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4856A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4856A
CN105554856A CN201610051055.4A CN201610051055A CN105554856A CN 105554856 A CN105554856 A CN 105554856A CN 201610051055 A CN201610051055 A CN 201610051055A CN 105554856 A CN105554856 A CN 105554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data
inquiry
barrier
network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510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54856B (zh
Inventor
谢家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YIZO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YIZO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YIZO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YIZO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510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4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4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4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54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4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实现多点联网的基础上,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网络类型的选取是结合了环境数据,具体包括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充分考虑到环境对网络传输过程的影响,使得所选取的网络类型最适合所获取的数据发送,系统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发挥到最大。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各种监控系统,能够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数据存储情况、报警情况以及各项操作情况。常用的网络类型包括wifi、zigbee、433MHz通讯等等,在当前各种监控系统中,一般采用同一种网络作为媒介,例如wifi的通用性较强,然而这种传输模式无法根据所要传输的数据类型(例如:功耗大小等)以及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其他因素(例如:环境因素等)进行合理的配置网络类型,使得系统资源无法发挥最大程度且最合理的利用,因此,需要一种自适应的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的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预设查询地和接收地;
获取所述查询地的环境数据和查询数据以及所述接收地的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经纬度数据以及周边环境数据;
计算得到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传输距离,并分析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周边环境数据,得到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
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
通过所选取的网络类型将所述查询数据发送至接收地。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预设模块、获取模块、计算模块、选取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预设模块,用于预设查询地和接收地;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查询地的环境数据和查询数据以及所述接收地的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经纬度数据以及周边环境数据;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得到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传输距离,并分析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周边环境数据,得到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
所述选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选取的网络类型将所述查询数据发送至接收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实现多点联网的基础上,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网络类型的选取是结合了环境数据,具体包括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充分考虑到环境对网络传输过程的影响,使得所选取的网络类型最适合所获取的数据发送,系统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发挥到最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
标号说明:
1、预设模块;2、获取模块;3、计算模块;4、选取模块;5、发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网络类型的选取是结合了环境数据,具体包括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充分考虑到环境对网络传输过程的影响,使得所选取的网络类型最适合所获取的数据发送,系统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发挥到最大。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预设查询地和接收地;
获取所述查询地的环境数据和查询数据以及所述接收地的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经纬度数据以及周边环境数据;
计算得到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传输距离,并分析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周边环境数据,得到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
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
通过所选取的网络类型将所述查询数据发送至接收地。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实现多点联网的基础上,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网络类型的选取是结合了环境数据,具体包括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充分考虑到环境对网络传输过程的影响,使得所选取的网络类型最适合所获取的数据发送,系统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发挥到最大。
进一步的,所述障碍物强度根据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建筑物数量、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障碍物以及车流量分析得到。如下表1:
无线技术 wifi 433Mhz Zigbee
百米内车流量 无法穿越 大于6辆 1-6辆
百米内人流量 1-10人 15人以上 10-20人
穿透障碍物 能穿透1堵墙 能穿透6堵墙以上 能穿透2-3堵墙
传输距离 短(约300米) 远(约1500米) 较远(约500米)
障碍物强度
无线技术 wifi 433Mhz Zigbee
表1
需要说明的是:表1-表3中的墙在不抹灰时的厚度为370mm,抹灰时的厚度为420mm。墙的主材质为色浆涂料、水刷石、陶瓷锦砖、刹斧石等。
进一步的,通过GIS地理位置系统获取所述查询地的环境数据和查询数据以及所述接收地的环境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具体为: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查询数据的安全级别、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如下表2:
无线技术 wifi 433Mhz Zigbee
百米内车流量 无法穿越 大于6辆 1-6辆
百米内人流量 1-10人 15人以上 10-15人
穿透障碍物 能穿透1堵墙 能穿透6堵墙以上 能穿透2-3堵墙
传输距离(室外) 短(约300米) 远(约1500米) 较远(约500米)
障碍物强度
表2
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网络基本是属于开放性的环境,当需要获取的查新数据的安全级别较高,则首选安全级别较高的网络类型。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类型包括wifi、zigbee以及433MHz通讯。
请参阅图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预设模块1、获取模块2、计算模块3、选取模块4和发送模块5;
所述预设模块1,用于预设查询地和接收地;
所述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所述查询地的环境数据和查询数据以及所述接收地的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经纬度数据以及周边环境数据;
所述计算模块3,用于计算得到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传输距离,并分析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周边环境数据,得到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
所述选取模块4,用于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
所述发送模块5,用于通过所选取的网络类型将所述查询数据发送至接收地。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实现多点联网的基础上,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网络类型的选取是结合了环境数据,具体包括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充分考虑到环境对网络传输过程的影响,使得所选取的网络类型最适合所获取的数据发送,系统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发挥到最大。
进一步的,所述障碍物强度根据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建筑物数量、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障碍物以及车流量分析得到。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GIS地理位置系统获取所述查询地的环境数据和查询数据以及所述接收地的环境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选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查询数据的安全级别、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
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网络基本是属于开放性的环境,当需要获取的查新数据的安全级别较高,则首选安全级别较高的网络类型。
进一步的,所述网络类型包括wifi、zigbee以及433MHz通讯。
请参照图1-2,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假设查询地为A,接收地为B;
通过GIS地理定位系统可获取到A地的环境数据,该环境数据包括经纬度数据以及周边环境数据,即A地的经纬度为北纬N26°06′76.48″、东经E119°31′92.77″,B地的经纬度为北纬N26°03′17.14″、东经E119°17′44.78″;
根据A地与B地的经纬度数据,计算得到A地与B地之间的距离为180米,且根据周边环境数据得到A地与B地间的车流量为5辆/min,人流量为20人/min,障碍物大于3堵墙以上,再结合所要查询数据的大小(查询数据是需要进行传输的),根据查询数据的大小、A地与B地的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为433Mhz。此时通过433Mhz网络方式将查询数据由A地发送至B地。
假设查询地为C,接收地为D;
通过GIS地理定位系统可获取到C地的环境数据,该环境数据包括经纬度数据以及周边环境数据,即C地的经纬度为北纬N26°05′78.12″、东经E119°30′70.46″,D地的经纬度为北纬N26°05′83.88″、东经E113°30′56.11″;
根据C地与D地的经纬度数据,计算得到C地与D地之间的距离为300米左右,且根据周边环境数据得到C地与D地间的车流量为15辆/min,人流量为28人/min,障碍物有2堵墙,再结合所要查询数据的大小(查询数据是需要进行传输的),根据查询数据的大小、C地与D地的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为Zigbee。此时通过Zigbee网络方式将查询数据由A地发送至B地。
上述的障碍物强度根据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建筑物数量、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障碍物以及车流量分析得到。
上述通过GIS地理位置系统获取所述查询地的环境数据和查询数据以及所述接收地的环境数据。
上述的“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具体为: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查询数据的安全级别、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由于网络基本是属于开放性的环境,当需要获取的查新数据的安全级别较高,则首选安全级别较高的网络类型。
上述的网络类型包括wifi、zigbee以及433MHz通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预设模块1、获取模块2、计算模块3、选取模块4和发送模块5;
所述预设模块1,用于预设查询地和接收地;
所述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所述查询地的环境数据和查询数据以及所述接收地的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经纬度数据以及周边环境数据;
所述计算模块3,用于计算得到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传输距离,并分析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周边环境数据,得到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
所述选取模块4,用于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
所述发送模块5,用于通过所选取的网络类型将所述查询数据发送至接收地。
需要说明的是,只有与GIS系统通信之后才能获取最新的环境数据,若未通信则采用上次所接收到的环境数据。本发明的系统能动态改变通信方式,例如白天车流量大,优先选择穿透能力强的433MHz通讯,夜间车流量小,选择功耗低速率大的zigbee通讯。
所述障碍物强度根据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建筑物数量、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障碍物以及车流量分析得到。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GIS地理位置系统获取所述查询地的环境数据和查询数据以及所述接收地的环境数据。
所述选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查询数据的安全级别、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由于网络基本是属于开放性的环境,当需要获取的查新数据的安全级别较高,则首选安全级别较高的网络类型。
所述网络类型包括wifi、zigbee以及433MHz通讯。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可实现GIS定位。这个系统功能包含wifi模块,zigbee模块、433MHz通讯模块、存储数据模块、GIS地理信息定位模块。
例如:在某个设备监控系统中,设备分散在不同的区域,与监控主机的距离各不相同,最佳的通信方式也不相同。由于zigbee通信的功耗低,若设备离监控主机较近或障碍物较少时,如设备与监控主机在同一个设备房中,系统会优先选择Zigbee模块进行通信。当设备离监控主机较远或障碍物较多时,如设备与监控主机相隔两三堵墙,此时Zigbee信号弱,模块将通信切换至433MHz。若两者均无法通信,模块将对wifi环境进行检测,若wifi能够通信,系统最终选择wifi模块进行通信。使用wifi,都是选择已经建立好网络的情况下,无需再另外布网。
GIS地理定位系统会将所处的环境信息反馈至智能通信模块中。当设备与监控主机之间有车辆等动态变化的障碍物时,根据GIS所反馈的信息,系统会动态选择最佳的通信方式。
例如,设备中间相隔了一条马路,马路的车流量是动态变化的。若该马路在上班时间7:30-8:30、下班时间17:30-18:30这两段时间车流量很大,夜间至凌晨阶段车流量较少。如果在白天车流量高峰期时段,不改变通信方式,仍然采用Zigbee能通信,会造成系统通信不稳定,此时应选择穿透能力更强的433Mhz通信方式。如下表3:
表3
GIS地理信息定位模块。GIS地理信息定位模块可采集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地形数据、经纬度数据、周围环境数据等数据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当用户使用手机登入查看数据时候,系统不仅会自动定位周围环境,会根据用户手持手机的方式来选择屏幕旋转,方便用户查看。
系统具备运行状态数据存储查看、分析和历史信息的近端查询。
当传输数据过程中出现中断等异常,系统会发出警告,提示相关的工作人员。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实现多点联网的基础上,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网络类型的选取是结合了环境数据,具体包括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充分考虑到环境对网络传输过程的影响,使得所选取的网络类型最适合所获取的数据发送,系统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发挥到最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设查询地和接收地;
获取所述查询地的环境数据和查询数据以及所述接收地的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经纬度数据以及周边环境数据;
计算得到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传输距离,并分析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周边环境数据,得到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
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
通过所选取的网络类型将所述查询数据发送至接收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障碍物强度根据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建筑物数量、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障碍物以及车流量分析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GIS地理位置系统获取所述查询地的环境数据和查询数据以及所述接收地的环境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具体为: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查询数据的安全级别、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类型包括wifi、zigbee以及433MHz通讯。
6.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设模块、获取模块、计算模块、选取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预设模块,用于预设查询地和接收地;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查询地的环境数据和查询数据以及所述接收地的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经纬度数据以及周边环境数据;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得到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传输距离,并分析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周边环境数据,得到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
所述选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选取的网络类型将所述查询数据发送至接收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障碍物强度根据查询地与接收地之间的建筑物数量、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障碍物以及车流量分析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GIS地理位置系统获取所述查询地的环境数据和查询数据以及所述接收地的环境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询数据的大小、查询数据的安全级别、传输距离、人流量和障碍物强度分析选取网络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类型包括wifi、zigbee以及433MHz通讯。
CN201610051055.4A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554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1055.4A CN105554856B (zh)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1055.4A CN105554856B (zh)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4856A true CN105554856A (zh) 2016-05-04
CN105554856B CN105554856B (zh) 2018-08-21

Family

ID=55833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51055.4A Active CN105554856B (zh)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485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8893A (zh) * 2020-12-28 2021-04-02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装备自适应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5550876A (zh) * 2022-08-16 2022-12-30 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5g和自组网无人车通信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0866A (zh) * 2002-12-23 2004-07-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自适应选择网络的方法
WO2011142984A1 (en) * 2010-05-13 2011-11-17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Geographic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2365878A (zh) * 2009-01-28 2012-02-29 海德沃特合作I有限公司 自适应环境服务
US20120052829A1 (en) * 2010-08-30 2012-03-01 Pantech Co., Ltd. Terminal having transfer mode and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CN103731801A (zh) * 2012-10-16 2014-04-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3746975A (zh) * 2013-12-26 2014-04-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926904A (zh) * 2014-04-25 2014-07-1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具有路径优化功能的移动型物联网及其管理方法
WO2014131186A1 (zh) * 2013-02-28 2014-09-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5101086A (zh) * 2015-07-23 2015-11-25 西北大学 一种基于车辆密度分布的数据传输路径选择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0866A (zh) * 2002-12-23 2004-07-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自适应选择网络的方法
CN102365878A (zh) * 2009-01-28 2012-02-29 海德沃特合作I有限公司 自适应环境服务
WO2011142984A1 (en) * 2010-05-13 2011-11-17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Geographic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20052829A1 (en) * 2010-08-30 2012-03-01 Pantech Co., Ltd. Terminal having transfer mode and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CN103731801A (zh) * 2012-10-16 2014-04-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WO2014131186A1 (zh) * 2013-02-28 2014-09-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3746975A (zh) * 2013-12-26 2014-04-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926904A (zh) * 2014-04-25 2014-07-1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具有路径优化功能的移动型物联网及其管理方法
CN105101086A (zh) * 2015-07-23 2015-11-25 西北大学 一种基于车辆密度分布的数据传输路径选择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8893A (zh) * 2020-12-28 2021-04-02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装备自适应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5550876A (zh) * 2022-08-16 2022-12-30 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5g和自组网无人车通信系统
CN115550876B (zh) * 2022-08-16 2023-05-30 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5g和自组网无人车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4856B (zh) 2018-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5375B (zh) 下一代物联网体系架构设计方法与应用系统
CN103439927B (zh) 一种电线杆远程监控方法
CN107948917A (zh) 天线系统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CN106774536A (zh) 一种监控系统
CN102457903B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多网关接入到电信网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54856A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2215457B (zh) 一种移动终端群组的动态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9900268A (zh) 一种无源室内定位节点装置及相应的室内定位系统
Jianyun et al. RETRACTED: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CN102469546A (zh) 结合网络、处理wsn终端上报数据的方法及wsn网关
CN102196465A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06686209U (zh) 一种基于云端数据交换的智能家居系统
CN203057196U (zh) 一种室内环境监测节点和系统
CN103905985A (zh) 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物品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2300206A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的寻址方法及结合网络
CN204287941U (zh) 基于物联网的农田信息远程监控装置
CN105357654A (zh) 一种基于北斗的应急通信服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3152105U (zh) 一种lora物联网组网系统
CN205354327U (zh) 一种高效传输环境数据的监控系统
Arun et al. ZigBee Based Electric Meter Reading System
Minoli IoT applications to smart campuses and a case study
CN103021201A (zh) 一种管理停车场车位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4633773U (zh) 用于公共应急安全中的标绘数据采集系统
CN207460176U (zh) 无线覆盖装置
CN102457581B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的寻址方法及结合网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