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61797A - 一种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61797A
CN105561797A CN201410543426.1A CN201410543426A CN105561797A CN 105561797 A CN105561797 A CN 105561797A CN 201410543426 A CN201410543426 A CN 201410543426A CN 105561797 A CN105561797 A CN 105561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laminated film
membrane
support membrane
treatment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434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昊
刘轶群
潘国元
张杨
郭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41054342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617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61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17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高分子复合薄膜在制备工艺中或完成之后使用保湿处理液处理,处理后去除多余的保湿处理液后进行干燥;所述处理为浸渍或刷涂;所述保湿处理液为芦荟苷及芦荟苷衍生物的水溶液。本发明通过对高分子复合膜进行加入保湿剂的后处理,从而保持长时间干燥后的水通量和截留率,同时不易被微生物或细菌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技术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以使高分子复合薄膜在长时间干燥保存后仍能保持其通量的后处理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反渗透和纳滤复合膜中的支撑膜改性。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的状况日益污染加剧,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其中,膜法水处理技术是解决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问题的重要技术。然而目前的大部分商业膜产品常规性能,如通量和截留率已经非常接近,所以各个厂商均在其他的技术方向寻找突破口和发展方向,例如膜的存放工艺便是各大厂商的研发热点。这是因为传统膜的存放工艺主要是湿法,即将制备好的膜产品密封保存在具有杀菌能力的水溶液中。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保证膜产品一直处于湿润的状态下,可以保证其通量性能不会下降;同时,水溶液中的杀菌剂可以保持膜产品纤薄的功能层不会轻易被微生物或细菌破坏。但是,由于此方法需要在包装中添加额外分量的溶液试剂,造成膜产品单位重量的增加,即提升了运输成本。并且,若是包装产生任何程度的损坏,保护液流出,干燥后的膜产品会产生不可逆的性能损失。
为解决这个问题为目的,有必要开发出能使干燥的膜产品仍具有高通量的工艺技术。目前,主要的解决思路是在膜中加入小分子保湿剂从而保证膜产品干燥后的通量,例如公布有使用柠檬酸作为保湿剂保护干燥薄膜通量的方法(US4950404,US4983291),还有将有机酸(CN101219344A,US8518310B2)或无机酸金属盐溶液中浸渍处理后干燥的方法(US20100044902A1)。这类保湿剂本身对人类有一定的伤害性,局限了其应用的领域。另外,还公布有将复合膜在分子量1000以下的糖类溶液中浸渍处理后干燥的方法(EP0992277B1),这种方法所使用的保湿剂本身均不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容易造成微生物的滋生从而破坏薄膜产品。为获得在通量和截留率性能方面均能保持优良的干燥膜产品为目的,公布有将膜产品与温度为40~100的水溶液接触,然后进行热干燥处理的方法(特开平10-165789号公报),但相应膜产品通量的恢复程度仍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对高分子复合膜进行加入保湿剂的后处理,从而保持长时间干燥后的水通量和截留率,同时不易被微生物或细菌破坏。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高分子复合薄膜在制备工艺中或完成之后使用保湿处理液处理,处理后去除多余的保湿处理液后进行干燥;
所述处理为浸渍或刷涂;
所述保湿处理液为芦荟苷及芦荟苷衍生物的水溶液。
其中,
处理时间优选为5分钟以内,更优选,处理时间为1分钟以内。
其中干燥是指将处理后的高分子复合薄膜完全干燥既可,可在室温下干燥,也可在干燥机、烘箱中干燥,干燥时间可根据干燥温度进行调整。
可优选:干燥温度为70~200℃,干燥时间为10秒~10分钟。
更优选:干燥温度为80~100℃,干燥时间为1~2分钟。
保湿处理液浓度优选为0.01~1.5wt%,更优选为0.4~0.8wt%。
高分子复合薄膜由支撑膜和功能层组成;
支撑膜的材料为聚砜、磺化聚砜、聚醚砜、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砜酰胺、交链的聚乙烯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中的一种;
功能层则是由两种化合物单体经由交联反应而成,单体包括间苯二胺、对苯二胺、哌嗪、聚乙烯亚胺、均苯三甲酰氯及其衍生物。
本发明的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对高分子复合膜使用保湿处理液处理,从而保持长时间干燥后的水通量和截留率,同时不易被微生物或细菌破坏。
所述的高分子复合薄膜产品由支撑膜和功能层组成。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于制备成高分子薄膜产品的材料。支撑膜的材料可为聚砜、磺化聚砜、聚醚砜、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砜酰胺、交链的聚乙烯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可用于纳滤和反渗透等膜过滤技术领域。功能层则是由两种化合物单体经由交联反应而成,其单体包括间苯二胺、对苯二胺、哌嗪、聚乙烯亚胺、均苯三甲酰氯等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本发明的保湿处理液为从芦荟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性的生物大分子-芦荟苷及芦荟苷衍生物的水溶液。
芦荟苷衍生物可含有芦荟大黄素、芦荟大黄酚、异芦荟苷、B-芦荟苷、后莫那特芦荟苷、蒽酚芦荟泻素、芦荟霉素、芦荟素A、芦荟苦素、芦荟酊、芦荟醚酊、芦荟宁、芦荟黄质、芦荟皂苷、芦荟大黄酚苷、芦荟蒽酚、芦荟槲皮素、芦荟乌辛等。
芦荟苷及芦荟苷衍生物都是现有产品,市售可得。
保湿处理液的溶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范围为0.01~1.5重量%,进一步优选范围为0.4~0.8重量%。
所述的高分子复合薄膜产品可在制备工艺中或完成之后使用保湿剂处理。在保湿处理液中的处理方法可以是整体浸泡式,也可以是从正面或是背面刷图。处理时间根据所使用的保湿处理液组成、浓度以及高分子复合薄膜产品的不同而改变,但优选在5分钟以内,进一步优选在1分钟以内。
所述的高分子复合薄膜产品在保湿处理液处理后,应去除过剩的保湿处理液。可以在常温下进行干燥工艺,也可在70℃以上的温度进行热风干燥机的烘干处理。加热温度优选70~200℃,进一步优选80~100℃。加热时间优选10秒~10分钟,进一步优选1~2分钟。
本发明可适用与对管式过滤器、中空纤维式过滤器和螺旋缠绕式过滤器中膜材料的性能改善处理。
本发明中,将高分子复合薄膜与芦荟苷及芦荟苷衍生物的水溶液接触,会导致支撑层内部的孔被其填充,这保证了这些多孔结构在膜干燥时不会出现因塌陷而出现闭合的情况,从而保证了高分子复合薄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性能。而由于芦荟苷及芦荟苷衍生物均具有杀菌能力,这也保证了相应膜产品不易被微生物或细菌破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评价及测定方法
纳滤膜的测试方法:将纳滤膜安装在测试器皿中。在25℃下,使用电导率为1500μS/cm的硫酸钠水溶液测试,向膜功能层的正面和背面施加0.6MPa的压差,使硫酸钠水溶液通过纳滤膜运转,60min后收取过滤液,使用电导率仪测定其溶液电导。
截留率=(1-S1/S2)×100%,其中,S1为过滤液电导,S2为原液电导。
反渗透膜的测试方法:将反渗透膜安装在测试器皿中。在25℃下,使用电导率为4000μS/cm的氯化钠水溶液测试,向膜功能层的正面和背面施加1.5MPa的压差,使氯化钠水溶液通过反渗透膜运转,60min后收取过滤液,使用电导率仪测定其溶液电导。
截留率=(1-S1/S2)×100%,其中,S1为过滤液电导,S2为原液电导。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列出了采用芦荟苷保湿处理液处理纳滤膜的实施方法。芦荟苷保湿处理液的重量浓度为0.5%。配制方法为量取适当重量的芦荟苷置于烧杯,然后超声振荡1个小时。配好的溶液于室温下保存(22℃)。
在无纺布基材上均一地涂布将聚醚砜15重量%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得到的制膜铸膜液,且将刮刀间距设为150微米。其后,通过立即将其浸渍于25℃的水中并凝固,从而制作在无纺布基材上具有微孔的聚醚砜支撑膜。
其后,将聚醚砜支撑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10分钟,进行膜清洗处理。并在清洗完毕的聚醚砜支撑膜(形成聚醚砜层的面侧)涂布芦荟苷保湿处理液,处理时间为30秒。最后,将后处理完毕的聚醚砜支撑膜竖立而除去了剩余的芦荟苷保湿处理溶液,并在70℃的热风干燥机中保持1分钟,制作了干燥好的聚醚砜支撑膜。
将干燥好的聚醚砜支撑膜与浓度为5g/L的哌嗪水相溶液浸润接触60秒,之后倒掉多余水相溶液,用干净的橡胶辊将膜表面辊干,然后将聚醚砜支撑膜与1g/L的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接触60秒,然后将形成的聚酰胺层在空气中晾干,放在40℃的烘箱中处理8min,制作了干燥好的纳滤膜。
实施例2
芦荟苷保湿处理液的重量浓度为0.75%。配制方法为量取适当重量的芦荟苷置于烧杯,然后超声振荡1个小时。配好的溶液于室温下保存(22℃)。
在无纺布基材上均一地涂布将聚醚砜15重量%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得到的制膜铸膜液,且将刮刀间距设为150微米。其后,通过立即将其浸渍于25℃的水中并凝固,从而制作在无纺布基材上具有微孔的聚醚砜支撑膜。
将干燥好的聚醚砜支撑膜与浓度为5g/L的哌嗪水相溶液浸润接触60秒,之后倒掉多余水相溶液,用干净的橡胶辊将膜表面辊干,然后将聚醚砜支撑膜与1g/L的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接触60秒,然后将形成的聚酰胺层在空气中晾干,放在40℃的烘箱中处理8min,初步制得纳滤膜。
其后,将纳滤膜无纺布面(未形成功能层的面侧)涂布芦荟苷保湿处理液,处理时间为一分钟。最后,将后处理完毕的纳滤膜竖立而除去了剩余的芦荟苷保湿处理溶,并在90℃的热风干燥机中保持1分钟,制作了干燥好的纳滤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列出了采用芦荟苷保湿处理液处理反渗透膜的实施方法。芦荟苷保湿处理液的重量浓度为0.7%。配制方法为量取适当重量的芦荟苷置于烧杯,然后超声振荡1个小时。配好的溶液于室温下保存(22℃)。
在无纺布基材上均一地涂布将聚砜18重量%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得到的制膜铸膜液,且将刮刀间距设为150微米。其后,通过立即将其浸渍于25℃的水中并凝固,从而制作在无纺布基材上具有微孔的聚砜支撑膜。
其后,将聚砜支撑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10分钟,进行膜清洗处理。并在清洗完毕的聚砜支撑膜(形成聚砜层的面侧)涂布芦荟苷保湿处理液,处理时间为50秒。最后,将后处理完毕的聚砜支撑膜竖立而除去了剩余的芦荟苷保湿处理液,并在70℃的热风干燥机中保持1分钟,制作了干燥好的聚砜支撑膜。
将干燥好的聚砜支撑膜与浓度为20g/L的间苯二胺相溶液浸润接触60秒,之后倒掉多余水相溶液,用干净的橡胶辊将膜表面辊干,然后将聚砜支撑膜与1g/L的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接触60秒,然后将形成的聚酰胺层在空气中晾干,放在45℃的烘箱中处理5min,制作了干燥好的反渗透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列出了采用芦荟苷保湿处理液处理反渗透膜的另外一种实施方法。芦荟苷保湿处理液的重量浓度为0.8%。配制方法为量取适当重量的芦荟苷置于烧杯,然后超声振荡1个小时。配好的溶液于室温下保存(22℃)。
在无纺布基材上均一地涂布将聚砜18重量%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得到的制膜铸膜液,且将刮刀间距设为150微米。其后,通过立即将其浸渍于25℃的水中并凝固,从而制作在无纺布基材上具有微孔的聚砜支撑膜。
将干燥好的聚砜支撑膜与浓度为20g/L的间苯二胺水相溶液浸润接触60秒,之后倒掉多余水相溶液,用干净的橡胶辊将膜表面辊干,然后将聚醚砜支撑膜与1g/L的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接触60秒,然后将形成的聚酰胺层在空气中晾干,放在45℃的烘箱中处理5min,初步制得反渗透膜。
其后,将反渗透膜无纺布面(未形成功能层的面侧)涂布芦荟苷保湿处理液,处理时间为一分钟。最后,将后处理完毕的反渗透膜竖立而除去了剩余的芦荟苷保湿处理液,并在80℃的热风干燥机中保持1分钟,制作了干燥好的反渗透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列出了采用芦荟苷衍生物保湿处理液处理反渗透膜的另外一种实施方法。芦荟苷衍生物保湿处理液的重量浓度为0.8%。配制方法为量取适当重量的芦荟苷衍生物置于烧杯,然后超声振荡1个小时。配好的溶液于室温下保存(22℃)。
在无纺布基材上均一地涂布将聚砜18重量%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得到的制膜铸膜液,且将刮刀间距设为150微米。其后,通过立即将其浸渍于25℃的水中并凝固,从而制作在无纺布基材上具有微孔的聚砜支撑膜。
将干燥好的聚砜支撑膜与浓度为20g/L的间苯二胺水相溶液浸润接触60秒,之后倒掉多余水相溶液,用干净的橡胶辊将膜表面辊干,然后将聚醚砜支撑膜与1g/L的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接触60秒,然后将形成的聚酰胺层在空气中晾干,放在45℃的烘箱中处理5min,初步制得反渗透膜。
其后,将反渗透膜无纺布面(未形成功能层的面侧)涂布芦荟苷衍生物保湿处理液,处理时间为一分钟。最后,将后处理完毕的反渗透膜竖立而除去了剩余的芦荟苷衍生物保湿处理液,并在80℃的热风干燥机中保持1分钟,制作了干燥好的反渗透膜。
对比例1
本对比例列出了未采用芦荟苷处理纳滤膜的实施方法。在无纺布基材上均一地涂布将聚醚砜15重量%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得到的制膜铸膜液,且将刮刀间距设为150微米。其后,通过立即将其浸渍于25℃的水中并凝固,从而制作在无纺布基材上具有微孔的聚醚砜支撑膜。
其后,将聚醚砜支撑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10分钟,进行膜清洗处理。将膜清洗完毕的聚醚砜支撑膜竖立而除去了剩余的去离子水,并在80℃的热风干燥机中保持1分钟,制作了干燥好的聚醚砜支撑膜。
将干燥好的聚醚砜支撑膜与浓度为5g/L的哌嗪水相溶液浸润接触60秒,之后倒掉多余水相溶液,用干净的橡胶辊将膜表面辊干,然后将聚醚砜支撑膜与1g/L的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接触60秒,然后将形成的聚酰胺层在空气中晾干,放在40℃的烘箱中处理8min,制作了干燥好的纳滤膜。
对比例2
本对比例列出了采用PEG400后处理纳滤膜的实施方法。PEG400后处理溶液的重量浓度为5%。配制方法为量取适当重量的PEG400置于烧杯,然后超声振荡1个小时。配好的溶液于室温下保存(22℃)。
在无纺布基材上均一地涂布将聚醚砜15重量%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得到的制膜铸膜液,且将刮刀间距设为150微米。其后,通过立即将其浸渍于25℃的水中并凝固,从而制作在无纺布基材上具有微孔的聚醚砜支撑膜。
其后,将聚醚砜支撑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10分钟,进行膜清洗处理。并在清洗完毕的聚醚砜支撑膜(形成聚醚砜层的面侧)涂布PEG400后处理溶液,处理时间为30秒。最后,将后处理完毕的聚醚砜支撑膜竖立而除去了剩余的PEG400后处理溶液,并在70℃的热风干燥机中保持1分钟,制作了干燥好的聚醚砜支撑膜。
将干燥好的聚醚砜支撑膜与浓度为5g/L的哌嗪水相溶液浸润接触60秒,之后倒掉多余水相溶液,用干净的橡胶辊将膜表面辊干,然后将聚醚砜支撑膜与1g/L的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接触60秒,然后将形成的聚酰胺层在空气中晾干,放在40℃的烘箱中处理8min,制作了干燥好的纳滤膜。
对比例3
本对比例列出了采用乙酸钠后处理纳滤膜的实施方法。乙酸钠后处理溶液的重量浓度为5%。配制方法为量取适当重量的乙酸钠置于烧杯,然后超声振荡1个小时。配好的溶液于室温下保存(22℃)。
在无纺布基材上均一地涂布将聚醚砜15重量%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得到的制膜铸膜液,且将刮刀间距设为150微米。其后,通过立即将其浸渍于25℃的水中并凝固,从而制作在无纺布基材上具有微孔的聚醚砜支撑膜。
其后,将聚醚砜支撑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10分钟,进行膜清洗处理。并在清洗完毕的聚醚砜支撑膜(形成聚醚砜层的面侧)涂布乙酸钠后处理溶液,处理时间为30秒。最后,将后处理完毕的聚醚砜支撑膜竖立而除去了剩余的乙酸钠后处理溶液,并在70℃的热风干燥机中保持1分钟,制作了干燥好的聚醚砜支撑膜。
将干燥好的聚醚砜支撑膜与浓度为5g/L的哌嗪水相溶液浸润接触60秒,之后倒掉多余水相溶液,用干净的橡胶辊将膜表面辊干,然后将聚醚砜支撑膜与1g/L的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接触60秒,然后将形成的聚酰胺层在空气中晾干,放在40℃的烘箱中处理8min,制作了干燥好的纳滤膜。
对比例4
本对比例列出了未采用芦荟苷保湿处理液处理反渗透膜的实施方法。在无纺布基材上均一地涂布将聚砜18重量%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得到的制膜铸膜液,且将刮刀间距设为150微米。其后,通过立即将其浸渍于25℃的水中并凝固,从而制作在无纺布基材上具有微孔的聚砜支撑膜。
将聚砜支撑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10分钟,进行膜清洗处理。将膜清洗处理完毕的聚砜支撑膜竖立而除去了剩余的去离子水,并在80℃的热风干燥机中保持1分钟,制作了干燥好的聚砜支撑膜。
将干燥好的聚砜支撑膜与浓度为20g/L的间苯二胺相溶液浸润接触60秒,之后倒掉多余水相溶液,用干净的橡胶辊将膜表面辊干,然后将聚砜支撑膜与1g/L的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接触60秒,然后将形成的聚酰胺层在空气中晾干,放在45℃的烘箱中处理5min,制作了干燥好的反渗透膜。
对比例5
本对比例列出了采用PEG400后处理反渗透膜的实施方法。PEG400后处理溶液的重量浓度为5%。配制方法为量取适当重量的PEG400置于烧杯,然后超声振荡1个小时。配好的溶液于室温下保存(22℃)。
在无纺布基材上均一地涂布将聚砜18重量%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得到的制膜铸膜液,且将刮刀间距设为150微米。其后,通过立即将其浸渍于25℃的水中并凝固,从而制作在无纺布基材上具有微孔的聚砜支撑膜。
其后,将聚砜支撑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10分钟,进行膜清洗处理。并在清洗完毕的聚砜支撑膜(形成聚砜层的面侧)涂布PEG400后处理溶液,处理时间为50秒。最后,将后处理完毕的聚砜支撑膜竖立而除去了剩余的PEG400后处理溶液,并在70℃的热风干燥机中保持1分钟,制作了干燥好的聚砜支撑膜。
将干燥好的聚砜支撑膜与浓度为20g/L的间苯二胺相溶液浸润接触60秒,之后倒掉多余水相溶液,用干净的橡胶辊将膜表面辊干,然后将聚砜支撑膜与1g/L的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接触60秒,然后将形成的聚酰胺层在空气中晾干,放在45℃的烘箱中处理5min,制作了干燥好的反渗透膜。
对比例6
本对比例列出了采用乙酸钠后处理反渗透膜的实施方法。乙酸钠后处理溶液的重量浓度为5%。配制方法为量取适当重量的乙酸钠置于烧杯,然后超声振荡1个小时。配好的溶液于室温下保存(22℃)。
在无纺布基材上均一地涂布将聚砜18重量%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得到的制膜铸膜液,且将刮刀间距设为150微米。其后,通过立即将其浸渍于25℃的水中并凝固,从而制作在无纺布基材上具有微孔的聚砜支撑膜。
其后,将聚砜支撑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10分钟,进行膜清洗处理。并在清洗完毕的聚砜支撑膜(形成聚砜层的面侧)涂布乙酸钠后处理溶液,处理时间为50秒。最后,将后处理完毕的聚砜支撑膜竖立而除去了剩余的乙酸钠后处理溶液,并在70℃的热风干燥机中保持1分钟,制作了干燥好的聚砜支撑膜。
将干燥好的聚砜支撑膜与浓度为20g/L的间苯二胺相溶液浸润接触60秒,之后倒掉多余水相溶液,用干净的橡胶辊将膜表面辊干,然后将聚砜支撑膜与1g/L的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接触60秒,然后将形成的聚酰胺层在空气中晾干,放在45℃的烘箱中处理5min,制作了干燥好的反渗透膜。
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测试数据见表1。
表1
测试结果表明,干燥后的未处理的高分子复合膜样品通量降低幅度剧烈,在这个通量下无法测得其截留率。用其他保湿剂方法处理的对比例样品通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明显降低。而经过芦荟苷后处理的高分子复合膜样品通量没有明显下降,截留率依然保持较高水平。

Claims (8)

1.一种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高分子复合薄膜在制备工艺中或完成之后使用保湿处理液处理,处理后去除多余的保湿处理液后进行干燥;
所述处理为浸渍或刷涂;
所述保湿处理液为芦荟苷及芦荟苷衍生物的水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处理时间为5分钟以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处理时间为1分钟以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干燥温度为70~200℃,干燥时间为10秒~10分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干燥温度为80~100℃,干燥时间为1~2分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湿处理液的浓度为0.01~1.5wt%。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湿处理液的浓度为0.4~0.8wt%。
8.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高分子复合薄膜由支撑膜和功能层组成;
支撑膜的材料为聚砜、磺化聚砜、聚醚砜、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砜酰胺、交链的聚乙烯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中的一种;
功能层则是由两种化合物单体经由交联反应而成,单体包括间苯二胺、对苯二胺、哌嗪、聚乙烯亚胺、均苯三甲酰氯及其衍生物。
CN201410543426.1A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5617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3426.1A CN105561797A (zh)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3426.1A CN105561797A (zh)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1797A true CN105561797A (zh) 2016-05-11

Family

ID=55872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43426.1A Pending CN105561797A (zh)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6179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2697A (zh) * 2017-07-31 2017-11-21 常州杰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1905577A (zh) * 2020-08-12 2020-11-10 浙江奥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反渗透膜残留胺含量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5436A (zh) * 2002-09-09 2005-06-08 Nok株式会社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多孔中空纤维膜的制造方法
CN101027117A (zh) * 2004-10-01 2007-08-2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复合半透膜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251447A1 (en) * 2006-10-10 2008-10-16 Atsuhito Koumoto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dried composite semipermeable membrane
CN103167904A (zh) * 2010-10-26 2013-06-19 东丽株式会社 分离膜、分离膜元件和分离膜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5436A (zh) * 2002-09-09 2005-06-08 Nok株式会社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多孔中空纤维膜的制造方法
CN101027117A (zh) * 2004-10-01 2007-08-2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复合半透膜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251447A1 (en) * 2006-10-10 2008-10-16 Atsuhito Koumoto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dried composite semipermeable membrane
CN103167904A (zh) * 2010-10-26 2013-06-19 东丽株式会社 分离膜、分离膜元件和分离膜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2697A (zh) * 2017-07-31 2017-11-21 常州杰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7362697B (zh) * 2017-07-31 2020-12-08 保定源汉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1905577A (zh) * 2020-08-12 2020-11-10 浙江奥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反渗透膜残留胺含量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70513B (zh) 一种植物多酚改性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Yun et al. High efficient dye removal with hydrolyzed ethanolamine-Polyacrylonitrile UF membrane: Rejection of anionic dye and selective adsorption of cationic dye
CN108905624B (zh) 一种聚酯聚酰胺两性电荷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Duong et al. Highly crosslinked layer-by-layer polyelectrolyte FO membranes: Understanding effects of salt concentration and deposition time on FO performance
Boricha et al. Preparation of N, O-carboxymethyl chitosan/cellulose acetate blen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and testing its performance in treating industrial wastewater
Padaki et al. New polypropylene supported chitosan NF-membrane for desalination application
Zhang et al. Capsaicin mimic-polyethyleneimine crosslinked antifouling loos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for effective dye/salt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10314559A (zh) 一种界面聚合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5617882B (zh) 一种壳聚糖修饰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4173B (zh) 一种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CN103349922B (zh) 芳香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表面功能化的方法
CN108136339A (zh) 用于提高通过tfc膜的水通量的方法
Wu et al. Novel biopolymer composite membrane involved with selective mass transfer and excellent water permeability
CN104437117A (zh) 一种用于苦咸水淡化的醋酸纤维素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Zhou et al.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composit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based on zwitterionic O-carboxymethyl chitosan
CN107441947A (zh) 一种羟基化聚丙烯腈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embrane modified by tea polyphenol for dye removal
CN105289339B (zh) 一种抗菌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膜再生方法
JP2018520847A (ja) 水処理分離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797763B (zh) 一种纤维素凝胶层修饰的高通量染料分离用疏松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561797A (zh) 一种干燥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Tang et al.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with ultrafast water transport tuned via different substrates
CN103007789A (zh) 一种交联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08499361A (zh) 一种孔径可调节的纳米多孔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
Kashima et al. Tailorable regulation of mass transfer channel i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alcium alginate membrane for dye remov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