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1732A - 脂质代谢促进剂 - Google Patents

脂质代谢促进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1732A
CN105451732A CN201480044983.7A CN201480044983A CN105451732A CN 105451732 A CN105451732 A CN 105451732A CN 201480044983 A CN201480044983 A CN 201480044983A CN 105451732 A CN105451732 A CN 105451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pid metabolism
alanine
phenylalanine
metabolism promoter
argin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49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1732B (zh
Inventor
山口真
高井祥子
上田启辅
津田悠一
岩泽佳绪里
横山峰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j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j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j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j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51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1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1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1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1641,3-Diazoles
    • A61K31/4172Imidazole-alkanecarboxylic acids, e.g. histid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7Amino acids, peptides or proteins
    • A23L33/175Amino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A61K31/195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 A61K31/197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the amino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being attached to the same acyclic carbon chain, e.g.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beta-alanine, epsilon-aminocaproic acid or pantothenic acid
    • A61K31/198Alpha-amino acids, e.g. alanine or edetic acid [ED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0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sulpiride, succinimide, tolmetin, buflomedil
    • A61K31/401Proline; Derivatives thereof, e.g. captopri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0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sulpiride, succinimide, tolmetin, buflomedil
    • A61K31/403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sulpiride, succinimide, tolmetin, buflomedil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e.g. carbazole
    • A61K31/404Indoles, e.g. pindolol
    • A61K31/405Indole-alkanecarboxylic acid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yptophan, indomethac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4Anorexiants; Antiobesity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besity (AREA)
  • Diabet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ycology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一种脂质代谢促进剂,其包含氨基酸混合物,所述氨基酸混合物包含选自由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构成的组中的至少2种氨基酸,且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以相对于总氨基酸量100摩尔合计量计为60摩尔以上的摩尔比包含所述至少2种氨基酸。

Description

脂质代谢促进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高浓度包含精氨酸、丙氨酸和/或苯丙氨酸作为有效成分的脂质代谢促进剂。
背景技术
伴随饮食生活或生活方式的欧美化,肥胖人口正在增加。根据厚生劳动省“国民健康、营养调查结果的概要(2010)”,日本人的肥胖比例为男性30.4%、女性21.1%。进而,相当于推算达到2300万人的肥胖人口中的约一半的1100万人同时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高血压这样的代谢综合征(生活方式相关疾病),使生活质量(QOL)大大降低。在这些疾病的预防、改善中,不仅通过食物摄取的限制控制卡路里摄取,而且利用食品中的营养物质的生物体调节功能和运动引起的能量消耗,近年来都受到极大关注(非专利文献1)。
近年来,氨基酸的功能性备受关注。例如,已知在摄取“VesPaAminoAcidMixture(V.A.A.M.)”后运动,血液中脂肪酶活性上升、血液中游离脂肪酸上升等,所述“VesPaAminoAcidMixture(V.A.A.M.)”是作为再现了由大胡蜂幼虫分泌的唾液中的氨基酸组成的用作大胡蜂成虫的能量来源的氨基酸组合物(专利文献1~3及非专利文献2)。另外,已知以特定的摩尔比包含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及谷氨的氨基酸组合物,促进在无氧运动过程中利用体脂肪用于运动能量生产的过程等(专利文献4)。进而,还已知包含具有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氨基酸的组合物对运动等引起的体力的消耗时的耐力恢复或营养补给是有用的(专利文献5)。此外,还已知包含一定量以上的精氨酸、谷氨酰胺及支链氨基酸的氨基酸组合物(专利文献6)、或包含一定量以上的精氨酸及谷氨酰胺的婴儿用体力增强剂及运动能力提高剂(专利文献7)。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1128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49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12725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35269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昭61-21532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5-27524号公报
专利文献7:专利第4526047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河田照雄等编集、日本营养·食料学会监修“对肥胖和脂肪能量代谢-代谢综合征的战略-”、建帛社、PP.217-238(2008)
非专利文献2:TsuchitaHetal、EffectsofaVesPaaminoacidmixtureidenticaltohornetlarvalsalivaonthebloodbiochemicalindicesofrunningrats.、NutrRes、17(6)、PP.999-1012(1997)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更有效地促进脂质代谢而有效地减少体脂肪的脂质代谢促进剂。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等对促进脂肪的代谢、有效地减少体脂肪的物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以高浓度包含作为可以食用的主要氨基酸的精氨酸、苯丙氨酸及丙氨酸的氨基酸混合物具有高的脂质代谢促进作用及抗肥胖作用,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监视施用肾上腺素的动物的血液中甘油变化量,结果发现,与现有的氨基酸组合物相比,以高浓度包含精氨酸、苯丙氨酸及丙氨酸的2个以上的组合的组合物显著地促进脂肪的分解。进而,在饲喂高脂肪食物并施加运动负荷的动物及施加运动负荷的人中,也可以确认脂质代谢促进效果。
即,本发明包含以下的方面。
[1]一种脂质代谢促进剂,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包含氨基酸混合物,所述氨基酸混合物包含选自由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构成的组中的至少2种氨基酸,且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以相对于总氨基酸量100摩尔合计量计为60摩尔以上的摩尔比包含所述至少2种氨基酸。
[2]根据上述[1]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所述氨基酸混合物包含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以相对于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8~30摩尔:18~30摩尔:10~20摩尔的摩尔比包含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混合量至少满足以下一个重量比:(i)精氨酸:丙氨酸=1.5:1~1:1.5;(ii)丙氨酸:苯丙氨酸=4:1~1:4;及(iii)精氨酸:苯丙氨酸=1:1~1:4。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以相对于总氨基酸量100摩尔合计量计为100摩尔的摩尔比包含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
[6]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所述氨基酸混合物还包含甘氨酸,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以相对于总氨基酸量100摩尔合计量计为85摩尔以上的摩尔比包含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甘氨酸。
[7]根据上述[1]~[4]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所述氨基酸混合物还排他地包含脯氨酸、赖氨酸、酪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丝氨酸、甲硫氨酸及天冬氨酸作为其它氨基酸。
[8]根据上述[7]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所述氨基酸混合物以相对于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的下述摩尔比包含其它氨基酸:
脯氨酸0.01~4摩尔
赖氨酸0.01~2摩尔
酪氨酸0.01~2摩尔
苏氨酸0.01~2摩尔
亮氨酸0.01~2摩尔
缬氨酸0.01~2摩尔
异亮氨酸0.01~2摩尔
谷氨酸0.01~1摩尔
色氨酸0.01~1摩尔
组氨酸0.01~1摩尔
丝氨酸0.01~1摩尔
甲硫氨酸0.01~0.2摩尔
天冬氨酸0.01~0.1摩尔。
[9]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用于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状态下起作用。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状态为受到运动、压力、寒冷暴露、沐浴或多食引起的刺激的的状态。
[11]根据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用于促进伴有选自由血液中甘油浓度上升、体重增加的抑制、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上升、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上升、血液中皮质醇浓度减少、血液中总酮体浓度上升、血液中3-羟基丁酸浓度上升及褐色脂肪组织中的UCP-1表达量增加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个的脂质代谢。
本发明进而也包含以下的方面。
[a]一种脂质代谢促进剂,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包含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作为有效成分,相对于所有氨基酸的摩尔数合计100摩尔,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摩尔数合计为60摩尔以上;
[b]根据上述[a]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以精氨酸8~30摩尔、丙氨酸18~30摩尔、苯丙氨酸10~20摩尔的摩尔比包含这些氨基酸;
[c]根据上述[a]或[b]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相对于所有氨基酸的摩尔数合计100摩尔,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摩尔数合计为100摩尔;
[d]一种脂质代谢促进剂,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包含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甘氨酸作为有效成分,相对于所有氨基酸的摩尔数合计100摩尔,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甘氨酸的摩尔数合计为85摩尔以上;
[e]根据上述[d]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以精氨酸8~30摩尔、丙氨酸18~30摩尔、苯丙氨酸10~20摩尔、甘氨酸20~27摩尔的摩尔比包含这些氨基酸;
[f]根据上述[d]或[e]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相对于所有氨基酸的摩尔数合计100摩尔,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甘氨酸的摩尔数合计为100摩尔;
[g]根据上述[a]或[d]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还排他地包含脯氨酸、赖氨酸、酪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丝氨酸、甲硫氨酸及天冬氨酸作为其它氨基酸;
[h]根据上述[b]或[e]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还排他地包含下述摩尔比的氨基酸作为其它氨基酸:
脯氨酸0.01~4摩尔
赖氨酸0.01~2摩尔
酪氨酸0.01~2摩尔
苏氨酸0.01~2摩尔
亮氨酸0.01~2摩尔
缬氨酸0.01~2摩尔
异亮氨酸0.01~2摩尔
谷氨酸0.01~1摩尔
色氨酸0.01~1摩尔
组氨酸0.01~1摩尔
丝氨酸0.01~1摩尔
甲硫氨酸0.01~0.2摩尔
天冬氨酸0.01~0.1摩尔;
[i]根据上述[a]~[h]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在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的状态下摄取;
[j]根据上述[i]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的状态为受到运动、压力、寒冷暴露、沐浴或多食引起的刺激的状态;
[k]根据上述[a]~[j]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增加褐色脂肪组织中的UCP-1的表达量;
[l]根据上述[a]~[j]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促进从脂肪向脂肪酸的分解;
[m]根据上述[a]~[j]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促进从脂肪酸向热的转化;
[n]根据上述[a]~[j]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促进从脂肪酸向能量的转化。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具有促进脂质代谢的效果,尤其是能够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状态下有效地呈现脂质代谢促进效果。
本说明书包含作为本申请的优先权主张的基础的日本国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3-168690号的公开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实施例1中获得的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率(甘油AUC变化率;相对于媒介物组的甘油AUC变化率(%))。
图2显示了实施例2中获得的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Δ甘油)的变化。#:P<0.05(相对于媒介物组,Fisher的PLSD检验)。
图3显示了实施例3中获得的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Δ甘油)的变化。表示平均值±标准误差。*:P<0.05(相对于媒介物组,Fisher的PLSD检验)。
图4显示了实施例4中测定的体重的变化(图4A)及测试期间中的采食量/体重(图4B)。表示平均值±标准误差。正常组:在第3天(day3)~第42天(day42)在体重上存在显著差异。制备例3组:在第3天(day3)~第39天(day39)在体重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高脂肪组,P<0.05,Fisher的PLSD检验)。
图5显示了实施例4中测定的肾周围的脂肪重量。表示平均值±标准误差。*:P<0.05(相对于高脂肪组,Fisher的PLSD检验)。
图6显示了实施例4中测定的褐色脂肪组织中的UCP-1表达量。表示平均值±标准误差。*:P<0.05(相对于高脂肪组,Fisher的PLSD检验)。
图7显示了实施例5中获得的随时间推移呼吸交换率的测定结果(图7A)及呼吸交换率的变化量(Δ呼吸交换率)的结果(图7B)。表示平均值±标准误差。#:P<0.05(相对于安慰剂组,单样本t检验)。
图8显示了实施例5中获得的血液中甘油浓度(图8A)及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图8B)随时间推移的测定结果。表示平均值±标准误差。
图9显示了实施例5中获得的血液中皮质醇浓度(图9A)、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图9B)、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图9C)及血糖(图9D)随时间推移的测定结果。表示平均值±标准误差。#:P<0.05、##:P<0.01(相对于安慰剂组,单样本t检验)。
图10显示了实施例5中获得的血液中总酮体浓度(图10A)、血液中3-羟基丁酸浓度(图10B)及血液中乙酰乙酸浓度(图10C)随时间推移的测定结果。表示平均值±标准误差。#:P<0.05(相对于安慰剂组,单样本t检验)。
图11显示了实施例5中获得的血液中生长激素浓度(图11A)、血液中肾上腺素浓度(图11B)及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图11C)随时间推移的测定结果。表示平均值±标准误差。
图12显示了实施例9中获得的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的测定结果。*:P<0.05(相对于高脂肪组,Fisher的PLSD检验)。
图13显示了实施例9中获得的肝脏中的肉碱棕榈酰转移酶活性的测定结果。*:P<0.05(相对于高脂肪组,Fisher的PLSD检验)。
图14显示了实施例9中获得的肝脏中的酰基CoA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P<0.05(相对于高脂肪组,Fisher的PLSD检验)。
图15显示了实施例12中获得的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Δ甘油)。
图16显示了实施例13中获得的血液中甘油AUC(min·mg/L)的测定结果。*:P<0.05(相对于对照组,Fisher的PLSD检验)。
图17显示了实施例14中获得的血液中甘油AUC(min·mg/L)的测定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以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自由地变更。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质代谢促进剂,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包含氨基酸混合物,所述氨基酸混合物包含选自由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构成的组中的至少2种氨基酸,且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以相对于总氨基酸量100摩尔合计量计为60摩尔以上的摩尔比包含所述至少2种氨基酸。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脂质代谢促进剂,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除选自由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构成的组中的至少2种氨基酸之外,还包含甘氨酸作为氨基酸混合物的成分。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包含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或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甘氨酸作为有效成分。
作为本发明的有效成分的精氨酸(Arginine)为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其中,存在D型和L型。L-精氨酸的CAS号为74-79-3,其别名为(S)-2-氨基-5-胍基戊酸、(S)-2-氨基-5-(脒基氨基)戊酸、L-(+)-精氨酸、精氨酸U。作为精氨酸,有时也使用缩写Arg、R。精氨酸易溶于水或甲酸,溶于稀盐酸,在乙醇中几乎不溶(第十六改正日本药局方)。已知在多种蛋白质等各种各样的物质或食品例如肉类中包含精氨酸。尽管精氨酸作为尿素循环的中间体被生物合成,但其迅速地降解,因此,在儿童中被看作必需氨基酸。已知精氨酸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参与免疫功能的提高。
作为本发明的有效成分的丙氨酸(Alanine)为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其中,存在D型和L型。L-丙氨酸的CAS号为56-41-7,其别名为(S)-2-氨基丙酸、(2S)-2-氨基丙酸、α-丙氨酸、L-(+)-丙氨酸。作为丙氨酸,有时也使用缩写Ala、A。丙氨酸易溶于水或甲酸,在乙醇中几乎不溶(第十六改正日本药局方)。已知在多种蛋白质等各种各样的物质或食品中包含丙氨酸。已知丙氨酸为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的一种,以及用于结缔组织的物质。
作为本发明的有效成分的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为一种必需氨基酸,其中,存在D型和L型。L-苯丙氨酸的CAS号为63-91-2,其别名为(S)-α-氨基苯丙酸、(2S)-2-氨基-3-苯基丙酸、(S)-3-苯基-2-氨基丙酸、L-β-苯基丙氨酸、L-(-)-苯基丙氨酸。作为苯丙氨酸,有时也使用缩写Phe、F。苯丙氨酸易溶于甲酸,微溶于水,溶于稀盐酸,在乙醇中几乎不溶(第十六改正日本药局方)。已知在多种蛋白质等各种各样的物质或食品中包含苯丙氨酸。
甘氨酸(Glycine)为一种非必需氨基酸。甘氨酸的CAS号为56-40-6,其别名为2-氨基乙酸、α-氨基乙酸、Glycolixir、Glycocoll。作为甘氨酸,有时也使用缩写Gly、G。甘氨酸易溶于水或甲酸,在乙醇中几乎不溶(第十六改正日本药局方)。已知在骨胶原、明胶、鱼和贝类等各种各样的物质或食品中包含甘氨酸。已知甘氨酸具有糖原存储特性,为血红蛋白、肝脏中的酶等的构成成分,为中枢神经中的神经递质。
在本发明中,精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或其它氨基酸可以为游离碱或水合物,另外,也可以与有机酸(乙酸、酒石酸、脂肪酸等)、有机碱、无机酸(盐酸、氢溴酸、硝酸、硫酸、高氯酸等)、无机碱(钾、钠、锌等)形成盐。此外,精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可以使用D型和L型的任一种。
在本发明中,精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或其它氨基酸可以从富含精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或其它氨基酸的物质或食品等中通过榨汁、浓缩、纯化、结晶或利用各种溶剂提取等而获得。作为各种溶剂,可以将水或通常所使用的溶剂、例如醇类、烃类、有机酸、有机碱、无机酸、无机碱、超临界流体等单独使用、或将其多个组合使用。另外,也可以使用由微生物生产的物质。此外,也可以使用化学上合成的物质。在本发明中,精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或其它氨基酸可以组合使用上述多种方式由来的物质。
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包含选自由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构成的组中的至少2种氨基酸的组合,例如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作为有效成分。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以相对于所包含的所有氨基酸的摩尔数合计(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摩尔数合计为60摩尔以上、70摩尔以上、80摩尔以上、90摩尔以上、或100摩尔的摩尔比的量包含选自由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构成的组中的至少2种氨基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中,相对于所包含的所有氨基酸的摩尔数合计(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合计量可以为95摩尔以下、90摩尔以下、80摩尔以下、或75摩尔以下的摩尔比的量。予以说明的是,“相对于所包含的所有氨基酸的摩尔数合计(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摩尔数合计为100摩尔的摩尔比”是指:该脂质代谢促进剂中所包含的氨基酸仅为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即该脂质代谢促进剂中所包含的氨基酸混合物由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构成,本说明书中的其它类似的记载也同样地被理解。作为这种脂质代谢促进剂的组成的实例,可以列举表2及表3所示的构成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制备例1、制备例2、制备例3),但并不限于这些实例。
另外,对应于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中所包含的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各自的混合量的摩尔比可以为任一值。硬要举例的话,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以相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精氨酸8~30摩尔、丙氨酸18~30摩尔、苯丙氨酸10~20摩尔的摩尔比包含这些氨基酸。在更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以相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精氨酸25~30摩尔、丙氨酸25~30摩尔、苯丙氨酸10~15摩尔的摩尔比包含这些氨基酸。可选地,在优选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以相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精氨酸8~50摩尔、丙氨酸18~50摩尔、苯丙氨酸10~70摩尔的摩尔比包含这些氨基酸。例如,在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包含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且相对于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中所包含的总氨基酸量100摩尔,它们的合计量等于100摩尔的摩尔比的情况(即所包含的氨基酸仅由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构成的情况)下,可以使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以相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精氨酸8~50摩尔、丙氨酸18~50摩尔、苯丙氨酸10~70摩尔的摩尔比包含这些氨基酸。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另外可以以相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精氨酸8~30摩尔、丙氨酸20~35摩尔、苯丙氨酸10~55摩尔的摩尔比包含这些氨基酸。
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中的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混合量并不限于以下,优选至少满足以下一个重量比:(i)精氨酸:丙氨酸=3:1~1:3,更优选1.5:1~1:1.5,例如1:1;(ii)丙氨酸:苯丙氨酸=7:1~1:7,更优选4:1~1:4,例如1:3;及(iii)精氨酸:苯丙氨酸=7:1~1:7,更优选1:1~1:4,例如1:3。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相对地包含较多苯丙氨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中的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混合量可以满足但并不限于以下: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1:1:1~1:1:10、更优选1:1:1~1:1:6、例如1:1:1~1:1:3的重量比。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中的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混合量可以满足但并不限于以下: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2~4:1~2:1~2、例如2~3:1~1.5:1的重量比。
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除了选自由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构成的组中的至少2种氨基酸之外,还可以包含甘氨酸作为有效成分,例如也可以包含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甘氨酸作为有效成分。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以相对于所包含的所有氨基酸的摩尔数合计(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甘氨酸的摩尔数合计为85摩尔以上、90摩尔以上、95摩尔以上、或100摩尔的摩尔比的量包含选自由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构成的组中的至少2种氨基酸及甘氨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中,相对于包含的所有氨基酸的摩尔数合计(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甘氨酸的合计量可以为99摩尔以下、95摩尔以下、92摩尔以下、或90摩尔以下的摩尔比的量。
另外,对应于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中所包含的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甘氨酸的各自的混合量的摩尔比可以为任一值。硬要举例的话,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以相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精氨酸8~30摩尔、丙氨酸18~30摩尔、苯丙氨酸10~20摩尔、甘氨酸20~27摩尔的摩尔比包含这些氨基酸。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例如可以以相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精氨酸25~30摩尔、丙氨酸25~30摩尔、苯丙氨酸10~15摩尔、甘氨酸22~27摩尔的摩尔比包含这些氨基酸。
作为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组成实例,可以列举具有表3所示的构成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制备例3),但并不限于该实例。由于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甘氨酸的味道和气味适于食用、饮用或经口摄取,因此,以高浓度包含这些物质的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风味优异。因此,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具有不损害添加该脂质代谢促进剂的食品、饮品或药品的风味的优点。
此外,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还可以包含其它氨基酸。其它氨基酸可以为通常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其它氨基酸可以为天然氨基酸,也可以为非天然氨基酸。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还可以排他地包含脯氨酸、赖氨酸、酪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丝氨酸、甲硫氨酸及天冬氨酸作为其它氨基酸。作为其它氨基酸,可以优先使用不阻碍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的氨基酸。
另外,对应于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中所包含的其它氨基酸的各自的混合量的摩尔比可以为任一值。硬要举例的话,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以相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总氨基酸量100摩尔,脯氨酸0.01~4摩尔、赖氨酸0.01~2摩尔、酪氨酸0.01~2摩尔、苏氨酸0.01~2摩尔、亮氨酸0.01~2摩尔、缬氨酸0.01~2摩尔、异亮氨酸0.01~2摩尔、谷氨酸0.01~1摩尔、色氨酸0.01~1摩尔、组氨酸0.01~1摩尔、丝氨酸0.01~1摩尔、甲硫氨酸0.01~0.2摩尔、天冬氨酸0.01~0.1摩尔的摩尔比包含这些氨基酸。
在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更优选的实例中,可以以精氨酸25~30摩尔、丙氨酸25~30摩尔、苯丙氨酸10~15摩尔、甘氨酸22~27摩尔、脯氨酸0.1~4摩尔、赖氨酸0.1~2摩尔、酪氨酸0.1~2摩尔、苏氨酸0.1~2摩尔、亮氨酸0.1~2摩尔、缬氨酸0.1~2摩尔、异亮氨酸0.1~2摩尔、谷氨酸0.1~1摩尔、色氨酸0.1~1摩尔、组氨酸0.1~1摩尔、丝氨酸0.1~1摩尔、甲硫氨酸0.01~0.2摩尔、天冬氨酸0.01~0.1摩尔的摩尔比包含这些氨基酸。在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进一步优选的实例中,可以以精氨酸27~30摩尔、丙氨酸25~28摩尔、苯丙氨酸10~13摩尔、甘氨酸23~26摩尔、脯氨酸2~3摩尔、赖氨酸0.6~1.6摩尔、酪氨酸0.1~1.1摩尔、苏氨酸0.5~1.5摩尔、亮氨酸0.3~1.3摩尔、缬氨酸0.3~1.3摩尔、异亮氨酸0.1~2.1摩尔、谷氨酸0.1~1摩尔、色氨酸0.1~0.5摩尔、组氨酸0.1~0.6摩尔、丝氨酸0.1~0.6摩尔、甲硫氨酸0.01~0.15摩尔、天冬氨酸0.01~0.05摩尔的摩尔比包含这些氨基酸。
本发明中所说的“脂肪”是指中性脂肪。中性脂肪的分解代谢分为中性脂肪向甘油和脂肪酸的分解以及脂肪酸的燃烧(β氧化)。脂肪的分解机制一般而言可以如下地概括。
(1)因运动负荷、沐浴、寒冷刺激等而引起的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2)当肾上腺素与脂肪细胞膜上的β受体结合时,存在于细胞膜内表面的腺苷酸环化酶被活化,由ATP合成环AMP(cAMP)。
(3)由于细胞内cAMP浓度增加,cAMP依赖性的蛋白激酶A被活化,利用该蛋白激酶A,脂肪细胞中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被磷酸化并活化。
(4)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将三酰甘油转化为游离脂肪酸和单酰甘油。
(5)单酰甘油脂肪酶将单酰甘油转化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
所产生的脂肪酸的燃烧(β氧化)一般而言如下地概括。
(1)脂肪酸被递送至肝脏,利用存在于线粒体外膜的细胞质侧的酶酰基CoA合成酶被催化并活化,转化为脂酰CoA。
(2)产生的脂酰CoA被递送至线粒体内膜。
(3)由于线粒体内膜不允许酰基CoA直接通过,因此,与肉碱暂时地结合,产生脂肪酸酰基肉碱。脂肪酸酰基肉碱由于促进的经由酰基肉碱/肉碱转运体的扩散而通过线粒体内膜,转移至基质内。随后,利用酶肉碱酰基转移酶II,从肉碱催化转移至存在于线粒体内的辅酶A,由此再生脂酰CoA。
(4)进入线粒体内的脂酰CoA通过基质内的酶进行氧化。β氧化反应由重复的4阶段的反应的循环构成,每个循环中,2个碳原子从脂肪酸酰基链的羧基末端作为乙酰基CoA进行分离。由于通过脱氢酶引起的α位和β位的不饱和化、通过水合酶引起的β位的OH加成,β位利用脱氢酶与酮基结合,且CoA利用硫解酶与β位结合,α位和β位被切断,产生短碳链脂肪酸酰基-CoA和乙酰基CoA。
(5)一部分乙酰基CoA转化为乙酰乙酰CoA,经过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HMG-CoA)而产生乙酰乙酸。乙酰乙酸通过脱羧反应而转化为丙酮,或通过还原而转化为β羟基丁酸。
(6)在肝脏中产生的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被递送至肝脏以外的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心肌、骨骼肌、肾、肾上腺等)的细胞,在线粒体的TCA循环和电子传递系统中被用于ATP产生。
进而,脂肪酸在褐色脂肪细胞内被分解,受到UCP-1(解偶联蛋白1;线粒体解偶联蛋白)的作用而转化为热。更具体而言,当去甲肾上腺素与褐色脂肪上的β3受体结合时,UCP-1(也被称为增温素)打开,膜电位(线粒体的质子浓度梯度)被解除,不进行ATP合成,另一方面,脂肪酸等基质的氧化显著地增加而产生热量。即,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放出热能。另外,在体内来自葡萄糖的能量的代谢不足时,游离脂肪酸主要在肝脏的线粒体内转化为酮体(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丙酮),作为能量源进行代谢。
在后述的实验性实施例(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10)中,得知:通过使用经由施用肾上腺素而人为地增加肾上腺素分泌的动物,监视血液中甘油变化量,发现与现有的氨基酸组合物相比,以高浓度包含精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及甘氨酸的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或组合了精氨酸、苯丙氨酸及丙氨酸中的2种以上的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促进脂质代谢。
进而,可以使用饲喂高脂肪食物的动物或人,在实际上给予运动负荷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状态下确认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实施例4、实施例5)。
即,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能够更有效地代谢脂肪,特别是能够在肾上腺素的分泌连续增加的状态下更有效地代谢脂肪。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用于在受试者中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状态下起作用而优选使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状态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受到运动、压力、寒冷暴露、沐浴或多食等引起的刺激的状态。为了使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在受试者中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状态下起作用,只要将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施用于处于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状态的受试者、或对预期处于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状态的受试者(例如运动前的受试者)施用即可。
如实施例4所示,在施用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动物中,褐色脂肪组织中的UCP-1的表达量增加。由此得知: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提高脂肪的分解,同时提高从脂肪酸向热的转化效率。
另外,如实施例5所示,在施用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人中,运动时的酮体产生且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升高。胰高血糖素具有促进糖原的利用、同时促进酮体的产生的作用。由此也得知: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在来自葡萄糖的能量的代谢不足时提高从脂肪酸向能量的转化的效率。关注于酮体浓度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时,在进行运动负荷之后(time30~time90),酮体的产生大大提高。由此得知:在运动中增加的脂肪酸向能量的转化在运动结束后也继续维持高的状态。
此外,在施用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人中,有氧运动时的呼吸交换率的变化量降低。呼吸交换率为能量代谢的指标之一,该值降低表示能量代谢中的脂质的贡献升高。由此也得知: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提高了从脂肪酸向能量变换的效率(实施例5)。
皮质醇为糖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为受到压力时从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增加的激素。皮质醇的上升具有促进从糖原或蛋白质向糖的分解的作用,因此,其上升使脂质代谢增加。但是,当皮质醇的分泌状态持续高时,将肌糖原和肝糖原在早期消耗,运动表现降低。进而,伴有免疫功能的降低和肌肉及脏器的萎缩这样的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因此,优选皮质醇的水平在运动早期返回到正常值。在摄取了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人(活性组)中,血液中的皮质醇从摄取之后(time0)上升,但从摄取15分钟后(time15)迅速地下降,其速度比安慰剂组快。由此得知:通过摄取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即使给予相同的运动负荷,也可进行运动而不会对身体进一步施加负担(实施例5)。
另一方面,在施用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人中,在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和血糖方面没有观察到变化。因此得知: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在不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或血糖的情况下促进脂质代谢(实施例5)。在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的状态下进行运动时,有时在运动时中会产生低血糖。由于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对胰岛素的分泌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有效地产生来自脂质的能量,而不会在运动时导致低血糖。
另外还得知: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起到脂质代谢促进效果,而不会对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产生影响(实施例5)。
由上述结果得知: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还促进从脂肪向脂肪酸的分解、从脂肪酸向热的转化及从脂肪酸向能量的转化的任一过程。
因此,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用于促进脂肪向脂肪酸的分解及从脂肪酸向热的转化这两个方面。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用于促进伴有选自由血液中甘油浓度上升、体重增加的抑制、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上升、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上升、血液中皮质醇浓度减少、血液中总酮体浓度上升、血液中3-羟基丁酸浓度上升及褐色脂肪组织中的UCP-1表达量增加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个、优选2个以上、更优选其全部的作为这些脂质代谢的指标的脂质代谢。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还可以用于促进伴有肝脏中肉碱棕榈酰转移酶活性上升和/或肝脏中的酰基CoA氧化酶活性上升作为另外的指标的脂质代谢。这些指标可以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测定,例如可以参照后述的实施例的记载进行测定。予以说明的是,这些脂质代谢的指标的上升、减少或增加等与除了不施用或摄取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之外同样的条件的对照组(例如安慰剂组)进行比较而判断即可,如果显示一定的倾向,则可以判断为具有这些效果,但更优选显示统计学上显著的差异。
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还可以直接地或以添加于用于促进脂质代谢的食品、饮品或药品等任一种方式利用。
在本发明中,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在脂质代谢促进剂中的混合量没有特别限定,可因剂型、症状、体重、用途等而不同,硬要举例的话,可以设定为以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合计计为0.2~100w/w%(重量/重量%)的混合量,优选0.3~100w/w%的混合量、进一步优选0.4~100w/w%的混合量。
本发明另外还提供一种促进受试者的脂质代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受试者施用或使受试者摄取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作为受试者,优选期望促进脂质代谢的动物,其优选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哺乳动物包括人、家畜(猪、牛等)、宠物(狗、猫等)、实验(测试)动物(小鼠、大鼠等啮齿动物或兔等)。作为优选的受试者的实例,可列举:脂质代谢异常或肥胖症的受试者,具有肥胖的遗传倾向、具有肥胖的生活习惯风险或环境风险的受试者,期望体重降低或体重维持的受试者,或置于或预期置于起因于运动、压力等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状态的受试者等。由于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具有有效地促进脂质代谢的效果,因此,可以用于使脂肪有效地燃烧,即使在与正常的人相比存在脂肪的分解慢且少的倾向的略微肥胖的人中也可以用于使脂肪有效地燃烧。
在本发明中,脂质代谢促进剂的每一天的摄取量(施用量)没有特别限定,可因年龄、症状、体重、用途等而不同,硬要举例的话,可以设定为以使得脂质代谢促进剂中所包含的氨基酸的固含量合计为0.3~30g、0.8~8g、1~5g、1.3~3.5g、1.5g或3g的摄取量。
在本发明中,精氨酸的每一天的摄取量可以例示0.06~12g(或0.4~70毫摩尔)、0.2~4g(或1~21毫摩尔)、0.4~2g(或2~11毫摩尔)、1.2g(7毫摩尔)、1g(6毫摩尔)、或0.6g(4毫摩尔)。
在本发明中,丙氨酸的每一天的摄取量可以例示0.03~10g(或0.3~112毫摩尔)、0.09~3g(或1~34毫摩尔)、0.2~2g(或2~17毫摩尔)、1g(11毫摩尔)、0.6g(6毫摩尔)、或0.3g(3毫摩尔)。
在本发明中,苯丙氨酸的每一天的摄取量可以例示0.02~10g(或0.1~61毫摩尔)、0.08~3g(或0.5~18毫摩尔)、0.2~2g(或0.9~9毫摩尔)、1g(6毫摩尔)、0.5g(3毫摩尔)、或0.2g(1毫摩尔)。
在本发明中,甘氨酸的每一天的摄取量可以例示4g以下(或59毫摩尔以下)、1.3g以下(或18毫摩尔以下)、0.7g以下(或9毫摩尔以下)、0.02~4g(或0.3~59毫摩尔)、0.07~1g(或1~18毫摩尔)、0.1~0.7g(或2~9毫摩尔)、0.4g(6毫摩尔)或0.2g(3毫摩尔)。
例如,在摄取2.7g的后述的表2所示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制备例1)的情况下,摄取的合计2.7g(22毫摩尔)氨基酸中的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量分别为1.2g(7.0毫摩尔)、0.57g(6.4毫摩尔)及0.47g(2.9毫摩尔)。
例如,在摄取3.0g的表2所示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制备例2)的情况下,摄取的合计3.0g(23毫摩尔)氨基酸中的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量分别为1.0g(5.7毫摩尔)、1.0g(11毫摩尔)及1.0g(6.1毫摩尔)。
例如,在摄取3g的表3所示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制备例3)的情况下,摄取的合计3g(24毫摩尔)氨基酸中的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甘氨酸的量分别为1.2g(7.0毫摩尔)、0.57g(6.4毫摩尔)、0.47g(2.9毫摩尔)及0.45g(5.9毫摩尔)。
另外,在摄取1.5g的表3所示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制备例3)的情况下,摄取的合计1.5g(24毫摩尔)氨基酸中的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甘氨酸的量分别为0.61g(3.5毫摩尔)、0.28g(3.2毫摩尔)、0.24g(1.4毫摩尔)及0.22g(3.0毫摩尔)。
予以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与以往公知的具有脂质代谢促进效果的食品、饮品或药品的摄取一起使用,或在这些食品、饮品或药品的摄取之前或之后结合使用。
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实际的形式可以列举例如片剂(tablet)、胶囊剂、颗粒剂、粉剂、糖浆、液体、悬浮液、添加于饮料、饮品、食品等的形式,可以将其通过经口、经管、经静脉等而摄取或施用。通过将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添加于例如特定保健用食品等特别用途食品、营养功能食品、营养辅助食品或补充品而摄取,或通过添加于药品而施用,可预期促进脂质代谢。予以说明的是,添加于特定保健用食品等特别用途食品、营养功能食品、营养辅助食品或补充品的情况下,消费者可预期脂质代谢的促进,同时与一般食品清楚地区分。在此,饮品和食品可以用于家畜或宠物等非人动物的摄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食品或药品,例如用于促进脂质代谢的饮品、食品或药品。
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也可以用于制备仅由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及用于制剂化的辅助剂构成的药剂。作为用于制剂化的辅助剂,可以列举赋形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矫臭剂、增溶剂、悬浮剂、包衣剂等。予以说明的是,这些物质通常可以在饮品、食品或药品的制剂化技术的领域中使用。另外,可以在这些物质中混合适当量的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糖类、肽、上述中没有列举的氨基酸等。其它构成成分可以优先使用不抑制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的物质。
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混合于各种食品(牛奶、清凉饮料、发酵乳、酸奶、奶酪、面包、饼干、苏打饼干、比萨饼皮、调制奶粉、流食、病人用食品、营养食品、冷冻食品、加工食品其它市售食品等)而将其摄取。作为这些食品的形式,可以为液体、糊剂、凝胶、固体、粉末等。
混合有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食品可以使用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有机碱、果汁、香料等而制备。作为蛋白质,可列举例如:动物和植物蛋白诸如全脂奶粉、脱脂奶粉、部分脱脂奶粉、酪蛋白、乳清粉、乳清蛋白、乳清蛋白浓缩物、乳清蛋白分离物、乳清蛋白水解产物、α-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β-乳球蛋白、α-乳清蛋白、乳铁蛋白、大豆蛋白、卵蛋白、肉类蛋白等、其分解产物、各种乳源成分等诸如黄油、乳清矿物质、奶油、乳清、非蛋白氮、唾液酸、磷脂、乳糖等。还可以包含酪蛋白磷酸肽等肽或氨基酸。作为碳水化合物,可列举例如:糖类、改性淀粉(除糊精之外,可溶性淀粉、英国淀粉、氧化淀粉、淀粉酯、淀粉醚等)、膳食纤维等。作为脂质,可列举动物性油脂例如猪油、鱼油以及它们的分馏油、氢化油、转酯化油等;植物性油脂例如棕榈油、红花油、玉米油、菜籽油、椰子油以及它们的分馏油、氢化油、转酯化油等。作为维生素类,可列举例如:维生素A、胡萝卜素类、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族、维生素E、维生素K族、维生素P、维生素Q、烟酸、尼克酸、泛酸、生物素、肌醇、胆碱、叶酸等。作为矿物质,可列举例如:钙、钾、镁、钠、铜、铁、锰、锌、硒等。作为有机酸,可列举例如:苹果酸、柠檬酸、乳酸、酒石酸、异抗坏血酸等。这些成分可以单独使用,或将多种类型组合而使用,可以使用合成产品和/或富含这些物质的食品。作为这些食品的形式,可以为液体、糊剂、凝胶、固体、粉末等。
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通过在日常生活或医疗护理期间,以及在肾上腺素的分泌连续增加的状态之前或期间的摄取,与摄取前相比能够有效地促进脂质代谢。例如,已知在施加运动负荷、寒冷暴露、压力负荷时、或在沐浴期间、或在多食者等中肾上腺素的分泌连续增加。因此,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在施加运动负荷、寒冷暴露、压力负荷等之前、或与施加运动负荷、寒冷暴露、压力负荷等同时摄取。可选地,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在沐浴之前或期间摄取。存在多食倾向的人也可以摄取本发明的质代谢促进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选自由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构成的组中的至少2种氨基酸的组合,例如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组合用于制备脂质代谢促进剂的用途(使用方法),其中,相对于所有氨基酸的摩尔数合计100摩尔,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摩尔数合计为60摩尔以上。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促进脂质代谢的方法(除医疗行为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施用以相对于所包含的所有氨基酸的摩尔数合计(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摩尔数合计为60摩尔以上的摩尔比的量包含选自由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构成的组中的至少2种氨基酸的组合,例如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组合物。
以下,关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制。
实施例
实施例1
各种氨基酸与现有的氨基酸组合物(V.A.A.M.)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的比较
(1)材料及方法
测试样品
·V.A.A.M.:以1g/10ml的浓度将表1所示的组成的氨基酸混合物(V.A.A.M.)悬浮于注射用水(大塚制药)而制备。
·各种氨基酸:将L-丙氨酸(Ala)、L-甲硫氨酸(Met)、L-苯丙氨酸(Phe)、L-精氨酸(Arg)、甘氨酸(Gly)分别以1g/10ml的浓度悬浮于注射用水(大塚制药)而制备。
表1
动物实验
将6周龄的Wistar系雄性大鼠(SLC社)预备饲养1周而用于测试。基于体重分组(媒介物组、V.A.A.M.组、丙氨酸组、甲硫氨酸组、苯丙氨酸组、精氨酸组、甘氨酸组的7个组,各组n=6),禁食18小时(其中,水设为自由摄取)。
从尾静脉进行采血(time-30),之后立即经口施用10ml/kg的测试样品(测试样品的剂量为1g/kg)(V.A.A.M.组、丙氨酸组、甲硫氨酸组、苯丙氨酸组、精氨酸组、甘氨酸组)或注射用水(媒介物组)。30分钟后,再次进行采血(time0)后,立即腹腔内施用(0.2mg/kg、4ml/kg)肾上腺素((R)-(-)-肾上腺素,和光纯药工业)。其后,随时间推移每15分钟进行采血(time15、30、45、60、75),至肾上腺素施用的75分钟后。从采集的血液获得血浆,测定血液中的甘油。
测定
血液中的甘油:使用甘油检测试剂盒(GlycerolAssayKit;CaymanChemicalCamPany)按照附属的说明书测定血浆中的甘油。算出由各测量时间的测定值减去time-30的测定值所得的值,将其设为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接着,由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算出time0~75的曲线下的面积(AUC)。进而,算出各氨基酸组的AUC相对于媒介物组的AUC的变化率(%)。
(2)结果
图1显示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率(甘油AUC变化率[GlycerolAUCchange])。丙氨酸组、甲硫氨酸组、苯丙氨酸组、精氨酸组、甘氨酸组均显示高于V.A.A.M.组的值。
由此得知:丙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甘氨酸与现有的氨基酸组合物相比,显示高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
但是,确认了各种氨基酸的味道,结果得知:甲硫氨酸的味道和气味不适于经口摄取。
实施例2
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制备例1)与单独的氨基酸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的比较
(1)材料及方法
测试样品
·“制备例1”:以2.7g/10ml的浓度将表2所示的组成的氨基酸混合物(制备例1)悬浮于注射用水(大塚制药)而制备。在10ml悬液中包含L-精氨酸1.2g、L-丙氨酸0.57g及L-苯丙氨酸0.47g。
·精氨酸:以1.2g/10ml的浓度将L-精氨酸悬浮于注射用水(大塚制药)而制备。
·丙氨酸:以0.57g/10ml的浓度将L-丙氨酸悬浮于注射用水(大塚制药)而制备。
·苯丙氨酸:以0.47g/10ml的浓度将L-苯丙氨酸悬浮于注射用水(大塚制药)而制备。
表2
动物实验
将6周龄的Wistar系雄性大鼠(SLC社)预备饲养1周而用于测试。基于体重分组(媒介物组、“制备例1”组、精氨酸组、丙氨酸组、苯丙氨酸组的5组,各组n=6),禁食18小时(其中,水设为自由摄取)。
从尾静脉进行采血(time-30),之后立即经口施用5ml/kg的测试样品(V.A.A.M.组、“制备例1”组、精氨酸组、丙氨酸组、苯丙氨酸组)或注射用水(媒介物组)。30分钟后,再次进行采血(time0)后,立即腹腔内施用(0.2mg/kg、8ml/kg)肾上腺素((R)-(-)-肾上腺素,和光纯药工业)。其后,随时间推移每15分钟进行采血(time15、30、45、60、75、90),至肾上腺素施用的90分钟后。从采集的血液获得血浆,测定血液中的甘油。
测定
血液中的甘油:使用甘油荧光检测试剂盒(GlycerolFluorometricAssayKit;CaymanChemicalCamPany),按照附属的说明书测定血浆中的甘油。算出由各测量时间的测定值减去time-30的测定值所得的值,将其设为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
统计学处理方法
测定值用平均值±标准误差表示。就数据而言,使用统计软件StatView5.0-J,利用F检验的等方差检验后,利用Fisher的PLSD进行检验。显著性水平设为5%。
(2)结果
图2显示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Δ甘油)。“制备例1”组与媒介物组相比,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保持在更高的水平。在肾上腺素施用后15分钟、30分钟、45分钟、60分钟及75分钟(time15、30、45、60、75),“制备例1”组与媒介物组相比,显示显著更高的(P<0.05)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与媒介物组相比,苯丙氨酸组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仅在肾上腺素施用后30分钟(time30)显著地升高。没有观察到其它组与媒介物组的显著差异。
由此得知:就丙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而言,与单独摄取相比,将这3种组合摄取显示了更高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
实施例3
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制备例3)与现有的氨基酸组合物(V.A.A.M.)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的比较
(1)材料及方法
测试样品
·V.A.A.M.:以3g/10ml的浓度将表1所示的组成的氨基酸混合物(V.A.A.M.)悬浮于注射用水(大塚制药)而制备。
·“制备例3”:以3g/10ml的浓度将表3所示的组成的氨基酸混合物(制备例3)悬浮于注射用水(大塚制药)而制备。
表3
动物实验
将6周龄的Wistar系雄性大鼠(SLC社)预备饲养1周而用于测试。基于体重分组(媒介物组、V.A.A.M.组、“制备例3”组的3组,各组n=7),禁食18小时(其中,水设为自由摄取)。
从尾静脉进行采血(time-30),之后立即经口施用5ml/kg的测试样品(V.A.A.M.组、“制备例3”组)或注射用水(媒介物组)(表4)。30分钟后,再次进行采血(time0)后,立即腹腔内施用(0.2mg/kg、8ml/kg)肾上腺素((R)-(-)-肾上腺素,和光纯药工业)。其后,随时间推移每15分钟进行采血(time15、30、45、60、75、90),至肾上腺素施用的90分钟后。从采集的血液获得血浆,测定血液中的甘油。
表4
测定
血液中的甘油:使用甘油检测试剂盒(GlycerolAssayKit;CaymanChemicalCamPany),按照附属的说明书测定血浆中的甘油。算出由各测量时间的测定值减去time-30的测定值所得的值,将其设为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
统计学处理方法
测定值用平均值±标准误差表示。就数据而言,使用统计软件StatView5.0-J,利用F检验的等方差检验后,利用Fisher的PLSD进行检验。显著性水平设为5%。
(2)结果
图3显示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制备例3”组与V.A.A.M.组相比,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保持在更高的水平。在肾上腺素施用后30分钟(time30)及45分钟(time45),“制备例3”组与媒介物组相比,显示显著更高(P<0.05)的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
由以上的结果得知:与现有的氨基酸组合物相比,以高水平包含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精氨酸的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显示更高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
实施例4
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制备例3)在饲喂高脂肪食物并施加运动负荷的动物中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
(1)材料及方法
测试样品及饲料
·0.1%CMC溶液:将羧甲基纤维素(和光纯药)以0.1w/v%的浓度溶于注射用蒸馏水而制备。
·V.A.A.M.:以1g/10ml的浓度将表1所示的组成的氨基酸混合物(V.A.A.M.)悬浮于0.1%CMC溶液而制备。
·V.A.A.M.+CoQ10+L-肉碱:分别以1g/10ml、CoQ10为10mg/10ml、68mg/10ml的浓度将表1所示的组成的氨基酸混合物(V.A.A.M.)、辅酶Q10(CoQ10,太阳化学)和L-肉碱(三荣源FFI)悬浮于0.1%CMC溶液而制备。
·“制备例3”:以1g/10ml的浓度将表3所示的组成的氨基酸混合物(制备例3)悬浮于0.1%CMC溶液而制备。
·AIN-93M(ORIENTAL酵母工业):将组成示于表5。为用于使用由美国国立营养研究所(AIN)在1993年(AIN-93)所发布的小鼠、大鼠的营养研究的标准精制饲料。
·HFD-60(ORIENTAL酵母工业):将组成示于表5。具有60%的来自脂肪的卡路里的高脂肪饲料。
表5
动物实验
将3周龄的C57BL/6J系雄性小鼠(CLEA社)进行1周预备饲养及1周的跑步机驯化后,用于测试。基于体重分组(第0天)(正常组(n=9)、高脂肪组(n=10)、H+V.A.A.M.组(n=9)、H+V.A.A.M.+CoQ10+L-肉碱组(n=10)、H+“制备例3”组(n=10)的5组),随后从分组至42天后的测试最终日(第42天),自由摄取AIN-93M(正常组)或HFD-60(高脂肪组、H+V.A.A.M.组、H+V.A.A.M.+CoQ10+L-肉碱组、H+“制备例3”组)(其中,水设为自由摄取)。
测试样品的施用
除测试最终日之外的42天每天(第0天~第41天)使用饲喂针经口强饲测试样品(H+V.A.A.M.组、H+V.A.A.M.+CoQ10+L-肉碱组、H+“制备例3”组)或0.1%CMC溶液(正常组、高脂肪组)。1周制备1次测试样品或0.1%CMC溶液用于使用,以表6所示的剂量(施用体积10mL/kg)进行施用。
表6
利用跑步机的运动负荷
分组~测试最终日(第0天~第42天)期间,以1周3次的频率进行利用跑步机的运动负荷(15m/分钟~20m/分钟,40分钟)。
体重测定
分组~测试最终日(第0天~第42天)期间,以3天1次的频率进行体重测定。
组织采取
在测试最终日(第42天)进行解剖而测定肾周围脂肪组织及褐色脂肪组织的重量,测定褐色脂肪组织中的UCP-1表达量。
测定
褐色脂肪组织中的UCP-1表达量:使用小鼠线粒体褐色脂肪解偶联蛋白1(UCP1)ELISA试剂盒(CUSABIO),按照附属的说明书测定褐色脂肪组织中的UCP-1表达量。
统计学处理方法
测定值用平均值±标准误差表示。就数据而言,使用统计软件StatView5.0-J,利用F检验的等方差检验后,利用Fisher的PLSD进行检验。显著性水平设为5%。
(2)结果
图4显示测试期间的体重测定及采食量/体重的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在高脂肪组中,从施用第3天(day3)观察到体重显著地增加。与高脂肪组相比,在“制备例3”组中,从施用第3~42天(day3~day42)观察到显著的体重抑制效果。另一方面,与高脂肪组相比,没有观察到V.A.A.M.组及V.A.A.M.+CoQ10+L-肉碱组在体重上的差异。就测试期间的采食量/体重而言,与饲喂了AIN-93M的组相比,饲喂了HFD-60的各组显示更低的值,但没有观察到饲喂了HFD-60的各组之间的差异。
图5显示肾周围的脂肪重量。与正常组相比,在高脂肪组中,重量显著地增加。与高脂肪组相比,制备例3组显著地抑制脂肪组织重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与高脂肪组相比,没有观察到V.A.A.M.组及V.A.A.M.+CoQ10+L-肉碱组在脂肪组织重量上的差异。
图6显示褐色脂肪组织中的UCP-1表达量。与正常组相比,在高脂肪组中,没有观察到UCP-1表达量上的变化。与高脂肪组相比,制备例3组的UCP-1表达量显著地增加。另一方面,与高脂肪组相比,没有观察到V.A.A.M.组及V.A.A.M.+CoQ10+L-肉碱组在UCP-1表达量上的差异。
由以上的结果,可以确认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在施加运动负荷时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
实施例5
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的效果确认
(1)材料及方法
测试食品
使用外观上不能识别内容物的有无的胶囊(日本药局方纤维素白胶囊(植物性)00号),制备下述2种测试食品。
·安慰剂:不包含内容物的胶囊。
·活性组:封入3g表3中记载的制备例3的胶囊。
受试者
为了进行受试者的选择,预先对20岁以上的男性实施血液生物化学检查、血液学的检查及自行车运动(VS0)。在自行车运动中,进行从运动开始至精疲力竭所需要的时间及最大氧摄取量(VO2max)的测定。此外,通过预先民意测验进行生活习惯的确认,基于上述结果,以健康且在从运动开始至精疲力竭所需要的时间和VO2max上没有偏斜为条件,进行受试者的选择。
在这次测试中,在满足下述(1)~(4)的判定基准的2个以上时,判断为受试者精疲力竭。此外,将在判断为精疲力竭之前获得的最大的氧摄取量设为VO2max。
(1)通过氧摄取量(VO2)的增加而出现高原现象。
(2)呼吸交换率(VCO2/VO2)达到1.1以上。
(3)心率(HR)达到所预期的对20岁而言为最高的心率(HRmax),即200。
(4)使用Borgscale日本语版(小野寺等,全身持久性运动中的主观的强度和客观的强度的对应性:从RatingofPerceivedexertion的观点出发,体育学研究,21(4),P.191-203(1976))的主观运动强度(RPE)为19(非常非常吃力(veryveryhard))以上。
自行车运动使用自行车测力计,在转速60转/分钟的条件下,运动开始0~1分钟为100W,其以后每1分钟提高25W运动强度,进行运动直至精疲力竭(多阶段渐增运动负荷测试)。
用如此选择的20.5±0.2岁(平均值±标准误差)的受试者男性12名进行双重盲验交叉比较测试。
测试日程
从VS0隔开14天的间隔实施第1次测试(VS1)。在VS1中,摄取2种测试食品中的一种,进行自行车运动、采血、呼出气体的采集和分析及心率的测定。进而,从VS1隔开7天的间隔进行第2次测试(VS2)。在VS2中,摄取与VS1不同的测试食品,进行自行车运动、采血、呼出气体的采集和分析及心率的测定。
予以说明的是,测试开始日(VS0)以后,至检查结束时(VS2),进行指导以实现限制显著超出日常范围的过度运动、饮食或过食。进而,有可能对本测试产生影响的补充品、健康食品、药品(包含一般用药品)的使用及吸烟被禁止。进而,进行指导以实现测试(VS0、VS1、VS2)前一天禁酒、至22时结束吃饭、至深夜0时就寝,测试当天,至开始自行车运动的2小时前结束吃饭,其以后至检查结束禁止饮食(可以饮水)。另外,进行指导以实现检查当天在相同的时刻起床,测试的实施尽可能在相同的时间带进行。
测试VS1及测试VS2的实施
·测试食品的摄取:使用水或白开水在不咀嚼的情况吞入而摄取所述的测试食品。
·自行车运动:使用自行车测力计,在测试食品摄取30分钟后~测试食品摄取90分钟后(time30~90)的60分钟、转速60转/分钟的条件下,以VS0中测定的VO2max的50%的运动强度持续地实施。
·采血:在测试食品摄取前及测试食品摄取的15、30、45、60、75、90、120、150分钟后(time0、15、30、45、60、75、90、120、150)实施。
·呼出气体的采集和分析:使用每口呼气法(BreathbyBreath),从测试食品摄取之后立即~测试食品摄取150分钟后(time0~time150)的150分钟持续地实施。
·心率的测定:测试食品摄取之后立即~测试食品摄取150分钟后(time0~time150)的150分钟持续地实施。
测定
·呼吸交换率:每次呼吸用气体分析装置测定采集的呼气,测定呼气中的O2及CO2的浓度、呼气的流量。基于该测定值,算出氧摄取量(VO2)(ml/体重kg/min)、二氧化碳产生量(VCO2(ml/体重kg/min))及呼吸交换率(VCO2/VO2)。进而,从各时刻的呼吸交换率减去time0的各组的呼吸交换率的平均值,求出呼吸交换率的变化量(ΔVCO2/VO2)。
·血液中的甘油:使用酶法,按照附属的说明书测定血清中的甘油。
·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使用酶-UV法测定血清中的游离脂肪酸浓度。
·血液中的皮质醇:使用CLEIA(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中的皮质醇浓度。
·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使用RIA2抗体(双抗体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中的胰高血糖素浓度。
·血液中的胰岛素:使用CLIA(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中的胰岛素浓度。
·血糖:使用酶法测定血糖值。
·血液中的总酮体:使用酶法测定血清中的总酮体浓度(3-羟基丁酸及乙酰乙酸的合计)。
·血液中的3-羟基丁酸:使用酶法测定血清中的3-羟基丁酸浓度。
·血液中的乙酰乙酸:使用酶法测定血清中的乙酰乙酸浓度。
·血液中的生长激素:使用CLEIA法测定血清中的生长激素浓度。
·血液中的肾上腺素:使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肾上腺素浓度。
·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使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
统计学处理方法
测试中获得的各测定值、计算值或换算值用单样本t检验进行评价。
(2)结果
图7显示了随时间推移的呼吸交换率的变化量(ΔVCO2/VO2)的结果。就ΔVCO2/VO2而言,从运动开始至运动结束后,活性组保持低的值,与安慰剂组相比,在运动期间在time85、90(分钟)时,观察到显著的降低。在运动结束时,在time95、100(分钟)时,两组均暂时上升,但其后至time135(分钟),急剧地降低。特别地,虽然在time125~135(分钟)之间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差异,但是,活性组显示较低的平均值。
图8显示了随时间推移的血液中甘油的浓度及游离脂肪酸的浓度的测定结果。血液中甘油的浓度在运动期间在time45及90(分钟)时虽然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差异,但是,活性组显示更高的平均值。
从运动开始时(time30(分钟))至测试结束时(time150(分钟)),活性组显示较高的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平均值,在运动期间在time90(分钟)时显示最高的平均值。
图9显示了随时间推移的血液中的皮质醇、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的浓度及血糖的测定结果。
就皮质醇而言,从(运动前的)time0~15(分钟)上升,但其后减少。在time15~75(分钟)时,活性组的值较低,在time45(分钟)时观察到显著的差异。
就胰高血糖素而言,值从运动开始后的time30(分钟)上升,在运动期间在time75(分钟)时,活性组显示显著高的值。另外,在运动后的time120(分钟)时,活性组显示显著高的值。
就胰岛素及血糖而言,在活性组和安慰剂组之间没有观察到差异。
图10显示了随时间推移的血液中的总酮体、3-羟基丁酸及乙酰乙酸的浓度的测定结果。就总酮体及3-羟基丁酸而言,至运动时的time45(分钟)(从运动开始15分钟后),活性组、安慰剂组均暂时降低,但其后开始上升,至time45~150(分钟),活性组的上升量较大,在time120(分钟),平均值为最大。在time60(分钟)时的测定值中观察到显著的差异。关注于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时,在施加运动负荷之后(time120及time150),观察到活性组的酮体的产生显著升高的倾向。
就乙酰乙酸而言,虽然在两组中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差异,但是显示与总酮体同样的变化。
图11显示了血液中的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的测定结果。就生长激素而言,从测试开始时(time0),活性组和安慰剂组均上升,几乎显示同样的变化。在活性组和安慰剂组之间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差异。就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而言,在运动开始(time30)的同时值上升,在运动结束(time90)的同时值降低。在活性组和安慰剂组之间均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差异。
由以上的结果,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在施加运动负荷时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能够在人中得到确认。此外还得知: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在不会对胰岛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起到脂质代谢促进效果。
实施例6
混合有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饮料的制备
以表3所示的制备例3为1.5w/v%、甜味剂为1.0w/v%、酸味剂为0.9w/v%及增稠剂为0.2w/v%的浓度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饮料。摄取饮料200ml时,可以摄取3g制备例3。
实施例7
混合有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片剂的制备
以表3所示的制备例3为50w/w%,赋形剂、粘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合计为50w/w%进行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片剂。
实施例8
混合有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的补充品的制备
以L-精氨酸1g(5.7毫摩尔)、L-丙氨酸1g(11毫摩尔)、L-苯丙氨酸1g(6.1毫摩尔)的比例进行混合,随后添加赋形剂,填充于胶囊。
实施例9
脂质代谢指标的测定
(1)材料及方法
测试样品
通过将表3所示的组成的氨基酸混合物(制备例3)及表1所示的组成的氨基酸混合物(V.A.A.M.)分别悬浮于蒸馏水而制备测试样品。
动物实验
将3周龄的雄性小鼠C57BL/6J(日本CLEA社)预备饲养5天,进一步进行2天的跑步机驯化之后,用于实验。驯化期间结束后,测定体重,以各组的平均体重为相同的方式进行分组(正常组、高脂肪组、H+V.A.A.M.组及H+制备例3组)。水设为自由摄取。
将测试系统的概略及组的构成示于以下的表7。考虑到在高脂肪食物摄取下脂质代谢降低,使正常组以外的3组摄取高脂肪饲料HFD-60。
表7
*H表示高脂肪(高脂肪饮食)。
驯化期间结束后,除最终日之外的4天每天使用饲喂针对小鼠经口强饲测试样品。4天的施用期间中,以2天一次的比例用跑步机强制地进行运动(强制行走)。利用跑步机以15m/分钟的速度持续40分钟施加运动负荷。在利用跑步机施加运动负荷的30分钟前,施用测试样品。从施用开始后第4天至第5天,禁食18小时。
在施用开始后第5天进行解剖。解剖日当天,为了研究从施用时开始随时间推移的变化,将各组的小鼠分成3个组。具体而言,分成在施用前进行解剖的组(施用前(0))、在施用30分钟后进行解剖的组(运动前(30))、在从施用30分钟后60分钟的跑步机运动后进行解剖的组(运动后(90)),解剖日当天实施测试样品的施用及施加运动负荷,进行采血和解剖。就采集的肝脏而言,测定重量之后,立即用液氮冷冻,在进行β氧化相关酶的测定之前,在-80℃下冷冻保存。
测定
对获得的血液,使用胰高血糖素比色定量ELISA试剂盒MercodiaGlucagonELISAKit(Mercodia)按照附属的说明书测定血清中的胰高血糖素浓度(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
另外,对肝脏的β氧化相关酶活性(肉碱棕榈酰转移酶活性、酰基CoA氧化酶活性),用以下的步骤进行测定。首先,通过将肝脏均质化并进行离心分离而分离上清液,获得肝脏总均浆组分。针对该组分,通过将Marlwell等的方法改变一部分而使用,测定肉碱棕榈酰转移酶活性。具体而言,在包含最终浓度0.04mM棕榈酰CoA、0.25mMDTNB(EELMAN试剂)、1.25mMEDTA及0.1%Triton-X100的58mMTris盐酸缓冲液(PH8.0)中添加获得的肝脏总均浆组分,通过30℃、412nm下的吸光度测定而监测反应5分钟,其后,添加L-肉碱(终浓度1.25mM),持续5分钟监测CoA的产生(总量200μL),由此测定肉碱棕榈酰转移酶活性。
另外,针对肝脏总均浆组分,通过将Hashimoto等的方法改变一部分而使用,测定酰基CoA氧化酶活性。具体而言,在包含最终浓度0.1mM棕榈酰CoA、10.6mM苯酚、0.82mM4-氨基安替比林、10μMFAD、4U过氧化酶(辣根)及0.2mg牛白蛋白的50mM磷酸钾缓冲液(PH7.4)中添加获得的肝脏总均浆组分,在30℃下以500nm监测吸光度11分钟(总量200μL)。
进而,使用BCA法测定获得的肝脏总均浆组分中的蛋白质量。在测定中使用TaKaRaBCAProteinAssayKitT9300A,按照附属的说明书进行测定。
统计学处理方法
各种测定值用平均值±标准误差表示。就数据而言,使用统计软件StatView5.0-J,通过F检验确认各组的方差齐性之后,通过Fisher的PLSD进行多组比较的检验。显著性水平设为两侧5%。
(2)结果
图12显示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的测定结果。与高脂肪组相比,H+制备例3组显示在运动前(施用后30分钟)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的显著的上升。即显示: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使具有脂肪分解促进作用的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在运动前增加,由此可以有效地促进运动时的脂质代谢。
图13显示肉碱棕榈酰转移酶活性的测定结果。与高脂肪组相比,H+制备例3组显示在施用前及运动前(施用后30分钟)肉碱棕榈酰转移酶活性的显著的上升。
图14显示酰基CoA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与高脂肪组相比,H+制备例3组显示在施用前酰基CoA氧化酶活性的显著的上升。
作为肝脏β氧化相关酶的肉碱棕榈酰转移酶和酰基CoA氧化酶已知作为脂质代谢的速率决定酶,由此显示: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通过增强这些β氧化相关酶的活性也可以促进脂质代谢。
由以上的结果显示:以高水平包含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精氨酸的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显示高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
实施例10
脂质代谢指标的测定
(1)材料及方法
测试样品
作为测试样品,使用将(i)丙氨酸(丙氨酸:精氨酸=10:0)、(ii)丙氨酸和精氨酸的7.5:2.5混合物、(iii)丙氨酸和精氨酸的5:5混合物、(iv)丙氨酸和精氨酸的2.5:7.5混合物、(v)精氨酸(丙氨酸:精氨酸=0:10)分别悬浮于注射用水(大塚制药)而制备的溶液。
动物实验
将6周龄的Wistar系雄性大鼠(SLC社)预备饲养后,用于测试。测试前一天的早晨测定大鼠的体重,以平均体重为相同的方式分组。将测试系统的概略及组的构成示于以下的表8。
表8
从测试前一天的傍晚进行18小时的禁食。但是水设为自由摄取。
测试当天,从尾静脉进行采血(施用30分前;time-30),立即以相对于大鼠体重1g/kg的剂量经口施用(5ml/kg)测试样品。采血30分钟后,再次进行采血(time0)后,立即以0.2mg/kg的剂量腹腔内施用(8ml/kg)肾上腺素((R)-(-)-肾上腺素,和光纯药工业社)。其后,随时间推移每15分钟进行采血(time15、30、45、60、75、90),至肾上腺素施用的90分钟后。从采集的血液获得血浆,测定血液中的甘油。
测定
使用甘油检测试剂盒(CaymanChemicalCamPany),按照附属的说明书测定血浆中的甘油。算出由各测量时间的测定值减去time0的测定值所得的值,将其设为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
(2)结果
得知:与对照组相比,丙氨酸(Ala):精氨酸(Arg)=2.5:7.5组、5:5组、7.5:2.5组、10:0组的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另外,丙氨酸和精氨酸以1:1混合时,显示最高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
实施例11
脂质代谢指标的测定
(1)材料及方法
测试样品
作为测试样品,使用将(i)丙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10:0)、(ii)丙氨酸和苯丙氨酸的7.5:2.5混合物、(iii)丙氨酸和苯丙氨酸的5:5混合物、(iv)丙氨酸和苯丙氨酸的2.5:7.5混合物、(v)苯丙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0:10)分别悬浮于注射用水(大塚制药)而制备的溶液。
动物实验
将6周龄的Wistar系雄性大鼠(SLC社)预备饲养后,用于测试。测试前一天的早晨测定大鼠的体重,以平均体重为相同的方式分组。将测试系统的概略及组的构成示于以下的表9。
表9
从测试前一天的傍晚进行18小时的禁食。但是水设为自由摄取。
测试当天,从尾静脉进行采血(time-30),立即以相对于大鼠体重1g/kg的剂量经口施用(5ml/kg)测试样品。采血30分钟后,再次进行采血(time0)后,立即以0.2mg/kg的剂量腹腔内施用(8ml/kg)肾上腺素((R)-(-)-肾上腺素,和光纯药工业社)。其后,随时间推移每15分钟进行采血(time15、30、45、60、75、90),至肾上腺素施用的90分钟后。从采集的血液获得血浆,测定血液中的甘油浓度。
测定
使用甘油检测试剂盒(CaymanChemicalCamPany),按照附属的说明书测定血浆中的甘油。算出由各测量时间的测定值减去time0的测定值所得的值,将其设为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
(2)结果
得知:与对照组相比,丙氨酸(Ala):苯丙氨酸(Phe)=2.5:7.5组、5:5组、7.5:2.5组、10:0组的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另外,丙氨酸和苯丙氨酸以1:3混合时,显示最高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
实施例12
脂质代谢指标的测定
(1)材料及方法
测试样品
作为测试样品,使用将(i)精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10:0)、(ii)精氨酸和苯丙氨酸的7.5:2.5混合物、(iii)精氨酸和苯丙氨酸的5:5混合物、(iv)精氨酸和苯丙氨酸的2.5:7.5混合物、(v)苯丙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0:10)分别悬浮于注射用水(大塚制药)而制备的溶液。
动物实验
将6周龄的Wistar系雄性大鼠(SLC社)预备饲养后,用于测试。测试前一天的早晨测定大鼠的体重,以平均体重为相同的方式分组。将测试系统的概略及组的构成示于以下的表10。
表10
从测试前一天的傍晚进行18小时的禁食。但是水设为自由摄取。
测试当天,从尾静脉进行采血(time-30),立即以相对于大鼠体重1g/kg的剂量经口施用(5ml/kg)测试样品。采血30分钟后,再次进行采血(time0)后,立即以0.2mg/kg的剂量腹腔内施用(8ml/kg)肾上腺素((R)-(-)-肾上腺素,和光纯药工业社)。其后,随时间推移每15分钟进行采血(time15、30、45、60、75、90),至肾上腺素施用的90分钟后。从采集的血液获得血浆,测定血液中的甘油浓度。
测定
使用甘油检测试剂盒(CaymanChemicalCamPany),按照附属的说明书测定血浆中的甘油。算出由各测量时间的测定值减去time0的测定值所得的值,将其设为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
(2)结果
图15显示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Δ甘油)。与对照组相比,精氨酸(Arg):苯丙氨酸(Phe)=2.5:7.5组和5:5组的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另外得知:精氨酸和苯丙氨酸以1:3混合时,显示最高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
实施例13
脂质代谢指标的测定
(1)材料及方法
测试样品
作为测试样品,使用将在实施例10~12中分别显示高的脂肪成分解能力的(i)丙氨酸和精氨酸的1:1重量比混合物、(ii)丙氨酸和苯丙氨酸的1:3重量比混合物、(iii)精氨酸和苯丙氨酸的1:3重量比混合物、(iv)表3所示的组成的氨基酸混合物(制备例3)分别悬浮于注射用水(大塚制药)而制备的溶液。
动物实验
将6周龄的Wistar系雄性大鼠(SLC社)预备饲养后,用于测试。测试前一天的早晨测定大鼠的体重,以平均体重为相同的方式分组。将测试系统的概略及组的构成示于以下的表11。
表11
从测试前一天的傍晚进行18小时的禁食。但是水设为自由摄取。
测试当天,从尾静脉进行采血(time-30),立即以相对于大鼠体重1g/kg的剂量经口施用(5ml/kg)测试样品。采血30分钟后,再次进行采血(time0)后,立即以0.2mg/kg的剂量腹腔内施用(8ml/kg)肾上腺素((R)-(-)-肾上腺素,和光纯药工业社)。其后,随时间推移每15分钟进行采血(time15、30、45、60、75、90),至肾上腺素施用的90分钟后。从采集的血液获得血浆,测定血液中的甘油。
测定
使用甘油检测试剂盒(CaymanChemicalCamPany),按照附属的说明书测定血浆中的甘油。基于由各测量时间的测定值减去time0的测定值所得的值,算出time0~time90的血液中甘油AUC(血液中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统计学处理方法
测定值用平均值±标准误差表示。就数据而言,使用统计软件StatView5.0-J,利用F检验的等方差检验后,利用Fisher的PLSD进行检验。显著性水平设为5%。
(2)结果
图16显示所算出的血液中甘油AUC(min·mg/L)。与对照组相比,在Ala:Arg=1:1组、Ala:Phe=1:3组、Arg:Phe=1:3组及制备例3组的所有组中,血液中甘油AUC较高。
实施例14
脂质代谢指标的测定
(1)材料及方法
测试样品
作为测试样品,使用将在实施例13中显示最高的脂肪分解能力的(i)丙氨酸和精氨酸的1:1重量比混合物、根据实施例10~12的结果而确定了混合比的(ii)丙氨酸和精氨酸和苯丙氨酸的1:1:3重量比混合物、(iii)丙氨酸和精氨酸和苯丙氨酸的1:1:6重量比混合物分别悬浮于注射用水(大塚制药)而制备的溶液。
动物实验
将6周龄的Wistar系雄性大鼠(SLC社)预备饲养后,用于测试。测试前一天的早晨测定大鼠的体重,以平均体重为相同的方式分组。将测试系统的概略及组的构成示于以下的表12。
表12
从测试前一天的傍晚进行18小时的禁食。但是水设为自由摄取。
测试当天,从尾静脉进行采血(time-30),立即以相对于大鼠体重1g/kg的剂量经口施用(5ml/kg)测试样品。采血30分钟后,再次进行采血(time0)后,立即以0.2mg/kg的剂量腹腔内施用(8ml/kg)肾上腺素((R)-(-)-肾上腺素,和光纯药工业社)。其后,随时间推移每15分钟进行采血(time15、30、45、60、75、90),至肾上腺素施用的90分钟后。从采集的血液获得血浆,测定血液中的甘油。
测定
使用甘油检测试剂盒(CaymanChemicalCamPany),按照附属的说明书测定血浆中的甘油。算出由各测量时间的测定值减去time0的测定值所得的值,将其设为血液中甘油浓度的变化量。基于由各测量时间的测定值减去time0的测定值所得的值,算出time0~time90的血液中的甘油AUC(血液中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2)结果
图17显示所算出的血液中的甘油AUC(min·mg/L)。与对照组相比,在丙氨酸(Ala):精氨酸(Arg)=1:1组和丙氨酸(Ala):精氨酸(Arg):苯丙氨酸(Phe)=1:1:3组和1:1:6组中,血液中的甘油AUC较高。
由以上的结果进一步显示:包含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精氨酸中的2个或3个的组合的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显示高的脂质代谢促进效果。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可以有效地促进脂肪消耗,另外,在相同的运动量中还产生更高的体脂肪减少效果,可以开发能够预期这种效果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或使用其的制品。
将本说明书中引用的全部的刊行物、专利及专利申请的全部通过参照引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11)

1.一种脂质代谢促进剂,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包含氨基酸混合物,所述氨基酸混合物包含选自由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构成的组中的至少2种氨基酸,且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以相对于总氨基酸量100摩尔合计量计为60摩尔以上的摩尔比包含所述至少2种氨基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所述氨基酸混合物包含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以相对于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8~30摩尔:18~30摩尔:10~20摩尔的摩尔比包含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的混合量至少满足以下一个重量比:(i)精氨酸:丙氨酸=1.5:1~1:1.5;(ii)丙氨酸:苯丙氨酸=4:1~1:4;及(iii)精氨酸:苯丙氨酸=1:1~1:4。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以相对于总氨基酸量100摩尔合计量计为100摩尔的摩尔比包含精氨酸、丙氨酸及苯丙氨酸。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所述氨基酸混合物还包含甘氨酸,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以相对于总氨基酸量100摩尔合计量计为85摩尔以上的摩尔比包含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及甘氨酸。
7.根据权利要求1~4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所述氨基酸混合物还排他地包含脯氨酸、赖氨酸、酪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丝氨酸、甲硫氨酸及天冬氨酸作为其它氨基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所述氨基酸混合物以相对于总氨基酸量100摩尔的下述摩尔比包含其它氨基酸:
脯氨酸0.01~4摩尔
赖氨酸0.01~2摩尔
酪氨酸0.01~2摩尔
苏氨酸0.01~2摩尔
亮氨酸0.01~2摩尔
缬氨酸0.01~2摩尔
异亮氨酸0.01~2摩尔
谷氨酸0.01~1摩尔
色氨酸0.01~1摩尔
组氨酸0.01~1摩尔
丝氨酸0.01~1摩尔
甲硫氨酸0.01~0.2摩尔
天冬氨酸0.01~0.1摩尔。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用于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状态下起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其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状态为受到运动、压力、寒冷暴露、沐浴或多食引起的刺激的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代谢促进剂,所述脂质代谢促进剂用于促进伴有选自由血液中甘油浓度上升、体重增加的抑制、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上升、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上升、血液中皮质醇浓度减少、血液中总酮体浓度上升、血液中3-羟基丁酸浓度上升及褐色脂肪组织中的UCP-1表达量增加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个的脂质代谢。
CN201480044983.7A 2013-08-14 2014-08-12 脂质代谢促进剂 Active CN1054517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8690A JP2016102064A (ja) 2013-08-14 2013-08-14 脂質代謝促進剤
JP2013-168690 2013-08-14
PCT/JP2014/071301 WO2015022962A1 (ja) 2013-08-14 2014-08-12 脂質代謝促進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1732A true CN105451732A (zh) 2016-03-30
CN105451732B CN105451732B (zh) 2019-11-05

Family

ID=52468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4983.7A Active CN105451732B (zh) 2013-08-14 2014-08-12 脂质代谢促进剂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2) JP2016102064A (zh)
CN (1) CN105451732B (zh)
HK (1) HK1222545A1 (zh)
SG (1) SG11201600934TA (zh)
WO (1) WO20150229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7679B (zh) * 2016-02-19 2021-08-31 株式会社明治 含氨基酸的组合物
JP6765090B2 (ja) * 2019-05-14 2020-10-07 株式会社東洋新薬 黒生姜含有組成物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9504A (zh) * 2003-05-30 2006-09-06 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氨基酸组合物及补液
JP2007161498A (ja) * 2005-12-09 2007-06-28 Toray Ind Inc 抗菌性粒状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26764A (zh) * 2007-02-28 2010-01-13 明治乳业株式会社 氨基酸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18692B2 (ja) * 1989-06-14 1996-07-24 理化学研究所 筋力持続剤,滋養強壮剤,輸液用剤,栄養補給剤,疲労回復剤及び乳酸生成調節剤
CA2449917C (en) * 2001-06-08 2009-09-22 Riken Amino acid mixture-containing agent capable of raising body temperature for food or drink use and medical use
US20040265473A1 (en) * 2001-07-31 2004-12-30 Kazunori Mawatari Ergogenic food compositons
JP2006340672A (ja) * 2005-06-09 2006-12-21 Ebs Kk ウエスト周囲径およびヒップ周囲径低減効果を有する食品
JP2009001507A (ja) * 2007-06-19 2009-01-08 Ss Pharmaceut Co Ltd 体脂肪減少剤およびその利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9504A (zh) * 2003-05-30 2006-09-06 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氨基酸组合物及补液
JP2007161498A (ja) * 2005-12-09 2007-06-28 Toray Ind Inc 抗菌性粒状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26764A (zh) * 2007-02-28 2010-01-13 明治乳业株式会社 氨基酸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1600934TA (en) 2016-03-30
JP2016102064A (ja) 2016-06-02
CN105451732B (zh) 2019-11-05
WO2015022962A1 (ja) 2015-02-19
JPWO2015022962A1 (ja) 2017-03-02
HK1222545A1 (zh) 2017-07-07
JP6518189B2 (ja) 2019-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an Loon et al. Plasma insulin responses after ingestion of different amino acid or protein mixtures with carbohydrate
US8840950B2 (en) Compositions of nutrition supplementation for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fore
EP2535053B1 (en) Mitochondrial function improver
US20210205334A1 (e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Increasing Muscle Protein Synthesis and/or Functional Strength in Mammals
US20140356479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promoting lean body mass
EP2532351B1 (en) Agent for improving motility function
EP2175747A2 (en) Food supplement containing alpha-keto acids
CN105338824A (zh) 改善运动表现的组合物和方法
EP1972345A1 (en) Food product for enteral or oral nutrition
JP2006271377A (ja) 動物肝臓の酵素分解物および該酵素分解物を含有する食品
CN105451732A (zh) 脂质代谢促进剂
JP5922862B2 (ja) ミトコンドリア機能向上剤
CN101909645A (zh) 包含ipp和/或vpp的降血压组合
CN106418067A (zh) 一种补充体力、缓解疲劳的保健饮料
JP2006515879A (ja) 哺乳類による栄養利用を向上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その中で使用するための組成物
JPWO2015022962A6 (ja) 脂質代謝促進剤
JP5938219B2 (ja) 胃排出遅延のための食品用の剤または医療用の剤
JP2019099498A (ja) 脂質代謝促進のための組成物
EP2977047A1 (en) Nutrition composition
JP2019034894A (ja) 脂質代謝促進のための組成物
JP2000119180A (ja) 経腸栄養剤
CN112135531A (zh) 终生干预期间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胰岛素控制
JP2019099497A (ja) 肝機能改善のための組成物
Paul CARNITINE RESEARCH
Paul L-CARNITINE–An important metabolic support nutri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254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