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4681B - 一种肢体运动康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肢体运动康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4681B
CN105534681B CN201610084226.3A CN201610084226A CN105534681B CN 105534681 B CN105534681 B CN 105534681B CN 201610084226 A CN201610084226 A CN 201610084226A CN 105534681 B CN105534681 B CN 1055346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fixedly connected
montant
cross ba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42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4681A (zh
Inventor
陈岱民
张代治
张超
张猛
邹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0842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46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4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4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4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46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37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53Driving means driven by a human being, e.g. hand driven
    • A61H2201/1261Driving means driven by a human being, e.g. hand driven combined with active exercising of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4Special force transmission means, i.e. between the driving means and the interface with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4Feet or leg, e.g. pedal
    • A61H2201/1642Hold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包括底板、推动装置、升降装置、支架装置、移动装置、定位装置及气缸装置,推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横杆、第一推动块、第一定位杆、第一弹簧、第二横杆、第一定位架、第三横杆、第二弹簧及第二支撑杆,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框、升降杆、第一海绵板、第三弹簧及第一连接线,支架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杆、第二竖杆、第三横杆、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二滚轮、第一锯齿、第一定位块,移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四弹簧、第一移动杆、第三竖杆、第四横杆、第五弹簧、第四竖杆、第二定位架及第二锯齿。本发明能够使得病人的下肢得到有效的训练,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使得病人的下肢能够尽快的康复。

Description

一种肢体运动康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肢体运动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肢体康复训练的装置都比较复杂,患者只能够去康复医院进行康复训练,有很多患者没有这样的条件,在家做康复,没有器具辅助,效果不明显,康复速度慢。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肢体运动康复装置。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肢体运动康复装置,所述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左右两侧的推动装置、位于所述推动装置上方的升降装置、位于所述推动装置左右两侧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定位装置及位于所述定位装置上方的气缸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一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一推动块、位于所述第一推动块一侧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下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推动块另一侧的第二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上的第一定位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架上的第三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杆上的第二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一推动块下方的第二支撑杆,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下方的升降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上的第一海绵板、位于所述第一海绵板下方的第三弹簧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框上的第一连接线,所述支架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三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方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第二竖杆一侧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上方的第三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方的第四支架、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二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滚轮上的第一锯齿、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第一定位块,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下方的第一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上方的第三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三竖杆一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下方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上方的第四竖杆、位于所述第四竖杆一侧的第二定位架及位于所述第四竖杆另一侧的第二锯齿,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二海绵板、位于所述第二海绵板上方的第六弹簧、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二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下方的头部及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左右两侧的第一斜杆,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一侧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另一侧的第二推动块、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第一固定架、设置于所述气缸上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下方的第四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方的第五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上方的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推动块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推动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推动块的下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定位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推动块的上表面上。
所述第一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顶靠在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架之间,所述第三横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弹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横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及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滚轮顶靠在所述第一推动块及第二横杆的下表面上。
所述第一固定框呈横截面为半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固定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方,所述升降杆呈竖直状,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贯穿所述第一横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下表面呈倾斜状,所述升降杆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推动块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海绵板呈横截面为半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海绵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海绵板的左右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海绵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下表面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两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三支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竖杆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且与所述第四支架轴转连接,所述第一锯齿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滚轮上,所述第一锯齿与所述第二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三竖杆的侧面上且与所述第三竖杆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移动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一侧面顶靠在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三竖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竖杆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五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四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竖杆贯穿所述第三支架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架呈L型,所述第二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锯齿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四竖杆的侧面上,所述第二锯齿与所述第四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一端顶靠在所述第四竖杆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所述支撑板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板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海绵板呈横截面为半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二海绵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海绵板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板位于所述第一海绵板的正上方。
所述第六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海绵板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六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六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海绵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头部呈半球状,所述头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水平放置,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动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块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二推动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动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四横杆的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二推动块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五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V字形,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肢体运动康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使得病人的下肢得到有效的训练,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使得病人的下肢能够尽快的康复,并且能够配合病人进行下肢被动或者主动的运动,可以根据病人需要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使得病人能够尽快的恢复,并且可以增加病人的舒适感,防止病人的下肢受到伤害,并且可以控制运动的幅度,保证了康复运动的安全性,使得病人可以放心的进行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肢体运动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左右两侧的推动装置2、位于所述推动装置2上方的升降装置3、位于所述推动装置2左右两侧的支架装置4、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4上的移动装置5、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4上的定位装置6及位于所述定位装置6上方的气缸装置7。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放置在地面上,从而对本发明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推动装置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左右两侧,位于左右两侧的推动装置2相互镜像放置,所述推动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杆2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一侧的第一横杆22、位于所述第一横杆22下方的第一推动块23、位于所述第一推动块23一侧的第一定位杆24、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24下方的第一弹簧25、位于所述第一推动块23另一侧的第二横杆26、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22上的第一定位架27、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架27上的第三横杆28、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杆26上的第二弹簧29及位于所述第一推动块23下方的第二支撑杆20。所述第一支撑杆2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2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2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所述第一推动块23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推动块23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推动块23的下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定位杆24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定位杆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24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推动块23的上表面上,从而防止所述第一推动块23过度向所述第一支撑杆21靠近,从而对所述第一推动块23起到定位作用。所述第一弹簧2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弹簧25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2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块23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推动块23起到顶靠的作用。所述第二横杆2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第二横杆26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26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2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块2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26上设有位于其之间的第一竖杆261,所述第一竖杆26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261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横杆26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横杆26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定位架27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架2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2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27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顶靠在所述第二横杆26的上表面上,从而对所述第二横杆26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所述第二横杆26向上晃动。所述第三横杆28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28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28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架27之间,所述第三横杆28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定位架2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9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弹簧29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弹簧29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横杆26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0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第二支撑杆20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20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20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0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201及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201内的第一滚轮202,所述第一凹槽20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滚轮20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20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滚轮20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201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0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20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201内旋转,所述第一滚轮202顶靠在所述第一推动块23及第二横杆26的下表面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推动块23及第二横杆26可以左右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升降装置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推动装置2的上方,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框3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31下方的升降杆3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31上的第一海绵板33、位于所述第一海绵板33下方的第三弹簧34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框31上的第一连接线35。所述第一固定框31呈横截面为半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固定框3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框31位于所述第一横杆22的上方。所述升降杆32呈竖直状,所述升降杆3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32贯穿所述第一横杆2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升降杆32可以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杆32的下表面呈倾斜状,所述升降杆32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推动块23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海绵板33呈横截面为半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海绵板3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海绵板33的左右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得患者直接将腿部放置在第一海绵板33上。所述第三弹簧3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3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弹簧34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3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海绵板3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患者的肢体起到支撑作用,并且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所述第一固定框31的下表面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35的两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防止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框31外侧倾斜。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推动装置2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架装置4包括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三支撑杆41、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41上方的第二竖杆48、位于所述第二竖杆48一侧的第五横杆42、位于所述第五横杆42上方的第三支架43、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43上方的第四支架44、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44上的第二滚轮45、设置于所述第二滚轮45上的第一锯齿46、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41上的第一定位块47。所述第三支撑杆41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41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4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48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竖杆48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48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41的上端固定那个连接。所述第五横杆42呈长方体,所述第五横杆42水平放置,所述第五横杆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48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43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4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48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43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三支架4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竖杆48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四支架44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4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4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44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设有第二凹槽441,所述第二凹槽44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滚轮45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45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滚轮45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441中且与所述第四支架44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滚轮45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441中旋转。所述第一锯齿46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滚轮45上,所述第一锯齿46与所述第二滚轮4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45与电机连接,使得电机45带动所述第二滚轮45转动。所述第一定位块47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块47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支撑杆41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装置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升降装置3的左右两侧,所述移动装置5包括第一连接杆5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1下方的第四弹簧52、位于所述第四弹簧52下方的第一移动杆53、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53上方的第三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三竖杆一侧的第四横杆54、位于所述第四横杆54下方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四横杆54上方的第四竖杆55、位于所述第四竖杆55一侧的第二定位架56及位于所述第四竖杆55另一侧的第二锯齿57。所述第一连接杆51呈水平状,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框3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三竖杆的侧面上且与所述第三竖杆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杆51与所述第三竖杆可以相对滑动。所述第四弹簧5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1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弹簧52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5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5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5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5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移动杆5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移动杆53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横杆22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移动杆53的一侧面顶靠在所述第三支撑杆41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杆53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三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5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47的侧面与所述第三竖杆的侧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竖杆能够稳定的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所述第四横杆54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横杆5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5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竖杆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五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横杆5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五弹簧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四竖杆55呈长方体,所述第四竖杆55竖直放置,所述第四竖杆55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横杆5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竖杆55贯穿所述第三支架43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四竖杆55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定位架56呈L型,所述第二定位架56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竖杆5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架56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从而可以防止所述第四竖杆55过度向下移动。所述第二锯齿57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四竖杆55的侧面上,所述第二锯齿57与所述第四竖杆55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锯齿57与所述第一锯齿46相互配合,进而带动所述第四竖杆55上下移动,所述第五横杆42的一端顶靠在所述第四竖杆55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从而对所述第四竖杆55起到定位的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支撑板61、位于所述支撑板61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二海绵板62、位于所述第二海绵板62上方的第六弹簧63、位于所述支撑板61下方的第二定位杆64、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64下方的头部65及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64左右两侧的第一斜杆66。所述支撑板61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61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61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支撑杆4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贯穿所述支撑板61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竖杆可以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板6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6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海绵板62呈横截面为半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二海绵板62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海绵板62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板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板62位于所述第一海绵板33的正上方,从而患者下肢向上移动时可以顶靠在第二海绵板62上。所述第六弹簧6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海绵板62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六弹簧63呈竖直状,所述第六弹簧63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6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海绵板6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海绵板62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定位杆6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杆64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64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头部65呈半球状,所述头部65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定位杆6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在第一连接线35向上移动时阻碍所述第一连接线35过度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斜杆6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6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杆66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66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6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64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定位杆64起到固定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气缸装置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61上方的左右两侧,位于左右两侧的气缸装置7镜像设置。所述气缸装置7用于推动移动装置5上下移动。所述气缸装置7包括气缸71、位于所述气缸71一侧的推动杆72、位于所述推动杆72另一侧的第二推动块73、位于所述气缸71上方的第一固定架75、设置于所述气缸71上的第一固定杆76、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75上的第二固定杆77、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77下方的第四支撑杆78、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77上方的第五支撑杆79及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79上方的第二连接杆70。所述气缸7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72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72水平放置,所述推动杆72的一端与所述气缸72连接,使得所述气缸71带动所述推动杆72左右两侧,所述推动杆7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动块7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块73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二推动块73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6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动块73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四横杆54的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二推动块73的上表面上,从而在所述第二推动块73左右移动时,使得所述第四横杆54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固定架75呈凹字形,所述第一固定架75的一端与所述气缸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75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气缸71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一固定杆76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76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76的一端与所述气缸7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7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75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气缸71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二固定杆77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杆77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77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架7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78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支撑杆78竖直放置,所述第四支撑杆78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78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7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79呈竖直状,所述第五支撑杆79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7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79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7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0呈V字形,所述第二连接杆70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架7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肢体运动康复装置使用时,首先患者将下肢放置在第一海绵板33上,由于第一海绵板33采用海绵材料制成,从而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性,然后第三弹簧34被压缩,从而对所述第一海绵板33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剧烈的震动使得患者的下肢受伤。然后当患者的下肢不能够自己进行上下运动的康复时,可以启动气缸71,使得推动杆72可以不断的左右移动,进而使得第二推动块73可以不断的在支撑板61上左右移动,使得第四横杆54可以不断的上下移动,并且在第五弹簧的支撑下,其第四横杆54起到了支撑的作用,然后使得第三竖杆不断的上下移动,第三竖杆带动第一移动杆53上下移动,进而在第四弹簧52的作用下,使得第一连接杆51可以上下移动,由于第四弹簧52的设置,使得可以对第一连接杆51起到缓冲的作用,第一连接杆51可以带动所述第一固定框31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实现患者下肢不断的上下移动,使得患者的下肢得到了较好的训练,促进了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同时可以启动电机,使得第二滚轮45旋转,进而在第一锯齿46与第二锯齿57的配合下使得第四竖杆55不断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三竖杆不断的上下移动,使得第一固定框31带动患者的下肢不断的上下移动。当患者可以主动的进行下肢的上下移动时,可以关闭气缸71及电机,由患者的下肢自己进行上下运动,此时在第一弹簧25、第二弹簧29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推动块23靠近所述第三支撑杆41,使得升降杆32可以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固定框31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海绵板33顶靠在患者的下肢上,对患者的下肢起到了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定位杆64可以防止所述第一连接线35过度向上移动,从而可以防止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框31同时向上移动,使得患者的下肢运动幅度过大导致患者的下肢受伤,所述第二海绵板62可以防止患者的下肢过度向上移动,对患者的下肢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由于第一滚轮202的设置,使得第一推动块23可以自由的左右移动,使得第一海绵板33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至此,本发明肢体运动康复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左右两侧的推动装置、位于所述推动装置上方的升降装置、位于所述推动装置左右两侧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定位装置及位于所述定位装置上方的气缸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一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一推动块、位于所述第一推动块一侧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下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推动块另一侧的第二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上的第一定位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架上的第三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杆上的第二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一推动块下方的第二支撑杆,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下方的升降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上的第一海绵板、位于所述第一海绵板下方的第三弹簧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框上的第一连接线,所述支架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三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方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第二竖杆一侧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上方的第三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方的第四支架、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二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滚轮上的第一锯齿、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第一定位块,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下方的第一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上方的第三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三竖杆一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下方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上方的第四竖杆、位于所述第四竖杆一侧的第二定位架及位于所述第四竖杆另一侧的第二锯齿,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二海绵板、位于所述第二海绵板上方的第六弹簧、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二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下方的头部及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左右两侧的第一斜杆,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一侧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另一侧的第二推动块、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第一固定架、设置于所述气缸上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下方的第四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方的第五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上方的第二连接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推动块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推动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推动块的下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定位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推动块的上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顶靠在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架之间,所述第三横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弹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横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及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滚轮顶靠在所述第一推动块及第二横杆的下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框呈横截面为半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固定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方,所述升降杆呈竖直状,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贯穿所述第一横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下表面呈倾斜状,所述升降杆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推动块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海绵板呈横截面为半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海绵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海绵板的左右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海绵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下表面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两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三支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竖杆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且与所述第四支架轴转连接,所述第一锯齿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滚轮上,所述第一锯齿与所述第二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三竖杆的侧面上且与所述第三竖杆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移动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一侧面顶靠在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三竖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竖杆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五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四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竖杆贯穿所述第三支架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架呈L型,所述第二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锯齿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四竖杆的侧面上,所述第二锯齿与所述第四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一端顶靠在所述第四竖杆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板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海绵板呈横截面为半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二海绵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海绵板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板位于所述第一海绵板的正上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海绵板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六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六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海绵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头部呈半球状,所述头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肢体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水平放置,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动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块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二推动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动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四横杆的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二推动块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五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呈V字形,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CN201610084226.3A 2016-02-12 2016-02-12 一种肢体运动康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34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4226.3A CN105534681B (zh) 2016-02-12 2016-02-12 一种肢体运动康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4226.3A CN105534681B (zh) 2016-02-12 2016-02-12 一种肢体运动康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4681A CN105534681A (zh) 2016-05-04
CN105534681B true CN105534681B (zh) 2018-01-02

Family

ID=55814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422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34681B (zh) 2016-02-12 2016-02-12 一种肢体运动康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46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36963A1 (zh) * 2016-02-12 2017-08-17 刘湘静 一种肢体运动康复装置
CN105919778A (zh) * 2016-06-24 2016-09-07 周末 一种神经科用病人牵引康复系统
CN108938329B (zh) * 2018-07-09 2020-10-27 刘美荣 外科护理用腿部康复装置
CN108888897A (zh) * 2018-07-18 2018-11-27 马萍 一种医学护理用气压式患者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82035B (en) * 2001-11-19 2005-02-16 Wilson Christian Pierre Exercise device
KR100943968B1 (ko) * 2009-03-19 2010-02-26 박창호 하지기능평가 재활운동기기
CN204683862U (zh) * 2015-03-27 2015-10-07 刘志海 一种用于下肢恢复锻炼的牵引装置
CN107582329B (zh) * 2015-05-06 2020-08-18 闫俊红 一种腿部康复装置
CN105055109A (zh) * 2015-07-16 2015-11-18 刘洋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4681A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4681B (zh) 一种肢体运动康复装置
WO2015139542A1 (zh) 一种康复训练器
CN205095336U (zh) 一种下肢康复的医疗跑步机
CN109011404A (zh) 肩关节康复训练医疗设备
CN107582329B (zh) 一种腿部康复装置
CN107582368A (zh) 神经内科护理用腿部按摩装置
CN108578099A (zh) 一种具有四肢康复功能的医疗床
CN206315260U (zh) 一种上肢功能锻炼架
CN206473728U (zh) 一种上肢力量练习器
CN106377325A (zh)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用手术装置
CN209316297U (zh) 一种康复护理用升降床
CN106137682A (zh)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高效康复训练系统
CN206334074U (zh) 一种上肢功能康复装置
CN105919778A (zh) 一种神经科用病人牵引康复系统
CN105395349B (zh) 一种神经外科按摩康复设备
CN204468606U (zh) 一种医用抬腿牵引架
CN104688397A (zh) 一种用于腿部康复活动的牵引架
CN205886093U (zh) 一种上肢锻炼器械
CN204683862U (zh) 一种用于下肢恢复锻炼的牵引装置
CN106236513A (zh)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高效康复训练系统
CN108524188B (zh) 肢体康复训练器
WO2017136963A1 (zh) 一种肢体运动康复装置
CN205729865U (zh) 一种血液透析装置
CN106176179A (zh) 一种护理用按摩装置
CN205251564U (zh) 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Daimin

Inventor after: Zhang Daizhi

Inventor after: Zhang Chao

Inventor after: Zhang Meng

Inventor after: Zou Ji

Inventor before: Liu Xiang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05

Address after: 130022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Satellite Road, No. 6543

Applicant after: CHANGCHUN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Buji Park (four) No. 13 Building 1805 unit C

Applicant before: Liu Xiangj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