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67184B - 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67184B
CN105567184B CN201410538387.6A CN201410538387A CN105567184B CN 105567184 B CN105567184 B CN 105567184B CN 201410538387 A CN201410538387 A CN 201410538387A CN 105567184 B CN105567184 B CN 1055671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ing fluid
oil base
base drilling
emulsifying agent
compound emuls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383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67184A (zh
Inventor
高磊
沙鸥
何秀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5383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671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67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7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67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7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ulsifying, Dispersing, Foam-Producing Or Wet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油基钻井液乳化剂品种少,乳化性能、耐温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用于油基钻井液用的乳化剂,包括以下组分:(1)主乳化剂,选自式(I)所示结构中的至少一种;(2)辅助乳化剂,选自式(Ⅱ)所示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主乳化剂与辅助乳化剂的比例满足0<辅助乳化剂:主乳化剂≤1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作油基钻井液乳化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及耐温性能,形成的油基钻井液稳定性、耐温性较好,可满足油田中强水敏、高温地层钻井及大位移特殊钻井、海上水平井等特殊需要。

Description

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储量的不断减少且开采困难,世界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深部地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投入,开发新的油藏已经成为当今各大石油公司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待探明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吐哈、四川等盆地,其资源量的73%埋藏在深层,且地下条件异常复杂,因此深井和超深井油气钻探及配套的开发技术已成为制约油气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随着地层深度的增加,深井、超深井的地层温度也会越来越高,地层的高温环境给钻井液能否维持稳定的性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钻井液作为钻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深井、超深井的钻井质量、钻井成本和钻井周期。相对于水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具有较强的防塌抑制性、润滑性和良好的储层保护性能,尤其可满足强水敏及高温、超高温地层,或者需要钻大位移特殊井及海上水平井等特殊转钻井需要。油基钻井液,又称油包水钻井液,是由油、水、乳化剂、降滤失剂、活度平衡剂、流型调节剂等组成。通常使用的油包水钻井液含水量在5~30%之间(含水量在5%以内的一般叫做全油基钻井液,不称为油包水钻井液),但抗高温达180℃以上的油包水钻井液中水的含量一般在5~10%,很少超过15%。水的含量增大,携屑性、降滤失性和悬浮性、流变性都变好,但热稳定性和电稳定性都变差,如CN1660958报道了一种合成基钻井液,使用的主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尽管在150℃老化16小时后仍有良好的流变性和破乳电压,水含量最高为25%。专利CN102031095A申请公布了一种高温油包水钻井液,虽然耐温能到240℃,但其须借助辅助乳化剂及氧化钙的存在才能达到应用效果。油基钻井液由于基液以油为主,因此价格昂贵,成本高,全油基钻井液更是如此,如CN101215461报道了一种全油合成基钻井液,使用的乳化剂为长碳链脂肪酸酰胺、长碳链烷基苯磺酸钙、聚烯烃羧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尽管具有低毒、环保、对储层伤害小等优点,但其制备成本高,限制了其推广使用。
目前市场上提供用作油基钻井液乳化剂的品种较少,而报道用于强化采油用的乳化剂品种相对较多,如US4485873、US4545912、CN100531884等报道了聚氧乙烯烷基酚醚乙酸盐、双尾链聚氧乙烯磺酸盐、烷基芳苄基聚氧乙烯醚阴离子表活剂在强化采油方面的应用,但未涉及到其在钻井液乳化剂方面的用途。国内油基钻井液用乳化剂方面多依赖国外产品,而且国内配套的钻井液体系也较少。
油基钻井液由于受到成本、环保要求的限制一直发展比较缓慢,应用的区块也较少,随着现有油田储量日益下降,并且新探区的开采会遇到各种复杂地层及环境,急需进行满足制备稳定高效油基钻井液用乳化剂的研究,以解决油基钻井液乳化剂品种少,乳化性能差,不耐盐、不耐温的问题,通过提高油基钻井液中水的比例达到降低油基钻井液的成本问题,为广泛应用油基钻井液作业提供技术支撑。
本发明所述的正是这种高含水量情况下,适合于制备稳定高效油基钻井液用的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油基钻井液乳化剂品种少,乳化性能、耐温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该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及耐温性能,含该类复合乳化剂的油基钻井液可满足油田中强水敏、高温地层及大位移特殊钻井、海上水平井钻井等特殊需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之一相对应的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是提供一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之一相对应的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在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包括以下组分:
(1)主乳化剂,选自式(I)所示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2)辅助乳化剂,选自式(Ⅱ)所示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R1为含C8~C30脂肪烃基,R2为氢或者R3CO,R3为C8~C30脂肪烃基,x=1~10,y=1~40,z=0~40;R4为C7~C25脂肪烃基,R5和R6均独立选自H、C2~C4的羟烷基中的一种;以质量计,所述主乳化剂与辅助乳化剂的比例满足0<辅助乳化剂:主乳化剂≤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R1和R3独立选自C11~C23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或C11~C23的饱和烃基和不饱和烃基的混合烃基。更优选R1和R3独立选自碳原子数为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十九、二十一的饱和烃或不饱和烃基,或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十九、二十一的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混合烃基。优选x为2~6,y为1~20,z为0~30;进一步优选x为2或3,y为1~10;更优选z为0~20;所述R4优选为C11~C23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R5和R6均独立优选为H、羟乙基、羟丙基中的一种,进一步优选为R5和R6均独立优选为H、羟乙基中的一种,更优选为R5和R6共同优选为H、羟乙基中的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乳化剂可以进一步优选自(I)所示结构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助乳化剂可以进一步优选自(Ⅱ)所示结构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质量计,所述主乳化剂与辅助乳化剂的比例最优选为辅助乳化剂:主乳化剂=1:(2~1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助乳化剂可进一步优选自月桂酸酰胺、肉豆蔻酸酰胺、棕榈酸酰胺、棕榈烯酸酰胺、油酸酰胺、亚油酸酰胺、亚麻酸酰胺、硬脂酸酰胺、月桂酸单乙醇酰胺、肉豆蔻酸单乙醇酰胺、棕榈酸单乙醇酰胺、棕榈烯酸单乙醇酰胺、油酸单乙醇酰胺、亚油酸单乙醇酰胺、亚麻酸单乙醇酰胺、硬脂酸单乙醇酰胺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包含上述脂肪酸酰胺或脂肪酸单乙醇酰胺的混合物,例如但不限定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植物油脂或生物柴油为原料与相应的酰胺化试剂进行酰胺化反应而得到的植物油酸酰胺、植物油酸单乙醇酰胺或植物油酸二乙醇酰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R1CONH(CH2)xNR2CH2CH2OH(即脂肪酰基羟乙基二胺)的制备
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R1COOCH3(即脂肪酸甲酯)与NH2(CH2)xNHCH2CH2OH(即羟乙基二胺)在80~220℃的温度下反应2~24小时,反应结束后优选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原料和生成的甲醇得到所述脂肪酰基羟乙基二胺。其中,脂肪酸甲酯与羟乙基二胺的摩尔比为优选1:0.1~6。所述催化剂用量优选占脂肪酸甲酯质量的0.01~10%。
(b)R1CONH(CH2)xNR2(CH2CH2O)y-(CH2CHCH3O)zH(即脂肪酰基二胺聚氧烯醚)的制备:
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步骤(a)所合成的脂肪酰基羟乙基二胺与所需的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进行反应得到所述的肪酰基二胺聚氧烯醚。催化剂用量优选为脂肪酰基羟乙基二胺质量的0.5~6.0%;
(c)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的制备
将步骤(a)得到的所述脂肪酰基羟乙基二胺和/或步骤(b)得到的所述的肪酰基二胺聚氧烯醚与所述辅助乳化剂,按所述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所述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a)步骤中的反应温度优选范围为100~200℃,更优选为120~180℃;催化剂优选为碱金属氢氧化物、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进一步优选为氢氧化钾,用量优选为占脂肪酸甲酯类单体质量的0.5~5.0%;脂肪酸甲酯与羟乙基二胺的摩尔比优选为1~2:1;反应时间优选为6~16小时。
上述技术方案中,b)步骤中的碱性催化剂优选为碱土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氧化钙、氢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催化剂用量优选为占脂肪酰基羟乙基二胺质量的1~5.0%。反应温度优选为85~180℃,压力优选小于0.80MPa表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可以是所述主乳化剂和辅助乳化剂两者混合均匀得到,也可以将两者溶于溶剂混合均匀得到,如将两者溶于5#白油中,得到膏状或溶液状态的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三,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在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应用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采用公知常识加以应用,例如但不限定,以复合乳化剂所含主乳化剂和辅助乳化剂的占油水的体积质量百分数计,复合乳化剂的加量为不少于0.1%,优选0.1~10%;所述油基钻井液可以是全油基钻井液,也可以是油包水钻井液;所述应用中,油基钻井液可以任意添加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各种油基钻井液助剂。
本发明制备的含脂肪酰基羟乙基二胺和/或脂肪酰基二胺聚氧烯醚的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具有良好的耐温和耐盐性能,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及乳化稳定性,且该油基钻井液乳化剂具有无毒、无害、生物降解性好的优点,适宜于用作高温高盐性水敏性地层的油基钻井液用乳化剂;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易得,具有较好的经济可行性,适宜工业化推广应用。
采用本发明制备的脂肪酰基羟乙基二胺和/或脂肪酰基二胺聚氧烯醚类表面活性剂与脂肪酸酰胺或脂肪酸单乙醇酰胺的复合乳化剂用于油基钻井液,其主要组成包括如下组分:基础油60~90份、水10~40份、复合乳化剂0.1~5份(以复合乳化剂所含主乳化剂的质量计)。该油基钻井液耐温大于180℃、API滤失量≤1ml、高温老化后破乳电压≥1200V,是一种耐温性能优良、滤失量小、乳液稳定性好的油基钻井液体系。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的合成(x=3)
将N-羟乙基丙二胺55.3份、KOH 8.33份加入到配有密封机械搅拌、温度计、直型冷凝管、接受瓶的反应器中,于150℃搅拌1小时后,慢慢滴加大豆油脂肪酸甲酯(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大豆油脂肪酸甲酯包含以下组分:十四烷酸甲脂0.557%、棕榈酸甲脂18.250%、棕榈烯酸甲脂1.402%、硬脂酸甲脂5.495%、油酸甲脂30.203%、亚油酸甲脂36.000%、亚麻酸甲脂3.587%,余量其他。)277.6份,1小时内滴加完毕。在165℃下反应8小时,反应中生成的甲醇经过直型冷凝管被收集到接受瓶中。减压蒸馏出剩余的低沸点生成物及反应原料,得到目标产物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
(b)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y=3,z=5)的合成
将步骤(a)合成的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256份、15.4份氧化钙和氢氧化钙混合物(氧化钙和氢氧化钙重量比为1:1)加入配有冷凝装置、搅拌装置和气体分散器的高压反应器中,边通氮气边加热至135℃时,加入20份水,搅拌反应1小时。脱除水分后,降温至80℃,慢慢滴加中和催化剂理论量的硫酸(20wt%)制得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复合型氧化钙烷氧基化催化剂反应液体系,将体系温度加热至90℃,开启真空系统,在高真空下脱水2小时,然后用氮气吹扫3次,将体系反应温度调至160℃缓缓通入34.9份环氧乙烷,控制压力≤0.60MPa。待环氧乙烷反应完全后,加入114.8份环氧丙烷,于160℃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用氮气吹扫体系,冷却后中和、脱水,得到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乙二胺聚氧乙烯醚(y=3,z=5)343.7份,摩尔收率84.7%。
(c)油基钻井液用复合乳化剂的制备
以质量份数计,将10份步骤(a)得到的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30份步骤(b)得到的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乙二胺聚氧乙烯醚(y=3,z=5)和10份植物油酸单乙醇酰胺(由大豆油脂肪酸甲酯和单乙醇胺合成得到,其中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大豆油脂肪酸甲酯包含以下组分:十四烷酸甲脂0.557%、棕榈酸甲脂18.250%、棕榈烯酸甲脂1.402%、硬脂酸甲脂5.495%、油酸甲脂30.203%、亚油酸甲脂36.000%、亚麻酸甲脂3.587%,余量其他。),在90℃下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
【实施例2】
(a)N,N'-双芥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的制备(x=3)
将N-羟乙基丙二胺47.13份、KOH5.6份加入到配有密封机械搅拌、温度计、直型冷凝管、接受瓶的反应器中,于150℃搅拌1小时后,慢慢滴加芥酸甲酯281.3份,1小时内滴加完毕。在170℃下反应10小时后停止,反应中生成的甲醇经过直型冷凝管被收集到接受瓶中。减压蒸馏出剩余的低沸点生成物及反应原料,得到目标产物N,N'-双芥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
(b)N,N'-双芥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y=10,z=20)的合成
将步骤(a)合成的N,N'-双芥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320份、9.6份氧化钙和氢氧化钙混合物(氧化钙和氢氧化钙重量比为1:1)加入配有冷凝装置、搅拌装置和气体分散器的高压反应器中,边通氮气边加热至135℃时,加入20份水,搅拌反应1小时。脱除水分后,降温至80℃,慢慢滴加中和催化剂理论量的硫酸(20wt%)制得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复合型氧化钙烷氧基化催化剂反应液体系,将体系温度加热至80℃,开启真空系统,在高真空下脱水2小时,然后用氮气吹扫3次,将体系反应温度调至180℃缓缓通入167.1份环氧乙烷,控制压力≤0.60MPa。待环氧乙烷反应完全后,加入489.4份环氧丙烷,于180℃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用氮气吹扫体系,冷却后中和、脱水,得到N,N'-双芥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y=10,z=20)845.7份,摩尔收率85.6%。
(c)油基钻井液用复合乳化剂的制备
以质量份数计,将100份步骤(b)得到的N,N'-双芥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y=10,z=20)和10份油酸酰胺,在85℃下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
【实施例3】
(a)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的合成(x=3)
将N-羟乙基丙二胺55.3份、KOH 8.33份加入到配有密封机械搅拌、温度计、直型冷凝管、接受瓶的反应器中,于150℃搅拌1小时后,慢慢滴加大豆油脂肪酸甲酯(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大豆油脂肪酸甲酯包含以下组分:十四烷酸甲脂0.557%、棕榈酸甲脂18.250%、棕榈烯酸甲脂1.402%、硬脂酸甲脂5.495%、油酸甲脂30.203%、亚油酸甲脂36.000%、亚麻酸甲脂3.587%,余量其他。)277.6份,1小时内滴加完毕。在165℃下反应8小时,反应中生成的甲醇经过直型冷凝管被收集到接受瓶中。减压蒸馏出剩余的低沸点生成物及反应原料,得到目标产物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
(b)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聚氧乙烯醚(y=3,z=0)的合成将步骤(a)合成的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256份、15.4份氧化钙和氢氧化钙混合物(氧化钙和氢氧化钙重量比为1:1)加入配有冷凝装置、搅拌装置和气体分散器的高压反应器中,边通氮气边加热至135℃时,加入20份水,搅拌反应1小时。脱除水分后,降温至80℃,慢慢滴加中和催化剂理论量的硫酸(20wt%)制得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复合型氧化钙烷氧基化催化剂反应液体系,将体系温度加热至90℃,开启真空系统,在高真空下脱水2小时,然后用氮气吹扫3次,将体系反应温度调至160℃缓缓通入34.9份环氧乙烷,控制压力≤0.60MPa。反应结束后,用氮气吹扫体系,冷却后中和、脱水,得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聚氧乙烯醚(y=3,z=0)250.8份,摩尔收率86.2%。
(c)油基钻井液用复合乳化剂的制备
以质量份数计,将100份步骤(b)得到的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聚氧乙烯醚(y=3,z=0)和50份月桂酸酰胺,在80℃下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
【实施例4】
(a)N,N'-双硬脂酰基羟乙基乙二胺的合成(x=2)
将N-羟乙基乙二胺49份、KOH 2.7份加入到配有密封机械搅拌、温度计、直型冷凝管、接受瓶的反应器中,于145℃搅拌1小时后,慢慢滴加硬脂酸甲酯270份,1小时内滴加完毕。在165℃下反应12小时,反应中生成的甲醇经过直型冷凝管被收集到接受瓶中。减压蒸馏出剩余的低沸点生成物及反应原料,得到目标产物N,N'-双硬脂酰基羟乙基乙二胺。
(b)N,N'-双硬脂酰基羟乙基乙二胺聚氧丙烯醚(y=1,z=10)的合成
203克N,N'-双硬脂酰基羟乙基乙二胺与185.4份环氧丙烷在7.6份氧化钙和氢氧化钙混合物(氧化钙和氢氧化钙重量比为1:1)的作用下于150℃反应得N,N'-双硬脂酰基二羟乙基乙二胺聚氧丙烯醚(y=1,z=10)348.5份,摩尔收率87.7%。
(c)油基钻井液用复合乳化剂的制备
以质量份数计,将60份步骤(b)得到的N,N'-双硬脂酰基二羟乙基乙二胺聚氧丙烯醚(y=1,z=10)和10份油酸单乙醇酰胺和10份硬脂酸单乙醇酰胺,在85℃下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
【实施例5】
a)月桂酰基羟乙基乙二胺的制备(x=2,y=1,z=0)
将N-羟乙基乙二胺17份、KOH 1.75份加入到配有密封机械搅拌、温度计、冷凝管、接受瓶的反应器中,于120℃搅拌1小时后,慢慢滴加月桂酸甲酯35份,1小时内滴加完毕。在155℃下反应6小时,反应中生成的甲醇经冷凝管收集到接受瓶中,然后减压蒸馏出剩余的低沸点生成物及反应原料,得到目标产物脂肪酰基羟乙基乙二胺39.7份。
b)油基钻井液用复合乳化剂的制备
以质量份数计,将50份步骤(a)得到的月桂酰基羟乙基乙二胺、5份植物油酸单乙醇酰胺和5份油酸酰胺,在85℃下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
【实施例6】
(a)月桂酰基羟乙基乙二胺的制备(x=2)
将N-羟乙基乙二胺17份、KOH 0.35份加入到配有密封机械搅拌、温度计、直型冷凝管、接受瓶的反应器中,于150℃搅拌1小时后,慢慢滴加月桂酸甲酯70份,1小时内滴加完毕。在180℃下反应16小时,反应中生成的甲醇经过直型冷凝管被收集到接受瓶中,减压蒸馏出剩余的低沸点生成物及反应原料,得到目标产物脂肪酰基羟乙基乙二胺。
(b)N,N'-双月桂酰基羟乙基乙二胺聚氧乙烯醚(y=5,z=0)的合成
将步骤(a)合成的N,N'-双月桂酰基羟乙基乙二胺70份、3.5份氧化钙和氢氧化钙混合物(氧化钙和氢氧化钙重量比为1:1)加入配有冷凝装置、搅拌装置和气体分散器的高压反应器中,边通氮气边加热至135℃时,加入20份水,搅拌反应1小时。脱除水分后,降温至80℃,慢慢滴加中和催化剂理论量的硫酸(20wt%)制得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复合型氧化钙烷氧基化催化剂反应液体系,将体系温度加热至90℃,开启真空系统,在高真空下脱水2小时,然后用氮气吹扫4次,将体系反应温度调至140℃缓缓通入26.4份环氧乙烷,控制压力≤0.60MPa。反应结束后,用氮气吹扫体系,冷却后中和、脱水,得N,N'-双脂肪酰基羟乙基乙二胺聚氧乙烯醚(y=5)83份,摩尔收率86.2%。
(c)油基钻井液用复合乳化剂的制备
以质量份数计,将60份步骤(b)得到的N,N'-双月桂酰基羟乙基乙二胺聚氧乙烯醚(y=5)和10份椰油酸二乙醇酰胺,加入到150份5#白油中,在90℃下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
【实施例7】
采用【实施例1】得到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配制油基钻井液体系,采用的基本配方为210mL5#白油+90mL 20wt%CaCl2水溶液+3wt/vol%复合乳化剂+3wt/vol%有机土(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的蒙脱土)+1wt/vol%十六胺改性的腐植酸+1%顺丁橡胶(数均分子量25万)+1wt/vol%CaO粉末。
具体实验过程为:取210mL5#白油,然后加入3wt/vol%乳化剂,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3wt/vol%有机土、1wt/vol%改性腐植酸、1%顺丁橡胶及1wt/vol%CaO粉末,继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90mL 20wt%CaCl2水溶液,再搅拌均匀,得到稳定的油包水型钻井液体系。按照《GB/T 16782-1997油基钻井液现场测试程序》分别测定该油包水型钻井液体系的流变参数、破乳电压和API滤失量。其中流变参数采用青岛海通达专用仪器厂的ZNN-D6型六速旋转粘度计50摄氏度下测定,并根据公式(1)、(2)和(3)计算出塑性粘度(PV)、动切力(YP)和动塑比(YP/PV);破乳电压(ES)由青岛通达专用仪器厂的DWY-2型钻井液电稳定性测定仪50℃下测定,API滤失量由SD型多联滤失仪测定,并根据公式(4)计算出滤失量(FL)。
公式(1) PV=θ600300(mPa.s)
公式(2) YP=(θ300-PV)/2(Pa)
公式(3) 动塑比=YP/PV
公式(4) FL=(FL30min﹣FL7.5min)×2(mL)
将上述配制好的油包水型钻井液放入XGRL-4型高温滚子加热炉中,180℃高温老化16h,分别测定该油包水型钻井液体系的流变参数、破乳电压和API滤失量,所用仪器及过程同老化前,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8】
采用【实施例5】得到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配制油基钻井液体系,采用的基本配方为270mL5#白油+30mL 20wt%CaCl2水溶液+2wt/vol%复合乳化剂+3wt/vol%有机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的有机土)+1wt/vol%十六胺改性的腐植酸+1wt/vol%乙丙橡胶(数均分子量15万)+1wt/vol%CaO粉末。同【实施例7】具体实验过程,分别测定该油包水型钻井液体系老化前后的流变参数、破乳电压和API滤失量,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1】
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以3wt/vol%植物油酸单乙醇酰胺替代本发明的复合乳化剂,其余相同,测定了油包水型钻井液体系的流变参数、破乳电压和API滤失量,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2】
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以N,N'-双植物油酸酰基丙二胺(x=3,y=0,z=0)与植物油酸单乙醇酰胺质量配比为3:1为乳化剂加量3wt/vol%替代本发明的复合乳化剂,其余相同,测定了油包水型钻井液体系的流变参数、破乳电压和API滤失量,结果如表2所示。对比表1数据可以看出,N,N'-双植物油酸酰基丙二胺形成的体系,老化前后流变性能较差,均超出测量量程,破乳电压也比本发明的乳化剂形成的体系要低。
【比较例3】
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以N,N'-双植物油酸酰基丙二胺聚氧丙烯醚(x=3,y=0,z=3)与植物油酸单乙醇酰胺质量配比为3:1为乳化剂加量3wt/vol%替代本发明的复合乳化剂,其余相同,测定了油包水型钻井液体系的流变参数、破乳电压和API滤失量,结果如表2所示。对比表1数据可以看出,N,N'-双植物油酸酰基丙二胺聚氧丙烯醚(x=3,y=0,z=3)形成的体系,形成的体系动切力、破乳电压均较低,且滤失量较大。
【比较例4】
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以N,N'-双植物油酸酰基丙二胺聚氧丙烯醚(x=3,y=0,z=5)与植物油酸单乙醇酰胺质量配比为3:1为乳化剂加量3wt/vol%替代本发明的复合乳化剂,其余相同,测定了油包水型钻井液体系的流变参数、破乳电压和API滤失量,结果如表2所示。对比表1数据可以看出,N,N'-双植物油酸酰基丙二胺聚氧丙烯醚(x=3,y=0,z=5)形成的体系,形成的体系动切力、破乳电压均较低,且滤失量较大。
【比较例5】
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以INVERMUL乳化剂(Halliburton Baroid公司生产)与植物油酸单乙醇酰胺质量配比为3:1为乳化剂加量3wt/vol%替代本发明的复合乳化剂,其余相同,测定了油包水型钻井液体系的流变参数、破乳电压和API滤失量,结果如表2所示。对比表1数据可以看出,INVERMUL形成的体系,老化前后流变性能较差,均超出测量量程,破乳电压也比本发明的乳化剂形成的体系要低。
【比较例6】
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以实施例1中得到的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和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乙二胺聚氧乙烯醚(y=3,z=5)质量配比为3:1为乳化剂加量3wt/vol%替代本发明的复合乳化剂,其余相同,测定了油包水型钻井液体系的流变参数、破乳电压和API滤失量,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7】
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以3wt/vol%实施例1中得到的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丙二胺替代复合乳化剂,其余相同,测定了油包水型钻井液体系的流变参数、破乳电压和API滤失量,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8】
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以3wt/vol%实施例1中得到的N,N'-双植物油酸酰基羟乙基乙二胺聚氧乙烯醚(y=3,z=5)替代复合乳化剂,其余相同,测定了油包水型钻井液体系的流变参数、破乳电压和API滤失量,结果如表2所示。
对比实施例7和比较例1、比较例6~8可以看出,实施例7中的复合乳化剂效果最好。
【比较例9】
同【实施例8】,不同之处以实施例5中得到的以月桂酰基羟乙基乙二胺与植物油酸单乙醇酰胺按质量配比5:1为乳化剂加量2wt/vol%替代本发明的复合乳化剂,其余相同,测定了油包水型钻井液体系的流变参数、破乳电压和API滤失量,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10】
同【实施例8】,不同之处以2wt/vol%实施例5中得到的以月桂酰基羟乙基乙二胺与油酸酰胺按质量配比5:1为乳化剂替代本发明的复合乳化剂,其余相同,测定了油包水型钻井液体系的流变参数、破乳电压和API滤失量,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表2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包括以下组分:
(1)主乳化剂,选自式(I)所示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2)辅助乳化剂,选自式(Ⅱ)所示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R1为含C8~C30脂肪烃基,R2为氢或者R3CO,R3为C8~C30脂肪烃基,x=1~10,y=1~40,z=0~40,其中z不等于0;R4为C7~C25脂肪烃基,R5和R6均独立选自H、C2~C4的羟烷基中的一种;以质量计,所述主乳化剂与辅助乳化剂的比例满足0<辅助乳化剂:主乳化剂≤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和R3独立选自C11~C23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或C11~C23的饱和烃基和不饱和烃基的混合烃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和R3独立选自碳原子数为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十九、二十一的饱和烃或不饱和烃基,或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十九、二十一的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混合烃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其特征在于x=2~6,y=1~20,z=0~30,其中z不等于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其特征在于x为2或3,y为1~10,z=0~20,其中z不等于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R4为C11~C23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R1CONH(CH2)xNR2CH2CH2OH(即脂肪酰基羟乙基二胺)的制备
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R1COOCH3(即脂肪酸甲酯)与NH2(CH2)xNHCH2CH2OH(即羟乙基二胺)在80~220℃的温度下反应2~24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原料和生成的甲醇得到所述脂肪酰基羟乙基二胺;其中,脂肪酸甲酯与羟乙基二胺的摩尔比为1:0.1~6;
(b)R1CONH(CH2)xNR2(CH2CH2O)y-(CH2CHCH3O)zH(即脂肪酰基二胺聚氧烯醚)的制备:
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步骤(a)所合成的脂肪酰基羟乙基二胺与所需的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进行反应得到所述的肪酰基二胺聚氧烯醚;
(c)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的制备
将步骤(a)得到的所述脂肪酰基羟乙基二胺和/或步骤(b)得到的所述的肪酰基二胺聚氧烯醚与所述辅助乳化剂,按所述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所述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碱性催化剂为碱金属氢氧化物、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碱性催化剂为碱土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在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
CN201410538387.6A 2014-10-13 2014-10-13 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55671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8387.6A CN105567184B (zh) 2014-10-13 2014-10-13 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8387.6A CN105567184B (zh) 2014-10-13 2014-10-13 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7184A CN105567184A (zh) 2016-05-11
CN105567184B true CN105567184B (zh) 2018-07-17

Family

ID=55877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8387.6A Active CN105567184B (zh) 2014-10-13 2014-10-13 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671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8047A (zh) * 2018-11-14 2019-04-16 佛山市金德利粘胶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硅烷聚醚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7092A (zh) * 2008-05-15 2011-04-20 阿克佐诺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基于多胺和脂肪酸/羧酸的聚酰胺乳化剂
CN102093296A (zh) * 2010-11-30 2011-06-15 广州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咪唑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3897678A (zh) * 2012-12-27 2014-07-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包水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7092A (zh) * 2008-05-15 2011-04-20 阿克佐诺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基于多胺和脂肪酸/羧酸的聚酰胺乳化剂
CN102093296A (zh) * 2010-11-30 2011-06-15 广州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咪唑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3897678A (zh) * 2012-12-27 2014-07-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包水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7184A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3629B (zh) 油包水型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2030B (zh) 油基钻井液用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U2009248184B2 (en) Polyamide emulsifier based on polyamines and fatty acid/carboxylic acid for oil based drilling fluid applications
CN103421176B (zh) 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及制备方法
CN103897172B (zh) 酚醚磺酸盐油基乳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12694872A (zh) 一种液体降滤失剂及含有液体降滤失剂的油基/合成基钻井液
CN108467483A (zh) 共聚物及其应用和油基钻井液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油基钻井液
CN105713591B (zh) 反相乳化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AU2018258208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hydroxyalkylcarbamate-functional polyamides and uses thereof
CN104277801A (zh) 水基钻井液用抗高温乳液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7184B (zh) 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13579B (zh) 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23630B (zh) 油基钻井液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67183B (zh) 油基钻井液用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67187B (zh) 油包水乳化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3589B (zh) 逆乳化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2036B (zh) 油基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7186B (zh) 油包水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3585B (zh) 全油基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3584B (zh) 油基钻井液适用的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13588B (zh) 用于水敏地层的无粘土全油基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3590B (zh) 用于低压水敏地层的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2030B (zh) 流型调节剂以及大温差恒流变油基钻井液
CN113943422B (zh) 流型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713586B (zh) 无粘土全油基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