传输状态以及存储信息;
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用以为主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和为外部移动终端设备提供移动电源;
所述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以及低功耗传输模块,用以在移动终端设备和移动存储设备之间传输文件:
启动文件管理单元,文件管理单元主动开启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以及低功耗传输模块,移动终端设备的低功耗传输模块查找到移动存储设备的低功耗传输模块,并进行配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并与移动存储设备的低功耗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文件管理单元通过低功耗传输模块向移动存储设备发送开启高速宽带无线连接指令,移动存储设备的主控制器接收到指令后启动移动存储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并与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链接,开启移动存储设备的网络存储服务功能,文件管理单元将移动终端设备的文件传输到移动存储设备;
当需要恢复访问移动存储终端的文件时,通过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对移动存储终端存储的文件进行恢复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其特征是,启动文件管理单元的模式为:
启动移动终端设备时,自动启动文件管理单元,当移动终端设备有新的非系统文件时,通过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将该非系统文件传输至移动存储设备,或
启动移动终端设备时,自动启动文件管理单元,当移动终端设备中剩余的存储空间达到预设比例时,将新的非系统文件传输至移动存储设备,或
在需要传输新的非系统文件时候,接收人工指令,启动文件管理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存储单元设置为扩展模式,根据需要增减存储容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还设置有为外部设备充电的充电接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文件管理单元通过指令获取到文件索引目录,主用户通过文件索引目录查找到文件并对文件的权限进行设置,其他用户用以对主用户公开的文件进行浏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其特征是,主用户对文件的权限进行设置包括:文件的浏览权限、文件的传输权限以及加密设置,其中加密设置包括对浏览的文件进行加密以及传输的文件进行加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显示单元由多个移屏显示单元组成,分布在多个移动终端设备上,多个移动设备终端的用户通过移屏显示单元访问或显示文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的协议包括802.11a/b/g/n、802.11ac/aj等多种无线局域网标准;
低功耗传输模块传输的协议包括蓝牙、红外等。
9.一种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包括:
当所述运行在移动终端设备的文件管理单元检测到有非系统文件产生时,启动双层无线通信系统:
启动文件管理单元,文件管理单元主动开启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以及低功耗传输模块,移动终端设备的低功耗传输模块查找到移动存储设备的低功耗传输模块,并进行配对,建立数据传输链路并与移动存储设备的低功耗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文件管理单元通过低功耗传输模块向移动存储设备发送开启高速宽带无线连接指令,移动存储设备的主控制器接收到指令后启动移动存储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并与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链接,开启移动存储设备的网络存储服务功能,文件管理单元将移动终端设备的文件传输到移动存储设备;
当需要恢复访问移动存储终端的文件时,通过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对移动存储终端存储的文件进行恢复操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启动文件管理单元的模式为:
启动移动终端设备时,自动启动文件管理单元,当移动终端设备有新的非系统文件时,通过双层无线通信系统将该非系统文件传输至移动存储设备,或
启动移动终端设备时,自动启动文件管理单元,当移动终端设备中剩余的存储空间达到预设比例时,将新的非系统文件传输至移动存储设备,或
在需要传输新的非系统文件时候,接收人工指令,启动文件管理单元。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恢复访问移动存储端的文件的步骤包括:
文件管理单元通过低功耗传输模块向移动存储设备发送开启高速宽带无线连接指令;
移动存储设备的主控制器接收到指令后启动移动存储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并与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链接,开启移动存储设备的网络存储服务功能;
通过指令获取移动存储终端的文件索引目录,并通过指令对文件进行读写操作。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当移动终端设备将非系统文件传输给移动存储设备完成后,主动关闭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并向移动存储设备发出指令切换进入省电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省电模式包括待机模式和唤醒模式。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省电模式包括关闭高速宽带无线传输模块。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文件管理单元根据将要传输的文件的格式或类型,选择相应的存储路径对文件进行存储从而实现将文件进行分类,同时主控制器关闭其他未工作的存储模块。
CN201410546236.5A 2014-10-15 2014-10-15 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55739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6236.5A CN105573943B (zh) 2014-10-15 2014-10-15 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6236.5A CN105573943B (zh) 2014-10-15 2014-10-15 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3943A true CN105573943A (zh) 2016-05-11
CN105573943B CN105573943B (zh) 2018-06-29

Family

ID=55884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46236.5A Active CN105573943B (zh) 2014-10-15 2014-10-15 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739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6978A (zh) * 2020-12-29 2021-05-28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卡、终端及智能卡终端通信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727A (zh) * 2007-10-19 2008-03-12 孟智平 一种终端数据的交换存储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1221605A (zh) * 2007-01-12 2008-07-16 迈世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存储设备和信息下载方法
US20110093958A1 (en) * 2009-10-21 2011-04-21 Gilles Bruno Marie Devictor Secure Data Storag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207911A (zh) * 2010-03-31 2011-10-05 飞际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的加密移动储存设备
CN104063065A (zh) * 2013-11-05 2014-09-24 苏州天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切换式移动储存装置及其方法
CN204374952U (zh) * 2014-10-15 2015-06-03 上海港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1605A (zh) * 2007-01-12 2008-07-16 迈世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存储设备和信息下载方法
CN101141727A (zh) * 2007-10-19 2008-03-12 孟智平 一种终端数据的交换存储方法和相关设备
US20110093958A1 (en) * 2009-10-21 2011-04-21 Gilles Bruno Marie Devictor Secure Data Storag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207911A (zh) * 2010-03-31 2011-10-05 飞际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的加密移动储存设备
CN104063065A (zh) * 2013-11-05 2014-09-24 苏州天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切换式移动储存装置及其方法
CN204374952U (zh) * 2014-10-15 2015-06-03 上海港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东京等: "基于蓝牙技术的可移动存储设备设计", 《咸宁学院学报》 *
王秋晨等: "基于RFID的移动存储设备安全管控方案", 《信息网络安全》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6978A (zh) * 2020-12-29 2021-05-28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卡、终端及智能卡终端通信系统
CN112866978B (zh) * 2020-12-29 2022-11-15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卡、终端及智能卡终端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3943B (zh)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61405U (zh) 一种无线云存储系统及其存储设备
CN202258356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移动硬盘
CN103401902A (zh) 一种便携式云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02882923A (zh) 移动终端安全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03428051A (zh) 一种通信设备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3491648A (zh) 基于wifi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0424650C (zh) 计算机上个人信息应用环境的保存与重现方法及装置
CN103973874A (zh) 一种设备关联的方法及设备
CN204374952U (zh) 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
CN102612030A (zh) 无线接入配置方法及系统、无线接入设备、终端
CN202334600U (zh) 一种云存储加速器及云存储系统
CN104135575A (zh) 一种基于手机管理的多卡通信系统
CN10397334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5573943A (zh) 便携式智能无线主动存储与恢复系统及方法
CN102566866B (zh) 一种动态桌面更新系统
CN104079716A (zh) 智能设备、外存扩展设备及基于智能设备外存扩展的方法
CN102567037B (zh) 实现桌面素材定时更新的方法
CN103336697A (zh) 烧录系统及烧录方法
CN106331154A (zh) 一种智能存储设备、后台服务器、移动终端
KR20130024434A (ko) 데이터 중계기와 공유기를 이용한 통신망상에서의 외장형 저장장치 구동시스템
CN105739907A (zh) 一种数据保存方法
WO2007042954A2 (en) Data duplication method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and devices using the method
CN105320903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基于该电子设备的数据读写方法
CN102571897A (zh) 数据备份系统及数据备份与回溯方法
CN105739906A (zh) 一种无线读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0

Address after: 201306 building C, No. 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District,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Remud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31 Room 241, Floor 2, Building 10, No. 77, Fute West Third Road, Free Trade Pilot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GANG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