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29470A - 电力转换器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力转换器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9470A
CN105429470A CN201510587619.1A CN201510587619A CN105429470A CN 105429470 A CN105429470 A CN 105429470A CN 201510587619 A CN201510587619 A CN 201510587619A CN 105429470 A CN105429470 A CN 105429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coil
coil
switch
electric power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876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玟辰
崔丁文
金起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29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94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0Arrangements incorporating converting means for enabling loads to be operated at will from different kinds of power supplies, e.g. from ac or dc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转换器及其驱动方法,所述电力转换器包括:电力供应单元,设置有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并被配置为将驱动电压施加到负载,所述电力供应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匝数比来调节驱动电压的大小;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驱动电压的大小而输出用于控制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匝数比的控制信号。

Description

电力转换器及其驱动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9月15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4-012190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外国优先权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被全部包含于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力转换器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LED照明的电力转换器将施加到LED模块的电流控制在恒定水平,从而保持恒定水平的亮度。为此,LED照明电力转换器使用诸如脉宽调制(PWM,PulseWidthModulation)或脉频调制(PFM,PulseFrequencyModulation)的方法。对于LED模块,根据彼此并联和/或串联连接的LED的数量以及各个LED的功耗来确定LED正向电压(Vf)。此外,LED照明电力转换器具有限定范围的输出电压。当LED模块的Vf在所述范围内时,LED照明电力转换器控制施加到LED模块的电流,以使LED模块发出恒定水平的期望的光。同时,当LED模块的Vf不在所述范围内时,LED照明电力转换器无法控制电流,因此不能发出恒定水平的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转换器及其驱动方法,所述电力转换器能够产生较大范围的输出电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转换器,所述电力转换器包括:电力供应单元,设置有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并被配置为将驱动电压施加到负载,所述电力供应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匝数比来调节驱动电压的大小;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驱动电压的大小输出用于控制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匝数比的控制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转换器,所述电力转换器包括:第一线圈,电流响应于输入电压而流经第一线圈;第一子线圈,根据流经第一线圈的电流的变化将驱动电压感应至第一子线圈;第二子线圈,根据流经第一线圈的电流的变化将驱动电压感应至第二子线圈;第三子线圈,根据流经第一线圈的电流的变化将驱动电压感应至第三子线圈;第四子线圈,根据流经第一线圈的电流的变化将驱动电压感应至第四子线圈;第一开关,连接在第一子线圈的一端和第二子线圈的一端;第二开关,连接在第三子线圈的一端和第四子线圈的一端;第一二极管,连接在第一子线圈的一端与输出端之间;第二二极管,连接在第一开关与输出端之间;第三二极管,连接在第二开关与输出端之间;第四二极管,连接在第四子线圈的另一端与输出端之间;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输出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接通或断开操作的第一控制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供应方法,其中,所述电力供应方法基于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匝数比来确定施加到负载的驱动电压,所述方法包括:将驱动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通过基于驱动电压与参考电压之间的比较结果阻止驱动电流流动到第二线圈的一部分来调节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匝数比。
其它方面和/或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部分地阐述,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明显,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了解。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实施例的描述,这些和/或其他方面以及优点将变得明显,并且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力转换器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1中示出的电力转换器的电路图;
图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1中示出的电力转换器的电路图;
图4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1中示出的电力转换器的电路图;
图5是示出使用图1中示出的电力转换器产生电力的一系列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描述各个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了许多特定细节,以便透彻地理解本公开。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公开。在其他实例中,未详细地描述公知的方法、程序、系统和组件,以避免使各个实施例的各方面模糊。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力转换器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电力转换器100包括第一线圈L1和第二线圈L2。电力转换器100还包括电力供应单元110和控制单元120。电力供应单元110将驱动电压施加到负载101,其中,响应于第一线圈L1与第二线圈L2的匝数比而调节驱动电压的大小。控制单元120响应于驱动电压的大小而输出用于调节第一线圈L1与第二线圈L2的匝数比的控制信号。
电力供应单元110基于流经第一线圈L1的电流的变化将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二线圈L2。换句话说,电力供应单元110包括设置有第一线圈L1和第二线圈L2的变压器110a。此外,电力供应单元110可包括LLC转换器、反激转换器(flybackconverter)等。
控制单元120被配置为调节第一线圈L1与第二线圈L2的匝数比。具体地讲,控制单元120输出控制信号,以利用沿着第一线圈L1流动的电流将驱动电流感应至全部的第二线圈L2。此外,控制单元120输出控制信号,以选择第二线圈L2的一部分,并且利用沿着第一线圈L1流动的电流将驱动电流感应至第二线圈L2的所选择的部分。例如,假设第一线圈L1的匝数是100并且第二线圈L2的匝数是100,那么第一线圈L1与第二线圈L2的匝数比可以是1:1。此外,选择全部的第二线圈L2,则产生与匝数比1:1相对应的驱动电压。
然而,假设第二线圈L2的电流通过其流动的所选择的部分的匝数是50,那么第一线圈L1与第二线圈L2的匝数比可以是2:1。因此,感应至第二线圈L2的驱动电压的大小会变化。虽然第一线圈L1的匝数和第二线圈L2的匝数已被描述为相等,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作为示例,第一线圈L1的匝数可被设置为比第二线圈L2的匝数大,或者第一线圈L1线圈的匝数可被设置为比第二线圈L2的匝数小。此外,第二线圈L2可包括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控制单元120选择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中的一个,并控制流经所选择的子线圈的电流。随后,减少第二线圈L2的匝数,从而调节第一线圈L1与第二线圈L2的匝数比。电流的调节可包括电流的方向的调节和电流的量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力供应单元110还包括整流单元130。整流单元130被配置为对第二线圈L2感应的驱动电压Vd进行整流,并将整流后的驱动电压Vd供应到负载101。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1中示出的电力转换器100的电路图。
如图2所示,电力供应单元100包括:第一线圈L1,连接到输入电压(Vin)端;第二线圈L2,通过流经第一线圈L1的电流将驱动电压感应至第二线圈L2。第二线圈L2包括第一子线圈L21和第二子线圈L22。整流单元130连接到第一子线圈L21和第二子线圈L22。开关SW设置在第一子线圈L21与整流单元130之间。开关SW的位置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SW可设置在任何位置,只要其能够选择第一子线圈L21和第二子线圈L22中的一个并形成闭合回路即可。开关SW的示例可包括诸如MOS晶体管、FET、BJT等的开关器件。整流单元130包括第一二极管D1至第六二极管D6。这些二极管D1至D6按照桥式连接在第一子线圈L21与第二子线圈L22之间。更具体地讲,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开关SW连接到第一子线圈L21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到输出端Vout。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到第二子线圈L22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到输出端Vout。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到第二子线圈L22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到输出端Vout。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通过开关SW连接到第一子线圈L21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到大地。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到第二子线圈L22的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到大地。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到第二子线圈L22的另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到大地。
输出电容器Cout和负载101连接到输出端Vout。负载101包括串联的多个LED。负载101连接到感测电阻器Rs。感测电阻器Rs被配置为感测与流经负载101的驱动电流相对应的电压。
此外,控制单元120包括比较器120a。比较器120a的正极端子连接到输出端Vout,比较器120的负极端子连接到参考电压Vref。比较器120a输出控制信号,用于将输出端Vout的电压与参考电压Vref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输出端Vout的电压可通过连接到输出端Vout的负载101进行确定。当输出端Vout的电压高于参考电压Vref时,根据控制信号使开关SW接通。同时,当输出端Vout的电压低于参考电压Vref时,根据控制信号开关使SW断开。此外,控制单元120还包括PWM单元120b,PWM单元120b被配置为控制与开关SW的接通间隔以及断开间隔相对应的占空比。所述占空比可基于流经负载101的驱动电流的大小进行确定。PWM单元120b被配置为通过控制连接到第一线圈L1的驱动开关110b(即,第五开关)的占空比来调节流经第一线圈L1的电流的流量。虽然在上文中驱动开关被描述为FET,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作为示例,驱动开关可包括诸如MOS晶体管、BJT等的开关器件。在上文中,控制单元120被描述为利用PWM单元120b控制驱动开关FET的占空比,但是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0可调节驱动开关FET的开关频率,从而控制流经第一线圈L1的电流的流量。
图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1中示出的电力转换器100的电路图。
如图3所示,电力转换器100包括:第一线圈L1,连接到输入电压(Vin)端;第二线圈L2,通过流经第一线圈L1的电流将驱动电压感应至第二线圈L2。第二线圈L2包括第一子线圈L21至第四子线圈L24。第一开关SW1连接在第一子线圈L21与第二子线圈L22之间。第二开关SW2连接在第三子线圈L23与第四子线圈L24之间。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的位置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SW1的位置可以是这样的位置:当第一开关SW1断开时,从第一子线圈L21和第二子线圈L22中的所选择的一个形成闭合回路。第二开关SW2的位置可以是这样的位置:当第二开关SW2断开时,从第三子线圈L23和第四子线圈L24中的所选择的一个形成闭合回路。此外,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可以是诸如MOS晶体管、FET、BJT等的开关器件。
第一二极管D1连接到第一子线圈L21。第二二极管D2连接到第二子线圈L22。第三二极管D3连接到第三子线圈L23。第四二极管D4连接到第四子线圈L24。更具体地讲,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到第一子线圈L21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到输出端Vout。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到第一开关SW1的一端和第二子线圈L22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到输出端Vout。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到第三子线圈L23的一端和第二开关SW2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到输出端Vout。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到第四子线圈L24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到输出端Vout。第一二极管D1至第四电极管D4可构成整流单元130。输出电容器Cout和负载101彼此并联地连接到输出端Vout。负载101可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LED。此外,负载101连接到感测与流经负载101的驱动电流相对应的电压的感测电阻器Rs。
此外,控制单元120包括比较器120a。比较器120a的正极端子连接到输出端Vout,比较器120a的负极端子连接到参考电压Vref。比较器120a输出控制信号,用于将输出端Vout的电压与参考电压Vref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输出端Vout的电压可通过连接到输出端Vout的负载101进行确定。当输出端Vout的电压高于参考电压Vref时,根据控制信号使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同时接通。同时,当输出端Vout的电压低于参考电压Vref时,根据控制信号使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同时断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同时”可包含一定的时间间隔。此外,控制单元120还包括PWM单元120b,PWM单元120b被配置为控制与开关SW的接通间隔和断开间隔相对应的占空比。所述占空比可基于流经负载101的驱动电流的大小进行确定。PWM单元120b被配置为通过控制连接到第一线圈L1的驱动开关110b的占空比来调节流经第一线圈L1的电流的流量。虽然在上文中驱动开关被描述为FET,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上文中,控制单元120被描述为利用PWM单元120b控制驱动开关FET的占空比,但是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0可调节驱动开关FET的开关频率,从而控制流经第一线圈L1的电流的流量。此外,驱动开关的示例可以是诸如MOS晶体管、BJT等的开关器件。
图4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1中示出的电力转换器100的电路图。
如图4所示,电力转换器100包括:第一线圈L1,连接到输入端Vin;第二线圈L2,通过流经第一线圈L1的电流将驱动电压感应至第二线圈L2。第二线圈L2包括第一子线圈L21至第六子线圈L26。第一开关SW1a连接在第一子线圈L21与第二子线圈L22之间。第二开关SW1b连接在第三子线圈L23与第四子线圈L24之间。第三开关SW2a连接在第五子线圈L25与第一子线圈L21之间。第四开关SW2b连接在第四子线圈L24与第六子线圈L26之间。当第一开关SW1a至第四开关SW2b全部都断开时,仅选择第二子线圈L22和第三子线圈L23来形成闭合回路。
当第一开关SW1a和第二开关SW1b接通并且第三开关SW2a和第四开关SW2b断开时,选择第一子线圈L21至第四子线圈L24来形成闭合回路。此外,当第一开关SW1a至第四开关SW2b接通时,选择第一子线圈L21至第六子线圈L26来形成闭合回路。第一开关SW1a至第四开关SW2b的位置不限于此。作为示例,第一开关SW1a至第四开关SW2b可设置在任何位置,只要能够通过将第一子线圈L21至第六子线圈L26选择性地彼此连接而调节第一线圈L1的匝数比即可。此外,第一开关SW1a至第四开关SW2b可包括诸如MOS晶体管、FET、BJT等的器件。
第一二极管D1连接到第一子线圈L21。第二二极管D2连接到第二子线圈L22。第三二极管D3连接到第三子线圈L23。第四二极管D4连接到第四子线圈L24。第五二极管D5连接到第五子线圈L25。第六二极管D6连接到第六子线圈L26。更具体地讲,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到第一子线圈L21的一端和第三开关SW2a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到输出端Vout。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到第一开关SW1a的一端和第二子线圈L22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到输出端Vout。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到第三子线圈L23的一端和第二开关SW1b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到输出端Vout。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到第四子线圈L24的一端和第四开关SW2b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到输出端Vout。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到第五子线圈L25的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到输出端Vout。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到第六子线圈L26的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到输出端Vout。在图4中,第一二极管D1至第六电极管D6可构成整流单元130。负载101可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LED。此外,负载101连接到感测与流经负载101的驱动电流相对应的电压的感测电阻器Rs。
此外,控制单元120包括第一比较器120a。第一比较器120a的正极端子连接到输出端Vout,第一比较器120a的负极端子连接到第一参考电压Vref1。第一比较器120a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用于将输出端Vout的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Vref1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第一控制信号可被施加到第一开关SW1a和第二开关SW1b,以使第一开关SW1a和第二开关SW1b同时接通或断开。此外,控制单元120包括第二比较器120c。第二比较器120c的正极端子连接到输出端Vout,第二比较器120c的负极端子连接到第二参考电压Vref2。第二比较器120c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用于将输出端Vout的电压与第二参考电压Vref2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第二控制信号可被施加到第三开关SW2a和第四开关SW2b,以使第三开关SW2a和第四开关SW2b同时接通或断开。
同时,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第二参考电压Vref2可具有不同的电压大小。此外,第二参考电压Vref2高于第一参考电压Vref1。输出端Vout的电压通过连接到输出端Vout的负载101进行确定。当输出端Vout的电压低于第一参考电压Vref1时,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允许第一开关SW1a至第四开关SW2b全部断开,以仅选择第二子线圈L22和第三子线圈L23。当输出端Vout的电压高于第一参考电压Vref1并且低于第二参考电压Vref2时,第一开关SW1a和第二开关SW1b接通,以选择第一子线圈L21至第四子线圈L24。
此外,输出端Vout的电压高于第二参考电压Vref2,第三开关SW2a和第四开关SW2b以及第一开关SW1a和第二开关SW1b接通,以选择全部的第一子线圈L21至第六子线圈L26。因此,根据输出端Vout的电压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从而调节第二线圈L2的匝数。按照这种方法,可调节第一线圈L1与第二线圈L2的匝数比。此外,控制单元120还包括被配置为控制与开关的接通间隔和断开间隔相对应的占空比的PWM单元120b。所述占空比可基于流经负载101的驱动电流的大小进行确定。PWM单元120b被配置为通过控制连接到第一线圈L1的驱动开关110b的占空比来调节流经第一线圈L1的电流的流量。在上文中,控制单元120被描述为利用PWM单元120b控制驱动开关FET的占空比,但是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0可调节驱动开关FET的开关频率,从而控制流经第一线圈L1的电流的流量。此外,虽然在上文中驱动开关被描述为FET,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作为示例,驱动开关FET可包括诸如MOS晶体管、BJT等的开关器件。
图5是示出用于驱动图1中示出的电力转换器100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5,在该实施例的电力供应方法中,通过第一线圈L1与第二线圈L2的匝数比来确定施加到负载101的驱动电压。将使用图3中示出的电力转换器100来描述电力供应方法。首先,将驱动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S410)。此时,假设电力转换器100的输入电压Vin为100V并且参考电压Vref为90V。当具有100V的额定电压的负载101连接到输出端Vout时(即,其中每个LED的正向电压Vf为100V的多个LED连接到输出端Vout),输出端Vout的电压为100V,由此输出端Vout的电压高于参考电压Vref。当输出端Vout的电压高于参考电压Vref时,比较器120a输出控制信号,以使开关接通。并且,当具有50V的额定电压的负载101连接到输出端Vout时,输出端Vout的电压变为50V,从而输出端Vout的电压低于参考电压Vref。当输出端Vout的电压低于参考电压Vref时,比较器120a输出控制信号,以使开关断开。
响应于比较结果,阻止将驱动电流施加到第二线圈L2的一部分,从而调节第一线圈L1与第二线圈L2的匝数比(S420)。当输出端Vout的电压高于参考电压Vref时,基于从比较器120a提供的控制信号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接通,根据第一线圈L1与第二线圈L2的匝数比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的电压被设置为低于第一二极管D1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的电压。当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的电压低于第一二极管D1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的电压时,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导电,从而通过第一子线圈L21至第四子线圈L24以及第一二极管D1和第四二极管D4形成闭合回路。结果,第一线圈L1与第二线圈L2的匝数比变为1:1。因此,感应至第二线圈L2的驱动电压变为100V,从而将100V的额定电压施加到负载101。因此,Vf为100V的LED可用作负载。此外,当输出端Vout的电压低于参考电压Vref时,通过从比较器120a提供的控制信号使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断开,第一二极管D1和第四二极管D4彼此不连接,因此通过第二子线圈L22、第三子线圈L23、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形成闭合回路。结果,第一线圈L1与第二线圈L2的匝数比变为2:1。因此,感应至第二线圈L2的驱动电压变为50V,从而将50V的额定电压施加到负载101。因此,Vf为50V的LED可用作负载。因此,电力转换器100的输出电压的范围可通过调节第一线圈L1与第二线圈L2的匝数比而扩大。
此外,控制单元120控制PWM单元120b,以调节流经第一线圈L1的电流。此时,PWM单元120b利用流经负载101的驱动电流的量来调节以恒定水平流经第一线圈L1的电流的量。
根据本公开的电力转换器及其驱动方法,可扩大电力转换器的输出电压的范围并将诸如具有各种功耗的LED模块的负载连接到单个电力转换器,因此执行期望的操作。
虽然描述了特定实施例,但是仅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实际上,描述于此的实施例可以按照多种其他形式实施。此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描述于此的实施例的形式作出各种省略、替代和改变。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意于覆盖将属于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这样的形式或变型。

Claims (17)

1.一种电力转换器,包括:
电力供应单元,设置有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并被配置为将驱动电压施加到负载,所述电力供应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匝数比来调节驱动电压的大小;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驱动电压的大小输出用于控制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匝数比的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器,其中,第二线圈包括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
其中,第一开关连接到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中的一个子线圈,以选择性地阻止电流流动到所述一个子线圈,
其中,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匝数比利用通过控制信号确定的第一开关的接通/断开操作而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器,其中,所述电力供应单元还包括整流单元,
其中,所述整流单元被配置为对第二线圈感应的驱动电压进行整流并将整流后的驱动电压提供给负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器,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比较器,
其中,所述比较器被配置为响应于参考电压与驱动电压之间的大小关系而输出控制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器,其中,第二线圈包括第一子线圈、第二子线圈、第三子线圈和第四子线圈,
其中,第一开关连接到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中的一个子线圈,以选择性地阻止电流流动到所述一个子线圈;第二开关连接到第三子线圈和第四子线圈中的一个子线圈,以选择性地阻止电流流动到所述一个子线圈,
其中,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匝数比通过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接通/断开操作而调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转换器,其中,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而同时接通或断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转换器,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比较器,
其中,所述比较器被配置为响应于参考电压与驱动电压之间的大小关系而输出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器,其中,第二线圈包括第一子线圈、第二子线圈、第三子线圈、第四子线圈、第五子线圈和第六子线圈,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接通/断开操作;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的接通/断开操作,
其中,所述电力供应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基于第一控制信号而断开,以将驱动电流施加到第三子线圈和第四子线圈,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基于第一控制信号而接通,以将电流施加到第二子线圈和第五子线圈;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基于第二控制信号而接通,以将驱动电流施加到第一子线圈和第六子线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转换器,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
其中,第一比较器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参考电压与驱动电压之间的大小关系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比较器被配置为响应于驱动电压与高于第一参考电压的第二参考电压之间的大小关系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器,其中,设置第五开关,以控制流经第一线圈的电流的流量,所述控制单元包括PWM单元,用于检测流经负载的驱动电流的大小并调节第五开关的占空比。
11.一种电力转换器,包括:
第一线圈,电流响应于输入电压而流经第一线圈;
第一子线圈,根据流经第一线圈的电流的变化将驱动电压感应至第一子线圈;
第二子线圈,根据流经第一线圈的电流的变化将驱动电压感应至第二子线圈;
第三子线圈,根据流经第一线圈的电流的变化将驱动电压感应至第三子线圈;
第四子线圈,根据流经第一线圈的电流的变化将驱动电压感应至第四子线圈;
第一开关,连接在第一子线圈的一端和第二子线圈的一端;
第二开关,连接在第三子线圈的一端和第四子线圈的一端;
第一二极管,连接在第一子线圈的另一端与输出端之间;
第二二极管,连接在第一开关与输出端之间;
第三二极管,连接在第二开关与输出端之间;
第四二极管,连接在第四子线圈的另一端与输出端之间;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输出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接通或断开操作的第一控制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力转换器,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被配置为输出用于使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接通或断开的控制信号的第一比较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力转换器,所述电力转换器还包括:
第五子线圈,根据流经第一线圈的电流的变化将驱动电压感应至第五子线圈;
第六子线圈,根据流经第一线圈的电流的变化将驱动电压感应至第六子线圈;
第三开关,连接在第五子线圈与第一子线圈的另一端之间;
第四开关,连接在第四子线圈与第六子线圈的一端之间,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被配置为输出用于控制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的接通或断开操作的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比较器,
第二比较器基于输出端的电压和高于第一参考电压的第二参考电压之间的大小关系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力转换器,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被配置为响应于流经输出端的负载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来控制流经第一线圈的电流的流量的PWM单元。
15.一种电力供应方法,其中,所述电力供应方法基于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匝数比来确定施加到负载的驱动电压,所述方法包括:
将驱动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
通过基于驱动电压与参考电压之间的比较结果阻止驱动电流流动到第二线圈的一部分来调节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匝数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线圈包括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
其中,开关连接到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中的一个,
所述开关基于比较结果而接通或断开。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流经负载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来确定占空比;
根据占空比控制流经第一线圈的电流。
CN201510587619.1A 2014-09-15 2015-09-15 电力转换器及其驱动方法 Pending CN1054294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21901A KR20160031776A (ko) 2014-09-15 2014-09-15 전원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10-2014-0121901 2014-09-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9470A true CN105429470A (zh) 2016-03-23

Family

ID=55455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7619.1A Pending CN105429470A (zh) 2014-09-15 2015-09-15 电力转换器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79863A1 (zh)
KR (1) KR20160031776A (zh)
CN (1) CN10542947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07473A1 (de) * 2017-05-04 2018-11-08 Zumtobel Lighting Gmbh Schaltungs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von Leuchtmitteln
US10999911B2 (en) * 2018-09-10 2021-05-04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Led driver with ability to operate at arbitrarily low input voltag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74469A (en) * 1962-05-11 1966-09-20 Hitachi Ltd Transformer fed non-arcing motor acceleration control for an electric car including anti-slip circuitry
DE102004033994B4 (de) * 2003-07-16 2017-07-27 Denso Corporation Gleichstrom-Gleichstrom-Wandler
US8106636B2 (en) * 2008-02-22 2012-01-31 Murata Power Solu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version with wide input voltage range
JP5071516B2 (ja) * 2010-04-22 2012-11-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US20140153290A1 (en) * 2012-12-03 2014-06-05 Eaton Corporation Dc/dc converter with variable output volt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79863A1 (en) 2016-03-17
KR20160031776A (ko)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4505B (zh) 用于具有独立调节的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压输出的多输出单个磁性部件转换器的控制器
US9699844B2 (en) Multichannel constant current LED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nd LED driving power
US8593079B2 (en) LED dimming driver
CN1578095B (zh) 负载驱动装置及其携带式机器
CN100531494C (zh) 对发光二极管阵列供电的方法及装置
US9131577B2 (en) Light emitting element drive device
KR101241470B1 (ko) 전류 조절 장치
US10141740B2 (en) Auxiliary supply generation for power converters
US9155147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4303602A (zh) 光源控制装置
CN105375775A (zh) 电源及供电方法
CN103038989A (zh) 用于切换电力变换器控制器的多个电源
US20120133286A1 (en) Lighting apparatus
US9655187B2 (en) Control circuit for LED lighting apparatus
JP7425792B2 (ja) 出力電圧範囲が広い絶縁型コンバータのためのバイアス電力レギュレータ回路
CN106856082B (zh) 供电源及其驱动方法
US8847500B2 (en) LED driver and driving method
US9730286B2 (en)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voltage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ing device
CN105429470A (zh) 电力转换器及其驱动方法
US8836233B2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driving apparatus thereof
US20110181266A1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US8536804B2 (en) Converting controller
KR102401558B1 (ko) 전원 공급부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US20160028316A1 (en)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13597049A (zh) 芯片驱动电路、芯片、线性恒流驱动电路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