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48176A - 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 Google Patents

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48176A
CN105548176A CN201610104041.4A CN201610104041A CN105548176A CN 105548176 A CN105548176 A CN 105548176A CN 201610104041 A CN201610104041 A CN 201610104041A CN 105548176 A CN105548176 A CN 105548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transparent ink
ink
indicating device
vola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040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48176B (zh
Inventor
刘永生
郭欣
刘文恒
曾海明
覃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ine Stars Printing and Packag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ine Stars Printing and Packag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ine Stars Printing and Packag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ine Stars Printing and Packag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040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481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48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8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48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8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 G01N21/80Indicating pH valu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4Printing inks based on carbohydr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Pens And Brushes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一种色变指示装置,色变指示装置包括基底层、形成于基底层表面的指示层,指示层包括指示部,指示部由指示油墨印刷形成,色变指示装置还包括覆盖于指示部表面的保护层,保护层由透明油墨印刷形成,透明油墨包括挥发性碱、粘结剂、溶剂及酸性材料,指示油墨包括挥发性碱、粘结剂、溶剂、酸性材料及pH指示剂,挥发性碱选自氨水、氢氧化铵、丙胺、正丁胺、正己胺及正辛胺中的至少一种,粘结剂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硝化棉、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透明油墨的pH值与指示油墨的pH值相同。上述色变指示装置能有效避免指示部的pH值发生偏差。

Description

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背景技术
一般的产品均有使用期限或者保质期,尤其是食品、饮料及药品等异变质的产品在储存时容易发生腐败变质,为了减少包装中氧气,避免在氧气环境下变质,通常采用真空包装或气调包装,并在外包装上打印出厂日期和保质期以供人们对是否过期进行判断。然而,如果产品包装被打开或者开始使用,如何有效记录打开或使用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色变指示装置包括基底层、形成于所述基底层表面的指示层及保护层,所述指示层包括指示部及参考部,保护层覆盖于指示部表面以对指示部进行保护,指示部通常包括所述挥发性碱、所述粘结剂及pH指示剂,随着产品使用时间的增加,挥发性碱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步挥发,造成指示部的pH值随时间不断变化,从而pH指示剂显示的颜色会产生变化,根据指示部的颜色与参考部对比可以判断产品的使用时间或打开时间。
为了避免保护层对与指示部变色的影响,通常选用pH值呈中性的材料作为保护层的材料,比如烫印电化铝,然而,烫印电化铝的pH值并不呈中性,且由于挥发性碱所在的指示部为碱性,两者PH值并不一致,因此,保护层会对指示部的pH值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色变指示装置指示效果出现偏差,甚至因此失效。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指示部的pH值发生偏差的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一种色变指示装置,所述色变指示装置包括基底层、形成于所述基底层表面的指示层,所述指示层包括指示部,所述指示部由指示油墨印刷形成,所述色变指示装置还包括覆盖于所述指示部表面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由透明油墨印刷形成,所述透明油墨包括挥发性碱、粘结剂、溶剂及酸性材料,所述指示油墨包括所述挥发性碱、所述粘结剂、所述溶剂、pH指示剂及所述酸性材料,所述挥发性碱选自氨水、氢氧化铵、丙胺、正丁胺、正己胺及正辛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硝化棉、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酸性材料包括酸或水解后呈酸性的盐,所述透明油墨的pH值与所述指示油墨的pH值相同,且所述透明油墨中所述挥发性碱的浓度与所述指示油墨中所述挥发性碱的浓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油墨还包括增塑剂,所述指示油墨还包括所述增塑剂,所述增塑剂选自甘油、己二酸二异癸酯、磷酸三丁酯及二甲基邻苯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H指示剂选自溴酚蓝、溴甲酚绿、溴甲酚紫、溴百里酚蓝、麝香草酚蓝、酚红、甲酚红、酚酞、百里酚酞及间甲酚紫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油墨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2份~20份的所述挥发性碱、30份~50份的所述粘结剂、40份~70份的所述溶剂、1份~5份的所述增塑剂及1份~5份的酸性材料;所述指示油墨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2份~20份的所述挥发性碱、30份~50份的所述粘结剂、40份~70份的所述溶剂、1份~5份的所述增塑剂、1份~5份的酸性材料及0.1份~5份的pH指示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油墨中所述挥发性碱与所述指示油墨中所述挥发性碱相同。
另一种色变指示装置,所述色变指示装置包括基底层、形成于所述基底层表面的指示层,所述指示层包括指示部,所述色变指示装置还包括覆盖于所述指示部表面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挥发性碱、粘结剂及酸性材料,所述指示部包括所述挥发性碱、所述粘结剂、酸性材料及pH指示剂,所述挥发性碱选自氨气、氢氧化铵、丙胺、正丁胺、正己胺及正辛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硝化棉、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酸性材料包括酸或水解后呈酸性的盐,所述保护层的pH值与所述指示部的pH值相同,且所述保护层中所述挥发性碱的浓度与所述指示部中所述挥发性碱的浓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色指示装置还包括覆盖于所述保护层表面的隔离层及形成于所述隔离层表面的阻隔层。
一种透明油墨,所述透明油墨用于色变指示装置,所述色变指示装置包括基底层、形成于所述基底层表面的指示层,所述指示层包括指示部,所述指示部由含有挥发性碱的指示油墨印刷形成,所述色变指示装置还包括覆盖于所述指示部表面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由透明油墨印刷形成,所述透明油墨包括挥发性碱、粘结剂、酸性材料及溶剂,所述挥发性碱选自氨水、氢氧化铵、丙胺、正丁胺、正己胺及正辛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硝化棉(NC)、聚乙烯醇(PVA)、羟乙基纤维素(HEC)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酸性材料包括酸或水解后呈酸性的盐,所述透明油墨的pH值与所述指示油墨的pH值相同,且所述透明油墨中所述挥发性碱的浓度与所述指示油墨中所述挥发性碱的浓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及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油墨还包括增塑剂,所述增塑剂选自甘油、己二酸二异癸酯、磷酸三丁酯及二甲基邻苯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油墨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2份~20份的所述挥发性碱、30份~50份的所述粘结剂、40份~70份的所述溶剂、1份~5份的酸性材料及1份~5份的所述增塑剂。
上述透明油墨及色变指示装置,色变指示装置的指示部由含有挥发性碱的指示油墨印刷形成,覆盖于指示部的保护层由透明油墨印刷形成,透明油墨的pH值与指示油墨相同,保护层对指示部的pH值不会产生影响;且透明油墨中挥发性碱的浓度与指示油墨中挥发性碱的浓度相同,在使用过程中,保护层的挥发性碱与指示部的挥发性碱同步挥发,保护层的pH值随着指示部一起变化,避免对指示部的pH值造成干扰,从而能有效避免指示部的pH值发生偏差;加入酸性材料可以扩大透明油墨及指示油墨的pH值的变化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色变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主要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透明油墨及色变指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色变指示装置100包括基底层10、指示层20、保护层30、隔离层40、离型层50、第一胶粘层60、阻隔层70、第二胶粘层80及剥离层90。
基底层10用于承载指示层20。基底层10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可以阻止气体透过基底层10。基底层10的材料为氧化铝、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基底层10的材料不限于上述材料,其他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及气密性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基底层10的材料。基底层10的厚度为0.01mm~0.3mm。
指示层20形成于基底层10的一侧表面。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指示层20包括指示部21及参考部23,指示部21位于参考部23的中央。指示部21由指示油墨印刷形成。指示部21的厚度为0.001mm~0.2mm。
指示油墨按照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2份~20份的挥发性碱;
30份~50份的粘结剂;
40份~70份的溶剂;
1份~5份的酸性材料;
1份~5份的增塑剂;及
0.1份~5份的pH指示剂。
其中,挥发性碱选自氨水、氢氧化铵、丙胺、正丁胺、正己胺及正辛胺中的至少一种。
粘结剂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硝化棉(NC)、聚乙烯醇(PVA)、羟乙基纤维素(HEC)及羟丙基纤维素(HPC)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溶剂为醇类溶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及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当然,其他可以溶解粘结剂且与挥发性碱具有亲和力的挥发性溶剂都可以。
增塑剂选自甘油、己二酸二异癸酯、磷酸三丁酯及二甲基邻苯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需要说明的是,增塑剂起到增加透明油墨的粘度和柔韧性的作用,增塑剂可以省略。
pH指示剂选自溴酚蓝、溴甲酚绿、溴甲酚紫、溴百里酚蓝、麝香草酚蓝、酚红、甲酚红、酚酞、百里酚酞及间甲酚紫中的至少一种。应当理解,其它对PH值从碱性到弱酸性范围敏感的PH值敏感染料也可作为本发明的PH值指示剂。
酸性材料包括酸或水解后呈酸性的盐。优选的,酸选自盐酸、硝酸及硫酸中的至少一种;水解后呈酸性的盐选自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及硝酸铵(NH4NO3)中的至少一种。酸性材料可溶于水,可与挥发性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易水解的盐,且盐水解后呈酸性,从而可以增加透明油墨的pH值变化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酸性材料产生的氢离子的数量少于挥发性碱产生的氢氧根离子的数量,确保透明油墨整体呈碱性。应当理解,其它可与所述挥发性碱中和生成可水解的盐,且盐水解呈酸性的酸都可作为本发明的酸。
指示油墨制备时,将各组分混合后充分搅拌即可。
指示油墨印刷干燥后,溶剂挥发,其他组分固化形成指示部21。指示部21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份~15份的挥发性碱;30份~50份的粘结剂;1份~5份的增塑剂;1份~15份的酸性材料及0.1份~5份的pH指示剂。指示部21在使用的过程中,挥发性碱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挥发,从而指示部21的pH值不断发生变化,pH指示剂显示的颜色也之间变化,直至使用环境中的挥发性碱的浓度达到平衡或者挥发性碱挥发完毕,此时pH指示剂显示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由于挥发性碱的挥发速度是可以测定的,将挥发性碱的完全挥发时间设置与产品的有效期一致,从而根据pH指示剂也就是指示部21显示的颜色可以判断使用的时间,或者使用时间有没有超出产品的有效期。
参考部23由普通油墨印刷形成,具有至少两种固定的颜色,用于与指示部21进行对比,从而使用者可以明确的知道指示部21所处于初始色(刚开始使用)或处于终点色(反应时间最长,超出产品有效期),当然优选的,参考部23还包括中间色,从而消费者通过对比颜色可以判断产品的使用时间。参考部23的三种不同颜色围绕指示部21呈环形设置,即参考部23为环形,包括三个不同的颜色区域。参考部23的厚度为0.001mm~0.01mm。
需要说明的是,指示部21也可以位于参考部23的外围或指示层20仅包括指示部21,另外提供参考部的比色卡等均可以。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保护层30覆盖指示部21的表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护层30也可以覆盖指示层20的参考部23。保护层30由透明油墨印刷形成。透明油墨按照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2份~20份的挥发性碱;
30份~50份的粘结剂;
1份~5份的酸性材料;
40份~70份的溶剂;及
1份~5份的增塑剂。
其中,挥发性碱选自氨水、氢氧化铵、丙胺、正丁胺、正己胺及正辛胺中的至少一种。
粘结剂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硝化棉(NC)、聚乙烯醇(PVA)、羟乙基纤维素(HEC)及羟丙基纤维素(HPC)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溶剂为醇类溶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及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当然,其他可以溶解粘结剂且与挥发性碱具有亲和力的挥发性溶剂都可以。
增塑剂选自甘油、己二酸二异癸酯、磷酸三丁酯及二甲基邻苯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需要说明的是,增塑剂起到增加透明油墨的粘度和柔韧性的作用,增塑剂可以省略。
酸性材料包括酸或水解后呈酸性的盐。优选的,酸选自盐酸、硝酸及硫酸中的至少一种;水解后呈酸性的盐选自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及硝酸铵(NH4NO3)中的至少一种。酸性材料可溶于水,可与挥发性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易水解的盐,且盐水解后呈酸性,从而可以增加透明油墨的pH值变化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酸性材料产生的氢离子的数量少于挥发性碱产生的氢氧根离子的数量,确保透明油墨整体呈碱性。应当理解,其它可与所述挥发性碱中和生成可水解的盐,且盐水解呈酸性的酸都可作为本发明的酸。
透明油墨的pH值与指示油墨的pH值相同,且透明油墨中挥发性碱的浓度与指示油墨中挥发性碱的浓度相同。进一步优选的,透明油墨与指示油墨中除pH指示剂外,其他各组分原料及质量分数均相同,差别仅在于透明油墨中不含有pH指示剂。
进一步优选的,透明油墨中酸性材料的材料及浓度与指示油墨中酸性材料的材料及浓度相同。
透明油墨制备时,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可。
透明油墨印刷干燥后,溶剂挥发,其他组分固化形成保护层30。保护层30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份~15份的挥发性碱;1份~5份的酸性材料;30份~50份的粘结剂;1份~5份的增塑剂。保护层30的厚度为0.001mm~0.2mm。
隔离层40形成于保护层30的表面。隔离层40对保护层30及参考部23起到保护作用,且无色透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在使用过程中,隔离层40处于色变指示装置100的最外层,起两方面作用,第一,阻止保护层中所含非食品安全成份与人体直接接触;第二,降低外部环境(空气流动和人体接触)对指示油墨造成的负面影响。隔离层40可以通过印刷或涂布溶剂型胶体制备,溶剂型胶体中的溶剂挥发后形成透气孔,从而隔离层40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优选的,隔离层40的材料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乙烯醇(PVA)、羟乙基纤维素(HEC)及羟丙基纤维素(HPC)中的至少一种。隔离层40的厚度为0.001mm~0.2mm。
离型层50覆盖指示层20的指示部23的表面。离型层50的材料为聚乙烯醇、硅油、硅脂、液体或乳化石腊等。第一胶粘层60形成于离型层50的表面。第一胶粘层60的材料选自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或其它胶粘剂。通过仅在指示部23的表面设置离型层50这种局部设置的方式,可以降低第一胶粘层60与指示层23之间的粘结力。离型层50的厚度为0.001mm~0.1mm。第一胶粘层60的厚度为0.01mm~0.1mm。
阻隔层70覆盖第一胶粘层60及隔离层40的表面,且粘附于第一胶粘层60的表面。阻隔层70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可以阻止外界空气通过隔离层40进入保护层30,也可以阻止保护层30及指示部21的挥发性碱从内部挥发,使色变指示装置100暂时处于休眠状态,当阻隔层70和第一胶粘层60从离型层50上被剥离后,色变指示装置100被激活。阻隔层70的材料为氧化铝、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阻隔层70的厚度为0.01mm~0.3mm。
第二胶粘层80形成于基底层10远离指示层20的一侧表面。第二胶粘层80用于将色变指示装置100粘附在其他物品的表面。第二胶粘层80的材料选自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或其它胶粘剂。第二胶粘层80的厚度为0.01mm~0.1mm。
剥离层90粘附在第二胶粘层80的表面。优选的,剥离层90为含硅油的玻璃纸,从而可以将剥离层90从第二胶粘层80的表面剥离。剥离层90的厚度为0.01mm~0.3mm。
上述透明油墨及色变指示装置,色变指示装置的指示部由含有挥发性碱的指示油墨印刷形成,覆盖于指示部的保护层由透明油墨印刷形成,透明油墨的pH值与指示油墨相同,保护层对指示部的pH值不会产生影响;且透明油墨中挥发性碱的浓度与指示油墨中挥发性碱的浓度相同,在使用过程中,保护层的挥发性碱与指示部的挥发性碱同步挥发,保护层的pH值随着指示部一起变化,避免对指示部的pH值造成干扰,从而能有效避免指示部的pH值发生偏差;加入酸性材料可以扩大透明油墨及指示油墨的pH值的变化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隔离层40、离型层50、第一胶粘层60及阻隔层70均可以省略,此时将色变指示装置100储存与密封袋或采用其他方式密封保存即可;第二胶粘层80和剥离层90可以省略,此时将色变指示装置100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产品上或与产品一起放置即可。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色变指示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底层10、指示层20、保护层30、隔离层40、离型层50、第一胶粘层60、阻隔层70、第二胶粘层80及剥离层90。
其中,基底层10的材料为PET,厚度为0.1mm;指示层20、保护层30、隔离层40的材料为聚乙烯醇缩丁醛,厚度为0.1mm;离型层50的材料为硅油,厚度为0.005mm;第一胶粘层60的材料为丙烯酸树脂,厚度为0.05mm;阻隔层70的材料为PVC,厚度为0.15mm;第二胶粘层80的材料为丙烯酸树脂,厚度为0.1mm;剥离层90的材料为玻璃纸,厚度为0.15mm。
指示层20的指示部21由指示油墨印刷形成,指示油墨的制备包括取30克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粘结剂),加入到70g的乙醇(溶剂)中,搅拌,后加入10g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铵(挥发性碱)、3ml浓度为2mol/L的盐酸、3g的溴百里酚蓝(pH指示剂)和6g磷酸三丁酯(增塑剂),充分搅拌。指示层20的参考部23包含蓝色、绿色及黄色三种颜色。指示层的厚度为0.08mm。
保护层30由透明油墨印刷形成,透明油墨的制备包括:取30克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粘结剂),加入到70g的乙醇(溶剂)中,搅拌,后加入10g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铵(挥发性碱)、3ml浓度为2mol/L的盐酸和6g磷酸三丁酯(增塑剂),充分搅拌。保护层30的厚度为0.08mm。
在基底层10的表面直接印刷指示油墨得到厚度为0.08mm的指示部,测试其变色周期为10天。
经测试,色变指示装置的变色周期为15天。增加保护层30后,指示装置非但没有失效,反而获得了更长的指示周期,说明保护层30对色变指示装置的指示部没有负面影响,能避免指示部失效。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色变指示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底层10、指示层20、保护层30、隔离层40、离型层50、第一胶粘层60、阻隔层70、第二胶粘层80及剥离层90。
其中,基底层10的材料为PVC,厚度为0.15mm;指示层20、保护层30、隔离层40的材料为羟乙基纤维素,厚度为0.08mm;离型层50的材料为聚乙烯醇,厚度为0.05mm;第一胶粘层60的材料为聚氨酯,厚度为0.1mm;阻隔层70的材料为PET,厚度为0.1mm;第二胶粘层80的材料为聚氨酯,厚度为0.08mm;剥离层90的材料为剥离纸,厚度为0.10mm。
指示层20的指示部21由指示油墨印刷形成,指示油墨的制备包括取30克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粘结剂),加入到70g的乙醇(溶剂)中,搅拌,后加入10g的正己胺(挥发性碱)、2ml浓度为2mol/L的硫酸、4g的酚红(pH指示剂)和6g甘油(增塑剂),充分搅拌。指示层20的参考部23包含深红、浅红及橙色三种颜色。指示层的厚度为0.1mm。
保护层30由透明油墨印刷形成,透明油墨的制备包括:取30克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粘结剂),加入到70g的乙醇(溶剂)中,搅拌,后加入10g的正己胺(挥发性碱)、2ml浓度为2mol/L的硫酸和6g甘油(增塑剂),充分搅拌。保护层30的厚度为0.1mm。
在基底层10的表面直接印刷指示油墨得到厚度为0.1mm的指示部,测试其变色周期为12天。
经测试,色变指示装置的变色周期为17天。增加保护层30后,指示装置非但没有失效,反而获得了更长的指示周期,说明保护层30对色变指示装置的指示部没有负面影响,能避免指示部失效。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色变指示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底层10、指示层20、保护层30、隔离层40、离型层50、第一胶粘层60、阻隔层70、第二胶粘层80及剥离层90。
其中,基底层10的材料为PET,厚度为0.2mm;指示层20、保护层30、隔离层40的材料为羟丙基纤维素,厚度为0.05mm;离型层50的材料为乳化石蜡,厚度为0.05mm;第一胶粘层60的材料为丙烯酸树脂,厚度为0.05mm;阻隔层70的材料为PET,厚度为0.07mm;第二胶粘层80的材料为聚氨酯,厚度为0.03mm;剥离层90的材料为涂布有硅油的纸张,厚度为0.15mm。
指示层20的指示部21由指示油墨印刷形成,指示油墨的制备包括取30克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粘结剂),加入到70g的乙醇(溶剂)中,搅拌,后加入10g的丙胺(挥发性碱)、2ml浓度为2mol/L的硝酸、3.5g的甲酚红(pH指示剂)和6g己二酸二异癸酯(增塑剂),充分搅拌。指示层20的参考部23包含深红、浅红及橙黄色三种颜色。指示层的厚度为0.12mm。
保护层30由透明油墨印刷形成,透明油墨的制备包括:取30克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粘结剂),加入到70g的乙醇(溶剂)中,搅拌,后加入10g的丙胺(挥发性碱)、2ml浓度为2mol/L的硝酸和6g己二酸二异癸酯(增塑剂),充分搅拌。保护层30的厚度为0.12mm。
在基底层10的表面直接印刷指示油墨得到厚度为0.12mm的指示部,测试其变色周期为17天。
经测试,色变指示装置的变色周期为22天。增加保护层30后,指示装置非但没有失效,反而获得了更长的指示周期,说明保护层30对色变指示装置的指示部没有负面影响,能避免指示部失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色变指示装置,所述色变指示装置包括基底层、形成于所述基底层表面的指示层,所述指示层包括指示部,所述指示部由指示油墨印刷形成,所述色变指示装置还包括覆盖于所述指示部表面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由透明油墨印刷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油墨包括挥发性碱、粘结剂、溶剂及酸性材料,所述指示油墨包括所述挥发性碱、所述粘结剂、所述溶剂、pH指示剂及所述酸性材料,所述挥发性碱选自氨水、氢氧化铵、丙胺、正丁胺、正己胺及正辛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硝化棉、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酸性材料包括酸或水解后呈酸性的盐,所述透明油墨的pH值与所述指示油墨的pH值相同,且所述透明油墨中所述挥发性碱的浓度与所述指示油墨中所述挥发性碱的浓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变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油墨还包括增塑剂,所述指示油墨还包括所述增塑剂,所述增塑剂选自甘油、己二酸二异癸酯、磷酸三丁酯及二甲基邻苯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H指示剂选自溴酚蓝、溴甲酚绿、溴甲酚紫、溴百里酚蓝、麝香草酚蓝、酚红、甲酚红、酚酞、百里酚酞及间甲酚紫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变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油墨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2份~20份的所述挥发性碱、30份~50份的所述粘结剂、40份~70份的所述溶剂、1份~5份的所述增塑剂及1份~5份的酸性材料;所述指示油墨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2份~20份的所述挥发性碱、30份~50份的所述粘结剂、40份~70份的所述溶剂、1份~5份的所述增塑剂、1份~5份的酸性材料及0.1份~5份的pH指示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变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油墨中所述挥发性碱与所述指示油墨中所述挥发性碱相同。
5.一种色变指示装置,所述色变指示装置包括基底层、形成于所述基底层表面的指示层,所述指示层包括指示部,所述色变指示装置还包括覆盖于所述指示部表面的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挥发性碱、粘结剂及酸性材料,所述指示部包括所述挥发性碱、所述粘结剂、酸性材料及pH指示剂,所述挥发性碱选自氨气、氢氧化铵、丙胺、正丁胺、正己胺及正辛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硝化棉、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酸性材料包括酸或水解后呈酸性的盐,所述保护层的pH值与所述指示部的pH值相同,且所述保护层中所述挥发性碱的浓度与所述指示部中所述挥发性碱的浓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变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指示装置还包括覆盖于所述保护层表面的隔离层及形成于所述隔离层表面的阻隔层。
7.一种透明油墨,所述透明油墨用于色变指示装置,所述色变指示装置包括基底层、形成于所述基底层表面的指示层,所述指示层包括指示部,所述指示部由含有挥发性碱的指示油墨印刷形成,所述色变指示装置还包括覆盖于所述指示部表面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由透明油墨印刷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油墨包括挥发性碱、粘结剂、酸性材料及溶剂,所述挥发性碱选自氨水、氢氧化铵、丙胺、正丁胺、正己胺及正辛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硝化棉、聚乙烯醇、羟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酸性材料包括酸或水解后呈酸性的盐,所述透明油墨的pH值与所述指示油墨的pH值相同,且所述透明油墨中所述挥发性碱的浓度与所述指示油墨中所述挥发性碱的浓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及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油墨还包括增塑剂,所述增塑剂选自甘油、己二酸二异癸酯、磷酸三丁酯及二甲基邻苯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油墨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2份~20份的所述挥发性碱、30份~50份的所述粘结剂、40份~70份的所述溶剂、1份~5份的酸性材料及1份~5份的所述增塑剂。
CN201610104041.4A 2016-02-25 2016-02-25 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Active CN1055481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04041.4A CN105548176B (zh) 2016-02-25 2016-02-25 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04041.4A CN105548176B (zh) 2016-02-25 2016-02-25 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8176A true CN105548176A (zh) 2016-05-04
CN105548176B CN105548176B (zh) 2018-12-07

Family

ID=55827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04041.4A Active CN105548176B (zh) 2016-02-25 2016-02-25 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4817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1059A (zh) * 2016-06-17 2016-08-31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酸敏感色变指示装置
CN105954280A (zh) * 2016-06-17 2016-09-21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碱敏感色变指示装置
CN106124492A (zh) * 2016-06-17 2016-11-16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碱敏感时间指示装置
CN107478646A (zh) * 2017-08-14 2017-12-15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肉类新鲜度指示标签、用于该指示标签的溶液及制作方法
CN109632129A (zh) * 2019-01-16 2019-04-16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时间温度指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0874A (zh) * 1997-04-17 2000-07-19 R-特克技术公司 控测亲电子气体的组合物和其应用方法
CN104761953A (zh) * 2015-04-17 2015-07-08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氨气和挥发性胺敏感的变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61955A (zh) * 2015-04-17 2015-07-08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氧气敏感的变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9266A (zh) * 2015-04-17 2015-08-19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条件敏感的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0874A (zh) * 1997-04-17 2000-07-19 R-特克技术公司 控测亲电子气体的组合物和其应用方法
CN104761953A (zh) * 2015-04-17 2015-07-08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氨气和挥发性胺敏感的变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61955A (zh) * 2015-04-17 2015-07-08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氧气敏感的变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9266A (zh) * 2015-04-17 2015-08-19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条件敏感的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1059A (zh) * 2016-06-17 2016-08-31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酸敏感色变指示装置
CN105954280A (zh) * 2016-06-17 2016-09-21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碱敏感色变指示装置
CN106124492A (zh) * 2016-06-17 2016-11-16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碱敏感时间指示装置
CN105911059B (zh) * 2016-06-17 2019-02-15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酸敏感色变指示装置
CN105954280B (zh) * 2016-06-17 2019-02-22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碱敏感色变指示装置
CN107478646A (zh) * 2017-08-14 2017-12-15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肉类新鲜度指示标签、用于该指示标签的溶液及制作方法
CN109632129A (zh) * 2019-01-16 2019-04-16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时间温度指示装置
CN109632129B (zh) * 2019-01-16 2021-05-25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温度指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8176B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8176A (zh) 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CN105623375A (zh) 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CN105504978A (zh) 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CN105778616A (zh) 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CN104777162B (zh) 色变指示装置
CN105542555B (zh) 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US10338048B2 (en) Food freshness indicator ink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food freshness indicator ink
US3221428A (en) Transparent encasement for documents and the like
EP1913101A1 (en) Ink composition and oxygen indicator
CN105911059B (zh) 酸敏感色变指示装置
CN105542554A (zh) 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CN105647278A (zh) 色变指示装置及透明油墨
JP2005054048A (ja) 炭酸ガス検知用インキ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炭酸ガスインジケーター、並びに炭酸ガスインジケーターを配置した包装体
CN105928939B (zh) 氧气敏感色变指示装置
US7350687B2 (en) Tamper resistant envelope
CN205590608U (zh) 一种a、b面感压胶带
CN205788867U (zh) 一种可逆热致变色不干胶标签
CN204575542U (zh) 色变指示装置
CN207130202U (zh) 一种水蒸气敏感的变色防伪标签
CN106093295B (zh) 二氧化碳敏感时间指示装置
US5047100A (en) Curcumin in the detection and warning of cyanide adulterated food products
CN105954280B (zh) 碱敏感色变指示装置
CN104844998A (zh) 一种变色硅胶杯
CN106207022A (zh) 一种变色铝塑封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6303B (zh) 时间流逝指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