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0122A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存储设备、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存储设备、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0122A
CN105550122A CN201510893636.8A CN201510893636A CN105550122A CN 105550122 A CN105550122 A CN 105550122A CN 201510893636 A CN201510893636 A CN 201510893636A CN 105550122 A CN105550122 A CN 105550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storage areas
erasable number
data
occup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936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50122B (zh
Inventor
徐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on Memory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936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0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0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0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50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0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223User address space allocation, e.g. contiguous or non contiguous base addressing
    • G06F12/023Free address spa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存储设备、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具有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写入的数据;存储数据时,获取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其中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至少一个地址列表;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存储设备、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存储设备、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固态硬盘(SSD,SolidStateDrives)简称固盘,SSD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SSD由控制器和存储器组成。目前的SSD对数据进行存储时,根据数据的逻辑区块地址(LBA,LogicalBlockAddress)为数据分配对应存储位置的内存库(BANK),且一定范围的LBA会对应同一BANK。当同一范围的LBA的数据存储在同一BANK上时,如果主机频繁读写固定范围的LBA数据,就可能造成某一BANK的频繁擦写,使得磨损均衡(wearleveling)性能降低,SSD的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存储设备、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具有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写入的数据;
存储数据时,获取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其中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至少一个地址列表;
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设备,具有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所述存储设备包括:
控制器,用于获取待写入的数据;存储数据时,获取存储器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其中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至少一个地址列表;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存储器中选择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存储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具有存储单元,具体为存储器。所述存储单元具有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具体为BANK。从主机中获取待写入的数据;存储数据时,获取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其中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至少一个地址列表。这里,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包括:占用率、和/或已擦写次数、和/或总擦写次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最后,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为主机数据分配BANK时,不是根据数据的LBA来选择目标BANK,而是根据BANK的使用情况进行分配。这样,可以均衡各个BANK的擦写次数,提高了各个BANK的磨损均衡性能,从而延长了SSD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存储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具有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待写入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笔记本、服务器等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存储单元,例如SSD。所述存储单元能够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地址规则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单元被划分为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这个子存储区域称为BANK。每个子存储区域包含多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是子存储区域的基本存储单位。每个数据区块都对应一个物理区块地址(PBA,PhysicsBlockAddress),基于此,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地址列表,该地址列表包括了每个数据区块的PBA。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具有主机,主机通常包括处理器、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当用户通过输入设备,例如键盘向主机输入数据时,主机将待写入的数据发送给存储单元。存储单元获取到主机发送的数据,等待写入子存储区域中。
步骤102:存储数据时,获取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其中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至少一个地址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机向存储单元写入数据时,写入的数据存储在特定LBA所指向的数据区块。这里,LBA可以指某个数据区块的地址或者某个地址所指向的数据区块。这里,数据区块对应唯一的PBA,但数据区块所对应的LBA随着存入数据变化而变化,数据区块对应的LBA由主机决定。
实际应用中,SSD采用软件的方式把闪存的操作虚拟成磁盘的独立扇区操作,这就是闪存转换层(FTL,FlashTranslatorLayer)。因FTL存在于文件系统和物理介质(闪存)之间,主机只需跟原来一样操作LBA即可,而LBA到PBA的所有转换工作由FTL负责。FTL其实就是一种LBA到PBA的映射。
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单元存储数据时,并不是按照数据的LBA分配对应的子存储区域,而是获取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这里,状态信息包括:占用率、和/或已擦写次数、和/或总擦写次数。具体地,子存储区域包括多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的状态分为三种:有效状态、无效状态、空白状态;其中,数据区块处于有效状态时,存储了有效的数据。数据区块处于无效状态时,存储的内容无效。数据区块处于空白状态时,说明该数据区块被擦除过,可以重新写入数据。占用率是指子存储区域中处于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的数据区块占总数据区块的比例。子存储区域的总擦写次数是固定不变的,存储单元出厂就决定了子存储区域的擦写次数,当子存储区域已经使用的擦写次数达到总擦写次数时,该子存储区域也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为了均衡各个子存储区域的擦写次数,需要获取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
步骤103: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综合考虑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占用率、和/或已擦写次数、和/或总擦写次数,选择占用率较小的、已擦写次数较少的、总擦写次数较多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存储完数据之后,需要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具体地,将数据对应的LBA与子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PBA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至FTL映射表中,这样,当读取某特定LBA的数据时,可以通过FTL映射表查找到与LBA对应的PBA,然后通过具有唯一性的PBA查找到相应的数据。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具有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如图2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待写入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笔记本、服务器等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存储单元,例如SSD。所述存储单元能够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地址规则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单元被划分为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这个子存储区域称为BANK。每个子存储区域包含多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是子存储区域的基本存储单位。每个数据区块都对应一个PBA,基于此,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地址列表,该地址列表包括了每个数据区块的PBA。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具有主机,主机通常包括处理器、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当用户通过输入设备,例如键盘向主机输入数据时,主机将待写入的数据发送给存储单元。存储单元获取到主机发送的数据,等待写入子存储区域中。
步骤202:存储数据时,获取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其中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至少一个地址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机向存储单元写入数据时,写入的数据存储在特定LBA所指向的数据区块。这里,LBA可以指某个数据区块的地址或者某个地址所指向的数据区块。这里,数据区块对应唯一的PBA,但数据区块所对应的LBA随着存入数据变化而变化,数据区块对应的LBA由主机决定。
实际应用中,SSD采用软件的方式把闪存的操作虚拟成磁盘的独立扇区操作,这就是FTL。因FTL存在于文件系统和物理介质(闪存)之间,主机只需跟原来一样操作LBA即可,而LBA到PBA的所有转换工作由FTL负责。FTL其实就是一种LBA到PBA的映射。
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单元存储数据时,并不是按照数据的LBA分配对应的子存储区域,而是获取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这里,状态信息包括:占用率、和/或已擦写次数、和/或总擦写次数。具体地,子存储区域包括多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的状态分为三种:有效状态、无效状态、空白状态;其中,数据区块处于有效状态时,存储了有效的数据。数据区块处于无效状态时,存储的内容无效。数据区块处于空白状态时,说明该数据区块被擦除过,可以重新写入数据。占用率是指子存储区域中处于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的数据区块占总数据区块的比例。子存储区域的总擦写次数是固定不变的,存储单元出厂就决定了子存储区域的擦写次数,当子存储区域已经使用的擦写次数达到总擦写次数时,该子存储区域也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为了均衡各个子存储区域的擦写次数,需要获取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
步骤203:根据所述已擦写次数和总擦写次数,确定出所述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剩余擦写次数,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剩余擦写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综合考虑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已擦写次数、和/或总擦写次数,选择占用率较小的、已擦写次数较少的、总擦写次数较多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已擦写次数和总擦写次数,确定出所述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剩余擦写次数,这里,可以设定一个阈值,称为预设阈值,从存储单元中选择剩余擦写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这样,可以延长子存储区域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存储单元的使用寿命。
存储完数据之后,需要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具体地,将数据对应的LBA与子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PBA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至FTL映射表中,这样,当读取某特定LBA的数据时,可以通过FTL映射表查找到与LBA对应的PBA,然后通过具有唯一性的PBA查找到相应的数据。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具有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如图3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待写入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笔记本、服务器等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存储单元,例如SSD。所述存储单元能够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地址规则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单元被划分为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这个子存储区域称为BANK。每个子存储区域包含多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是子存储区域的基本存储单位。每个数据区块都对应一个PBA,基于此,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地址列表,该地址列表包括了每个数据区块的PBA。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具有主机,主机通常包括处理器、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当用户通过输入设备,例如键盘向主机输入数据时,主机将待写入的数据发送给存储单元。存储单元获取到主机发送的数据,等待写入子存储区域中。
步骤302:存储数据时,获取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其中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至少一个地址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机向存储单元写入数据时,写入的数据存储在特定LBA所指向的数据区块。这里,LBA可以指某个数据区块的地址或者某个地址所指向的数据区块。这里,数据区块对应唯一的PBA,但数据区块所对应的LBA随着存入数据变化而变化,数据区块对应的LBA由主机决定。
实际应用中,SSD采用软件的方式把闪存的操作虚拟成磁盘的独立扇区操作,这就是FTL。因FTL存在于文件系统和物理介质(闪存)之间,主机只需跟原来一样操作LBA即可,而LBA到PBA的所有转换工作由FTL负责。FTL其实就是一种LBA到PBA的映射。
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单元存储数据时,并不是按照数据的LBA分配对应的子存储区域,而是获取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这里,状态信息包括:占用率、和/或已擦写次数、和/或总擦写次数。具体地,子存储区域包括多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的状态分为三种:有效状态、无效状态、空白状态;其中,数据区块处于有效状态时,存储了有效的数据。数据区块处于无效状态时,存储的内容无效。数据区块处于空白状态时,说明该数据区块被擦除过,可以重新写入数据。占用率是指子存储区域中处于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的数据区块占总数据区块的比例。子存储区域的总擦写次数是固定不变的,存储单元出厂就决定了子存储区域的擦写次数,当子存储区域已经使用的擦写次数达到总擦写次数时,该子存储区域也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为了均衡各个子存储区域的擦写次数,需要获取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
步骤303:根据所述已擦写次数和总擦写次数,确定出所述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剩余擦写次数,将所述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按照剩余擦写次数由多至少进行排;依据待存储的数据量,从所述剩余擦写次数由多至少进行排序的子存储区域中依次选取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综合考虑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已擦写次数、和/或总擦写次数,选择占用率较小的、已擦写次数较少的、总擦写次数较多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已擦写次数和总擦写次数,确定出所述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剩余擦写次数,将所述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按照剩余擦写次数由多至少进行排;依据待存储的数据量,从所述剩余擦写次数由多至少进行排序的子存储区域中依次选取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例如,所述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按照剩余擦写次数由多至少进行排后为:子存储区域1、子存储区域3、子存储区域5、……,待存储的数据量只需使用子存储区域1、子存储区域3的空白状态的数据区块进行存储即可。这样,可以延长子存储区域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存储单元的使用寿命。
步骤304: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完数据之后,需要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具体地,将数据对应的LBA与子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PBA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至FTL映射表中,这样,当读取某特定LBA的数据时,可以通过FTL映射表查找到与LBA对应的PBA,然后通过具有唯一性的PBA查找到相应的数据。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具有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如图4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获取待写入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笔记本、服务器等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存储单元,例如SSD。所述存储单元能够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地址规则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单元被划分为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这个子存储区域称为BANK。每个子存储区域包含多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是子存储区域的基本存储单位。每个数据区块都对应一个PBA,基于此,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地址列表,该地址列表包括了每个数据区块的PBA。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具有主机,主机通常包括处理器、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当用户通过输入设备,例如键盘向主机输入数据时,主机将待写入的数据发送给存储单元。存储单元获取到主机发送的数据,等待写入子存储区域中。
步骤402:存储数据时,获取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其中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至少一个地址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机向存储单元写入数据时,写入的数据存储在特定LBA所指向的数据区块。这里,LBA可以指某个数据区块的地址或者某个地址所指向的数据区块。这里,数据区块对应唯一的PBA,但数据区块所对应的LBA随着存入数据变化而变化,数据区块对应的LBA由主机决定。
实际应用中,SSD采用软件的方式把闪存的操作虚拟成磁盘的独立扇区操作,这就是FTL。因FTL存在于文件系统和物理介质(闪存)之间,主机只需跟原来一样操作LBA即可,而LBA到PBA的所有转换工作由FTL负责。FTL其实就是一种LBA到PBA的映射。
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单元存储数据时,并不是按照数据的LBA分配对应的子存储区域,而是获取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这里,状态信息包括:占用率、和/或已擦写次数、和/或总擦写次数。具体地,子存储区域包括多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的状态分为三种:有效状态、无效状态、空白状态;其中,数据区块处于有效状态时,存储了有效的数据。数据区块处于无效状态时,存储的内容无效。数据区块处于空白状态时,说明该数据区块被擦除过,可以重新写入数据。占用率是指子存储区域中处于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的数据区块占总数据区块的比例。子存储区域的总擦写次数是固定不变的,存储单元出厂就决定了子存储区域的擦写次数,当子存储区域已经使用的擦写次数达到总擦写次数时,该子存储区域也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为了均衡各个子存储区域的擦写次数,需要获取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
步骤403:根据所述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占用率,确定出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利用所述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占用率,选择占用率较小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占用率,确定出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利用所述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这样,使得各个子存储区域存储的数据量较为均衡。
步骤404: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完数据之后,需要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具体地,将数据对应的LBA与子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PBA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至FTL映射表中,这样,当读取某特定LBA的数据时,可以通过FTL映射表查找到与LBA对应的PBA,然后通过具有唯一性的PBA查找到相应的数据。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具有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如图5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获取待写入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笔记本、服务器等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存储单元,例如SSD。所述存储单元能够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地址规则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单元被划分为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这个子存储区域称为BANK。每个子存储区域包含多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是子存储区域的基本存储单位。每个数据区块都对应一个PBA,基于此,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一个地址列表,该地址列表包括了每个数据区块的PBA。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具有主机,主机通常包括处理器、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当用户通过输入设备,例如键盘向主机输入数据时,主机将待写入的数据发送给存储单元。存储单元获取到主机发送的数据,等待写入子存储区域中。
步骤502:存储数据时,获取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其中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至少一个地址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机向存储单元写入数据时,写入的数据存储在特定LBA所指向的数据区块。这里,LBA可以指某个数据区块的地址或者某个地址所指向的数据区块。这里,数据区块对应唯一的PBA,但数据区块所对应的LBA随着存入数据变化而变化,数据区块对应的LBA由主机决定。
实际应用中,SSD采用软件的方式把闪存的操作虚拟成磁盘的独立扇区操作,这就是FTL。因FTL存在于文件系统和物理介质(闪存)之间,主机只需跟原来一样操作LBA即可,而LBA到PBA的所有转换工作由FTL负责。FTL其实就是一种LBA到PBA的映射。
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单元存储数据时,并不是按照数据的LBA分配对应的子存储区域,而是获取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这里,状态信息包括:占用率、和/或已擦写次数、和/或总擦写次数。具体地,子存储区域包括多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的状态分为三种:有效状态、无效状态、空白状态;其中,数据区块处于有效状态时,存储了有效的数据。数据区块处于无效状态时,存储的内容无效。数据区块处于空白状态时,说明该数据区块被擦除过,可以重新写入数据。占用率是指子存储区域中处于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的数据区块占总数据区块的比例。子存储区域的总擦写次数是固定不变的,存储单元出厂就决定了子存储区域的擦写次数,当子存储区域已经使用的擦写次数达到总擦写次数时,该子存储区域也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为了均衡各个子存储区域的擦写次数,需要获取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
步骤503:根据所述已擦写次数和总擦写次数,确定出所述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剩余擦写次数;当剩余擦写次数的优先级高于占用率的优先级时,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剩余擦写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综合考虑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占用率、和/或已擦写次数、和/或总擦写次数,选择占用率较小的、已擦写次数较少的、总擦写次数较多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步骤504:根据所述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占用率,确定出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当占用率的优先级高于剩余擦写次数的优先级时,利用所述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占用率,选择占用率较小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步骤505: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完数据之后,需要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具体地,将数据对应的LBA与子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PBA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至FTL映射表中,这样,当读取某特定LBA的数据时,可以通过FTL映射表查找到与LBA对应的PBA,然后通过具有唯一性的PBA查找到相应的数据。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存储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存储设备中,所述存储设备具有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61;所述存储设备包括:
控制器62,用于获取待写入的数据;存储数据时,获取存储器中各个子存储区域61的状态信息;其中每个子存储区域61对应至少一个地址列表;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存储器中选择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61对数据进行存储,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占用率、和/或已擦写次数、和/或总擦写次数。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存储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存储设备中,所述控制器62,还用于根据所述已擦写次数和总擦写次数,确定出所述存储器中各个子存储区域61的剩余擦写次数;从所述存储器中选择剩余擦写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子存储区域61对数据进行存储。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存储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存储设备中,所述控制器62,还用于根据所述已擦写次数和总擦写次数,确定出所述存储器中各个子存储区域61的剩余擦写次数;将所述存储器中各个子存储区域61按照剩余擦写次数由多至少进行排序;依据待存储的数据量,从所述剩余擦写次数由多至少进行排序的子存储区域61中依次选取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61对数据进行存储。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存储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存储设备中,所述控制器62,还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中各个子存储区域61的占用率,确定出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61;利用所述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61对数据进行存储。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存储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存储设备中,所述控制器62,还用于根据所述已擦写次数和总擦写次数,确定出所述存储器中各个子存储区域61的剩余擦写次数;根据所述存储器中各个子存储区域61的占用率,确定出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当剩余擦写次数的优先级高于占用率的优先级时,从所述存储器中选择剩余擦写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子存储区域61对数据进行存储;当占用率的优先级高于剩余擦写次数的优先级时,利用所述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61对数据进行存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6所示的存储设备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数据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存储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具有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写入的数据;
存储数据时,获取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其中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至少一个地址列表;
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占用率、和/或已擦写次数、和/或总擦写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包括:
根据所述已擦写次数和总擦写次数,确定出所述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剩余擦写次数;
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剩余擦写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包括:
根据所述已擦写次数和总擦写次数,确定出所述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剩余擦写次数;
将所述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按照剩余擦写次数由多至少进行排序;
依据待存储的数据量,从所述剩余擦写次数由多至少进行排序的子存储区域中依次选取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包括:
根据所述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占用率,确定出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
利用所述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包括:
根据所述已擦写次数和总擦写次数,确定出所述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剩余擦写次数;
根据所述存储单元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占用率,确定出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
当剩余擦写次数的优先级高于占用率的优先级时,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剩余擦写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当占用率的优先级高于剩余擦写次数的优先级时,利用所述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7.一种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具有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所述存储设备包括:
控制器,用于获取待写入的数据;存储数据时,获取存储器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状态信息;其中每个子存储区域对应至少一个地址列表;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存储器中选择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建立所述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地址列表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设备,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占用率、和/或已擦写次数、和/或总擦写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设备,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已擦写次数和总擦写次数,确定出所述存储器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剩余擦写次数;从所述存储器中选择剩余擦写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设备,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已擦写次数和总擦写次数,确定出所述存储器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剩余擦写次数;将所述存储器中各个子存储区域按照剩余擦写次数由多至少进行排序;依据待存储的数据量,从所述剩余擦写次数由多至少进行排序的子存储区域中依次选取一个以上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设备,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占用率,确定出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利用所述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存储设备,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已擦写次数和总擦写次数,确定出所述存储器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剩余擦写次数;根据所述存储器中各个子存储区域的占用率,确定出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当剩余擦写次数的优先级高于占用率的优先级时,从所述存储器中选择剩余擦写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当占用率的优先级高于剩余擦写次数的优先级时,利用所述占用率最小的子存储区域对数据进行存储。
13.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设备。
CN201510893636.8A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存储设备、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550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3636.8A CN105550122B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存储设备、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3636.8A CN105550122B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存储设备、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0122A true CN105550122A (zh) 2016-05-04
CN105550122B CN105550122B (zh) 2019-08-30

Family

ID=55829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93636.8A Active CN105550122B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存储设备、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012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5587A (zh) * 2016-06-29 2016-1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设备
CN106775492A (zh) * 2016-12-30 2017-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硬盘中写入数据的方法和存储系统
CN106802775A (zh) * 2017-01-18 2017-06-0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8121665A (zh) * 2016-11-29 2018-06-05 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 存储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9597585A (zh) * 2018-12-07 2019-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17668934A (zh) * 2023-11-15 2024-03-08 江苏星期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区块链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77135A1 (en) * 2008-09-23 2010-03-25 Via Telecom, Inc. Memory wear leveling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CN101751343A (zh) * 2009-12-28 2010-06-23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数据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02023927A (zh) * 2009-09-22 2011-04-20 点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闪存控制装置及其存取方法
CN102081576A (zh) * 2011-03-01 2011-06-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闪存的磨损平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77135A1 (en) * 2008-09-23 2010-03-25 Via Telecom, Inc. Memory wear leveling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CN102023927A (zh) * 2009-09-22 2011-04-20 点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闪存控制装置及其存取方法
CN101751343A (zh) * 2009-12-28 2010-06-23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数据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02081576A (zh) * 2011-03-01 2011-06-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闪存的磨损平衡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5587A (zh) * 2016-06-29 2016-1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设备
CN106155587B (zh) * 2016-06-29 2019-11-12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设备
CN108121665A (zh) * 2016-11-29 2018-06-05 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 存储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6775492A (zh) * 2016-12-30 2017-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硬盘中写入数据的方法和存储系统
CN106775492B (zh) * 2016-12-30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硬盘中写入数据的方法和存储系统
CN106802775A (zh) * 2017-01-18 2017-06-0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9597585A (zh) * 2018-12-07 2019-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9597585B (zh) * 2018-12-07 2020-06-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17668934A (zh) * 2023-11-15 2024-03-08 江苏星期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区块链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0122B (zh) 2019-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012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存储设备、电子设备
CN109542333B (zh) 存储器系统及控制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控制方法
CN109725846B (zh) 存储器系统及控制方法
US10761977B2 (en) Memory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U2010234647B2 (en) Partitioning a flash memory data storage device
US9170885B2 (en) Independent management of data and parity logical block addresses
CN105278876A (zh) 一种固态硬盘的数据擦除方法及装置
US11010079B2 (en) Concept for storing file system metadata within solid-stage storage devices
US20190102249A1 (en) Redundancy Coding Stripe Based On Coordinated Internal Address Scheme Across Multiple Devices
CN105745628B (zh) 一种将数据写入闪存装置的方法、闪存装置和存储系统
CN105677257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243716B2 (en) Memory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10083120B2 (en) Memory system, and address mapping method and access method thereof
US20190146926A1 (en) Storage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storage device
CN104205780A (zh) 一种存储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14891A (zh) 一种闪存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88060A (zh) 键值存储装置和用于操作键值存储装置的方法
CN104375944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CN103914395A (zh) 用于存储设备的地址映射方法
CN110554833A (zh) 存储设备中并行处理io命令
CN104503924A (zh) 一种分层存储系统中的区域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914396A (zh) 用于存储设备的地址映射方法
CN105183375A (zh) 一种热点数据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11716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KR20150107197A (ko) 배드 블록을 이용한 스토리지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2

Address after: The 100176 branch of the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fourteen Street No. 99 building 33 building D No. 2226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legend cor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Haidian District West Road, Beijing, No. 6

Applicant before: Lenovo (Beijing)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08

Address after: 518067 Dongjiaotou Workshop D24/F-02, Houhai Avenue, Shekou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Yi Lian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100176 branch of the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fourteen Street No. 99 building 33 building D No. 2226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legend core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