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8917B - 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8917B
CN102938917B CN201110233846.6A CN201110233846A CN102938917B CN 102938917 B CN102938917 B CN 102938917B CN 201110233846 A CN201110233846 A CN 201110233846A CN 102938917 B CN102938917 B CN 1029389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scp
adjacent area
speed
signal quality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338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8917A (zh
Inventor
石强
尚杨
吴云飞
朱向华
徐小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TD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TD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338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389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38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8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8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89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高铁用户的切换方法和RNC。在预设时间长度内,至少两次获取UE的当前速度状态,当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将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非高铁用户的切换方法和RNC,能够实现将接入高铁专网的非高铁用户迁出高铁专网,避免非高铁用户停留在高铁专网小区、占用高铁专网资源、干扰高铁用户。

Description

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非高铁用户的切换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铁路(简称高铁)的迅猛发展,乘客在乘坐高铁时使用移动电话的应用场景越来越普遍。针对上述应用场景,在高铁沿线设置了高铁专用网,该高铁专用网的小区一般配置为链式专网小区。高铁专用网的信号质量优于普通的移动通信公网。
在高铁专网覆盖的地理范围内,还存在许多并非乘坐在高铁上的移动通信用户,即非高铁用户,例如,居住在高铁沿线的移动通信用户,在高铁车站内工作或候车的移动通信用户等等。由于上述非高铁用户位于高铁专网的覆盖范围内,因此也有可能接入高铁专网。由于高铁专网小区容量有限,但覆盖面积较大,因此,如果非高铁用户接入了高铁专网,则会对高铁用户产生很大干扰,甚至导致高铁用户掉话。有测试结果显示,目前90%的高铁用户掉话是由于非高铁用户接入高铁专网对高铁用户的干扰导致的。但是,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方法把位于高铁周边的非高铁用户迁出高铁专网小区,因此非高铁用户会停留在高铁专网小区并占用高铁专网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将接入高铁专网的非高铁用户迁出高铁专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RNC,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将接入高铁专网的非高铁用户迁出高铁专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包括:
在预设时间长度内,至少两次获取用户设备UE的当前速度状态;
当所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将所述UE切换到信号质量测量值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预设时间长度内,至少两次获取UE的当前速度状态包括:
启动速度评估定时器,所述速度评估定时器的到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间长度;
启动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的到时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速度评估定时器的到时时长的一半;
当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到时时,获取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
当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速度门限时,获取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低速状态;当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大于预设速度门限时,获取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高速状态;
返回执行所述启动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的步骤;
当所述速度评估定时器到时时,关闭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结束所述在所述预设时间长度内,至少两次获取所述UE的当前速度状态的流程。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包括:
获取基站NB上报的所述UE的当前速度;
或,获取本次所述UE的位置信息;当存在上一次获取的所述UE的位置信息时,根据本次获取的所述UE的位置信息和上一次获取的所述UE的位置信息计算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所述将所述UE切换到信号质量测量值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UE的用户级别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切换用户级别门限;
如果是,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否则,执行所述将所述UE切换到信号质量测量值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的步骤。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包括:
当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
当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或,当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同覆盖公网邻区失败时,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
当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且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或,当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且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或,当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且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时,或,当将所述U 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且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时,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中存在至少一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高速状态时,或,当不存在RSCP大于所述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邻区时,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包括:
速度状态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长度内,至少两次获取用户设备UE的当前速度状态;
切换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将所述UE切换到信号质量测量值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
如上所述的RNC,其中,所述速度状态单元包括:
速度评估定时器,用于在控制子单元的控制下启动,所述速度评估定时器的到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间长度;
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用于在控制子单元的控制下启动,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的到时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速度评估定时器的到时时长的一半;
速度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到时时,获取本次所述U E的当前速度;
速度评估子单元,用于当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速度门限时,获取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低速状态,当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大于预设速度门限时,获取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高速状态;
控制子单元,用于初次启动速度评估定时器和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在所述速度评估子单元获取速度状态之后启动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当所述速度评估定时器到时时关闭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
如上所述的RNC,其中,
所述速度获取子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到时时,获取基站NB上报的所述UE的当前速度;
或,所述速度获取子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到时时,获取本次所述UE的位置信息,当存在上一次获取的所述UE的位置信息时,根据本次获取的所述UE的位置信息和上一次获取的所述UE的位置信息计算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
如上所述的RNC,其中,所述切换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判断所述UE的用户级别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切换用户级别门限,是则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否则将所述UE切换到信号质量测量值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
如上所述的RNC,其中,所述切换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当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当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或,当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同覆盖公网邻区失败时,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当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且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或,当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且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或,当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且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时,或,当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且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时,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如上所述的RNC,其中,所述切换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中存在至少一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高速状态时,或,当不存在RSCP大于所述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邻区时,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通过RNC多次获取UE的速度状态,并根据多次获取的UE的速度状态判断该UE是否为非高铁用户。对于非高铁用户,在具有信号质量满足要求的公网邻区时,对该UE进行切换。从而实现了将接入高铁专网的非高铁用户迁出高铁专网,避免了非高铁用户停留在高铁专网小区、占用高铁专网资源、干扰高铁用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高铁附近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RNC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RNC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高铁附近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X坐标轴正方向表示高速铁路的前进方向,沿着X坐标轴正方向,依次覆盖三个高铁专网小区,在图1中分别为:高铁专网小区1、高铁专网小区2和高铁专网小区3。在高铁周边区域,还可以覆盖着公网小区,例如: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1、同系统非同覆盖公网邻区1、同系统非同覆盖公网邻区2、异系统同覆盖邻区1和异系统非同覆盖邻区1,其中,高铁专网小区1、高铁专网小区3、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1、同系统非同覆盖公网邻区1、同系统非同覆盖公网邻区2、异系统同覆盖邻区1和异系统非同覆盖邻区1均为高铁专网小区2的邻区。图中▲所示为上述各个小区中心的基站位置。图中●所示为UE的当前位置,当位于该位置的UE是非高铁用户时,本发明实施例三的RNC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和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方法,将该UE迁出高铁专网小区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步骤201:在预设时间长度内,RNC至少两次获取U E的当前速度状态。
步骤202:当上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RNC将该UE切换到信号质量测量值接收信号码功率(Received SingalCode Power,简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
在本步骤中,如果上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则说明该UE是非高铁用户,需要对其进行切换,将其迁出当前的高铁专网小区。并且,为保证该UE切换后的信号质量,将该UE切换到信号质量满足上述质量门限的邻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RNC多次获取UE的速度状态,并根据多次获取的UE的速度状态判断该UE是否为非高铁用户;对于非高铁用户,在具有信号质量满足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时,将该UE切换到公网邻区。从而实现了将接入高铁专网的非高铁用户迁出高铁专网,避免了非高铁用户停留在高铁专网小区、占用高铁专网资源、干扰高铁用户。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当上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中存在至少一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高速状态时,或者,当不存在RSCP大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邻区时,RNC不对UE进行切换,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由于现有的通信系统中,RNC可以对UE设置不同的用户级别,例如,RNC可以将U E设置为普通用户或重要(VeryImportant Person,简称VIP)用户,并在RNC内部记录各个UE对应的用户级别。因此,在步骤202中,当上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RNC将该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之前,还可以先根据RNC自身的记录查询该UE的用户级别,判断该UE的用户级别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切换用户级别门限,如果是,则RNC不对UE进行切换,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如果否,RNC再继续执行将该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的步骤。判断该UE的用户级别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切换用户级别门限可以为:判断该UE的用户级别是否为VIP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为用户级别设置多种层级,将切换用户级别门限设置为其中的一个层级。从而,RNC通过对用户级别进行判断,对于用户级别较高的非高铁用户,不对其进行切换,允许其停留在高铁专网小区中。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过程。
首先,在预设时间长度内,至少两次获取UE的当前速度状态,该过程包括以下的步骤301至步骤309。
步骤301:RNC启动速度评估定时器。
在本步骤中,RNC针对每一个UE,启动一个速度评估定时器。速度评估定时器的到时时长由RNC配置。速度评估定时器的到时时长与上述预设时间长度相同。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为:RNC将该速度评估定时器的到时时长配置为600秒。
步骤302:RNC启动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
在本步骤中,RNC在执行了步骤301的启动速度评估定时器之后,立刻启动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的到时时长也由RNC配置。RNC在速度评估定时器的运行时间段内设置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的到时时长小于或等于上述速度评估定时器的到时时长的一半。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为:RNC将该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的到时时长配置为10秒。
步骤303:RNC判断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是否到时。
如果是,执行步骤304;否则,返回执行步骤303。
步骤304:RNC获取本次UE的当前速度。
在本步骤中,当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到时时,RNC获取本次UE的当前速度。具体地,RNC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获取UE的当前速度,以下仅以其中的两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方式一:RNC获取基站(Node B,简称NB)上报的UE的当前速度。
在方式一中,具体地,需要对现有的NB进行改进。改进后的NB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周期性地向RNC上报UE的当前速度,每当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到时时,RNC获取此时NB上报的UE的当前速度。或者,每当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到时时,RNC向NB发送上报指令,改进后的NB在接收到RNC的上报指令后,向RNC上报UE的当前速度。
方式二:RNC根据UE的位置信息计算UE的当前速度。
在方式二中,每当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到时时,RNC获取本次U E的位置信息,并对本次获取的UE的位置信息进行记录。RNC查询自身记录中是否存在上一次获取的UE的位置信息,当存在上一次获取的UE的位置信息时,RNC根据本次获取的UE的位置信息和上一次获取的UE的位置信息计算本次UE的当前速度。具体地,RNC可以采用多种定位技术获取UE的位置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具体的位置信息获取方法不做限制,凡事能够获取UE位置信息的定位技术均可适用。例如,RNC可以采用方向到达角(Angleof Arrive,简称AOA)的定位技术、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简称TOA)的定位技术、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简称TDOA)的定位技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的定位技术、利用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简称RSSI)的定位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定位技术等多种定位技术,获取UE的位置信息。
RNC采用上述方式二获取UE的当前速度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为:首先,在t1时刻,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第一次到时,RNC采用上述任意一种定位技术,获取并记录UE的位置信息为由于此次是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第一次到时,此时不存在上一次获取的UE的位置信息,因此继续执行步骤308,等待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下一次到时。然后,在t2时刻,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再次到时,RNC采用上述任意一种定位技术,获取并记录本次UE的位置信息为RNC根据本次获取的UE的位置信息和第一次获取的UE的位置信息计算本次UE的当前速度,具体计算方法为其中,vcurrent为本次UE的当前速度,TLocation为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的到时时长。当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第三次到时时,RNC根据第三次获取的UE的位置信息和第二次获取的UE的位置信息,采用上述公式表示的计算方法,计算第三次UE的当前速度。以此类推,在每次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到时时,根据该次获取的UE位置信息和上一次获取的UE位置信息,计算该次的UE的当前速度。
步骤305:RNC判断本次UE的当前速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速度门限,如果是,执行步骤306;否则,执行步骤307。
在本步骤中,RNC通过预先设置速度门限,对UE的速度状态进行判别,将速度大于该门限的UE判定为高速状态,将速度小于或等于该门限的UE判定为低速状态。具体地,该速度门限可以根据应用场景中的高铁运行速度进行灵活设置。
步骤306:RNC获取本次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低速状态。
在本步骤中,在本次UE的当前速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速度门限的情况下,RNC将本次UE的当前速度状态判定为低速状态。
在步骤306之后,执行步骤308。
步骤307:RNC获取本次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高速状态。
在本步骤中,在本次UE的当前速度大于预设速度门限的情况下,RNC将本次UE的当前速度状态判定为高速状态。
在步骤307之后,执行步骤308。
步骤308:RNC判断速度评估定时器是否到时。
如果是,执行步骤309;否则,返回执行步骤302,RNC再次启动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然后再次依次执行上述步骤302至步骤308。
步骤309:RNC关闭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
在本步骤中,RNC通过关闭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结束上述在预设时间长度内,至少两次获取UE的当前速度状态的流程。
在步骤309之后,执行步骤310。
步骤310:判断上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是否均为低速状态。
如果是,说明上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则可以将该UE判定为非高铁用户,可以对其进行切换。具体地,在步骤310判断为是的情况下,可以进入步骤311,也可以直接进入步骤312。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以步骤310判断为是后执行步骤311为例进行说明。
否则,步骤310中判断为否,说明上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 E的当前速度状态中存在至少一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高速状态,则说明该UE处于低速状态时有可能是高铁进入车站停站,因此可以将该UE判定为高铁用户,执行步骤321,RNC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例如,在上述步骤301至步骤309中,获取到10次UE的当前速度状态。如果这10次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说明该UE一直处于低速状态中,例如,使用该UE的用户有可能是居住在高铁附近的居民,或者,使用该U E的用户有可能是在高铁车站工作的工作人员,因此,根据该UE一直处于低速状态中,可以将该U E判定为非高铁用户。如果这10次的当前速度状态中有5次为高速状态,有5次为低速状态,说明该UE存在处于高速状态的时刻,例如,使用该UE的用户乘坐在高铁上,在高铁运行中,对应该UE的速度状态为高速状态的情况,当高铁进入车站停站时,对应该UE的速度为低速状态的情况,因此,根据该UE存在高速状态的情况,可以讲该U E判定为高铁用户。
步骤311:RNC判断UE的用户级别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切换用户级别门限。
如果是,执行步骤321,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否则,执行步骤312。
在本步骤中,RNC在切换UE之前可以进一步对该UE的用户级别进行判断。由于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RNC具有为各个UE设置不同的用户级别的功能,在RNC中记录着各个UE对应的用户级别信息,因此在本步骤中,RNC调取自身记录的该UE的用户级别,判断UE的用户级别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切换用户级别门限,对于高于或等于预设切换用户级别门限的UE,即使该UE是非高铁用户,也不对其进行切换,允许其继续停留在高铁专网小区中。例如,UE的用户级别分为普通用户与VIP用户两级,在本步骤中,RNC判断该UE是否为VIP用户,如果该UE是VIP用户,则执行步骤321,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如果该UE是普通用户,则执行下述步骤312,进入切换过程。
上述步骤3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非必要步骤,本发明实施例的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中可以包括上述步骤311,也可以不包括上述步骤311。当该切换方法中不包括上述步骤311时,如果步骤310判断为是,则直接进入下述的步骤312。
步骤312:RNC判断是否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
如果是,执行步骤313,对该UE进行切换。
否则,说明当前网络中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如果对该UE进行切换,则会将该UE切换到信号质量无法支持正常通信的小区中,导致该UE出现掉话等通信错误,因此,执行步骤321,RNC不对该UE进行切换,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在本步骤中,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用于对邻区的信号质量进行判断,可以根据实际网络环境设置该切换信号质量门限,以保证UE切换到信号质量超过该门限的小区后能够正常通信。
步骤313:RNC判断上述RSCP大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中是否存在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
如果是,执行步骤314;否则,执行步骤316。
在本步骤中,步骤312判断为是,说明在当前网络中,该UE当前接入的高铁专网小区的所有邻区中,存在一个或多个RSCP大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然后,RNC根据切换策略,从上述公网邻区中选择邻区进行UE切换,具体的切换策略如下述步骤314至步骤318所述。
步骤314:RNC将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
在本步骤中,RNC从上述RSCP大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选择RSCP最高的邻区,然后RNC将该UE切换到上述选择的邻区。
步骤315:RNC判断步骤314是否切换成功。
如果是,执行步骤321;否则,执行步骤316。
在本步骤中,如果判断步骤314切换成功,RNC还可以关闭上述速度评估定时器和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并且清空RNC自身记录的该UE的位置信息、速度状态、用户级别等该UE相关信息。
步骤316:RNC判断上述RSCP大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中是否存在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
如果是,执行步骤317;否则,返回执行步骤301,进入下一次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步骤317:RNC将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
在本步骤中,RNC从上述RSCP大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选择RSCP最高的邻区,然后RNC将该UE切换到上述选择的邻区。
步骤318:RNC判断步骤317是否切换成功。
如果是,执行步骤321;否则,返回执行步骤301,进入下一次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在本步骤中,如果判断步骤317切换成功,RNC还可以关闭上述速度评估定时器和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并且清空RNC自身记录的该UE的位置信息、速度状态、用户级别等该UE相关信息。
步骤321:RNC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RNC多次获取UE的速度状态,当多次获取的UE的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RNC判定该UE为非高铁用户,然后RNC检查公网邻区的信号质量,当存在信号质量能够满足切换要求的公网邻区时,RNC将该UE切换到其中信号质量最好的公网邻区。从而实现了将接入高铁专网的非高铁用户迁出高铁专网,避免了非高铁用户停留在高铁专网小区、占用高铁专网资源、干扰高铁用户。并且,在判断UE是否为非高铁用户时,根据多次获取的UE的速度状态进行判断,从而能够对高铁进站停站导致UE即时速度较低的情况进行准确甄别,采用该方法识别非高铁用户的准确性高。并且,RNC还可以在切换UE之前先对UE的用户级别进行判断,对于用户级别高于一定级别的UE,RNC不对其进行切换,允许该UE继续停留在高铁专网小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的灵活性。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RNC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RNC包括:速度状态单元41和切换控制单元42。
其中,速度状态单元41用于在预设时间长度内,至少两次获取用户设备UE的当前速度状态。
切换控制单元42用于当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将UE切换到信号质量测量值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RNC的速度状态单元多次获取UE的速度状态,切换控制单元根据多次获取的UE的速度状态判断该UE是否为非高铁用户。对于非高铁用户,在具有信号质量满足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时,切换控制单元将该UE切换到公网邻区。从而实现了将接入高铁专网的非高铁用户迁出高铁专网,避免了非高铁用户停留在高铁专网小区、占用高铁专网资源、干扰高铁用户。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RNC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RNC包括:速度状态单元41和切换控制单元42。具体地,速度状态单元41包括:速度评估定时器411、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412、速度获取子单元413、速度评估子单元414和控制子单元415。
其中,速度评估定时器411用于在控制子单元415的控制下启动。速度评估定时器411的到时时长为预设时间长度。
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412用于在控制子单元415的控制下启动。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412的到时时长小于或等于速度评估定时器411的到时时长的一半。
速度获取子单元413用于当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412到时时,获取本次UE的当前速度。
速度评估子单元414用于当本次UE的当前速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速度门限时,获取本次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低速状态,当本次UE的当前速度大于预设速度门限时,获取本次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高速状态。
控制子单元415用于初次启动速度评估定时器411和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412,在速度评估子单元414获取速度状态之后启动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412,当速度评估定时器411到时时关闭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41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速度获取子单元413具体用于当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412到时时,获取基站NB上报的UE的当前速度。或者,速度获取子单元413具体用于当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412到时时,获取本次UE的位置信息,当存在上一次获取的UE的位置信息时,根据本次获取的UE的位置信息和上一次获取的UE的位置信息计算本次UE的当前速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切换控制单元42还用于当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判断UE的用户级别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切换用户级别门限,是则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否则将UE切换到信号质量测量值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切换控制单元42具体用于当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当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将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当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或,当将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同覆盖公网邻区失败时,将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当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且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或,当将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且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或,当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且将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时,或,当将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且将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时,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切换控制单元42还用于当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中存在至少一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高速状态时,或,当不存在RSCP大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邻区时,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四中,RNC的速度状态单元多次获取UE的速度状态,当多次获取的UE的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RNC的切换控制单元判定该UE为非高铁用户,然后检查公网邻区的信号质量,当存在信号质量能够满足切换要求的公网邻区时,将该UE切换到其中信号质量最好的公网邻区。从而实现了将接入高铁专网的非高铁用户迁出高铁专网,避免了非高铁用户停留在高铁专网小区、占用高铁专网资源、干扰高铁用户。并且,RNC的切换控制单元在判断UE是否为非高铁用户时,根据多次获取的UE的速度状态进行判断,从而能够对高铁进站停站导致UE即时速度较低的情况进行准确甄别,识别非高铁用户的准确性高。并且,RNC的切换控制单元还可以在切换UE之前先对UE的用户级别进行判断,对于用户级别高于一定级别的UE,RNC的切换控制单元不对其进行切换,允许该UE继续停留在高铁专网小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设时间长度内,至少两次获取用户设备UE的当前速度状态;
当所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将所述UE切换到信号质量测量值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
所述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包括:
当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
当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或,当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同覆盖公网邻区失败时,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
当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且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或,当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且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或,当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且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时,或,当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且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时,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时间长度内,至少两次获取UE的当前速度状态包括:
启动速度评估定时器,所述速度评估定时器的到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间长度;
启动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的到时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速度评估定时器的到时时长的一半;
当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到时时,获取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
当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速度门限时,获取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低速状态;当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大于预设速度门限时,获取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高速状态;
返回执行所述启动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的步骤;
当所述速度评估定时器到时时,关闭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结束所述在所述预设时间长度内,至少两次获取所述UE的当前速度状态的流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包括:
获取基站NB上报的所述UE的当前速度;
或,获取本次所述UE的位置信息;当存在上一次获取的所述UE的位置信息时,根据本次获取的所述UE的位置信息和上一次获取的所述UE的位置信息计算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所述将所述UE切换到信号质量测量值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UE的用户级别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切换用户级别门限;
如果是,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否则,执行所述将所述UE切换到信号质量测量值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中存在至少一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高速状态时,或,当不存在RSCP大于所述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邻区时,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6.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其特征在于,包括:
速度状态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长度内,至少两次获取用户设备UE的当前速度状态;
切换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将所述UE切换到信号质量测量值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
所述切换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当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当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或,当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同覆盖公网邻区失败时,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当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且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或,当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且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时,或,当不存在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且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时,或,当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同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且将所述UE切换到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异系统同覆盖公网邻区中RSCP最高的邻区失败时,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NC,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状态单元包括:
速度评估定时器,用于在控制子单元的控制下启动,所述速度评估定时器的到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间长度;
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用于在控制子单元的控制下启动,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的到时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速度评估定时器的到时时长的一半;
速度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到时时,获取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
速度评估子单元,用于当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速度门限时,获取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低速状态,当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大于预设速度门限时,获取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高速状态;
控制子单元,用于初次启动速度评估定时器和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在所述速度评估子单元获取速度状态之后启动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当所述速度评估定时器到时时关闭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RNC,其特征在于,
所述速度获取子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到时时,获取基站NB上报的所述UE的当前速度;
或,所述速度获取子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速度获取周期定时器到时时,获取本次所述UE的位置信息,当存在上一次获取的所述UE的位置信息时,根据本次获取的所述UE的位置信息和上一次获取的所述UE的位置信息计算本次所述UE的当前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RNC,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均为低速状态时,判断所述UE的用户级别是否高于或等于预设切换用户级别门限,是则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否则将所述UE切换到信号质量测量值RSCP大于或等于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公网邻区。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RNC,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至少两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中存在至少一次获取的UE的当前速度状态为高速状态时,或,当不存在RSCP大于所述预设切换信号质量门限的邻区时,结束非高铁用户切换流程。
CN201110233846.6A 2011-08-15 2011-08-15 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89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3846.6A CN102938917B (zh) 2011-08-15 2011-08-15 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3846.6A CN102938917B (zh) 2011-08-15 2011-08-15 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8917A CN102938917A (zh) 2013-02-20
CN102938917B true CN102938917B (zh) 2015-06-03

Family

ID=47697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3384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8917B (zh) 2011-08-15 2011-08-15 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389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0127B (zh) * 2013-03-26 2018-06-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定向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81622B (zh) 2013-07-11 2017-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社交媒体中的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6797612B (zh) 2014-09-29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用户设备接入高速移动工具通信网络的方法
CN106664635B (zh) 2014-09-29 2020-09-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用户设备接入高速移动工具通信网络的方法
WO2016049819A1 (zh) * 2014-09-29 2016-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用户设备接入高速移动工具通信网络的方法
WO2016074175A1 (zh) * 2014-11-12 2016-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用户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828402B (zh) * 2015-01-06 2019-10-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盲重定向方法及核心网、基站
WO2016141528A1 (zh) * 2015-03-09 2016-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用户设备接入高速移动工具通信网络的方法
WO2016154880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 method to pull ue back to high speed dedicated network
CN104918258A (zh) * 2015-05-28 2015-09-16 成都亿邻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运行中的通信方法
CN106817678B (zh) * 2015-12-01 2020-01-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驻留高铁专网的终端的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79037B (zh) * 2015-12-11 2019-10-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lte的无线通信网络重选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636131A (zh) * 2015-12-29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的驻留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终端
CN106488500B (zh) * 2016-09-06 2019-09-27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公网与专网自适应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71114B (zh) * 2016-12-29 2021-06-04 北京亿阳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用户识别、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8632946B (zh) * 2017-03-24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终端及接入网设备
CN108966318A (zh) * 2017-05-17 2018-12-07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及选网方法
CN108966116B (zh) * 2017-05-25 2021-05-18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网络侧及采集装置
CN109151926B (zh) * 2017-06-19 2021-03-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WO2019095141A1 (zh) * 2017-11-15 2019-05-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接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531715B (zh) * 2017-11-29 2024-02-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方法、网络测量方法及装置
US11265785B2 (en) 2017-11-29 2022-03-0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user device
CN113873690B (zh) 2017-11-29 2024-0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移动终端使用网络的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9936813A (zh) * 2017-12-18 2019-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高速铁路用户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963299B (zh) * 2017-12-26 2022-02-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将用户终端迁出专网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660981B (zh) * 2019-02-14 2021-08-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移动通信网络中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9862620B (zh) * 2019-03-12 2022-03-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小区的用户调度方法和基站
CN111294763B (zh) * 2020-02-06 2022-02-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高低速用户的分离方法及设备
CN111163496B (zh) * 2020-02-06 2022-04-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高低速用户的分离方法及设备
CN113630890B (zh) * 2020-05-06 2023-09-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络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1787578B (zh) * 2020-06-23 2022-11-11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系统、方法及终端接入方法
CN113973282A (zh) * 2020-07-24 2022-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2788526B (zh) * 2020-12-31 2023-04-07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沿线的网络连接方法、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5136654B (zh) * 2022-05-26 2024-03-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重定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3169A (zh) * 2008-05-12 2009-11-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为终端设备选择小区接入的方法及设备
CN101986748A (zh) * 2009-07-29 201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结果上报及小区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JP2011061437A (ja) * 2009-09-09 2011-03-24 Toshiba Corp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制御装置
CN101998555A (zh) * 2009-08-12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重选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3169A (zh) * 2008-05-12 2009-11-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为终端设备选择小区接入的方法及设备
CN101986748A (zh) * 2009-07-29 201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结果上报及小区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98555A (zh) * 2009-08-12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重选的方法和系统
JP2011061437A (ja) * 2009-09-09 2011-03-24 Toshiba Corp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8917A (zh) 2013-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8917B (zh) 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2484831B (zh) 检测小区点
KR100236982B1 (ko) 부호 분할 다중 접속 방식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 단말의 핸드 오프 제어 방법
EP2869631B1 (en) Terminal access method and system, and terminal
CN103200634B (zh) 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30737B (zh) 接入室内基站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
KR101078155B1 (ko) 멀티-셀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타깃 페이징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6412985B (zh) 移动终端小区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US89034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cross-cell coverage
CN102769879A (zh) 一种移动终端快速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EP2863703B1 (en) Providing cell information for the last N visited cells from a User Equipment to a Network Control Node
CN105517077A (zh) 网络重选和网络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移动终端
CN103354647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邻区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5992168A (zh) 一种小区选择的方法、自动邻区关系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5636132A (zh) 一种无线接入点的配置方法及其系统、基站、用户终端
CN102238581A (zh) 一种确定终端移动性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12583A (zh) 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法和设备
WO2013052286A1 (en) Method of estimating mobility of user equipment and a wireless device
CN108541029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686797A (zh) 一种进行切换判决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113874B (zh) 一种进行测量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96134A (zh) 集群ue切换方法与装置、集群ue及网络侧设备
CN106412984A (zh) 一种移动终端最佳邻区预测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5264960A (zh) 能力匹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980234A (zh) 异频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