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4910A - 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4910A
CN105554910A CN201510642531.5A CN201510642531A CN105554910A CN 105554910 A CN105554910 A CN 105554910A CN 201510642531 A CN201510642531 A CN 201510642531A CN 105554910 A CN105554910 A CN 105554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loss
wireless area
mobile terminal
threshold value
cell rese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425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54910B (zh
Inventor
任朝林
胡小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425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4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4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491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7051 priority patent/WO201705460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54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4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根据所述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所述无线小区的第一路径损耗值;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若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则判断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若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则控制与所述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太大时,与该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无线信号的覆盖是由多个无线小区构成的,通常移动终端只能接入一个无线小区,并使用这个无线小区的频谱资源进行通信。为了确保移动终端在移动时都能实现移动通信,无线小区必须连续覆盖。在移动终端开机后,移动终端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无线小区来接入。
然而实践中发现,当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太大时,该无线小区通常会阻止移动终端接入,这样就会导致移动终端脱网,用户无法使用该无线小区所提供的移动通信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可以在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太大时,与该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所述无线小区的第一路径损耗值;
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
若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则判断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
若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则控制与所述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无线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所述判断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的步骤。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阈值,若是,则执行所述判断所述无线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的步骤。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不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时,确定所述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以及确定所述无线小区的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和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所述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路径损耗值;
判断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以及判断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
当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未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且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接入所述相邻无线小区。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且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的相邻无线小区有多个时,将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最大的相邻无线小区确定为目标相邻无线小区,并接入所述目标相邻无线小区。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或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断开与所述无线小区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所述无线小区的第一路径损耗值;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时,判断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时,控制与所述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之后,判断所述无线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无线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判断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阈值;
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判断所述无线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不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时,确定所述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以及确定所述无线小区的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和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所述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路径损耗值;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以及判断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接入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未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且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接入所述相邻无线小区。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且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的相邻无线小区有多个时,将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最大的相邻无线小区确定为目标相邻无线小区;
所述接入单元,还用于接入所述目标相邻无线小区。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断开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或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断开与所述无线小区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根据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无线小区的第一路径损耗值,并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若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移动终端可以继续判断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若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移动终端可以控制与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可以在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太大时,控制与该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构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可以在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太大时,与该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网络架构进行描述。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构架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网络构架中,移动通信网络主要由无线网络和核心网络组成,其中,无线网络由多个基站组成,提供无线接入服务;核心网主要由多个服务设备、路由设备和控制设备组成,提供移动终端信息的保存、接入鉴权和路由服务。其中,基站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多个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无线电收发设备。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Device,MID)、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各类移动终端。服务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服务主机、服务系统以及服务平台等设备。路由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路由器、有线路由器以及任何能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且能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的设备等。控制设备可以为任何用于控制整个核心网的设备,也可以为移动终端。其中,移动通信是通过移动终端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交互完成的。移动终端只有在与移动通信网络建立连接后,才能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享受移动通信业务。通过实施图1所示的网络构架,可以在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太大时,与该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构架,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提供的覆盖范围是有限的,如500m、1000等。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就是通过将信息调制到一定带宽的频谱上进行传输。基站上特定的频谱覆盖的区域,就是一个无线小区。通过调节基站的发射功率,或者其他控制无线资源使用的参数,可以实现对无线小区容量和业务量的控制。移动终端只能在一个接入一个无线小区,并使用这个无线小区的频谱资源进行通信。为了移动终端能够在任意移动中都能够实现移动通信,无线小区必须连续覆盖,在无线小区的边缘必须多个无线小区重叠覆盖。
通常,移动终端开机后,移动终端会和移动通信网络建立联系,选择一个合适的无线小区,从中提取出控制信道的参数和其他系统消息,完成无线小区的选择过程。当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小于0时,表明该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太大,该无线小区通常会阻止移动终端接入,这样就会导致移动终端脱网,用户无法使用该无线小区所提供的移动通信服务。当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不小于0时,无线小区允许移动终端接入。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预设的算法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
假设该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用C1表示,则该预设的算法可以为:
C1=RLA_C-RXLEV_ACCESS_MIN-MAX((MS_TXPWR_MAX_CCH-P),0)
其中,
RLA_C:接收的下行信号强度
RXLEV_ACCESS_MIN:接入移动通信系统的最低信号强度
MS_TXPWR_MAX_CCH:接入移动通信系统的最大发射功率
P: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
MAX():取最大值
S202、根据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无线小区的第一路径损耗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预先存储无线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值与无线小区的路径损耗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移动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之后,移动终端就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检测到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对应的无线小区的第一路径损耗值。
S203、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204,若否,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确定无线小区的第一路径损耗值之后,移动终端可以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若是,表明当前的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太大,通常,无线小区会断开与移动终端的连接,使移动终端脱网,若否,表明当前的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处于正常状态。
S204、判断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若是,执行步骤S205,若否,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预先设定一个移动通信网络列表,并将该移动通信网络列表存储在移动终端中,其中,该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的移动通信网络为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接入的网络。
当移动终端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时,移动终端可以进一步判断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若是,表明用户需要使用该移动通信网络,为了使移动终端不脱网,移动终端可以控制移动终端与无线小区仍然保持连接状态。这样,用户就可以不受到当前的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太大的影响,仍能继续使用当前的无线小区所提供的移动通信服务了。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判断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不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时,移动终端可以确定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以及确定无线小区的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和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根据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路径损耗值,并判断第二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以及判断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当第二路径损耗值未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且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大于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移动终端接入相邻无线小区。这样,移动终端就可以使用该相邻无线小区所提供的移动通信服务了。
S205、控制与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
在图2所描述的方法流程中,移动终端可以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根据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无线小区的第一路径损耗值,并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若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移动终端可以继续判断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若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移动终端可以控制与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可以在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太大时,控制与该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构架,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移动终端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
S302、移动终端根据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无线小区的第一路径损耗值。
S303、移动终端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304,若否,结束本流程。
S304、移动终端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305,若否,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之后,为了避免该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只是一个暂时的状态而导致误差,移动终端可以进一步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阈值,若是,表明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太大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S305、移动终端判断无线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306,若否,执行步骤S308~S310。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确定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太大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之后,移动终端可以进一步判断无线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若是,表明无线小区的信号比较强,若否,表明无线小区的信号比较弱。
当无线小区的信号比较弱时,为了不影响用户体验,移动终端可以进行无线小区重选,即移动终端可以选择相邻的无线小区来接入。但是否能接入相邻的无线小区,移动终端需要执行步骤S308~S310,以确定是否满足小区重选的条件。
通常,无线小区重选优化的机制是,在空闲模式时,移动终端停留在所接入的无线小区中,通过接收该无线小区的系统消息,检测和测量相邻无线小区的信号电平,并从中提取出每个相邻无线小区的各种系统消息和控制信息,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移动终端将从前一个无线小区转移到另外一个无线小区,即无线小区重选。
S306、移动终端判断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若是,执行步骤S307,若否,执行步骤S308~S310。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判断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时,表明该移动通信网络是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接入的网络,此时,移动终端可以执行步骤S307;当移动终端判断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不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时,表明该移动通信网络不是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接入的网络,此时,移动终端可以执行步骤S308~S310,以确定是否满足小区重选的条件。
S307、移动终端控制与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并结束本流程。
S308、移动终端确定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以及确定无线小区的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和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以及预设的算法来确定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
假设该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为C2,则预设的算法可以为:
C2=C1+CELL_RESELECT_OFFSET-TEMPORARY_OFFSET*H(PENALTY_TIME-T)forPENALTY_TIME<31
其中,
对于非服务小区,当X>0时,H(X)=1,否则,H(X)=0;对于服务小区,H(X)=0
CELL_RESELECT_OFFSET,小区重选信号强度偏移值
TEMPORARY_OFFSET,在PENALTY_TIME期间,小区信号强度惩罚值,单位是10dB
PENALTY_TIME,小区信号强度惩罚TEMPORARY_OFFSET的时间长度,单位是20秒。
S309、移动终端根据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路径损耗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预先存储无线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值与无线小区的路径损耗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移动终端确定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之后,移动终端就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对应的无线小区的第二路径损耗值。
S310、移动终端判断第二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以及判断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
S311、当第二路径损耗值未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且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大于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移动终端接入相邻无线小区,并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路径损耗值未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且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大于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符合无线小区重选的条件,移动终端可以将从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转移到相邻无线小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第二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且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大于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的相邻无线小区有多个时,移动终端可以将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最大的相邻无线小区确定为目标相邻无线小区,并接入目标相邻无线小区。其中,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越大,表明该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越小。
S312、当第二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或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不大于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移动终端断开与无线小区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或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不大于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表明不符合无线小区重选的条件,移动终端将断开与无线小区之间的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可以预先开启计时器,每隔预设时间间隔检测一次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这样,就可以避免因过于频繁检测而增加移动终端的功耗,并影响移动终端的性能。
在图3所描述的方法流程中,在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时,移动终端可以进一步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阈值,若是,移动终端可以再判断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若是,移动终端控制与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若否,移动终端确定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以及确定无线小区的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和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并根据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路径损耗值,进一步地,移动终端判断第二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以及判断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当第二路径损耗值未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且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大于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移动终端接入相邻无线小区,从而可以确保在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太大时,无论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移动终端均可以使用移动通信服务,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上述方法实施例。
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移动终端400用于执行图2所公开的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该移动终端400可以包括:
检测单元401,用于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
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无线小区的第一路径损耗值;
第一判断单元403,用于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
第二判断单元404,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403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时,判断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
控制单元405,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404判断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时,控制与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移动终端400用于执行图3所公开的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其中,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是在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得到的,与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相比,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除了包括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所有单元外,还可以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406,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403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之后,判断无线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第二判断单元404,具体用于当第三判断单元406判断无线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判断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第一判断单元403,还用于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阈值;
第三判断单元406,具体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403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判断无线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确定单元402,还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404判断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不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时,确定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以及确定无线小区的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和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
确定单元402,还用于根据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路径损耗值;
第一判断单元403,还用于判断第二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以及判断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
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400还可以包括:
接入单元407,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403判断第二路径损耗值未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且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大于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接入相邻无线小区。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确定单元402,还用于当第二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且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大于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的相邻无线小区有多个时,将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最大的相邻无线小区确定为目标相邻无线小区;
接入单元407,还用于接入目标相邻无线小区。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400还可以包括:
断开单元408,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403判断第二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或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不大于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断开与无线小区之间的连接。
在图4~图5所描述的移动终端400中,检测单元401可以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单元402根据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无线小区的第一路径损耗值,第一判断单元403判断第一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若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第二判断单元404可以继续判断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若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控制单元405可以控制与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可以在无线小区的无线路径损耗太大时,控制与该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单元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所述无线小区的第一路径损耗值;
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
若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则判断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
若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则控制与所述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无线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所述判断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阈值,若是,则执行所述判断所述无线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不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时,确定所述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以及确定所述无线小区的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和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所述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路径损耗值;
判断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以及判断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
当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未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且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接入所述相邻无线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且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的相邻无线小区有多个时,将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最大的相邻无线小区确定为目标相邻无线小区,并接入所述目标相邻无线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或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断开与所述无线小区之间的连接。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所述无线小区的第一路径损耗值;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时,判断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时,控制与所述无线小区保持连接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之后,判断所述无线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无线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判断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否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阈值;
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值超过预设路径损耗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判断所述无线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无线小区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不存在于预设的移动通信网络列表中时,确定所述无线小区的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以及确定所述无线小区的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和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小区选择参数值确定所述相邻无线小区的第二路径损耗值;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是否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以及判断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接入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未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且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接入所述相邻无线小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且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的相邻无线小区有多个时,将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最大的相邻无线小区确定为目标相邻无线小区;
所述接入单元,还用于接入所述目标相邻无线小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断开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值超过所述预设路径损耗阈值或所述第二小区重选参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小区重选参数值时,断开与所述无线小区之间的连接。
CN201510642531.5A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5554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2531.5A CN105554910B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CT/CN2016/097051 WO2017054600A1 (zh) 2015-09-30 2016-08-27 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2531.5A CN105554910B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4910A true CN105554910A (zh) 2016-05-04
CN105554910B CN105554910B (zh) 2019-06-11

Family

ID=55833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2531.5A Active CN105554910B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4910B (zh)
WO (1) WO201705460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4600A1 (zh) * 2015-09-30 2017-04-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7689A (en) * 1994-06-14 1998-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for preventing calls of bad quality from being disconnected in a cellular mobile radio system
CN101772118A (zh) * 2008-12-31 201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和装置
WO2013028128A1 (en) * 2011-08-25 2013-02-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dapting a triggering threshold for cell re -selection measurements
CN103813399A (zh) * 2012-11-14 2014-05-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终端选择小区的方法及终端
WO2015113275A1 (zh) * 2014-01-29 2015-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5447B1 (en) * 1999-12-08 2004-05-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of a mobile station
EP2693813B1 (en) * 2011-07-13 2018-10-03 Sun Patent Trust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CN102595444B (zh) * 2012-01-20 2015-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方法、判断链路不平衡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5554910B (zh) * 2015-09-30 2019-06-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7689A (en) * 1994-06-14 1998-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for preventing calls of bad quality from being disconnected in a cellular mobile radio system
CN101772118A (zh) * 2008-12-31 201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和装置
WO2013028128A1 (en) * 2011-08-25 2013-02-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dapting a triggering threshold for cell re -selection measurements
CN103813399A (zh) * 2012-11-14 2014-05-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终端选择小区的方法及终端
WO2015113275A1 (zh) * 2014-01-29 2015-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4600A1 (zh) * 2015-09-30 2017-04-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4910B (zh) 2019-06-11
WO2017054600A1 (zh) 2017-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64727B2 (en)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control apparatus
CN102938917B (zh) 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2239734B (zh) 无线电基站、无线通信系统、用于控制无线电基站的传输功率的方法以及用于控制无线电基站的传输功率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01888639B (zh) 一种控制用户设备驻留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77886B (zh) 一种面向边缘计算环境的无线通信接入网络切换调度方法
KR100441701B1 (ko) 통신 단말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JP2005027313A (ja) 無線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のハンドオフ切換方法
US20080182605A1 (en) Cogni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24844A (zh) 网络流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801222A (zh) 蓝牙和WiFi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客户端和无线接入点设备
CN105814950A (zh) 异构网络节能方法及设备
CN105517077A (zh) 网络重选和网络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移动终端
CN107295586A (zh) 在分布式ap间切换的方法、中心ap和分布式ap
CN104301974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3906203A (zh) 通过覆盖补偿实现基站节能的方法和系统
CN113179530A (zh) 网络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076013B (zh) 一种双模终端异系统重选和切换的测量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2724724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1491135A (zh) 移动无线通信装置内的频率间测量开始方法
CN102045808B (zh) 引导终端驻留的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04823514B (zh) 建立回程链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828455A (zh) 网络连接装置及方法
CN103634858B (zh) 一种用户设备的切换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切换系统
WO2018019058A1 (zh) 一种无线接入点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554910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