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1851A -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1851A
CN105491851A CN201510847116.3A CN201510847116A CN105491851A CN 105491851 A CN105491851 A CN 105491851A CN 201510847116 A CN201510847116 A CN 201510847116A CN 105491851 A CN105491851 A CN 105491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air
header structure
fan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471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1851B (zh
Inventor
曹学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Yingli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471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91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91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1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1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1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其中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地,通过在移动终端本体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气旋加速器以及与所述气旋加速器连接的扇头结构,所述气旋加速器用于对空气进行涡轮增压,并使进行涡轮增压后的空气进入所述扇头结构的进风口,所述扇头结构为一无叶风扇。通过利用无叶风扇的空气倍增原理,利用气旋加速器对空气进行涡轮增压,并将加压后的空气通过扇头结构均匀的向移动终端内部发热器件的散热腔流动,增加移动终端内空气流通速度,快速将热量带走,达到提高移动终端散热性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通信工具,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手机,比如拍照、看电影、聊天,但是长时间使用手机会产生热量,缩短手机的使用寿命。
目前一般智能手机大都是自然降温,随着手机性能的越来越高,由单核到双核,再到四核,八核,十六核等等,性能的提高也带来了发热量的增大,这样就限制了手机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手机中发热量最大的芯片就是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和PMU(PowerManagementUnit,电源管理模块),目前手机一般采用自然降温或加一个小的散热片的降温方法,这种散热方法体积小、节约空间,但缺点是散热效果差,不能满足高性能、高主频的芯片的散热要求。随着手机性能的越来越高,采用自然降温或加一个小的散热片的降温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高性能、高主频芯片的散热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手机均采用被动散热方式,被动散热方式是通过导热材料将发热量大的部位的热量传导到机身各处实现散热的,常采用纵向和横向两种散热方式。纵向散热是指通过导热材料将芯片的热量传导到芯片上方的散热装置上,加快芯片与散热装置之间的热传递;横向散热是指通过导热材料将热量分散开,以增大散热面积,加快散热装置与外界的热传递。
被动散热可以较好的解决手机负荷较小时的散热问题,但当用户运行一些占用资源较多的应用,如3D游戏、高清摄像等,手机的发热量会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时仅靠被动散热将无法及时的将热量散到手机外部,导致手机发热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和整机寿命。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散热性能优异高效的移动终端以解决上述问题实有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发热严重、散热装置散热效果有限,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一移动终端本体,所述移动终端本体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气旋加速器以及与所述气旋加速器连接的扇头结构,所述气旋加速器用于对空气进行涡轮增压,并使进行涡轮增压后的空气进入所述扇头结构的进风口,所述扇头结构为一无叶风扇。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扇头结构为一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相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壳表面平行设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扇头结构的出风口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壳表面平行。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底壳表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移动终端的进风口与所述扇头结构的进风口对应设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口。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口的个数为偶数个,且每对散热口于移动终端的侧面相对设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气旋加速器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的温度,并在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的温度大于温度阈值时,触发所述散热装置开启,以及在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的温度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时,触发所述散热装置关闭。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风速调节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气旋加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的温度调节所述气旋加速器的输出功率。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散热装置,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中的散热装置进行散热。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完整的发明名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移动终端本体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气旋加速器以及与所述气旋加速器连接的扇头结构,所述气旋加速器用于对空气进行涡轮增压,并使进行涡轮增压后的空气进入所述扇头结构的进风口,所述扇头结构为一无叶风扇。通过利用无叶风扇的空气倍增原理,利用气旋加速器对空气进行涡轮增压,并将加压后的空气通过扇头结构均匀的向移动终端内部发热器件的散热腔流动,增加移动终端内空气流通速度,快速将热量带走,达到提高移动终端散热性能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扇头结构为一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相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壳表面平行设置。结合现有移动终端屏幕大、厚度小的结构特点,将扇头结构设计成环形结构,且时该环形结构与移动终端的底壳表面平行设置,从而在不增加移动终端厚度的基础上,增大扇头出风口的面积,提高移动终端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移动终端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图1移动终端中扇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图3移动终端中扇头结构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扇头结构
12扇头结构的出风口
2气旋加速器
3移动终端的底壳
4散热口
5移动终端的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现有技术中,手机的性能越来越高,而性能的提高也带来了发热量的增大,目前手机一般采用自然降温或加一个小的散热片的散热方法,虽然具有体积小、节约空间的优点,但其散热效果差,不能满足高性能、高主频的芯片的散热要求。被动散热也仅可以较好的解决手机负荷较小时的散热问题,但当用户运行一些占用资源较多的应用,手机的发热量会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时仅靠被动散热将无法及时的将热量散到手机外部,导致手机发热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和整机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如下移动终端以及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移动终端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移动终端中扇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移动终端中扇头结构的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图1中移动终端包括一移动终端本体(仅示意该移动终端的底壳3,其余部分与现有工艺相同,在此省略),所述移动终端本体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气旋加速器2以及与所述气旋加速器2连接的扇头结构1,所述气旋加速器2用于对空气进行涡轮增压,并使进行涡轮增压后的空气进入所述扇头结构1的进风口(图未示),所述扇头结构1为一无叶风扇。
本实施例中,所述扇头结构1为一环形结构(具体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环形结构相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壳3表面平行设置。
具体的,该环形结构可为圆形结构、椭圆形结构或者矩形结构等。
通过将扇头结构设计为一环形结构,并将该环形结构相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壳表面平行设置。结合现有移动终端屏幕大、厚度小的结构特点,将扇头结构设计成环形结构,且时该环形结构与移动终端的底壳表面平行设置,从而在不增加移动终端厚度的基础上,增大扇头出风口的面积,提高移动终端的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扇头结构1的出风口12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壳3表面平行。从而使扇头结构1的出风口向外,出风口的切口与扇面结构1的表面平行。空气平行于扇头结构1所在平面吹出,散于整个环形结构的周边,从而将高速的空气充满整个移动终端的散热腔,实现将压缩空气在散热腔内快速流通。达到使移动终端快速散热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扇头结构1不同于传统无叶风扇,无叶风扇的出风口是一圈约1mm的窄缝,空气加压后垂直于无叶风扇表面吹出,本实施例中扇头结构1为了更好地增加移动终端内部的空气流动性,对出风口进行重新布局,使得扇头结构1的出风口的空气不是垂直于环形结构表面吹出,而是平行于环形结构表面吹出,使能够使空气在整个移动终端内部内快速流动,将热空气带走。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底壳3表面设置有进风口5,所述移动终端的进风口5与所述扇头结构的进风口(图未示)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口4。
较佳的,所述散热口4的个数为偶数个,且每对散热口4于移动终端的侧面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两个散热口4。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根据散热的需要以及移动终端结构的需要,确定散热口4设置的位置和个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图未示),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气旋加速器2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的温度,并在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的温度大于温度阈值时,触发所述散热装置开启,以及在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的温度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时,触发所述散热装置关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可包括风速调节器(图未示),风速调节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气旋加速器2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的温度调节所述气旋加速器的输出功率。进而调节扇头结构1的出风口12的空气速度。例如移动终端内部的温度越高,扇头结构1的出风口12的空气速度越快。迅速使空气充满移动终端内部的发热腔,将热风通过两边的散热口4排出移动终端本体。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移动终端本体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气旋加速器2以及与所述气旋加速器2连接的扇头结构1,所述气旋加速器2用于对空气进行涡轮增压,并使进行涡轮增压后的空气进入所述扇头结构1的进风口,所述扇头结构为一无叶风扇。通过利用无叶风扇的空气倍增原理,利用气旋加速器对空气进行涡轮增压,并将加压后的空气通过扇头结构均匀的向移动终端内部发热器件的散热腔流动,增加移动终端内空气流通速度,快速将热量带走,达到提高移动终端散热性能的目的。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散热装置,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中的散热装置进行散热。该散热方法同样具有散热速度快,效率高,以及有效提高移动终端寿命等优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移动终端及其散热方法在移动终端本体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气旋加速器以及与所述气旋加速器连接的扇头结构,所述气旋加速器用于对空气进行涡轮增压,并使进行涡轮增压后的空气进入所述扇头结构的进风口,所述扇头结构为一无叶风扇。通过利用无叶风扇的空气倍增原理,利用气旋加速器对空气进行涡轮增压,并将加压后的空气通过扇头结构均匀的向移动终端内部发热器件的散热腔流动,增加移动终端内空气流通速度,快速将热量带走,达到提高移动终端散热性能的目的。另外,将扇头结构设计为一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相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壳表面平行设置。结合现有移动终端屏幕大、厚度小的结构特点,将扇头结构设计成环形结构,且时该环形结构与移动终端的底壳表面平行设置,从而在不增加移动终端厚度的基础上,增大扇头出风口的面积,提高移动终端的散热效率。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移动终端本体,所述移动终端本体内设置有散热装置;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气旋加速器以及与所述气旋加速器连接的扇头结构,所述气旋加速器用于对空气进行涡轮增压,并使进行涡轮增压后的空气进入所述扇头结构的进风口,所述扇头结构为一无叶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头结构为一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相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壳表面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散热装置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头结构的出风口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壳表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壳表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移动终端的进风口与所述扇头结构的进风口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口的个数为偶数个,且每对散热口于移动终端的侧面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气旋加速器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的温度,并在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的温度大于温度阈值时,触发所述散热装置开启,以及在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的温度小于或等于温度阈值时,触发所述散热装置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风速调节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气旋加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内部的温度调节所述气旋加速器的输出功率。
9.一种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散热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中的散热装置进行散热。
CN201510847116.3A 2015-11-26 2015-11-26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 Active CN105491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7116.3A CN105491851B (zh) 2015-11-26 2015-11-26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7116.3A CN105491851B (zh) 2015-11-26 2015-11-26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1851A true CN105491851A (zh) 2016-04-13
CN105491851B CN105491851B (zh) 2018-04-06

Family

ID=55678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47116.3A Active CN105491851B (zh) 2015-11-26 2015-11-26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9185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2951A (zh) * 2016-08-02 2017-01-04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CN109310035A (zh) * 2018-11-29 2019-02-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87333A (zh) * 2018-11-29 2019-04-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散热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13427U (zh) * 2012-07-10 2013-01-30 叶友练 带无叶风扇的手机
CN102915083A (zh) * 2012-09-24 2013-02-0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2937525U (zh) * 2012-12-11 2013-05-15 李耀强 带独立喷孔的无叶风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13427U (zh) * 2012-07-10 2013-01-30 叶友练 带无叶风扇的手机
CN102915083A (zh) * 2012-09-24 2013-02-0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2937525U (zh) * 2012-12-11 2013-05-15 李耀强 带独立喷孔的无叶风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2951A (zh) * 2016-08-02 2017-01-04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CN109310035A (zh) * 2018-11-29 2019-02-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87333A (zh) * 2018-11-29 2019-04-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散热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10035B (zh) * 2018-11-29 2021-12-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1851B (zh) 2018-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1851A (zh)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
Cai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rmoelectric cooling system for application in CPU cooler
US10481654B2 (en) Holder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632685A (zh) 一种能实现快速冷却的计算机散热器
CN105491860A (zh) 一种基于vr眼镜手持终端的散热装置、手持终端及vr眼镜
CN109947190A (zh) 一种带散热腔的主机箱
CN105630117B (zh) 一种调节散热的方法及散热装置
RU142996U1 (ru) Корпус охлаждения блока рэа
Anusha et al. CFD analysis of splayed pin fin heat sink using 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CN105120631A (zh) 一种带有石墨烯导热硅脂散热层的cpu散热装置
CN203523222U (zh) 一种移动电子设备的扩展散热装置
CN204719655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设备
CN205052055U (zh) 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及其冷却循环系统
CN104681514A (zh) 一种fc封装芯片的水冷散热方案
CN210630121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防水风冷系统
Parida et al. Embedded two phase liquid cooling for increasing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Wagner A study of the maximum theoretical power dissipation of tablets under natural convection conditions
CN205750682U (zh) 服务器
Sabin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a cold plate for FM radio power amplifiers
CN111103943A (zh) 一种液冷系统的液冷能效比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Dan et al. An improved network model for determining the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articulate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
Iaronka et 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 closed cooling system applied to thermal management of LED luminaires
Tamdogan et al. Direct liquid cooling of high flux LED systems: hot spot abatement
CN207264303U (zh) 能实现快速冷却的计算机散热器
CN205959151U (zh) 一种超级显卡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0

Address after: 313105 Jincun Village, Lushan Township, Changx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xing Lushan golden Heron Incuba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616 No. 3666 Sixian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Phicomm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8

Address after: 313000 room 1019, Xintiandi commercial office, Yishan street, Wuxing District, Huzhou, Zhejiang, China

Patentee after: Huzhou YingLi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105 Jincun Village, Lushan Township, Changx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xing Lushan golden Heron Incuba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