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3002A - 一种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方法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方法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3002A
CN105553002A CN201510983882.2A CN201510983882A CN105553002A CN 105553002 A CN105553002 A CN 105553002A CN 201510983882 A CN201510983882 A CN 201510983882A CN 105553002 A CN105553002 A CN 1055530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ort
out port
divider resistance
com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838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53002B (zh
Inventor
张征
胡央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tai Semiconducto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YUTAI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YUTAI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YUTAI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8388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30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3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3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53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3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方法及集成电路,其中,管理方法包括电路初始化输出脉冲方波步骤以及OUT端口电压值检测并判断步骤;集成电路包括OUT端口、BAT端口、升/降压控制器、第一电子开关、转换器电感、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运放、多路选择开关以及第一比较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现有充放电管理电路中的IN端口和升压转换器OUT管脚合并成一个管脚OUT端口,且不需要通过USB的其他信号线,如Micro-USB的OTG信号线来判断具体是系统外部有电源插入提供USB电压,还是系统内部通过锂电池升压,对USB接口提供USB电压。在实现充放电管理功能的同时可以节省了部分电路,使整个电路的面积减少,减小产品的体积,提高产品的便携性。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方法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放电管理方法及电路,尤其是一种用于移动电源充放电的管理方法和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类电子的蓬勃发展,移动电源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为了实现移动电源的充电、放电功能,同时升降/压共享开关管,需要适配器插入的识别电路。传统的移动电源电路结构复杂,且电路的整体体积较大,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充放电管理电路结构复杂且占用体积较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方法,通过OUT端口的电压判断是否有外部输入电源插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电路初始化,由充放电管理集成电路的OUT端口输出脉冲方波,脉冲方波由周期性连续的低电平区域和高电平区域构成;
步骤2,在低电平区域时,实时检测OUT端口的电压值,若OUT端口维持低电平区域的低电平不变,则判断为OUT端口无外部输入电源插入;若OUT端口的低电平无法实现或者在低电平区域内的某个时刻变高,则判断为OUT端口有外部电源插入,并由OUT端口向BAT端口充电。
采用OUT端口的输出可控的脉冲波形,从而提供了适配器监测窗口,便于判断适配器是否与OUT端口相连,从而将现有充放电管理电路中的IN端口和升压转换器OUT管脚合并成一个管脚OUT端口,且省去了其他附属电路元件,有效降低了充放电管理电路结构的复杂度且占用体积也减小了;同时也不需要USB的其他信号线来判断具体是系统外部有电源插入提供USB电压,还是系统内部通过锂电池升压,对USB接口提供USB电压。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限定方案,充放电管理集成电路包括OUT端口、BAT端口、升/降压控制器、第一电子开关、转换器电感、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运放、多路选择开关以及第一比较器;第三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以及第一分压电阻依次串接在OUT端口和地线之间;第一电子开关的两侧接线端分别连接至OUT端口和转换器电感的一端,第一电子开关的控制端与升/降压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相连,转换器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BAT端;运放的负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之间的连接线上,运放的正输入端与多路选择开关的输出端相连,运放的输出端与升/降压控制器的电压反馈端相连;多路选择开关的两路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参考源ref1和第二参考源ref2相连,多路选择开关的选择控制端与升/降压控制器的时钟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一比较器的正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分压电阻和第三分压电阻之间的连接线上,第一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与比较参考源ref相连,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升/降压控制器的比较结果输入端相连;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限定方案,步骤1中,在电路初始化时,首先判断BAT端口的接入电压是否大于设定的电池开启电压,若接入电压大于电池开启电压,则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由升/降压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子开关动作,使BAT端口为OUT端口供电,同时由升/降压控制器控制多路选择开关循环选择第一参考源ref1和第二参考源ref2作为参考电压,使OUT端口的输出电压形成周期变换的脉冲方波;步骤2中,在脉冲方波的低电平区域时,由第一比较器对正输入端电压与比较参考源ref进行实时比较,当第一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电压小于比较参考源ref时,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为0,电路一直工作在升压模式,BAT端口为OUT端口供电,当第一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电压大于比较参考源ref时,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为1,电路进入闲置模式,由升/降压控制器控制多路选择开关停止选择第一参考源ref1或第二参考源ref2,电路进入充电模式,由OUT端口向BAT端口充电。
采用脉冲方波输出来检测是否存在适配器插入,即在脉冲方波的低电压区间内检测该较低的电压是否能够维持,如果能维持,说明没有外部输入电源插入,如果此较低电压无法实现,或者某个时刻变高,就说明有外部电源插入,以此来判断是否有输入电源插入。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限定方案,在步骤2中,在脉冲方波的低电平区域时,升/降压控制器在低电平区域的前一段时间T1内通过PWM信号控制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动作,在后一段时间T2内通过PFM信号控制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动作,升/降压控制器获取第一比较器在后一段时间T2内对正输入端电压与比较参考源ref进行实时比较。采用PWM可以反向放电,使Vout迅速放到Vlow而调制在Vlow,防止过了低电平区域窗口还没放电到Vlow,还高于Vlow+Voffset的话会认为有适配器插入而引起误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集成电路,包括OUT端口、BAT端口、升/降压控制器、第一电子开关、转换器电感、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运放、多路选择开关以及比较器;第三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以及第一分压电阻依次串接在OUT端口和地线之间;第一电子开关的两侧接线端分别连接至OUT端口和转换器电感的一端,第一电子开关的控制端与升/降压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相连,转换器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BAT端;运放的负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之间的连接线上,运放的正输入端与多路选择开关的输出端相连,运放的输出端与升/降压控制器的电压反馈端相连;多路选择开关的两路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参考源ref1和第二参考源ref2相连,多路选择开关的选择控制端与升/降压控制器的时钟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一比较器的正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分压电阻和第三分压电阻之间的连接线上,第一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与比较参考源ref相连,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升/降压控制器的比较结果输入端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现有充放电管理电路中的IN端口和升压转换器OUT管脚合并成一个管脚OUT端口,因此,在实现充放电管理功能的同时可以节省了一个PIN脚、一个电容、一串IN的分压电阻、一个隔离IN端口和OUT端口的功率MOS管以及该功率MOS管的衬底选择电路,使整个电路的面积减少,有效减小产品的体积,提高产品的便携性;采用多路选择开关选择切换连接第一参考源ref1和第二参考源ref2,使OUT端口的输出可控的脉冲波形,从而提供了适配器监测窗口,便于判断适配器是否与OUT端口相连;同时本发明也不需要USB的其他信号线来判断具体是系统外部有电源插入提供USB电压,还是系统内部通过锂电池升压,对USB接口提供USB电压。
作为本发明集成电路的进一步限定方案,还包括SW端口、PGND端口和第二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的两侧接线端分别连接至SW端口和PGND端口;SW端口位于转换器电感一端与第一电子开关一侧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第二电子开关的控制端与升/降压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相连。
作为本发明集成电路的进一步限定方案,升/降压控制器包括逻辑控制单元、时钟控制单元、第二比较器以及栅极驱动单元;逻辑控制单元的一路输入端作为比较结果输入端,另一路输入端与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逻辑控制单元的时钟信号输出端与时钟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逻辑控制单元的开关信号输出端与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第二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作为电压反馈端,正输入端与斜坡信号ramp相连;时钟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作为时钟控制信号端;栅极驱动单元的两路驱动输出端分别作为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采用逻辑控制单元实时采集第一比较器和运放的输出信号,并分别控制时钟控制单元和栅极驱动单元协调工作。
作为本发明集成电路的进一步限定方案,第一电子开关为MOS管开关,在MOS管开关上还设有第一衬底选择开关和第二衬底选择开关。采用MOS管开关可以实现BAT与OUT的真正隔离,第一电子开关201不限于PMOS,也可以是NMOS,当其为NMOS时,衬底也可以直接接地。
作为本发明集成电路的进一步限定方案,在BAT端口与地线之间设有BAT端电容。采用BAT端电容能够有效提高BAT端口电压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集成电路的进一步限定方案,在OUT端口与地线之间设有OUT端电容。采用OUT端电容能够有效提高OUT端口电压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现有充放电管理电路中的IN端口和升压转换器OUT管脚合并成一个管脚OUT端口,因此,在实现充放电管理功能的同时可以节省了一个PIN脚、一个电容、一串IN的分压电阻、一个隔离IN端口和OUT端口的功率MOS管以及该功率MOS管的衬底选择电路,使整个电路的面积减少,有效减小产品的体积,提高产品的便携性;(2)采用多路选择开关选择切换连接第一参考源ref1和第二参考源ref2,使OUT端口的输出可控的脉冲波形,从而提供了适配器监测窗口,便于判断适配器是否与OUT端口相连;(3)同时本发明也不需要USB的其他信号线来判断具体是系统外部有电源插入提供USB电压,还是系统内部通过锂电池升压,对USB接口提供USB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充放电管理电路;
图2为本发明的充放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无适配器插入时的窗口检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有适配器插入时的窗口检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传统移动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包括:一个隔离功率MOS管107、一个IN端电容110、一个OUT端电容111、一个BAT端电容113、升/降压转换器电感112、第一SWITCH开关101、第二SWITCH开关104、升/降压转换控制器105、串接在IN端和地之间的第一分压电阻110和第二分压电阻117、比较器106、串接在OUT端和地之间的第三分压电阻114和第四分压电阻115、输出电压运放116;其中,第一SWITCH开关101设有衬底选择电路102和衬底选择电路103,隔离功率MOS管107设有其衬底选择电路108和衬底选择电路109。
该电路在工作时,当一个由交流市电通过电源适配器转换过来的或其它任何途径转换过来的5伏输入电压源接在IN端上时,通过比较器106监测出5伏电压源的插入,若此时芯片工作在闲置模式,则出闲置模式进充电模式,隔离功率MOS管107导通;若此时芯片工作在升压模式,则芯片先进闲置模式,若干干扰时间Tdeglitch1之后进入充电模式。在充电模式下,拔掉此5伏输入电压源,OUT端电压逐渐降低,当OUT端电压低于BAT端电压或低于充电欠压闭锁值时,芯片出充电模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集成电路包括:OUT端口、BAT端口、SW端口、PGND端口、第二电子开关204、升/降压控制器205、第一电子开关201、转换器电感211、第一分压电阻213、第二分压电阻214、第三分压电阻215、运放216、多路选择开关217以及第一比较器206。
其中,第三分压电阻215、第二分压电阻214以及第一分压电阻213依次串接在OUT端口和地线之间;第一电子开关201的两侧接线端分别连接至OUT端口和转换器电感211的一端,第一电子开关201的控制端与升/降压控制器205的第一控制端相连,转换器电感211的另一端连接至BAT端;运放216的负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分压电阻213和第二分压电阻214之间的连接线上,运放216的正输入端与多路选择开关217的输出端相连,运放216的输出端与升/降压控制器205的电压反馈端相连;多路选择开关217的两路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参考源ref1和第二参考源ref2相连,多路选择开关217的选择控制端与升/降压控制器205的时钟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一比较器206的正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分压电阻214和第三分压电阻215之间的连接线上,第一比较器206的负输入端与比较参考源ref相连,第一比较器206的输出端与升/降压控制器205的比较结果输入端相连;第二电子开关204的两侧接线端分别连接至SW端口和PGND端口;SW端口位于转换器电感211一端与第一电子开关201一侧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第二电子开关204的控制端与升/降压控制器205的第二控制端相连。
本发明的升/降压控制器205包括:逻辑控制单元219、时钟控制单元218、第二比较器221以及栅极驱动单元220;逻辑控制单元219的一路输入端作为比较结果输入端,另一路输入端与第二比较器221的输出端相连,逻辑控制单元219的时钟信号输出端与时钟控制单元218的输入端相连,逻辑控制单元219的开关信号输出端与栅极驱动单元220的输入端相连;第二比较器221的负输入端作为电压反馈端,正输入端与斜坡信号ramp相连;时钟控制单元218的信号输出端作为时钟控制信号端;栅极驱动单元220的两路驱动输出端分别作为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第一电子开关201为MOS管开关,在MOS管开关上还设有第一衬底选择开关202和第二衬底选择开关203;在BAT端口与地线之间设有BAT端电容212;在OUT端口与地线之间设有OUT端电容210。
本发明的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方法,通过OUT端口的电压判断是否有外部输入电源插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电路初始化,由充放电管理集成电路的OUT端口输出脉冲方波,脉冲方波由周期性连续的低电平区域和高电平区域构成;
步骤2,在低电平区域时,实时检测OUT端口的电压值,若OUT端口维持低电平区域的低电平不变,则判断为OUT端口无外部输入电源插入;若OUT端口的低电平无法实现或者在低电平区域内的某个时刻变高,则判断为OUT端口有外部电源插入,并由OUT端口向BAT端口充电。
其中,充放电管理集成电路包括OUT端口、BAT端口、升/降压控制器、第一电子开关、转换器电感、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运放、多路选择开关以及第一比较器;第三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以及第一分压电阻依次串接在OUT端口和地线之间;第一电子开关的两侧接线端分别连接至OUT端口和转换器电感的一端,第一电子开关的控制端与升/降压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相连,转换器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BAT端;运放的负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之间的连接线上,运放的正输入端与多路选择开关的输出端相连,运放的输出端与升/降压控制器的电压反馈端相连;多路选择开关的两路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参考源ref1和第二参考源ref2相连,多路选择开关的选择控制端与升/降压控制器的时钟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一比较器的正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分压电阻和第三分压电阻之间的连接线上,第一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与比较参考源ref相连,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升/降压控制器的比较结果输入端相连。
步骤1中,在电路初始化时,首先判断BAT端口的接入电压是否大于设定的电池开启电压,若接入电压大于电池开启电压,则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由升/降压控制器205控制第一电子开关201动作,使BAT端口为OUT端口供电,同时由升/降压控制器205控制多路选择开关217循环选择第一参考源ref1和第二参考源ref2作为参考电压,使OUT端口的输出电压形成周期变换的脉冲方波;其中,脉冲方波的周期为T,占空比为S,高/低电平分别为Vhigh和Vlow
步骤2中,在脉冲方波的低电平区域时,由第一比较器206对正输入端电压与比较参考源ref进行实时比较,当第一比较器206的正输入端电压小于比较参考源ref时,第一比较器206的输出端输出为0,电路一直工作在升压模式,BAT端口为OUT端口供电,当第一比较器206的正输入端电压大于比较参考源ref时,第一比较器206的输出端输出为1,电路进入闲置模式,由升/降压控制器205控制多路选择开关217停止选择第一参考源ref1或第二参考源ref2,电路进入充电模式,由OUT端口向BAT端口充电;在脉冲方波的低电平区域时,在脉冲方波的低电平区域时,升/降压控制器205在低电平区域的前一段时间T1内通过PWM信号控制第一电子开关201和第二电子开关204动作,在后一段时间T2内通过PFM信号控制第一电子开关201和第二电子开关204动作,升/降压控制器205获取第一比较器206在后一段时间T2内对正输入端电压与比较参考源ref进行实时比较。采用PWM可以反向放电,使Vout迅速放到Vlow而调制在Vlow,防止过了低电平区域窗口还没放电到Vlow,还高于Vlow+Voffset的话会认为有适配器插入而引起误操作,Voffset为误差电压。
采用脉冲方波输出来检测是否存在适配器插入,即在脉冲方波的低电压区间内检测该较低的电压是否能够维持,如果能维持,说明没有外部输入电源插入,如果此较低电压无法实现,或者某个时刻变高,就说明有外部电源插入,以此来判断是否有输入电源插入。
如图3和4所示,本发明充放电管理集成电路的工作的原理为:
当BAT端口电压大于电池开启电压时,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BAT端口放电给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OUT端口输出周期为T、占空比为S、高/低电平分别为Vhigh和Vlow脉冲方波,其中低电平的时长为T*S,为适配器监测窗口。采用此脉冲方波,T*S的时间很短,不会对OUT端口对外供电参数明显的影响,同时又能够在短短的低电平区间内进行检测。就是在这T*S时间内OUT端口电压的变化,识别了适配器的插入与否,从而省掉了现有电路中的管脚IN、输入电容、隔离管及其衬底选择电路。
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每个周期的T*(1-S)的时间为非适配器监测窗口,升/降压控制器205控制多路选择器217选择第一参考源ref1接入运放216的负输入端,使OUT端口输出调制在Vhigh;而在T*S的低电平适配器监测窗口中,升/降压控制器205控制多路选择器217选择第二参考源ref2接入运放216的负输入端,使升压器OUT端口输出电压从调制在Vhigh变为Vlow
如图3所示,在适配器监测窗口的T*S低电平内,前一段时间T1升/降压控制器205工作在pwm模式,由升/降压控制器205同时控制控制第一电子开关201和第二电子开关204动作,OUT端口能反向向BAT端口放电以使OUT端口迅速放电至Vlow;后一段时间T2升/降压控制器205工作在PFM模式。若在适配器监测窗口期间,无适配器插入,则T*S监测窗口的后一段时间T2内电压一直维持在Vlow,第一比较器206的输出端信号为0,则电路一直在升压模式;
如图4所示,若在适配器监测窗口期间,适配器已经插入,且其供电能力大于OUT端口本来的负载,则在T*S监测窗口的后一段时间T2内,OUT端口电压会被适配器恢复到5V左右,第一比较器206监测到OUT端口电压大于Vlow+Voffset的时间长于抗尖峰脉冲时间Tdeglitch2,则输出端信号为1,认为有适配器插入,出升压模式,进入闲置模式,并在Tdeglitch1后再进入充电模式;若插入的适配器的供电能力小于OUT端口本来的负载,适配器给OUT端口供电,电路也维持在升压模式,但升/降压控制器205的放电电流相应减小,实现同充同放。
本发明在工作时,通过端口的供电电压(即USB端口的V+端和V-端的电压差)判断是否有输入电源插入。即通过在升压输出时,每隔一段时间(时间长短不限)就将原本正常的USB输出范围的电压(4.5-5.5V),变成一个较低的电压,维持一小段时间(时间长短不限),在这一小段时间内,检测该较低的电压是否能够维持,如果能维持,说明没有外部输入电源插入,如果此较低电压无法实现,或者某个时刻变高,就说明有外部电源插入,以此来判断是否有输入电源插入,不需要通过USB的其他信号线,如Micro-USB的OTG信号线来判断具体是系统外部有电源插入提供USB电压,还是系统内部通过锂电池升压,对USB接口提供USB电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凡是依据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OUT端口的电压判断是否有外部输入电源插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电路初始化,由充放电管理集成电路的OUT端口输出脉冲方波,脉冲方波由周期性连续的低电平区域和高电平区域构成;
步骤2,在低电平区域时,实时检测OUT端口的电压值,若OUT端口维持低电平区域的低电平不变,则判断为OUT端口无外部输入电源插入;若OUT端口的低电平无法实现或者在低电平区域内的某个时刻变高,则判断为OUT端口有外部电源插入,并由OUT端口向BAT端口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充放电管理集成电路包括OUT端口、BAT端口、升/降压控制器(205)、第一电子开关(201)、转换器电感(211)、第一分压电阻(213)、第二分压电阻(214)、第三分压电阻(215)、运放(216)、多路选择开关(217)以及第一比较器(206);第三分压电阻(215)、第二分压电阻(214)以及第一分压电阻(213)依次串接在OUT端口和地线之间;第一电子开关(201)的两侧接线端分别连接至OUT端口和转换器电感(211)的一端,第一电子开关(201)的控制端与升/降压控制器(205)的第一控制端相连,转换器电感(211)的另一端连接至BAT端;运放(216)的负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分压电阻(213)和第二分压电阻(214)之间的连接线上,运放(216)的正输入端与多路选择开关(217)的输出端相连,运放(216)的输出端与升/降压控制器(205)的电压反馈端相连;多路选择开关(217)的两路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参考源ref1和第二参考源ref2相连,多路选择开关(217)的选择控制端与升/降压控制器(205)的时钟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一比较器(206)的正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分压电阻(214)和第三分压电阻(215)之间的连接线上,第一比较器(206)的负输入端与比较参考源ref相连,第一比较器(206)的输出端与升/降压控制器(205)的比较结果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电路初始化时,首先判断BAT端口的接入电压是否大于设定的电池开启电压,若接入电压大于电池开启电压,则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由升/降压控制器(205)控制第一电子开关(201)和第二电子开关(204)动作,使BAT端口为OUT端口供电,同时由升/降压控制器(205)控制多路选择开关(217)循环选择第一参考源ref1和第二参考源ref2作为参考电压,使OUT端口的输出电压形成周期变换的脉冲方波;步骤2中,在脉冲方波的低电平区域时,由第一比较器(206)对正输入端电压与比较参考源ref进行实时比较,当第一比较器(206)的正输入端电压小于比较参考源ref时,第一比较器(206)的输出端输出为0,电路一直工作在升压模式,BAT端口为OUT端口供电,当第一比较器(206)的正输入端电压大于比较参考源ref时,第一比较器(206)的输出端输出为1,电路进入闲置模式,由升/降压控制器(205)控制多路选择开关(217)停止选择第一参考源ref1或第二参考源ref2,电路进入充电模式,由OUT端口向BAT端口充电;步骤1中,OUT端口的输出电压形成周期变换的脉冲方波还可通过运放(216)的负端的参考源固定,正端循环选择两个OUT分压点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脉冲方波的低电平区域时,升/降压控制器(205)在低电平区域的前一段时间T1内通过PWM信号控制第一电子开关(201)和第二电子开关(204)动作,在后一段时间T2内通过PFM信号控制第一电子开关(201)和第二电子开关(204)动作,升/降压控制器(205)获取第一比较器(206)在后一段时间T2内对正输入端电压与比较参考源ref进行实时比较。
5.一种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OUT端口、BAT端口、升/降压控制器(205)、第一电子开关(201)、转换器电感(211)、第一分压电阻(213)、第二分压电阻(214)、第三分压电阻(215)、运放(216)、多路选择开关(217)以及第一比较器(206);第三分压电阻(215)、第二分压电阻(214)以及第一分压电阻(213)依次串接在OUT端口和地线之间;第一电子开关(201)的两侧接线端分别连接至OUT端口和转换器电感(211)的一端,第一电子开关(201)的控制端与升/降压控制器(205)的第一控制端相连,转换器电感(211)的另一端连接至BAT端;运放(216)的负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分压电阻(213)和第二分压电阻(214)之间的连接线上,运放(216)的正输入端与多路选择开关(217)的输出端相连,运放(216)的输出端与升/降压控制器(205)的电压反馈端相连;多路选择开关(217)的两路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参考源ref1和第二参考源ref2相连,多路选择开关(217)的选择控制端与升/降压控制器(205)的时钟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一比较器(206)的正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分压电阻(214)和第三分压电阻(215)之间的连接线上,第一比较器(206)的负输入端与比较参考源ref相连,第一比较器(206)的输出端与升/降压控制器(205)的比较结果输入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W端口、PGND端口和第二电子开关(204);第二电子开关(204)的两侧接线端分别连接至SW端口和PGND端口;SW端口位于转换器电感(211)一端与第一电子开关(201)一侧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第二电子开关(204)的控制端与升/降压控制器(205)的第二控制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升/降压控制器(205)包括逻辑控制单元(219)、时钟控制单元(218)、第二比较器(221)以及栅极驱动单元(220);逻辑控制单元(219)的一路输入端作为比较结果输入端,另一路输入端与第二比较器(221)的输出端相连,逻辑控制单元(219)的时钟信号输出端与时钟控制单元(218)的输入端相连,逻辑控制单元(219)的开关信号输出端与栅极驱动单元(220)的输入端相连;第二比较器(221)的负输入端作为电压反馈端,正输入端与斜坡信号ramp相连;时钟控制单元(218)的信号输出端作为时钟控制信号端;栅极驱动单元(220)的两路驱动输出端分别作为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子开关(201)为MOS管开关,在MOS管开关上还设有第一衬底选择开关(202)和第二衬底选择开关(203)。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在BAT端口与地线之间设有BAT端电容(212)。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在OUT端口与地线之间设有OUT端电容(210)。
CN201510983882.2A 2015-12-24 2015-12-24 一种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方法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055530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83882.2A CN105553002B (zh) 2015-12-24 2015-12-24 一种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方法及集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83882.2A CN105553002B (zh) 2015-12-24 2015-12-24 一种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方法及集成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3002A true CN105553002A (zh) 2016-05-04
CN105553002B CN105553002B (zh) 2018-03-20

Family

ID=55832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83882.2A Active CN105553002B (zh) 2015-12-24 2015-12-24 一种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方法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300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0278A (zh) * 2018-12-17 2019-03-22 深圳市富海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的充放电控制方法
CN111162661A (zh) * 2020-01-14 2020-05-15 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和方法
TWI702774B (zh) * 2018-11-15 2020-08-2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備用電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4039400A (zh) * 2022-01-11 2022-02-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4336566A (zh) * 2021-11-22 2022-04-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通用接线端的电路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8527A (zh) * 2008-08-15 2010-02-17 孙上斌 具有充电功能的马达驱动器
WO2011010144A3 (en) * 2009-07-22 2011-05-05 Wolfson Microelectronics Plc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dc-dc converters
CN203416013U (zh) * 2013-07-29 2014-01-29 方建平 一种带充电器的后备电源控制系统
CN104218646A (zh) * 2014-09-17 2014-12-17 南通钰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充电电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8527A (zh) * 2008-08-15 2010-02-17 孙上斌 具有充电功能的马达驱动器
WO2011010144A3 (en) * 2009-07-22 2011-05-05 Wolfson Microelectronics Plc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dc-dc converters
CN203416013U (zh) * 2013-07-29 2014-01-29 方建平 一种带充电器的后备电源控制系统
CN104218646A (zh) * 2014-09-17 2014-12-17 南通钰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充电电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2774B (zh) * 2018-11-15 2020-08-2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備用電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9510278A (zh) * 2018-12-17 2019-03-22 深圳市富海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的充放电控制方法
CN111162661A (zh) * 2020-01-14 2020-05-15 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和方法
CN111162661B (zh) * 2020-01-14 2021-09-03 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和方法
CN114336566A (zh) * 2021-11-22 2022-04-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通用接线端的电路结构
CN114336566B (zh) * 2021-11-22 2023-04-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通用接线端的电路结构
CN114039400A (zh) * 2022-01-11 2022-02-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3002B (zh)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3002A (zh) 一种移动电源的充放电管理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4009529B (zh) 控制电路、电池供电装置和控制方法
US9479004B2 (en) Buck/boost circuit that charges and discharges multi-cell batteries of a power bank device
CN107231012B (zh) 一种快速充电的方法、终端、充电器和系统
CN202435294U (zh) 一种脉冲宽度调制开关电源控制器及开关电源
CN103296880B (zh) 一种超低压启动的低功耗升压式dc-dc转换器
CN103066823B (zh)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CN102570785A (zh) 一种直流电源热插拔缓启动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5498891B (zh) 反激式开关电源及其自供电电路、方法和芯片
CN103208934A (zh) 一种脉冲宽度调制开关电源控制器及开关电源
CN103384075B (zh) 低纹波锂电池充放电实现方法
US9692246B2 (en) Light load detection and current drain cutoff in a power bank device
CN104426370A (zh) 电源适配器及其适配控制电路和适配控制方法
CN104767252A (zh) 平板电脑
CN203554286U (zh) 一种超低压启动的低功耗升压式dc-dc转换器
CN204615444U (zh) 平板电脑
CN210041360U (zh) 一种车载usb充电器的输入端保护电路
CN203352444U (zh) 一种高效率降压型dc-dc变换器
CN204376508U (zh) 一种快速充电电路
CN205160851U (zh) 二合一电源
CN204031519U (zh) 一种led调光控制电路
CN103532212B (zh) 一种充电管理电路及移动电源
CN202190220U (zh) 一种同步整流电路
CN204559393U (zh)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及反激式ac-dc转换器
CN103312141B (zh) 一种ac-dc变换器的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4

Address after: 226002 40 building 33, Xin Kang Road,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Yutai semiconductor Nant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0903, 369 Century Avenue, Chongchua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YUTAI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6002 40 building 33, Xin Kang Road,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Yutai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002 40 building 33, Xin Kang Road,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Yutai Semiconductor Nanto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