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8031A - 可穿戴终端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8031A
CN105528031A CN201510901262.XA CN201510901262A CN105528031A CN 105528031 A CN105528031 A CN 105528031A CN 201510901262 A CN201510901262 A CN 201510901262A CN 105528031 A CN105528031 A CN 105528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energy
display screen
wearable terminal
oled display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012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012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280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28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803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终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和太阳能薄膜;太阳能薄膜设置在OLED显示屏的下方;壳体上设有预设槽,OLED显示屏和太阳能薄膜嵌入在壳体的预设槽中;太阳能薄膜,用于吸收透过OLED显示屏的太阳光,并将太阳光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之后,将电能传递给可穿戴终端的储能电池。实现了通过太阳能充电技术为可穿戴终端进行充电的目的;并且不会增大可穿戴终端表面的面积,利于可穿戴终端的产品小型化。

Description

可穿戴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可穿戴终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生活中。可穿戴终端包括了智能手表等设备。为了便于为可穿戴终端充电,将太阳能充电技术应用到了可穿戴终端上。
现有技术中,可穿戴终端具有显示屏幕,人们在使用可穿戴终端的时候,可穿戴终端的显示屏幕都是朝着向光的地方的,从而现有技术将太阳能充电板设置在显示屏幕的四周,太阳能充电板与可穿戴终端的储能电池连接,进而太阳能充电板可以吸收太阳光的太阳能,太阳能充电板再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之后,将电能传递给可穿戴终端的储能电池,实现了为可穿戴终端充电的目的。
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将太阳能充电板设置在可穿戴终端的显示屏幕的四周,从而会增大可穿戴终端的面积,不利于可穿戴终端的产品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太阳能充电板设置在可穿戴终端的显示屏幕的四周,从而会增大可穿戴终端的面积,不利于可穿戴终端的产品小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终端,包括:
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显示屏和太阳能薄膜;
所述太阳能薄膜设置在所述OLED显示屏的下方;
所述壳体上设有预设槽,所述OLED显示屏和所述太阳能薄膜嵌入在所述壳体的预设槽中;
所述太阳能薄膜,用于吸收透过所述OLED显示屏的太阳光,并将所述太阳光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之后,将所述电能传递给所述可穿戴终端的储能电池。
如上所述的可穿戴终端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
所述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太阳能薄膜、所述储能电池电连接;
所述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用于接收所述太阳能薄膜传递的电能,对所述电能进行稳压处理,将稳压处理后的电能传递给所述储能电池。
如上所述的可穿戴终端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柔性电路板和薄膜充电连接器;
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薄膜充电连接器相互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太阳能薄膜电连接,所述薄膜充电连接器与所述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薄膜充电连接器与所述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之间为活动连接;
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薄膜充电连接器用于导通的所述太阳能薄膜与所述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之间的电路。
如上所述的可穿戴终端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电池连接器;
所述电池连接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所述储能电池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可穿戴终端中,所述太阳能薄膜的长度、宽度,分别与所述OLED显示屏的长度、宽度相同。
如上所述的可穿戴终端中,所述OLED显示屏包括:偏光片和OLED发光层;
所述偏光片和所述OLED发光层嵌入在所述壳体的预设槽中;
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OLED发光层的上方。
如上所述的可穿戴终端中,还包括:嵌入在所述壳体的预设槽中的玻璃层;
所述玻璃层设置在所述OLED显示屏的上方;
所述玻璃层的长度、宽度,分别大于所述OLED显示屏的长度、宽度。
如上所述的可穿戴终端中,所述玻璃层相向于所述OLED显示屏的表面的边缘上,涂覆有油墨。
如上所述的可穿戴终端中,所述玻璃层与所述OLED显示屏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如上所述的可穿戴终端中,所述玻璃层与所述OLED显示屏之间填充有胶水。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终端,包括了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OLED显示屏和太阳能薄膜;太阳能薄膜设置在OLED显示屏的下方;壳体上设有预设槽,OLED显示屏和太阳能薄膜嵌入在壳体的预设槽中;太阳能薄膜,用于吸收透过OLED显示屏的太阳光,并将太阳光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之后,将电能传递给可穿戴终端的储能电池。从而将太阳能薄膜设置在了可穿戴终端的OLED显示屏下方,由于OLED显示屏为透明的,从而太阳光可以穿过OLED显示屏照射到太阳能薄膜上,太阳能薄膜吸收透过OLED显示屏的太阳光并且将太阳光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然后太阳能薄膜将电能传递给可穿戴终端的储能电池;实现了通过太阳能充电技术为可穿戴终端进行充电的目的;并且不会增大可穿戴终端表面的面积,利于可穿戴终端的产品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可穿戴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穿戴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穿戴终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OLED显示屏3-太阳能薄膜4-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
5-储能电池6-柔性电路板7-薄膜充电连接器8-电池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可穿戴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终端,包括:
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上的OLED显示屏2和太阳能薄膜3;
太阳能薄膜3设置在OLED显示屏2的下方;
壳体1上设有预设槽,OLED显示屏2和太阳能薄膜3嵌入在壳体1的预设槽中;
太阳能薄膜3,用于吸收透过OLED显示屏2的太阳光,并将太阳光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之后,将电能传递给可穿戴终端的储能电池。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可穿戴终端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上的OLED显示屏2和太阳能薄膜3;壳体1上设有预设槽,OLED显示屏2和太阳能薄膜3嵌入在预设槽中。太阳能薄膜3设置在OLED显示屏2的下方。OLED显示屏2是透明的,从而太阳光可以穿过OLED显示屏2。太阳能薄膜3会吸收透过OLED显示屏2的太阳光,并且并将太阳光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薄膜3将电能传递给可穿戴终端的储能电池。
举例来说,在室外的110,000勒克斯的情况下,其有效能量100兆瓦/平方厘米;效率3%,具体为3兆瓦/平方厘米,假设可穿戴终端中的太阳能薄膜3的可用面积是2平方厘米,可以获得6兆瓦的能量,使用5伏特的充电电压,可以获得1.2毫安的电流,可以满足可穿戴终端计步器全天使用,锻炼身体时候测量心率区间性使用。
本实施例通过在可穿戴终端的壳体1上设置OLED显示屏2和太阳能薄膜3,其中,太阳能薄膜3设置在OLED显示屏2的下方;太阳能薄膜3用于吸收透过OLED显示屏2的太阳光,并将太阳光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之后,将电能传递给可穿戴终端的储能电池。从而将太阳能薄膜3设置在了可穿戴终端的OLED显示屏2下方,由于OLED显示屏2为透明的,从而太阳光可以穿过OLED显示屏2照射到太阳能薄膜3上,太阳能薄膜3吸收透过OLED显示屏2的太阳光并且将太阳光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然后太阳能薄膜3将电能传递给可穿戴终端的储能电池;实现了通过太阳能充电技术为可穿戴终端进行充电的目的;并且不会增大可穿戴终端表面的面积,利于可穿戴终端的产品小型化。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穿戴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穿戴终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终端,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中的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
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分别与太阳能薄膜3、储能电池5电连接;
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用于接收太阳能薄膜3传递的电能,对电能进行稳压处理,将稳压处理后的电能传递给储能电池5。
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中的柔性电路板6和薄膜充电连接器7;
柔性电路板6和薄膜充电连接器7相互连接,柔性电路板6与太阳能薄膜3电连接,薄膜充电连接器7与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电连接,且薄膜充电连接器7与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之间为活动连接;
柔性电路板6和薄膜充电连接器7用于导通的太阳能薄膜3与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之间的电路。
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中的电池连接器8;
电池连接器8分别与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储能电池5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可穿戴终端的壳体1中还设置了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柔性电路板6、薄膜充电连接器7和电池连接器8。柔性电路板6和薄膜充电连接器7相互连接。柔性电路板6与太阳能薄膜3电连接,薄膜充电连接器7与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电连接,从而太阳能薄膜3通过柔性电路板6、薄膜充电连接器7去和太阳能薄膜3电连接;同时,薄膜充电连接器7与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之间为活动连接,从而可以将薄膜充电连接器7从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上拔出。电池连接器8的一端与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电连接,电池连接器8的另一端与储能电池5电连接,从而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通过电池连接器8与储能电池5电连接。太阳能薄膜3会吸收透过OLED显示屏2的太阳光,然后并将太阳光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由于柔性电路板6和薄膜充电连接器7导通了太阳能薄膜3与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之间的电路,从而太阳能薄膜3会把电能通过柔性电路板6和薄膜充电连接器7传递给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接收到太阳能薄膜3传递的电能之后,由于太阳光的强度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会产生变化,从而太阳能薄膜3吸收的太阳能会变化,进而转换成的电能也会有变化,电能会不稳定,从而需要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对电能进行稳压处理;然后由于电池连接器8导通了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与储能电池5电之间电路,从而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可以通过电池连接器8将稳压处理后的电能传递给储能电池5。
本实施例通过将太阳能薄膜3依次通过柔性电路板6和薄膜充电连接器7将电能传递给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4对电能经过稳压处理之后,再将稳压处理后的电能通过电池连接器8传递给可穿戴终端的储能电池5。从而实现了对太阳能薄膜3转换的电能的稳压处理,为可穿戴终端提供了可靠的电能。实现了通过太阳能充电技术为可穿戴终端进行充电的目的;并且不会增大可穿戴终端表面的面积,利于可穿戴终端的产品小型化。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太阳能薄膜3的长度、宽度,分别与OLED显示屏2的长度、宽度相同。
OLED显示屏2包括:偏光片和OLED发光层;
偏光片和OLED发光层嵌入在壳体1的预设槽中;
偏光片设置在OLED发光层的上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太阳能薄膜3的长度与OLED显示屏2的长度相同,太阳能薄膜3的宽度与OLED显示屏2的宽度相同。从而太阳能薄膜3可以更好的吸收透过OLED显示屏2的太阳光。
OLED显示屏2包括了偏光片和OLED发光层,偏光片和OLED发光层都嵌入在壳体1的预设槽中,并且偏光片设置在OLED发光层的上方,其中,偏光片的长度、宽度分别与OLED发光层的长度、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嵌入在壳体1的预设槽中的玻璃层;
玻璃层设置在OLED显示屏2的上方;玻璃层的长度、宽度,分别大于OLED显示屏2的长度、宽度。
玻璃层相向于OLED显示屏2的表面的边缘上,涂覆有油墨。
玻璃层与OLED显示屏2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或者,玻璃层与OLED显示屏2之间填充有胶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在可穿戴终端的壳体1的预设槽中还嵌入了玻璃层,玻璃层设置在OLED显示屏2的上方;并且,玻璃层的长度大于OLED显示屏2的长度,玻璃层的宽度也大于OLED显示屏2的宽度,从而玻璃层可以完全的覆盖OLED显示屏2的表面。在玻璃层的一面朝向太阳光,玻璃层的另一面朝向OLED显示屏2,在朝向OLED显示屏2的表面的边缘上涂覆有油墨,油墨可以防止OLED显示屏2的漏光。在玻璃层与OLED显示屏2之间设置了预设间隙,从而玻璃层不会压坏OLED显示屏2;或者,在玻璃层和OLED显示屏2之间填充了胶水,从而玻璃层与OLED显示屏2良好连接,并且玻璃层不会压坏OLED显示屏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和太阳能薄膜;
所述太阳能薄膜设置在所述OLED显示屏的下方;
所述壳体上设有预设槽,所述OLED显示屏和所述太阳能薄膜嵌入在所述壳体的预设槽中;
所述太阳能薄膜,用于吸收透过所述OLED显示屏的太阳光,并将所述太阳光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之后,将所述电能传递给所述可穿戴终端的储能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
所述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太阳能薄膜、所述储能电池电连接;
所述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用于接收所述太阳能薄膜传递的电能,对所述电能进行稳压处理,将稳压处理后的电能传递给所述储能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柔性电路板和薄膜充电连接器;
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薄膜充电连接器相互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太阳能薄膜电连接,所述薄膜充电连接器与所述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薄膜充电连接器与所述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之间为活动连接;
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薄膜充电连接器用于导通的所述太阳能薄膜与所述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之间的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电池连接器;
所述电池连接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薄膜集成电路板、所述储能电池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薄膜的长度、宽度,分别与所述OLED显示屏的长度、宽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屏包括:偏光片和OLED发光层;
所述偏光片和所述OLED发光层嵌入在所述壳体的预设槽中;
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OLED发光层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入在所述壳体的预设槽中的玻璃层;
所述玻璃层设置在所述OLED显示屏的上方;
所述玻璃层的长度、宽度,分别大于所述OLED显示屏的长度、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层相向于所述OLED显示屏的表面的边缘上,涂覆有油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层与所述OLED显示屏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层与所述OLED显示屏之间填充有胶水。
CN201510901262.XA 2015-12-08 2015-12-08 可穿戴终端 Withdrawn CN1055280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1262.XA CN105528031A (zh) 2015-12-08 2015-12-08 可穿戴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1262.XA CN105528031A (zh) 2015-12-08 2015-12-08 可穿戴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8031A true CN105528031A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70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01262.XA Withdrawn CN105528031A (zh) 2015-12-08 2015-12-08 可穿戴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2803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9857A (zh) * 2017-08-14 2017-11-17 江苏宜兴德融科技有限公司 薄膜式太阳能充电装置
CN107799025A (zh) * 2016-08-31 2018-03-13 联相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能电子显示装置
CN114120843A (zh) * 2021-12-23 2022-03-01 大连集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太阳能供电的柔性透明显示屏
CN114294609A (zh) * 2022-02-11 2022-04-08 北京劲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光源及画面的彩色光伏板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68318A1 (en) * 2007-12-27 2009-07-02 Chan-Kyoung Moo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CN101853104A (zh) * 2010-06-02 2010-10-06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10999A (zh) * 2009-12-25 2011-06-2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2076270U (zh) * 2011-06-17 2011-12-14 王亚平 Amoled显示和太阳能电池的集成模块和应用该模块的电子设备
CN102331708A (zh) * 2011-05-31 2012-01-25 苏州天擎电子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子表
CN102629020A (zh) * 2012-04-28 2012-08-08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系统
CN103019422A (zh) * 2011-09-23 2013-04-03 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太阳能电池薄膜的终端触控面板及充电系统、方法
CN103730067A (zh) * 2013-11-22 2014-04-16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模组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104023098A (zh) * 2014-05-21 2014-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68318A1 (en) * 2007-12-27 2009-07-02 Chan-Kyoung Moo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CN102110999A (zh) * 2009-12-25 2011-06-2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853104A (zh) * 2010-06-02 2010-10-06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31708A (zh) * 2011-05-31 2012-01-25 苏州天擎电子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子表
CN202076270U (zh) * 2011-06-17 2011-12-14 王亚平 Amoled显示和太阳能电池的集成模块和应用该模块的电子设备
CN103019422A (zh) * 2011-09-23 2013-04-03 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太阳能电池薄膜的终端触控面板及充电系统、方法
CN102629020A (zh) * 2012-04-28 2012-08-08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系统
CN103730067A (zh) * 2013-11-22 2014-04-16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模组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104023098A (zh) * 2014-05-21 2014-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9025A (zh) * 2016-08-31 2018-03-13 联相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能电子显示装置
CN107359857A (zh) * 2017-08-14 2017-11-17 江苏宜兴德融科技有限公司 薄膜式太阳能充电装置
CN114120843A (zh) * 2021-12-23 2022-03-01 大连集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太阳能供电的柔性透明显示屏
CN114294609A (zh) * 2022-02-11 2022-04-08 北京劲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光源及画面的彩色光伏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8031A (zh) 可穿戴终端
CN204118802U (zh) 太阳能充电器
CN104124737A (zh) 多功能移动电源
CN105449765A (zh) 供电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输电线路监测设备
CN211267029U (zh) 一种防雷击浪涌的无供电的抄表集中器
US11784267B2 (en) CIGS lamination structure and portable solar charger using same
CN105071476A (zh) 基于太阳能充电的电子设备及其屏幕亮度的调节方法
CN205039769U (zh) 一种磁性太阳能充电器
Arvani et al. Flexible energy supply for distributed electronics powered by organic solar cell and printed supercapacitor
CN105375593A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05753603U (zh) 一种光伏稳压充电电路
CN204962590U (zh) 具有外部供电功能的雨滴发电太阳能路灯
CN219801964U (zh) 基于有机光伏电池的供电模组、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4761544U (zh) 一种图像处理设备
CN204179722U (zh) 多功能移动电源
CN105529352A (zh) Amoled显示屏和终端
CN108832706A (zh) 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装置
TW201947840A (zh) 用於充電電子裝置的光伏充電器、製造該光伏充電器的方法及該光伏充電器的使用
CN207732022U (zh) 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
CN208890735U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CN103956711B (zh) 野生动物微型追踪器锂电池保护方法及装置
CN207475270U (zh) 太阳能移动电池充放电控制装置及太阳能移动电源
CN201117072Y (zh) 一种带有太阳电池的遥控器
CN204883590U (zh) 一种具有光能发电功能的信息输入处理装置
CN105515150A (zh) Usb相机连续供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