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30070B - 消息发送方式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消息发送方式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30070B
CN105430070B CN201510765453.8A CN201510765453A CN105430070B CN 105430070 B CN105430070 B CN 105430070B CN 201510765453 A CN201510765453 A CN 201510765453A CN 105430070 B CN105430070 B CN 1054300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layer
task process
sent
trigg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654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30070A (zh
Inventor
丁伟奇
吴炜斯
唐成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7654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300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30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0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30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0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实施例,实施例在接收到应用发送的消息发送请求时,可以调用异步通信框架,其中,该异步通信框架中包含接口层、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进而,首先触发接口层为根据该消息发送请求,生成消息对象,并将该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层,进而触发消息层为消息对象选择消息任务处理对象,从而触发任务处理层控制该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组件,以使消息组件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接收方。可见,本实施例的异步通信框架中,接口层提供的是调用接口,上层应用并不需要构建报文,只需调用接口即可实现消息的发送,对于应用来讲,简单方便。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装置实施例。

Description

消息发送方式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是消息发送方式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某些情况下,银行业务系统中的应用,需要根据业务执行情况向相关用户发送消息,例如,支付应用在监测到支付交易即将到期时,需要向用户发送提醒支付的提醒消息。
目前,消息发送方式是基于报文接口的,即调用报文接口构建报文,并发送构建的报文。可以理解的是,报文在构建过程中,需要设置各种报文字段,使得消息发送方式不够简单快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消息发送方式不够简单快捷的技术问题。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装置,用以保证所述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及实现。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响应于应用的消息发送请求,调用异步通信框架;其中,所述异步通信框架包括接口层、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
触发所述接口层依据所述消息发送请求中的消息参数,生成对应的消息对象,并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所述消息层;
触发所述消息层为所述消息对象选择对应的消息任务处理对象;
触发所述任务处理层控制所述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对应的消息组件,其中,所述消息组件用于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接收方。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装置,包括:
通信框架调用模块,用于响应于应用的消息发送请求,调用异步通信框架;其中,所述异步通信框架包括接口层、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
触发接口层模块,用于触发所述接口层依据所述消息发送请求中的消息参数,生成对应的消息对象,并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所述消息层;
触发消息层模块,用于触发所述消息层为所述消息对象选择对应的消息任务处理对象;
触发任务处理层模块,用于触发所述任务处理层控制所述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对应的消息组件,其中,所述消息组件用于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接收方。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接收到应用发送的消息发送请求时,可以调用异步通信框架,其中,该异步通信框架中包含接口层、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进而,首先触发接口层为根据该消息发送请求,生成消息对象,并将该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层,进而触发消息层为消息对象选择消息任务处理对象,从而触发任务处理层控制该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组件,以使消息组件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接收方。可见,本实施例的异步通信框架中,接口层提供的是调用接口,上层应用并不需要构建报文,只需调用接口即可实现消息的发送,对于应用来讲,简单方便。另外,接口层根据上层应用的请求生成消息对象,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实现消息对象的发送,从而实现了消息接收和发送的分离,提高了应用的响应能力。并且,若想要增加或删除一种消息类型,只需在接口层新增或删除相应的接口即可,扩展性更高。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消息发送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异步通信架构的一个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触发接口层生成并发送消息对象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消息发送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消息发送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触发接口层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消息发送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消息发送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具体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4。
步骤S101:响应于应用的消息发送请求,调用异步通信框架;其中,异步通信框架包括接口层、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
其中,上层应用需要向接收方发送消息时,便向本实施例发送消息发送请求,以请求本实施例生成消息并将其发送至该接收方。其中,消息可以是短信、邮件、传真、微信或微博等各种类型。
例如,在银行业务系统中,上层应用可以具体为支付应用,当支付应用监测到支付交易快要达到截止期限时,需要向支付方发送提醒消息,因此,便向本实施例发送消息发送请求,以请求本实施例生成并发送提醒消息。
本实施例使用异步通信框架,实现对消息的构建及发送。需要说明的是,该异步通信框架具体包括三层结构,分别为接口层、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
步骤S102:触发接口层依据消息发送请求中的消息参数,生成对应的消息对象,并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层。
其中,接口层用于构建消息对象,该消息对象中包含待发送的具体消息内容。以上述支付应用监测到需要发送提醒消息为例,构建的消息对象中,包含的消息内容可以是“你好,您有一笔交易马上要到期,请速办理!”。当然,具体的消息内容可以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而设置的其他任意内容,并不局限于此示例。
接口层为每个不同类型的消息均各自设置一个相应的接口,如图2所示的一种异步通信架构,接口层为短信发送短信接口,为邮件设置邮件接口,为传真设置传真接口,为微信设置微信接口。
不同类型的接口生成的消息对象不同,且不同的消息对象所需要的消息参数不同,因此,应用发送的消息发送请求中包含的消息参数便不同。例如,应用调用短信接口,短信接口生成短信对象时,需要接收方的手机号码,因此,消息发送请求中需要包含手机号码;又如,应用调用邮件接口,邮件接口生成邮件对象时,需要邮箱地址,因此,消息发送请求中需要包含邮箱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接口层为应用提供的是调用接口,应用只需要调用接口,并同时传入该调用接口定义的消息参数即可。
步骤S103:触发消息层为消息对象选择对应的消息任务处理对象。
其中,消息对象需要通过消息组件发送至消息接收方,但是,消息层并不能直接与消息组件通信,需要将消息任务处理对象作为通信通道,从该通信通道内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组件。因此,需要为消息对象选择对应的消息任务处理对象。
具体地,接口层在生成消息对象时,需要为该消息对象绑定消息类型标识。例如,接口层生成的是短信对象,短信这种消息类型的标识为01,则为短信对象绑定短信消息类型标识01。
另外,每一种消息类型均对应一种消息任务处理对象,这种对应关系通过工厂模式维护。进而,消息层可以根据消息对象的消息类型标识,为接口层生成的消息对象,获取该消息类型标识所对应的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其中,具体地获取方式可以是调用获取接口,以获取消息任务处理对象。
步骤S104:触发任务处理层控制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将消息对象发送至对应的消息组件,其中,消息组件用于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接收方。
其中,任务处理层实现了各种消息对象的发送方法。具体地,任务处理层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组件(如短信组件、邮件组件等),消息组件为系统中的底层发送模块,其可以将消息对象直接发送至消息接收方。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接收到应用发送的消息发送请求时,可以调用异步通信框架,其中,该异步通信框架中包含接口层、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进而,首先触发接口层为根据该消息发送请求,生成消息对象,并将该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层,进而触发消息层为消息对象选择消息任务处理对象,从而触发任务处理层控制该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组件,以使消息组件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接收方。可见,本实施例的异步通信框架中,接口层根据上层应用的请求生成消息对象,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实现消息对象的发送,从而实现了消息接收和发送的分离,提高了应用的响应能力。
另外,异步通信框架的接口层提供的是调用接口,上层应用并不需要构建报文,只需调用接口即可实现消息的发送,对于应用来讲,简单方便,易用性更高。并且,若想要增加或删除一种消息类型,只需在接口层新增或删除相应的接口即可,扩展性更高。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3所示,上述消息发送方法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2(触发接口层依据消息发送请求中的消息参数,生成对应的消息对象,并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层)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步骤S301~步骤S304。
步骤S301:触发接口层从消息发送请求中,提取消息模板标识及预设关键参数属性值。
其中,应用发送的消息发送请求中,包含消息参数。消息参数可以具体包含:消息模板标识及预设关键参数属性值,当然,还可以包含其他内容,如发送短信时,还可以包含接收方的手机号码。
在实施中,接口层为接口设置若干个不同的消息模板,消息模板可以认为是配置文件,每个消息模板具有各自的消息模板标识。例如,提醒支付的消息模板的消息模板标识为011,通知支付成功的消息模板的消息模板标识为002。
预设关键参数属性值,可以包含在对象中,可以将该对象称为上下文对象。其中,关键参数是消息模板中的预设参数,或者称为预设属性。因此,消息发送请求中需要包含哪些预设关键参数的属性值,是由消息模板决定的。
步骤S302:确定与消息模板标识对应的消息模板;其中,消息模板中包含预设消息内容及预设属性。
其中,使用消息模板标识查找对应的消息模板。需要说明的是,消息模板中包含预设消息内容及预设属性。
预设消息内容包括静态内容,静态内容可以表示消息的内容。例如,提醒支付这个消息模板的预设消息内容可以为“你好,您有一笔交易马上要到期,请速办理!”。在使用消息模板生成消息对象时,预设消息内容并不会改变。
另外,预设消息内容还包括控制参数,控制参数用于控制消息的发送方式等内容。例如,短信模板的控制参数包括:消息编码格式、短信类型编码、统一通讯组件接入编号、短信归属信息、实时通知标志等等。当然,此些仅仅是举例说明,还可以包括其他。
预设属性,与消息模板的预设消息内容相对应。例如,消息模板中的预设消息内容是,提醒交易马上到期,则预设属性可以包括:哪一项业务即将到期及到期日期。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属性是消息模板中的动态内容,属性值由应用发送的预设关键参数属性值决定,具体如下一步骤。
步骤S303:将消息模板中的预设属性的属性值设置为预设关键参数属性值,并从消息模板中获取预设消息内容,以获得消息对象。
由以上可知,消息模板中不仅包含静态的预设消息内容,还包含动态的预设属性,预设属性的属性值设置为应用的消息发送请求中的预设关键参数属性值,从而将消息模板转化为具体的消息对象。
例如,提醒支付的消息模板中的预设属性包括,哪一项业务即将到期及到期日期,则应用发送的消息发送请求中包含:1043号业务及3015年10月27日这两个预设关键参数属性值,分别表示1043号业务即将到期,到期日期为3015年10月27日。
具体地,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使用Spel表达式,将包含消息参数的对象传入消息模板中的预设属性中,以获得所述消息对象表示的消息的正文,并从消息模板中获取预设消息内容,以获得消息对象。
步骤S304: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层。
其中,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层,以使消息层选择相应的消息任务处理对象。
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消息发送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具体包括步骤S401~步骤S405。需要说明的是,有关步骤S401、步骤S402、及步骤S404的说明可以参见上文提供的消息发送方法实施例1,以下并不赘述,仅对步骤S403进行说明。
S401:响应于应用的消息发送请求,调用异步通信框架;其中,异步通信框架包括接口层、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
S402:触发接口层依据消息发送请求中的消息参数,生成对应的消息对象,并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层。
S403:触发消息层将消息对象放入消息任务发送队列中,并控制预生成的调度线程依据调度算法从消息任务发送队列中,获取消息对象,并为消息对象选择对应的消息任务处理对象。
其中,参见图2所示的异步通信框架,消息层维护有消息任务发送队列,消息层在接收到消息对象后,将其放入消息任务发送队列中。线程池中包含预生成的调度线程,调度线程可以依据调度算法,轮询消息任务发送队列,在消息任务发送队列中具有消息对象时,获取一个消息对象。
并且,调度线程根据消息类型标识,通过工厂模式获取到对应的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另外,可选地,消息层具体的实现可以采用Spring框架中的ThreadPoolTaskExecutor类(含消息队列)来实现。
S404:触发任务处理层控制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将消息对象发送至对应的消息组件,其中,消息组件用于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接收方。
其中,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触发任务处理层控制消息任务处理对象调用发送接口,以将消息对象发送至对应的消息组件。
以下对本申请提供的消息发送装置实施例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有关消息发送装置实施例的说明可以参见上文提供的消息发送方法实施例,以下并不赘述。
与上述消息发送方法实施例1相对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装置实施例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具体包括:通信框架调用模块501、触发接口层模块502、触发消息层模块503及触发任务处理层模块504;其中:
通信框架调用模块501,用于响应于应用的消息发送请求,调用异步通信框架;其中,异步通信框架包括接口层、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
触发接口层模块502,用于触发接口层依据消息发送请求中的消息参数,生成对应的消息对象,并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层;
触发消息层模块503,用于触发消息层为消息对象选择对应的消息任务处理对象;
触发任务处理层模块504,用于触发任务处理层控制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将消息对象发送至对应的消息组件,其中,消息组件用于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接收方。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装置实施例,通信框架调用模块501在接收到应用发送的消息发送请求时,可以调用异步通信框架,其中,该异步通信框架中包含接口层、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进而,首先触发接口层模块502触发接口层为根据该消息发送请求,生成消息对象,并将该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层,进而触发消息层模块503触发消息层为消息对象选择消息任务处理对象,从而触发任务处理层模块504触发任务处理层控制该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组件,以使消息组件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接收方。可见,本实施例的异步通信框架中,接口层根据上层应用的请求生成消息对象,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实现消息对象的发送,从而实现了消息接收和发送的分离,提高了应用的响应能力。
另外,异步通信框架的接口层提供的是调用接口,上层应用并不需要构建报文,只需调用接口即可实现消息的发送,对于应用来讲,具有易用性。并且,若想要增加或删除一种消息类型,只需在接口层新增或删除相应的接口即可,扩展性更高。
如图6所示,上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实施例1中的触发接口层模块502可以具体包括:消息参数提取子模块601、消息模板确定子模块602、预设属性设置子模块603及消息对象发送子模块604;其中:
消息参数提取子模块601,用于触发接口层从消息发送请求中,提取消息模板标识及预设关键参数属性值;
消息模板确定子模块602,用于确定与消息模板标识对应的消息模板;其中,消息模板中包含预设消息内容及预设属性;
预设属性设置子模块603,用于将消息模板中的预设属性的属性值设置为预设关键参数属性值,并从所述消息模板中获取所述预设消息内容,以获得消息对象;
消息对象发送子模块604,用于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层。
其中,预设属性设置子模块603可以具体包括:表达式设置单元;其中:
表达式设置单元,用于使用Spel表达式,将包含消息参数的对象传入消息模板中的预设属性中,以获得所述消息对象表示的消息的正文,并从所述消息模板中获取所述预设消息内容,以获得消息对象。
与上述消息发送方法实施例2相对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装置实施例2。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具体包括:通信框架调用模块501、触发接口层模块502、触发消息层子模块5031及触发任务处理层模块504;其中:
通信框架调用模块501,用于响应于应用的消息发送请求,调用异步通信框架;其中,异步通信框架包括接口层、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
触发接口层模块502,用于触发接口层依据消息发送请求中的消息参数,生成对应的消息对象,并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层;
触发消息层子模块5031,用于触发消息层将消息对象放入消息任务发送队列中,并控制预生成的调度线程依据调度算法从消息任务发送队列中,获取消息对象,并为消息对象选择对应的消息任务处理对象;
触发任务处理层模块504,用于触发任务处理层控制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将消息对象发送至对应的消息组件,其中,消息组件用于将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接收方。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各个消息发送装置实施例中,触发任务处理层模块504可以具体包括:触发任务处理层子模块;其中:
触发任务处理层子模块,包括触发任务处理层控制消息任务处理对象调用发送接口,以将消息对象发送至对应的消息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应用的消息发送请求,调用异步通信框架;其中,所述异步通信框架包括接口层、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
触发所述接口层依据所述消息发送请求中的消息参数,生成对应的消息对象,并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所述消息层;
触发所述消息层为所述消息对象选择对应的消息任务处理对象,所述消息任务处理对象作为通信通道,用于发送消息对象;
触发所述任务处理层控制所述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对应的消息组件,其中,所述消息组件用于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接收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所述接口层依据所述消息发送请求中的消息参数,生成对应的消息对象,并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所述消息层,包括:
触发所述接口层从所述消息发送请求中,提取消息模板标识及预设关键参数属性值;
确定与所述消息模板标识对应的消息模板;其中,所述消息模板中包含预设消息内容及预设属性;
将所述消息模板中的预设属性的属性值设置为所述预设关键参数属性值,并从所述消息模板中获取所述预设消息内容,以获得消息对象;
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所述消息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消息模板中的预设属性的属性值设置为所述预设关键参数属性值,并从所述消息模板中获取所述预设消息内容,以获得消息对象,包括:
使用Spel表达式,将包含所述消息参数的对象传入所述消息模板中的预设属性中,以获得所述消息对象表示的消息的正文,并从所述消息模板中获取所述预设消息内容,以获得消息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所述消息层为所述消息对象选择对应的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包括:
触发所述消息层将所述消息对象放入消息任务发送队列中;
控制预生成的调度线程依据调度算法从所述消息任务发送队列中,获取所述消息对象,并为所述消息对象选择对应的消息任务处理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所述任务处理层控制所述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对应的消息组件,包括:
触发所述任务处理层控制所述消息任务处理对象调用发送接口,以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对应的消息组件。
6.一种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框架调用模块,用于响应于应用的消息发送请求,调用异步通信框架;其中,所述异步通信框架包括接口层、消息层及任务处理层;
触发接口层模块,用于触发所述接口层依据所述消息发送请求中的消息参数,生成对应的消息对象,并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所述消息层;
触发消息层模块,用于触发所述消息层为所述消息对象选择对应的消息任务处理对象,所述消息任务处理对象作为通信通道,用于发送消息对象;
触发任务处理层模块,用于触发所述任务处理层控制所述消息任务处理对象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对应的消息组件,其中,所述消息组件用于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消息接收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接口层模块包括:
消息参数提取子模块,用于触发所述接口层从所述消息发送请求中,提取消息模板标识及预设关键参数属性值;
消息模板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消息模板标识对应的消息模板;其中,所述消息模板中包含预设消息内容及预设属性;
预设属性设置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消息模板中的预设属性的属性值设置为所述预设关键参数属性值,并从所述消息模板中获取所述预设消息内容,以获得消息对象;
消息对象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所述消息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属性设置子模块包括:
表达式设置单元,用于使用Spel表达式,将包含所述消息参数的对象传入所述消息模板中的预设属性中,以获得所述消息对象表示的消息的正文,并从所述消息模板中获取所述预设消息内容,以获得消息对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消息层模块包括:
触发消息层子模块,触发所述消息层将所述消息对象放入消息任务发送队列中,并控制预生成的调度线程依据调度算法从所述消息任务发送队列中,获取所述消息对象,并为所述消息对象选择对应的消息任务处理对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任务处理层模块包括:
触发任务处理层子模块,包括触发所述任务处理层控制所述消息任务处理对象调用发送接口,以将所述消息对象发送至对应的消息组件。
CN201510765453.8A 2015-11-10 2015-11-10 消息发送方式及装置 Active CN1054300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5453.8A CN105430070B (zh) 2015-11-10 2015-11-10 消息发送方式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5453.8A CN105430070B (zh) 2015-11-10 2015-11-10 消息发送方式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0070A CN105430070A (zh) 2016-03-23
CN105430070B true CN105430070B (zh) 2019-01-25

Family

ID=55508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65453.8A Active CN105430070B (zh) 2015-11-10 2015-11-10 消息发送方式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300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3476A (zh) * 2017-01-01 2017-05-24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消息模板的消息发送实现方法
CN107291455B (zh) * 2017-05-27 2020-09-15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厂模式实现转账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7294842A (zh) * 2017-06-22 2017-10-24 壹家易(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服务系统、消息服务平台、消息服务方法及介质
CN107463380B (zh) * 2017-08-01 2018-07-06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551418B (zh) * 2018-02-28 2021-02-23 深圳市彬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平台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90075A (zh) * 2018-08-20 2019-01-11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云平台消息类型的消息发送方法
CN110324796A (zh) * 2019-07-24 2019-10-11 山东健康医疗大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配置实现多短信平台调用的方法
CN112468387A (zh) * 2020-11-25 2021-03-09 银盛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模板消息发送方法、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006877A (zh) * 2021-10-28 2022-02-01 深圳平安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6446A (zh) * 2005-10-27 2007-05-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分层结构的Web服务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753416A (zh) * 2008-12-03 2010-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199968A (zh) * 2012-01-09 2013-07-10 卓望数码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05024904A (zh) * 2014-04-17 2015-11-04 上海米思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发送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0905A1 (en) * 2007-12-11 2009-06-1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Integrating non-xml protocols into web browsing applications
JP4898743B2 (ja) * 2008-06-09 2012-03-2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機械のシール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6446A (zh) * 2005-10-27 2007-05-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分层结构的Web服务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753416A (zh) * 2008-12-03 2010-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199968A (zh) * 2012-01-09 2013-07-10 卓望数码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05024904A (zh) * 2014-04-17 2015-11-04 上海米思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发送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0070A (zh)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0070B (zh) 消息发送方式及装置
JP2018129064A (ja) メッセンジャー連携サービスに関連する方法
US993000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delivery time determination for a multi-format and/or multi-protocol communication
CN102342080A (zh) 用于在线通知的多标准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69049B (zh) 终端信息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01640736B (zh) 可视客服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9446204A (zh) 一种即时通信的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KR102194616B1 (ko) Ars 제공 모바일 단말 및 모바일 단말에서의 ars 제공 방법
CN106326994A (zh) 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餐厅座位智能管理系统
JP2015138551A (ja) 記録確立システム及び記録確立方法
WO2011116551A1 (zh) 提示语言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KR102462716B1 (ko) Api를 이용한 이동통신메시지 재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611455A (zh) 一种排队系统的微信平台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024693A (zh) 一种远程实现闹钟功能的方法及终端
WO2016082694A1 (zh) 一种操作提示方法及装置
JP2017084329A (ja) 情報提示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提示方法
JP4700502B2 (ja) 携帯端末を利用した連絡網システム
CN103268655A (zh) 一种手机虚拟化智能队列导向与意见反馈咨询系统
CN103763179A (zh) 一种微互动装置、微互动系统及微互动方法
KR20070039411A (ko) 개인별 메시지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899567B1 (ko) 태그를 이용하여 메시지의 자동 통신을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4967753A (zh) 一种通讯方法及装置
JP2004304241A (ja) プレゼンス表示制御装置、プレゼンス表示制御方法、プレゼンス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レゼンス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録媒体
US20180152559A1 (en) Establishing a temporally following voice connection of a user of a call center facility to the call center facility after a temporally preceding voice connection of the user to the call center facility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has ended
KR100608791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일정 관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