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9064B - 同步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同步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9064B
CN105519064B CN201480029182.3A CN201480029182A CN105519064B CN 105519064 B CN105519064 B CN 105519064B CN 201480029182 A CN201480029182 A CN 201480029182A CN 105519064 B CN105519064 B CN 1055190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ss
sss
subframe
node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91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9064A (zh
Inventor
田春长
伍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19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9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9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9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89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92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with preamble design, i.e. with negotiation of the synchronisation sequence with transmitter or sequence linked to the algorithm used at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4Traffic adaptive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for modulated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步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所述同步信号发送装置设置于第一节点中,所述同步信号发送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类子帧,第一类子帧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第一同步信道包括第一主同步信号(PSS)和第一辅同步信号(SSS),第一PSS和第一SSS用于使接收到第一PSS和第一SSS的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进行同步;处理模块,用于控制发送模块从发送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处理模块的控制下发送第二类子帧,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第二同步信道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第二PSS或第二SSS用于使接收到第二PSS或第二SSS的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保持同步。

Description

同步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高级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的网络演进过程中,呈现从同构网络向异构网络演进的趋势。异构网络架构中,在宏基站(Macro evolved Node B,Macro eNodeB)的覆盖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小站(Small Cell,SC)设备,用来进一步提升网络覆盖的容量。小站设备是指低功率的无线接入节点,与宏基站相比,小站设备的功率更小、覆盖范围更小、体积也更小,小站设备例如包括家庭基站(Home eNodeB)、微基站(Pico eNodeB)、射频拉远头(Remote Radio Head,RRH)等。
随着网络覆盖容量需求的增加,小站密集化是应对网络覆盖容量需求增加的主要解决方案,但部署密集小站设备具有不少实际困难,其中数量众多的小站设备间在回程(backhaul)上传输的数据就由于小站间的同步而存在下述问题。回程通常是指小站设备与核心网(Core Network)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的小站设备称为AP,AP将UE发送的数据通过多个小站设备的中转传输到核心网,从AP到核心网的数据传输路径上的小站设备间的数据传输路径都称为回程。在密集部署小站设备的网络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能频繁在多个小站设备间进行切换,因此小站设备的回程路径需要灵活变化。在灵活回程技术方案中,小站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不仅有传输路径变化,还可能伴随着传输方式的变化。当小站设备的传输方式发生变化时,例如小站设备从发送上行子帧的状态切换到发送下行子帧的状态时,接收该小站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其他小站设备需要首先耗费一定的时间与发送数据的小站设备进行同步,在该段时间内,小站设备间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
通常,实现回程有多种手段,例如光纤、微波、中继(Relay)等,但采用例如光纤的有线回程方式,需要埋设新的线路,成本较高,并且密集部署小站设备的网络一般都是在成熟城市区域,也不太可能开展新线路的埋设工程。因此,无线回程方式是密集部署小站设备回程方式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无线回程方式的中继(Relay)技术中,小站设备传输上行子帧时,周期性地保留一个下行子帧和一个特殊子帧,并在特殊子帧上传输同步信号,从而能够使探测到该同步信号的小站设备与传输上行子帧的小站设备保持同步,但这样会使小站设备在传输上行子帧的过程中,始终需要周期性保持一个下行子帧和一个特殊子帧的配置,这样,会牺牲这两个子帧的传输方式的配置灵活性,从而牺牲了宝贵的传输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在消除小站设备间在回程上传输数据的空档期的基础上,保持了子帧的配置灵活性。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同步信号发送装置,所述同步信号发送装置设置于第一节点中,所述同步信号发送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类子帧,所述第一类子帧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包括第一主同步信号PSS和第一辅同步信号SSS,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用于使接收到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的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同步;
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发送模块从发送所述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下发送所述第二类子帧,所述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用于使接收到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的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所述第二PSS根据所述第一PSS生成,所述第二SSS根据所述第一SSS生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发送第一类子帧,所述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一类子帧中;发送第二类子帧,所述第二类子帧中包括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如下规则生成所述第二PSS:所述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PSS一致;根据如下规则生成所述第一PSS:所述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SSS一致。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则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UwPTS符号中。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则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同步信号接收装置,所述同步信号接收装置设置于第二节点中,所述同步信号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主同步信号PSS和第一辅同步信号SSS,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位于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一类子帧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同步;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PSS或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一节点从发送所述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后发送的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所述第二类子帧包括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根据所述第一PSS生成,所述第二SSS根据所述第一SSS生成;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第一PSS和第一SSS,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位于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接收第二PSS或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一节点从发送所述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后发送的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所述第二类子帧包括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PSS一致,所述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SSS一致。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PSS或第二SSS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之前,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
结合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且所述第二类子帧也按照TDD方式传输,则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SSS的周期滞后一个TTI时,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UwPTS符号中。
结合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且所述第二类子帧也按照FDD方式传输,则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PSS的周期滞后0.5个TTI时,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结合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且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则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SSS的周期上,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结合第二方面第三种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之后,若仅提取到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则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发生了传输方式的切换。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同步信号发送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类子帧,所述第一类子帧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包括第一主同步信号PSS和第一辅同步信号SSS,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用于使接收到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的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同步;
所述第一节点从发送所述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
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类子帧,所述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后用于使接收到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的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所述第二PSS根据所述第一PSS生成,所述第二SSS根据所述第一SSS生成。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PSS一致,所述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SSS一致。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则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UwPTS符号中。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则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同步信号接收方法,包括:
第二节点接收第一PSS和第一SSS,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位于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同步;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第二PSS或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一节点从发送所述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后发送的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所述第二类子帧包括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根据所述第一PSS生成,所述第二SSS根据所述第一SSS生成;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PSS一致,所述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SSS一致。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PSS或第二SSS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
结合第四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且所述第二类子帧也按照TDD方式传输,则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在获取所述第一SSS的周期滞后一个TTI时,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UwPTS符号中。
结合第四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且所述第二类子帧也按照FDD方式传输,则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在获取所述第一PSS的周期滞后0.5个TTI时,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结合第四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且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则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在获取所述第一SSS的周期上,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结合第四方面第三种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节点仅接收到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则所述第二节点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发生了传输方式的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通过在第一节点发送PUSCH的同时发送第二PSS或第二SSS,使第一节点覆盖范围内的第二节点能够在第一节点发生传输状态切换时,仍然保持与第一节点的同步,并且第二PSS或第二SSS位于PUSCH子帧中,而无需为第二PSS或第二SSS配置固定的PDSCH子帧和特殊子帧,从而在消除小站设备间在回程上传输数据的空档期的基础上,保持了部分子帧的配置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异构网架构下密集部署小站设备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小站设备间传输资源示意图;
图3为使用Relay技术小站设备间传输资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发送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TDD系统下的第一类子帧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5B为FDD系统下的第一类子帧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接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也按照TDD方式传输,且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第二SSS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7B为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也按照TDD方式传输,且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第二PSS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8A为第一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也按照FDD方式传输,且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第二PSS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8B为第一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也按照FDD方式传输,且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第二SSS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9A为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且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第二SSS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9B为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且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第二PSS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接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接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异构网架构下密集部署小站设备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宏基站11的覆盖范围下,存在多个小站设备12,每个小站设备12都具有一个覆盖范围,UE13可以通过任意小站设备12或者宏基站11接入网络,UE13接入的小站设备12的回程,即UE13接入的小站设备12到宏基站的数据传输路径。小站设备12到宏基站11的回程随着网络情况的变化是随时变化的。例如UE13接入的小站设备12可以按照路径14传输数据,也可以按照路径15传输数据,即UE13接入的小站设备12的回程可以是路径14,也可以是路径15。
另外,网络中的各小站设备12存在两种数据传输方式,分别为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和发送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根据小站设备12的不同配置或不同的应用环境,小站设备12选择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例如若小站设备12有UE接入,则该小站设备12仅能发送PDSCH。
因此,数据回程路径上的小站设备12除了路径的变换,还可能伴随着传输方式的变化。
在第一小站设备发送PDSCH时,在相同的子帧内还会发送同步信道,同步信道周期性地出现,同步信道中包括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ous Signal,PSS)和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ous Signal,SSS),PSS和SSS是广播信号,位于第一小站设备覆盖范围内的其他小站设备都能够检测到该PSS和SSS,并根据该PSS和SSS与该第一小站设备进行同步。
但是,由于第一小站设备在发送PUSCH时,不会在相同的子帧内发送同步信道,因此,在第一小站设备从发送PUSCH切换到发送PDSCH时,网络中的其他小站设备首先需要探测与PDSCH同时发送的PSS和SSS,并且与第一小站设备进行同步后,才能够接收PDSCH中的数据,其他小站设备从探测到PSS和SSS到与第一小站设备完成同步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第一小站设备无法传输数据,这样将浪费一定的传输资源。
图2为小站设备间传输资源示意图,如图2所示,网络中有SC21、SC22、以及SC23三个小站设备。时间点24和时间点25为传输方式变化的切换点,在时间点24之前,SC22以下行子帧向SC23发送数据,子帧221、子帧222至子帧223以及子帧224至子帧225都包括PDSCH,子帧226和子帧227为特殊子帧,特殊子帧周期性地配置于下行子帧中。在时间点24之前SC22发送的各下行子帧中,周期性地包括同步信号,同步信号是一种广播信号,同步信号包括PSS和SSS,其中PSS位于特殊子帧中,SSS位于特殊子帧前的PDSCH子帧中。在SC22覆盖范围内的SC21和SC23都可以探测到该同步信号,从而在时间点24之前,SC23和SC21都可以与SC22实现同步。从时间点24开始,SC22切换到以上行子帧向SC23发送数据,其中子帧228至子帧229都包括PUSCH。由于在目前的帧格式中,SC22在发送包括PUSCH的子帧时,不会包括同步信号,因此,从时间点24开始,SC21与SC23将无法探测到SC22发送的同步信号,也就是SC21和SC23将失去与SC22的同步。从时间点25开始,SC22再次切换到以下行子帧向SC21或SC23发送数据,此时子帧230、子帧231至子帧232以及至子帧233至子帧234都包括PDSCH,子帧235和子帧236为特殊子帧。但由于从时间点24到时间点25的时间内,SC22发送的各上行子帧都没有同步信号,因此在时间点25之后,SC21接收的子帧211至子帧212所处的时间需要用于探测SC22发送的PDSCH帧中的同步信号(PSS和SSS),并根据该同步信号与SC22进行同步;同样的,SC23接收的子帧213至子帧214所处的时间需要用于探测SC22发送的PDSCH帧中的同步信号(PSS和SSS),并根据该同步信号与SC22进行同步。SC21从子帧215开始才能够开始接收SC22发送的PDSCH子帧中携带的数据,或者,同样地,SC23从子帧216开始才能够开始接收SC22发送的PDSCH子帧中携带的数据,SC21的子帧211到子帧212以及SC23的子帧213到子帧214就成为了小站设备间在回程上传输数据的空档期,这段空档期一般为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由此可见,在发生传输方式切换后,数据的接收端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与数据的发送端进行同步后,接收端和发送端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这样传输的数据可能出现延迟,从而导致传输资源的浪费。
在使用Relay技术时,有一种解决小站设备间在回程上传输数据时产生上述延迟的方法。图3为使用Relay技术小站设备间传输资源示意图。如图3所示,网络中有SC21、SC22、以及SC23三个小站设备。时间点24和时间点25为传输方式变化的切换点,在时间点24之前,SC22以下行子帧向SC23发送数据,子帧321、子帧322至子帧323以及子帧324至子帧325都包括PDSCH,子帧326和子帧327为特殊子帧,特殊子帧周期性地配置于下行子帧中。在时间点24之前SC22发送的各子帧中,周期性地包括同步信号,同步信号是一种广播信号,同步信号包括PSS和SSS,其中PSS位于特殊子帧中,SSS位于特殊子帧前的PDSCH子帧中。在SC22覆盖范围内的SC21和SC23都可以探测到该同步信号,从而在时间点24之前,SC23和SC21都可以与SC22实现同步。从时间点24开始,SC22切换到以上行子帧向SC23发送数据,子帧328至子帧329以及子帧330至子帧331都包括PUSCH;与图2不同的是,从时间点24开始,子帧332包括PDSCH,子帧333为特殊子帧,子帧334包括PDSCH,子帧335为特殊子帧。子帧332和子帧333,以及子帧334和子帧335周期性地配置于上行子帧中,并且子帧332和子帧333,以及子帧334和子帧335仅用于使SC22发送同步信号。从时间点25开始,SC22再次切换到以下行子帧向SC21或SC23发送数据,此时子帧336、子帧337至子帧338以及子帧339至子帧340都包括PDSCH,子帧341和子帧342为特殊子帧。由于从时间点24到时间点25的时间内,包括了PDSCH的子帧332和子帧334,以及特殊子帧格式的子帧333和子帧335,因此从时间点24到时间点25的时间内,SC21和SC23也能够探测到SC22发送的同步信号,并根据该同步信号与SC22进行同步,这样在时间点25之后,SC21可以从子帧311开始接收SC22发送的子帧336,或者SC23可以从子帧312开始接收SC22发送的子帧336。这样就没有了图2中所示的空档期,从而解决了小站设备间在回程上传输数据存在时延的问题。
但图3所示方法中,是在SC22发送包括PUSCH的上行子帧的过程中,周期性地发送下行子帧和特殊子帧,其中下行子帧包括PDSCH,并且该下行子帧和特殊子帧仅用于发送同步信号,这样虽然解决了其他SC与SC22的同步问题,但在包括PUSCH的上行子帧中插入包括PDSCH的下行子帧和插入特殊子帧会牺牲这两种子帧所在的子帧的配置灵活性,从而牺牲了宝贵的传输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是以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系统为例进行的说明,对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系统,其区别在于帧格式不同,但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发送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41,用于发送第一类子帧,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第一同步信道包括第一PSS和第一SSS,第一PSS和第一SSS用于使接收到第一PSS和第一SSS的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进行同步。
具体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在小站设备间在回程上传输数据时,在发送数据的小站设备发送上行子帧时,加入下行子帧中才有的同步信号,从而使发送数据的小站设备在传输状态发生改变时,可以始终发送同步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发送装置设置于发送数据的第一节点中,将能够在异构网架构中发送数据的任意网络节点称为第一节点。将第一节点覆盖范围内,能够探测到第一节点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任意网络节点称为第二节点。第一节点发送数据的目标节点是第二节点中的一个节点。
第一节点发送的子帧可以分为第一类子帧和第二类子帧两类,这里的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第一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第一类子帧中,对于TDD系统和FDD系统,第一类子帧的帧结构有所不同。图5A为TDD系统下的第一类子帧的帧结构示意图,图5B为FDD系统下的第一类子帧的帧结构示意图。如图5A所示,第一类子帧包括多个PDSCH子帧51和特殊子帧52,其中特殊子帧52包括下行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slot,DwPTS)53、保护间隔(Guard Period,GP)54和上行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solt,UwPTS)55,特殊子帧52周期性地出现在第一类子帧中。在特殊子帧52前的一个PDSCH子帧51的最后一个符号中,包括第一SSS56,在特殊子帧52中的DwPTS53中,包括第一PSS57。第一SSS56和第一PSS57组成第一类子帧中的第一同步信道。如图5B所示,第一类子帧包括多个PDSCH子帧58,其中在该多个PDSCH子帧58中的某些PDSCH子帧中,包括第一SSS56和第一PSS57。包括第一SSS56和第一PSS57的PDSCH子帧周期性地出现在第一类子帧中,PDSCH子帧58包括14个符号,其中第一SSS56位于第6个符号,第一PSS57位于第7个符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发送装置包括发送模块41,发送模块41用于发送第一类子帧,发送模块41根据回程路径的需要,将第一类子帧发送给第一节点覆盖范围内的一个第二节点。第一节点覆盖范围内的其他第二节点可以探测到发送模块41发送的第一类子帧中的同步信道,当第二节点探测到第一类子帧中的同步信道后,接收到其中的第一SSS和第一PSS,即可根据第一SSS和第一PSS与第一节点进行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子帧中的第一同步信道并不是在第一类子帧中的每个子帧中都存在的,而是以一个周期出现。
处理模块42,用于控制发送模块41从发送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发送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42,处理模块42用于控制发送模块41从发送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可选的,处理模块42可以通过检测同步信号发送装置的预设配置确定是否从发送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或者处理模块42可以通过检测同步信号发送装置所在的第一节点的外部环境确定是否从发送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总之,同步信号发送装置包括两种发送状态,分别为发送第一类子帧和发送第二类子帧,处理模块42通过检测同步信号发送装置的内部状态或者外部状态确定使用哪种发送状态。
发送模块41,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42的控制下发送第二类子帧,第二类子帧中包括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第二同步信道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第二PSS或第二SSS用于使接收到第二PSS或第二SSS的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保持同步,第二PSS根据第一PSS生成,第二SSS根据第一SSS生成。
具体地,发送模块41还用于发送第二类子帧,第二类子帧发送给任意一个第二节点。第二类子帧中包括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其中第二同步信道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第二PSS根据第一PSS生成,第二SSS根据第一SSS生成。也就是说,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第二PSS和第二SSS中的任意一个,并且第二PSS是根据第一类子帧中的第一PSS生成的,第二SSS是根据第一类子帧中的第一SSS生成的。
对于TDD系统和FDD系统,第二类子帧的帧结构有所不同,但其中都周期性地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中的一个,第二PSS或第二SSS可以周期性地位于第二类子帧中的任意位置,并且第二PSS或第二SSS在第二子帧中的位置是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中预定义好的。由于第二PSS或第二SSS分别根据第一PSS和第一SSS生成,因此第二PSS或第二SSS也是广播信号,在第一节点覆盖范围内的第二节点中,除了接收第二类子帧的第二节点外的其他第二节点可以探测到第二类子帧中的第二PSS或第二SSS。当第一节点发生了传输方式的切换,从发送包括PDSCH的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包括PUSCH的第二类子帧时,第二节点还是首先从检测第一PSS和第一SSS的周期上进行同步信道的检测,若未检测到,则第二节点从与第一节点预定义好的第二PSS或第二SSS的周期上检测第二PSS或第二SSS,从而即可检测到第二PSS或第二SSS。虽然第二类子帧中的第二同步信道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也就是说第二同步信道与第一同步信道不同,第二同步信道包括的是第二PSS和第二SSS中的一个,并不是完整的同步信号。但由于第二节点在接收第二类子帧之前,首先接收了第一类子帧,并根据第一类子帧中的第一同步信道与第一节点进行了同步,而第二PSS或第二SSS又是根据第一PSS和第一SSS生成的,因此当第二节点获取第二PSS或第二SSS后,即可确定第二PSS或第二SSS仍然是发送第一PSS和第一SSS的第一节点发送的,从而第二节点可以根据第二PSS或第二SSS与第一节点保持同步。另外,第二类子帧中的第二同步信道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可以节约第二同步信道在第二类子帧中占用的资源,而且这样不需要在发送PUSCH子帧时加入PDSCH子帧和特殊子帧,从而使得同步信号发送装置在发送PUSCH子帧时,所有的子帧都可以灵活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类子帧中的第二同步信道并不是在第二类子帧中的每个子帧中都存在的,而是以一个周期出现。
在发送模块41发送第二类子帧后,若处理模块42再次切换到发送第一类子帧,由于第二节点一直与第一节点保持同步状态,因此接收第一类子帧的第二节点无需等待探测第一类子帧中的第一PSS和第一SSS与第一节点进行同步,而是可以直接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数据,第一节点无需等待第二节点进行同步,可以直接发送数据,从而消除了小站设备间在回程上传输数据的空档期。
由于第二PSS是根据第一PSS生成的,第二SSS是根据第一SSS生成的,因此第二PSS有一些特征与第一PSS相同,第二SSS有一些特征与第一SSS相同,接收到第二PSS或第二SSS的第二节点可以根据第一PSS或第一SSS的特征与第一节点保持同步,从而不需要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间重新建立新的同步信号的同步机制。
进一步地,为了使第二节点能够更好的与第一节点保持同步,处理模块42可以根据如下规则生成第二PSS: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第一PSS一致;根据如下规则生成第二SSS: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第一SSS一致。第二PSS和第二SSS与第一PSS和第一SSS相比,区别在于,在第二类子帧和第一类子帧中位于不同的时隙。发送模块41在发送第一类子帧时,第一同步信道中的第一PSS和第一SSS是按照一个周期发送的,这样第二节点就可以在相应的周期上检测第一PSS和第一SSS;而发送模块41按照上述规则发送第二类子帧时,第二节点只需在探测第一PSS和第二SSS的周期加上时间偏移,即可探测到第二PSS或第二SSS,并且由于第二PSS和第二SSS除了时间偏移外与第一PSS和第一SSS相同,因此在第二节点中无需额外设置另一组同步信号,相当于只是在探测第一PSS和第一SSS的周期偏移一个时间间隔上再检测第二PSS或第二SSS。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节点发送PUSCH的同时发送第二PSS或第二SSS,使第一节点覆盖范围内的第二节点能够在第一节点发生传输状态切换时,仍然保持与第一节点的同步,并且第二PSS或第二SSS位于PUSCH子帧中,而无需为第二PSS或第二SSS配置固定的PDSCH子帧和特殊子帧,从而在消除小站设备间在回程上传输数据的空档期的基础上,保持了部分子帧的配置灵活性。
进一步地,第二类子帧可能按照TDD方式或FDD方式传输,由于TDD系统和FDD系统的帧结构有所不同,因此第二PSS或第二SSS在第二类子帧中的位置也有所不同。
若第二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则可以将第二PSS或第二SSS放在第二类子帧中某些子帧之前的UwPTS符号中。若第二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则可以将第二PSS或第二SSS放在第二类子帧中某个或某些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其中,如果第二PSS或第二SSS在第二类子帧中是周期性出现的,且第一PSS和第一SSS在第一类子帧中是周期性出现的,则所述第二PSS或第二SSS的周期与第一PSS和第一SSS的周期相同。按照上述规则设置的第二PSS或第二SSS可以使第二节点能够按照一个时间偏移探测到第二PSS或第二SSS,第二节点对第二PSS或第二SSS的具体探测方法将在下述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接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第一PSS和第一SSS,第一PSS和第一SSS位于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类子帧中,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第一同步信道包括第一PSS和第一SSS。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接收装置设置于网络中的第二节点中,该第二节点位于发送数据的第一节点的覆盖范围内,并且能够探测到第一节点发送的同步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61,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第一PSS和第一SSS,第一PSS和第一SSS位于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类子帧中,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第一同步信道包括第一PSS和第一SSS。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类子帧是发送至其覆盖范围内的多个第二节点中的一个第二节点的,但第一节点覆盖范围内的其他节点也能够探测到第一类子帧中的第一PSS和第一SSS。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子帧中的第一同步信道并不是在第一类子帧中的每个子帧中都存在的,而是以一个周期出现。
处理模块62,用于根据第一PSS和第一SSS与第一节点进行同步。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接收装置还包括同步模块62,当接收模块61接收到第一PSS和第一SSS后,同步模块62就可以根据第一PSS和第一SSS与第一节点进行同步。
接收模块61,还用于接收第二PSS或第二SSS,第二PSS或第二SSS位于第一节点从发送所述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后发送的第二类子帧中,第二类子帧包括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第二同步信道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第二PSS根据第一PSS生成,第二SSS根据第一SSS生成。
具体地,接收模块61还用于接收第二PSS或第二SSS中的一个,第二PSS和第二SSS位于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类子帧中,第二类子帧包括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第二同步信道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其中第二PSS根据第一PSS生成,第二SSS根据第一SSS生成。第二类子帧是第一节点在发生了传输方式切换时发送的,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类子帧是发送至其覆盖范围内的多个第二节点中的一个第二节点的,但第一节点覆盖范围内的其他节点也能够探测到第二类子帧中的第二PSS或第二SSS。
对于TDD系统和FDD系统,第二类子帧的帧结构有所不同,但其中都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中的一个,第二PSS或第二SSS可以周期性地位于第二类子帧中的任意位置,并且第二PSS或第二SSS在第二子帧中的位置是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中预定义好的。由于第二PSS或第二SSS分别根据第一PSS和第一SSS生成,因此第二PSS或第二SSS也是广播信号,在第一节点覆盖范围内的第二节点中,除了接收第二类子帧的第二节点外的其他第二节点可以探测到第二类子帧中的第二PSS或第二SSS,并由接收模块61接收第二PSS或第二SSS。当第一节点发生了传输方式的切换,从发送包括PDSCH的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包括PUSCH的第二类子帧时,接收模块61还是首先从接收第一PSS和第一SSS的周期上进行同步信道的检测和接收,若未检测到,则接收模块61从与第一节点预定义好的第二PSS或第二SSS的周期上检测并接收第二PSS或第二SSS,从而即可接收到第二PSS或第二SSS。虽然第二类子帧中的第二同步信道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也就是说第二同步信道与第一同步信道不同,并不是完整的同步信号,但由于接收模块61在接收第二类子帧之前,首先接收了第一类子帧,并且处理模块61根据第一类子帧中的第一同步信道与第一节点进行了同步,而第二PSS或第二SSS又是根据第一PSS和第一SSS生成的,因此当接收模块61获取第二PSS或第二SSS后,处理模块62即可确定第二PSS或第二SSS仍然是发送第一PSS和第一SSS的第一节点发送的,从而同样可以根据第二PSS或第二SSS与第一节点保持同步。另外,第二类子帧中的第二同步信道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可以节约第二同步信道在第二类子帧中占用的资源,而且这样不需要在发送PUSCH子帧时加入PDSCH子帧和特殊子帧,从而使得同步信号发送装置在发送PUSCH子帧时,所有的子帧都可以灵活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类子帧中的第二同步信道并不是在第二类子帧中的每个子帧中都存在的,而是以一个周期出现。
处理模块62,还用于根据第二PSS或第二SSS与第一节点保持同步。
具体地,由于第二PSS是根据第一PSS生成的,第二SSS是根据第一SSS生成的,因此第二PSS有一些特征与第一PSS相同,第二SSS有一些特征与第一SSS相同,第二接收模块63接收到第二PSS或第二SSS后,同步模块62可以根据第一PSS或第一SSS的特征与第一节点保持同步,从而不需要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间重新建立新的同步信号的同步机制。
进一步地,为了使第二节点能够更好的与第一节点保持同步,第二PSS和第二SSS的设置规则可以为: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第一PSS一致,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第一SSS一致。第二PSS和第二SSS与第一PSS和第一SSS相比,区别仅在于,在第二类子帧和第一类子帧中位于不同的时隙。第一节点在发送第一类子帧时,第一同步信道中的第一PSS和第一SSS是按照一个周期发送的,这样第二节点就可以在相应的周期上检测第一PSS和第一SSS;而第一节点按照上述规则发送第二类子帧时,第二节点只需在探测第一PSS和第二SSS的周期加上时间偏移,即可探测到第二PSS或第二SSS,并且由于第二PSS和第二SSS除了时间偏移外与第一PSS和第一SSS相同,因此在第二节点中无需额外设置另一组同步信号,相当于只是在探测第一PSS和第一SSS的周期偏移一个时间间隔上再检测第二PSS或第二SSS。
在处理模块62根据第二PSS或第二SSS与第一节点保持同步之后,若接收模块61再次接收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类子帧,则由于第二节点一直与第一节点保持同步状态,因此第二节点无需等待探测第一类子帧中的第一PSS和第一SSS与第一节点进行同步,而是可以直接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数据,第一节点无需等待第二节点进行同步,可以直接发送数据,从而消除了小站设备间在回程上传输数据的空档期。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节点发送PUSCH的同时发送第二PSS或第二SSS,使第一节点覆盖范围内的第二节点能够在第一节点发生传输状态切换时,仍然保持与第一节点的同步,并且第二PSS或第二SSS位于PUSCH子帧中,而无需为第二PSS或第二SSS配置固定的PDSCH子帧和特殊子帧,从而在消除小站设备间在回程上传输数据的空档期的基础上,保持了部分子帧的配置灵活性。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62,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PSS或第二SSS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之前,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第二PSS或第二SSS。具体地,当处理模块62探测到第二类子帧中的第二同步信道中的第二PSS或第二SSS后,还需要将第二PSS或第二SSS提取出来。由于第二PSS或第二SSS可能与第一节点发送第一PSS和第一SSS的周期存在时间偏移,因此根据第一类子帧和第二类子帧的不同帧结构,处理模块62需要按照不同的规则提取第二PSS或第二SSS。
具体地,在TDD系统和FDD系统中,第一类子帧和第二类子帧的帧结构有所不同,在这里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也按照TDD方式传输;第一种是第一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也按照FDD方式传输;第一种是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
在第一种情况中,即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也按照TDD方式传输,则处理模块62,具体用于在获取第一SSS的周期滞后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 Interval,TTI)时,从第二类子帧中提取第二PSS或第二SSS,第二PSS或第二SSS位于第二类子帧的UwPTS符号中。以图7A和图7B为例进行说明,图7A为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也按照TDD方式传输,且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第二SSS的帧结构示意图;图7B为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也按照TDD方式传输,且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第二PSS的帧结构示意图。
如图7A所示,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71和特殊子帧72,第一SSS73位于特殊子帧72前的PDSCH71的最后一个符号中,第一PSS74位于DwPTS75中,第二类子帧包括PUSCH76和特殊子帧72,第二SSS77位于UwPTS78中,由TDD的帧结构可知,特殊子帧72包括DwPTS75、GP79和UwPTS78,并且特殊子帧72一共占用一个TTI,而特殊子帧72在第一类子帧和第二类子帧中出现的周期是相同的。因此,第二SSS77与第一SSS73相比,在周期上滞后了一个TTI。如图7B所示,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71和特殊子帧72,第一SSS74位于特殊子帧72前的PDSCH71的最后一个符号中,第一PSS74位于DwPTS75中,第二类子帧包括PUSCH76和特殊子帧72,第二PSS70位于UwPTS78中,由TDD的帧结构可知,特殊子帧72包括DwPTS75、GP79和UwPTS78,并且特殊子帧72一共占用一个TTI,而特殊子帧72在第一类子帧和第二类子帧中出现的周期是相同的。因此,第二PSS70与第一SSS73相比,在周期上滞后了一个TTI。因此,第二接收模块63可以在获取第一SSS73的周期滞后一个TTI时,从第二类子帧中提取第二PSS70或第二SSS77。
在第二种情况中,即第一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也按照FDD方式传输,则处理模块62,具体用于在获取第一PSS的周期滞后0.5个TTI时,从第二类子帧中提取第二PSS或第二SSS,第二PSS或第二SSS位于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以图8A和图8B为例进行说明,图8A为第一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也按照FDD方式传输,且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第二PSS的帧结构示意图;图8B为第一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也按照FDD方式传输,且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第二SSS的帧结构示意图。
如图8A所示,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81,PDSCH81共包括14个符号,第一SSS82周期性地位于某些PDSCH81的第6个符号中,第一PSS83周期性地位于该PDSCH81的第7个符号中,第二类子帧包括PUSCH84,PUSCH84共包括14个符号,第二PSS85周期性地位于某些PUSCH84的最后一个符号中。包括第二PSS85的PUSCH84的周期与包括第一PSS83和第一SSS82的PDSCH81的周期相同。一个PDSCH81或一个PUSCH84占用一个TTI,而第二PSS85与第一PSS83相比,滞后了7个符号,即0.5个TTI。如图7B所示,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81,PDSCH81共包括14个符号,第一SSS82周期性位于某些PDSCH81的第6个符号中,第一PSS83周期性地位于该PDSCH81的第7个符号中,第二类子帧包括PUSCH84,PUSCH84共包括14个符号,第二SSS86周期性地位于某些PUSCH84的最后一个符号中。包括第二SSS86的PUSCH84的周期与包括第一PSS83和第一SSS82的PDSCH81的周期相同。一个PDSCH81或一个PUSCH84占用一个TTI,而第二SSS86与第一PSS83相比,滞后了7个符号,即0.5个TTI。因此,第二接收模块63可以在获取第一PSS83的周期滞后0.5个TTI时,从第二类子帧中提取第二PSS85或第二SSS86。
在第三种情况中,即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则处理模块62,具体用于在获取第一SSS的周期上,从第二类子帧中提取第二PSS或第二SSS,第二PSS或第二SSS位于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以图9A和图9B为例进行说明,图9A为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且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第二SSS的帧结构示意图;图9B为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第二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且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第二PSS的帧结构示意图。
如图9A所示,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91和特殊子帧92,特殊子帧92包括DwPTS93、GP94和UwPTS95,第一SSS96位于特殊子帧92前的PDSCH91的最后一个符号中,第一PSS97位于DwPTS93中,第二类子帧包括PUSCH98,PUSCH98共包括14个符号,第二SSS99周期性地位于某些PUSCH98的最后一个符号中。包括第二SSS99的PUSCH98的周期与包括第一SSS96的PDSCH91的周期相同。一个PDSCH91或一个PUSCH98占用一个TTI,因此第二SSS99在第一SSS96的周期上。如图9B所示,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91和特殊子帧92,特殊子帧92包括DwPTS93、GP94和UwPTS95,第一SSS96位于特殊子帧92前的PDSCH91的最后一个符号中,第一PSS97位于DwPTS93中,第二类子帧包括PUSCH98,PUSCH98共包括14个符号,第二PSS90周期性地位于某些PUSCH98的最后一个符号中。包括第二PSS90的PUSCH98的周期与包括第一SSS96的PDSCH91的周期相同。一个PDSCH91或一个PUSCH98占用一个TTI,因此第二PSS90在第一SSS96的周期上。因此,第二接收模块63可以在获取第一SSS96的周期上,从第二类子帧中提取第二PSS90或第二SSS99。
进一步地,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处理模块62,还用于在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之后,若仅提取到第二PSS或第二SSS,则确定第一节点发生了传输方式的切换。
具体地,处理模块62是周期性地检测同步信号,若处理模块62同时检测到第一PSS和第一SSS,则可以确定第一节点正在发送第一类子帧。若处理模块62仅检测到第二PSS或第二SSS中的一个,则可以确定第一节点发生了传输方式的切换,即正在发送第二类子帧。
进一步地,若处理模块62确定第一节点发生了传输方式的切换。则处理模块62还用于确定不接收第二类子帧中的PUSCH。具体地,若处理模块62确定第一节点发生了传输方式的切换,则处理模块62将确定只需要根据第二类子帧中的第二PSS或第二SSS与第一节点保持同步。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S101,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类子帧,所述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包括第一PSS和第一SSS,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用于使接收到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的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同步。
步骤S102,所述第一节点从发送所述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
步骤S103,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类子帧,所述第二类子帧中包括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后用于使接收到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的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所述第二PSS根据所述第一PSS生成,所述第二SSS根据所述第一SSS生成。
本实施例的同步信号发送方法用于完成图4所示的同步信号发送装置的处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图10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
进一步地,图10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PSS一致,所述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SSS一致。
进一步地,图10所示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则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UwPTS符号中。
进一步地,图10所示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则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接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S111,第二节点接收第一PSS和第一SSS,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位于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
步骤S112,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同步。
步骤S113,所述第二节点接收第二PSS或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一节点从发送所述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后发送的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所述第二类子帧包括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根据所述第一PSS生成,所述第二SSS根据所述第一SSS生成。
步骤S114,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
本实施例的同步信号接收方法用于完成图6所示的同步信号接收装置的处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图1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
进一步地,图1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PSS一致,所述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SSS一致。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接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信号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S121,第二节点接收第一PSS和第一SSS,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位于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
步骤S122,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同步。
步骤S123,所述第二节点接收第二PSS或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一节点从发送所述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后发送的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所述第二类子帧包括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根据所述第一PSS生成,所述第二SSS根据所述第一SSS生成。
步骤S124,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
步骤S125,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
进一步地,若所述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且所述第二类子帧也按照TDD方式传输,则步骤S124包括:所述第二节点在获取所述第一SSS的周期滞后一个TTI时,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UwPTS符号中。
进一步地,若所述第一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且所述第二类子帧也按照FDD方式传输,则步骤S124包括:所述第二节点在获取所述第一PSS的周期滞后0.5个TTI时,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进一步地,若所述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且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则步骤S124包括:所述第二节点在获取所述第一SSS的周期上,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进一步地,在图1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25之后,还包括:若所述第二节点仅接收到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则所述第二节点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发生了传输方式的切换。所述第二节点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发生了传输方式的切换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节点确定不接收所述第二类子帧中的PUSCH。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41可以与第一节点的发送器对应,也可以对应第一节点的收发器。处理模块42可以与第一节点的处理器对应,这里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完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第一节点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的指令代码,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41和处理模块42执行上述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61可以与第二节点的接收器对应,也可以对应第二节点的收发器。处理模块62可以与第二节点的处理器对应,这里处理器可以是一个CPU,或者是ASIC,或者完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第二节点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的指令代码,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61和处理模块62执行上述操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6)

1.一种同步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号发送装置设置于第一节点中,所述同步信号发送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类子帧,所述第一类子帧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包括第一主同步信号PSS和第一辅同步信号SSS,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用于使接收到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的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同步;
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发送模块从发送所述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下发送所述第二类子帧,所述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用于使接收到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的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所述第二PSS根据所述第一PSS生成,所述第二SSS根据所述第一SSS生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发送第一类子帧,所述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一类子帧中;发送第二类子帧,所述第二类子帧中包括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如下规则生成所述第二PSS:所述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PSS一致;根据如下规则生成所述第一PSS:所述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SSS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如下规则生成所述第二PSS:所述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PSS一致;根据如下规则生成所述第一PSS:所述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SSS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时分双工TDD方式传输,则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上行导频时隙UwPTS符号中。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频分双工FDD方式传输,则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7.一种同步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号接收装置设置于第二节点中,所述同步信号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主同步信号PSS和第一辅同步信号SSS,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位于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一类子帧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同步;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PSS或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一节点从发送所述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后发送的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所述第二类子帧包括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根据所述第一PSS生成,所述第二SSS根据所述第一SSS生成;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第一PSS和第一SSS,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位于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一类子帧包括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接收第二PSS或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一节点从发送所述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后发送的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所述第二类子帧包括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根据如下规则生成的所述第二PSS:所述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PSS一致;接收所述第一节点根据如下规则生成的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SSS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根据如下规则生成的所述第二PSS:所述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PSS一致;接收所述第一节点根据如下规则生成的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SSS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PSS或第二SSS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之前,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类子帧按照时分双工TDD方式传输,且所述第二类子帧也按照TDD方式传输,则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SSS的周期滞后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时,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上行导频时隙UwPTS符号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类子帧按照频分双工FDD方式传输,且所述第二类子帧也按照FDD方式传输,则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PSS的周期滞后0.5个TTI时,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且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则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SSS的周期上,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之后,若仅提取到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则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发生了传输方式的切换。
16.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之后,若仅提取到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则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发生了传输方式的切换。
17.一种同步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节点发送第一类子帧,所述第一类子帧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包括第一主同步信号PSS和第一辅同步信号SSS,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用于使接收到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的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同步;
所述第一节点从发送所述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
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类子帧,所述第二类子帧中包括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包括第二PSS或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后用于使接收到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的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所述第二PSS根据所述第一PSS生成,所述第二SSS根据所述第一SSS生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PSS一致,所述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SSS一致。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PSS一致,所述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SSS一致。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时分双工TDD方式传输,则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上行导频时隙UwPTS符号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频分双工FDD方式传输,则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23.根据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频分双工FDD方式传输,则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24.一种同步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节点接收第一主同步信号PSS和第一辅同步信号SSS,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位于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一类子帧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第一同步信道,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一PSS和所述第一SSS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同步;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第二PSS或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一节点从发送所述第一类子帧切换到发送第二类子帧后发送的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所述第二类子帧包括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第二同步信道,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包括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根据所述第一PSS生成,所述第二SSS根据所述第一SSS生成;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一类子帧中,所述第二同步信道周期性地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PSS一致,所述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SSS一致。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PSS一致,所述第二SSS所使用的序列、调制编码格式以及频域资源位置与所述第一SSS一致。
28.根据权利要求24~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PSS或第二SSS与所述第一节点保持同步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类子帧按照时分双工TDD方式传输,且所述第二类子帧也按照TDD方式传输,则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在获取所述第一SSS的周期滞后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时,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上行导频时隙UwPTS符号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类子帧按照频分双工FDD方式传输,且所述第二类子帧也按照FDD方式传输,则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在获取所述第一PSS的周期滞后0.5个TTI时,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类子帧按照TDD方式传输,且所述第二类子帧按照FDD方式传输,则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在获取所述第一SSS的周期上,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中。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节点仅接收到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则所述第二节点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发生了传输方式的切换。
33.根据权利要求29~3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第二类子帧中提取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节点仅接收到所述第二PSS或所述第二SSS,则所述第二节点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发生了传输方式的切换。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通信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3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一种同步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6.一种同步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3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480029182.3A 2014-08-13 2014-08-13 同步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5190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4276 WO2016023193A1 (zh) 2014-08-13 2014-08-13 同步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9064A CN105519064A (zh) 2016-04-20
CN105519064B true CN105519064B (zh) 2019-06-18

Family

ID=55303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9182.3A Active CN105519064B (zh) 2014-08-13 2014-08-13 同步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29843B2 (zh)
EP (1) EP3174257B1 (zh)
JP (1) JP6446535B2 (zh)
CN (1) CN105519064B (zh)
WO (1) WO20160231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0703B (zh) 2016-05-12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的收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071074B2 (en) * 2017-06-08 2021-07-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figuring resources for synchronization in a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
US11057937B2 (en) * 2017-10-19 2021-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node connection techniques in wireless backhaul systems
CN109905216A (zh) * 2017-12-11 2019-06-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多同步信道发送及接收方法、装置和介质
US11595998B2 (en) * 2018-08-20 2023-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paration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 for access and backhaul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s
CN111327556B (zh) * 2018-12-14 2022-03-25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方法和装置、同步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937197B2 (en) * 2020-04-17 2024-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using a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for measurement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462A (zh) * 2009-11-10 2011-04-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搜索方法及设备
CN102239716A (zh) * 2010-01-11 201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2907152A (zh) * 2009-09-25 2013-01-30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多载波网络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29396B1 (en) * 2009-03-18 2018-12-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obtain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JP5391985B2 (ja) * 2009-10-07 2014-01-1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用の信号処理装置、phy処理装置、及びmac処理装置
US8767711B2 (en) * 2009-10-07 2014-07-01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use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PHY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AC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485069B2 (en) * 2010-04-15 2016-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proximity detection signal for peer discovery
US9276722B2 (en) * 2010-05-05 2016-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xpanded search space for R-PDCCH in LTE-A
US9125135B2 (en) * 2011-05-09 2015-09-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dependent configuration identities in a heterogeneou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369280B2 (en) * 2011-07-01 2013-02-05 Ofinno Techologies, LLC Control channels in multicarrier OFDM transmission
MX2014000958A (es) * 2011-07-27 2014-02-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odo para transmitir una señal de referencia de enlace ascendente en un sistema multi - nodo y terminal que utiliza el mismo.
US20130188624A1 (en) * 2012-01-20 2013-07-25 Jung Seung Le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neighbor cells of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EP2751948A1 (en) * 2012-01-30 2014-07-09 Fujitsu Limi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55442B2 (en) * 2012-03-20 2018-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design for new carrier type
US20150109974A1 (en) * 2012-05-11 2015-04-23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to Avoid Collision
CN103491041B (zh) * 2012-06-13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方法及基站、终端
CN104641688A (zh) * 2012-11-02 2015-05-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用于小区搜索和测量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40133395A1 (en) * 2012-11-09 2014-05-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ication of small cells
WO2014111894A1 (en) * 2013-01-18 2014-07-24 Nokia Corporation Controlled synchronization group selection
US20140211670A1 (en) 2013-01-28 2014-07-31 Broadcom Corporation Wireless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GB2513870A (en) * 2013-05-07 2014-11-12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428846B (zh) * 2013-08-08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同步位置过滤方法、装置和设备
US10212678B2 (en) * 2013-11-20 2019-0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US10334588B2 (en) * 2013-12-11 2019-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sense adaptive transmission (CSAT) coordinat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16021979A1 (ko) * 2014-08-07 2016-02-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동기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동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7152A (zh) * 2009-09-25 2013-01-30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多载波网络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14462A (zh) * 2009-11-10 2011-04-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搜索方法及设备
CN102239716A (zh) * 2010-01-11 201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46535B2 (ja) 2018-12-26
EP3174257A1 (en) 2017-05-31
CN105519064A (zh) 2016-04-20
EP3174257A4 (en) 2017-08-30
EP3174257B1 (en) 2018-10-03
US20170156121A1 (en) 2017-06-01
JP2017528068A (ja) 2017-09-21
US10129843B2 (en) 2018-11-13
WO2016023193A1 (zh) 2016-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9064B (zh) 同步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0492158B2 (en) Cell configuration metho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9964419B (zh) Iab无线网络的初始接入和无线电资源管理
CN107888366B (zh) 映射数据符号的系统和方法
KR101660202B1 (ko) 다중 사용자 풀 듀플렉스 전송을 위한 간섭 회피, 채널 사운딩, 및 다른 시그널링을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EP310196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delay difference,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9964439A (zh) 毫米波(mmw)中的两步随机接入信道(rach)规程
KR20160128401A (ko) 탐색 신호를 수신하기 위하여 제어 정보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7040868A (zh) 使用lte空中接口同步网络覆盖之外和局部网络覆盖的点对点操作
CN105684529A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
EP300298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achieving synchronization among base stations
CN105122698B (zh) 受控的同步群组选择
WO20120487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JP2014533902A (ja) 異種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同期の強化方法及び強化装置
CN104521265A (zh) 通信控制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US20180359044A1 (en) Transmission of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WO2012130125A1 (zh) 一种确定子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3595373B1 (e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780339B (zh) 联合检测同步移动通信网络上的信道干扰的系统和方法
CN104811915B (zh) 用于辅助获取动态网络辅助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92702A (zh) 用于配置不可知无线电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RU2013150025A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компьютерная программа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средство хран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KR2015012548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종간 듀플랙스 운영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