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8693A - 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8693A
CN105528693A CN201510732175.6A CN201510732175A CN105528693A CN 105528693 A CN105528693 A CN 105528693A CN 201510732175 A CN201510732175 A CN 201510732175A CN 105528693 A CN105528693 A CN 105528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ment process
voucher
information frame
information
defin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21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午令
姜国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7321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286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28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86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包括管理过程定义工具、管理过程监控工具、应用程序接口、应用数据结构及过程控制机,管理过程定义工具用于建立计算机可识别的管理过程的定义信息,管理过程监控工具用于向管理员提供实时监控整个系统中的管理过程及进行出错处理和恢复;应用程序接口用于提供在运行阶段管理过程控制系统与应用程序之间交换信息的途径,应用数据结构包括信息架定义、角色/岗位模型及岗位/活动模型数据。本发明提供了运行时同步协作、信息继承和基于过程实例的流程控制的支持,因此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可用性、可伸缩性及对动态应用的支持能力,是工作流技术在复杂流程系统中应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Description

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程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过程跟踪、事后考核”的管理方法,因为有人们主观因素的介入而缺乏及时有力的控制能力,不容易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需要有一种能客观地把人和企业有机地集成在一起的工作机制,将被动监督转化为主动控制,将管理标准与其执行过程融合在一起,增强管理过程的可控制性、可监督性。
工作流技术是实现过程协调管理和监控的一种手段,主要用来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利用计算机,按某种预定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者任务。近年来,工作流技术已在制造业、电信服务业、银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采用工作流技术可以按松耦合的方式将不同的活动组织在一起,使它们在受控状态下运行,它为研究管理过程控制提供了一条思路。然而,由于以下几个问题,不能直接将工作流技术应用于管理过程控制:
1、工作流模型的高度规范化与企业实际业务过程的非规范化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
2、工作流产品与其它应用开发系统相互集成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3、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平台无关性与运行效率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将工作流技术应用于构造管理支撑系统,通过信息架的流转和续接实现流程控制,有效规避实际业务过程的复杂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包括管理过程定义工具、管理过程监控工具、应用程序接口、应用数据结构及过程控制机,所述管理过程定义工具用于建立计算机可识别的管理过程的定义信息,所述管理过程监控工具用于向管理员提供实时监控整个系统中的管理过程及进行出错处理和恢复;所述应用程序接口用于提供在运行阶段管理过程控制系统与应用程序之间交换信息的途径,所述应用数据结构包括信息架定义、角色(Role)/岗位模型及岗位/活动模型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过程定义工具采用面向信息架的活动定义方法,对凭证、凭证段、信息架、岗位、角色,活动、流程的概念作出界定。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程序接口包括管理过程监控接口和管理过程工作报告接口,所述管理过程监控接口用于传送管理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信息,所述管理过程工作报告接口用于传送管理过程的工作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过程控制机包括集中式控制机构和分布式控制机构,所述集中式控制机构采用Client/Server模式,数据集中存放于服务器(Server)上,客户机则隶属于不同的部门与个人,所述分布式控制机构能够在任意位置形成新的信息流。
本发明通过定义信息流框架的方法来描述经营业务过程,从而使系统本身能独立于应用系统而存在,另外由于提供了运行时同步协作、信息继承和基于过程实例的流程控制的支持,因此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可用性、可伸缩性及对动态应用的支持能力,可以作为企业信息设施的一个基础部件,支持敏捷供需链及工作流思想在复杂过程管理环境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方法,通过信息架相关模型定义从业务系统中抽取控制信息,通过信息架的流转和续接实现流程控制,从技术角度上解决了工作流技术无法应用于管理过程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管理过程控制平台:管理过程控制平台包括过程控制机、管理过程定义工具、管理员过程监控工具和应用程序接口。
(2)管理过程建模及描述:对管理过程建模是为了获得一个业务流程的管理过程描述。
(3)信息架定义及组织/角色模型:信息架定义及组织/角色模型的定义主要从应用系统的设计模型中转换而来。信息架的定义可直接取自于应用系统的设计模型中与管理过程控制相关的数据存贮。而组织/角色定义则依赖于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控制机制,从该机制中将操作员的性质或级别抽取出来便可成为组织/角色的定义,管理过程接受角色的操作、管理和控制。
(4)系统建立以后,便可按定义的流程实行自动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管理过程定义工具用于建立计算机可识别的管理过程的定义信息,包括活动、活动间的关联、信息架流转、信息架接续及各种过程的约束条件,包括组织结构建模工具OrgMT、管理过程建模工具MPMT、组织结构模型转换工具OrgTr、信息架抽取工具IFPump。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管理过程建模可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按常规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
第二阶段,以这些设计模型为基础,将其中的控制流抽取出来,按业务管理标准的要求,定义岗位,确定信息架及其活动的处理权限、优先级、处理时限等参数,构成一个活动的描述,再通过确定其前驱和后继,便构成了一个流程。管理过程模型的描述可以采用数据字典辅以图形化描述语言来完成。通过管理过程定义工具,将模型载入管理过程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具体实现如下:利用信息架抽取工具IFPump从应用系统获取管理过程控制系统的信息架定义,利用组织结构模型转换工具OrgTr获取角色定义,参考应用系统的IDEF0模型和E/R模型,使用可视化的管理过程建模工具MPMT和组织结构建模工具OrgMT完成管理过程的建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过程控制方面:用定义信息流框架的方式来描述经营业务过程,从而使系统本身能独立于应用系统而成为企业信息设施的一个基础部件。从工作流方面:引入了信息架及基于信息架接续的人工接入机制。人工接入机制的作用就是让用户能参与指定动态的、复杂的信息的流向,及处理例外事件,从而提供对复杂、动态流程控制的支持。提供了运行时同步协作、信息继承和基于过程实例的流程控制的支持,因此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可用性、可伸缩性及对动态应用的支持能力,是工作流技术在复杂流程系统中应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管理过程控制方法的工作模型;
图2是信息架、活动、活动间的关联图;
图3是管理控制系统系统结构图;
图4是流程间的四种关系图;其中,a).‘分与’关系:“流程0”处理完毕后,“流程1”和“流程2”可以同时开始处理,b).‘分或’关系:“流程0”处理完毕后,触发“流程1”或者“流程2”的处理,c).‘合与’关系:“流程1”及“流程2”处理完毕后,“流程0”可以开始处理,d).‘合或’关系:“流程1”或者“流程2”处理完毕后,“流程0”开始处理;
图5是“合或”关系的分解图;
图6是串并行图的关系图;
图7是基本的处理关系模型:
图中,1、管理过程定义工具,2、管理员过程监控工具,3、过程控制机,4、管理过程控制数据,5、工作引擎,6、管理过程定义,7、应用程序接口(API),8、管理过程监控接口,9、管理过程工作报告接口,10、应用程序,11、信息架定义,12、角色/岗位/活动模型数据,13、管理过程相关应用,14、管理过程无关应用,15、应用数据结构,16、应用开发和运行平台,17、管理过程控制系统,18、管理员,19、用户,20、信息架F,21、活动,22、活动间的关联,23、信息架流转,24、信息架接续;25、信息架A;26、信息架B;27、信息架C;28、信息架D;29、信息架E,31、高层应用系统,32、管理支持系统,33、信息基础结构,34、决策支持系统、供需链管理系统、集成制造系统,35、开发和运行环境,36、应用服务器,37、数据库服务器,38、网络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涉及的相关概念。
1、凭证: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独立存在的、携带特定信息的实体。
2、凭证段:凭证在不同处理阶段所处理的字段的集合。因此,凭证可划分成若干个凭证段,每个凭证段由若干个凭证的字段组成,凭证段之间的字段可以重复。在管理过程控制系统中,系统监督控制的基本对象之一就是凭证段。
3、信息架:经营管理过程中业务信息的载体,是实际业务单据在不同处理阶段所包含的信息域的集合。一个信息架实例可表示为一个四元组:(FN,Key,C,D),FN是信息架名,Key是实例关键字,C是它的创建者,D是创建时间。
4、岗位: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信息架中信息实施处理的职能环节,如:顾客填写产品订单这个环节便可定义为一个岗位。
5、角色:指具有特定操作权限的操作员集合。
6、活动:对一个信息架中信息进行处理的一个逻辑步骤或过程。
7、流程:按一定次序相互连接的活动的集合,由对与业务活动有关的信息架进行处理的各活动衔接而成,信息架的状态变化定义两种形式:信息架流转(Flow)和信息架接续(Succession)衔接方式。
8、信息架流转:指的是一个信息架在岗位间的传递,即指信息架状态随着岗位的变化而发生的变迁。
9、信息架接续:则指的是信息架之间的信息衔接。信息架流转的方式比较简单,容易用过程模型加以描述,而接续的过程相对要复杂得多,牵涉到多个信息架和信息架实例,为此,在管理过程控制系统中,引入了一种简洁的、动态的人工接入机制,该机制由信息架接续机制及接续控制方式的定义构成。信息架接续时,其实例间的关联方式定义为接续控制方式。其中重要的接续控制方式有:按实例关键字定性接续、按实例关键字定量接续、按FIFO接续、按LIFO接续、参考实例关键字接续、人工选择接续等等方式,它们表示了信息架之间信息的衔接方式。其中,人工选择接续方式完全将信息架、信息架实例之间的衔接交由用户去指定,适用于完全动态的、与内容相关的信息之间的延续情况。
10、管理过程:为实现业务目标而定义的一组流程中脱离具体业务内容而仅涉及信息流向的部分称为管理过程。
11、管理过程控制系统(ManagementProcessControlSystem):一种能定义、创建和控制管理过程的系统,是本发明所述的管理控制方法一种具体实现。
实施例2:本发明的定义过程。
本发明所述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通过定义凭证、凭证段、信息架、岗位、角色,活动、流程的概念,采用面向信息架的活动定义方法,将业务过程中的信息与其载体相分离,降低了工作流管理模型中活动的定义层次,实现了管理过程模型与应用程序及其数据的分离,使管理过程控制系统能独立地成为一个单纯的管理支撑系统。
系统包括管理过程定义工具,管理员过程监控工具,应用程序接口,信息架定义、角色(Role)/岗位模型、岗位/活动模型数据和应用数据结构,过程控制机。管理过程定义工具用于建立计算机可识别的管理过程的定义信息,包括活动、活动间的关联、信息架流转、信息架接续及各种过程的约束条件(如操作权限、处理时限、报警时限等)。管理员过程监控工具提供给管理员实时监控整个系统中的管理过程及进行出错处理和恢复。应用程序接口是在运行阶段管理过程控制系统与应用程序之间交换信息的唯一途径,包括管理过程监控接口和管理过程工作报告接口。前者传送管理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信息,如信息架实例信息、活动号、活动结果、处理员、处理时间、及相应的控制信息等,后者传送管理过程的工作信息,如流程的工作日志、异常情况处理结果、预警/报警信息等等。信息架定义、角色(Role)/岗位模型、岗位/活动模型数据和应用数据结构之间具有很密切的关系,是在整个系统的设计阶段定义的,它们建起了管理过程控制系统与应用系统之间在信息架、活动、岗位、角色上的联系。过程控制机解释过程定义,执行并控制管理过程,同时记录其执行情况。
过程控制机的控制机制包括集中式控制机构和分部式控制机构。集中式控制机构采用Client/Server模式,数据集中存放于服务器(Server)上,客户机则隶属于不同的部门与个人。集中式的管理控制机构比较适用于企业中的生产管理系统。在生产管理系统中,一个任务就对应着生产中的每一次生产活动,即从生产计划开始,到产品入库为止的整个过程,涉及到多个不同类型的凭证。前者按工作流的思想和原理进行工作,先定义工作流(即任务类型),然后启动一个任务并使它按工作流的定义运转。它的特点是任务的起源是特定的(单一的),处理是规范化的,控制是集中式的,任务由控制中心负责生成(该权力也可以下放到任务起源处的岗位)。后者则不强调任务起源的特定性,任何位置都可以形成一个新的信息流,因此只强调信息结构的流转和接续,控制是分布式的。
实施例3:集中式控制机构的结构。
(1).【凭证段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类型 长度 关联字段 备注
1 凭证段类别号 Char 10 全局唯一
2 凭证段名称号 Char 20
★凭证段类别的规范说明:
①主键:【凭证段类别号】
②若一张实际的凭证,将分为几个不连续的时间区段完成,则该凭证在本表中,要按时间区段分为几个凭证段类别。如:合同凭证的初始信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开始前产生,而其完成信息却要到任务完成后产生,故这里要将其划分为两个类别实体。
(2).【凭证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类型 长度 关联字段 备注
1 凭证类别号 Char 10
2 凭证名称 Char 20
3 凭证段类别号 Char 10
★凭证类别的规范说明:
①主键:【凭证类别号+凭证段类别号】
②由于一张实际的信息实体凭证可能会分解为几个不连续时间区段完成的凭证段类别(如:合同凭证的初始信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开始前产生,而其完成信息却要到任务完成后产生,故要将其划分为两个类别实体),因此,为了表示出同一信息实体凭证所有的凭证段类别实体设置凭证类别凭证。
(3).【任务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类型 长度 关联字段 备注
1 任务类别号 Char 10
2 任务名称号 Char 20
★任务类别凭证的规范说明:
①主键:【任务类别号】
(4).【任务工作流程说明】
★任务工作流程说明凭证的规范说明:
①主键:【任务号+凭证段类别号】
②执行次序号为凭证段实体产生和完成执行的顺序
(5).【任务工作流程状态】
★任务工作流程状态凭证的规范说明:
①主键:【任务号+凭证段类别号+凭证段实体号】
②本凭证内容由系统在一个任务开始时,根据任务工作流程说明凭证中的说明插入一定数目的相应的记录。其中,凭证段类别号、执行次序号和最长时限等字段内容从任务工作流程说明凭证直接复制,任务模板号提示用户选择。
(5-1).【任务实体状态】
★任务实体状态凭证的规范说明:
①主键:【任务号+任务类别号】
②本凭证为任务工作流程状态凭证的辅助,且与该凭证为一对多的关系,本凭证中每一条记录对应于一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实体。
(6).【凭证段工作流程说明】
★凭证段工作流程说明凭证的规范说明:
①主键:【凭证段类别号】+【工作流程号】
②工作流程号为流程执行的顺序号;
③本凭证还有一张流程所属字段凭证,其内容为流程涉及到的凭证段实体中的有关信息字段,其长度和具体内容视具体凭证段的类别而定,凭证的结构如下:
(6-1).【流程所属字段】
主键为:【凭证段类别号】+【工作流程号】+【流程字段名】
显然,本凭证与20号凭证为多对一的关系,而本凭证的特性实际上更象一个数据结构中的链表。
(7).【凭证段工作流程状态】
★凭证段工作流程状态凭证的规范说明:
①主键:【凭证段类别号+工作流程号】
②工作流程号为流程执行的顺序号
③本凭证内容由系统在一个凭证段实体处理开始时,根据凭证段工作流程说明凭证中的说明插入一定数目的相应的记录。其中,凭证段类别号、工作流程号和最长时限等字段内容从凭证段工作流程说明凭证直接复制。
★★(7-1).【任务模板所属类别】
★★(7-2).【任务模板流程说明】
★任务模板类凭证集的规范说明:
①任务模板所属类别凭证主键:【任务类别号+任务模板号】
②任务模板流程凭证主键:【任务模板号+凭证段类别号+工作流程号】
③这两张凭证是为方便实际控制而设,其控制原理为:
⑴为了通用和灵活,任务类别凭证、任务工作流程说明凭证以及凭证段工作流程说明凭证中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操作部门,这样当一个流程执行完以后,转向下一个流程的控制必须由监测控制机构(如计算中心)来完成,从而影响了系统的自动化效率,本凭证集的设置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
⑵系统在一个任务开始时,根据任务工作流程说明凭证中的说明向任务工作流程状态凭证中插入一定数目的相应的记录。其中,凭证段类别号、执行次序号和最长时限等字段内容从任务工作流程说明凭证直接复制,任务模板号则根据任务模板所属类别凭证提示用户进行选择。
⑶系统在开始执行某一凭证流程时,根据任务模板流程说明凭证中工作部门号将流程转向有关的部门,并通知其使其开始执行流程工作。
⑷为了保持系统的原有灵活性,任务开始时,用户可选择空任务模板号,这样,每一个流程执行始,都由监测控制机构(如计算中心)设置流向。
实施例4:集中式控制机构的控制方法。
(1)根据任务工作流程说明凭证向任务工作流程状态凭证里插入n条记录(n为该任务所包含的凭证段类型个数)。其中与任务工作流程说明凭证中名字相同的字段内容直接复制,任务号和凭证实体号由系统产生且必须全局唯一(但每次n条记录的任务号相同而凭证段实体号不同);开始时间和实际完成时间先置为“NULL”,凭证段实体状态置为“未执行”,提示用户输入任务所属模板,然后第一条记录的开始时间置为“当前时间”。
(2)取任务工作流程状态凭证里次序号最小且凭证段实体状态不是“完成”的记录,使用凭证段类别字段,根据凭证段工作流程说明凭证里向凭证段工作流程状态凭证里插入若干条记录。其中与凭证段工作流程说明凭证中名字相同的字段内容直接复制,凭证段实体号由任务工作流程状态凭证里的当前记录相应字段复制;开始时间和实际完成时间先置为“NULL”,流程执行状态置为“未执行”,然后第一条记录的开始时间置为“当前时间”,根据任务模板说明将流程通知发往相应的部门。
(4)监测凭证段工作流程状态凭证里流程次序号最小且流程执行状态是“执行”且非“完成”的记录的执行情况,监测的内容包括:
a)若“当前时间”与开始时间的间隔接近或超过本流程处理的最长时限向本人和计算中心报警(报警的方法见后面的“报警方法”)
b)操作员是否有操作权限
c)当前流程是否自然结束
当前流程是否被管理员非正常结束
当“当前流程”被操作员确认自然结束时,向计算中心报告并进入(4),若非正常结束则进入(8);
(4)在凭证工作流程状态凭证中本任务的当前流程的流程执行状态设置为“完成”,进入(5),
(5)若凭证工作流程状态凭证里本任务的所有流程的流程执行状态都为“完成”,进入(6),否则,根据任务模板说明将下一流程(流程次序号最小且流程执行状态不是“完成”)通知发往相应的部门,重复(3),
(6)在任务工作流程状态凭证中本任务的当前凭证实体的凭证实体状态设置为“完成”,进入(7),
(7)若任务工作流程状态凭证里本任务的所有凭证的凭证实体状态都为“完成”,进入(8),否则,重复(2)
(8)当前任务完成结束。
若任务模板为空,则由计算中心(控制监测机构)完成流程的发送通知任务。
报警方法:
(1)、每次系统启动时,自动激活以后台方式运行的报警监控功能;
(2)、产生报警事项时,系统向报警凭证插入一条记录,此记录与具体的流程号和部门关联;为保险起见,同时还向有关的部门用户发一个警告邮件。
(3)、报警监控功能在报警凭证中发现有记录,则首先检查其关联的流程的状态是否仍为“未完成”
若仍为“未完成”,则在有关的用户系统上显示警告窗口;否则,删除报警凭证中的有关记录。
通知方法:
(1)每次系统启动时,自动激活以后台方式运行的通知监控功能;
(2)产生通知事项时,系统向通知凭证插入一条记录,此记录与具体的流程号关联;为保险起见,同时还向有关的用户发一个通知邮件。
(3)通知监控功能在通知凭证中发现有记录,则首先检查其关联的流程的状态是否仍为“未执行”
若仍为“未执行”,则在有关的用户系统上显示通知窗口(用户已登录);否则,删除通知凭证中的有关记录。
实施例5:分布式控制机构。
分布式控制机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凭证考核控构,另一个是过程触发控构。前者主要是按照管理规范,对凭证段在处理(凭证段在各岗位上作出的具体操作)、流转(凭证段在岗位间的传递)、接续(指凭证段与凭证段之间的交接)等各环节上进行考核和控制。后者则是把某个凭证段或某个过程作为对象,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对其进行触发和控制,使系统中的一些关键任务能及时、主动地表现出来或自动启动执行(其实这也是广义的凭证接续控制的一种,只是它的控制较为复杂,因此只对系统中的一些关键任务进行)
1、凭证考核控构。
凭证的考核控制是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自动化(计算机化)的一部分。在功能上主要包括流转凭证的考核跟踪控制和处理时限控制。前者控制并记录凭证段及凭证段每一处理环节(流程)的有关信息(如:处理权限,处理时间,责任人等),实现处理的权限控制和考核信息的采集,以便追究责任;而后者则负责对凭证段及其流程在时限上作出主动的触发控制,以提醒(触发)应该启动的处理。凭证的考核控制在内容上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凭证段在其处理岗位上流转时的处理控制(凭证流转考核控制),另一方面是相关凭证段(称这为关联凭证段)之间在交接时的处理控制(凭证接续考核控制)。每个方面均可通过两张表来实现:凭证处理说明表和凭证处理日志表,它们被称之为控制凭证。
(1).凭证流转考核控制
凭证段内部各流程的处理控制通过以下两表实现:凭证流转处理说明表和凭证流转处理日志表。前者描述凭证段各流程的处理控制,而后者则记录凭证段各流程的处理情况。
a)控制凭证结构
【表名】:凭证流转处理说明表(pzfdef)
【主键】:凭证段名+流程号
注:也可以在凭证结构中增加“流程名称”字段,但“凭证段名称”最好应另设一表进行存放。
【表名】:凭证流转处理日志表(pzflog)
【主键】:凭证段名+凭证关键字+流程号
b)处理能力
流程之间的四种基本关系(对“流程0”而言,如图4),本机构均能直接进行处理。
若“凭证流转处理说明表”中的“所需信号”不是采用析取范式,只允许采用简单合取式(即只匹配一种信号队列),那么就没有能力表达“合或”关系,从而最后的对“合或”关系的处理需要将“流程0”分解为多个处理内容相同的流程来实现,如图5所示。
总之,该机构不仅能处理凭证段内部流程之间串并行图的关系(如图6),还能处理更复杂、更一般的并行关系。
2).凭证接续考核控制
凭证之间的处理控制通过以下两表实现:关联凭证处理说明表和关联凭证处理日志表。前者描述相关联的凭证段的处理控制,而后者则记录相关联的凭证段的处理情况。
a)控制凭证结构
【表名】:凭证接续处理说明表(pzsdef)
【主键】:凭证段名+流程号+前趋类型号+前趋凭证段名+前趋流程号+前趋流程结果或:凭证段名+流程号+前趋类型号+前趋顺序号
引入了“前趋类型号”、“前趋顺序号”、“所需信号”和“信号队列”等域后即增强了其处理能力。
【表名】:凭证接续处理日志表(pzslog)
【主键】:凭证段名+凭证关键字+流程号+流程结果+前趋类型号+前趋凭证段名+前趋凭证关键字+前趋流程号+前趋流程结果。
b)处理能力
凭证段类之间关系的处理能力
凭证段间的基本关系同样有四种(“分与”、“分或”、“合与”和“合或”),本机构可以直接表达并处理这些关系。
但引入了“前趋类型号”、“前趋顺序号”、“所需信号”和“信号队列”等域后即增强了其处理能力。
凭证段实例与凭证段实例之间关系的处理能力
●可以直接表达并处理1-1凭证段实例之间的关系,即:
●可以表达并处理1-n、m-1凭证段实例之间的关系,但没有通用的处理方法。具体的处理方法可以结合表“pzsdef”的“匹配控制方式”和表“pzslog”的“处理状态”来实现。
凭证段‘A.12’处理后生成一个凭证段‘B.??’的处理要求,凭证段‘A.14’处理后再生成一个凭证段‘B.??’的处理要求,凭证段‘A.19’处理后也生成一个凭证段‘B.??’的处理要求,这样共生成了三个‘B.??’的处理要求。以后,当凭证段‘B.23’处理时,可以按表“pzsdef”的“匹配控制方式”进行抽单勾销,即拼销原先生成的某几个‘B.??’的处理要求。
凭证段‘A.12’处理后生成一个凭证段‘B.??’的处理要求。以后,当凭证段‘B.34’处理时,可以勾销一部分凭证段‘A.12’生成的凭证段‘B.??’的处理要求(结合使用表“pzslog”的“处理状态”),凭证段‘B.46’处理时,再勾销一部分凭证段‘A.12’生成的凭证段‘B.??’的处理要求,直至凭证段‘B.73’处理后将凭证段‘A.12’生成的凭证段‘B.??’的处理要求全部勾销。
●不能处理m-n凭证段之间的关系,需将它转换为多个1-n或m-1类型的关系,再作处理。
3).时钟队列
时钟队列用于记录系统在指定的时间应该发生的动作,系统设置一个后台进程(或者一个定时器事件,或者在用户登录时)定时地检查该队列,从而触发到时间应该启动的操作(如:发送一个报警邮件或者直接启动该操作或者把该消息送入某个可浏览的事件队列等等)。
用于报警的信息可以单独设立一个报警时钟队列。
这里是时钟队列的一种实现方法,由“时钟队列”表来充当。
【表名】:时钟队列(tq)
【处理】:分“队列”、按“时限”由小到大排列
【表名】:报警时钟队列(tq_alarm)
完全同“时钟队列(tq)”,记录报警的队列信息。
【表名】:超时时钟队列(tq_out)
完全同“时钟队列(tq)”,记录已超时的队列信息。
4)控制回流的处理
凭证段在某个流程中被“否认”(或“部分否认”),则该凭证段就需要回转到前面的某个流程中重新接受处理或补充,这就是控制回流。对控制回流的处理,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重新产生一张凭证段,并根据原凭证段填写其中的某些内容,再让它进入常规的流转,关键是需要记录这新老两张凭证段之间的关系。为此,给每一流转凭证,设立一个版本控制信息,其结构为:
5)有效工作时间问题
报警和处理截止时间按小时计,因此需要设定精确到小时的有效工作时间。为此,建立一张有效工作时间表,作为考核的标准时间,格式如UNIX系统的at命令的格式。
6).处理权限
应用系统可设立两级安全性控制,一级是菜单功能项控制,另一级是操作域权限控制。前者是常规的安全性控制技术,后者则需要有一个操作域权限控制表。
7)流转凭证的删除与更新问题
通常不允许对流转凭证进行删除或更新操作,如若操作中出现错误,则用冲单技术进行解决。如果允许对凭证进行删除或更新操作,则在操作时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只有能追回的凭证才允许对它进行删除或更新操作,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所谓能追回的凭证指的是尚没有别的岗位对它作出过处理的凭证。若已有岗位对该凭证作出过处理,则该凭证就是不可追回的。
2、流转控制的方法
入口参数:凭证名、凭证关键字、流程号、流程结果(C)(即凭证段在本流程中选择了处理分叉C)、处理员、处理时间、{处理截止时间};
注1:({...})表示该部分可视需要而提供,(*)表示该部分可重复。
注2:“处理截止时间”当且仅当本流程的“时间表示法”为‘1’(即绝对时间表示)时使用。
出口参数:TRUE(控制正确完成,流程可继续)
FALSE(控制失败,流程需中止)
(1)按关键字在“凭证流转处理说明表(pzfdef)”中找到相应的凭证流转处理说明记录,检查权限,并获取是否为起步流程的信息。若找不到或权限不符则出错(流程中止);
(2)在“凭证流转处理日志表(pzflog)”中查找相应的记录。若找不到且为起步流程,则插入一条记录,置“信号队列”为全0;若找不到且不是起步流程,则出错(中止);
(3)检查“信号队列”是否满足本流程处理的“所需信号”的要求(使“析取范式”为真)。若非,则流程返回;
(4)若流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启动执行,则在“时钟队列”中删除该流程相应的信息;
(5)置该凭证段(实例)的“信号队列”(即“凭证状态字”)中相应的位为‘C’,该流程相应记录的其它域则按要求填写(如:处理员、处理时间等)。
(6)检查“所需信号”符合“信号队列”的后继流程(使“析取范式”为真)。对每一个满足信号要求的后继流程(即为下一个可以启动处理的流程),若它在日志表中无记录,则登记一条记录至“凭证流转处理日志表”,并填写好相应的报警时间、处理截止时间等信息,否则不管理其处理状况如何均跳过本步;
(7)对所有下一可以启动处理的流程,以“本流程时间限额”为大小,插入凭证时钟队列,接受考核跟踪控制系统的控制。
3、接续控制方法
入口参数:凭证名、凭证关键字、流程号、流程结果(C)(即凭证段在本流程中选择了处理分叉C)、处理员、处理时间、{处理截止时间}、{参考凭证标识}、{前趋凭证段名、前趋流程号、前趋流程结果、{前趋关键字}、{拼销量(匹配量)}}*;
注1:({...})表示该部分可视需要而提供,(*)表示该部分可重复。
注2:“处理截止时间”当且仅当本流程的“时间表示法”为‘1’(即绝对时间表示)时使用。
注3:“参考凭证标识”用于在凭证类间的关系是m-1时,区分不同的组(相互配对的凭证实体),若是1-1关系,则无须使用该信息。另外,若使用了该信息,则不一定需要再指定前趋的关键字。
出口参数:TRUE(控制正确完成,流程可继续)
FALSE(控制失败,流程需中止)
(1)按“凭证名+流程号”在“凭证接续处理说明表(pzsdef)”中查找本流程是否有前趋。若是,则转(2);若无则再按“凭证名+流程号+流程结果”找本流程是否为别的流程的前趋。若无则返回;否则在“凭证接续处理日志表(pzslog)”中检查有无相应记录,若有则填入相关数据,若无则插入一条记录,转(4);
(2)在“凭证接续处理日志表(pzslog)”中查找相应的记录。若找不到则转(4);否则,填写相应信息,并按“匹配控制方式”拼销前趋流程(修改相应拼销信息)。若前趋的所有欲拼销的量已全部拼销(即“前趋的处理状态”的第一位全部为‘1’),则将前趋的“处理标志”改为‘已经结束’;
(3)在“时钟队列”中删除相应该流程的信息;
(4)作为“凭证X、流程Y”的前趋,从说明表中获取它所属的前趋类型号、前趋顺序号(分别设为M和N)和匹配控制方式。对‘按非关键字匹配’的匹配控制方式,若日志表中无任何“凭证X、流程Y、信号类型M”的记录,则插入一条,并置信号类型为M,信号队列为全0,再将信号队列的前趋顺序号位置为‘C’,若已有“凭证X、流程Y、信号类型M”的记录,则将该记录的信号队列的前趋顺序号位置为‘C’;对‘按关键字匹配’的匹配控制方式,若日志表中无“凭证X、流程Y、信号类型M、本凭证名、本流程号、本流程结果、本凭证关键字”的记录,则插入一条,并置信号类型为M,信号队列为全0,再将信号队列的前趋顺序号位置为‘C’,若已有“凭证X、流程Y、信号类型M、本凭证名、本流程号、本流程结果、本凭证关键字”的记录,则将该记录的信号队列的前趋顺序号位置为‘C’;
(5)对“凭证接续处理说明表”中的每一对“凭证X、流程Y”重复
(6)检查所有这些记录(即本“凭证段、流程、流程结果”的后继接续),对“所需信号”符合(等于)它的“信号队列”的“凭证X、流程Y”,它即为下一个可以启动处理的流程,在该记录中填写好相应的报警时间、处理截止时间等信息,并以“处理时间限额”为大小,插入凭证时钟队列,接受考核跟踪控制系统的控制。
4、其它
(1)已经在流转的凭证段由考核跟踪控制系统进行跟踪和超时控制。考核跟踪控制系统是一个服务器进程,主要通过监视各类时钟队列以获取控制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以一定的形式表现给操作员。凭证时钟队列的个数可视需要设定,一般可以为每类凭证段设置一个时钟队列。
(2)凭证段时钟队列为一按“本流程时间限额”大小排列的凭证流程序列,队列元素是一个二元组:(<相对前一元素的时间间隔>,<凭证处理流程标识>),<凭证处理流程标识>可以以“凭证段名+凭证关键字+流程号”来标识。考核跟踪控制系统定时检查凭证段时钟队列,作出凭证处理的超时控制。若在规定的“本流程的截止时间”之前没有启动该流程的处理则系统出示相应的警告处理。某流程已启动处理的凭证则从相应的队列中删除。
(3)一段时间以后(如一个月或三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可以视需要将考核及超时控制正常的流转凭证处理日志信息(甚至相应的凭证段)删除,以降低信息存贮量。(考核及超时控制正常的凭证段以信号队列使所有该凭证段中流程的所需信号全为‘假’和每一记录的“处理时间”<=“处理的截止时间”来标徵。)
(4)系统提供一个管理工具,可以视权限对凭证流程的截止时间进行更改(包括对未能按时完成的流程进行延期),或取消该流程。
(5)更一般地,系统可以向操作员提供某些有限授权的操作,以处理异常情况。
5、过程触发控制机构
该部分设计为一个产生式系统,系统部件包括:一个规则库(存贮由管理制度提炼而成的控制规则),一个事实库(记录至今所发生的事件,即当前数据信息,由数据泵定时地从企业数据库的提取数据而成),一个动作库(存贮某过程触发时首先采取的动作),一个推理机(作演绎推理,在目前已存事实的前提下,推导可以触发的过程),一个数据泵(定时地从企业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形成事实)。事实可以由“对象-属性-值”三元组(O-A-V)来表示;动作则是一个操作的标识;规则由“前提-动作”二元组(P-A)表示;前提用以匹配已知事实,是一个逻辑表达式,由逻辑运算符连结条件而成,而条件则用“对象-属性-关系-阈值”四元组(O-A-R-T)表示;推理机作正向推理;数据泵抽取数据的方法由数据抽取规则来描述,一个数据抽取规则是一个“运算符-对象-属性-约束”四元组(O-O-A-C)的集合。
实施例6:本发明的控制方法。
一、管理过程平台的建立
管理过程控制平台包括过程控制机、管理过程定义工具、管理员过程监控工具和应用程序接口。以下步骤用来说明如何建立该平台的各个部分:
1、过程控制机
过程控制机的运行性能是影响整体系统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它的设计依赖于管理与控制的模式,可按照上述原理部分的结构和过程进行功能实现。
2、管理过程定义工具的建立
管理过程定义工具用于建立计算机可识别的管理过程的定义信息,包括活动、活动间的关联、信息架流转、信息架接续及各种过程的约束条件(如操作权限、处理时限、报警时限等)。包括组织结构建模工具OrgMT、管理过程建模工具MPMT、组织结构模型转换工具OrgTr、信息架抽取工具IFPump。
(2.1)组织结构建模工具OrgMT:用来建立管理过程控制中涉及的公司、部门,人员的模型。
(2.2)管理过程建模工具MPMT:该工具按照上述“过程控制机”进行实现即可。
(2.3)组织结构模型转换工具OrgTr:根据数据字段的名称和实际意义,通过定义数据字段的对应关系,将从应用系统的设计模型中的组织结构数据映射到管理过程控制中。
(2.4)信息架抽取工具IFPump:信息架的定义可直接取自于应用系统的设计模型中与管理过程控制相关的数据存贮。即该工具可以将应用系统中涉及信息架模型相关的数据直接按照信息架的模型抽取到管理过程控制系统中。
二、管理过程建模及描述
对管理过程建模是为了获得一个业务流程的管理过程描述。管理过程建模可分为二个阶段。
1、第一阶段,按常规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如采用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得出数据流图、E/R图和状态-迁移图。
2、第二阶段,以这些设计模型为基础,将其中的控制流抽取出来,按业务管理标准的要求,定义岗位,确定信息架及其活动的处理权限、优先级、处理时限等参数,构成一个活动的描述,再通过确定其前驱和后继,便构成了一个流程。管理过程模型的描述可以采用数据字典辅以图形化描述语言来完成。通过管理过程定义工具,将模型载入管理过程控制系统。
三、信息架定义及组织/角色模型
1、信息架定义及组织/角色模型的定义主要从应用系统的设计模型中转换而来。信息架的定义可直接取自于应用系统的设计模型中与管理过程控制相关的数据存贮。而组织/角色定义则依赖于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控制机制,从该机制中将操作员的性质或级别抽取出来便可成为组织/角色的定义,管理过程接受角色的操作、管理和控制。
2、具体实现:利用信息架抽取工具IFPump从应用系统获取管理过程控制系统的信息架定义,利用组织结构模型转换工具OrgTr获取角色定义,参考应用系统的IDEF0模型和E/R模型,使用可视化的管理过程建模工具MPMT和组织结构建模工具OrgMT完成管理过程的建模。
四、系统建立以后,便可按定义的流程实行自动控制。
系统运行时将记录所有流程的运行轨迹,正常工作的运行轨迹将定时实行清理,而有问题的运行轨迹则完整保存,以供管理人员分析原因或实行考核。这样,员工应完成的工作、已完成的工作、应引起重视的工作、延误的工作等等都可以展示在员工面前,同时,管理人员也可以监视信息流进展情况,并及时作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工作流管理的思想。

Claims (8)

1.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管理过程定义工具、管理过程监控工具、应用程序接口、应用数据结构及过程控制机,所述管理过程定义工具用于建立计算机可识别的管理过程的定义信息,所述管理过程监控工具用于向管理员提供实时监控整个系统中的管理过程及进行出错处理和恢复;所述应用程序接口用于提供在运行阶段管理过程控制系统与应用程序之间交换信息的途径,所述应用数据结构包括信息架定义、角色(Role)/岗位模型及岗位/活动模型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过程定义工具采用面向信息架的活动定义方法,对凭证、凭证段、信息架、岗位、角色,活动、流程的概念作出界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接口包括管理过程监控接口和管理过程工作报告接口,所述管理过程监控接口用于传送管理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信息,所述管理过程工作报告接口用于传送管理过程的工作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控制机包括集中式控制机构和分布式控制机构,所述集中式控制机构采用Client/Server模式,数据集中存放于服务器(Server)上,客户机则隶属于不同的部门与个人,所述分布式控制机构能够在任意位置形成新的信息流。
5.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管理过程控制平台:管理过程控制平台包括过程控制机、管理过程定义工具、管理员过程监控工具和应用程序接口;
(2)管理过程建模及描述:对管理过程建模是为了获得一个业务流程的管理过程描述;
(3)信息架定义及组织/角色模型:信息架定义及组织/角色模型的定义主要从应用系统的设计模型中转换而来;信息架的定义可直接取自于应用系统的设计模型中与管理过程控制相关的数据存贮;而组织/角色定义则依赖于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控制机制,从该机制中将操作员的性质或级别抽取出来便可成为组织/角色的定义,管理过程接受角色的操作、管理和控制;
(4)系统建立以后,便可按定义的流程实行自动控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管理过程定义工具用于建立计算机可识别的管理过程的定义信息,包括活动、活动间的关联、信息架流转、信息架接续及各种过程的约束条件,包括组织结构建模工具OrgMT、管理过程建模工具MPMT、组织结构模型转换工具OrgTr、信息架抽取工具IFPump。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管理过程建模可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按常规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
第二阶段,以这些设计模型为基础,将其中的控制流抽取出来,按业务管理标准的要求,定义岗位,确定信息架及其活动的处理权限、优先级、处理时限等参数,构成一个活动的描述,再通过确定其前驱和后继,便构成了一个流程;管理过程模型的描述可以采用数据字典辅以图形化描述语言来完成;通过管理过程定义工具,将模型载入管理过程控制系统。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实现如下:利用信息架抽取工具IFPump从应用系统获取管理过程控制系统的信息架定义,利用组织结构模型转换工具OrgTr获取角色定义,参考应用系统的IDEF0模型和E/R模型,使用可视化的管理过程建模工具MPMT和组织结构建模工具OrgMT完成管理过程的建模。
CN201510732175.6A 2015-11-02 2015-11-02 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55286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2175.6A CN105528693A (zh) 2015-11-02 2015-11-02 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2175.6A CN105528693A (zh) 2015-11-02 2015-11-02 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8693A true CN105528693A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70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32175.6A Pending CN105528693A (zh) 2015-11-02 2015-11-02 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2869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6134A (zh) * 2016-08-22 2017-01-04 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两层流程驱动机制的业务处理方法及其工作台
CN107688899A (zh) * 2017-08-22 2018-02-13 北京潘达互娱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流程监控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8284A1 (en) * 2002-09-18 2004-05-20 Petito Daniel A. Automated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with dynamic interface
EP1360601A4 (en) * 2001-01-08 2008-01-23 Telstra Corp Ltd CALL CENTER MANAGEMENT SYSTEM
CN101819659A (zh) * 2010-04-16 2010-09-01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将工作流技术应用于管理过程控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60601A4 (en) * 2001-01-08 2008-01-23 Telstra Corp Ltd CALL CENTER MANAGEMENT SYSTEM
US20040098284A1 (en) * 2002-09-18 2004-05-20 Petito Daniel A. Automated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with dynamic interface
CN101819659A (zh) * 2010-04-16 2010-09-01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将工作流技术应用于管理过程控制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6134A (zh) * 2016-08-22 2017-01-04 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两层流程驱动机制的业务处理方法及其工作台
CN107688899A (zh) * 2017-08-22 2018-02-13 北京潘达互娱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流程监控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9659A (zh) 一种将工作流技术应用于管理过程控制的方法
Baralis et al. Improved rule analysis by means of triggering and activation graphs
CN110765337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服务提供方法
CN106294520B (zh) 使用从文档提取的信息来标识关系
CN106021422B (zh) 一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形成Hive数据仓库的方法及系统
Hammad et al. Application of KDD techniques to extract useful knowledge from labor resources data in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CN102339420A (zh) 一种基于企业管理系统的信息推送装置及其方法
CN114911943A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经营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和系统
CN104346669A (zh) 一种基于6w的业务逻辑建模体系
CN105528693A (zh) 基于信息架的管理过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460299B (zh) 一种分布式并行多源社交网络数据采集系统和方法
Aleem et al. Business process mining approaches: a relative comparison
Zhao [Retracted] Design of Optimal Scheduling Model for Emergency Medical Supplies by Blockchain Technology
Yu et al. Airport emergency rescue model establishment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using colored Petri nets and CPN tools
Tsai et al. Mining decision rules on data streams in the presence of concept drifts
CN106775628B (zh) 业务定义系统
CN112948510A (zh) 一种媒体行业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
Turluev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s
CN115600797A (zh) 一种任务处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844838A (zh) 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运维操作票系统及全过程防误方法
CN113407230A (zh)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主模型管理系统
Zhou et al. A novel method for mining abnormal behaviors in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CN112445629A (zh) 一种轻量化低耦合工作状态变化收集通知方法
CN112037036B (zh) 基于元数据的银行业务信息分析方法及装置
Hsieh et al. An immune-based algorithm for the multi-maintenance with sequential oper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