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7657B - 双面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双面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67657B
CN105467657B CN201511021699.0A CN201511021699A CN105467657B CN 105467657 B CN105467657 B CN 105467657B CN 201511021699 A CN201511021699 A CN 201511021699A CN 105467657 B CN105467657 B CN 1054676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hotoresist
sub
display uni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216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67657A (zh
Inventor
唐岳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216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676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67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7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67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7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4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double-sid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6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 G02F1/1335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inside the LC elements, i.e. between the cell substra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其包括彩色滤光片基板(10)及相对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20)和第二阵列基板(30);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10)包括:透明基板(11),设置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20)和所述第二阵列基板(30)之间;若干第一显示单元(12),阵列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11)朝向所述第一阵列基板(20)的表面上;若干第二显示单元(13),阵列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11)朝向所述第二阵列基板(30)的表面上;若干反射层(14),彼此间隔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11)和所述若干第一显示单元(12)之间。本发明利用两个阵列基板和一个彩色滤光片基板形成双面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利于朝向轻薄化方向发展。

Description

双面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双面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常需要用到能够在显示器两侧显示图像的双面显示装置。这种双面显示装置可应用于通讯行业、政府窗口、金融行业、交通行业,以及窗口行业的营业厅,例如飞机场、火车站、地铁站、食堂等各种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因此双面显示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常见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通常由两个背对设置的显示面板组成,而每个液晶面板由自身包括的印刷电路板及集成电路(IC)所控制。此外,每个液晶面板由两块玻璃基板组成,从而使双面液晶显示装置至少需要四块玻璃基板组成,因此会导致这样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成本高昂,同时不利于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轻薄化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其包括彩色滤光片基板及相对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和第二阵列基板;
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透明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和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之间;若干第一显示单元,阵列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朝向所述第一阵列基板的表面上;若干第二显示单元,阵列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朝向所述第二阵列基板的表面上;若干反射层,彼此间隔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若干第一显示单元之间或者彼此间隔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若干第二显示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第一显示单元彼此间隔阵列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朝向所述第一阵列基板的表面上;所述若干第二显示单元彼此间隔阵列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朝向所述第二阵列基板的表面上;其中,每一第二显示单元对应相邻的两个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第一显示单元交替阵列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朝向所述第一阵列基板的表面上;所述若干第二显示单元交替阵列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朝向所述第二阵列基板的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均顺序包括:红色子显示单元、绿色子显示单元和蓝色子显示单元。
进一步地,每一反射层对应一第一显示单元或者一第二显示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均包括两个相同颜色子显示单元;其中,所述颜色子显示单元为红色子显示单元、绿色子显示单元或蓝色子显示单元。
进一步地,每一反射层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单元或者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中的两个相同颜色子显示单元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均包括一颜色子显示单元和一透明子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透明子显示单元对应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颜色子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颜色子显示单元对应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透明子显示单元;其中,所述颜色子显示单元为红色子显示单元、绿色子显示单元或蓝色子显示单元。
进一步地,每一反射层对应所述第一显示单元或者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中的颜色子显示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还包括:在相邻的两个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间隔处和/或在相邻的两个第而显示单元之间的间隔处设置的透明显示单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两个阵列基板和一个彩色滤光片基板形成双面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利于朝向轻薄化方向发展。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相同的标号在附图中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将理解的是,尽管在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来。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虚线箭头表示光线方向。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包括:双面显示面板1以及与双面显示面板1相对设置且用于向双面显示面板1提供均匀面光源的背光模块2。这里,在图1中,双面显示面板1设置于背光模块2之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双面显示面板1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20和第二阵列基板30、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20和第二阵列基板30之间的彩色滤光片基板10、分别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20和彩色滤光片基板10之间以及第二阵列基板30和彩色滤光片基板10之间的第一液晶层50和第二液晶层60、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20之下的第一偏光片80以及设置于第二阵列基板30之上的第二偏光片40。
这里,第一阵列基板20和第二阵列基板30均至少包括透明基板及阵列排布在透明基板之上的开关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元件可例如是薄膜晶体管TFT,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彩色滤光片基板10包括:透明基板11、多个第一显示单元12、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以及多个反射层14。
具体而言,透明基板11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20和第二阵列基板30之间。这里,透明基板11可例如是透明玻璃基板或者透明树脂基板,本发明并不作具体限定。
多个第一显示单元12交替排布在透明基板11朝向第一阵列基板20的表面上。也就是说,多个第一显示单元12彼此衔接地排布在透明基板11朝向第一阵列基板20的表面上。
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交替排布在透明基板11朝向第二阵列基板30的表面上。也就是说,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彼此衔接地排布在透明基板11朝向第二阵列基板30的表面上。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也可间隔排布在透明基板11朝向第二阵列基板30的表面上。也就是说,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彼此间隔地排布在透明基板11朝向第二阵列基板30的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显示单元12与第二显示单元13一一对应,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多个反射层14彼此间隔排布在透明基板11和多个第一显示单元12之间;其中,反射层14的反射面朝向第一显示单元12;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此外,反射层14可例如由银、铝等具有高反射性的材料制成。
这样,双面显示面板1的上侧显示为透射式显示,而双面显示面板1的下侧显示为反射式显示。如此,相对于双面显示面板1的上侧显示,背光模块2作为其后置光源,而相对于双面显示面板1的下侧显示,背光模块2作为其前置光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2为透明的背光模块,其包括透明导光板、光源等必要的光学元器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导光板可以将光源出射的光线全部出射至双面显示面板1而透过由反射层14反射并通过第一液晶层50后的一定角度的光线。
应当说明的是,双面显示面板1的上侧显示对应的多个第一显示单元12可以是逐行或逐列交替分布,也可以其他规律分布,例如三角形规律分布等。同样地,双面显示面板1的下侧显示对应的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可以是逐行或逐列交替分布,也可以其他规律分布,例如三角形规律分布等。
每个反射层14对应于一个第一显示单元12,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对应于一个第一显示单元12;即,一个反射层14的宽度与一个第一显示单元12的宽度相等,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的宽度与一个第一显示单元12的宽度相等。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例如,每个反射层14可对应于两个或者更多个第一显示单元12,和/或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对应于两个或者更多个第一显示单元12。
每个第一显示单元12和每个第二显示单元13均从左到右顺序包括:红色子显示单元R、绿色子显示单元G和蓝色子显示单元B;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例如,每个第一显示单元12和每个第二显示单元13均从左到右顺序包括:红色子显示单元R、绿色子显示单元G、蓝色子显示单元B和白色子显示单元W。在本实施例中,红色子显示单元R由红色光阻形成,绿色子显示单元G由绿色光阻形成,蓝色子显示单元B由蓝色光阻形成。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单元12的厚度与第二显示单元13的厚度相同,即第一显示单元12的任一彩色光阻的厚度与第二显示单元13的对应彩色光阻的厚度相同,这样,双面显示面板1上侧显示的画面和下侧显示的画面具有相同的色坐标和色饱和度;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例如,第一显示单元12的任一彩色光阻的厚度与第二显示单元13的对应彩色光阻的厚度可以不相同,这样,双面显示面板1上侧显示的画面和下侧显示的画面分别可具有预定的色坐标和色饱和度。
应当说明的是,双面显示面板1的上侧显示区域和下侧显示区域的单位区域(即显示单元)可以是一个颜色子显示单元,也可以是多个颜色子显示单元的组合,例如区域单位是包含RGB子显示单元或者RGBW子显示单元的显示单元。由于双面显示面板1的上侧显示区域和下侧显示区域的单位区域包含的颜色子显示单元的数量或种类可以相同或不相同,所以双面显示面板1的上侧显示的画面和下侧显示的画面可以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分辨率。
由于双面显示面板1的上侧透射显示和下侧反射显示可以具有不同的透过率,因此当分别进行上侧显示时和下侧显示时,背光模块2可以具有不一样的亮度值以使两观察面都具有期望的光学效果(显示亮度等),当同时进行上侧显示时和下侧显示时可以采用中间背光亮度以使上侧显示时和下侧显示都能获得较好的光学效果(显示亮度等)。此外,可以调节上面显示所对应的显示单元的开口率、下侧显示所对应的显示单元的开口率等方法,以使当分别上侧显示时和下侧显示时以及同时进行上侧显示时和下侧显示时都可以在同一背光亮度条件下获得较好的光学效果(显示亮度等)。
需要说明的是,红色子显示单元R和绿色子显示单元G之间以及绿色子显示单元G和蓝色子显示单元B之间均可以由黑色矩阵(未示出)隔开。此外,相邻的两个第一显示单元12和相邻的两个第二显示单元13之间也都可以由黑色矩阵隔开。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对应的液晶层50对穿过其中的光线的偏振状态不进行任何改变,即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对应的液晶层50对穿过其中的光线不产生相位延迟。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阵列基板20与第一偏光片80之间设置多个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这里,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与反射层14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可以为λ/4图案化相位延迟膜或者λ/2图案化相位延迟膜。
或者,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根据双面显示面板1显示模式的不同,可以对夹设于第一阵列基板20与彩色滤光片基板10之间的第一液晶层50中的与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相对的液晶施加电压或不施加电压。此外,第一液晶层50中的与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相对的液晶的配向或者显示模式与第一液晶层50中的与反射层14相对的液晶的配向或者显示模式相同或不相同。
此外,在不影响双面显示面板1的下侧反射显示时,为了使第一液晶层50中的与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相对的液晶不产生相位延迟(不影响上侧显示),因为只有上侧显示时只需要调节第二显示单元13中对应的液晶指向就可以控制画面显示,可以选择反射面显示模式、图案化相位延迟膜、第一液晶层50中的与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相对的液晶、第一液晶层50中的与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相对的液晶的配向或者显示模式与第一液晶层50中的与反射层14相对的液晶的配向或者显示模式相同或不相同等不同的方法。因为下侧显示不影响上侧显示时,只调节第二显示单元13中对应的液晶指向就可以控制画面显示利于控制简单化,同时利于上下观察面可以同时显示。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阵列基板30朝向左侧延伸,以用于设置集成电路(IC)芯片等。相反地,第一阵列基板20朝向右侧延伸,亦用于设置集成电路(IC)芯片。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例如,第二阵列基板30可以朝向右侧延伸;而第一阵列基板20朝向左侧延伸。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虚线箭头表示光线方向。
参照图2,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双面显示面板1设置于背光模块2之下。
多个反射层14也可彼此间隔排布在透明基板11和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之间。每个反射层14对应于一个第二显示单元13,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对应于一个第二显示单元13;即,一个反射层14的宽度与一个第二显示单元13的宽度相等,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的宽度与一个第二显示单元13的宽度相等。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例如,每个反射层14可对应于两个或者更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和/或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对应于两个或者更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以及位于该间隔处的第二显示单元13)对穿过其中的光线的偏振状态不进行任何改变,即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以及位于该间隔处的第二显示单元13)对穿过其中的光线不产生相位延迟。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阵列基板30与第二偏光片40之间设置多个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这里,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与反射层14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可以为λ/4图案化相位延迟膜或者λ/2图案化相位延迟膜。
或者,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根据双面显示面板1显示模式的不同,可以对夹设于第二阵列基板30与彩色滤光片基板10之间的第二液晶层60中的与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相对的液晶施加电压或不施加电压。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三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虚线箭头表示光线方向。
参照图3,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包括:双面显示面板1以及与双面显示面板1相对设置且用于向双面显示面板1提供均匀面光源的背光模块2。这里,在图3中,双面显示面板1设置于背光模块2之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双面显示面板1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20和第二阵列基板30、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20和第二阵列基板30之间的彩色滤光片基板10、分别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20和彩色滤光片基板10之间以及第二阵列基板30和彩色滤光片基板10之间的第一液晶层50和第二液晶层60、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20之下的第一偏光片80以及设置于第二阵列基板30之上的第二偏光片40。
这里,第一阵列基板20和第二阵列基板30均至少包括透明基板及阵列排布在透明基板之上的开关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元件可例如是薄膜晶体管TFT,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彩色滤光片基板10包括:透明基板11、多个第一显示单元12、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以及多个反射层14。
具体而言,透明基板11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20和第二阵列基板30之间。这里,透明基板11可例如是透明玻璃基板或者透明树脂基板,本发明并不作具体限定。
多个第一显示单元12间隔排布在透明基板11朝向第一阵列基板20的表面上。也就是说,多个第一显示单元12彼此间隔地排布在透明基板11朝向第一阵列基板20的表面上。
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间隔排布在透明基板11朝向第二阵列基板30的表面上。也就是说,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彼此间隔地排布在透明基板11朝向第二阵列基板30的表面上。作为另一实施方式,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也可交替排布在透明基板11朝向第二阵列基板30的表面上。也就是说,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彼此衔接地排布在透明基板11朝向第二阵列基板30的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显示单元12与相邻的两个第二显示单元13之间的间隔对应,同样地,第二显示单元13与相邻的两个第一显示单元12之间的间隔对应,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多个反射层14彼此间隔排布在透明基板11和多个第一显示单元12之间。每个反射层14对应于一个第一显示单元12,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对应于一个第一显示单元12;即,一个反射层14的宽度与一个第一显示单元12的宽度相等,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的宽度与一个第一显示单元12的宽度相等。
每个第一显示单元12和每个第二显示单元13均从左到右顺序包括:红色子显示单元R、绿色子显示单元G和蓝色子显示单元B。在本实施例中,红色子显示单元R由红色光阻形成,绿色子显示单元G由绿色光阻形成,蓝色子显示单元B由蓝色光阻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红色子显示单元R和绿色子显示单元G之间以及绿色子显示单元G和蓝色子显示单元B之间均可以由黑色矩阵(未示出)隔开。此外,相邻的两个第一显示单元12和相邻的两个第二显示单元13之间也都可以由黑色矩阵隔开。
进一步地,彩色滤光片基板10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显示单元12之间的间隔处和相邻两个第二显示单元13之间的间隔处的透明显示单元15。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例如,透明显示单元15可以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显示单元12之间的间隔处或者可以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二显示单元13之间的间隔处。
在本实施例中,透明显示单元15由透明光阻形成。优选地,第一显示单元12、第二显示单元13、透明显示单元三者的厚度相同,即第一显示单元12的任一彩色光阻的厚度、第二显示单元13的对应彩色光阻的厚度以及透明光阻的厚度三者相同,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以及位于该间隔处的透明显示单元15)对穿过其中的光线的偏振状态不进行任何改变,即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以及位于该间隔处的透明显示单元15)对穿过其中的光线不产生相位延迟。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阵列基板20与第一偏光片80之间设置多个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这里,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与反射层14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可以为λ/4图案化相位延迟膜或者λ/2图案化相位延迟膜。
或者,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根据双面显示面板1显示模式的不同,可以对夹设于第一阵列基板20与彩色滤光片基板10之间的第一液晶层50中的与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相对的液晶施加电压或不施加电压。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阵列基板30朝向左侧延伸,以用于设置集成电路(IC)芯片等。相反地,第一阵列基板20朝向右侧延伸,亦用于设置集成电路(IC)芯片。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例如,第二阵列基板30可以朝向右侧延伸;而第一阵列基板20朝向左侧延伸。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四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中,虚线箭头表示光线方向。
参照图4,与图3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双面显示面板1设置于背光模块2之下。
多个反射层14彼此间隔排布在透明基板11和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之间。每个反射层14对应于一个第二显示单元13,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对应于一个第二显示单元13;即,一个反射层14的宽度与一个第二显示单元13的宽度相等,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的宽度与一个第二显示单元13的宽度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以及位于该间隔处的透明显示单元15)对穿过其中的光线的偏振状态不进行任何改变,即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以及位于该间隔处的透明显示单元15)对穿过其中的光线不产生相位延迟。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阵列基板30与第二偏光片40之间设置多个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这里,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与反射层14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可以为λ/4图案化相位延迟膜或者λ/2图案化相位延迟膜。
或者,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根据双面显示面板1显示模式的不同,可以对夹设于第二阵列基板30与彩色滤光片基板10之间的第二液晶层60中的与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相对的液晶施加电压或不施加电压。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5中,虚线箭头表示光线方向。
参照图5,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每个第一显示单元12和每个第二显示单元13均包括:两个相同的颜色子显示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颜色子显示单元为红色子显示单元R、绿色子显示单元G或者蓝色子显示单元B。
此外,相邻的两个第一显示单元12包括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不相同,并且相邻的两个第二显示单元13包括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相对的第一显示单元12和第二显示单元13包括的颜色子显示单元相同。
红色子显示单元R由红色光阻形成,绿色子显示单元G由绿色光阻形成,蓝色子显示单元B由蓝色光阻形成。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单元12的厚度与第二显示单元13的厚度相同,即第一显示单元12的任一彩色光阻的厚度与第二显示单元13的对应彩色光阻的厚度相同,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单元12包括的两个相同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之间以及第二显示单元13包括的两个相同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之间由黑色矩阵(未示出)隔开。此外,相邻的两个第一显示单元12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显示单元13之间也都可以由黑色矩阵隔开。
多个反射层14彼此间隔排布在透明基板11和多个第一显示单元12之间。每个反射层14对应于一个第一显示单元12包括的两个相同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之一,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对应于第一显示单元12包括的两个相同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之另一;即,一个反射层14的宽度与一个第一显示单元12包括的两个相同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之一的宽度相等,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的宽度与一个第一显示单元12包括的两个相同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之另一的宽度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以及位于该间隔处的第一显示单元12包括的两个相同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之另一)对穿过其中的光线的偏振状态不进行任何改变,即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以及位于该间隔处的第一显示单元12包括的两个相同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之另一)对穿过其中的光线不产生相位延迟。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阵列基板20与第一偏光片80之间设置多个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这里,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与反射层14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可以为λ/4图案化相位延迟膜或者λ/2图案化相位延迟膜。
或者,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根据双面显示面板1显示模式的不同,可以对夹设于第一阵列基板20与彩色滤光片基板10之间的第一液晶层50中的与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相对的液晶施加电压或不施加电压。
应当说明的是可以将双面显示器改进为双面透明显示器;其中,透明区可以具有白色色阻或者无色色阻等,其可以按照一个或者多个子像素大小均匀分布在双面显示装置中。透明区也可以是任何连接在一起的均匀分布于双面显示装置中的图形。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6中,虚线箭头表示光线方向。
参照图6,与图5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不同的是:双面显示面板1设置于背光模块2之下。
多个反射层14彼此间隔排布在透明基板11和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之间。每个反射层14对应于一个第二显示单元13包括的两个相同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之一,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对应于第二显示单元13包括的两个相同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之另一;即,一个反射层14的宽度与一个第二显示单元13包括的两个相同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之一的宽度相等,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的宽度与一个第二显示单元13包括的两个相同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之另一的宽度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以及位于该间隔处的第二显示单元13包括的两个相同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之另一)对穿过其中的光线的偏振状态不进行任何改变,即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以及位于该间隔处的第二显示单元13包括的两个相同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之另一)对穿过其中的光线不产生相位延迟。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阵列基板30与第二偏光片40之间设置多个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这里,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与反射层14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可以为λ/4图案化相位延迟膜或者λ/2图案化相位延迟膜。
或者,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根据双面显示面板1显示模式的不同,可以对夹设于第二阵列基板30与彩色滤光片基板10之间的第一液晶层50中的与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相对的液晶施加电压或不施加电压。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中,虚线箭头表示光线方向。
参照图7,与图5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不同的是:每个第一显示单元12和每个第二显示单元13均包括:一个颜色子显示单元和一个透明子显示单元T。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颜色子显示单元为红色子显示单元R、绿色子显示单元G或者蓝色子显示单元B。
此外,相邻的两个第一显示单元12包括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不相同,并且相邻的两个第二显示单元13包括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相对的第一显示单元12和第二显示单元13,第一显示单元12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与第二显示单元13的透明子显示单元T相对对应,而第一显示单元12的颜色子显示单元与第二显示单元13的透明子显示单元T相对对应。
红色子显示单元R由红色光阻形成,绿色子显示单元G由绿色光阻形成,蓝色子显示单元B由蓝色光阻形成,透明子显示单元T由透明光阻形成。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单元12的厚度与第二显示单元13的厚度相同,即第一显示单元12的任一彩色光阻或透明光阻的厚度与第二显示单元13的对应的透明光阻或彩色光阻的厚度相同,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单元12包括的颜色子显示单元和透明子显示单元T之间以及第二显示单元13包括的颜色子显示单元和透明子显示单元T之间由黑色矩阵(未示出)隔开。此外,相邻的两个第一显示单元12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显示单元13之间也都可以由黑色矩阵隔开。
多个反射层14彼此间隔排布在透明基板11和多个第一显示单元12之间。每个反射层14对应于一个第一显示单元12的颜色子显示单元,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对应于第一显示单元12的透明子显示单元T;即,一个反射层14的宽度与一个第一显示单元12包括的颜色子显示单元的宽度相等,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的宽度与一个第一显示单元12包括的透明子显示单元T的宽度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以及位于该间隔处的第一显示单元12的透明子显示单元T)对穿过其中的光线的偏振状态不进行任何改变,即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以及位于该间隔处的第一显示单元12的透明子显示单元T)对穿过其中的光线不产生相位延迟。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阵列基板20与第一偏光片80之间设置多个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这里,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与反射层14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可以为λ/4图案化相位延迟膜或者λ/2图案化相位延迟膜。
或者,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根据双面显示面板1显示模式的不同,可以对夹设于第一阵列基板20与彩色滤光片基板10之间的第一液晶层50中的与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相对的液晶施加电压或不施加电压。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8中,虚线箭头表示光线方向。
参照图8,与图7所示的第七实施例不同的是:双面显示面板1设置于背光模块2之下。
多个反射层14彼此间隔排布在透明基板11和多个第二显示单元13之间。每个反射层14对应于一个第二显示单元13的颜色子显示单元,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对应于第二显示单元13的透明子显示单元T;即,一个反射层14的宽度与一个第二显示单元13包括的颜色子显示单元的宽度相等,并且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的宽度与一个第二显示单元13包括的透明子显示单元T的宽度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以及位于该间隔处的第二显示单元13的透明子显示单元T)对穿过其中的光线的偏振状态不进行任何改变,即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以及位于该间隔处的第二显示单元13的透明子显示单元T)对穿过其中的光线不产生相位延迟。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阵列基板30与第二偏光片40之间设置多个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这里,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与反射层14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相位延迟膜70可以为λ/4图案化相位延迟膜或者λ/2图案化相位延迟膜。
或者,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根据双面显示面板1显示模式的不同,可以对夹设于第二阵列基板30与彩色滤光片基板10之间的第一液晶层50中的与相邻的两个反射层14之间的间隔相对的液晶施加电压或不施加电压。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利用两个阵列基板和一个彩色滤光片基板形成双面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利于朝向轻薄化方向发展。
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彩色滤光片基板(10)、相对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20)和第二阵列基板(30)、在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10)和所述第一阵列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以及在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10)和所述第二阵列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
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10)包括:
透明基板(11),设置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20)和所述第二阵列基板(30)之间;
若干第一光阻单元(12),阵列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11)朝向所述第一阵列基板(20)的表面上;
若干第二光阻单元(13),阵列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11)朝向所述第二阵列基板(30)的表面上;
若干反射层(14),彼此间隔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11)和所述若干第一光阻单元(12)之间且一个所述反射层(14)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光阻单元(12)相对,或者彼此间隔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11)和所述若干第二光阻单元(13)之间且一个所述反射层(14)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光阻单元(12)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光阻单元(12)彼此间隔阵列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11)朝向所述第一阵列基板(20)的表面上;
所述若干第二光阻单元(13)彼此间隔阵列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11)朝向所述第二阵列基板(30)的表面上;
其中,每一第二光阻单元(13)对应相邻的两个第一光阻单元(12)之间的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光阻单元(12)彼此衔接地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11)朝向所述第一阵列基板(20)的表面上;
所述若干第二光阻单元(13)彼此衔接地排布在所述透明基板(11)朝向所述第二阵列基板(30)的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二光阻单元(13)与所述第一光阻单元(12)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阻单元(12)和所述第二光阻单元(13)均顺序包括:红色子光阻单元、绿色子光阻单元和蓝色子光阻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反射层(14)对应一第一光阻单元(12)或者一第二光阻单元(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阻单元(12)和所述第二光阻单元(13)均包括两个相同颜色子光阻单元;其中,所述颜色子光阻单元为红色子光阻单元、绿色子光阻单元或蓝色子光阻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反射层(14)对应所述第一光阻单元(12)或者所述第二光阻单元(13)中的两个相同颜色子光阻单元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阻单元(12)和所述第二光阻单元(13)均包括一颜色子光阻单元和一透明子光阻单元;
所述第一光阻单元(12)的透明子光阻单元对应所述第二光阻单元(13)的颜色子光阻单元,所述第一光阻单元(12)的颜色子光阻单元对应所述第二光阻单元(13)的透明子光阻单元;
其中,所述颜色子光阻单元为红色子光阻单元、绿色子光阻单元或蓝色子光阻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反射层(14)对应所述第一光阻单元(12)或者所述第二光阻单元(13)中的颜色子光阻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10)还包括: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光阻单元(12)之间的间隔处和/或在相邻的两个第二光阻单元之间的间隔处设置的透明光阻单元。
CN201511021699.0A 2015-12-30 2015-12-30 双面显示面板 Active CN1054676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1699.0A CN105467657B (zh) 2015-12-30 2015-12-30 双面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1699.0A CN105467657B (zh) 2015-12-30 2015-12-30 双面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7657A CN105467657A (zh) 2016-04-06
CN105467657B true CN105467657B (zh) 2018-08-24

Family

ID=55605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1699.0A Active CN105467657B (zh) 2015-12-30 2015-12-30 双面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676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4947B (zh) * 2016-06-21 2019-01-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6168722A (zh) * 2016-09-07 2016-11-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基板、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CN108803112A (zh) * 2018-06-29 2018-11-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液晶显示面板、双面显示器
CN108681132B (zh) * 2018-06-29 2021-03-0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776404A (zh) * 2018-06-29 2018-1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液晶显示面板、双面显示器
CN113238401B (zh) * 2021-05-08 2023-0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79142A (ko) * 2004-02-04 2005-08-09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양면 표시 기능을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6058719A (ja) * 2004-08-23 2006-03-02 Fujitsu Kasei Kk 両面画像表示装置
CN1834754A (zh) * 2005-03-16 2006-09-20 欧姆龙株式会社 双面显示装置及面光源装置
CN102998845A (zh) * 2012-12-11 2013-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3257474A (zh) * 2013-03-15 2013-08-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以及双面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79142A (ko) * 2004-02-04 2005-08-09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양면 표시 기능을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6058719A (ja) * 2004-08-23 2006-03-02 Fujitsu Kasei Kk 両面画像表示装置
CN1834754A (zh) * 2005-03-16 2006-09-20 欧姆龙株式会社 双面显示装置及面光源装置
CN102998845A (zh) * 2012-12-11 2013-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3257474A (zh) * 2013-03-15 2013-08-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以及双面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7657A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7657B (zh) 双面显示面板
CN107390422B (zh)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18214422A1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208141087U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10247985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467658B (zh) 双面显示面板及双面显示装置
CN110068956A (zh) 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6125185B (zh) 显示屏及其偏光片
CN102656401B (zh) 表面光源、液晶显示器以及照明设备
CN108957849A (zh) 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WO2015144068A1 (zh)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6026181A1 (zh) 彩色液晶显示模组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CN104614892B (zh)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91954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US20180341149A1 (en) Transpar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5988249A (zh) 显示装置及其彩色滤光片的制造方法
CN103293760A (zh) 基于双层液晶法布里珀罗滤波器模组的显示装置
US10895777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chromaticity of display beam
CN10620007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1477789B (zh) 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与彩色滤光片
CN106873244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5938269B (zh) 显示装置
CN102998835A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7183559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13741085B (zh) 双面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