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0039B - 合路器、合路装置和信号合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合路器、合路装置和信号合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0039B
CN105530039B CN201510976656.1A CN201510976656A CN105530039B CN 105530039 B CN105530039 B CN 105530039B CN 201510976656 A CN201510976656 A CN 201510976656A CN 105530039 B CN105530039 B CN 1055300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plexer
base stations
radio frequency
signal
uplink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766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0039A (zh
Inventor
夏如春
谌静维
李晓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SC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Group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SC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Group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SC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Group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SC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Group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766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00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0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0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0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00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07Relay station based processing for cell extension or control of coverage are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75Radio-over-fibre, e.g. radio frequency signal modulated onto an optical carrier
    • H04B10/25752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H04B10/25753Distribution optical network, e.g.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plurality of remote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路器、合路装置和信号合路系统,其中合路器包括:第一双工器,其输出端分别连接两个基站,用于接收主级上行信号,并将主级上行信号分别输入至两个基站;第二双工器,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基站连接,用于接收分级上行信号,并将分级上行信号分别输入至两个基站;电桥,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基站连接,输出端与天线连接,用于接收两个基站的下行信号,并转发至天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上行信号采用分级接收形式,即有两路上行信号同时通过放大后上传至基站,由基站解析这两路信号,提高接收准确度。

Description

合路器、合路装置和信号合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合路器、合路装置和信号合路系统。
背景技术
直放站是基站(BS)与移动台(MS)之间的中继转发器,属于同频放大设备,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光纤直放站是借助光纤进行信号传输的直放站,利用光纤传输损耗小、布线方便,适合远距离传输的特点,可解决收不到基站信号的村镇、旅游区、公路等,以及可解决大型及超大型建筑物内的信号覆盖,用于要求较高的大型高层区域建筑物(群)、小区等场合。
光纤直放站作为一种基站覆盖延伸的产品,应用较为广泛。目前的市面上数字直放站大多采用模块、器件组合连接的方式实现,尤其是远端机,为适用于主分集接受的需求,并加上在弱信号区交织覆盖的工程应用需求,设备内模块较多,且结构复杂,造成成本较高、维护不便、功能扩展欠缺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合路器、合路装置和信号合路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合路器,包括:
第一双工器,其输出端分别连接两个基站,用于接收主级上行信号,并将主级上行信号分别输入至两个基站;
第二双工器,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基站连接,用于接收分级上行信号,并将分级上行信号分别输入至两个基站;
电桥,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基站连接,输出端与天线连接,用于接收两个基站的下行信号,并转发至天线。
所述第一双工器和第二双工器均为介质双工器。
所述电桥为贴片电桥。
一种包含上述任意一种合路器的合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合路器、两个射频输入放大器和两个射频输出放大器,第一双工器和第二双工器的输入端分别通过两个射频输入放大器连接至天线,所述两个射频输出放大器均设于电桥和天线之间;
两个射频输入放大器分别将主级上行信号和分级上行信号放大后输入至第一双工器和第二双工器,两个基站的下行信号分别经两个射频输出放大器放大后转发至天线。
一种包含合路装置的信号合路系统,包括合路装置、两个基站和两个用于光电转换的中频板,
一个中频板的一端与一个基站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双工器、第二双工器和电桥连接,
另一个中频板的一端与另一个基站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双工器、第二双工器和电桥连接。
所述信号合路系统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与两个射频输出放大器连接,并根据两个射频输出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强度选择其中一个射频输出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发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上行信号采用分级接收形式,即有两路上行信号同时通过放大后上传至基站,由基站解析这两路信号,提高接收准确度。
2)两个基站的下行信号通过电桥合路后输出至两个射频输出放大器,再由直放站控制系统判定控制由其中一个射频放大器进行输出,可以协调两个基站对弱场区区域进行覆盖,提高下行信号的稳定性。
3)采用的介质双工器和贴片电桥,元器件较小,市场上比较容易获得,且具有结构简单小巧、性能稳定、集成化高以及价格低廉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信号合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双工器,2、第二双工器,3、电桥,4、基站,5、基站,6、射频输入放大器,7、射频输入放大器,8、射频输出放大器,9、射频输出放大器,10、中频板,11、中频板,1a、第一双工器的输出端口,1b、第一双工器的输出端口,1c、第一双工器的输出端口,2a、第一双工器的输出端口,2b、第一双工器的输出端口,2c、第一双工器的输出端口,3a、电桥的输入端口,3b、电桥的输入端口,3c、电桥的输出端口,4d、电桥的输出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合路器、合路装置和信号合路系统,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如图1所示为信号合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合路装置、两个基站4、5,以及两个中频板10、11,其中合路装置由合路器,以及两个射频输入放大器6、7和两个射频输出放大器8、9组成,合路器则包含第一双工器1、第二双工器2和电桥3。
第一双工器1和第二双工器2都具有一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入端口,具体的:
第一双工器1的输入端通过射频输入放大器6连接至天线,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两个中频板10、11,进而连接至两个基站4、5,
第二双工器2的输入端通过射频输入放大器7连接至天线,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两个中频板10、11,进而连接至两个基站4、5,
第一双工器1接收由射频输入放大器6放大后的主级上行信号,并分别发送至两个基站4、5,类似的,第二双工器2接收由射频输入放大器7放大后的分级上行信号,并分别发送至两个基站4、5。
上行信号采用主分级接收形式,即有两路上行信号同时通过放大后上传至基站,由基站解析这两路信号,提高接收准确度。并且主分级信号均需要通过中频板光电转换后再上行至基站,而光电转换模块(中频板)需要双机热备,故为满足此功能就由合路器中两个双工器来达成。主级上行信号通过双工器1分别输入至中频板1和中频板2,分级上行信号通过双工器2分别输入至中频板1和中频板2,信号通过中频板光电转换后传输至基站,从而达成分级接收的效果。
电桥3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都设有两个,具体的,电桥3的两个输入端口分别连接至两个中频板10、11,进而连接至两个基站4、5,两个输出端口则分别通过射频输出放大器8、9连接至天线。两个基站4、5的下行信号分别由中频板10、11光电转换后,经由电桥3,分别输入射频输出放大器8、9进行放大,具体的,信号合路系统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与两个射频输出放大器8、9连接,并根据两个射频输出放大器8、9的输出信号强度选择其中一个射频输出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发送。
系统的下行信号同样需要经过中频板的光电转换,转换后需要射频放大处理再由天线覆盖至铁路沿线,而射频输出放大器同样需要双机热备,所以此功能就由合路器中的电桥3所完成。由控制器控制基站1或基站2对弱场区区域进行覆盖,信号通过电桥3合路后输出至两个射频输出放大器8、9,再由控制器判定控制由其中一个射频输出放大器进行输出。当某一个射频输出放大器出现故障或有其他需求时可由控制器控制系统控制切换另一个射频输出放大器进行工作。
优选的,第一双工器1和第二双工器2均为介质双工器,电桥3为贴片电桥,元器件较小,市场上比较容易获得,且具有结构简单小巧、性能稳定、集成化高以及价格低廉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Claims (2)

1.一种合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合路器、两个射频输入放大器(6、7)和两个射频输出放大器(8、9),所述合路器包括:
第一双工器(1),其输出端分别连接两个基站(4、5),用于接收主级上行信号,并将主级上行信号分别输入至两个基站(4、5),
第二双工器(2),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基站(4、5)连接,用于接收分级上行信号,并将分级上行信号分别输入至两个基站(4、5),
电桥(3),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基站(4、5)连接,输出端与天线连接,用于接收两个基站(4、5)的下行信号,并转发至天线;
所述第一双工器(1)和第二双工器(2)的输入端分别通过两个射频输入放大器(6、7)连接至天线,所述两个射频输出放大器(8、9)均设于电桥(3)和天线之间,
两个射频输入放大器(6、7)分别将主级上行信号和分级上行信号放大后输入至第一双工器(1)和第二双工器(2),两个基站(4、5)的下行信号分别经两个射频输出放大器(8、9)放大后转发至天线;
所述第一双工器(1)和第二双工器(2)均为介质双工器;
所述电桥(3)为贴片电桥;
所述合路装置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与两个射频输出放大器(8、9)连接,并根据两个射频输出放大器(8、9)的输出信号强度选择其中一个射频输出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发送。
2.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合路装置的信号合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合路装置、两个基站(4、5)和两个用于光电转换的中频板(10、11),
一个中频板(10)的一端与一个基站(4)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双工器(1)、第二双工器(2)和电桥(3)连接,
另一个中频板(11)的一端与另一个基站(5)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双工器(1)、第二双工器(2)和电桥(3)连接。
CN201510976656.1A 2015-12-23 2015-12-23 合路器、合路装置和信号合路系统 Active CN1055300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6656.1A CN105530039B (zh) 2015-12-23 2015-12-23 合路器、合路装置和信号合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6656.1A CN105530039B (zh) 2015-12-23 2015-12-23 合路器、合路装置和信号合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0039A CN105530039A (zh) 2016-04-27
CN105530039B true CN105530039B (zh) 2019-05-28

Family

ID=55772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76656.1A Active CN105530039B (zh) 2015-12-23 2015-12-23 合路器、合路装置和信号合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00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7345A (zh) * 2016-06-24 2016-12-07 德清利维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信号强度测试的合路器
CN105977589A (zh) * 2016-06-24 2016-09-28 德清利维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信号增强功能的合路器
CN116054869B (zh) * 2023-03-31 2023-09-12 深圳市德雄科技有限公司 整合信号合路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315A (zh) * 2006-11-08 2008-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频点扩展系统
CN101202581A (zh) * 2006-12-13 2008-06-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中的基站频点扩展系统
EP1891734B1 (en) * 2005-06-17 2009-0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improved feeder shar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59986A (zh) * 2008-12-26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叠加网系统中接收信号的方法、叠加网系统以及装置
CN203968384U (zh) * 2014-05-30 2014-11-26 南京泰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gsm-r微功率光纤分布式系统近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91734B1 (en) * 2005-06-17 2009-0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improved feeder shar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79315A (zh) * 2006-11-08 2008-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频点扩展系统
CN101202581A (zh) * 2006-12-13 2008-06-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中的基站频点扩展系统
CN101459986A (zh) * 2008-12-26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叠加网系统中接收信号的方法、叠加网系统以及装置
CN203968384U (zh) * 2014-05-30 2014-11-26 南京泰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gsm-r微功率光纤分布式系统近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0039A (zh)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7484B2 (en)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circuit and mobile terminal
CN206332853U (zh) 移动通信分布覆盖系统
CN206196066U (zh) 一种射频拉远模块及应用该模块的信号传输系统
US20180331704A1 (en) Radio-frequency circuit with multiple antennas nd radio-frequency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CN109547105B (zh) 一种实现mimo传输的通信设备
CN103546189B (zh) 射频前端电路及系统
CN105530039B (zh) 合路器、合路装置和信号合路系统
CN104702334B (zh) Td‑lte宏基站室内延伸覆盖系统和td‑lte小基站射频前端组件
CN102394667B (zh) 移动终端及gps和3g单天线实现装置
CN103338465B (zh) 移动通信大功率多天线分布覆盖方法及系统
CN203243526U (zh) 室内覆盖接入装置及室内覆盖系统
CN203607549U (zh) 一种有源天线系统
CN202535360U (zh) 一种新型td-lte室分mimo变频系统
CN105932420A (zh) 多分支切换使用的手机天线
CN201188673Y (zh) 基于系统备份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
CN201467473U (zh) 一种m频段的1拖N光纤直放站系统
CN101494869A (zh) 一种微波拉远无线覆盖系统及方法
CN104301910A (zh) 一种catv共缆多制式室分复用方法与系统
CN204634050U (zh) 光信号接入式lte信号覆盖系统
CN211769564U (zh) 一种分布式电梯信号放大系统新型接入单元
KR102009531B1 (ko) 중계기에서의 궤환 신호 제거 방법 및 그 중계기
CN204334792U (zh) 一种有源无源兼容的数字电视接收天线放大器
CN205430241U (zh) 合路器、合路装置和信号合路系统
CN103516408A (zh) 天馈网络系统
CN204349991U (zh) 用于光纤直放站和干线放大器的一体化模块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