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3649A - 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73649A CN105573649A CN201510938930.6A CN201510938930A CN105573649A CN 105573649 A CN105573649 A CN 105573649A CN 201510938930 A CN201510938930 A CN 201510938930A CN 105573649 A CN105573649 A CN 1055736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function
- user
- called
- funcall requ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应用程序发送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包括待调用功能的标识;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一操作界面;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从而实现了多个终端屏幕间的合并,增加了终端屏幕上各功能区域的显示范围,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触屏手机等触屏终端的发展,触屏终端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在使用触屏终端实现某一应用操作时,触屏终端的屏幕往往被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域:例如当用户使用触屏手机输入文字时,手机屏幕会自动弹出虚拟键盘,手机屏幕的一半用来显示内容,另一半被虚拟键盘占据,用户通过虚拟键盘可以输入自己想输入的文字。
但是,当用户使用的触屏终端的屏幕尺寸较小时,为了同时对不同功能区域进行显示,终端往往会相应缩小各功能区域所占的比例,因而,用户在对相应功能区域进行操作时可能比较不便。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及终端设备,用以实现多个终端屏幕间的合并,以增加终端屏幕上各功能区域的显示范围,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包括:
接收应用程序发送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包括待调用功能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一操作界面;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
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当用户欲调用终端上的某一应用的某一功能时,终端生成携带有欲调用功能标识的功能调用请求,并将该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与其合屏连接的目标终端,以使该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目标终端上的操作见面对所述终端上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功能操作,从而增大了应用程序各功能区域在终端屏幕上的显示范围,例如,当用户欲调用一终端上某一应用的文字输入功能时,则该一终端上可以只用来对已输入的文字进行显示,而用于输入文字的虚拟键盘则可以在与其合屏的另一个终端上进行显示,用户可以通过该另一终端上的虚拟键盘完成对该一终端上应用的文字输入。从而增大了该应用的文字显示范围和虚拟键盘的显示范围,使得用户拥有更好的操作体验。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之前,还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若存在,则从所述待配对连接的终端中确定待合屏的目标终端进行配对连接;
若不存在,则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二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上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
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检测是否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使得在存在一个或多个待配对连接的终端时,用户可以根据个性需要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中选择需要进行合屏的终端,丰富了用户的选择,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若检测到不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时,通过向用户显示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使得在合屏失败时,用户仍能够通过现有的方式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从而确保了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提高了容错能力。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所述待配对连接的终端中确定待合屏的目标终端进行配对连接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合屏请求,并根据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响应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是否同意合屏;
若不同意,则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的第二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上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
其中,在同意合屏时,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
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终端通过向待合屏的目标终端发送合屏请求,并在目标终端同意合屏请求时,将携带有待调用功能标识的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目标终端,以完成合屏操作,提高了合屏的成功率,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并在目标终端不同意合屏请求时,通过直接向用户显示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使得用户在合屏失败时仍能通过现有的方式完成相应应用功能的操作,从而确保了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提高了容错能力。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二操作界面。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之后,还包括:
隐藏所述第二操作界面。
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终端在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待调用功能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之前,通过向用户显示与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并在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之后,隐藏该操作界面,使得在合屏成功之前用户可以通过该操作界面进行操作,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应用程序发送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包括待调用的功能的标识;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一操作界面;
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数据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将所述数据信息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
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当用户欲调用终端上的某一应用的某一功能时,终端生成携带有欲调用功能标识的功能调用请求,并将该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与其合屏连接的目标终端,以使该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目标终端上的操作见面对所述终端上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功能操作,从而增大了应用程序各功能区域在终端屏幕上的显示范围,例如,当用户欲调用一终端上某一应用的文字输入功能时,则该一终端上可以只用来对已输入的文字进行显示,而用于输入文字的虚拟键盘则可以在与其合屏的另一个终端上进行显示,用户可以通过该另一终端上的虚拟键盘完成对该一终端上应用的文字输入。从而增大了该应用的文字显示范围和虚拟键盘的显示范围,使得用户拥有更好的操作体验。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检测模块、配对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是否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
所述配对模块,被配置为若存在,则从所述待配对连接的终端中确定待合屏的目标终端进行配对连接;
所述显示模块,被配置为若不存在,则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二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上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
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检测是否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使得在存在一个或多个待配对连接的终端时,用户可以根据个性需要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中选择需要进行合屏的终端,丰富了用户的选择,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若检测到不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时,通过向用户显示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使得在合屏失败时,用户仍能够通过现有的方式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从而确保了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提高了容错能力。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合屏请求;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判断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响应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是否同意合屏;
若不同意,则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的第二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上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
其中,在同意合屏时,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
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终端通过向待合屏的目标终端发送合屏请求,并在目标终端同意合屏请求时,将携带有待调用功能标识的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目标终端,以完成合屏操作,提高了合屏的成功率,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并在目标终端不同意合屏请求时,通过直接向用户显示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使得用户在合屏失败时仍能通过现有的方式完成相应应用功能的操作,从而确保了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提高了容错能力。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之前,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二操作界面。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发送模块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之后,所述显示模块,还被配置为隐藏所述第二操作界面。
该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终端在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待调用功能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之前,通过向用户显示与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并在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之后,隐藏该操作界面,使得在合屏成功之前用户可以通过该操作界面进行操作,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二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三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四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五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框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具有合屏功能的终端设备来执行,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接收应用程序发送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包括待调用功能的标识。
本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终端,平板电脑等具有显示屏的终端设备。
在现实生活中,终端设备尤其是触屏的智能终端设备上往往安装有许多应用程序,以触屏手机终端设备为例,在相关技术中,当用户欲要通过应用程序调用触屏手机终端设备上的某一功能时,应用程序会根据用户欲调用的功能生成包含该功能标识的功能调用请求(即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并将该发送至触屏手机终端设备,以使触屏手机终端设备根据该功能调用请求,向用户显示相应的操作界面以使用户能够通过该操作界面进行相应的操作。
例如,用户使用微信的文字输入功能时,微信应用程序生成包含文字输入功能标识的功能调用请求给触屏手机终端设备,触屏手机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功能条用请求后,根据文字输入功能标识向用户显示虚拟键盘,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虚拟键盘输入文字。
本公开实施例中,本步骤的执行方式与相关技术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步骤102中,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一操作界面。
以触屏手机终端设备为例,触屏手机终端设备接收到应用程序发送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后,对该第一功能调用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取该第一功能调用请求中携带的待调用功能的标识,并根据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该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与其合屏的另一终端(即目标终端),该另一终端可以是手机终端、平面电脑等任意一种终端,且该另一终端已完成与该触屏手机终端的配对连接,其中,具体的配对连接方式可以是相关技术中的蓝牙、wifi等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假设该另一终端为平板电脑,则平板电脑接收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后,对该第二功能调用请求进行解析,获取待调用功能的标识,并根据该标识向用户显示待调用功能的操作界面(即第一操作界面),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该操作界面实现触屏手机终端设备上的相应功能。例如,触屏手机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中包含的待调用功能的标识为文字输入功能对应的标识,则触屏手机终端设备生成包含有文字输入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该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平板电脑,平板电脑根据第二功能调用请求获取文字输入功能的标识后,向用户显示虚拟键盘,以使用户能够通过平板电脑上的虚拟键盘,对触屏手机终端设备进行文字输入。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已配对连接并进行合屏操作的两终端设备上相同功能对应的标识相同。
在步骤103中,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
当用户通过目标终端上的操作界面(即第一操作界面)进行数据输入时,目标终端将用户输入的数据同步传送给与其合屏连接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目标终端传输的数据后,根据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数据解析方法对该数据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结果返回至对应的应用程序。例如用户通过目标终端上的虚拟键盘输入文字“小米”,则目标终端将表示文字含义为“小米”的数据同步发送至与其合屏连接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数据后,根据与文字输入功能对应的数据转化方法,将该数据转化为文字“小米”并于显示屏上予以显示。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欲调用终端上的某一应用的某一功能时,终端生成携带有欲调用功能标识的功能调用请求,并将该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与其合屏连接的目标终端,以使该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目标终端上的操作见面对所述终端上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功能操作,从而增大了应用程序各功能区域在终端屏幕上的显示范围,例如,当用户欲调用一终端上某一应用的文字输入功能时,则该一终端上可以只用来对已输入的文字进行显示,而用于输入文字的虚拟键盘则可以在与其合屏的另一个终端上进行显示,用户可以通过该另一终端上的虚拟键盘完成对该一终端上应用的文字输入。从而增大了该应用的文字显示范围和虚拟键盘的显示范围,使得用户拥有更好的操作体验。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方法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接收应用程序发送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包括待调用功能的标识。
在步骤202中,检测是否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若存在则执行步骤203,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206。
终端设备接收到应用程序发送的包含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后,通过终端设备内置的配对连接功能检测是否存在可以与其配对连接的终端设备,以蓝牙为例,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后,通过内置的蓝牙功能检测其周围是否存在可以与其通过蓝牙配对连接的终端设备,若存在则执行步骤203,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206。
在步骤203中,从所述待配对连接的终端中确定待合屏的目标终端进行配对连接。
若终端设备检测到其周围存在可与其配对连接的终端设备后,终端设备获取可与其配对连接的终端设备的终端标识,并判断获取到的终端标识的数量,若获取到的终端标识的数量为多个,即终端设备周围存在多个可与其配对连接的终端设备,则将获取到的各终端标识显示给用户,使得用户从终端设备显示的可选的终端标识中,选择待进行合屏连接的终端标识,终端设备根据用户选择的待合屏连接的终端标识,与该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设备(即目标终端)完成配对连接。
进一步的,若获取到的终端标识的数量为一个,即终端设备周围只有一个可与其配对连接的终端设备,则终端设备直接与该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设备(即目标终端)完成配对连接。
在步骤204中,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一操作界面。
在步骤205中,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
在步骤206中,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二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上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
若终端设备检测到其周围不存在可与其配对连接的终端设备时,则终端设备从接收到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中获取待调用功能的标识,并根据该待调用功能标识向用户显示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即第二操作界面),从而使得用户仍使用该终端设备上的操作界面进行数据输入。以触屏手机终端为例,若触屏手机终端从第一功能调用请求中获取到的待调用功能的标识为文字输入功能对应的标识,则终端设备根据该标识向用户显示虚拟键盘,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该虚拟键盘进行文字输入。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检测是否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使得在存在一个或多个待配对连接的终端时,用户可以根据个性需要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中选择需要进行合屏的终端,丰富了用户的选择,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若检测到不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时,通过向用户显示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使得在合屏失败时,用户仍能够通过现有的方式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从而确保了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提高了容错能力。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图2所示方法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接收应用程序发送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包括待调用功能的标识。
在步骤302中,检测是否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若存在则执行步骤303,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307。
在步骤303中,从所述待配对连接的终端中确定待合屏的目标终端进行配对连接。
在步骤304中,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合屏请求,并根据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响应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是否同意合屏,若同意,则执行步骤305,若不同意,则执行步骤307。
在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完成配对连接后,终端设备生成包含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合屏请求,并将该合屏请求发送给目标终端,目标终端接收到该合屏请求后,从该合屏请求中获取待调用功能的标识,并确定其自身是否支持该待调用功能的标识对应的功能,若支持,则向用户显示是否同意合屏的提示消息,若用户根据提示消息进行的是同意合屏的操作,则向请求与其合屏连接的终端设备返回同意合屏请求的响应信息,若用户根据提示消息进行的是不同意合屏的操作,则向与其合屏连接的终端设备返回不同意合屏请求的响应信息。
进一步的,若目标终端确定其不支持该待调用的功能,则直接向与其合屏连接的终端设备返回不同意合屏请求的响应信息。
以目标终端为触屏手机终端为例,假设终端设备向触屏手机终端发送的合屏请求中包括文字输入功能的标识,由于文字输入功能是触屏手机终端的基本功能,则触屏手机终端在接收到该合屏请求,并获取到该文字输入功能的标识后,触屏手机终端向用户显示是否同意合屏的提示消息,若用户进行的是同意合屏的操作,则向给其发送合屏请求的终端设备返回同意合屏的响应消息,用户进行的是不同意合屏的操作,则向给其发送合屏请求的终端设备返回不同意合屏的响应消息。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终端设备返回的响应消息后,对该响应消息进行解析,确定该响应消息的内容是否是同意合屏的响应消息。若同意,则执行步骤305,若不同意,则执行步骤307。
在步骤305中,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一操作界面。
在步骤306中,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
在步骤307中,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二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上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向待合屏的目标终端发送合屏请求,并在目标终端同意合屏请求时,将携带有待调用功能标识的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目标终端,以完成合屏操作,提高了合屏的成功率,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并在目标终端不同意合屏请求时,通过直接向用户显示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使得用户在合屏失败时仍能通过现有的方式完成相应应用功能的操作,从而确保了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提高了容错能力。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接收应用程序发送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包括待调用功能的标识。
在步骤402中,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二操作界面。
以待调用功能的标识为文字输入功能的标识为例,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后,从该第一功能调用请求中获取该文字输入功能的标识,并根据该标识向用户显示虚拟键盘,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该虚拟键盘进行信息输入。
在步骤403中,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一操作界面。
在步骤404中,隐藏所述第二操作界面。
以用户使用终端设备上的微信的文字输入功能为例,终端设备在生成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该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目标终端之后,终端设备将屏幕上显示的用于进行微信文字输入的虚拟键盘进行隐藏,仅保留微信的对话窗口。
在步骤405中,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
本实施例中,终端在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待调用功能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之前,通过向用户显示与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并在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之后,隐藏该操作界面,使得在合屏成功之前用户可以通过该操作界面进行操作,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501中,接收应用程序发送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包括待调用功能的标识。
在步骤502中,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二操作界面。
在步骤503中,检测是否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若存在则执行步骤504,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509。
在步骤504中,从所述待配对连接的终端中确定待合屏的目标终端进行配对连接。
在步骤505中,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合屏请求,并根据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响应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是否同意合屏,若同意,则执行步骤506,若不同意,则执行步骤509。
在步骤506中,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一操作界面。
在步骤507中,隐藏所述第二操作界面。
在步骤508中,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
在步骤509中,结束合屏连接的操作,用户通过第二操作界面进行数据输入。
本实施例公开的各个步骤的执行方式和有益效果与上述图1-4所示实施例中相应步骤的执行方式和有益效果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框图,如图6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接收模块10、处理模块11和发送模块12。
接收模块10,被配置为接收应用程序发送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包括待调用的功能的标识;
处理模块11,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
发送模块12,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一操作界面;
所述接收模块10,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数据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12,还被配置为将所述数据信息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
本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能够用于执行图1所示的方法,当用户欲调用终端上的某一应用的某一功能时,终端生成携带有欲调用功能标识的功能调用请求,并将该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与其合屏连接的目标终端,以使该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目标终端上的操作见面对所述终端上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功能操作,从而增大了应用程序各功能区域在终端屏幕上的显示范围,例如,当用户欲调用一终端上某一应用的文字输入功能时,则该一终端上可以只用来对已输入的文字进行显示,而用于输入文字的虚拟键盘则可以在与其合屏的另一个终端上进行显示,用户可以通过该另一终端上的虚拟键盘完成对该一终端上应用的文字输入。从而增大了该应用的文字显示范围和虚拟键盘的显示范围,使得用户拥有更好的操作体验。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二的框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检测模块13、配对模块14和显示模块15;
所述检测模块13,被配置为检测是否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
所述配对模块14,被配置为若存在,则从所述待配对连接的终端中确定待合屏的目标终端进行配对连接;
所述显示模块15,被配置为若不存在,则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二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上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
本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能够用于执行如图2所示的方法,通过检测是否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使得在存在一个或多个待配对连接的终端时,用户可以根据个性需要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终端中选择需要进行合屏的终端,丰富了用户的选择,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若检测到不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时,通过向用户显示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使得在合屏失败时,用户仍能够通过现有的方式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从而确保了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提高了容错能力。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三的框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判断模块16,。
所述发送模块12,还被配置为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合屏请求;
所述判断模块16,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响应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是否同意合屏;
若不同意,则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的第二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上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
其中,在同意合屏时,所述处理模块11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
本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能够用于执行如图3所示的方法,通过向待合屏的目标终端发送合屏请求,并在目标终端同意合屏请求时,将携带有待调用功能标识的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目标终端,以完成合屏操作,提高了合屏的成功率,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并在目标终端不同意合屏请求时,通过直接向用户显示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使得用户在合屏失败时仍能通过现有的方式完成相应应用功能的操作,从而确保了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提高了容错能力。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四的框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5。
所述显示模块15被配置为在所述处理模块11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之前,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二操作界面。
进一步的,在所述发送模块12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之后,所述显示模块15,还可以被配置为隐藏所述第二操作界面。
本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如图4所示的方法,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待调用功能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之前,通过向用户显示与待调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并在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之后,隐藏该操作界面,使得在合屏成功之前用户可以通过该操作界面进行操作,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实施例五的框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包括如上述图6-9所述的接收模块10、处理模块11、发送模块12、检测模块13、配对模块14、显示模块15以及判断模块16。
本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能够用于执行如图5所示的方法,其执行方式和有益效果与图5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框图。例如,终端设备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1,终端设备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力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拍摄终端设备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设备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806为终端设备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设备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拍摄终端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设备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设备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终端设备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终端设备800或终端设备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设备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设备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设备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设备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设备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设备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一种合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应用程序发送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包括待调用功能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一操作界面;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应用程序发送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包括待调用功能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一操作界面;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之前,还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若存在,则从所述待配对连接的终端中确定待合屏的目标终端进行配对连接;
若不存在,则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二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上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待配对连接的终端中确定待合屏的目标终端进行配对连接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合屏请求,并根据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响应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是否同意合屏;
若不同意,则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二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上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
其中,在同意合屏时,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二操作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之后,还包括:
隐藏所述第二操作界面。
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应用程序发送的第一功能调用请求,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包括待调用的功能的标识;
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向用户提供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一操作界面;
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上输入的数据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将所述数据信息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模块、配对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是否存在待配对连接的终端;
所述配对模块,被配置为若存在,则从所述待配对连接的终端中确定待合屏的目标终端进行配对连接;
所述显示模块,被配置为若不存在,则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二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上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合屏请求;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判断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终端返回的响应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是否同意合屏;
若不同意,则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的第二操作界面,以使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上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
其中,在同意合屏时,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生成携带有所述待调用功能的标识的第二功能调用请求之前,根据所述第一功能调用请求,向所述用户显示与所述待调用功能对应的第二操作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将所述第二功能调用请求发送给待合屏的目标终端之后,所述显示模块,还被配置为隐藏所述第二操作界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38930.6A CN105573649A (zh) | 2015-12-15 | 2015-12-15 | 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38930.6A CN105573649A (zh) | 2015-12-15 | 2015-12-15 | 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73649A true CN105573649A (zh) | 2016-05-11 |
Family
ID=55883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38930.6A Pending CN105573649A (zh) | 2015-12-15 | 2015-12-15 | 多终端的合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7364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01103A (zh) * | 2021-08-16 | 2022-03-18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数据输入方法和终端设备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0548A (zh) * | 2004-01-20 | 2007-02-07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多屏幕显示系统 |
CN101400165A (zh) * | 2008-10-15 | 2009-04-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j2me规范的移动终端主菜单界面的实现方法、j2me虚拟机 |
CN102932441A (zh) * | 2012-10-26 | 2013-02-13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下载应用的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
CN102981790A (zh) * | 2011-09-05 | 2013-03-2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方法、终端设备以及多终端设备系统 |
CN103108032A (zh) * | 2012-12-31 | 2013-05-15 | 王玉娇 | 多设备协同下载和管理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3124378A (zh) * | 2012-12-07 | 2013-05-29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通信终端与电视机多屏互动的输入方法及系统 |
WO2013123597A1 (en) * | 2012-02-21 | 2013-08-2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shared user interface |
CN103379372A (zh) * | 2012-04-20 | 2013-10-3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智能电视及其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
CN103607779A (zh) * | 2013-11-13 | 2014-02-26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多屏协同智能输入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04380661A (zh) * | 2014-06-23 | 2015-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路由设备的操作方法、路由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05094541A (zh) * | 2015-06-30 | 2015-11-25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2015
- 2015-12-15 CN CN201510938930.6A patent/CN10557364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0548A (zh) * | 2004-01-20 | 2007-02-07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多屏幕显示系统 |
CN101400165A (zh) * | 2008-10-15 | 2009-04-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j2me规范的移动终端主菜单界面的实现方法、j2me虚拟机 |
CN102981790A (zh) * | 2011-09-05 | 2013-03-2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方法、终端设备以及多终端设备系统 |
WO2013123597A1 (en) * | 2012-02-21 | 2013-08-2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shared user interface |
CN103379372A (zh) * | 2012-04-20 | 2013-10-3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智能电视及其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
CN102932441A (zh) * | 2012-10-26 | 2013-02-13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下载应用的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
CN103124378A (zh) * | 2012-12-07 | 2013-05-29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通信终端与电视机多屏互动的输入方法及系统 |
CN103108032A (zh) * | 2012-12-31 | 2013-05-15 | 王玉娇 | 多设备协同下载和管理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3607779A (zh) * | 2013-11-13 | 2014-02-26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多屏协同智能输入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04380661A (zh) * | 2014-06-23 | 2015-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路由设备的操作方法、路由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05094541A (zh) * | 2015-06-30 | 2015-11-25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01103A (zh) * | 2021-08-16 | 2022-03-18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数据输入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14201103B (zh) * | 2021-08-16 | 2023-11-2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数据输入方法和终端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98111A (zh) | 切换显示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615920A (zh) | 通知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4703295A (zh) |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 |
CN104503689A (zh) | 应用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4991789A (zh) | 应用程序开启方法和装置 | |
CN104732201A (zh) | 触摸按键和指纹识别实现装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7066172A (zh) | 移动终端的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4834559A (zh) | 通知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5117033A (zh) | 外接设备的连接方法及装置 | |
CN105069426A (zh) | 相似图片判断方法以及装置 | |
CN103914148A (zh) | 一种显示功能界面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5159496A (zh) | 触控事件响应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5224171A (zh) | 图标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3986999A (zh) | 一种检测耳机阻抗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5487758A (zh) | 应用软件弹窗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
CN105843503A (zh) | 应用开启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
CN104572875A (zh) | 推广信息投放有效性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5491518A (zh) |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社交提醒方法和装置 | |
CN105187671A (zh) | 录音方法及装置 | |
CN104881342A (zh) | 终端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07819740A (zh) | 终端设备的验证方法、终端设备、音箱及服务器 | |
CN104636064A (zh) | 手势生成方法及装置 | |
CN107404429A (zh) | 朋友圈回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4281368A (zh) | 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4836721A (zh) | 群组会话消息提醒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