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5830A - 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5830A
CN105515830A CN201510845819.2A CN201510845819A CN105515830A CN 105515830 A CN105515830 A CN 105515830A CN 201510845819 A CN201510845819 A CN 201510845819A CN 105515830 A CN105515830 A CN 105515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behavior
direct broadcasting
broadcasting room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458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ugo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ugo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ugo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ugo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458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158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5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58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7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for predicting network behaviou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8Delega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function, e.g. customer network management [CN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所述用户管理模型是指根据用户的恶意行为生成的模型;若所述用户的行为符合所述用户管理模型,则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自动管理;解决了由于用户在出现恶意词语、攻击他人、刷屏等恶意行为时,只能通过后台管理人员人工对该用户进行相应的惩处,导致用户管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通过用户管理模型,对直播间的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提高了用户管理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具有直播间功能的直播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直播系统集成有越来越多的其它功能,比如在线音乐播放、在线视频播放、在线游戏等等。直播间还可以称之为直播频道、直播室等。
现有技术中,当用户在直播间的信息交互中出现恶意词语、攻击他人、刷屏等恶意行为时,后台管理人员会根据用户的恶意行为人工的将该用户从直播间中强制退出或者将该用户的信息进行屏蔽。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用户在出现恶意词语、攻击他人、刷屏等恶意行为时,只能通过后台管理人员人工对该用户进行相应的惩处,导致用户管理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由于用户在出现恶意词语、攻击他人、刷屏等恶意行为时,只能通过后台管理人员人工对该用户进行相应的惩处,导致用户管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
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用户管理模型是指根据用户的恶意行为生成的模型;
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自动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包括:
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第一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出现禁言关键词的次数达到预定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包括:
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二用户管理模型,第二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出现针对其他用户的恶意词语的次数达到第二预定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包括:
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三用户管理模型,第三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三预定时间内出现重复信息的次数达到第三预定次数,或,用户的行为在第四预定时间内出现信息不完整的次数达到第四预定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管理,包括: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如下管理中的任意一种: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禁言管理;
将用户强制退出直播间;
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IP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帐号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串码的管理,串码是指与终端唯一对应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包括:
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四用户管理模型,第四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五预定时间内被禁言次数是否达到预定禁言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包括:
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五用户管理模型,第五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六预定时间内被强制退出直播间的次数是否达到预定被强制退出直播间的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管理,包括: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如下管理中的任意一种:
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IP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帐号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串码的管理,串码是指与终端唯一对应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在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之前,还包括:
检测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功能启用状态用于指示对应于用户的自动管理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当功能启用状态是开启状态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行为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
行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用户管理模型是指根据用户的恶意行为生成的模型;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在用户的行为符合用户管理模型时,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自动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行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第一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中出现禁言关键词的次数达到第一预定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行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二用户管理模型,第二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二预定时间内中出现针对其他用户的恶意词语的次数达到第二预定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行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三用户管理模型,第三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三预定时间内出现重复信息的次数达到第三预定次数,或,用户的行为在第四预定时间内出现信息不完整的次数达到第四预定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如下管理中的任意一种: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禁言管理;
将用户强制退出直播间;
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IP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帐号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串码的管理,串码是指与终端唯一对应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行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四用户管理模型,第四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五预定时间内被禁言次数是否达到预定禁言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行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五用户管理模型,第五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六预定时间内被强制退出直播间的次数是否达到预定被强制退出直播间的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如下管理中的任意一种:
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IP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帐号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串码的管理,串码是指与终端唯一对应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功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功能启用状态用于指示对应于用户的自动管理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第一管理模块,用于当功能启用状态是开启状态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获取在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用户管理模型是指根据用户的恶意行为生成的模型;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自动管理;解决了由于用户在出现恶意词语、攻击他人、刷屏等恶意行为时,只能通过后台管理人员人工对该用户进行相应的惩处,导致用户管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通过用户管理模型,对直播间的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提高了用户管理效率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A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B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C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D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部分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管理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第一终端110、第二终端120、和服务器130。
第一终端110或第二终端12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AudioLayer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MP4(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AudioLayer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中安装直播类应用程序,该直播类应用程序可以是QQ直播室、语音直播室等。
第一终端110与第二终端120通过服务器130建立连接。
第一终端110与服务器130之间建立连接。第一终端110发送的信息经过服务器130处理后转发给第二终端120。
服务器130是通信类应用程序的后台服务器。服务器130可以是一台服务器、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云计算中心。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用户管理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服务器130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202,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
用户的行为包括用户在直播间中发表的文字言论、语音言论、表情言论或视频言论。比如:用户发表了禁言关键词的文字言论、用户发表了符合直播间节目主题的表情言论或用户发表了重复的语音言论等。
步骤204,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用户管理模型是指根据用户的恶意行为生成的模型。
步骤206,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自动管理。
步骤208,若用户的行为不符合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不对用户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通过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用户管理模型是指根据用户的恶意行为生成的模型;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自动管理;解决了由于用户在出现恶意词语、攻击他人、刷屏等恶意行为时,只能通过后台管理人员人工对该用户进行相应的惩处,导致用户管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通过用户管理模型,对直播间的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提高了用户管理效率的效果。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用户管理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服务器130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检测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功能启用状态用于指示对应于用户的自动管理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服务器首先检测直播间中用户的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该功能启用状态是指示对应用户的自动管理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步骤302,当功能启用状态是开启状态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
在用户的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是开启状态时,服务器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
在用户的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是关闭状态时,利用后台管理人员对用户的行为进行人工管理。
步骤303,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
服务器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并将用户的行为与用户之间建立对应的关系。
用户的行为包括用户在直播间中发表的文字言论、语音言论、表情言论和视频言论。比如:用户发表了禁言关键词的文字言论、用户发表了符合直播间节目主题的表情言论或用户发表了重复的语音言论等。
步骤304,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
服务器将获取到的各个用户的行为与第一用户管理模型进行匹配,检测直播间中的各个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
其中,第一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出现禁言关键词的次数达到第一预定次数。
比如:第一用户管理模型为:在3分钟内用户的行为中出现10次禁言关键词。
步骤305,若用户的行为不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不对用户进行管理。
步骤306,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如下管理中的任意一种: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禁言管理;
将用户强制退出直播间;
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IP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帐号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串码的管理,串码是指与终端唯一对应的标识。
当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时,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自动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禁言管理,服务器可以对用户禁言的时间进行设置。比如:第一次被禁言持续10分钟,第二次被禁言持续20分钟。本实施例中,对用户被禁言的时间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是具体时长的禁言也可以是永远的禁言。
将用户强制退出直播间是指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行为将用户从直播间中强制退出,被强制退出的用户在预定的时间内无法再次进入该直播间。比如:被强制退出的用户在10分钟内无法再次进入该直播间,则被强制退出的用户在10分钟后可以选择再次进入该直播间。本实施例中,对预定的时间不作具体限定,预定的时间可以是具体的时长或者是永远。
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是指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行为将用户加入黑名单列表,被加入黑名单列表的用户无法在直播间中进行任何行为。根据用户行为可以选择被加入黑名单列表的持续时间。本实施例中,对被加入黑名单列表的持续时间不作具体限定,被加入黑名单列表的持续时间可以是具体的时长或者可以是永远被加入黑名单列表。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IP或封帐号的管理是指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行为对用户的IP或帐号进行封存,IP或帐号被封存的用户无法在直播间中进行任何行为。根据用户行为可以选择IP或帐号被封存的持续时间。本实施例中,对IP或帐号被封存的持续时间不作具体限定,IP或帐号被封存的持续时间可以是具体的时长或者可以是永远被封存。
同理,串码被封存的终端中登录的用户无法在直播间中进行任何行为。根据用户行为可以选择该终端串码被封存的持续时间。本实施例中,对终端串码被封存的持续时间不作具体限定,终端串码被封存的持续时间可以是具体的时长或者可以是永远被封存。
比如:第一用户管理模型中禁言关键词包括“禁言关键词A”、“禁言关键词B”和“禁言关键词C”等,当直播间用户的行为中的3分钟内有10次都是“禁言关键词A”,则服务器在直播间中对该用户进行10分钟的禁言。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通过检测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当功能启用状态是开启状态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管理;解决了由于用户在出现恶意词语、攻击他人、刷屏等恶意行为时,只能通过后台管理人员人工对该用户进行相应的惩处,导致用户管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通过用户管理模型,对直播间的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提高了用户管理效率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步骤306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的恶意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比如:假定用户的行为中只是出现了禁言关键词,则可以对用户进行禁言管理;当用户的行为中出现了针对其他用户的恶意词语时,则可以将用户强制退出直播间;当用户被禁言的次数达到预定禁言次数时,可以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等。针对用户不同程度的行为执行不同的管理。
图3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是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可选的,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二用户管理模型,图3实施例中的步骤304至306可以替换实现成为如下步骤304a至306a,如图4所示:
步骤304a,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二用户管理模型。
服务器将获取到的各个用户的行为与第二用户管理模型进行匹配,检测直播间中的各个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二用户管理模型。
其中,第二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出现针对其他用户的恶意词语的次数达到第二预定次数。
恶意词语包括图3实施例中禁言关键词的一部分,也即禁言关键词的部分是属于恶意词语的。
比如:第二用户管理模型为:直播间的用户对其他用户进行辱骂行为或人身攻击行为。
步骤305a,若用户的行为不符合第二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不对用户进行管理。
步骤306a,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二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如下管理中的任意一种: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禁言管理;
将用户强制退出直播间;
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IP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帐号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串码的管理,串码是指与终端唯一对应的标识。
比如:在5分钟内,直播间的用户A在直播间的信息交互中,出现了10次“主播是狗”的行为,则服务器根据用户A的行为,将用户A强制退出该直播间,并禁止用户A在10分钟内再次进入该直播间。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通过检测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当功能启用状态是开启状态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二用户管理模型;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二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管理;解决了由于用户在出现恶意词语、攻击他人、刷屏等恶意行为时,只能通过后台管理人员人工对该用户进行相应的惩处,导致用户管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通过用户管理模型,对直播间的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提高了用户管理效率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步骤306a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的恶意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比如:假定用户的行为中只是出现了禁言关键词,则可以对用户进行禁言管理;当用户的行为中出现了针对其他用户的恶意词语时,则可以将用户强制退出直播间;当用户被禁言的次数达到预定禁言次数时,可以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等。针对用户不同程度的行为执行不同的管理。
图3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是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可选的,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三用户管理模型,图3实施例中的步骤304至306可以替换实现成为如下步骤304b至306b,如图4B所示:
步骤304b,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三用户管理模型。
服务器将获取到的各个用户的行为与第三用户管理模型进行匹配,检测直播间中的各个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三用户管理模型。
其中,第三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三预定时间内出现重复信息的次数达到第三预定次数,或,用户的行为在第四预定时间内出现不完整信息的次数达到第四预定次数。
比如:第三用户管理模型为:直播间的用户在第三预定时间内重复发送一条信息。可选的,第三用户管理模型为:直播间的用户在第四预定时间内重复发送不完整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对信息重复发送的次数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305b,若用户的行为不符合第三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不对用户进行管理。
步骤306b,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三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如下管理中的任意一种: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禁言管理;
将用户强制退出直播间;
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IP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帐号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串码的管理,串码是指与终端唯一对应的标识。
比如:在5分钟内,直播间的用户A在直播间的信息交互中,出现了20次相同信息的行为,则服务器根据用户A的行为,对用户A进行封存帐号10分钟,则用户A在10分钟内无法在该直播间中与其他用户进行信息交互。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通过检测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当功能启用状态是开启状态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三用户管理模型;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三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管理;解决了由于用户在出现恶意词语、攻击他人、刷屏等恶意行为时,只能通过后台管理人员人工对该用户进行相应的惩处,导致用户管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通过用户管理模型,对直播间的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提高了用户管理效率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步骤306b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的恶意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比如:假定用户的行为中只是出现了禁言关键词,则可以对用户进行禁言管理;当用户的行为中出现了针对其他用户的恶意词语时,则可以将用户强制退出直播间;当用户被禁言的次数达到预定禁言次数时,可以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等。针对用户不同程度的行为执行不同的管理。
图3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是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可选的,用户的行为符合第四用户管理模型,图3实施例中的步骤304至306可以替换实现成为如下步骤304c至306c,如图4C所示:
步骤304c,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四用户管理模型。
服务器将获取到的各个用户的行为与第四用户管理模型进行匹配,检测直播间中的各个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四用户管理模型。
其中,第四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五预定时间内被禁言次数是否达到预定禁言次数。
比如:第四用户管理模型为:用户的行为在10分钟内被禁言了3次。
本实施例中对预定禁言次数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305c,若用户的行为不符合第四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不对用户进行管理。
步骤306c,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第四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如下管理中的任意一种:
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IP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帐号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串码的管理,串码是指与终端唯一对应的标识。
比如:在5分钟内,直播间的用户A在直播间的信息交互中被禁言了3次,在第三次被禁言时,服务器根据用户A的行为,将用户A加入到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并在10分钟后放出,则用户A在10分钟内无法在该直播间中与其他用户进行信息交互。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通过检测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当功能启用状态是开启状态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四用户管理模型;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第四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管理;解决了由于用户在出现恶意词语、攻击他人、刷屏等恶意行为时,只能通过后台管理人员人工对该用户进行相应的惩处,导致用户管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通过用户管理模型,对直播间的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提高了用户管理效率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步骤306c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的恶意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比如:当用户被禁言的次数达到预定禁言次数时,可以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针对用户不同程度的行为执行不同的管理。
图3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是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可选的,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五用户管理模型,图3实施例中的步骤304至306可以替换实现成为如下步骤304d至306d,如图4D所示:
步骤304d,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五用户管理模型。
服务器将获取到的各个用户的行为与第五用户管理模型进行匹配,检测直播间中的各个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五用户管理模型。
其中,第五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六预定时间内被强制退出直播间的次数是否达预定被强制退出直播间的次数。
比如:第五用户管理模型为:用户在10分钟内被强制退出同一直播间3次。
本实施例中对被强制退出直播间的次数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305d,若用户的行为不符合第五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不对用户进行管理。
步骤306d,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五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如下管理中的任意一种:
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IP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帐号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串码的管理,串码是指与终端唯一对应的标识。
比如:在5分钟内,直播间的用户A在直播间的信息交互中被强制退出该直播间3次,在第三次被强制退出时,服务器根据用户A的行为,封存用户A登录的终端的串码10分钟,则用户A登录的终端在10分钟内任意用户登录都无法在该直播间中与其他用户进行信息交互。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通过检测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当功能启用状态是开启状态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五用户管理模型;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五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管理;解决了由于用户在出现恶意词语、攻击他人、刷屏等恶意行为时,只能通过后台管理人员人工对该用户进行相应的惩处,导致用户管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通过用户管理模型,对直播间的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提高了用户管理效率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步骤306d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的恶意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比如:当用户被禁言的次数达到预定禁言次数时,可以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针对用户不同程度的行为执行不同的管理。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用户管理装置用于服务器中,该用户管理装置可以包括:
行为获取模块520,用于获取在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
行为检测模块540,用于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用户管理模型是指根据用户的恶意行为生成的模型。
用户管理模块560,用于在用户的行为符合用户管理模型时,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自动管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装置,通过获取在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用户管理模型是指根据用户的恶意行为生成的模型;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自动管理;解决了由于用户在出现恶意词语、攻击他人、刷屏等恶意行为时,只能通过后台管理人员人工对该用户进行相应的惩处,导致用户管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通过用户管理模型,对直播间的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提高了用户管理效率的效果。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用户管理装置用于服务器中,该用户管理装置可以包括:
功能检测模块610,用于检测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功能启用状态用于指示对应于用户的自动管理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第一管理模块620,用于当功能启用状态是开启状态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
行为获取模块630,用于获取在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
行为检测模块640,用于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用户管理模型是指根据用户的恶意行为生成的模型。
可选的,行为检测模块640,用于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第一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中出现禁言关键词的次数达到第一预定次数。
可选的,行为检测模块640,用于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二用户管理模型,第二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二预定时间内中出现针对其他用户的恶意词语的次数达到第二预定次数。
可选的,行为检测模块640,用于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三用户管理模型,第三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三预定时间内出现重复信息的次数达到第三预定次数,或,用户的行为在第四预定时间内出现不完整信息的次数达到第四预定次数。
用户管理模块650,用于在用户的行为符合用户管理模型时,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自动管理。
可选的,用户管理模块650,用于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如下管理中的任意一种: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禁言管理;
将用户强制退出直播间;
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IP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帐号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串码的管理,串码是指与终端唯一对应的标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装置,通过检测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当功能启用状态是开启状态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管理;解决了由于用户在出现恶意词语、攻击他人、刷屏等恶意行为时,只能通过后台管理人员人工对该用户进行相应的惩处,导致用户管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通过用户管理模型,对直播间的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提高了用户管理效率的效果。
基于图6所示的用户管理装置中,可选的,用户管理模型还包括第四用户管理模型或第五用户管理模型。
可选的,行为检测模块640,用于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四用户管理模型,第四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五预定时间内被禁言次数是否达到预定禁言次数。
可选的,行为检测模块640,用于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五用户管理模型,第五用户管理模型包括:用户的行为在第六预定时间内被强制退出直播间的次数是否达到预定被强制退出直播间的次数。
可选的,用户管理模块650,用于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如下管理中的任意一种:
将用户加入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IP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帐号的管理;
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封存串码的管理,串码是指与终端唯一对应的标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装置,通过检测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当功能启用状态是开启状态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检测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若用户的行为符合用户管理模型,则在直播间中对用户进行管理;解决了由于用户在出现恶意词语、攻击他人、刷屏等恶意行为时,只能通过后台管理人员人工对该用户进行相应的惩处,导致用户管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通过用户管理模型,对直播间的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提高了用户管理效率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的装置在用户管理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的装置与用户管理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用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
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所述用户管理模型是指根据用户的恶意行为生成的模型;
若所述用户的行为符合所述用户管理模型,则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自动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所述用户管理模型,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所述第一用户管理模型包括:所述用户的行为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出现禁言关键词的次数达到预定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所述用户管理模型,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二用户管理模型,所述第二用户管理模型包括:所述用户的行为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出现针对其他用户的恶意词语的次数达到第二预定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所述用户管理模型,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三用户管理模型,所述第三用户管理模型包括:所述用户的行为在第三预定时间内出现重复信息的次数达到第三预定次数,或,所述用户的行为在第四预定时间内出现不完整信息的次数达到第四预定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用户的行为符合所述用户管理模型,则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管理,包括: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如下管理中的任意一种: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禁言管理;
将所述用户强制退出所述直播间;
将所述用户加入所述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封存IP的管理;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封存帐号的管理;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封存串码的管理,所述串码是指与终端唯一对应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所述用户管理模型,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四用户管理模型,所述第四用户管理模型包括:所述用户的行为在第五预定时间内被禁言次数是否达到预定禁言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所述用户管理模型,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五用户管理模型,所述第五用户管理模型包括:所述用户的行为在第六预定时间内被强制退出所述直播间的次数是否达到预定被强制退出所述直播间的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用户的行为符合所述用户管理模型,则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管理,包括: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如下管理中的任意一种:
将所述用户加入所述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封存IP的管理;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封存帐号的管理;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封存串码的管理,所述串码是指与终端唯一对应的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在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之前,还包括:
检测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所述功能启用状态用于指示对应于所述用户的自动管理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当所述功能启用状态是所述开启状态时,对所述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
10.一种用户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行为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直播间中各个用户的行为;
行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用户管理模型,所述用户管理模型是指根据用户的恶意行为生成的模型;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的行为符合所述用户管理模型时,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自动管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一用户管理模型,所述第一用户管理模型包括:所述用户的行为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中出现禁言关键词的次数达到第一预定次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二用户管理模型,所述第二用户管理模型包括:所述用户的行为在第二预定时间内中出现针对其他用户的恶意词语的次数达到第二预定次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三用户管理模型,所述第三用户管理模型包括:所述用户的行为在第三预定时间内出现重复信息的次数达到第三预定次数,或,所述用户的行为在第四预定时间内出现不完整信息的次数达到第四预定次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如下管理中的任意一种: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禁言管理;
将所述用户强制退出所述直播间;
将所述用户加入所述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封存IP的管理;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封存帐号的管理;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封存串码的管理,所述串码是指与终端唯一对应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四用户管理模型,所述第四用户管理模型包括:所述用户的行为在第五预定时间内被禁言次数是否达到预定禁言次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第五用户管理模型,所述第五用户管理模型包括:所述用户的行为在第六预定时间内被强制退出所述直播间的次数是否达到预定被强制退出所述直播间的次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如下管理中的任意一种:
将所述用户加入所述直播间的黑名单列表中;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封存IP的管理;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封存帐号的管理;
在所述直播间中对所述用户进行封存串码的管理,所述串码是指与终端唯一对应的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功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自动管理的功能启用状态,所述功能启用状态用于指示对应于所述用户的自动管理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第一管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功能启用状态是所述开启状态时,对所述用户的行为进行自动管理。
CN201510845819.2A 2015-11-26 2015-11-26 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55158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5819.2A CN105515830A (zh) 2015-11-26 2015-11-26 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5819.2A CN105515830A (zh) 2015-11-26 2015-11-26 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5830A true CN105515830A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23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45819.2A Pending CN105515830A (zh) 2015-11-26 2015-11-26 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15830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9715A (zh) * 2016-04-28 2016-09-21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网站的违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023805A (zh) * 2016-10-31 2018-05-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交互权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494796A (zh) * 2018-04-11 2018-09-04 广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黑名单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50196A (zh) * 2019-09-25 2020-01-03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85596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直播内容隔离方法和装置
CN111901622A (zh) * 2020-07-31 2020-11-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518262A (zh) * 2021-07-09 2021-10-19 珠海云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弹幕发布者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66180A1 (en) * 2006-09-07 2008-03-13 Rolf Repasi Instant message scanning
CN102685751A (zh) * 2012-04-06 2012-09-1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处理会话请求的方法与装置
US20130332552A1 (en) * 2005-06-16 2013-12-12 Sonicwall, Inc. Real-time network updates for malicious content
CN103605690A (zh) * 2013-11-04 2014-02-2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中识别广告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WO2014193640A1 (en) * 2013-05-30 2014-12-04 Iboss, Inc. Controlling network access based on application detec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32552A1 (en) * 2005-06-16 2013-12-12 Sonicwall, Inc. Real-time network updates for malicious content
US20080066180A1 (en) * 2006-09-07 2008-03-13 Rolf Repasi Instant message scanning
CN102685751A (zh) * 2012-04-06 2012-09-1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处理会话请求的方法与装置
WO2014193640A1 (en) * 2013-05-30 2014-12-04 Iboss, Inc. Controlling network access based on application detection
CN103605690A (zh) * 2013-11-04 2014-02-2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中识别广告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9715A (zh) * 2016-04-28 2016-09-21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网站的违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023805A (zh) * 2016-10-31 2018-05-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交互权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023805B (zh) * 2016-10-31 2020-12-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交互权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494796A (zh) * 2018-04-11 2018-09-04 广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黑名单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85596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直播内容隔离方法和装置
CN110650196A (zh) * 2019-09-25 2020-01-03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50196B (zh) * 2019-09-25 2022-05-24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01622A (zh) * 2020-07-31 2020-11-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01622B (zh) * 2020-07-31 2021-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518262A (zh) * 2021-07-09 2021-10-19 珠海云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弹幕发布者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5830A (zh) 用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Zhu et al. Resilience analysis of power grids under the sequential attack
CN108040295B (zh) 众裁方法、服务器、用户端及众裁系统
CN105141498B (zh) 一种通信群组的创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338124A (zh) 一种资源传播跟踪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19966A (zh) 一种公众号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024986A (zh) 帐号登录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449606B (zh) 一种弹幕限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04410872A (zh) 一种视频源审核方法及装置
CN10963557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合约签订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657471A (zh) 一种管理账户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84709A (zh) 验证方法、装置、服务器、业务数据中心和系统
CN107450952B (zh) 应用管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022101A (zh) 一种应用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10708588A (zh) 弹幕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196949A (zh) 限制同一用户账号登录终端数量的系统
CN108390786B (zh) 一种业务运维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551585B (zh) 一种弹幕校验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0412350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936773A (zh) 一种数据安全保护方法和装置
US863569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friendly detection of spammers
CN104427118A (zh) 一种内容推荐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881929B (zh) 一种设置直播间登录提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11923B (zh) 基于本体建模的网络风险评估方法
CN107277640A (zh) 基于直播平台的互动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660 Guangzhou City, Guangzhou, Guangdong, Whampoa Avenue, No. 315, self - made 1-17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KuGou Network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B1, building, No. 16, rhyme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13F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KuGou Networks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