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0321A - 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0321A
CN105530321A CN201610086104.8A CN201610086104A CN105530321A CN 105530321 A CN105530321 A CN 105530321A CN 201610086104 A CN201610086104 A CN 201610086104A CN 105530321 A CN105530321 A CN 105530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server
browser client
ord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61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0321B (zh
Inventor
接凤华
陈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hicomm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icomm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Phicomm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861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03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0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0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0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03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所述方法包括:网管服务器与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所述网管服务器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命令;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所述网管服务器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并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所述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由所述设备根据所述命令处理得到,并通过所述线程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浏览器客户端通过Telnet方式访问远程设备。

Description

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网管系统一般都有服务端和客户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客户端/服务端C/S(Client/Server)模式,服务端直接和设备进行交互,对设备进行设置以及从设备上采集数据,而客户端将服务端采集到的数据呈现给网管人员,或者通过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应用请求。
BS网管系统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网管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管服务器管理的设备。通常情况下,网管用户浏览器与网管服务器建立的是无连接的通道。现有的BS网管系统下,网管用户与设备隔离在不同的网段,用户不能直接Telnet到设备上。而BS模式下,用户与网管服务器之间建立的是无连接的通道,无连接的通道很难解决需要维持连接的Telnet应用。当网管用户与网管服务器管理的设备不在同一个网段,但是又想使用Telnet方式来远程访问网管服务器管理的设备时,根据现有技术所提供的的技术方案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浏览器客户端通过Telnet方式访问远程设备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通过Telnet方式访问远程设备的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可以解决当网管用户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管理的设备不在同一个网段时,网管用户客户端可以使用Telnet方式来远程访问网管服务器管理的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包括:
网管服务器与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
所述网管服务器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命令;
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所述网管服务器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并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所述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由所述设备根据所述命令处理得到,并通过所述线程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网管服务器与所述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包括:所述网管服务器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Websocket连接请求与所述网管服务器建立所述WebSocket连接的Websocket消息;
所述网管服务器根据所述Websocket消息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返回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所述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包括:
所述网管服务器包括含有至少一对线程的线程池;
所述网管服务器分配一对线程,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维持网管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一对线程中的另一个线程创建并维持网管服务器和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包括:
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接收所述命令;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一对线程中的另一个线程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所述一对线程的一个线程和所述一对线程的另一个线程之间建立管道通信。
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包括:
浏览器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以使得所述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
所述浏览器客户端通过所述连接向所述网管服务器发送命令,以使得所述BS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所述浏览器客户端接收所述网管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由所述设备根据所述命令处理得到的,并通过所述线程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浏览器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向网管服务器发送Websocket消息以请求与所述网管服务器建立所述WebSocket通信连接;
所述浏览器客户端接收所述网管服务器根据所述Websocket消息返回的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一种网管服务器,包括:
服务端,用于与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命令、并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
线程池,用于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处理结果,其中,所述处理结果由所述设备根据所述命令处理得到,并通过所述线程发送给所述线程池。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端与所述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包括:所述服务端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Websocket连接请求与所述网管服务器建立所述WebSocket连接的Websocket消息;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Websocket消息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返回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线程池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包括:所述线程池含有至少一对线程;所述线程池分配一对线程,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维持网管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一对线程中的另一个线程创建并维持网管服务器和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包括: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所述命令;所述服务端通过通过所述一对线程中的另一个线程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命令;所述一对线程的一个线程和所述一对线程的另一个线程之间建立管道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线程池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并由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Websocket通信连接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所述处理结果,包括:所述一对线程的另一个线程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并通过所述管道发送给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所述一对线程的一个线程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Websocket通信连接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
一种浏览器客户端,包括:
客户端,用于与网管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以使得所述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网管服务器发送命令,以使得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所述客户端,用于所述浏览器客户端接收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由所述设备根据所述命令处理得到的,并通过所述线程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包括:所述客户端向网管服务器发送Websocket连接消息以请求与所述网管服务器建立所述WebSocket连接;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网管服务器根据所述Websocket消息返回的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系统,包括:
浏览器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
所述网管服务器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命令;
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所述设备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网管服务器发送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
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所述处理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BS网管服务器与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网管服务器与远端设备之间建立线程;客户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命令,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远端设备返回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设备发送命令并接收设备返回的处理结果。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根据用户需求创建用户浏览器端与网管服务器端的通信连接通道。利用网管网管服务器作为所述命令的中转站,从而实现用户客户端以Telnet方式登录远程设备。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当网管用户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管理的设备不在同一个网段时,网管用户客户端可以使用Telnet方式来远程访问远程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BS服务器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浏览器客户端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请参考图1,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所述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BS网管服务器与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12,所述BS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
步骤13,所述BS网管服务器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命令;
步骤14,所述BS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步骤15,所述BS网管服务器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所述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由所述设备根据所述命令处理得到,并通过所述线程发送给所述BS网管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网管服务器与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网管服务器与远端设备之间建立线程;客户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命令,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远端设备返回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设备发送命令并接收设备返回的处理结果。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根据用户需求创建用户浏览器端与网管服务器端的通信连接通道。利用网管网管服务器作为所述命令的中转站,从而实现用户客户端以Telnet方式登录远程设备。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当网管用户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管理的设备不在同一个网段时,网管用户客户端可以使用Telnet方式来远程访问远程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BS网管服务器与所述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包括:所述BS网管服务器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WebSocket连接请求与所述BS网管服务器建立所述WebSocket连接的Websocket消息;所述BS网管服务器根据所述Websocket消息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返回连接成功响应消息。所述Websocket消息可以携带有指定的设备的标识ID,所述响应消息可以携带有会话ID(即sessionID)和所述设备的标识ID。
WebSocket是HTML5开始提供的一种浏览器与服务器间进行全双工通讯的网络技术。在WebSocketAPI中,浏览器客户端和服务器只需要做一个握手的动作,然后,浏览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快速通道,览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两者之间就可以直接进行数据互相传送。
进一步地,所述BS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包括:所述BS网管服务器包括含有至少一对线程的线程池;所述BS网管服务器分配一对线程,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维持网管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一对线程中的另一个线程创建并维持网管服务器和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BS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包括:所述BS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接收所述命令;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一对线程中的另一个线程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命令;所述一对线程的一个线程和所述一对线程的另一个线程之间建立管道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BS服务器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并通信连接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所述处理结果,包括:所述线程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所述线程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Websocket服务端发送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所述BS网管服务器上的服务端可以是Websocket服务端。
请参考图2,本发明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浏览器客户端与BS网管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以使得所述BS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
步骤22,所述浏览器客户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BS网管服务器发送命令,以使得所述BS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步骤23,所述浏览器客户端接收所述BS网管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由所述设备根据所述命令处理得到的,并通过所述线程发送给所述BS网管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所述浏览器客户端与BS网管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BS网管服务器与远端设备之间建立线程;客户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命令,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远端设备返回的命令的处理结果,BS网管服务器通过线程向设备发送命令并接收设备返回的处理结果。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根据用户需求创建用户浏览器端与网管服务器端的有通信连接通道。利用BS网管服务器作为Telnet通信的中转站,从而实现用户客户端以Telnet方式登录远程设备。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当网管用户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管理的设备不在同一个网段时,网管用户客户端可以使用Telnet方式来远程访问远程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浏览器客户端与BS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包括: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向BS网管服务器发送Websocket消息以请求与所述BS服务器建立所述WebSocket通信连接;所述浏览器客户端接收所述BS网管服务器根据所述Websocket消息返回的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BS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包括:所述网管服务器包括含有至少一对线程的线程池;所述网管服务器分配一对线程,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维持网管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一对线程中的另一个线程创建并维持网管服务器和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BS服务器通过所述Telnet1线程向所述Telnet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Telnet命令,包括: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接收所述命令;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一对线程中的另一个线程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命令;所述一对线程的一个线程和所述一对线程的另一个线程之间建立管道通信。
请参考图3,本发明一种BS网管服务器实施例所述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BS网管服务器包括服务端31和线程池32,其中:
所述服务端31,用于与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命令、并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
所述线程池32,用于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Telnet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处理结果,其中,所述处理结果由所述设备根据所述命令处理得到,并通过所述线程发送给所述线程池。所述服务端31可以是Websocket服务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BS网管服务器技术方案中,BS网管服务器与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BS网管服务器与远端设备之间建立线程;客户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命令,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远端设备返回的命令的处理结果,BS网管服务器通过线程向设备发送命令并接收设备返回的处理结果。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根据用户需求创建用户浏览器端与网管服务器端的连接通道。利用BS网管服务器作为Telnet的中转站,从而实现用户客户端以Telnet方式登录远程设备。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当网管用户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管理的设备不在同一个网段时,网管用户客户端可以使用Telnet方式来远程访问远程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Websocket服务端与所述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包括:所述服务端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WebSocket连接请求与所述BS服务器建立所述WebSocket连接的Websocket消息;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Websocket消息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返回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线程池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包括:所述线程池含有至少一对线程;所述线程池分配一对线程,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维持网管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一对线程中的另一个线程创建并维持网管服务器和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包括: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所述命令;所述服务端通过通过所述一对线程中的另一个线程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命令;所述一对线程的一个线程和所述一对线程的另一个线程之间建立管道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线程池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所述Telnet命令的处理结果并由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Websocket通信连接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所述处理结果,包括:所述一对线程的另一个线程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并通过所述管道发送给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所述一对线程的一个线程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Websocket通信连接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
请参考图4,本发明一种浏览器客户端实施例所述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的浏览器客户端,包括客户端41,其中:
所述客户端41,用于与BS网管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以使得所述BS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BS网管服务器发送命令,以使得所述BS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所述客户端41,用于所述浏览器客户端接收所述BS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由所述设备根据所述命令处理得到的,并通过所述线程发送给所述BS网管服务器。所述客户端41可以是Websocket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BS网管服务器与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BS网管服务器与远端设备之间建立线程;客户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命令,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远端设备返回的命令的处理结果,BS网管服务器通过线程向设备发送命令并接收设备返回的处理结果。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根据用户需求创建用户浏览器端与网管服务器端的通信连接通道。利用BS网管服务器作为Telnet的中转站,从而实现用户客户端以Telnet方式登录远程设备。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当网管用户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管理的设备不在同一个网段时,网管用户客户端可以使用Telnet方式来远程访问远程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客户端与BS网管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包括:所述客户端向BS网管服务器发送Websocket连接消息以请求与所述BS网管服务器建立所述WebSocket连接;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BS网管服务器根据所述Websocket消息返回的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请参考图5,本发明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系统实施例所述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的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系统包括浏览器客户端51、BS网管服务器52和设备53,其中:
所述浏览器客户端51与BS网管服务器52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BS服务器52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51;
所述BS网管服务器52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51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命令;
所述BS网管服务器51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53发送所述命令;
所述设备53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BS网管服务器52发送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
所述BS网管服务器52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51发送所述处理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BS网管服务器与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BS网管服务器与远端设备之间建立线程;客户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命令,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远端设备返回的命令的处理结果,BS网管服务器通过线程向设备发送命令并接收设备返回的处理结果。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根据用户需求创建用户浏览器端与网管服务器端的通信连接通道。利用BS网管服务器作为Telnet的中转站,从而实现用户客户端以Telnet方式登录远程设备。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当网管用户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管理的设备不在同一个网段时,网管用户客户端可以使用Telnet方式来远程访问远程设备。
本发明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系统实施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中的客户端和设备及服务器的具体结构、各个处理过程和处理的细节,例如通信连接的建立过程,命令的处理过程及结果的返回等,可以参考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管服务器与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
所述网管服务器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命令;
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所述网管服务器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并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所述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由所述设备根据所述命令处理得到,并通过所述线程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地,所述网管服务器与所述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包括:所述网管服务器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Websocket连接请求与所述网管服务器建立所述WebSocket连接的Websocket消息;
所述网管服务器根据所述Websocket消息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返回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包括:
所述网管服务器包括含有至少一对线程的线程池;
所述网管服务器分配一对线程,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维持网管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一对线程中的另一个线程创建并维持网管服务器和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地,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包括:
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接收所述命令;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一对线程中的另一个线程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所述一对线程的一个线程和所述一对线程的另一个线程之间建立管道通信。
5.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浏览器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以使得所述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
所述浏览器客户端通过所述连接向所述网管服务器发送命令,以使得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所述浏览器客户端接收所述网管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由所述设备根据所述命令处理得到的,并通过所述线程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地,所述浏览器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向网管服务器发送Websocket消息以请求与所述网管服务器建立所述WebSocket通信连接;
所述浏览器客户端接收所述网管服务器根据所述Websocket消息返回的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7.一种网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端,用于与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命令、并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
线程池,用于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处理结果,其中,所述处理结果由所述设备根据所述命令处理得到,并通过所述线程发送给所述线程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端与所述浏览器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服务端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Websocket连接请求与所述网管服务器建立所述WebSocket连接的Websocket消息;
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Websocket消息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返回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网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地,所述线程池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包括:
所述线程池含有至少一对线程;
所述线程池分配一对线程,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维持网管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一对线程中的另一个线程创建并维持网管服务器和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包括:
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的所述命令;
所述服务端通过通过所述一对线程中的另一个线程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所述一对线程的一个线程和所述一对线程的另一个线程之间建立管道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地,所述线程池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并由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Websocket通信连接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所述处理结果,包括:
所述一对线程的另一个线程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并通过所述管道发送给所述一对线程中的一个线程;
所述一对线程的一个线程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
所述服务端通过所述Websocket通信连接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
12.一种浏览器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端,用于与网管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以使得所述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网管服务器发送命令,以使得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所述客户端,用于所述浏览器客户端接收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由所述设备根据所述命令处理得到的,并通过所述线程发送给所述网管服务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客户端,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地,所述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所述客户端向网管服务器发送Websocket连接消息以请求与所述网管服务器建立所述WebSocket连接;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网管服务器根据所述Websocket消息返回的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14.一种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浏览器客户端与网管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网管服务器分配线程给所述浏览器客户端;
所述网管服务器接收所述浏览器客户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命令;
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命令所指定的设备发送所述命令;
所述设备通过所述线程向所述网管服务器发送所述命令的处理结果;
所述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浏览器客户端发送所述处理结果。
CN201610086104.8A 2016-02-15 2016-02-15 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Active CN105530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6104.8A CN105530321B (zh) 2016-02-15 2016-02-15 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6104.8A CN105530321B (zh) 2016-02-15 2016-02-15 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0321A true CN105530321A (zh) 2016-04-27
CN105530321B CN105530321B (zh) 2019-08-16

Family

ID=55772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6104.8A Active CN105530321B (zh) 2016-02-15 2016-02-15 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032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1480A (zh) * 2018-07-25 2018-11-23 江西山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S架构下网管软件与设备Telnet交互的方法
CN112468502A (zh) * 2020-11-27 2021-03-09 杭州梦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socket协议的嵌入式设备远程实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2800A (zh) * 2009-02-24 2009-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管系统中网元连通性能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2984202A (zh) * 2012-10-31 2013-03-20 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越NAT设备实现Telnet网管的系统与方法
CN103139187A (zh) * 2011-12-02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与远程登陆服务器的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4426890A (zh) * 2013-09-06 2015-03-18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s架构的网元访问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2800A (zh) * 2009-02-24 2009-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管系统中网元连通性能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3139187A (zh) * 2011-12-02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与远程登陆服务器的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2984202A (zh) * 2012-10-31 2013-03-20 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越NAT设备实现Telnet网管的系统与方法
CN104426890A (zh) * 2013-09-06 2015-03-18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s架构的网元访问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1480A (zh) * 2018-07-25 2018-11-23 江西山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S架构下网管软件与设备Telnet交互的方法
CN112468502A (zh) * 2020-11-27 2021-03-09 杭州梦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socket协议的嵌入式设备远程实验方法
CN112468502B (zh) * 2020-11-27 2022-07-01 杭州梦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socket协议的嵌入式设备远程实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0321B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9938B (zh) 基于路由层面的长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WO2017161762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59781B (zh) 调节智能终端应用网速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终端
CN108270732B (zh) 一种流媒体处理方法及系统
DE112013003289T5 (de) Gerät, 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client-geregelte Sitzungspersistenz zwischen ein oder mehreren Clients und Servern eines Rechenzentrums
CN107528891B (zh) 一种基于WebSocket的自动集群方法及其系统
CN102845123A (zh) 虚拟私云的连接方法及隧道代理服务器
CN104010001A (zh) 移动终端中同类联网请求进行连接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3404135A (zh) 用于传输实时图像的系统和方法
CN102394899A (zh) 提高文件下载速度的点播系统及方法
EP3162018B1 (de) Verfahren zum aufbau einer für die übermittlung von medienströmen geeigneten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von einem ersten rtc-client zu einem zweiten rtc-client
CN102170456A (zh) 对等网络中获取内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530321A (zh) 浏览器客户端访问设备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815625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12123A (zh) 云接入控制器分布式处理终端设备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5281940A (zh) 一种基于netconf协议的hello报文交互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DE112012007196T5 (de) Parametereinstellungssystem, Programmverwaltungsvorrichtung, und Informationsverarbeitungsvorrichtung
CN105704008B (zh) 一种网页即时通讯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5262839A (zh) 一种负载均衡模式下指定终端的远程登录方法
CN104780230A (zh) 自动获取云服务器ip地址的方法、系统和云系统
CN109194993B (zh) 媒体文件分发方法及文件分发平台
CN109104472B (zh) 区块链网络组网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10858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client pages
CN104363235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通信通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9067509A (zh) 分布式节点信令传输方法和系统、共享计算节点及信令网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9

Address after: Room 10242, No. 260, Jiangshu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j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Songjiang District Wen Ji Road 201616 Shanghai City No. 99, No. 1 Building 3 layer

Patentee before: Phicomm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9

Address after: 250014 floor 17, First Avenue, No. 15982, Jingshi Road, Wendong street, Lixia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ATION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242, No. 260, Jiangshu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j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