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08548B - 具有c型锁保持器的差速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具有c型锁保持器的差速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08548B
CN105508548B CN201510644403.4A CN201510644403A CN105508548B CN 105508548 B CN105508548 B CN 105508548B CN 201510644403 A CN201510644403 A CN 201510644403A CN 105508548 B CN105508548 B CN 1055085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arb
pair
differential assembly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444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08548A (zh
Inventor
小威廉·E·沃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erican Axle and Manufactur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American Axle and Manufactur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erican Axle and Manufacturing Inc filed Critical American Axle and Manufactur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508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08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08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08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12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08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beve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3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3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16H48/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rotating c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08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bevel gears
    • F16H2048/085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bevel gears characterised by shafts or gear carriers for orbital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教示提供一种具有C型锁保持器的差速器总成,包括一对板和保持器。一对小齿轮在壳体内能旋转以围绕第一轴线共同旋转并围绕第二轴线相对旋转。一对侧齿轮可啮合小齿轮,每个被联接以与输出轴旋转。每个板可被接收于由相应的输出轴限定的槽中,并可具有大于槽的深度的径向宽度。保持器可轴向位于小齿轮与侧齿轮之间,并可包括能松脱地联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协作以限定第一孔和第二孔。每个孔可限定包围相应一个板的内表面以抑制相应一个板从槽脱离。

Description

具有C型锁保持器的差速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C型锁保持器的差速器总成。
背景技术
该部分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其未必为现有技术。
一些常规车桥总成,诸如半浮式梁桥,包括被构造为经由输入部接收扭矩并将差动输出扭矩传输到左右半轴的差速器总成。差速器通常包括壳体、一对小齿轮和一对侧齿轮。小齿轮被安装在壳体内的十字销轴上,以便与壳体围绕第一轴线共同旋转并围绕十字销轴线相对旋转。侧齿轮能旋转地安装在壳体内并与小齿轮啮合。每个侧齿轮非旋转地联接到半轴中相应的一个,以将差速器扭矩提供到每个半轴。每个侧齿轮通常具有在齿轮的面向十字销的一侧上钻出的内花键孔。每个半轴通常具有外花键表面和在半轴的面向十字销的一端上的周向延伸的槽。内花键表面和外花键表面被构造为联接侧齿轮和半轴以共同旋转。“C”形板,通常称为C型锁或保持器,被构造为围绕每个半轴中的周向延伸的槽安装,以抑制侧齿轮与半轴之间的外部相对轴向移动。当差速器被组装时,C型锁安装在侧齿轮的沉孔内以防止C型锁从周向槽脱离。接合C型锁的半轴与侧齿轮通过十字销的存在被阻止向内的轴向移动。通常,十字销必须从差速器壳体被部分地移除以使得能够将C型锁组装到半轴/从半轴拆卸。因为十字销移除必须越过外部安装到差速器壳体的准双曲面环形齿轮的齿,差速器壳体必须设计为沿其主要轴线具有足够长度,以允许上述组装/拆卸程序。这种情况使车桥总成的质量和费用较高。为此,本领域仍需要发展改进的差速器总成。
发明内容
该部分提供本公开的大致概要,而并非本公开的全部范围或者所有特征的完全公开。
本教示提供一种差速器总成,包括壳体、一对小齿轮、一对输出轴、一对侧齿轮、一对板和保持器。壳体可适于被支撑在桥壳内,以便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壳体可限定腔室。每个小齿轮可被接收在腔室中并相对于壳体围绕可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能旋转。每个侧齿轮可被接收在腔室中并围绕第一轴线能旋转。每个侧齿轮可与一对小齿轮啮合。每个输出轴可被联接以便与侧齿轮中的相应一个旋转。每个输出轴可具有限定周向延伸的槽的外表面。每个板可被接收于输出轴的相应一个的槽中。每个板的最大径向宽度可大于槽的深度。保持器可轴向设置在每个小齿轮之间并轴向设置在每个侧齿轮之间。保持器可包括第一主体和能松脱地联接到第一主体的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协作以限定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与第二孔中的每个可限定径向内表面。每个径向内表面可围绕第一轴线设置并可包围板中的相应一个,以抑制相应板从相应输出轴的槽松脱。
本教示进一步提供一种差速器总成,包括:壳体、十字销、一对小齿轮、一对输出构件、一对侧齿轮、一对锁定构件和保持器。壳体可适于被支撑在桥壳内,以便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壳体可限定腔室。十字销可被接收于腔室中并被联接到壳体以便围绕第一轴线共同旋转。一对小齿轮可被接收在腔室中并能旋转地联接到十字销,以相对于壳体围绕可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旋转。每个侧齿轮可被接收在腔室中并围绕第一轴线能旋转。每个侧齿轮可与一对小齿轮啮合。每个输出构件可被联接以便与侧齿轮中的相应一个旋转。每个输出构件可具有限定周向延伸的通道的外表面。每个锁定构件可被接收在输出构件的相应一个的通道中。每个锁定构件的最大径向宽度可大于通道的深度。保持器可围绕十字销设置并可包括第一主体和能松脱地联接到第一主体的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限定一对壁。每个壁可限定包围锁定构件的相应一个的内表面。相应的输出构件的每个外表面与每个壁的内表面可径向隔开一距离,该距离小于每个锁定构件的最大径向宽度。
本教示进一步提供一种差速器总成,包括:壳体、十字销、一对小齿轮、一对输出构件、一对侧齿轮、一对锁定构件和保持器。壳体可适于被支撑在桥壳内,以便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壳体可限定腔室。十字销可被接收于腔室中并被联接到壳体以便围绕第一轴线共同旋转。一对小齿轮可被接收在腔室中并能旋转地联接到十字销,以相对于壳体围绕可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旋转。每个侧齿轮可被接收在腔室中并围绕第一轴线能旋转。每个侧齿轮可与一对小齿轮啮合。每个输出构件可被联接以便与侧齿轮中的相应一个旋转。每个输出构件可具有限定周向延伸的槽的外表面。每个锁定构件可被接收在输出构件的相应一个的槽中。每个锁定构件的最大径向宽度可大于槽的深度。保持器可围绕十字销设置。保持器可包括第一主体和能松脱地联接到第一主体的第二主体。保持器的第一侧可限定第一环形腔室。保持器的第二侧可限定第二环形腔室。第一环形腔室和第二环形腔室可与一对输出构件同心。第一环形腔室和第二环形腔室中的每个可限定包围锁定构件的相应一个的径向内表面。相应的输出构件的每个外表面与第一环形腔室和第二环形腔室的径向内表面可隔开一距离,该距离小于每个锁定构件的最大径向宽度。
其它适用范围从本文提供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该概要中的描述和特定示例仅为了例示的目的而非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描述的附图仅为了例示所选实施例的目的且不代表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并不意欲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为具有根据本公开的教示构造的车桥总成(例如,后桥总成)的示例的车辆的示意性图示;
图2为图1的车辆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更详细地例示后桥总成,其包括具有根据本公开的C型锁保持器的差速器总成;
图3为图2的C型锁保持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图2的差速器总成的一部分的侧立面视图;以及
图5为图4的差速器总成的一部分的沿线5-5截取的剖面图。
相应的附图标记在附图的数个视图中始终指示相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
参照附图中的图1,具有根据本公开的教示构造的车桥总成(例如,后桥总成)的示例的车辆通常由附图标记10指示。车辆10可具有动力系12和传动系统或传动系14。动力系12可以传统方式构造并可包括动力源16和变速器18。动力源16可被构造为提供推进动力并可包括内燃机和/或例如电动马达。变速器18可从动力源16接收推进动力并可将动力输出到驱动系14。变速器18可具有多个自动或手动选择的齿轮比。在提供的特定示例中,驱动系14为两轮、后轮驱动构造,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的教示可应用于其它驱动系构造,包括四轮驱动构造、全轮驱动构造和前轮驱动构造。驱动系14可包括传动轴20和后桥总成22。传动轴20可将变速器18联接到后桥总成22,使得后桥总成22可接收变速器18的旋转动力输出。后桥总成22能将旋转动力分配到后车轮26。
参照图2,后桥总成22可包括外壳30、输入小齿轮32、环形齿轮34、差速器总成36和一对输出轴38。输入小齿轮32可围绕第一轴线40旋转,而当后桥总成22被组装时,环形齿轮34和差速器总成36可围绕横向于(例如,垂直于)第一轴线40的第二轴线42旋转。
外壳30可包括载架外壳50,一对桥管52和盖54。载架外壳50可限定中心腔室56、盖法兰58和一对管安装件60。桥管52中的每个可接收于管安装件60的对应的一个中并被固定地联接到载架外壳50。例如,每个桥管52可压配合至管安装件60的相应的一个中,并且一个或多个常规塞焊(未具体示出)可用于将每个桥管52轴向并旋转地紧固于其管安装件60。盖54可安装到盖法兰58,以关闭通往中心腔室56的入口。衬垫(未示出)可设置在盖54与盖法兰58之间。
输入小齿轮32可接收于中心腔室56中并安装在一组小齿轮轴承64(仅示出一个)上以围绕第一轴线40旋转。小齿轮轴承64可为任意合适类型的轴承,诸如角接触球轴承和/或低摩擦锥形轴承。小齿轮法兰(未示出)可安装到输入小齿轮32上并可联接到输入小齿轮32和传动轴20(图1)以在其间传递旋转动力。
差速器总成36可包括差速器壳体110、一对差速器小齿轮114、十字销118、一对侧齿轮122、一对C型锁126和C型锁保持器组件130。差速器壳体110可接收于中心腔室56中并可安装在一组差速器轴承134上以围绕第二轴线42旋转。例如,差速器轴承134可为角接触球轴承或低摩擦锥形轴承。环形齿轮34可固定地联接到差速器壳体110并啮合到输入小齿轮32。在提供的特定示例中,环形齿轮34被焊接到(例如,激光焊接到)差速器壳体110,但是其它联接机构,诸如螺纹紧固件,可在替代方式中采用。输入小齿轮32和环形齿轮34可构造为准双曲面齿轮组。差速器壳体110可限定差速器腔室138,差速器腔室138可借助差速器窗142向差速器壳体110的外部开放。输出轴38中的每个可接收通过一对孔口146(仅示出一个)中相应的一个,一对孔口146可设置在差速器壳体110的相反侧,从而输出轴38可部分地接收于差速器腔室138中。在提供的示例中,每个输出轴38为半轴,其被联接以与车轮26中相应的一个(图1)共同旋转,即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诸如离合器或例如其它轴的另外的传动系部件可被设置在输出轴38的一个或两者与车轮26之间。
十字销118可安装到差速器壳体110,从而十字销118沿横向于第二轴线42的方位横向于差速器腔室138。十字销118可固定地安装到差速器壳体110并可接收通过由差速器壳体110限定的一对孔口150(仅示出一个)。一对小齿轮114可安装在差速器腔室138内围绕十字销118以相对于差速器壳体110旋转。小齿轮114可相对于十字销118和差速器壳体110围绕横向于(例如,垂直于)第二轴线42的第三轴线154旋转。
侧齿轮122可安装在差速器腔室138内以相对于差速器壳体110旋转,每个侧齿轮122可啮合两个小齿轮114。每个侧齿轮122可非旋转地联接到输出轴38中相应的一个,以与其共同旋转。在提供的示例中,每个侧齿轮122具有内花键孔158,每个输出轴38具有被构造为配合地接合内花键孔158的外花键表面162。采用这种方式,当侧齿轮122中的一个被接收于差速器腔室138中且其对应的输出轴38插入通过对应的孔口146时,输出轴38可接收通过侧齿轮122的内花键孔158并且内花键158和外花键162可配合以联接侧齿轮122和输出轴38以便围绕第二轴线42共同旋转。
每个输出轴38的邻近每个输出轴38的端部170的外径向表面172可限定周向通道或槽166。周向槽166可从外径向表面172径向向内延伸,并可围绕输出轴38周向延伸。当输出轴38和侧齿轮122配合地接合在差速器腔室138内时,输出轴38的端部170和周向槽166可从侧齿轮122突出以轴向设置于侧齿轮122与十字销118之间。每个C型锁126可为大致“C”或“U”形板,被构造为围绕输出轴38的邻近端部170的一部分,以安装在周向槽166内并从周向槽166径向向外延伸,如图5中最佳可见。当差速器总成36被组装时,C型锁126抑制输出轴38与侧齿轮122之间的相对轴向移动,以将输出轴38轴向地保持在侧齿轮122内并将输出轴38保持在差速器腔室138内,如下所述。
另外参见图3至图5,C型锁保持器组件130可包括第一主体174和第二主体178。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一主体174为凸状(male)主体,第二主体178为其凹状(female)配合体,尽管也可以使用其它构造。在提供的示例中,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各自由模制材料制成,诸如纤维塑料,尽管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通常各自可具有第一侧182a、182b,第二侧186a、186b,第三侧190a、190b,第四侧194a、194b,第五侧198a、198b和第六侧202a、202b。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可构造为围绕十字销118互锁,从而C型锁保持器组件130可轴向设置在每个侧齿轮122之间并轴向设置在每个小齿轮114之间,如图4和图5最佳可见。当互锁时,凸状主体174的对应的第一侧182a、第二侧186a、第三侧190a和第四侧194a与凹状主体178的第一侧182b、第二侧186b、第三侧190b和第四侧194b大致对齐,而第五侧198a、198b彼此大致相对,第六侧202a、202b被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的其他部分大致间隔开。
当互锁时,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可限定十字销孔210、输出轴孔214、第二输出轴孔216和一对沉孔218、222。十字销孔210可穿过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的第一侧182a、182b和第二侧186a、186b。第一输出轴孔214可垂直于十字销孔210并可穿过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的第三侧190a、190b。第二输出轴孔216可垂直于十字销孔210并可穿过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的第四侧194a、194b,并可类似于第一输出轴孔214。第一输出轴孔214和第二输出轴孔216可延伸通过C型锁保持器组件130,以在C型锁保持器组件130内汇合,从而十字销孔210和输出轴孔214、216可与C型锁保持器组件130相交。当差速器总成36被组装时,十字销孔210可构造为沿第三轴线154对齐,从而C型锁保持器组件130围绕第三轴线154包围十字销118。输出轴孔214、216可被构造为沿第二轴线42对齐,从而C型锁保持器组件130包围每个输出轴38的端部170的包括周向槽166的一部分。
沉孔218、222中的每个可分别由第三侧190a、190b和第四侧194a、194b限定。每个沉孔218、222可与相应的输出轴孔214、216同心并且每个沉孔218、222的直径大于输出轴孔214、216的直径并稍微大于C型锁126的直径。每个沉孔218、222从C型锁保持器组件130的外部向内延伸一距离,从而沉孔218、222不与十字销孔210相交。每个沉孔218、222可限定径向内表面226、230和内轴向表面234、238。径向内表面226、230与输出轴38的外径向表面172之间的径向距离可小于C型锁126的径向宽度,从而当C型锁保持器组件130围绕C型锁126和端部170被组装时,C型锁126不能从周向槽166脱离。
凸状主体174可包括多个叉或者倒钩242以及多个销246。倒钩242可从凸状主体174的第五侧198a大致朝向凹状主体178向外延伸。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五侧198a、198b将轴孔214、216和十字销孔210大致平分,从而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形成C型锁保持器组件130的相对半部,尽管可使用其它构造或比例。凸状主体174的第一侧186a和第二侧186b的一部分还可选地延伸超过第五侧198a以形成一对圆环250,当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配合时,该对圆环250可包围整个十字销孔210。当C型锁保持器组件130包括圆环250并且差速器总成36被组装时,圆环250可完全包围十字销118,以当凹状主体178没有配合凸状主体174时使凸状主体174保持围绕十字销118。在提供的示例中,凸状主体174包括从第五侧198a的四个角部延伸的四个大致矩形形状的倒钩242,从而相邻的倒钩242被十字销孔210或者输出轴孔214、216彼此隔开。
每个倒钩242可包括倾斜表面254、第一肩部258和第二肩部262。第一肩部258和第二肩部262可设置在每个倒钩242的不同侧上。倾斜表面254可始于邻近倒钩242的终端并终止于第一肩部258。在提供的示例中,每个倒钩242的第一肩部258被设置在倒钩242的外侧266上(即,远离输出轴孔214、216的侧部),并且第二肩部262被设置在倒钩242的内侧270上(即,面向输出轴孔214、216的侧部),尽管可采用其他构造。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二肩部262形成由倒钩242的内侧270限定的通道274的壁。
销246从凸状主体174的第五侧198a向外大致平行于倒钩242延伸。在提供的示例中,凸状主体174包括四个销246,每个销246被定位为邻近在第五侧198a的相应的角部处四个倒钩242中的一个。在提供的示例中,每个销246相对于输出轴孔214、216位于其相应的倒钩242的径向内部并相对于销孔210与每个倒钩242径向对齐,尽管可使用其它构造。在提供的示例中,每个销246为大致圆柱形形状,尽管可使用其它构造。
凹状主体178的第五侧198b可构造为与凸状主体174的第五侧198a配合,凹状主体178可包括一对翼片278并可限定多个通路282和多个孔286。凹状主体178的第一侧186a和第二侧186b中的每一个还可限定凹部290。通路282和孔286的数量可分别等于凸状主体174上的倒钩242和销246的数量,并且在提供的示例中,凹状主体178包括四个通路282和四个孔286。
通路282可从凹状主体178的第五侧198b延伸通过凹状主体178到第六侧202b。每个通路282可成形为将倒钩242中相应的一个接收于其中,从而当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配合时,倒钩242经由通路282延伸通过凹状主体178。当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完全配合时,第一肩部258和第二肩部262被设置在通路282外部并超过凹状主体178的第六侧202b。每个通路282和倒钩242可构造为使得在配合期间当倒钩242被插入到通路282中时,倾斜表面254可接合通路282的外表面294以将倒钩242向内连接。倒钩242可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从而当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完全配合时,第一肩部258可设置在通路282外部,倒钩242可朝向其原始对齐偏置,以使第一肩部258与凹状主体178的第六侧202b接合。在该位置,第一肩部258可抑制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的分离。尽管本文中关于倒钩242描述,第一主体174和第二主体178可替代地通过其它的紧固机构联接在一起,诸如螺纹紧固件(未示出)或者粘合剂(未示出)。
每个孔286可与销246中相应的一个对齐,从而当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配合时,每个销246可接收于孔286中相应的一个中。凹部290可从凹状主体178的第一侧186a和第二侧186b的外部向内延伸,并可包围十字销孔210的由凹状主体178限定的部分。凹部290可具有与凸状主体174的圆环250互补的形状,从而当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配合时,圆环250可接收于凹部290中。在提供的示例中,凹部290大致为圆环形并与十字销孔210同心。
每个翼片278可大致为矩形并具有第一端部298、第二端部302和一对侧部306。第一端部298可联接到凹状主体178的第六侧202b。第一端部298可联接到第六侧202b,从而翼片278可从第一位置(图2和图3中所示)枢转或弯曲到第二位置(图4和图5中所示)。在提供的示例中,每个翼片278的第一端部298为矩形翼片278的纵向侧并沿第六侧202b长度方向布置,从而第一端部298大致平行于第三轴线154,尽管可使用其它构造。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二端部302为矩形翼片278的相反纵向侧并且每个侧部306形成矩形翼片278的相对短侧,尽管可使用其它构造。翼片278可在第一位置与凹状主体178一体形成(例如,与凹状主体178成整体地模制),从而它们的自然位置为第一位置。翼片278可由弹性材料形成,从而当翼片278被弯曲至第二位置时,翼片278朝向第一位置自然偏置。虽然翼片278被示出为相对于第六侧202b形成90度角,但是翼片278可替代地形成为大于0度的其它角度,例如45度,从而当翼片278被移动到第二位置时仍能自然地朝向第一位置偏置。
翼片278的厚度可小于通道274的宽度。翼片278的长度使得当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配合时,翼片278可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将每个侧部306定位在倒钩242的一个的通道274内。采用这种方式,每个翼片278可接合两个倒钩242的通道274,以进一步抑制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的分离。翼片278可构造为使得当翼片278被接收于通道274中时,侧部306可接合第二肩部262以抑制倒钩242的轴向移除。此外,翼片278可构造为使得当翼片278被接收于通道274中时,侧部306可将第一肩部258定位成干扰或交叠凹状主体178的第六侧202b。采用这种方式,翼片278可抑制倒钩242的弯曲或连接,从而当翼片278被接收于通道274中时,翼片278可阻止第一肩部258移动到第一肩部258可进入通路282的位置。
特别参照图5,差速器总成36的一部分的剖面图被示出为组装并沿图4的线5-5截取。如上所讨论的,每个C型锁126可围绕相应的输出轴38定位并接收在形成于输出轴38的端部170中的周向槽166内。输出轴38的远离十字销118的轴向移动(即,沿向外方向308)可引起C型锁126的内表面310邻接抵靠周向通道274的内表面314,C型锁126的外表面318邻接抵靠侧齿轮122的内表面322。输出轴38朝向十字销118的轴向移动(即,沿向内方向324)可通过输出轴38与十字销118之间的接触而受到限制,如所示。
替代地,输出轴38朝向十字销118的轴向移动(即,沿向内方向324)可引起C型锁126的内表面310邻接抵靠沉孔218、222的轴向内表面234、238,C型锁126的外表面318邻接抵靠周向槽166的外表面326。在再一构造中,未特别示出,第一输出轴孔214和第二输出轴孔216可在十字销孔210之前轴向终止,从而第一输出轴孔214和第二输出轴孔216没有在C型锁保持器组件130内相交。在这种构造中,每个输出轴孔214、216可限定输出轴38的每个相应的端部170可邻接的台阶或表面(未示出)。在这种构造中,由输出轴孔214、216限定的台阶或表面可轴向位于输出轴38与十字销118之间,从而台阶或表面限制朝向十字销118的轴向移动并防止输出轴38接触十字销118。
C型锁保持器组件130的沉孔218、220径向内表面226、230可径向限制C型锁126,以防止C型锁126从周向槽166脱离,如上所讨论的。侧齿轮122的内表面322可为侧齿轮122的最内侧表面,从而除了内表面322之外,侧齿轮122没有其它表面朝十字销118更进一步向内延伸。换言之,C型锁126不需要接收于形成在侧齿轮122中的任意孔中,并且侧齿轮122不会将C型锁126径向限制在周向槽166内。与使用侧齿轮122的表面322中的沉孔来径向限制C型锁126的常规的C型锁差速器总成相比,侧齿轮122的其它加工被消除并且侧齿轮122的轴向长度可减小。
此外,将理解与限制C型锁以保持输出轴的常规的差速器总成不同,本公开的差速器总成36在不移除十字销118或完全拆卸差速器总成36的情况下允许C型锁126和输出轴38被安装并被移除。相反,凸状主体174和凹状主体178中的任一个或者两者可通过差速器窗142从完全组装的差速器总成36移除,于是在不移除十字销118的情况下允许通过差速器窗142安装或移除C型锁126。此外,由于十字销118不需要被移除以便安装或移除C型锁126和输出轴38,所以差速器总成36在十字销轴线154与壳体轴承134之间(其位于壳体110具有环形齿轮34的一侧上)轴向长度可减小,因而可制造更紧凑的差速器总成36和车桥总成22。
实施例的前述描述已经被提供用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实施例的前述描述并非穷尽的或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例的单独的元件或特征通常不限于该特定实施例,而是,在适用的情况下可互换并可在选定实施例中使用,即使未特别示出或描述。特定实施例的单独的元件或特征也可以以多种方式变化。这种变化不被认为偏离本公开,所有这种修改考虑为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示例实施例被提供为使得本公开将是完全的并将范围充分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许多特定细节,诸如特定部件、设备、方法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是,不需要采用特定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并不应该被理解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众所周知的工艺、众所周知的设备结构以及众所周知的技术没有详细描述。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特定示例实施例的目的,并非意欲限制。如在本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可意味着还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用于“包括”、“包含”、“含有”和“具有”为包含的,因此详细说明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本文描述的方法步骤、工艺和操作不应理解为必然要求它们以所讨论或例示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特别指出为执行顺序。还应理解可采用另外的步骤或替代步骤。
当元件或层被提及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接合到”另一元件或层、“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位于该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接合到、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提及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接合到”、“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被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它措辞也应以同样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与“直接在……之间”,“邻近”与“直接邻近”等)。如在本文中使用的,用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所列项目中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尽管用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本文中可用于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分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分段不应受到这些用语的限制。这些用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分段与另一区域、层或分段区分开来。诸如“第一”、“第二”和其它数字用语的用语当在本文中使用时不表示顺序或次序,除非上下文中清楚指出。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分段可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分段,而不偏离示例实施例的教示。
诸如“内”、“外”、“下方”、“之下”、“下部”、“上方”、“上部”等空间相对用语在本文中可用于方便描述,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外的元件或特征如图中所例示的关系。除了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语言可意在包括设备在适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设备被翻转,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或特征“之下”或“下方”的元件于是可位于另一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用语“下方”可包括上方和下方两个方位。设备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方位),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可相应地解释。

Claims (7)

1.一种差速器总成,包括:
壳体,适于被支撑在桥壳内,以便围绕第一轴线旋转,所述壳体限定腔室;
十字销,被接收于所述腔室中并被联接到所述壳体以便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共同旋转;
一对小齿轮,被接收在所述腔室中并能旋转地联接到所述十字销,以相对于所述壳体围绕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旋转;
一对侧齿轮,被接收在所述腔室中并围绕所述第一轴线能旋转,每个侧齿轮与所述一对小齿轮啮合;
一对输出构件,每个输出构件被联接以便与所述侧齿轮中的相应一个旋转并具有外表面,该外表面限定周向延伸的槽;
一对锁定构件,每个锁定构件被接收在所述输出构件的相应一个的槽中,每个锁定构件的最大径向宽度大于所述槽的深度;以及
保持器,围绕所述十字销设置,所述保持器包括第一主体和联接到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二主体,所述保持器的第一侧限定第一环形腔室,并且所述保持器的第二侧限定第二环形腔室;
其中所述第一环形腔室和所述第二环形腔室与所述一对输出构件同心,并且所述第一环形腔室和所述第二环形腔室中的每个限定包围所述锁定构件的相应一个的径向内表面;并且
其中相应的输出构件的每个外表面与所述第一环形腔室和所述第二环形腔室的径向内表面隔开一距离,该距离小于每个锁定构件的最大径向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中所述锁定构件具有大致“C”或“U”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中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延伸通过由所述第二主体限定的至少一个通路的至少一个倒钩,其中所述倒钩包括第一肩部,所述第一肩部被构造为接合所述第二主体的表面,以抑制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的轴向分离并将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能松脱地彼此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中所述倒钩限定第二肩部,并且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一侧的至少一个翼片,所述翼片的所述第一端部将所述翼片联接到所述第二主体,并且所述翼片的所述一侧被构造为接合所述第二肩部以抑制所述倒钩从所述通路移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中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四个倒钩,所述第二主体限定四个通路,每个倒钩通过所述十字销或一个所述输出构件与其他倒钩彼此隔开,并且每个倒钩被接收在所述通路的相应一个中;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多个翼片,每个翼片被构造为接合至少一个倒钩的所述第二肩部,以抑制所述倒钩从相应的通路中移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中所述第二主体包括两个翼片,每个翼片被构造为接合所述倒钩中的两个倒钩的所述第二肩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中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销,并且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中的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孔,每个销被接收于相应的一个孔中。
CN201510644403.4A 2014-10-09 2015-10-08 具有c型锁保持器的差速器总成 Active CN1055085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510,555 US9423014B2 (en) 2014-10-09 2014-10-09 Differential assembly with C-lock keeper
US14/510,555 2014-10-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08548A CN105508548A (zh) 2016-04-20
CN105508548B true CN105508548B (zh) 2018-02-16

Family

ID=55644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4403.4A Active CN105508548B (zh) 2014-10-09 2015-10-08 具有c型锁保持器的差速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23014B2 (zh)
CN (1) CN105508548B (zh)
DE (1) DE102015116538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52425B2 (en) * 2017-02-14 2019-07-16 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Inc. Driveline component having differential assembly with retaining member welded to differential case to retain cross-pin
CN117359286B (zh) * 2023-10-26 2024-04-02 池州莫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后桥壳体与差速器自动装配生产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00611A (en) * 1966-05-06 1968-09-10 Borg Warner Differential mechanism
US3624717A (en) * 1970-02-06 1971-11-30 Eaton Yale & Towne Axle shaft retention system
US6254505B1 (en) * 1999-11-23 2001-07-03 Auburn Gear, Inc. Differential cross pin retention
CN101898510A (zh) * 2009-03-04 2010-12-01 伊顿公司 锁止差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0914B1 (en) * 2001-01-16 2002-09-17 Spicer Technology, Inc. Adjustable axle shaft endplay
US7611437B2 (en) * 2004-03-05 2009-11-03 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Inc. Spacer pin arrangement for helical gear differential
US7232397B2 (en) * 2005-04-27 2007-06-19 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Inc. Axleshaft retention assembly for differentials and method of assembly
US8777799B2 (en) 2009-04-01 2014-07-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xle C-washer and shim retain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00611A (en) * 1966-05-06 1968-09-10 Borg Warner Differential mechanism
US3624717A (en) * 1970-02-06 1971-11-30 Eaton Yale & Towne Axle shaft retention system
US6254505B1 (en) * 1999-11-23 2001-07-03 Auburn Gear, Inc. Differential cross pin retention
CN101898510A (zh) * 2009-03-04 2010-12-01 伊顿公司 锁止差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5116538B4 (de) 2021-02-04
DE102015116538A1 (de) 2016-04-14
US20160102747A1 (en) 2016-04-14
CN105508548A (zh) 2016-04-20
US9423014B2 (en) 2016-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8363B (zh) 改进的差速器保持环结构
RU2446325C2 (ru) Система полного привода
CN105485335B (zh) 具有差速器和驻车锁机构的传动系统部件
WO2015121967A1 (ja) クラッチ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GB2303674A (en) Locking differential including access openings for C-clip axle retainers
KR20140112449A (ko) 포개진 링 기어를 갖춘 유성 기어세트를 갖는 구동 모듈
CN105508548B (zh) 具有c型锁保持器的差速器总成
EP2753850B1 (en) Modular cross shaft yoke
US7311632B2 (en) Gearless locking differential
US20150226301A1 (en) Differential device
CN105333096B (zh) 离合部件
US20100140042A1 (en) Dog-tooth-face interface
US20160245382A1 (en) Transmission with dual input and output shafts
TW201102543A (en) Locking differential
CN106763691A (zh) 有中央润滑剂供给和润滑剂排放能力的多片式摩擦离合器
US20070177939A1 (en) Spline arrangement for rotatably coupling two members
US20140243140A1 (en) Axle assembly having banjo beam and strengthened coverpan
CN108730475B (zh) 差速器总成和多件式插销组件
US5207768A (en) Transmission thrust washer and locking means therefor
CN107429819B (zh) 差速器壳体
CN101836002B (zh) 等速万向接头
KR101244988B1 (ko) 차동을 위한 액슬샤프트 리텐션 어셈블리 및 이의 어셈블리방법
WO2017061409A1 (ja) 差動装置
CN104819264A (zh) 差动装置
US9803737B2 (en) Limited slip inter-axle differenti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