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1826A - 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束质量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束质量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1826A
CN105571826A CN201510925037.XA CN201510925037A CN105571826A CN 105571826 A CN105571826 A CN 105571826A CN 201510925037 A CN201510925037 A CN 201510925037A CN 105571826 A CN105571826 A CN 105571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tor
beam quality
numerical aperture
field area
laser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250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1826B (zh
Inventor
陶汝茂
支冬
马阎星
冷进勇
马鹏飞
王小林
周朴
司磊
许晓军
陈金宝
刘泽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92503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718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71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1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1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1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束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光束质量评价方法可以消除模间相对相位对M2因子的影响,得到与模间相对相位无关、仅与模式间功率比例有关的M2因子,采用该方法修正的M2因子可准确反映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的模式成分和光束质量。修正M2因子的数值越接近1,说明光束质量越好。本方法消除了模间相对相位对光束质量的影响,解决了M2因子难以评价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束质量的不足。

Description

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束质量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修正后的M2因子定义式来评价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束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束质量是激光应用技术中极为重要的参数,它是从质的方面评价激光特性的性能指标,对激光器的设计、制造、检测和应用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已经有很多的方法对激光的光束质量进行评价,如M2因子、桶中功率、斯特列尔比等[冯国英,周寿桓,“激光光束质量综合评价的探讨,”中国激光,2009,36,1643-1653],其中M2因子定义为实际光束的光斑半径与其远场发散角的乘积与理想高斯基模光束的相应乘积之比,桶中功率为远场平面内实际光束在某一固定半径的桶内的功率与该光源总功率的比值,斯特列尔比定义为实际光束峰值功率与理想光束峰值功率的比值。目前,对于高功率光纤激光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科研人员和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生产厂商广泛采用A.E.Siegman提出的M2因子进行评价[A.E.Siegman,“Howto(Maybe)MeasureLaserBeamQuality”,Proc.ofDiodePumpedSolidStateLasers,1998,17:184-199]:当M2因子越接近1,研究人员认为输出光束的模式成分越接近基模、光束质量越好。
在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中,光纤支持多个模式,而且第一个高阶模式(LP11模式)很难完全剥除[S.Wielandy,“Implicationsofhigher-ordermodecontentinlargemodeareafiberswithgoodbeamquality,”OpticsExpress2007,15(23),15402-15409],因此,高功率光纤激光通常会出现基模与高阶模共存的情况,此时利用M2因子评价光纤激光光束质量时发现,M2因子与模式间的相对相位有关:在相同的高阶模式比例时,M2因子的具体数值随模式间的相对相位不同而变化,如图1所示。此外,即使高阶模比例高达0.35,当模式间相对相位为0时,M2因子仍不超过1.1,如图2所示。然而,理论研究表明,光束的传输特性仅与光束中高阶模的成分有关,与模式间的相对相位无关[RumaoTao,LongHuang,PuZhou,LeiSi,andZejinLiu,“Propagationofhigh-powerfiberlaserwithhigh-order-modecontent,”PhotonicsResearch2015,3(4),192-199]。因此,传统M2因子难以反映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出射激光的光束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消除模间相对相位对M2因子的影响,得到与模间相对相位无关、仅与模式间功率比例有关的M2因子,采用该方法修正的M2因子可准确反映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的模式成分和光束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M2因子的计算公式为:
(1a)
(1b)
其中λ为波长,z为传输距离,w为光束尺寸
(2a)
(2b)
(2c)
(2d)
(2e)
(2f)
(2g)
(2h)
(2i)
分别为传输距离z后光强分布和初始出射平面上的光强分布,分别为发射面的横坐标、纵坐标。
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输出的高功率激光光场可以表示为
(3)
其中分别为基模和第一个高阶模的电场分布,P11为输出光束中高阶模的功率比例,为输出光束中基模的功率比例,i位虚部,为广播的传播常数,为接收面的横坐标、纵坐标,为-为基模和高阶模之间的相对相位。在真空中传输距离z后电场分布为
(4)
根据公式(1)和公式(2)可得光场分布分别为
(5a)
(5b)
根据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发射面的光场和传输距离z后的光场有如下关系
(6a)
(6b)
(7a)
(7b)
根据基模和高阶模电场分布,基模电场分布是偶函数而第一个高阶模的电场分布是奇函数。假设第一个高阶模是x方向的奇函数,则有
(8a)
(8b)
将公式(8a)代入公式(7a)、公式(8b)代入公式(7b)中可得
(9a)
(9b)
(10a)
(10b)
根据函数奇偶性可得如下结果
(11a)
(11b)
(11c)
(11d)
(11e)
(11f)
(11g)
(12a)
(12b)
利用(11a-g)式结果分析(12a、b)式发现,模式间相对相位对第一项和第二项无影响,仅对第三项产生影响,导致利用(1a、b)式计算的M2因子受相对相位影响。若不考虑重心坐标,则(12a、b)式可以写成
(13a)
(13b)
利用(11a-g)式结果分析(13a、b)式发现,模式间相对相位对(13a、b)式无影响,因此,利用(13a、b)式计算的M2因子不受相对相位影响,即相对相位对M2因子的影响消除,M2因子只与模式比例有关,因此,修正后的M2因子(简称修正M2因子)可以用于评价输出光束的模式成分,即可以准确评价输出光束的光束质量。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利用光电探测器探测出射面处的光强分布,利用下式计算出射面处光束尺寸
(14a)
(14b)
(14c)
然后,利用光电探测器探测距离出射面z处的光强分布,利用下式计算距离出射面z处光束尺寸
(15a)
(15b)
(15c)
最后,计算修正M2因子,如下式
(16a)
(16b)
使用该因子对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源的光束质量进行评价,该值越接近1,说明光束质量越好。当wx和wy为远场光束尺寸时,可以用下式求修正M2因子
(17a)
(17b)
采用本发明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消除了模间相对相位对光束质量因子影响,解决了M2因子难以评价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束质量的不足。
2.修正M2因子仅与光束中的模式成分有关,可以反映光纤激光输出光束的模式成分。
3.修正M2因子测量方法上仅需将原有系统的软件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改,无需测量方法及硬件上的改变,实际中应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M2因子随模间相对相位的变化,
图2为模间相对相位0时,M2因子随高阶模比例的变化,
图3为修正M2因子随模间相对相位的变化,
图4为修正M2因子随高阶模比例的变化,
图5为模式非相干叠加时,M2因子和修正M2因子随高阶模比例的变化,
图6为修正M2因子测量实例一示意图。1-激光束;2-准直系统;3-出射平面;4-传输后平面;5-数据传输线;6-计算机;7-CCD,
图7为修正M2因子测量实例二示意图。1-激光束;2-准直系统;73-高反镜;74-反射光束;75-透射光束;76-聚焦系统;7-CCD;5-数据传输线;6-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一个计算实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首先,利用(14a、b)式计算初始平面光场分布的光束尺寸;然后利用角谱传输法,通过数值模拟求得传输一定距离后的光强分布,利用(15a、b)式计算传输后的光束尺寸;最后利用(16a、b)式计算光束不同方向的M2因子。对于纤芯直径30微米,纤芯数值孔径0.065,激光波长为1064nm时,计算的修正M2因子随相对相位的变化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修正M2因子与相对相位无关,即修正M2因子消除了相对相位对光束质量评价的影响。
修正M2因子随高阶模功率比例的变化如图4所示。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高阶模比例减小,修正M2因子线性减小,即修正M2因子越接近1,高阶模含量约小,输出光束光束质量越好。当光场非相干叠加时,分别计算基模和高阶模光场的传输,然后将光强叠加,计算修正M2因子,结果如图5所示。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高阶模比例增加,修正M2因子线性增加,即修正M2因子越接近1,高阶模含量约小,输出光束光束质量越好。因此,本发明可以用于准确评价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的光束质量。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6所示,从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输出的激光束1经准直系统2准直后继续传输。在激光输出平面3处由CCD相机7测量近场光强分布,并用计算机6记录和处理光斑数据。激光传输距离z后,在平面4处利用CCD相机7探测传输后光束的光强分布,并测量平面4距准直系统的距离。将CCD相机7在平面3和4处探测到的光强分布代入(14a、b)和(15a、b)式,计算光束尺寸。将初始平面的光束尺寸和传输距离z后的光束尺寸代入(16a、b)式即可获得修正M2因子,对输出激光的光束质量进行评价。
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7所示,从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输出的激光1经准直系统2后被高反镜73分成两部分,反射后的大部分激光即反射光束74用于测试激光功率,透射的小部分激光即透射光束75先在CCD相机7上成像,利用计算机6记录测量的近场光斑,然后透射光束75经聚焦光学系统76后聚焦到CCD相机7上测量远场光斑。CCD相机7测量的光斑利用(14a、b)和(15a、b)式计算近场后远场光斑尺寸,最后将计算的光斑尺寸和聚焦系统的焦距f(z=f)代入公式(17a、b)中即可获得修正M2因子,对输出激光的光束质量进行评价。

Claims (1)

1.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束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利用光电探测器探测出射面处的光强分布,利用下式计算出射面处光束尺寸
(14a)
(14b)
(14c)
然后,利用光电探测器探测距离出射面z处的光强分布,利用下式计算距离出射面z处光束尺寸
(15a)
(15b)
(15c)
最后,计算修正M2因子,如下式
(16a)
(16b)
使用该因子对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源的光束质量进行评价,该值越接近1,说明光束质量越好,当wx和wy为远场光束尺寸时,可以用下式求修正M2因子
(17a)
(17b)
其中λ为波长,z为传输距离,w为光束尺寸,分别为发射面的横坐标、纵坐标。
CN201510925037.XA 2015-12-14 2015-12-14 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束质量评价方法 Active CN1055718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5037.XA CN105571826B (zh) 2015-12-14 2015-12-14 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束质量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5037.XA CN105571826B (zh) 2015-12-14 2015-12-14 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束质量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1826A true CN105571826A (zh) 2016-05-11
CN105571826B CN105571826B (zh) 2017-12-22

Family

ID=55882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25037.XA Active CN105571826B (zh) 2015-12-14 2015-12-14 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束质量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7182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7301A (zh) * 2017-07-11 2017-09-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评价激光器光束质量提升潜力的方法
CN107580212A (zh) * 2017-07-14 2018-01-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采集的光场质量评价方法及光场成像系统
CN110865385A (zh) * 2019-11-22 2020-03-06 东北石油大学 相干叠加态源超分辨率量子测距系统
CN111103120A (zh) * 2018-10-25 2020-05-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光纤模式分解方法及可读介质
JPWO2021048919A1 (zh) * 2019-09-10 2021-03-18
CN113238374A (zh) * 2020-09-30 2021-08-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功率激光器准直系统设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77349A (ja) * 2001-03-21 2002-09-25 Ricoh Co Ltd コリメータ評価方法およびコリメータ評価装置
CN1800794A (zh) * 2006-01-18 2006-07-12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激光光束质量测量装置
CN101644600A (zh) * 2008-12-25 2010-02-10 长春理工大学 嵌入式激光光束质量测量装置
CN104062098A (zh) * 2014-07-10 2014-09-24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双线阵ccd扫描成像测量光束质量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77349A (ja) * 2001-03-21 2002-09-25 Ricoh Co Ltd コリメータ評価方法およびコリメータ評価装置
CN1800794A (zh) * 2006-01-18 2006-07-12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激光光束质量测量装置
CN101644600A (zh) * 2008-12-25 2010-02-10 长春理工大学 嵌入式激光光束质量测量装置
CN104062098A (zh) * 2014-07-10 2014-09-24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双线阵ccd扫描成像测量光束质量的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彩霞 等: "激光光束质量M2因子测量系统的设计", 《自动化仪表》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7301A (zh) * 2017-07-11 2017-09-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评价激光器光束质量提升潜力的方法
CN107580212A (zh) * 2017-07-14 2018-01-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采集的光场质量评价方法及光场成像系统
CN111103120A (zh) * 2018-10-25 2020-05-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光纤模式分解方法及可读介质
CN111103120B (zh) * 2018-10-25 2022-02-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光纤模式分解方法及可读介质
JPWO2021048919A1 (zh) * 2019-09-10 2021-03-18
WO2021048919A1 (ja) * 2019-09-10 2021-03-1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モードフィールド径試験方法および試験装置
JP7251639B2 (ja) 2019-09-10 2023-04-0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モードフィールド径試験方法および試験装置
CN110865385A (zh) * 2019-11-22 2020-03-06 东北石油大学 相干叠加态源超分辨率量子测距系统
CN113238374A (zh) * 2020-09-30 2021-08-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功率激光器准直系统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1826B (zh) 2017-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1826A (zh) 低数值孔径大模场面积光纤激光光束质量评价方法
CN102944312B (zh) 一种测量部分相干涡旋光束拓扑荷数的方法
CN101666706B (zh) 测量端面抽运的固体激光器的热透镜焦距的装置及方法
CN202975600U (zh) 一种部分相干涡旋光束的测量装置
US20070229853A1 (en) Nanometer contact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ision machining
CN101769821A (zh) 基于差动共焦技术的透镜折射率与厚度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Matsukuma et al. A new optical angle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with a mode-locked femtosecond laser
CN101469976B (zh) 光波干涉测量装置
CN103399413B (zh) 基于双螺旋光束的样品轴向漂移检测及补偿方法和装置
US20140340691A1 (en) Enhancements to integrated optical assembly
CN105222992A (zh) 一种激光光束质量因子测量方法
CN103673926A (zh) 反射腔式共焦超大曲率半径测量方法
US937759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beam mode content for waveguide alignment
CN101672726A (zh) 空间光通信终端通信探测器定位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3687474B (zh) 一种涡旋光束与光纤高效耦合系统及方法
CN102721529B (zh) 大口径反射光学元件高反射率扫描测量多波长集成方法
CN103674220B (zh) 测振系统
CN101101369A (zh) 运用Zernike系数精确确定激光收发同轴基准的方法
CN110986836B (zh) 基于环形芯光纤的高精度粗糙度测量装置
KR101733032B1 (ko) 다중 파장 레이저 시스템의 성능을 감시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7941353A (zh) 一种基于双光子关联的相干涡旋拓扑荷的测量法
CN111060916A (zh) 一种用于微小间距测量的光纤二元微透镜系统
CN110763135A (zh) 一种高精度激光干涉仪
CN105758333A (zh) 一种长程光学表面面形检测仪
CN105140769A (zh) 一种光谱合成光束重叠检测调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