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6963A - 一种控制面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面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6963A
CN105516963A CN201410495920.5A CN201410495920A CN105516963A CN 105516963 A CN105516963 A CN 105516963A CN 201410495920 A CN201410495920 A CN 201410495920A CN 105516963 A CN105516963 A CN 105516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quipment
information
scene
chain
comm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959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4959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1696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3725 priority patent/WO201604531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6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696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面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涉及无线通信技术。本发明公开的控制面配置方法,包括:网络侧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对该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面的配置;所述网络侧将控制面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网络设备。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用户所处的不同场景进行灵活的控制面配置。不仅充分利用了各种无线覆盖,降低控制面开销;而且能弥补各个覆盖链路的不足之处,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面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面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其他业务应用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他们迫切要求5G具有媲美光纤的接入速率、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完美的实时体验、以及随时随地的无线宽带接入能力。此外,能耗效率、频谱效率和峰值速率等重要指标也需要在5G系统设计时综合考虑。中国在2013年就已经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来推动5G技术的发展。根据国际整体情况,预计2015年将形成5G愿景、关键能力需求、及频谱规划;之后将启动5G标准化工作,计划在2020年后开始商用。国际标准方面,LTE-Advanced的技术标准主要是在3GPP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业界初步认为在3GPPR14阶段(预计于2016年)将启动面向5G的标准研究工作。
在未来的移动网络中,业务量需求会不断提高、终端数目和种类也不断爆发式增长、用户QOS等需求差异化明显,这些都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场景研究对应的解决方案。随着未来5G无线网络的发展和无线宽带应用的普及,重叠覆盖的场景将会越来越多。例如用于增强容量的宏站覆盖下的超密集网络,以及宏站覆盖下的移动中继网络等。随着用户的移动,他可能经历不同的重叠覆盖的网络场景。这些场景中,不同覆盖所提供的无线链路的质量和特性也大不相同。例如,在5G的典型场景超密集网络(UDN)中,宏站提供的无线链路支持范围大,但由于距离较远的原因信道质量可能不是很好。相反的,UDN小站虽然能够提供好的链路质量,但由于小站的覆盖很小,无法很好的支持用户的快速移动。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游牧网络以及移动中继网络的场景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面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以解决在各种场景下保持控制面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信令开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面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对该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面的配置;
所述网络侧将控制面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当前的覆盖场景信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覆盖场景信息至少包括覆盖数量和各覆盖的特性。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网络侧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面的配置指:
所述网络侧对所述终端设备针对不同的控制面消息配置一个或多个传输信道,其中,配置多个传输信道时,所配置的传输信道属于相同或不同的覆盖。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网络侧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所处场景的信息;或者
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结合网络侧的场景感知辅助信息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用户的移动速度、所测各个覆盖的无线信道的信息、用户本地业务信息。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网络侧的场景感知辅助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类型、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相关信息、邻/本小区负荷信息。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网络侧通过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将控制面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采用该消息中指示的控制面配置的起始时间信息。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通过广播信道或专用用户控制信道通知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或者根据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结合所接收到的网络侧的场景感知辅助信息判断本终端设备所处场景,并将所判断的场景信息上报给所述网络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单元,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对该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面的配置;
第二单元,将控制面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地,上述设备中,所述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当前的覆盖场景信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覆盖场景信息至少包括覆盖数量和各覆盖的特性。
可选地,上述设备中,所述第一单元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对该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面的配置指:
所述第一单元对所述终端设备针对不同的控制面消息配置一个或多个传输信道,其中,配置多个传输信道时,所配置的传输信道属于相同或不同的覆盖。
可选地,上述设备中,所述第一单元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指: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所处场景的信息;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结合网络侧的场景感知辅助信息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
可选地,上述设备中,所述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用户的移动速度、所测各个覆盖的无线信道的信息、用户本地业务信息。
可选地,上述设备中,所述网络侧的场景感知辅助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类型、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相关信息、邻/本小区负荷信息。
可选地,上述设备中,所述第二单元通过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将控制面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地,上述设备中,所述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采用该消息中指示的控制面配置的起始时间信息。
可选地,上述设备还包括:
第三单元,通过广播信道或专用用户控制信道通知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
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用户所处的不同场景进行灵活的控制面配置。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各种无线覆盖,降低控制面开销;而且能弥补各个覆盖链路的不足之处,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质量。例如,UND中高速用户可以用宏小区进行控制,低速或静止用户可以用小小区进行控制。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小小区覆盖提供的优质链路资源,又弥补了小小区覆盖小,对高速用户容易导致快速和频繁切换的不足。极端情况下,对于低速用户,当宏覆盖所提供的链路质量只能支持QPSK,而小小区覆盖能支持64QAM时,采用小小区覆盖能节省2/3的信令开销。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发明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用户侧场景感知的控制面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络侧场景感知的控制面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独立的控制面配置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交叉的控制面配置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重叠的控制面配置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由于,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控制面的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用于控制的信道要求具有稳定可靠的特性,并要在支持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控制信令传递的开销。所以在未来的5G网络中,如果能根据用户所处的场景和各个覆盖所提供的无线链路的特性进行灵活的控制面配置,必然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控制效果,减少信令的开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面配置方法,使用户能根据所处的场景以及各个覆盖所提供的无线链路的特性进行灵活的控制面配置,在加强控制面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信令的开销。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操作:
网络侧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根据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对该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面的配置;
所述网络侧将控制面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当前的覆盖场景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覆盖数量和各覆盖的特性。例如,所支持的通信范围,各覆盖无线链路的质量(或SINR)等。
具体地,某些UE可能只有宏覆盖;某些UE除了宏覆盖,还处于车上,所以还有车上的relay覆盖。而车辆又可能行驶到UDN重叠覆盖区,这时又增加了UDN覆盖等等。而不同覆盖场景又具有不同特性,例如无线链路的范围和SINR各不相同等。因此,可根据覆盖场景的不同特性进行相应的控制面的配置。
其中,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
GPS信息、用户的移动速度、所测各个覆盖的无线信道的信息、用户本地业务信息。
网络侧的场景感知辅助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类型、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相关信息、邻/本小区负荷信息。
具体地,网络侧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面的配置指:网络侧对终端设备针对不同的控制面消息配置一个或多个传输信道,其中,配置多个传输信道时,所配置的传输信道属于相同或不同的覆盖。
优选的,的控制面配置方式可以是独立的,交叉的,或重叠的。在独立的控制面配置方式中,用户只通过某个覆盖所提供的无线链路进行控制面消息的传递。在交叉的控制面配置方式中,用户的控制面消息可以在两个或多个覆盖所提供的两个或多个无线链路中分别进行传递。例如,可以一部分控制消息通过某个覆盖所提供的无线链路进行传递,另一部分控制消息是通过另一个覆盖所提供的无线链路进行传递。而在重叠的控制面配置方式中,用户的控制面消息是同时在两个或多个覆盖所提供的两个或多个无线链路中进行传递的。这种重叠的配置方式下,每个消息都被重复传递了多次,有利于增强信令传递的可靠性。
优选的,对于交叉的控制面配置方式,本实施例提出可以定义几种不同的控制面交叉配置模式,由网络按实际需要根据场景感知的结果选择决定后通知给用户。这样网络只需要通知用户一个交叉模式,而不用传递具体的控制面交叉配置状况,大大减少了相关的信令开销,并能支持多种不同的控制面交叉配置方式。
优选的,在交叉的控制面配置方式中,可以利用大覆盖的宏站进行大尺度的控制,而利用小覆盖的小站、中继站、或游牧网络的簇头等进行小尺度的控制。这里,大尺度的控制包括但不限于:大的资源块分配,大的资源请求,用户移动性管理等;小尺度的控制包括但不限于:小资源块分配,小块资源请求,MCS等链路级发送方式的控制,ACK/NACK消息等。
优选的,在交叉的控制面配置方式中,也可以利用大覆盖的宏站来指示小覆盖的小站、中继站、或游牧网络的簇头等所采用的控制策略,控制方式,以及相关的控制信道名称、类型、所占资源位置等。
网络侧可以通过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将控制面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优选地,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采用该消息中指示的控制面配置的起始时间信息。
还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中,网络侧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例如:网络侧可以直接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所处场景的信息。或者,网络侧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根据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或者根据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结合网络侧的场景感知辅助信息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
当网络侧直接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所处场景的信息时,网络侧可以通过广播信道或专用用户控制信道通知终端设备上报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而收到通知的终端设备侧,则进行如下操作:
终端设备根据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或者根据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结合网络侧下发的场景感知辅助信息判断本终端设备所处场景,并将所判断的场景信息上报给网络侧。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描述了具体应用场景。随着未来5G无线网络的发展和无线宽带应用的普及,重叠覆盖的场景将会越来越多。例如用于增强容量的宏站覆盖下的超密集网络,以及宏站覆盖下的移动中继网络等。随着用户的移动,他可能经历不同的重叠覆盖的网络场景。这些场景中,不同覆盖所提供的无线链路的质量和特性也大不相同。例如,在5G的典型场景超密集网络(UDN)中,宏站提供的无线链路支持范围大,但由于距离较远的原因信道质量可能不是很好。相反的,UDN小站虽然能够提供好的链路质量,但由于小站的覆盖很小,无法很好的支持用户的移动。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游牧网络以及移动中继网络的场景中。
图2为用户侧场景感知的控制面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用户直接进行场景感知和判断。
具体地,该场景感知和判断行为可以基于用户在本地直接获取的各种信息,例如GPS信息、用户的移动速度、所测各个覆盖的无线信道的信息、用户本地业务信息等;也可以基于用户从网络侧收到的各种辅助信息。
优选的,无线网络可以广播各种网络侧的有关信息来帮助用户进行场景感知。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类型(例如可能是UDN小站、中继点、移动中继点、移动网络簇头等)、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相关信息(例如相关的发现信号,负荷情况,同步要求等)、邻/本小区负荷信息等。
步骤202,用户向网络报告相关的场景信息。
优选的,用户可以根据本地场景判断的结果直接选择一个覆盖所提供的链路建立一个独立运行的控制面。这种情况下,用户无需向网络进行场景报告,也无需进行后续步骤。
步骤203,网络根据用户报告的场景信息对用户进行具体的控制面配置,并将相关的配置信息通过‘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传递给用户。然后用户按网络通知的配置方式进行控制面消息的传递。
优选的,‘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中可以包含一个起始时间信息用于指示采用其中的控制面配置的起始时间。
从以上步骤不难看出,本申请所述的基于用户侧场景感知的控制面配置方法中的控制面的配置方式既可以由用户在本地直接决定,也可以由网络决定后通知该用户。相关的信令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场景报告和控制面配置通知等,既可以利用此前已经建立的控制面进行传递,也可以通过初始接入或其他过程进行传递,还可以通过其他专用信道进行传递。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场景感知的控制面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用户进行场景感知有关的测量和信息收集,所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GPS信息、用户的移动速度、所测各个覆盖的无线信道的信息、用户的本地业务信息等。
优选的,该信息测量和收集过程可以在网络的指导下进行。这种情况下,无线网络应该通知用户进行场景感知所需要关注的信息类型。该通知既可以通过广播信道提供给一组用户,也可以通过此前已经建立的专用用户控制信道通知给某个特定用户。
步骤302,用户向网络报告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
该报告既可以利用此前已经建立的控制信道传递,也可以通过初始接入或其他过程进行传递。优选的,用户可以基于网络所提供的信息有选择的报告有关信息,或对有关信息进行综合后再进行报告。
步骤303,网络基于用户报告的信息进行用户场景判决,并根据所判断的场景对用户进行具体的控制面配置。最后将相关的配置信息通过‘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传递给用户。此后,用户按网络通知的配置方式进行控制面消息的传递。
优选的,也可以结合网络本身所能获得的各种网络侧信息进行场景判决。所述网络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类型(例如可能是UDN小站、中继点、移动中继点、移动网络簇头等)、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相关信息(例如相关的发现信号,负荷情况,同步要求等)、邻/本小区负荷信息等。优选的,‘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中可以包含一个起始时间信息用于指示采用其中的控制面配置的起始时间。
本实施例涉及的控制面配置方式可以是独立的,交叉的,或重叠的,不做具体限制。
下面以UDN重叠覆盖场景为例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包括但不限于UDN场景。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独立的控制面配置方法示意图。在独立的控制面配置方式中,用户只通过某个覆盖所提供的无线链路进行控制面消息的传递。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交叉的控制面配置方法示意图。在交叉的控制面配置方式中,用户的控制面消息可以在两个或多个覆盖所提供的两个或多个无线链路中分别进行传递。例如,可以一部分控制消息通过某个覆盖所提供的无线链路进行传递,另一部分控制消息是通过另一个覆盖所提供的无线链路进行传递。需要注意的是交叉的控制面配置方式中控制面消息只进行一次传递,这次传递根据具体的控制面配置发生在其中一个覆盖所提供的无线链路中。对于交叉的控制面配置方式,本实施例提出可以规定几种不同的控制面交叉配置模式,由网络按实际需要根据场景感知的结果选择决定后通知给用户。这样网络只需要通知用户一个交叉模式,而不用传递具体的控制面交叉配置状况,大大减少了相关的信令开销,并能支持多种不同的控制面交叉配置方式。
在交叉的控制面配置方式中,可以利用大覆盖的宏站进行大尺度的控制,而利用小覆盖的小站、中继站、或游牧网络的簇头等进行小尺度的控制。这里,大尺度的控制包括但不限于:大的资源块分配,大的资源请求,用户移动性管理等;小尺度的控制包括但不限于:小资源块分配,小块资源请求,MCS等链路级发送方式的控制,ACK/NACK消息等。
在交叉的控制面配置方式中,也可以利用大覆盖的宏站来指示小覆盖的小站、中继站、或游牧网络的簇头等所采用的控制策略,控制方式,以及相关的控制信道名称、类型、所占资源位置等。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重叠的控制面配置方法示意图。在重叠的控制面配置方式中,用户的控制面消息是同时在两个或多个覆盖所提供的两个或多个无线链路中进行传递的。这种重叠的配置方式下,每个消息都被重复传递了多次,有利于增强信令传递的可靠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等网络设备,其可实现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如图7所示,该网络设备主要包括如下各单元。
第一单元,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根据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对该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面的配置;
上述第一单元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的控制面配置方式是独立的、交叉的或重叠的。
具体地,第一单元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所处场景的信息,即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或者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根据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或者根据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结合网络侧的场景感知辅助信息从而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当前的覆盖场景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覆盖数量和各覆盖的特性。例如,所支持的通信范围,各覆盖无线链路的质量(或SINR)等。其中,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
GPS信息、用户的移动速度、所测各个覆盖的无线信道的信息、用户本地业务信息。
网络侧的场景感知辅助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类型、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相关信息、邻/本小区负荷信息。
另外,上述第一单元根据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对该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面的配置时,是对终端设备针对不同的控制面消息配置一个或多个传输信道,其中,配置多个传输信道时,所配置的传输信道属于相同或不同的覆盖。
第二单元,将控制面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具体地,上述第二单元通过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将控制面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优选地,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采用该消息中指示的控制面配置的起始时间信息。
另外,上述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三单元,用于通过广播信道或专用用户控制信道通知终端设备上报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以便第一单元获取终端所处场景信息。
由于上述设备可实现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故该设备中各单元的具体操作可参见上述实施例1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控制面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对该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面的配置;
所述网络侧将控制面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当前的覆盖场景信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覆盖场景信息至少包括覆盖数量和各覆盖的特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面的配置指:
所述网络侧对所述终端设备针对不同的控制面消息配置一个或多个传输信道,其中,配置多个传输信道时,所配置的传输信道属于相同或不同的覆盖。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所处场景的信息;或者
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结合网络侧的场景感知辅助信息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用户的移动速度、所测各个覆盖的无线信道的信息、用户本地业务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的场景感知辅助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类型、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相关信息、邻/本小区负荷信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通过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将控制面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采用该消息中指示的控制面配置的起始时间信息。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通过广播信道或专用用户控制信道通知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或者根据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结合所接收到的网络侧的场景感知辅助信息判断本终端设备所处场景,并将所判断的场景信息上报给所述网络侧。
1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单元,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对该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面的配置;
第二单元,将控制面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当前的覆盖场景信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覆盖场景信息至少包括覆盖数量和各覆盖的特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对该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面的配置指:
所述第一单元对所述终端设备针对不同的控制面消息配置一个或多个传输信道,其中,配置多个传输信道时,所配置的传输信道属于相同或不同的覆盖。
14.如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指: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所处场景的信息;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或者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结合网络侧的场景感知辅助信息获取终端设备所处场景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用户的移动速度、所测各个覆盖的无线信道的信息、用户本地业务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的场景感知辅助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类型、宏站及下属各发射点的相关信息、邻/本小区负荷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通过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将控制面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面配置通知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采用该消息中指示的控制面配置的起始时间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单元,通过广播信道或专用用户控制信道通知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终端设备本地与场景感知有关的信息。
CN201410495920.5A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控制面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 Withdrawn CN1055169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5920.5A CN105516963A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控制面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
PCT/CN2015/073725 WO2016045319A1 (zh) 2014-09-24 2015-03-05 一种控制面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5920.5A CN105516963A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控制面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6963A true CN105516963A (zh) 2016-04-20

Family

ID=55580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95920.5A Withdrawn CN105516963A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控制面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16963A (zh)
WO (1) WO201604531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5436A (zh) * 2021-02-05 2022-08-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面配置方法和基站、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2198A1 (zh) * 2022-10-19 2024-04-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感知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0778A (zh) * 2012-07-20 2014-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2421B (zh) * 2012-09-28 2017-1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本地公共资源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03889059B (zh) * 2012-12-21 2018-01-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小区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US9191310B2 (en) * 2013-02-11 2015-11-17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over a core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0778A (zh) * 2012-07-20 2014-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5436A (zh) * 2021-02-05 2022-08-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面配置方法和基站、通信系统
CN114885436B (zh) * 2021-02-05 2024-04-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面配置方法和基站、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45319A1 (zh) 2016-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169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3747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8466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对设备有关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00615B (zh) 一种在通信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68658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小区测量和特殊功能小小区选择的装置和方法
CN105453648A (zh) 通信系统
US20150063199A1 (en) Method for mobile relay node obtaining ta information, method for mobile relay node switching, method for updating location of user location and method for paging user
CN104885517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718514A (zh) 移动通信中的增强的本地接入
CN107371182A (zh) 用户设备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4168624A (zh)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JP2013085303A (ja)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局装置
CN110087332A (zh) 基站、用户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CN103974431A (zh)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02067698A (zh) 使用接入终端路由器的回程干扰管理的方法
CN10498208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US10827378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2152335A1 (en) Saving energy in muliti - rat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5614453B2 (ja) 転送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転送制御方法
CN108632918A (zh) 基于双连接技术的主辅基站角色变换方法
CN102196581A (zh) 一种回程链路下行子帧的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5406978A (zh) 数据转发设备工作模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4904267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4113881A (zh)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宏基站及低功率节点
CN105357758A (zh) 资源调度信息的指示、分配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